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镇每平方公里有多少监控器
㈠ 常平镇,有多少个区和村
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毗邻香港,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居)委会
㈡ 想问下东莞常平镇有几个管理区
常平镇位于东莞东部地区,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6.2万,外来人口30多万。常平镇下辖1个居民委员会、31个村民委员会。
而家无管理区的说法了吧?
㈢ 东莞市各区面积
东莞有莞城区、东城区、南城区、万江区四个大区。
面积分别为13.5平方公里、110平方公里、59平方公里、48.6平方公里。
东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北接广州市、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南接深圳市、东接惠州市,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也是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新一线城市之一。
东莞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
东西长约70.45千米,南北宽约46.8千米。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广州市增城区和惠州市博罗县。四周共与广州、深圳和惠州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3)常平镇每平方公里有多少监控器扩展阅读:
人口
截至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231.5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10万人,出生率为18.35‰;死亡人口1.03万人,死亡率为4.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7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9.2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63.8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1.02%。
㈣ 东莞市常平镇概况
常平镇位于东莞东部地区,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处,建有东莞站和东莞东站,设有铁路口岸,是全国唯一设有两个大型客运站及铁路口岸的镇,在京九沿线县及县级市的主要指标排名中名列榜首,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誉为“京九第一镇”。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6.4万人,外来人口25万多人。
常平镇是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之一,近几年致力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力调整产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形成以五金、毛织、电子、塑料制品等为重点的支柱行业,全镇有“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600多家。同时,常平镇利用南方铁路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京九物流业,已建立大型的粮食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业已成为常平镇的支柱产业。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3.98亿元,出口总额12.5亿美元。位于镇西北部的“东莞市东部工业圆”正在建设,将推动常平镇的社会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常平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重点抓好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生产,还抓好蔬菜、水产、家禽生产,发展一批城交型“三高”农业种养项目,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2002年水果总面积12847亩,其中荔枝11624亩,龙眼820亩。常年蔬菜面积8100亩,鱼塘面积3473亩,2002年出栏生猪13.8万头,三鸟上市34万只。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促进常平镇稳步的向城市化迈进。
京九第一镇,发展惊世人。
㈤ 广东 东莞 常平面积是多少
108.25平方公里
㈥ 常平镇常住人口有多少
3.26 常平镇
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6.4万人,
外来人口25万多人。全镇有“三来一补”和“三资”
企业600多家。同时,常平镇利用南方铁路枢纽的优势,
大力发展京九物流业,已建立大型的粮食农产品批发市场,
物流业已成为常平镇的支柱产业。
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3.98亿元,出口总额12.
5亿美元。
2003年常平镇国内生产总值50.6亿元,
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3.69亿元,
村级净资产超亿元的村11个,
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超千万元的村达19个。2003年,
常平两站客流量达1000万人次,口岸出入境人数50多万人次;
两站货运量则超过200万吨。
常平与虎门一样,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特别是东莞火车站设于常平之后,常平发展更加迅速。
常平镇估计人口150万。
㈦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各村面积多少
常平镇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3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分别为下圩、岗梓、桥梓、塘角、苏坑、袁山贝、金美、还珠沥、朗贝、板石、桥沥、卢屋、土塘、 麦元、九江水、朗洲、陈屋贝、司马、霞坑、漱旧、漱新、黄泥塘、元江元、横江厦、田尾、白花沥、沙湖口、白石岗、松柏塘、上坑、木抡。
㈧ 广东东莞常平镇有多少人口
常平镇位于东莞市东部,毗邻香港,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 居)委会,户籍人口6.9万,总人口50余万。
㈨ 古代常平在什么地方
常平cháng píng,词语解释为“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常平仓”及“长期平衡”。
所以个人认为古代没有常平这个地方。
常平在现代为:
常平镇
常平镇是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广深经济走廊中段,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社区)。截至2014年8月,户籍人口7.5万,总人口50万。
常平镇历史:
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即977年—984年),南雄利隽卿到大沥建村,是常平地区立村之最早者。
南宋后期(1265-1278年),常平镇部分村落始祖先后从南雄珠玑巷或其他地方到本镇各地立村,从此本镇村落已初具现今之格局。
清顺治年间(1644年),常平境内乡村归京山司管辖。
道光年间(1821-1865),常平古圩建立。
1950年8月5日,区乡调整,常平圩为全县唯一的区辖镇,常平境内的村庄基本属一区的常平乡和广裕乡管辖。
1953年春,全县将原来的九个区划分十五个区,常平区划为第五区,共辖区21个乡。
1954年6月30日,五区常平改为乡级镇。
1954年7月1日,县内区乡建制又变化,常平圩改为乡级镇。五区原所属的21个乡缩为十七个乡镇。
1955年9月,第五区改称为“常平区”。
1957年12月,全县撤区设乡,成立三十七个大乡,常平区解体, 原小乡合并为常平、土塘、横沥、东坑四个大乡。
1958年3月,土塘大乡并入常平大乡,常平境内的村庄基本为常平大乡所辖。
1958年10月,全县废除大乡制,建立人民公社制,当时常平、横沥、桥头、东坑四个大乡合并成立常平人民公社。
1959年,桥头、横沥地区划出常平公社。
1983年11月,撤销常平公社,成立常平区公所。原公社所辖的各生产大队亦同时撤销,改称乡人民政府。
1987年4月,常平撤区建镇。常平区公所解体,成立常平镇人民政府。原区管所辖下的24个乡也撤销,分别建立31个管理区(另外一个居民管理区)。
如果你说的是长平之战的长平
长平
古代地名,战国赵城邑。”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十八里。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