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多少平方面积
‘壹’ 广东梅州那个县最大
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梅州市面积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5.28万人(2008年),,常住人口约41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2.07万人。
梅江区面积 29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51400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
兴宁市面积2105平方千米,人口 118万。邮政编码514500。市人民政府驻兴田街道。
梅县面积2755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514733。区人民政府驻程江街办。
大埔县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 59万。邮政编码514200。县人民政府驻湖寮镇。
丰顺县面积2710平方千米,人口 68万。邮政编码514300。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
五华县面积3226平方千米,人口 128万。邮政编码514400。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平远县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 29.8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贰’ 梅州有几个县 急急!!
梅州市面积15899.6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5.28万人(2008年),,常住人口约41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2.07万人。
梅江区面积 298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51400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
兴宁市面积2105平方千米,人口 118万。邮政编码514500。市人民政府驻兴田街道。
梅县面积2755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514733。区人民政府驻程江街办。
大埔县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 59万。邮政编码514200。县人民政府驻湖寮镇。
丰顺县面积2710平方千米,人口 68万。邮政编码514300。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
五华县面积3226平方千米,人口 128万。邮政编码514400。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平远县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 27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面积 960平方千米,人口 29.8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叁’ 梅州地区哪个县最大
您好,谢谢您求助我,我认为五华县。
梅江区面积 298平方千米
兴宁市面积2105平方千米
梅县面积2755平方千米
大埔县面积2470平方千米
丰顺县面积2710平方千米
五华县面积3226平方千米
平远县面积1381平方千米
蕉岭县面积 960平方千米
‘肆’ 丰顺有哪些镇
截至2012年,丰顺县辖16个镇(埔寨镇、八乡山镇、汤南镇、汤西镇、汤坑镇、北斗镇、建桥镇、丰良镇、龙岗镇、潘田镇、留隍镇、黄金镇、大龙华镇、小胜镇、潭江镇、砂田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埔寨镇
埔寨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县境南端,距县城13 千米 ,东南面与揭东县的龙尾镇、玉湖镇相邻,西与揭西县五经富镇、五经富大洋乡及丰顺县八乡山镇接壤,北与丰顺县汤南镇、汤西镇交界。
2、八乡山镇
八乡山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03年由上八乡镇、下八乡镇两镇合并得八乡山镇。八乡山镇位于丰顺县西南部,南接揭阳,西连五华,距丰顺县城28公里,距五华县城49公里,梅州市区120公里,1小时车程可达梅州客都机场、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州中心站。
3、汤西镇
汤西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县城西邻,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24388.7亩,其中水田20788.7亩,旱地3600亩,人均耕地0.47亩,山地面积23万亩,是丰顺县的人口、农业大镇。
4、潘田镇
潘田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丰顺县中部,东邻留隍镇,西接丰良镇,南壤汤坑镇,北连黄金镇,总面积14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8万亩,山地19.7万亩。
5、小胜镇
小胜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地处县境东北部,韩江中游西岸,东临潭江,西毗大龙华,南连黄金,北接砂田;镇区经砂田到梅州市区64公里,经大龙华、丰良至汤坑县城68公里,水路顺流过留隍达潮州60公里。
‘伍’ 丰顺有丰良吗
丰良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位于丰顺县中西部,东连潘田镇,南接北斗镇,西邻建桥镇以及梅州市兴宁市,北靠龙岗镇以及梅州市梅县区。1738年,丰顺始建县所在地,建县后,始属广东省巡抚、两广总督潮州府惠潮嘉兵备道。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政府潮循道。民国廿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政府第五行政区督察专署。1958年撤销丰顺县,丰良公社划入揭阳县;1961年恢复丰顺县原建制后,县城所在地改设在汤坑镇,属汕头专区。1965年丰顺县丰良公社划属梅县地区,1983年12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原璜溪公社、兵营林场并入丰良公社成立丰良区,1988年撤丰良区成立丰良镇;2003年9月,丰良、仙洞两镇合并为丰良镇,现属梅州市,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梅州市中心镇、梅州市“四大古镇”。
辖区总面积249.6平方千米(2017年),现辖丰良社区和莘桥、复兴、成东、成西、小椹、黄粗、布新、九龙、丰溪、西厢、丰京、双溪、太平、璜溪、丰田、三山、兵营、仙上、仙洞、新洞、仙龙、下山村,81个自然村,常住人口总数41087人(2017年),主要有吴、杨、邹等姓氏。
作为百年古城,自古就有“丰溪春涨”、“古榕夕照”、“龙山秋月”、“古寺溪桃”、“韩岽笼云”、“银瓶雯雾”等名胜美景,也有丰良文塔、普济桥、吴氏家庙、吴逸志将军故居、少师第、保福寺、保福堂、邹家围、石桅杆遗址、丰良公园、韩山森林公园、布新农业产业园、九龙嶂生态茶园等休闲景点,有丰富的温泉和高岭土资源,温泉水温92.5°C。
‘陆’ 丰顺新区的介绍
丰顺新区位于丰顺县南部,地处汕头、潮州、揭阳、梅州四个地级市的核心位置,规划范围包括汤坑、汤南、汤西、埔寨、北斗、八乡山等16个镇,面积865平方公里。
‘柒’ 丰顺是梅州市吗
不是。丰顺县是梅州市辖下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毗邻潮汕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清干隆三年(1738年)建置。2015年辖16个镇、1个国有农场,行政区域面积2710.22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境内有梅汕高铁、大丰华高速公路。丰顺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不是。丰顺县是梅州市辖下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毗邻潮汕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清干隆三年(1738年)建置。2015年辖16个镇、1个国有农场,行政区域面积2710.22平方千米。总人口70万人。境内有梅汕高铁、大丰华高速公路。丰顺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汕梅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纵贯南北,直达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站和揭阳、潮州、汕头港口分别仅需半小时、1小时的车程。随着梅汕高铁、大丰华高速公路动工建设,丰顺成为对接珠三角、融入汕潮揭、借力海西区的重要节点。
‘捌’ 请问梅州市有几个县分别是叫什么
梅江区面积 323平方千米,人口 31万。邮政编码514000。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
兴宁市面积2104平方千米,人口113万。邮政编码514500。市人民政府驻兴田街道。
梅县面积2754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514733。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
大埔县面积2470平方千米,人口 52万。邮政编码514200。县人民政府驻湖寮镇。
丰顺县面积2710平方千米,人口 67万。邮政编码514300。县人民政府驻汤坑镇。
五华县面积3226平方千米,人口120万。邮政编码514400。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
平远县面积138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邮政编码514600。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
蕉岭县面积 957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514100。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玖’ 广东省梅州市共有几个县区
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拾’ 梅州丰顺
历史沿革
丰顺县始建于清干隆二年(1738年)。当时,两广总督鄂尔达巡视潮州府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在今丰良镇)后,上表具奏户部,应请丰政一都,并割嘉应、大埔、揭阳各邻近田粮户口,于通判府城地方开设县治。干隆三年,准析海阳丰政都一、二、三图,揭阳县蓝田都九图、十图,大埔县清远都白芒社和嘉应州程乡县万安都的径心、环清、建桥三堡等田粮户设置新县。钦定县名丰顺。县署驻丰政都汤田(今丰良镇)。
“丰顺”之名,由来已久,据县志载:明崇祯初(1628年)已有丰顺营设置;又据丰良东关坳石刻:清顺治九年(1652年),里人吴六奇立的“金汤巩固”碑中的一方石印,有丰顺吴府4字。建县后,始属广东省巡抚、两广总督潮州府惠潮嘉兵备道。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政府潮循道。民国廿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政府第五行政区督察专署。解放后属兴梅专区专员公署,县治由丰良迁汤坑。1953年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属汕头专署。1958年撤销丰顺县,将全县8个公社中汤坑、八乡、丰良、潘田划入揭阳县,大龙华、�隍、黄金、潭江划入大埔县。1961年恢复原建制的丰顺县,县城仍驻汤坑镇,属汕头专区。1956年属梅县地区,今属梅州市。
地理概况
丰顺县地处东经115° 30’ -116° 41' ,北纬23° 36' -24° 13' 。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东毗潮州,南邻揭阳,西连五华、兴宁 ,北接梅县、大埔 。是梅州市和赣南、闽西地区通往潮汕沿海的必经之地。全县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丰顺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县城年平均气温21.4°C ,年日照时数1938.8小时,全年无霜期322天。县城平均降雨量为1776.1毫米。
行政区划
全县辖16个镇和1个国营农场,263个村民委员会和14个居民委员会。县城设在汤坑镇。
交通运输
县城西距广州475公里,北距梅州111公里,南距汕头78公里,距揭阳海关31公里。全县水陆交通便利,客货运输快捷,广梅汕铁路 、梅汕高速公路和国道206线贯通南北,县城南端有火车货运站 、客运站。省道1940线、1935线及韩江水流横贯东西。县内实现村村通公路,县城到各镇道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
区域人口
全县总人口65万,其中畲族360多人,其余为汉族。居民主要操客家话和潮州话。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达4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尤以泰国为多。是着名的华侨之乡,同时又是着名的温泉之乡和旅游之乡。
优势资源
丰顺县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县内主要自然资源有:
(1)水力资源: 丰顺县河流分属韩江及榕江两大水系,河川径流主要受降水补给。该县降水量多,相对湿度大,蒸发量较少,形成地表水资源丰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27.356亿立方米(不包括韩江过境水量),单位面积产水量101.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耕地亩均水量为9326立方米,人均水量为5049立方米,均大于全国、广东省及梅州市的平均水平。 丰顺县水能资源也较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为20.5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40千瓦,人均拥有量0.2千瓦,均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0.2千瓦/平方公里和0.10千瓦/人)。�
(2)地热资源: 丰顺县是广东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份之一,素有“九汤十八 ”之称。全县共有水热活动区16处,地下温泉储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药用疗效高,自然出露点多,除应用于地热发电与水产养殖外,富含氡元素的温泉还广泛用于旅游、疗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全国第一座地热试验电站就建在县城南端,1993年还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3)矿产资源: 丰顺县地下矿产资源品种较多,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钨矿、铅锌矿、锡矿、辉钼矿、铜矿、伴生金、银、砂金、叶腊石,高岭土、陶瓷土、钾长石、石英石及稀土等矿产;还有遍布全县的花岗岩,种类达20多种,其中黑色辉绿岩和翡翠红花岗岩藏量可观,是具有极大开采价值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
(4)旅游资源: 丰顺风景秀丽,名胜颇多。主要人文景观有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冰臼奇观、龙归飞瀑、揭岭飞泉、铜鼓峰观日出、八乡山风情游、相思河生态游、济公殿、太平古寺、地热发电、温泉浴池、畲族风情、埔寨火龙、丰良斜塔、普济船桥、金日温泉度假村以及宋末皇帝赵 在留隍万江的美好传说、以及清代政治革新家丁日昌和周恩来、朱德、陈毅、李坚真等革命前辈的珍贵史迹。
历史名人
吴六奇(1607—1665)字鉴伯,号葛如,绰号吴钩,丰顺县丰良镇南厢大衙人。幼读诗书,广涉经史。嗜酒好赌,荡尽家产而充为邮卒。后浪迹粤闽江浙。在浙江海宁,遇名士、孝廉查伊璜赠资遗归,并荐入伍。纠集乡勇,称雄乡里,镇压义军,成了地方军阀,为明廷赏识。万历帝封他为总兵。1650年率部降清,得到康熙皇帝的破格赏赐,授挂印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晋少傅兼太子太傅。殁后赠少师兼太子太师,赐谥顺恪。御赐一品典式营造。其墓于大埔县湖寮虎山下,御制碑文、祭文、遣官祭葬。馀暇读书,工书法。着有《忠孝堂文集》。
吴逸志(1896—1962)名福胜,字锡祺、学行,丰顺县丰良镇莘陂村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柏林大学。北伐战争时任第四军团长、支队长,第八路军总参谋。广东国防设计委员,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1937年4月1日任少将。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九战区前敌参谋长。1939年7月12日任中将。曾任教育部部员、交通部广州航政局局长兼治海航政局局长。1938年3月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广东代表。1949年2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去台湾后,于1958年前后任“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台北区两权第一研究组召集人。在台湾去世。军事着作尤多,诗文甚佳。新《丰顺县志》有传。
郑国翰,南宋进士,揭阳县蓝田都六图(即今丰顺)人,曾辞官归里,在飞泉岭下筑“蓝田书庄”,招集生徒讲学,又在岩侧建“揽胜亭”,以观瀑景。与郑国翰同榜进士的朱熹,江西婺源人,曾任秘阁修撰,与郑交往密切,常游揭阳,寓于蓝田书庄,偕游飞泉岭。题写“落汉鸣泉”四字,后刻于石壁,并赋诗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壑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薄,数声鸡犬野人家。”800多年来,不少贤达高士结伴到此登临怀古,留下了墨迹和诗文。揭岭飞泉胜景绚丽多姿,诸如“秦皇驿站”、“白鹤仙神坛”、牛汶溪中的“犀牛望月”、泰国丰顺会馆兴建的丰华亭等,都足以令游人流连忘返。距县城13公里,还有一处“龙归飞瀑”胜景,是粤东最大的瀑布,宽46米,落差56米,其声如雷,气势如虹,水雾弥漫整个景区,周围植被茂密,风景秀丽,到此一游,当能吸纳浩然之气。
丁日昌,晚清政治家、洋务运动实干家,1823年生于丰顺汤坑。早年因为熟悉洋务而被曾国藩、李鸿章等赏识重用,历任江西万安知县、苏松太道、江苏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在江苏任上,短短三年便处理积案27万多宗,曾两次巡察台湾,亲录丘逢甲为童试第一名。他积极倡导与主持洋务运动,1863年,李鸿章委派他在上海创办制炮局,1865年协助李鸿章创办我国第一家最大军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任总办。筹划创建了中国轮船航运事业,并继沈葆桢主持福州船政局。主持驾设我国首条电报线,倡建首条自己设计建筑的铁路。在外交事务上能全力维护民族尊严,抵御外侮,为保护华侨而倡议设立使馆。热心新学,大力促成了我国首批公费留学生的派遣。他体察民情,宽恤民力,深得人民爱载,1877年退休还乡时,福建百姓高呼“留中丞,活百姓”。丁日昌是我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藏书达10余万卷。文史着作很多,《持静斋书目》、《百兰山馆政书》、《百兰山馆诗钞》、《海道图志》和《抚吴公牍》等依然流行于世,为后人所推崇。因积劳成疾,1882年在故里病逝,终年59岁。
丁惠康(1868--1909.6.17)字叔雅,号惺庵,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丁日昌之子。幼随父居揭阳,受父教诲,博览家藏群书,常作诗文。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广东总督岑春煊派其赴日本考察学校,后在广州主办学堂事务。辞职后在北京闲居,郁度晚年,逝于京。有《丁征君遗集》。
李坚真(1907.1.14—1992.3.30)女,丰顺县小胜镇东叶村人。婴儿时被卖至黄金镇白溪蕉头窝村。青年时期从事革命活动。参加红军 两万五千里长征。任职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曾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和中顾委委员。出版有《李坚真山歌三百首》、《李坚真回忆录》等书。《丰顺县志》有传。
丁家骏(1909-1997)被称为泰国的石油巨子。广东丰顺县人。丁为清代名臣丁日昌的后人,1952年,前赴泰国定居,设立泰油贸易有限公司、亚洲石油公司等公司,并获美国钟标(宾赛)润滑油及西雅图巴达油精公司产品在泰国及香港总代理权。1983年设立了润滑油及油脂调和厂,并成为泰国最大的油脂供应商。估计家族财产约有3亿美元。 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秘书长、泰中友协副会长。着名侨领、实业家、慈善家。为慈善公益事业及泰中友谊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李国平(1910—1996)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同年任广西大学讲师。1934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1937年回国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后又选送法国巴黎庞加莱研究所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历任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任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是中国函数论、数学物理学与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与倡导人之一。为数学计算技术运用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已出版的专着18部。他博学多才,文理兼长,爱好书法绘画,长于诗词歌赋。1996年2月病逝,享年86岁。
丰顺起义
1927年4月21日和5月15日,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丰顺县农民自卫军与农民群众曾先后发动了围攻县城的起义。第2次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农军退到九龙嶂等地区,并于10月间在九龙嶂成立了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1928年2月2日,根据中共东江特委关于举行年关大暴动的指示,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委和团党部发出《告丰顺县吴姓的工农革命书》,号召吴姓工农群众团结起来,集中在土地革命的旗帜之下,同其他个姓群众一道向反动派发起进攻。2月11日,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和农民自卫军2000多人,以及6000多名农会会员在团长郑兴指挥下,高举党旗、工农革命军军旗和犁头旗,兵分四路乡县城进发,并在良乡河岸筑起碉堡与县城对峙。当晚7时,各路农军分别由张之翰、张雪山、张百荣、张其坤、张弼伦等带领,配合郑兴、张泰元、蔡若愚、黎凤翔指挥的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开始攻城。夜9时许,农军摧毁了河对岸敌人的防御工事,然后向城内的敌人发起10多次冲锋。城内的敌人谎成一团,国民党县长冯熙周向汕头国民党政府求救。接着,冯熙周急调汤坑黄夺标率“工军”和田贝、张坡、桥背等乡吴姓保安队前来解围。12日,农军在良乡的火药库不慎爆炸,县城保安队乘机进攻暴动队伍在良乡的大本营,双方展开巷战。敌人放火烧毁农军营房,迫使农军向大湛等地撤退。13日,工农革命军和农军北路、西路负责人召开占地会议,调集兵力于14日向县城反攻。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分别从县城的西路、北路组织进攻,并从各乡组织了500名“敢死队员”,从双螺口乡县城反攻。农军虽毙、伤敌10余人,但攻城未果。此时,国民党汤坑区长黄夺标已带领保安队、“工军”等反动武装数百人来援。国民党军第13军第2师副师长兼第5团团长周济民,于15日也从梅县带领第5团赶到丰顺。国民党援军分头进攻各处农军据点。时逢县城一代流行鼠疫,人灾天祸一并降临。为了保留实力,郑兴召集各路领导人研究形势,决定分散撤退。
1929年4月4日,中共广东丰顺县为遵照东江特委的指示,率工农革命军东路军第10团、第12团和农民赤卫队数千人发动了武转起义。
1929年1月1日,中共丰顺县第二次党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的县委,黎凤翔为书记。之后新的县委在全县发展组织,建立工农武转。不久,丰顺汤坑的反动武装“进剿”八乡山革命根据地,被古大存部击败。敌复于4月5日纠合反动势力围困八乡山。为解八乡山之围和在全县开展土地革命扫清障碍,县委决定:继和工农革命军东路第10团、第12团和权限的农民赤卫队,在全县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前,丰顺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和丰顺军事委员会组成联合指挥部,由丰顺赤卫队总队长刘春任总指挥。共分5个暴动区:第1暴动区为东北片,分别攻打国民党区政府所在地黄金和留隍;第2暴动区为丰顺附城地区,各乡同时动作,攻打各乡国民党政权;第3暴动区为汤坑区,以游击斗争牵制八乡山的敌人不来增援;第4暴动区为潭江区,配合第1暴动区作战。4月6日,中共丰顺县委书记黎凤翔率领第12团和第4区赤卫队和革命群众二三百人在潘田的铁坑集合。次日晨,即向黄金市发起攻击。起义队伍包围了国民党第4区治安会和警署,活抓国民党治安会主席、联防主任刘钦堂和3名警兵,缴长短枪20余支。与此同时,县军委负责人陈仕珍带领红军和赤卫队200余人,从潘田和黄金市出发,向留隍推进。12时抵达留隍,与敌激战半小时,即占领制高点留隍中学。分头搜索街道,守敌溃散。战斗中俘敌10名,缴枪20余支,镇压反动分子1名。在第2暴动区,下汤、马图、上林、过桥、叶畲等乡均同时暴动。7日晚,农军和群众1000多人攻进下汤国民党百美警卫队驻地,俘警卫队队长等9人,缴枪20余支。接着,起义队伍围攻国民党双溪警卫队,击毙警卫队队长张声。在马图,工农革命军派两名携驳壳枪的队员率农军和群众数百人,攻下向治安会和警卫队,击毙警卫队员1名,俘治安主席和警卫队教官个1名,缴枪10余支。工农革命军第10团9名战士率农军和群众围攻上林乡治安会和警卫队,俘治安会主席朱介之和警卫队长朱华等9人,缴枪10余支。丰顺县城附近各乡农军向建桥发起攻击,复活反动分子10余人,缴枪10余支。叶舍的农军和群众于6日晚,攻打乡治安会,毙敌1名,收缴枪80余支。马图像的赤卫队在军队的配合下,打下了顽固的银窟据点,缴枪30余支。在第3暴动区,工农革命军第7团和第3区农军击退了国民党对八乡山的进攻,毙俘敌6人,缴枪20余支。
丰顺全县起义,共攻陷国民党区公所两个,以及13个乡公所,毙敌11人,俘敌174人,缴枪341支。至次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农村的斗争由抗租发展到没收分配土地,推翻豪绅地主政权。
文物考古
地处莲花山脉深处的丰顺县建桥镇发现一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古城,至今已逾600年。
这座被当地人称为“建桥围”的古城占地面积近1平方公里,城内占地1.57万平方米,整座建筑外形像一座城堡,呈长方形,外圆内方,古城四周有护城河水环绕,远眺整座城像浮在水面的一条大船。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及古城四周数千米既当城墙又当屋墙的城墙,至今仍保存完好并非常坚固。城门外墙高而厚,城门内架设木楼棚和内宽外狭枪眼孔,结构紧凑,并设封火墙不露桁桷,利于群居和防贼御敌。
元末建桥围的创建者目前已无据可查,但据当地史料记载,建桥地属丘陵山区,土地肥沃,有利农耕,地处山岭均属莲花山脉,南北两面高山屹然对峙,有利于林业开发。建桥围古城最后形成的建设者为明代中期梅州州牧张德达。他原居福建上杭,在任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州牧时,遭战火纷争难归故里,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在此创基。
如今城内约有上千间房屋。这里既留存有元末古巷,更多的房屋是明代飞檐式的四合院建筑,也有清代防火山墙式建筑混杂其中,它是目前梅州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保存有元、明、清三朝古建筑的古城。
从小在古城长大的丰顺县供电局张局长告诉记者,建桥围古城遵循外圆内方的理论,建造椭圆外廓,内围属方形。古城内商铺俱全,冷兵器时代抵御外来强敌时,四座城门一关派人防御,古城便固若金汤,城中居民一两个月不出城门仍可过平时一样的正常生活。
古城设计还有几个奇特之处:一是城内街道和古巷里看不到一条排水渠。但不管下多大的雨,城内从不会淹水;二是城内建筑物的通风采光设计令人叫绝,大大小小24幢四合院式建筑,每幢建筑物的通风采光都恰到好处,冬暖夏凉;三是防火设计非常先进,除古城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外,房与房之间还建有防火山墙,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水井与厨房相近,井水长年不枯,既便于生活,也利于防火,数百年来城内从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
岁月悠悠,600多年来,战火兵燹不断,外面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建桥围古城却固若金汤般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得益于古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古城居民家中,张贴在厅墙上用毛笔正楷书写的《朱子治家格言》仍触目可见。在这里,历史沉淀了先人们的优良传统:重孝、崇文、安贫乐道,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古城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