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多少厘米
㈠ 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具体尺寸是多少
尺寸:纵24.5、横65.6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㈡ 兰亭序原版一个字有多大。
《兰亭序》真迹原版, 早在唐朝时就因唐王李世民生前对此爱不释手,他死后与之归葬于乾陵。至今神也不知其一个字究竟有多大。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王非常喜爱王字,令人到处搜集王羲之墨迹,《兰亭序》归朝以后,令冯承素、欧阳询等摹写。现存摹本有数种,传为冯承素摹写有“神龙”半玺的摹本为最佳,被启功先生称为“下真迹一等”。 诚请采纳
㈢ 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具体尺寸是多少
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着,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简介: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内容:卷前隔水有“唐摹兰亭”四字标题,引首干隆帝题“晋唐心印”四字。后纸有宋至明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其流传经过,根据各题跋、印记和记载,大致如下:南宋高宗、理宗内府、驸马都尉杨镇,元郭天锡,明内府、王济、项元汴,清陈定、季寓庸、干隆内府。历代着录有:明汪砢玉《珊瑚网书录》、吴其贞《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顾复《平生壮观》、吴升《大观录》、阮元《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书。刻入“兰亭八柱”,列第三。
参见网络:http://ke..com/view/9367804.htm
㈣ 兰亭序真迹大小
大小未知,因为王羲之真迹《兰亭序》随唐太宗殉葬。
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着,是唐朝冯承素摹本。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
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不能自拔。
《兰亭序》洋洋洒洒跳舞一般的笔法真是让吾等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于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4)兰亭序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书法赏析
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会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起来,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在艺术上这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
华美与质朴的相结合,由此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将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表现转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抒发。这在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就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
从流传的晋书墨迹来看,晋人尚韵,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是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的。
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
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㈤ 兰亭序一个字大概 有多大
兰亭序摹本纵24.5CM,整行无涂改的每列基本在11-13字,这样平均算下来每个字(连字间距)的高度大约在2CM左右,随字形不同一般都在1CM——2.5CM之间。
㈥ 兰亭集序原作的具体尺寸是多少
原作尺寸: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
㈦ 兰亭序纸张长宽尺寸
高24.5厘米,宽69.9厘米
㈧ 兰亭序的尺寸是多少
150*60厘米
㈨ 冯承素版本的《兰亭序》尺寸大小是多少
故宫馆藏《冯摹兰亭序》卷,唐,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绝对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