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七尺五寸是多少厘米
❶ 古代七尺五寸是多长
一尺是24.2cm
,1寸是2.42米
所以7尺5寸现在是181.5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❷ 七尺五是多高
7.5 尺=250 厘米。
尺的含义:
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丁字~。
3、像尺的东西:计算~。
英制单位长度单位
1959年后,美式英制的中的英寸(inch)和英制中的英寸在科学应用和商业用途中统一为25.4毫米,但美式保留了有稍微不同的测量中使用的“测量英寸”。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1英尺(foot)= 12英寸= 30.48厘米
1码(yard)= 3英尺= 91.44厘米
1英里(mile)= 1760码= 1.609344千米(km)
以上的换算,两种单位制是相同的,但其中的中间单位如:链(chain,22码)和浪(furlong,220码)在英国使用较多。
❸ 请问:三国时的七尺五寸是多少又是怎么计算的
中国不同时代里的尺,长度不一
殷商时的一尺,大概是15.8cm
战国、秦、西汉、新莽时大概是23.1
cm
东汉的一尺有23.75
cm
东汉末、三国、西晋的时候,一尺为
24.2
cm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一尺等于现在
24.5
cm
北朝、隋时为
29.6
cm
唐分大小尺,小尺为30
cm,大尺为36
cm
宋、元一尺为31.2
cm
明的时候分好几种尺度,裁衣时一尺为
34
cm,量地时一尺32.7
cm,营造时一尺32
cm
清也分这几种,裁衣时为
35.5
cm,量地时为34.5
cm,营造时为32cm
三国时七尺五寸是180cm左右。
❹ 七尺五寸什么意思
七尺五寸指的是181.5厘米,在三国时期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一尺相当于如今的24.2厘米,一尺等于10寸,七尺就是169.4厘米,五寸就是0.5尺,即12.1厘米,那七尺五寸相加可得计算结果为181.5厘米。
❺ 在三国七尺有多长五寸有多长
七尺1.83米左右,五寸2.3厘米左右
❻ 在三国七尺五寸有多长
中国不同时代里的尺,长度不一
殷商时的一尺,大概是15.8cm
战国、秦、西汉、新莽时大概是23.1 cm
东汉的一尺有23.75 cm
东汉末、三国、西晋的时候,一尺为 24.2 cm
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一尺等于现在 24.5 cm
北朝、隋时为 29.6 cm
唐分大小尺,小尺为30 cm,大尺为36 cm
宋、元一尺为31.2 cm
明的时候分好几种尺度,裁衣时一尺为 34 cm,量地时一尺32.7 cm,营造时一尺32 cm
清也分这几种,裁衣时为 35.5 cm,量地时为34.5 cm,营造时为32cm
三国时七尺五寸是180cm左右。
❼ 七尺五寸多高
7.5尺(7尺5寸) = 2.5米(m)。1米=三尺,一米等于100厘米。一厘米=10毫米。2.5米=250厘米。2尺5寸高就是250厘米高。可以按照这个计算的。
七尺五寸是多高如《三国演义》中,描述刘备“身高七尺五寸”,张飞“身高八尺”,关羽身高竟达“九尺”。按照东汉晚期的标准计算,刘备身高177.7厘米,张飞身高188.8厘米,关羽的身高则是212.4厘米,也不太离谱。令外,古代记录身高并不是据实描述,“七尺男儿”《辞海》的解释是“七尺相当于一般人的高度,因用为人身的代称。”(七尺也就1米7左右,并不夸张)。三国演义更是为了表现艺术效果,对人物的能力外表身高都有一定的夸张(如兀突骨身高一丈二)
朝代 1尺=?公分 备注
商 16cm 殷墟出土骨尺(台湾故宫博物院藏)(16.93)
殷墟出土牙尺(中国历史博物馆藏)(15.78)
战国及秦 23.2cm 洛阳金村出土铜尺(23.1)
据商鞅方升推算(上海博物馆馆刊第1期151-152页)
西汉 23.2cm 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王妻窦绾出土错金铁尺(23.2)
1957年甘肃酒泉汉墓出土铜尺(23.1)
新莽 23.1cm 据新莽嘉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推算
东汉 23.4cm 1956长沙雷家嘴东汉墓出土铜尺(23.39)
东汉晚期 23.6cm 1959年掖县东汉晚期墓出土铜尺(23.6)
1954年合肥东汉晚期墓出土铜尺(23.75)
魏(三国) 24.2cm 1972年甘肃嘉峪关三国魏墓出土骨尺二件(23.8)
魏正始五年东莞官弩机望山尺二寸(24.26)
魏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商功》:王莽铜斛于今尺为“深九寸 五分五厘”(24.18)
西晋 24.2cm 1965年北京八宝山西晋王凌妻华芳墓出土骨尺(24.2)
1956年河南洛阳旧唐屯村西晋墓出土骨尺(24.3)
东晋 24.5cm 《隋书·律历志》:“晋后尺实比晋前尺一尺六分二厘”(24.48)
刘宋 24.6cm 据《隋书·律历志》
南朝梁 24.7cm 据《隋书·律历志》
前赵 24.2cm 据《隋书·律历志》
北魏 28 cm 据《隋书·律历志》
东魏北齐 30.2cm 据《隋书·律历志》
北周 29.6cm 据《隋书·律历志》
隋 29.6cm 据《隋书·律历志》
唐 30cm 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尺26支,长度从29.4到31.7厘米,
平均29.75厘米
1976年西安郭家滩78号唐墓出土尺(30.09)
宋 31.2cm 1921年巨鹿故城出土北宋木矩尺(30.91)
1964年南京孝陵卫宋墓出土木尺(31.4)
明
(1)营造尺 31.8cm 1956年山东梁山洪武年间沉船中出土骨尺(31.8)
嘉靖牙尺(32)
(2)量地尺 32.7cm 明朱载靖《律学新说》所绘宝源局量地铜尺
(3)裁衣尺 34 cm 1965年上海上塘湾明墓出土木尺(34.5)
清
(1)营造尺 32 cm 康熙牙尺(中国历史博物馆藏)(32)
(2)量地尺 34.5cm 康熙户部尺(34.86)
(3)裁衣尺 35.5cm 清牙尺(35.3)
❽ 《三国演义》中 身长八尺,身高九尺,身长七尺五寸的尺和寸与现在的长度有什么不同
现在一尺约为33厘米,三国时期一尺约为24厘米。
以现在的长度兑换标准直接换算,三尺为一米,那关羽身高为2.7米;张飞身高为2.67 米,而刘备身高为2.5 米。显然其身高数据是不可信的。
当转换成三国时期的兑换标准后,关羽的身高为2.16 米, 张飞的身高为1.92 米,刘备的身高为1.8 米。
❾ 三国演义刘备身高七尺五寸有多高呢
刘备身长七尺五,是现在的181.5cm。三国时期一尺等于现在的24.2cm。
尺在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尺”是市制长度的主单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通称尺。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争议:
《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身、刘备家的世系、刘备的身份都是进行了改写的,与史实是不一样的。改写刘备,有得也有失。鲁迅曾经说过,《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历史上没有刘备这样的明君,作家却想写出这么一个明君。所以他很难写成功。”傅承洲认为,作家完全凭自己的想象虚构刘备,对史实进行了大量的改写,因此造成不真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