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敷料要覆盖伤口多少厘米
⑴ 洗澡的时候被新的刀片割伤要怎么办
立刻止血啊,具体如下:
1.压迫:使用干净的敷料或布片直接压迫出血部位5分钟,几乎可以停止所有的活动性出血。最常见的错误是为了观察伤口,就过早释放压力,这样会导致更多的出血,或形成进一步压迫时难以控制的血凝块。如果持续压迫5分钟以后仍然出血,重新压迫或给医生打电话。如果你没有接受过应用止血带使用的培训,则损伤上、下肢时避免使用,因为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2.保持镇静:看见出血使所有人感到恐惧,但这是控制出血的重要时机。如果你保持平静,就可以做出更好的决定,并且孩子也很少会变得歇斯底里。记住:对损伤部位进行直接压迫可以控制撕裂伤引起的多数出血,直到紧急医疗服务到来。因为头部皮肤具有丰富的浅表血管,所以头面部的切割比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更多。这种情况下,保持平静和稳定压迫对控制出血非常重要。
3.严重的切割伤必须寻找医生帮助:不管出血量多少,如果撕裂较深或伤口的长度超过1/2英寸(1.2厘米),都要给医生打电话。即使伤口看上去并不严重,但较深的切割伤仍可能严重损伤伤口下的神经和肌腱。较长的撕裂伤和位于面部、胸部和后背的撕裂伤更容易上起影响容貌的疤痕。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缝合,则疤痕可能减小。如果你对是否需要缝合没有把握,请打电话咨询医生。为了减少疤痕形成,应该在损伤后8小时内完成缝合。
只要创伤没有分开,或在蝶形胶带的帮助下可以愈合到一起,并且伤口没有麻木感,你应该可以处理微小而短的切割伤。然而,如果伤口内有诸如玻璃或灰尘等异物进入,就需要让医生检查并处理,因为孩子可能因怕痛而不愿意让你彻底检查伤口。
4.清洁伤口并使用敷料:如果你感到自己可以处理伤口,可以用白开水冲洗伤口,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伤口清洁,使用抗生素油膏,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因为很容易低估撕裂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即使你选择自己处理,也要毫不犹豫地听取医生的建议。如果伤口周围出现红、肿或流出脓液,或者再次出血,应尽快看医生。
⑵ 护理绷带怎么缠
护理绷带怎么缠
护理绷带怎么缠,利用护理绷带进行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绷带的包扎缠绕也是具有一定的技巧方法的,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护理绷带怎么缠。
护理绷带怎么缠1
1、环形法
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首先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压于环形圈内,最后用粘膏将带尾固定,也可将带尾剪成两个头,然后打结。
2、蛇形法
此法多用于夹板之固定。先将绷带按环形法缠绕数圈。按绷带之宽度作间隔斜着上缠或下缠。
3、螺旋形法
此法多用于肢体粗细相同处。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上缠每圈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4、螺旋反折法
此法应用肢体粗细不等处。先按环形法缠绕。待缠到渐粗处,将每圈绷带反折,盖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缠绕。
5、8字形法
在关节弯曲的上方、下方,先将绷带由下而上缠绕;再由上而下成8字形的来回缠绕。
6、人字形包扎法
人字形包扎用于能弯曲的关节,如肘部、膝部,还有手和脚跟。先将绷带在患者肢体关节中央处缠绕一圈做固定,然后绕一圈向下,再绕一圈向上,反复向下、向上缠绕。包扎结束时,在关节的上方重复缠绕一圈固定。
7、回反法
本法多用于头和断肢端。用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松紧要适度。
绷带包扎伤口的注意事项
1、在没有绷带而必须急救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撕成窄条),、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2、在包扎之前一定要做好伤口的清洗工作,可用酒精消毒。清洗不彻底会导致皮肤坏死,出现溃烂,伤口不容易结痂等状况的发生。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3、打好绷带的要领是,不要过紧,也不能过松。不然会引起血液循环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纱布。如果没经验,打好绷带后,看看身体远端有没有变凉,有没有浮肿等情况。
4、打结时,不要在伤口上方,也不要在身体背后,免得睡觉时压住不舒服。
5、绷带包扎之后一定不能沾水,这样会导致伤口由于不透气而发生感染,出现溃烂不结痂的情况。
急救中包扎伤口的步骤
步骤一: 清洁
1、止血。
在清理和包扎伤口之前,首先进行止血处理。用一块干净、干燥的绷带(或是干净的布条),覆盖伤口并轻轻压迫。绷带和布条能防止病毒进入伤口所引起的感染。大多数情况下,伤口在20到30分钟之内就能止血。
如果伤口继续出血,伤者需要立即就医。此时应继续按压伤处并立即将伤者送往就近诊所、急诊或紧急医疗中心进行救治。
2、洗手。
在清理伤口之前,如果条件允许,用肥皂及清水消毒双手。这样做可以将病毒从手传染到破损皮肤的几率降到最低。
使用医用手套也是一个防止病毒感染伤口的有效手段。在帮助伤者清理伤口的过程中,医用手套对于隔绝救护人员以及病菌和血液尤其有效。
3、移除所有可见碎片。
如果伤口上有较大的泥土、玻璃碎片或其他物体,试着用干净的镊子把它们移除。先用外用酒精冲洗镊子以防止感染。注意不能用力按压镊子,以防造成伤口恶化。
如果在移除碎片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与其硬来,不如及时就医。专业的医疗救助处理能更有效清洁伤口,将感染几率最小化。
有些医学专家建议移除伤口上的碎片之前,先冲洗伤口。如果伤口上只有少量泥土或污垢,冲洗可能比用镊子清理伤口更有效。
4、彻底冲洗伤口。
用流动温水冲洗2到5分钟,直至伤口上没有可见的泥土和碎块。
此外,你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商店买来的或者是自己调配的盐水都可以。自制生理盐水,用半茶匙(约3克)食盐与8安士(约227克)清水混合溶解即可。
有的专家会建议使用温和无刺激的香皂,如洗洁精,来尽量清洗伤口。然而,也有人指出皂液会刺激伤口。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用皂液清洁伤口附近的皮肤而非直接用于清洗伤口。
5、用毛巾或其他质地较软的布洗净伤口。
用非常轻柔的力度擦拭伤口,确保其彻底洗净。确保已移除伤口上的残留碎块,切勿按压力度过大或擦拭力度过猛。
注意,轻柔擦拭可能会引起少量出血。这样的少量出血问题不大,重要的是要把伤口清洁干净。
6、评估伤口。
有的伤口需要缝合以更好地痊愈。如果发现以下症状,不要自己处理,请及时就医。
伤口深度超过1/4寸(约0.6厘米)。
伤口流血不止。
伤口成锯齿状或伤口边缘裂开。
步骤二: 包扎
1、找一条绷带或从身上衣服撕下一块干净的'布料用于包扎。
如果实在是身上没有可用的布料或找不到绷带,用其他干净的布条也可以。
2、在伤口敷上抗菌药膏。
如果条件允许,在纱布上敷上抗菌药膏(如抗生素软膏或含尿素的药膏)可以有效防止病菌感染,避免纱布与伤口粘连,以防移除绷带时造成伤口再次出血。
3、处理纱布。
对纱布进行折叠或剪裁,使其大小刚好能覆盖伤口。为防止伤口感染,折叠或剪裁纱布的过程中,需注意不要与伤口接触的部分直接接触。
如果没有胶布绷带而需要用普通胶带对绷带进行固定,每条胶带都要预留一定的长度以防胶带直接粘着在伤口上。
蝶形创可贴用于固定伤口尤其有效。如果手上有蝶形创可贴,要注意粘贴得当。粘贴时需横向覆盖伤口(而非按照伤口长度覆盖)以粘合伤口。
4、固定纱布。
用药用胶布将纱布边缘贴合。注意不要用管道胶带等粘性过强的胶带,以防撕除时撕破皮肤。
5、覆盖纱布。
包扎时,绷带或布条要完全覆盖纱布,环形缠绕在四肢或身体上。绷带或布条的末端需要绑好,但不能绑得过紧。也不能重复环绕伤处,多出的部分要剪掉。
用金属夹、安全别针或胶带固定绷带。
如果伤口是在头部或脸上,需要环形包扎,像头巾一样,然后绑紧以固定位置。
6、考虑在纱布和绷带之间加上一层塑料薄膜。
额外加上一层塑料薄膜可以保持伤口干燥,以防外来渗液。
步骤三: 护理
1、每日更换纱布。
每天更换纱布能保持伤口清洁,促进愈合。
除了每天定时更换,纱布遇水或变脏之后也需要及时更换。
2、时刻注意感染症状。
即便做好十足的防护,伤口还是有可能会受到感染。这时候,伤者需要及时就医。医生能给你开一些抗病毒药物以及采取其他措施防止伤口进一步感染。感染的症状包括:
3、伤口开始愈合时解开包扎。
一旦度过感染高危期,将伤口暴露于空气中反而能加速伤口痊愈。伤口一开始愈合就可以摘除绷带和纱布,每当有可能遇水或变脏时再盖上纱布即可。
4、伤口痊愈过程可能长达30天。
开始的几天伤口可能会发炎,你能感觉到伤口疼痛及肿胀。在此之后,伤口便开始结痂。伤口愈合过程的长短取决于受伤程度,受伤严重的话,伤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痊愈。
护理绷带怎么缠2
1、绷带环形法:这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伤口清洁后的包扎都是用此法。它还适用于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方法是: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粘膏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
2、绷带蛇形法:多用在夹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将绷带环形法缠绕数因固定,然后按绷带的宽度作间隔的斜着上缠或下缠成。即成。
3、绷带螺旋法:多用在粗细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环形法缠绕数圈固定,然后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怎么缠绷带
临床上绷带具有不同的规格,普通绷带绑扎是帮助敷料固定,另外有弹力绷带可以起到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的作用。临床上包扎绷带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普通的环形包扎法。
先在伤口用敷料覆盖,将绷带打开,第一圈环绕稍多斜行,大致斜30-40度,并将第一圈协助一角压入环型圈内环绕第二圈,加压绕肢体4-5圈,每圈盖住前一圈的1/3左右,绷带的缠绕范围超出敷料边缘,最后将绷带多余的部分剪掉,用胶布连接、固定,或者将绷带尾部从中央撕开后打结固定。
护理绷带怎么缠3
绷带式护踝缠绕方法
第一,自粘式绷带护踝缠绕方法。一般成年人的脚选择宽度为7.5cm的自粘式绷带。
将绷带平整地拉出,压在脚心。
绕过脚背一圈后,将绷带包住踝关节,然后再从脚背到脚心绕一圈。这个步骤俗称8字缠绕法。
再来一次8字缠绕。最后将绷带掐断压在脚底。这样就很好的固定住了踝关节。但缠绕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缠得太紧,影响到脚的灵活度,阻碍血液循环。
第二,弹力式绷带的缠绕方法。和自粘式绷带的缠法大同小异。只是弹力式绷带有套脚设计,只要把脚钻进去就可以了。
然后也是来两个8字缠绕。
最后将绷带尾部与脚背部分的绷带紧密贴合就行了。穿上鞋子感受一下,如果太紧或太松,可以适当调整,找到最佳的感觉。
其实大部分人在运动前都很少做这样的防护(专业运动员除外),只要充分热身,发生扭伤的几率还是很小的。但万一扭伤了,这样的防护就很有必要了。这样可以固定伤处,防止二次伤害。
⑶ 简单的受伤包扎怎么办
伤口的处理
1、一般伤口处理
一般伤口较浅,不伴血管神经损伤,容易止血。现场有条件时,有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注意不要让酒精进入伤口)。然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如现场无条件,可用洁净布料、毛巾、衣物等压迫伤口,速转送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术。
2、头部受伤
头部受伤了怎么办?头皮血运丰富、出血较多,常伴有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头部伤口要尽快用无菌敷料或洁净布料压迫止血,出血较多时用手按压约15分钟可达止血目的。头部伤口包扎较困难,可用三角巾、尼龙网套等固定敷料。
3、手指伤口
手指最常见的是刀割伤,伤口较齐。受伤后用创口贴直接包扎,能起到止血消炎作用。创口贴缠绕不要太紧,过紧压迫手指静脉反而不易止血。
手指外伤常合并肌腱断裂。手指有伤口时都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要肌注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同时进行清创缝合术。
手指切割伤有时造成指端缺损、出血不易止住。要立即用无菌敷料压迫伤口,同时用手掐住手指两侧,能达到良好止血目的。然后到医院进行残端修整术。
4、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
严重创伤造成大血管断裂,出血多,易造成出血性休克。因此,有效地止血是争取抢救时间、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
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伤口较深,出血多,伤口远端脉搏搏动消失,肢体远端苍白、发凉,伤口内可见血管断端喷血,肌肉断裂外露。
有时判断是否有大血管损伤较困难。现场急救时遇有出血多的伤口先按血管损伤处理,待转送医院后进一步检查治疗。
止血
止血是防止休克,挽救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有效地止血能赢得将伤员转送到医院进行抢救的宝贵时间。
止血方法:
1、伤口压迫止血
多数伤口通过纱布或其他可利用的物品(如毛巾、手绢、洁净的衣物等)压迫到伤口上可达到止血目的。
操作要点:纱布厚度要够,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加压包扎。
2、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在动脉上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法用于出血量大,有血管损伤的伤员。
操作要点: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
常用指压止血部位:
锁骨下动脉压迫点
在锁骨上缘中点用拇指将动脉向下压迫,用于上肢大出血伤口止血。
肱动脉压迫点
肱动脉在上臂中段内侧,位置较深,在肘窝位置表浅。伤口在肘部压迫上臂中段肱动脉。
前臂及手出血时在肘窝处摸到肱动脉搏动后用拇指按压可达良好止血目的。
桡、尺动脉压迫点
桡、尺动脉在腕部掌面两侧。腕及手出血时,要同时按桡、尺两条动脉方可止血。
手指动脉压迫点
指端出血时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的血管即可止血。
股动脉压迫点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能摸到股动脉强大搏动。用双拇指向外上压迫,用于下肢大出血。
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压迫点
在内踝后侧(胫后动脉)及足背第1、2趾间同时压迫,用于足部出血。
3、填寒止血
伤口大时往往存在大的空隙,这时要用纱布将空隙填塞压实,方能达到良好止血目的。放置纱布范围要大,超出伤口5~10公分,这样才能有效止血。纱布放好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现场如无纱布,可用三角巾、毛巾、衣物等可利用的物品代替。
4、止血带止血
有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多时要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要压住动脉才可止血,但压力不可过大,否则不利于伤口凝血作用的形成。不能用电线、尼龙绳等无弹性的绳索代替。并且每隔1小时要放松5分钟。放松期间要用指压法压迫大血管以减少出血。
包扎
快速、准确地包扎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的作用,有利于转送和进一步治疗。
1.绷带包扎
手臂、小腿等部位用一般的反转缠绕包扎法,头部用反回包扎法,手脚用八字包扎法。
2.三角巾包扎
三角巾可以包扎身体的许多部位,用头顶帽式、风帽式、面具式包扎头部。折成条状包扎眼部与膝部。折成燕尾式包扎双肩与胸背臀部。
3.尼龙网套包扎
尼龙网套有良好的弹性,使用方便。头部及手指不易用绷带包扎的部位可用尼龙网套。
4.自粘贴包扎
自粘贴敷料自带粘性,透气性好,还有止血、消炎作用,使用方便。用于表浅伤口包扎。
⑷ PICC有关资料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广泛应用于临床近20年,其优点是只需外周穿刺,穿刺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外周留置感染率低(<2%),留置时间长(数月至1年以上),经济有效且容易拔管,能提供稳定的静脉输液,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并易于家庭自我护理,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率。
PICC穿刺包内物品齐全,由专业护士床边即可穿刺。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总长度为65cm(新生儿导管长50cm),可根据个体及治疗需要预先进行裁剪,导管上的厘米刻度标记使修剪导管时更为容易、准确。置管成功后,导管尖端位于腔静脉,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
PICC适应证:
o高渗药液
o葡萄糖浓度>10%
o刺激性或毒性药物治疗
o长期静脉输液
o静脉保护
o外周静脉限制
o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1.5kg)
o家庭静脉治疗
禁忌症
1.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3.乳腺癌术后患侧臂静脉
PICC穿刺静脉的选择
(一)贵要静脉PICC插管的首选。次静脉直、粗、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径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90%的PICC放置于此。
(二)肘中静脉PICC的次选。此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瓣较多。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途径,径腋静脉、锁骨下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三)头静脉PICC的第三选择。此静脉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相连,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插入。
PICC穿刺术后的护理
1.换药:PICC穿刺术后的护理,最关键的就是换药。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换药3次。操作时应注意沿导管方向向上揭去敷料,以免将导管拔出。
2.更换肝素帽:每周一次。
3.封管:注意正压封管;用10~100U/ML稀释的肝素封管,2~5ML/次;每12小时封管一次,限用5~10ML注射器封管。
4.记录;进行动态记录。
5.拔管:轻缓地将导管拔出,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拔管后24小时内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拔管后静脉炎。
⑸ 伤口换药消毒的范围是多少
大约是周围3厘米左右,覆盖敷料范围。
⑹ 急!!头部碰伤!
四厘米,建议你去缝针吧!伤口太大,不缝的话愈合需要很长时间。再说碰的是头,不是别的地方,4厘米,有点严重,4小时后仍有血渗出,建议你去医院看一下,以防有颅内出血、蛛网膜出血之类的。
就算没任何问题,去医院看一下也放心点吧!
对于上面某位同志的看法不敢苟同。并不是血流丰富的地方就不用抗感染,有时候甚至更要抗感染。比如说面部的三角区,特别容易感染。曾经就有人只因面部有个小疖,感染导致死亡的情况。头部血液感染容易引起脑部感染。
⑺ 血管止血是什么顺序
急救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面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手掌出血:抬高患肢,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头颈部出血:四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不能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创面加压包扎止血,对于比较浅表的创面,需要清创处理用厚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注意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每隔30-60分钟放松止血带2_3分钟,以免肢端坏死。不能用于前臂,小腿止血。前臂小腿出血,如果没有关节骨折,外伤可以曲肢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