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种蒜的过程每天长多少厘米
1. 种大蒜一般长到第五天刚根的长度是多少
一般水培的第二天开始长根,每天2毫米左右,也跟光照水温等有关系。
第5天应该在5~~10厘米的样子
2. 大蒜发芽后每天长多少
看环境,环境好一天可长5~6厘米。
大蒜栽种时间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0月初),气温17℃左右。播种前要晒蒜瓣1~2d。而且需水量比较大,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浇4次水。
3. 蒜苗1一6天的生长过程如何记录
记录表可以写蒜苗每天生长的情况以及感想。
2月28日
今天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也学着杨老师种蒜苗的样子,在清水里养了一盆蒜苗。妈妈说:种蒜苗,不一定要种在水中,也可以种在土里。我想了一想说:反正两个地方都能种,我就种两盆吧!
然后,我去问妈妈:哪里有泥土呢?妈妈回答说:外面有几盆种花的花盆上面种了许多葱,你就种在那儿吧!
我先在花盆里挖了一个小洞再把蒜苗放下去,把泥土铺在蒜苗上面,露出一点点蒜苗的头,这样就把蒜苗种好了,最后还浇了点水。
3月1日
第二天,我来观察蒜苗了,发现养在水里的蒜苗有了小芽,放在泥土里的还是和昨天种下去的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我想是不是水放太少了?于是,我就又放了点水。我想:它明天会发芽吗?
3月2日
今天是我种蒜苗的第三天。一大早,我就跑到了门口的花盆边观察。我发现门口的蒜苗也已经发了一点点嫩芽儿了。
然后,我跑到了家里面观察养在水里的蒜苗,我发现长在水里的蒜苗又长大一点了!
(3)记录种蒜的过程每天长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大蒜发芽的适宜温度在12℃~22℃,超过25℃就难以发芽,可是在秋季播种大蒜的播种期正值初秋,温度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出苗,而且出的苗子也很不整齐。
1、晾晒。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可使瓣间疏松,掰容易,不易损伤,萌芽早,出苗整齐。
2、去除蒜皮与蒜踵。由于蒜皮与蒜踵严重地影响着蒜种的吸水能力,防碍新根的生长,在选种时将蒜皮与蒜踵去掉,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萌芽、发根。所以菜农可适当将蒜皮破坏后播种。
3、大蒜切顶。先将大蒜头分瓣掰开,放在水中浸36小时然后捞起,将大蒜用刀切去顶端。注意切时不要伤着胚芽,每瓣约切去1/4,看见中间有个小孔最为适宜,再按常规均匀地排在畦面上,施足基肥,覆土,盖上一层草遮阴,3天即可齐苗。
4、尿水处理。按凉清水70%、人尿3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将大蒜瓣放在水尿中浸泡2~3天,捞出晾干后播种,这样不但能促早出苗,还能促进植株叶片阔而浓绿。
4. 大蒜1到30天大概长多少厘米
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种植经验,但是我知道如果把蒜放在盆里放上水,不到一个星期都能有十七八厘米长,所以我觉得30天应该可以长至少一米长吧,我觉得这个还是长的很快的植物的。
5. 蒜苗的高度18天记录
如图所示: (1)从第9天到第12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 (2)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12厘米; 蒜苗第8天约长到9厘米;长到12厘米时约在第11天; (3)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19厘米,因从第12天开始蒜苗大约3天长高1厘米,在每18天时蒜苗约是18厘米,再过两天,蒜苗要再长1厘米.
6. 蒜苗14天的生长过程,每天长了几厘米(温度高的地方)
一般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第14天蒜苗长了15厘米。
7. 大蒜生长过程步日记
大蒜生长观察日记1
上个星期,数学老师让我们回家分几种方法种大蒜,然后每天分别测量它们的生长速度。
回到家,我把厨房里的大蒜拿出,一瓣一瓣掰开。掰开的大蒜白白胖胖的,好像刚出生的小娃娃,真可爱。
然后,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一个小杯子,在杯子里放一些水,把大蒜放在水杯里。接着我又去阳台找了两个装满土的花盆,把大蒜分别插了进去,我还往土里浇了一些水。我把一盆放在阳台外面,一盆放在室内。
第二天一早,我就兴冲冲地跑去看大蒜,可是它们一点点变化都没有。晚上我又去看它们,希望它们能给我一点惊喜。真令人扫兴,它们还是那个老样子。
一连三四天过去了,大蒜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唯一有点变化的就是,水里的大蒜它的根部长出了几毫米的根须。我想它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营养吧!
第五天,我惊喜地发现,水里的大蒜头部露出了一个白色的、小小的芽。阳台外面的大蒜虽然没有冒出芽来,但它已经蓄势待发,它的头上已经鼓出了一个大包,透过表皮隐约可以看见里面的绿芽了。我想它肯定是在积蓄能量,准备给我来一个“火山大爆发”吧!只有放在室内的那颗大蒜依然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第六天,水里那颗发芽的大蒜,竟然长到了2.5厘米。我想可能是我把它放在厨房窗户边的原因吧,让它既有了水份又有了阳光。
第七天,阳台外面那颗大蒜终于爆发了,一夜之间就长出了2.5厘米的绿芽。
又过去了两天,水杯里的大蒜已经长到了6.5厘米。阳台外面的大蒜长到了5厘米。室内的那颗大蒜,再也按捺不住了,冒出了1。5厘米的嫩芽。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激动不已。通过这件事,我真切得体会到了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大蒜生长观察日记2
这周要写观察日记,老师让我们观察豆子在水里的变化。我在厨房抓了一把绿豆,剥了一瓣大蒜,把它们泡到水杯里,用保鲜膜盖住杯子,然后开始观察。
xx月xx日 星期x 晴
呀!我的大蒜先生长出绿色头发了,看起来真可爱啊!那白色的身子上加上绿色的“头发”,合成了可爱的蒜先生。看看我的绿豆怎么样了?它们比“蒜先生”变化还要大哦!它们有的脱掉了绿色的外套,白花花的像在晒太阳一样;有的裂开了一点儿缝,露出了小尾巴,犹如一只只穿着绿衣服的滑稽猴子;还有的像进入冬眠一样,不愿意醒来,把自己藏在了绿色的壳里。
xx月xx日 星期x 阴
我的大蒜先生的绿头发长长了些,而且生出了粗粗的须,看着真是奇怪极了!绿豆宝宝大多数都钻出了绿外套,换上了崭新的白毛衣,只有少数豆宝宝还在绿壳里呼呼大睡。
xx月xx日 星期x 阴
今天我去参观科技馆了,回家后迫不及待地看看我的大蒜先生和绿豆宝宝。它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水脏了。妈妈说它们不会再长了,我好难过,但是我不想放弃,我会给它们换水继续观察的。
大蒜生长观察日记3
有一天,老师叫我们回家观察种大蒜。
我激动了一个下午,一回到家就对妈妈说:“妈妈,我需要一颗大蒜,因为我们要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妈妈听了便给了我一颗大蒜。
我们开始种大蒜了,首先,我们要把土里挖一个坑,然后把蒜放进去,这时大蒜就像一位牺牲的战士被埋进了土里。然后,我们一起给她浇了点水。
到了第二天,我发现蒜的中间长出了一个小尖芽,嫩嫩的好像一位小精灵正在新奇的看着这个世界,为了让小尖芽茁壮成长,我又给她浇了水。
到了第四天,小尖牙的下面逐渐变成了白色,好似她要准备出去玩儿了,换了一件衣服。
第五天的时候,小尖芽长得更加茁壮了,差不多有十厘米高了,看她那神气的样子,好像在说:“主人,你看我长得多么壮啊,都能保卫家园了。”为了让小尖芽更神气,这次我给小尖芽浇了很多水。
四五天过去了,小尖芽不知道什么时候弯下了腰,好似一个孩子被一件事情笑弯了腰似的,我去问妈妈:“为什么她直不起来了?”,妈妈说:“不知道,可能是小尖芽站累了。”
到了第十五天,小尖芽更不得了了,整个都贴到了地上了,我去问妈妈:“小尖芽为什么倒在地上了?”。
妈妈没听我说话,还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快,快去把小尖牙摘了放进冰箱里。”我先开始还疑惑不解,但我在放进冰箱的那一刻明白了:小尖芽已经长成蒜苗了。
通过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8. 种2棵蒜苗的过程隔一天观察高度多少.
这是别人的,我发给你参考下。
为了能能够取得精确的数字,我亲自种了两盘蒜苗。并把它们分别放在温度高的地方(记作蒜苗A)和温度低的地方(记作蒜苗B)。
通过观察,我发现蒜苗喜欢在温度高的地方生长,第1、2天长得最慢,根本没长出嫩芽。第10天长得最快,蒜苗大约长四十厘米。蒜苗会越长越快,三十厘米以下蒜苗是直直的,三十厘米以上蒜苗就不再那么直了。
而温度低的则相对长的较慢。下面是我观察蒜苗生长情况的统计图,供大家参考。
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表
时间
蒜苗A高度(厘米)
蒜苗B高度(厘米)
第2天
0
0
第4天
1
0
第6天
3
1
第8天
5
2
第10天
13
4.5
第12天
20
10
第14天
24
12
9. 大蒜成长每天长几厘米
看天气吧,天气热能长到5毫米,头天没发芽,第二天居然能长出超过5毫米的高度,有些少些
10. 大蒜的生长记录
大蒜的生长情况
大蒜 3天 16天 28天
2CM 11CM 23CM
(1)生育过程:大蒜田间栽培是用种蒜,属无性繁殖。一般可将大蒜的生长过程划分为萌芽期、幼苗期、鳞芽花芽分化期、蒜苔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及休眠等6个时期。
大蒜生育过程长短,因播种期不同有很大差异。春播大蒜生育期短,90~100天,而秋播大蒜生育期长达220~240天。大蒜的萌芽期从解除休眠下地播种至初生叶展开,一般约需10~15天。幼苗期由初生叶展开到生长至不再分化叶片为止,秋播大蒜为5~6个月,春播蒜仅25天左右。花芽及鳞芽分化期是由花芽、鳞芽分化开始到分化结束,生产上称为“分瓣期”,一般需10~15天。蒜苔伸长期是指蒜苔开始伸长致蒜苔甩尾采收的一段时间,此期是鳞芽的膨大前期,持续时间约30天。鳞芽膨大期是从鳞芽分化结束至鳞茎(蒜头)收获,此期持续需50~65天,其中前30天与蒜苔伸长期相重叠。大蒜鳞茎成熟,即蒜头采收后即进入休眠期,一般约需60天左右。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有关,一般早熟品种的休眠期约65~75天,而晚熟品种休眠期仅35~45天。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大蒜在不同的生育过程中,对所需外界环境条件各不相同。
①温度
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2~25℃。蒜瓣萌芽的最低温度为3~5℃,12℃以上发芽迅速加快,20℃左右为发芽最适温度。幼苗生长的适温为14~20℃,幼苗具有4~5叶时,能耐~16℃以上的低温,蒜苔伸长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鳞茎膨大期适温为20~25℃,如果温度过高,鳞茎停止生长,转入休眠状态。
大蒜也属绿体春化型。一般蒜萌动到幼苗期,如遇0~4℃的低温,经过30~40天即通过春化阶段。
②光照
大蒜为长日照植物,在12小时以上的日照和15~20℃的温度下,茎盘上的顶芽即转向花芽分化迅速抽苔。
蒜苔的发育,除受温度、光照影响外,还与营养条件有关。如种瓣太小,土壤瘠薄,播种过晚,密度过大,肥水不足等,都有可能形成无苔蒜或独头蒜。另外大蒜头的形成要求长日照。一般品种在短日照下,只分化新叶而不能形成鳞茎。但亦有早熟的品种对光周期要求不太严格。
③水分
大蒜叶片属耐旱生态型,但根系入土浅,吸收水分能力弱,所以在营养生长前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特别是在花茎伸长和鳞茎膨大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过干。特别是在花茎伸长和鳞茎膨大期,需要较多的水分,要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到鳞茎发育后期,应控制浇水,降低土壤湿度,以促进鳞茎成熟和提高耐藏性,以免因高湿、高温、缺氧引起烂脖(假茎基部)散瓣,蒜皮变黑,从而降低品质。
④土壤营养
大蒜对土壤种类要求不严格,但根系弱小,以富含腐殖质而肥沃的壤土最好。疏松通气,保水排水性能强的土壤,适于鳞茎生长发育,使蒜头大而整齐,品质好、产量高。砂质土栽培大蒜辣味浓,质地松,不耐贮藏。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6~7,过酸根端变粗,停止延长生长,过碱则种瓣易烂,小头和独瓣蒜增多,降低产量。
大蒜喜氮、磷、钾全效性有机肥料。增施腐殖肥料,可提高大蒜产量。一般每667m2施肥量,氮8.6kg,磷7.4kg,钾8.6kg。幼苗初期,主要*种瓣内贮藏的养分,对土壤中的三要素吸收量很少。
到了花期伸长期和鳞茎膨大中期,根茎叶生长繁茂,同化和吸收机能进入盛期,总的吸收量逐渐达到最高值。到鳞茎膨大后期,植株趋向成熟,茎叶逐渐干枯,根系老化,对土壤营养吸收能力则相对减弱。在鳞茎膨大期应适量追施氮肥,过多则易导致鳞茎散裂。如果土壤中含硫较多,可以增加鳞茎中硫化丙烯的含量,辣味增强。
3.主要栽培技术
(1)播种期
适时播种是获得蒜苔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栽培季节的确定,要根据大蒜不同的品种,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各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我国出口大蒜产区均为秋播。秋季播种大蒜,幼苗有较长的生长期。与春播大蒜相比,蒜头和蒜苔产量都较高。因此,凡是幼苗能露地安全越冬的地区和品种,都应进行秋播。在秋播地区,适宜播种的日均温度为20~22℃。越冬前幼苗长出3叶以上,一般5~6片真叶为宜。一般华北地区的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南方地区在9月上中旬播种,东北、西北、高寒地区可行春播。秋播不可过早,否则植株易衰老,蒜头开始肥大后不久,植株枯黄,产量下降:亦不可过迟,否则蒜苗生长期短,影响蒜头产量。春播大蒜应尽量提早,只要土壤表层解冻,可以操作,即应播种。
(2)土壤选择与栽培制度
①土壤选择
大蒜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除了盐碱沙荒地外,都能生长。但是由于大蒜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因此,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大蒜适宜种植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富足、肥沃而质地疏松的沙质壤土。沙土保肥保水力弱,生产的蒜头小,但辣味强。粘重土壤生长的蒜头小而成尖型。由于大蒜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严格,既怕土壤干旱又怕水涝渍害,因此,选择的地块要具备灌溉和排水的条件。
②栽培制度
大蒜忌连作,也忌与其他葱属植物重茬。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易烂根,引起植株生长势衰弱,或者幼苗出土后,叶逐渐干枯,或易患病害,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蒜对前茬作物的选择不太严格。秋播大蒜,以豆类、瓜类、茄果类、马铃薯、玉米和水稻等茬口较好。大蒜的施肥量大,吸肥量少,土壤残留肥较多,而且根系分泌有杀菌素,可以防止后作的各种病害,是后作的良好前茬。
(3)精细整地施基肥与作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