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准大氣壓強是多少水柱
Ⅰ 標准大氣壓值為多少
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標准大氣壓值的規定,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幾次變化的。最初規定在攝氏溫度0℃、緯度45°、晴天時海平面上的大氣壓強為標准大氣壓,其值大約相當於76厘米汞柱高。後來發現,在這個條件下的大氣壓強值並不穩定,它受風力、溫度等條件的影響而變化。於是就規定76厘米汞柱高為標准大氣壓值。但是後來又發現76厘米汞柱高的壓強值也是不穩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g值也隨緯度而變化。
為了確保標准大氣壓是一個定值,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聲明,規定標准大氣壓值為
1標准大氣壓=101325牛頓/㎡
《教學參考資料》初中物理第一冊
標准大氣壓(QNE):是指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百帕(或760毫米汞柱高或29.92英寸汞柱高)。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被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向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1654年格里克在德國馬德堡作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這讓人們對大氣壓有了深刻的認識,但大氣壓到底有多大人們還不清楚。11年後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長的細玻璃管中注滿水銀倒置在盛有水銀的水槽中,發現玻璃管中的水銀大約下降了4厘米後就不再下降了。這4厘米的空間無空氣進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據此推斷大氣的壓強就等於水銀柱的長度。根據壓強公式科學家們准確地算出了大氣壓在標准狀態下為1.01×10^5Pa。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一般說來,陰雨天的大氣壓比晴天小,晴天發現大氣壓突然降低是將下雨的先兆;而連續下了幾天雨發現大氣壓變大,可以預計即將轉晴。另外,大氣壓的變化跟溫度也有關系。因氣溫升高時空氣密度變小,所以氣溫高時大氣壓比氣溫低時要小些
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為了比較大氣壓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科學家對大氣壓規定了一個「標准」: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當溫度為0℃時,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叫做標准大氣壓。既然是「標准」,在根據液體壓強公式計算時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確性。從有關資料上查得: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米3,緯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為9.80672牛/千克。於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為
p水銀=ρ水銀gh
=13.595×10^3千克/立方米×9.80672牛/千克×0.76米
=1.01325×10^5帕。
這就是1標准大氣壓的值,記為1atm。
在最近的科學工作中,為方便起見,有另外將1標准大氣壓定義為100kPa的,記為1bar。故現在提到標准大氣壓,也可以指100kPa。
Ⅱ 標准大氣壓強是多少
標准大氣壓,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1、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2、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01×10^5 N/㎡)。
Ⅲ 1標准大氣壓等於多少米水柱
1標准大氣壓=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一般就是1.01×10^5帕斯卡。
知識拓展:標准大氣壓
我們生活的大氣層空氣是由氮、氧及少量的氦、氖、氬、氪、氙、二氧化碳和氫以及臭氧等組成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被地球的吸引力牢牢地吸附在地球周圍200公里的范圍之內。由於大氣中氣體分子不停地向地面上的物體碰撞,從而產生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強,這種壓強稱之為大氣壓強。
所謂標准大氣壓,是指在緯度45°的海平面上,溫度為0℃時,測出每平方厘米面積所承擔的壓強為760毫米汞柱高,稱為1個大氣壓強(atm,也稱常壓)。由於水銀的比重為13.6克/立方厘米,因此1個大氣壓強=76×13.6=1033.6克/平方厘米。現在壓強單位已改為帕斯卡,簡稱(Pa)。
換算關系如下:
1毫米汞柱=133.3Pa=0.13kPa(千帕)
1個大氣壓強=760×133.3Pa=1.013×10⁵Pa≈0.1MPa(兆帕)
高壓和附加壓
超過1個大氣壓的壓力叫做高壓,人們處於高壓環境下,就可感到有壓力的存在。常壓以外所增加的壓強稱為附加壓。高壓氧治療時在高壓氧艙中所加的壓力就是附加壓,因附加壓的大小數值可通過壓力表顯示出來,故又稱「表壓」。常壓下,壓力表指針應在「0」點上。每增加1個附加壓,每平方厘米面積要多承受大約1kg(0.1兆帕)壓力,相當於人潛入10米深水時所受的壓力。
絕對壓
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壓強稱為絕對壓。臨床應用高壓氧治療時,常用絕對壓作為治療壓力單位。絕對壓=常壓+附加壓(表壓)。臨床應用高壓氧治療時,治療壓力一般均以「絕對壓」或「atm」表示。
Ⅳ 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多少米水柱
1個標准大氣壓是760mm汞柱。
10米左右的水柱,
101325pa.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101325帕斯卡=10.336米水柱。
Ⅳ 1個標准大氣壓等於多少mm汞柱等於多少mm的水柱等於多少Pa
1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mm汞柱,等於10339mm的水柱,等於101325Pa。
解:且已知汞(Hg)的密度ρ=13590kg/m^3,水的密度ρ=1000kg/m^3,重力常數g=9.8N/kg。
因為根據壓強公式,P=F/S=mg/S=ρSh*g/S=ρgh,
可求得1mm汞柱的壓強為,
P=13590kg/m^3x9.8N/kgx1mm
=133.182Pa。
同樣利用公式P=F/S=mg/S=ρSh*g/S=ρgh,
可求得1mm水柱的壓強為,
P=1000kg/m^3x9.8N/kgx1mm
=9.8Pa
而1atm=101325pa,那麼可求得,
1atm=101325÷9.8mm水柱≈10339mm水柱。
1atm=101325÷133.182mmHg≈760mmHg。
(5)標准大氣壓強是多少水柱擴展閱讀:
1、壓強單位及相互的換算
(1)壓強的單位有兆帕、千帕、帕、巴、毫米汞柱(mmHg)以及標准大氣壓。
(2)壓強單位的換算
1 MPa(兆帕)=1000 kPa(千帕)=1000000 Pa(帕)
1bar(巴)=0.1MPa(兆帕)=100000Pa(帕)
1 atm(標准大氣壓)=101325Pa
1 atm(標准大氣壓)=760mmHg
2、壓強測量工具
測量壓強的儀器,最常見的有水銀氣壓表和空盒氣壓表兩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壓強單位
Ⅵ 1,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多少水柱,多少水銀柱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1標准大氣壓=10.339m水柱。
標准大氣壓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
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9m水柱。
(6)標准大氣壓強是多少水柱擴展閱讀:
大氣壓的變化跟高度有關。大氣壓是由大氣層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層就越薄,那裡的大氣壓就應該越小。
不過,由於跟大氣層受到的重力有關的空氣密度隨高度變化不均勻,因此大氣壓隨高度減小也是不均勻的。隨高度的變化情況: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大氣壓的變化還跟天氣有關。在不同時間,同一地方的大氣壓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知道,水蒸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當空氣中含有較多水蒸氣時,空氣密度要變小,大氣壓也隨著降低。
托里拆利試驗:
大約在1641年,一位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貝爾提曾用一根10米多長的鉛管做成了一個真空實驗。托里拆利受到了這個實驗的啟發,想到用較大密度的海水、蜂蜜、水銀等做實驗。他選用的水銀實驗,取得了最成功的結果。
他將一根長度為1米的玻璃管灌滿水銀,然後用手指頂住管口,將其倒插進裝有水銀的水銀槽里,放開手指後,可見管內部頂上的水銀已下落,留出空間來了,而下面的部分則仍充滿水銀。為了進一步證明管中水銀面上部確實是真空,托里拆利又改進了實驗。
他在水銀槽中將其水銀面以上直到缸口注滿清水,然後把玻璃管緩緩地向上提起,當玻璃管管口提高到水銀和水的界面以上時,管中的水銀便很快地瀉出來了,同時水猛然向上竄管中,直至管頂。由此可見,原先管內水銀柱以上部分確實是空無所有的空間。
Ⅶ 1個標准大氣壓=多少米水柱
1 標准大氣壓=101325 帕斯卡(帕)
拓展補充
標准大氣壓(Standard atmospheric pressure)是在標准大氣條件下海平面的氣壓,1644年由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其值為101。325kPa,是壓強的單位,記作atm。 化學中曾一度將標准溫度和壓力(STP)定義為0°C(273。
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將「標准壓力」重新定義為100 kPa。1標准大氣壓=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 1標准大氣壓=101325 N/㎡。(在計算中通常為 1標准大氣壓=1。
01×10^5 N/㎡)。100kPa=0。1MPa 一個標准大氣壓是1。013X10的5次方帕斯卡1。01x10^5帕斯卡 標准大氣壓換算公式: (1) 1公斤等於0。1Mpa等於一標准大氣壓,一公斤是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的簡稱, 一公斤力等於9 8牛頓。
所以:一公斤力每平方厘米就=(9 8/0。 0001)Pa=0。098MPa約等於0。1MPa,而一標准大氣壓=1。01325100000Pa也是約等於0。1MPa。=105Pa 因此:1MPa=10公斤力=10kg/cm2;1MPa=10標准大氣壓;0。
1MPa=1標准大氣壓 (2)或者按工程中最常用的換算是1個大氣壓= 10m水柱=1公斤力=0。1MPa 。
Ⅷ 1標准大氣壓等於多少米水柱
一標准大氣壓可以支持10.339m高的水柱。
一個標准大氣壓的數值為1.01325×10^5Pa,代表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
0℃時水銀的密度為13.595×10^3千克/m³,水的密度為:1.0g/cm3。
p水銀=ρ水銀gh=13.595×10^3千克/m³×9.80672牛/千克×0.76米=1.01325×10^5帕。
同理可以推算出相同壓力下水的壓強公式:p水=ρ水gh=1.01325×10^5帕,計算得出h≈10.33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