市級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工資多少錢
Ⅰ 宜興市人民醫院臨床醫生工資
宜興市人民醫院臨床醫生工資2500元。有社會保險,五險一金。醫療單位是事業編,按職稱掙工資,醫生職稱分五檔,分別是醫士,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Ⅱ 主治醫師10級標准工資
主治醫師是中級職稱,8~~10級崗位9級。崗位工資1950,薪級工資472,工作津貼668,生活補貼1032,合計:4122元。退休時按比例。
Ⅲ 安陽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工資
你好,你是想問安陽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工資是多少嗎?安陽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工資是范圍在12000-30000元。安陽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比普通的醫師高,科室及職稱不同每個月的工資范圍在12000-30000元,包含各種補貼,所以安陽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工資是范圍在12000-30000元。
Ⅳ 三甲醫院醫生收入情況是怎樣的
雖然都叫三級甲等醫院,但是分為普通市級三級甲等醫院、省級三級甲等醫院、國家級三甲醫院。每一個層次的區別,收入都是不同的。
就拿一般的市級三甲醫院來說。臨床醫生的工資應該在10000左右,當然了南方和北方還有差別,南方的普遍高於北方,這是等級最低的住院醫師收入。然後上面是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級別不同收入也差別比較大,但一般來說主治醫師的工資應該在15000左右。還有一個就是醫生的績效是和工作量掛鉤的,就比如冬天呼吸內科患者比較多,那麼他一個月的收入就會比平常高不少。
如果是省級三甲醫院,工資要比市級三家高一部分,如果國家級的三級甲等醫院,像北京上海那些頂級醫院,那些醫生的收入就值得我們仰望了。
當然了,人家招聘要求也比較高,普通的碩士研究生是有機會進入市級三甲醫院的,但像省級三甲醫院就特別難,一般都是招聘博士,而北京上海那些頂級的三級甲醫院招聘要求就更高了。
總的來說就是你的技術你的學歷和你的收入成正比。但醫生這個行業想發財不大可能,解決溫飽足矣。
Ⅳ 醫生月薪一般多少錢
醫生月薪一般是1萬塊錢左右。因為因為他們是他因為他們是很辛苦,就是不上,還有加班費。
Ⅵ 二級醫院級主治醫師一般工資多少
一甲醫院工資1萬以上。干三能左右的醫生可以上二甲醫院。工資差不多,七八千塊錢左右。差不多也就這樣了。但是看工作情況。工作的好不好和我沒有專心工作。以及其他等等因素。工資差不多也就七八千塊錢。反正也不會太多了。不過如果獲得獎的話。會有很多的工資哦。
Ⅶ 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工資多少
主任一是3萬八,
主治醫師3萬元,
醫師兩萬元!
是不是很多呀?
你想1個月拿多少錢的工資!
Ⅷ 當醫生的話,月薪能有1w嗎
題主的問題太籠統了,同樣是醫生,首先要定位在哪一級醫院,這是個大前提。如果再細分,還有科室,醫生的職稱等等。
第一檔次,三甲醫院,且不說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即所謂的正高副高),即便是中級職稱(主治醫師),月薪一萬應該是輕輕鬆鬆的了,這還僅僅是月薪。
第二檔次,二甲醫院,月薪要拿到一萬恐怕只有正高職醫師才有可能,副高職稱及中級職稱相應就要少很多,具體的數字還要看醫院的運營狀況如何。
最後是基層社區醫院,如果沒有政策支持和政府補貼,無論何種職稱要拿到萬元月薪幾乎是不可能的。
根據上文對比,醫生收入與所在醫院規模與「級別」有著太密切的關系,這也是為什麼醫療人才往三甲大醫院跑的原因所在。大型醫院占盡天時地利各種有利因素,各種資源讓中小醫院望塵莫及,其收入遠超其他同行。我所說的是公立醫院為標准,民營醫院有著特殊的運營模式,不在此列。
如果以每個月實際到手多少錢作為月薪,四川省內的副主任醫師,在公立三甲醫院工作的應該都能夠達到,三乙醫院的基本也能達到。
目前,正常情況下,大多數本科畢業當醫生都在23歲左右,研究生畢業就得晚幾年了。情況順利,大概在33到35歲能夠晉到副主任醫師,當然也有成就突出的極少數醫生提前幾年破格晉的,也有人因為各種原因滯後幾年晉的。
而在公立二甲或二乙醫院工作的副主任醫師就不見得都能月薪上萬了。這就得靠醫院所處的地區發展情況、人口密度、醫院規模及實力、個人從事的專業、實際業務開展情況等來決定。因為同樣技術級別的醫院,位於不同地區,實際相差還是比較明顯的,最終就體現在個人收入上的差距。一位同學曾先後在兩家級別一樣、分別位於經濟發展程度還比較接近的兩個地區,在間隔不足百里的醫院干同樣的技術工作,收入上就差了近三分之一。
同樣,在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如果是副主任醫師,能不能每個月有上萬收入,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不過,還是有上萬的,只是不太多。
總體而言,三級醫院的醫生月收入上萬應該比較普遍,二級醫院醫生稍微差一些,而基層醫院的醫生能上萬的是少數。
如果考慮到醫生工作的辛苦程度以及所承擔的風險,熬到三十多歲,能夠拿到在當地算比較不錯的收入,也還是可以的。
看在什麼地方上班,一級醫院,也就是衛生院,不能。2級醫院 也就是縣級醫院,我們這邊也是有的可以 有的醫生不行,達到的比例不足一半。 3級醫院,也就是市級醫院,達到的就比較多了,但是還是不能都達到,省級醫院也是 達到比例比較大,不是全部都是。
在縣級以上醫院上班,外科醫生,婦科醫生,急診醫生,比較勞累的一般都會達到每月一萬多收入。別的科室,輔助科室有的也可以,兒科醫生說實話,達不到這個數,經常的門診醫生也沒有這么多。一句話就是,非常勞累的,勞累的讓你懷疑人生,這樣才能達到一萬多一個月。人生就是這樣,不容易啊!
我們這里都是,工資不高,但是要掙錢,就要努力工作,怎麼努力,加班加點,至於節假日,為人民服務,是白衣天使,既然是天使就是比較厲害了,要節假日沒用 ,努力工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至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沒有時間去想了。
有的有,有的沒有
全中國,很多東西都在漲價,但是有一個行業卻在拚命降價,那就是醫療!
葯品?醫療器械集采,DRG付費,使醫療費用進一步下降,讓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醫生的收入差別很大!在北上廣、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醫生的收入很是挺高的!
但是醫生的工資是真的低!
醫生的收入主要由工資+績效,績效由加班費、夜班費、效能獎勵組成!
我所在的中西部小城市,醫生的工資只有兩千多,你敢信嗎?
績效就要看所在醫院的級別、科室的大小了,基本就是靠年資和生命換錢!
三甲醫院、規模較大的醫院和科室,月入是可以過萬的!
一些二甲醫院、三甲醫院的邊緣科室,月入過萬就比較難了!
希望以後的醫改能落到實處,讓老百姓享受更便宜,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生可以好好的幹活,靠技術養家糊口!
分單位,看個人
看職稱、年限、科室、職務,還要看醫院級別和地區差別。鄉鎮衛生院臨床科室、副高級別、科室主任的領1w的也很稀有。就別說毛頭小夥子了。不過,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基層衛生,基本工資 績效考核收入過萬應該很快不是夢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房價,菜價,肉價,什麼都在漲。就只有醫療在降價,各種葯物耗材代量采購,我門診以前給患者開的葯從50多每盒到現在8塊每盒,比外面葯房便宜甚多。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冠脈支架也從一萬多降到700多。體現醫生價值的工資真的是不高。坐標直轄市三甲醫院編制內,剛入職基本工資2200,不吹。五險一金扣除後不上1000。有些人會說我們是靠績效吃飯。是,績效是比工資高。病源量多,科室業務好,自然績效就高。但是很多人會說,醫院會為了績效過度治療,亂開檢查。我覺得吧,在稍微小一點醫院,或者不是那種人多的很的教學醫院。門診醫生面對的病人不會那麼多,也會有時間給患者耐心溝通。我上門診,我一般給病人從最簡單的檢查做起。比如結石我就開B超,有些時候照不出問題,需要做CT,患者就會反問一句,為什麼一開始不開CT檢查?B超100多,CT兩個部位800多。你選什麼?
醫生月薪1萬是沒有問題的,即使在鄉鎮衛生院,有的醫生也可以拿到這個薪酬,因為我就在鄉鎮醫院,我最有發言權。這個跟他勞動量,基本工資,職稱等的情況有關,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什麼醫院,還有職稱,還有科室職務,一個好的三甲醫院一個護士都能月薪過萬,你說醫生能開多少?這還只是打到卡上賬面的錢,其他的額外收入呢?我聽過最經典的話就是:工資卡里余額我從來不看,也用不上!
Ⅸ 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生工資
5000到6000左右。冷水江市人民醫院創建於1969年,已是集醫療、保健、預防、科研、教學於一體的全市較大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冷水江市人民醫院醫生工資在5000到6000左右,醫生的收入其實就是兩部分,基本工資加績效工資也就是獎金,醫生的基本工資一般看醫院的等級 學歷、職稱、工齡、在不在編制以內等方面。
Ⅹ 醫生一年的總收入大概有多少
額,醫生的年收入取決於幾個方面,一般包括工資,獎金,額外獎金,灰色收入等。
工資部分其實並不高,幾乎是按級別和年資拿的,主要的收入部分是獎金,普遍與科室的業績有關,一線城市有名的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重點科室的業績都非常可觀,普遍的獎金都比較客觀。
額外獎金主要指的是部分高級別職稱的各種津貼補助,以及過節啊,過年啊發的各種福利。
至於灰色收入,一直都存在,只是原來比現在嚴重,主要的構成就是醫葯、醫療器械的各種返佣,以及外科手術的紅包(這個不是每個大夫都收)。
那麼,醫生的年收入到底有多少呢?
如果指的是北京各個頂級的專科醫院比如阜外的心血管、同仁的眼科、積水潭的燒傷科等和排名靠前的綜合醫院比如協和、301等。這些醫院的核心科室都是非常賺錢的, 正高(主任醫師)職稱年入百萬毫無問題,副高(副主任醫師)職稱年入50-80萬 的也非常普遍。 即便是主治醫師,只要有一定的年資,也絕對是30萬打底。
但是反觀一些小醫院,哪怕是也在北京的一些小醫院,收入差距與大的三甲醫院就非常巨大了。 很多小醫院的普通科室,一般也就是拿著5000左右的工資和2000-3000元的獎金,最多再有點飯補之類的錢,一個月8000-10000的很普遍。 與三甲醫院的大夫收入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再說說地方醫院,一般到了非一線城市以外的其他省份,最好的醫院一般都是省人民醫院,到了市裡就是市人民醫院。 但如果不是非常出名的科室,大部分大夫的收入是超不過8000元的 。當然, 一些大科室的正高(主任醫師),尤其在是科主任,教授等頭銜加身,幾萬塊的月收入還是有的。
這里要著重說明一件事,這灰色收入一般與醫院的水平成正比,小醫院其實也很少有病人遞紅包,因為到什麼級別的醫院就診本身就與經濟實力有關。得病了到北京看病,就算不給紅包,一家人的吃穿住用行和醫療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經濟情況往往不會太差,給紅包自然也給得起。反之亦然。
至於葯品和醫療器械的返佣也是如此,大醫院才能開出去更多的葯更貴的葯,才能用好的醫療器械,那麼返佣自然也高。反之亦然。
最後說一點,很多人罵醫生沒人性,其實完全沒必要,也沒用,醫療體系不是任何一個醫生建立的,規矩也不是大夫訂立的,連葯賣多少錢,每一個醫療耗材多少錢都是相關部門設定好的。
就收入而言, 想當大夫最差的也要讀完醫科大學的五年臨床專業,大醫院隨便一個大夫都不可能是研究生以下學歷,頂級醫院更是非博士不能入內 。任何一個醫生都是從考學開始,一個實驗一個實驗,一篇論文一篇論文做出來的,可以說哪個都是頂級人才。如果他們不讀醫科,很可能去學金融、互聯網等相關專業,如今會賺更多的錢。所以說大夫都是為了坑錢,這個言論顯然是立不住腳的。
中國人口泱泱大國,醫療資源卻非常有限,從這個角度就註定了平均醫療資源的匱乏,有些人確實看不起病,也沒有 社會 保障,這確實非常無奈。
所以「我不是葯神」裡面那句,這世界上只有一種病, 就是窮病 ,說的是如此貼切。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我覺得首先應該明確是在哪一級醫院,不同醫院醫生的收入差距是比較大的。
如果是在縣級人民醫院或一般的醫院,一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我同學對這么說。
如果是在地級三甲以上醫院工作,一年的總收入在20萬元至30萬元之間;
如果是在省會城市的三甲以上醫院工作,如果又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職稱,年收入在40萬元至60萬元也是很平常之事。如果是在全國第一流醫院工作,比如廣州的南方醫院,北京的協和醫院等等,年薪80萬元至100萬元也是很普遍的。
當然,如果加上醫生的那些灰色收入比如病人的贈送的禮品及禮金,可能收入就更高了。
正因為醫生收入高,則加大了現在住院病人的住院貴現狀,使不少人因病致貧,這也是醫患矛盾始終無解的重要因素。
很多人覺得醫生工資很高,其實對大部分醫生來說,工資都不高。
我曾經在一家醫院工作過,對醫院的薪酬體系比較了解,他們的薪酬結構是基本工資+獎金。基本工資一般很低,獎金要根據醫生的實際工作情況,如果有投訴什麼的,會被扣績效。但總的來說,加起來總的工資,跟當地的中等收入差不多。
但是,能拿到中等收入的,大多是工作六七年的醫生,很多醫生在工作的前幾年,工資都是基本工資,所以醫生的工資真不高。
很多人說醫生有灰色收入,這在某些地方,我不否認,但是大部分其實都是沒有的,醫生收了紅包,都要上交給醫院,作為病人的醫葯費。
不過現在國家在進行醫療改革,醫生的收入可能有所提高。希望能夠在醫生和病人之間,都能取得好結果吧!
我要說說實話,要噴隨便。
社會 上,最應該得到高收入的是教師,因為他們在教育祖國的花朵,任正非不是說過,要吸引 社會 精英進入教師隊伍,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其次應該是醫生,這個全世界都這樣的,因為醫生是救死扶傷的,給人看病,光靠奉獻不行,提高待遇是應該的,試想低收入不可能吸引 社會 精英進入醫療隊伍,醫療技術怎麼有保障,看很多偏遠山區,低收入導致缺醫少葯。另外,你願意讓一個貧困潦倒的醫生看病,還是願意讓一個收入豐厚的醫生給您看病?收入豐厚的醫生可能就想者如何把病治好,而窮困潦倒的醫生可能在想如何多賺點錢。
醫生的收入,千差萬別,衛生院,偏遠地區縣醫院可能就幾千塊錢,國內一流醫院的主任估計月收入都在百萬以上(因為很著名,到處會診手術,出診費都很好,有的甚至出診一次獲得幾萬)。
現在多點執業放開了,多點執業的醫生收入也會增加,每個點給相應報酬。
希望回答對您有用,以上觀點僅僅代表個人,和任何醫療機構無關
有很多人經常把老師的收入和醫生的收入放在一起比較,似乎這兩個職業都具有「地位高、收入高」的特徵,但真實情況,卻未必如此。
醫生也好,老師也罷,其中都有高薪的群體,也有對於平均線的苦X,當然更多的人是居中的。
前兩年,我看過一個創業項目,其中一個合夥人便是浙江金華某醫院的主任醫師(具體什麼醫院不能說),除了在醫院的工作外,他本人也在其他醫院掛職,溝通的時候了解到他的年收入在100萬以上,用他的話來說,這個數據比他的真實收入,只會少不會多。
再說一個真實的經歷,多年前,我外甥女患了皮膚病,因為在老家,便帶著她我們縣城當地的醫院治療,排在我前面還有兩個病人,醫生開葯的方式讓我開了眼: 先問帶了多少錢,帶了300的,最後結算的時候會在290多一點,帶了500的,收費也接近500 。在此之前,我只聽說過,酒店會看客下單,沒想到醫院也是這樣,真長見識了。
網上找了一些數據,介紹醫生的收入情況,權威性如何不知道,權當做一參考吧。
1、醫生工資構成
2、職務工資對比
3、科室收入對比
大學本科選專業通常都是4年,醫科卻常常是5年,一般讀研2年,他們至少3年,從學習時間的角度來看,醫療知識更是需要深入學習並且精通的一門學問,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人」,出錯一旦是大錯將會釀成不可估量的醫療事故,雖然沒有100%的成功率,但一定要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份差事,這也導致了醫生這個職業的嚴謹性,必須具備「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態」。
醫生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績效+葯品提成+醫療器械提成+手術提成,同時還要看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這就像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比較,公立醫院人流量大,但主要以基本工資為主,提成相對較少,而民營醫院全靠績效,能者多得個人醫術越高超往往越能掙得更多。醫院分內科、外科、輔助科室,對於不同的分類工種的工資和績效又不一樣,可謂同樣是醫師也分為三六九等,低的2千多,高的3萬多,如果算上在外面兼職做手術和看診,每月也會有2千到2萬的額外收入,主要還是看醫師類別以及醫師職稱來評定具體工資體系。
騎牛看熊的妹妹是醫院婦產科的護士長,每次聚餐有時會告訴我:「一周7天至少有3個晚上要上夜班,病人常常會不開心,我們也只能忍氣吞聲,一旦半夜出現要臨產的孕婦,我們還要一直忙到天亮。」每當想起這些話的時候,我只想說:「你只看到別人光彩的一面,他們吃苦的一面你可能未曾了解!」
醫院里臨床醫生只佔20%左右。還有很多其他人員,這些人是吃不到回扣的。這些人就被你們當成透明的了嗎。好像也從來沒有關心過,醫院里好像就只有醫生,其他人員都是透明的。無關緊要。醫院里上班的人收入差距很大,10倍以上。這和醫院的級別,和科室關系很大。
國內收入最高的是,心外科,骨科,神經外科,知名專家收入過千萬。當然這都是頂級專家,人家掙得的,也無可厚非。省級專家也不少。
我們說下市級,三級綜合性醫院(不包括專科醫院,傳染病,精神病院)主治以上過萬是普遍鄉下。醫院里其他人就會少很多。
縣級,醫生也能有個6千左右吧。
鄉下,社區只有3000到4000。
這些是醫生的收入。在醫院還有護士,輔助科室,後勤。這些人不可能有回扣,占醫院80%。收入高不高要看和誰比。這種問題沒啥意義。
國內醫生得收入差異化還蠻大得,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1.決定醫生收入得有職稱和權力。一般評上醫院得職稱主治副高,主任之類得,也都有一定得小權力。這樣得年收入還是很客觀得。屬於醫生界收入比較高的。
2.醫院得級別,是不是三甲醫院等,獎金分配,科室得收入等。
3.醫生的職業基本上是長期投入,讀完5年本科,還要讀碩士,博士,博士後,評職稱,進修,熬過前期的慘淡和灰暗期之後,就收入來說,中後期的匯報是相當不錯的。
越熬越吃香的職業,臨床經驗豐富,像一些知名的老中醫和某個疾病領域的頂級專家,還有一些有灰色收入有權力的,付出多,當然收入也頂尖的。所以醫生掙得收入從基本得幾千塊,到幾百萬,真得沒有什麼可比性。要想收入得高還是要多多付出,多提升自己得醫療水果,只要技術過硬,在生命面前,金錢是其次得。
醫生是一個很偉大的職業,在家期的時候不能休息,在別人團聚的時候不能團聚,在病人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會竭盡全力救治,把病人一次次從死神手中拉回來,而且現在的醫生平均每八分鍾看一個病人,這么短的時間給別人看病接診,是非常忙的,那醫生的月薪是多少呢?
有時候一次手術的時間很長,所以需要很好的體力支持,而要有很強大的心理支撐,還要有快速反應的能力,一線城市的醫生月薪大概在一萬元左右,雖然比普通人的工資高多了。
醫生的收入高,我想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醫院現在可以說是最贏利的行業之一了。雖然醫院都逐步取消了事業編制,變成了自收只支單位,但是醫生的待遇並沒有降低,反而更高。就拿縣城來說, 縣醫院醫生的收入至少得是同等條件下公務員或事業編的1.5倍以上 吧。雖然,醫生和教師的基本工資比普通事業費要高10%,但教師的收入遠遠比不上醫生的收入。
當然了,醫院收入逐年提高,和醫保政策的普及也是有關系的。之前,農村老百姓生病了,根本不敢往醫院走,去一次醫院一年就白幹了。但是現在不一樣,隨著新農合的普及,老百姓一年交二三百塊錢,住院就能報銷90%。以前生大病都不敢住院,現在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想著住院,因為可以報銷啊。所以,醫保政策的普及,大大帶動了醫院效益的增加。老百姓看病,醫保基金結賬,看病的人多了,醫院的收入當然就高了。
不過,醫生畢竟是辛苦行業,為了病人的 健康 ,醫生確實付出了很多,大家也可以常常看到連續手術十幾個小時而累倒在手術台上的醫生。所以說, 醫生工資高點也是有道理的,畢竟,是醫護人員在守護者我們的 健康 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