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花园房价多少一平方
1. 故宫里御花园的介绍
紫禁城内最大的花园为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从明景泰六年(1455年)开始增建,历经数代。
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园中不少殿宇和树石,都是十五世纪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占地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全园南北宽80米,东西长约140米,有建筑二十余处。园内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筑,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1)千秋花园房价多少一平方扩展阅读:
故宫博物院推出VR作品《御花园》
利用三维特效再现全貌,展示现实中无法赏玩的区域,VR重现故宫御花园盛景。
2018年12月19日起,故宫博物院推出VR作品《御花园》,通过VR技术,观众可以看到已经消失或尚未开放的御花园区域。
《御花园》VR节目时长20分钟,其中节目视频15分钟、互动环节5分钟。该节目首次应用行业内领先的三维引擎实时渲染光影,充分展现御花园在一天中的不同风采;虚拟世界复原了御花园中曾经饲养的小鹿、游鱼和曾种植过的海棠树等,在直观展现御花园历史风貌的同时,营造出活泼灵动的园林空间。一些现在很难抵达的御花园区域也通过VR开放。
2. 御花园的园内建筑有怎样的布局特点
御花园位于北京故宫中轴线的最北端,在坤宁宫后方,始建于1420年,称为“宫后苑”,以后历代多有增修,但都基本上保留了初建时的基本格局,清代时改称为御花园。
园中有不少的殿宇和树石,都是明代遗物。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和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正南有坤宁门同后三宫相连,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即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和顺贞门,正对着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门。
御花园占地12000多平方米。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路是一个以重檐录顶、上安镏金宝瓶的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
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和鹿台等。
着名的堆秀山是宫中重阳节登高的地方,叠石独特,磴道盘曲,下有石雕蟠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御花园内主要有坤宁门、钦安殿、承光门、天一门。坤宁门位于内廷中路北端,为御花园的北门。始建于明初,1535年,因坤宁门移至坤宁宫后北围廊正中而改称顺贞门。顺贞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每座均安双扇实榻大门,每扇门纵横各9颗门钉。
门外为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门内南向正对承光门,门左右各有东西向琉璃门一座,名延和门、集福门。此3座门间以琉璃顶矮墙相连,在顺贞门前围合成一座袖珍院落。
顺贞门乃内廷通往神武门之重要通道,无故禁开。皇后赴西苑先蚕坛行祭祀礼或去往圆明园、寿皇殿等处均出入此门,皇帝有时也经此门出入。
此外,在钦安殿道场之期,随时启闭以供道士进出,但须严行稽查,不许闲人出入。明代时,若逢宫人病故,棺椁从顺贞门的右侧之门送出。清代后宫亲族女眷曾奉旨会亲于此,选秀女时也进此门。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是园中的主体建筑。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明嘉靖年添建墙垣以自成格局,清干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厦。
钦安殿内供奉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传说玄武为北方神灵,代表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为龟蛇状。在阴阳五行中,北方属水,色为黑,守护紫禁城建筑免遭火灾。
明永乐皇帝自诩为真武大帝飞升500岁之后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动下,宫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别盛行。
每年的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节令,皇帝都会到此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殿顶为重檐盝顶,殿宇基座周围汉白玉石栏杆是紫禁城中的石雕精品,殿前相交于甬路上方形成拱门的连理柏也是宫中的奇树之一。
钦安殿是坐落在北京中轴子午线上唯一的道观,到了清代,每逢元旦年节,都要在这里开设斗坛和道场,皇帝亲自前来拈香行礼。
钦安殿北为承光门,正中有琉璃牌楼门一座,称承光门。门北向,门内陈设壤金铜像一对,门左右各接有短垣,高仅过人,但砌筑得十分华贵,干摆青砖下肩,土红墙身,黄色琉璃墙顶之下,承托着一排琉璃斗拱。
墙东西伸延折而向北,再各接牌楼门一座,即东为延和门,西为集福门,北为顺贞门,由四座门围成一个园林空间。成为御花园特有的一种景观,与我国其他的古园不同,这里的自然景如花门和假山,均被墙垣和殿庭所约束住了,呈现出了一种规正之美。
钦安殿院落的南门为天一门,是嘉靖皇帝在添建钦安殿院墙时所建。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为“天一门”。
按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北方属水。钦安殿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其院门名为“天一”,乃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意,与五行之说相应。
另外,因为嘉靖年间紫禁城多次失火,在此背景下修建钦安殿院墙和院门,并由嘉靖皇帝亲为院门题名,显然有祈求平安之意。
天一门南向,主体由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工艺考究。正中单洞券门,内装双扇朱漆宫门,门上嵌纵横各9路铜鎏金门钉。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绿琉璃仿木结构椽、枋和斗栱。额枋彩画是具有典型明代特征的旋花彩画,为清代旋子彩画的前身。
天一门两侧各出琉璃影壁与院墙相连,影壁的盒子与岔角部位饰琉璃仙鹤、云朵,做工精美。门前左右陈列铜镀金獬豸各一,御路正中设青铜香炉一座。门内正对连理柏一棵,枝繁叶茂,苍劲古朴。
天一门是紫禁城内较为少见的青砖建筑,一方面直观地反映出避火的愿望并切实起到了防火作用。另一方面,青砖淡雅的色泽也与御花园的园林环境相协调。紫禁城西北角的英华门,与天一门完全一样。
摛藻堂位于御花园内东北部、堆秀山东侧,是干隆年间修建的,主要曾用于贮藏《四库全书荟要》,其中摛是传扬、铺展的意思,“摛藻”意为弘扬文华。
该建筑依墙面南,面阔五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堂西墙辟有一小门,可通西厢房。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
堂前出廊,明间开门,次梢间为槛窗。室内放置书架,为宫中藏书之所。1779年之后,《四库全书荟要》曾贮藏于此,供干隆皇帝随时阅览。
摛藻堂的匾额是干隆皇帝题写的“摛藻抒华”4字,楹联为:
庭绕芳毯铺生意;
座有芸编结古欢。
其中“芸编”一词中的芸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芸香,古人常把芸香夹入书中以防虫蛀,故以芸编称古书。西门外的楹联为:
左右图书,静中涵道妙;
春秋风月,佳处得天和。
西室内,干隆皇帝题写的楹联为“宿风”,楹联为:
从来多古意;
可以赋新诗。
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北正对倚园北墙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米,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檐枋下安华板,方柱。亭东西两侧为石雕栏板,同时也是桥的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的出入口。
方亭内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周围为百花图案天花,檐下苏式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万春亭在御花园东部,1536年建。亭为重檐,上圆下方,合于“天圆地方”的说法。东方与春季对应,故名万春,即天地长春之意。
延晖阁位于御花园内西北,北倚宫墙。明代初建时名为清望阁,清代重修时取延驻夕阳光辉之意。
阁坐北面南,三开间,外观为上下两层,其内部两层之间有一暗层,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檐明间开门,灯笼框隔扇门6扇,两次间为灯笼框槛窗。阁之上层回廊环绕,玲珑轻盈。
清代宫廷从八旗遴选秀女进宫的活动也在此举行。
延晖阁高居宫墙之内,与花园东部的堆秀山形成了左右均衡的格局。登临高阁,或俯视园中景致,或北望景山,都风光绮丽,据说在冬季天气晴朗的日子,这里还可以看到西山的积雪。清代干隆、道光和咸丰等皇帝都留有吟咏此阁的诗句。
在延晖阁西为位育斋,嘉靖年间曾更名玉芳轩,清代恢复了位育斋的名称。
位育斋坐北面南,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两次间为支摘窗。位育斋前有鱼池一座,中跨拱桥,桥上建有一亭曰澄瑞,清雍正时此斋曾作为佛堂。
澄瑞亭位于御花园的西北,正北为倚园北墙而建的位育斋,正南为千秋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米,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叶斗栱,檐枋下安华板。亭东西两侧的石雕栏板亦为桥的栏板,蕉叶纹望柱头。亭南北两面设踏步,作为进出口。方亭内为金龙图案井口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檐下龙锦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澄瑞亭以南就是千秋亭,1536年建。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四面抱厦前各出白玉石台阶,周围白玉石栏板,绿色琉璃槛墙饰黄色龟背锦花纹,槛窗和隔扇门的槅心都是三交六椀菱花,梁枋施龙锦彩画。重檐攒尖顶,下层檐施单昂三踩斗栱,下层檐以上改成圆形,施单昂五踩斗栱。
圆攒尖顶,明称“一把伞”式,黄琉璃竹节瓦。宝顶是由彩色琉璃宝瓶承托鎏金华盖组合成的。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
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两亭色彩绚丽,造型精美,可称是宫中亭子之最。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御花园内有两座井亭,坐落在万春亭和千秋亭以南,东西遥相对应。
亭平面方形,四柱础刻覆莲,面阔1.9米,四周绕以石栏板,石洩水槽,井在亭子中心,均用汉白玉石制作。东边一座梁枋绘花草枋心苏式彩画,西边绘海漫斑竹。
井亭的特点是顶上部做“盝顶”,正中开露天洞口,形状随同井的平面,正对下面的井口,为的是采光以便看视井中水面,亦方便掏井,利于长竿上下。
御花园井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方形平面的建筑顶都是八角形。顶的形状改变是在四柱上端采用担梁,担梁两端悬挑着另一根悬空的梁,于是四方改成八方。八角攒尖顶中间落平,开八角形洞口,顶覆黄琉璃瓦,八对合角吻,八条脊,脊端安仙人走兽。
西边的亭内架有两根横木,中间安着滑轮,是当年打水的遗迹。宫内井亭很多,但是像这样结构巧妙,造型娇小精丽是绝无仅有的。
堆秀山也是在明代建立的,后来,奉神宗朱翊钧之命拆去,于同年在其基础上改筑堆山,用太湖石叠高14米而成,山顶筑有亭子一座,名为“御景亭”。
亭平面方形四角攒尖夔金宝顶,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山北依宫墙,高约10米。
叠石山脚正面中间有券洞门,洞门上额有一题名为“堆秀”的匾,使用满汉两种文字,门内有石洞,内为砖砌穹隆式石雕蟠龙藻井。
“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为明万历皇帝所赐,清代仍保留着明代的旧称。东侧山脚石壁上还刻有干隆皇帝所题的“云根”两字,以赞赏石山似层云叠起之美。
堆秀山虽是叠砌垒垛的假山,但由匠师们精心设计和巧妙地使用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太湖石,在比较狭小的地面上,拔地腾空而起,叠垒成一座怪石嶙峋、岩石陡峭的崇石峻岭。
山上有些石块酷似鸡、狗、猪、猴、马、兔等“十二生肖”的动物形状,或卧或站,姿态各异,吸引人们去揣摩猜测,因而增添了观赏的趣味。
御景亭高耸于堆秀山上,是宫苑中眺望风景的绝佳之处。这里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间改堆假山。山的东西山石间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
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
御景亭是皇帝和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
绛雪轩位于御花园东南角,绎雪轩的门窗装饰均为楠木雕刻,窗棂雕有“万寿无疆”花纹,干隆皇帝常到绛雪轩吟诗作赋。
当时绛雪轩前有五棵海棠树,每当花瓣飘落时,宛如红色雪花纷纷降下一般,遂将此轩名为绎雪轩。干隆皇帝曾有“绛雪百年轩,五棵峙禁园”的诗句。轩前琉璃花坛里有一簇极为罕见的太平花,这是晚清时西太后命人从河南移来栽种于此处的。
养性斋是一座楼阁式藏书楼,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曾聘请教师在这里教他学习英语和数学。
绛雪轩的门窗为楠木本色,没有任何的油饰。柱、框、梁、枋都饰有斑竹纹彩画,朴实淡雅。轩前的琉璃花坛制颇为精致,坛内叠石为山,栽有牡丹等名贵花木。原来轩前有海棠树5棵,每当花瓣飘落时,宛若雪花片片缤纷而降,遂名绛雪轩。
晚清时,慈禧命从河南移来太平花,代替了古海棠。花坛前竖立一远古木质化石柱也十分珍奇,上刻干隆帝御题诗句。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角,后依宫墙。斋为两层楼阁式,坐西面东,斋前叠石环抱。1754年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建筑平面遂呈“凹”字形,与花园东面的绛雪轩正凹凸相应。
清嘉庆和道光两帝经常前来此斋,清逊帝溥仪曾将他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安排在此居住。
御花园内的延和门
御花园铜象
3. 武汉、大连在哪座城市年轻人发展更好
当然是武汉了,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同学都是留在了武汉,武汉,作为中国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之一,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2017年gdp高达1.34万亿,经济方面发展良好,同时武汉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对于年轻来说,拥有更多具有活力和良好发展的企业以及一个良好创业环境的城市更适合发展。这点武汉也是完胜大连的。
4. 你认为天津和北上广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上海和广州商业气息太浓,人性化的东西比较少,过度崇尚经济利益。相对城市风格是比较自私的,市民风格是斤斤计较的。北京、天津人比较大气,符合北方城市市民风格。上海广州空气要好些,这点京津不如沪穗。
城市人口方面,上海有近2500万人,北京2170万,广州1450万比天津略少些,天津是1550万。北京与上海的人口数量,已属于半个省的当量,比天津多了600-900万人。
在经济方面,京沪人均GDP在12万左右,2017年天津经济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整体布局变化,北京大量高 科技 企业、总部型企业进入天津,天津原有2万多家企业关停,调整布局期间经济增速骤降,比2016年预测的经济增长减少大致1000-2000亿GDP。即便如此,天津人均GDP还是达到了11万多,只比京沪人均少几千元。由于个人GDP差距不大,经济总量的大小,更多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京沪由于人口总量超过天津40-60%,所以京津总量也超过天津很多。2017年上海GDP总量30133亿,北京28000亿,天津为18595亿。按照经济总量计算公式,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总量 人口总数,得出:天津1.86 (1+60%)=2.976万亿,与上海只差不到200亿,也就是说非人口数量因素造成的与上海的差距只有不到200亿。
在收入方面,广州私营经济企业收入较高,而京津沪则是以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体,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非私有制经济就业单位人均收入北京排在第一、天津第二。但城市人均收入天津低于京沪穗,说明天津私有制企业收入相对明显低于上述城市。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含保险、公积金),上海第一、5.8万元,北京第二、5.7万,浙江第三、4.2万,天津第四、3.7万(副省级的天津滨海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9万元,明显高于天津全市水平)。
城市物价方面,京沪人均收入高于天津40-50%,但物价远高于天津物价,总体上要高于100-400%,如果只看收入账面数字,天津明显少于京沪穗。但结合物价看,天津的生活质量不低,甚至高于一些一线城市。例如:上面说到,京沪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7-5.8万,但两市房均价在6万左右,天津可支配收入3.7万,全市房均价2万左右,而滨海新区可支配收入4.9万,房均价1万多。可以看到,在京沪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够买一平米房,在天津可以买1.5平米左右,而在滨海新区则可以买到3-4平米。再看日常消费物价,北京物价是天津的数倍。例如天津市中心租房2500元,而北京四环7500,与天津市中心相同位置的二环是10000以上;北京盒饭30-40,天津15-20;北京地铁10元,天津5元;买房均价北京6万,天津2万多;北京打车基本50-100,天津30-40算多的;上海整体消费物价也与北京相近。京沪穗三个城市,相对广州收入与物价比值比较合理,收入不低,消费品物价与房价都明显比京沪低。
城市保障体系,医保政策待遇天津要高于北京。城镇职工医保,北京门急诊门槛费1800元,住院门槛费1300元;天津门槛费700元,住院门槛费1700,也就是北京需要个支付3100元后才可以报销,而天津只要2400元,北京需要多交700元。再看报销比例,北京是70%,天津是75%;大额门诊北京20万以上部分需要自费,而天津大额门诊可以到35万。再看城镇居民医保,北京需要每年交360元,报销额度只有2000元,报销比例是50%;天津只要交180元即可,报销额度3500元,报销比例也是50%,如果是签订家庭医生服务的人员,报销额度是3700元。
这个题有点大,可回答角度太多。姑且不论出题人想比较的是什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谈感受,谈一谈为什么不选北上广,选择了天津扎根。
很凑巧,工作之前,去的地方不多,恰好天津、北上广都转了有两三圈,深感各有千秋,却独恋哏儿都。为什么?京城、魔都、商都、哏儿都,自己看名字,一目了然。站定四下看一圈,北上广的人们都是飞起来的,硝烟弥漫,天津人走得不紧不慢,乐乐呵呵。
同为超大城市,物质、经济该有的都有,比国际知名度,对我个人有什么实质影响?比经济体量,城市层级差不大的前提下,个人收入细分起来高中低档都有,你自己挣多少跟总量有什么关系?这些年的逃离北上广,时常被挂在嘴边,节奏之快、压力之大,很能说明问题。在同样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上,我是愿意自己的在心理舒适度上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
而在满足对大型城市定位的基础上,论心理舒适度和慢节奏性价比来讲,天津当仁不让,论发展平台,更少不到哪去。或许有人会说,天津人缺少一种干劲与闯劲,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正是天津人的乐观与释然,决定了天津这块土地有着更多的包容与大度,留给所有人遐想与努力的空间。所以,这就是天津与北上广的根本区别。
人的追求,无非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在两者兼顾上,天津这一票,我是得投。
一二线城市容不下肉体,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天津是一个肉体与灵魂都能得到满足的城市。
大学毕业后,有的同学去了北京,有的去了上海,也有一些同学选择天津。从朋友圈中就能感觉到,在天津打拼的同学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一些同学经过一年的努力就由一无所有到在天津贷款买了一所面积还可以的房子,我想这在北京和上海想都不敢想。在北京和上海租地下室的钱可以在天津租上一所像样的房子并且还交通方便。而天津对于外地人的包容开放程度也是很高的。越来越多的新天津人为天津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或许天津没有北京上海繁华,发达,资源多,但天津用自己的幸福指数说话,我爱天津。
作为一个天津土生土长的九零后,来告诉你天津差哪了,我不说优点,只说缺点。先说政治,每届领导都是来天津镀金,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政策,只想伺候好北京,离北京太近,资源被抢走。再说人才政策,以滨海新区为例子,到目前为止,天津针对人才的策略根本就是扯淡,你看看,招来的都是货车司机,小本买卖的商户,我只针对政策,不针对人,不喜勿喷。再谈环境,每天慢节奏的工作环境,父母过分帮助子女的传统,本地人自己就是爷的性格。最后谈教育,天津户口之所以受人青睐,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但是,好考真的是好事吗,还有就是大学毕业季,我在长沙读大四的时候,我的各省的同学除了读研的都在找工作,天津同学都还没有进行,这说明气氛不行。有些人也许看不惯我说的,仅供打发时间!
北上广是十里洋场,是年轻人奋斗拼搏的斗兽场——留下来的是少数人的胜利者和多数人的奴隶工作者。
天津是桃源境界。虽然离喧嚣的斗兽场很近,但是没有了血腥的屠杀和尔虞我诈的职场。有的只是自我修养,自我疗伤。意图东山再起。
天津人最喜欢的一句话——乐呵乐呵就得啦!言外之意就是——什么都是浮云,自己高兴就算没有白活。
最大的不同嘛,上海广州没去过,单就北京来说,最大的不同我觉得在于生活节奏。每次去北京,逛逛街、旅 旅游 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长期在北京生活,那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总是难以适应。闺蜜在北京工作,租房、吃饭和其他日常花费占据了工资的一大半,拥挤的地铁使她不得不很早就出门上班,快节奏的生活使她多次想要“逃离”北京。北京车水马龙、华灯璀璨,是年轻人的“战场”,天津则安居乐俗、慢条斯理,是心灵的“后花园”。用她的话来说,天津更像是一个“家”的样子,这里的人们爱说爱笑、乐观谦和,即使是陌生人,也能感到亲切和热情。这里的生活节奏没有北京快,大家不争不抢,容易满足,没事喜欢唱个小曲、听听相声,就像那句话一样“乐呵乐呵得了!”其实,别的城市有的,这里也都有,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交通也非常便利,只是有人喜欢繁华,有人喜欢宁静,哪有“好与不好”之分,随心就好。
北上广深太张扬了,天津是一个低调,有内涵,有担当,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你只有沉到最深处,用长久的时间,才能品出他的魅力!才会发现他的美丽!
北上广是知名度很高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是金融总部国企云集国际都市,广州也是世界知名的通商口岸,三地都有领事馆,国际友人很多,天津八国租借异域建筑遍地,但外国人很少,是知名度不高平民城市。这就是区别。但天津教育(高考容易),医疗(甲等数量),交通(高速,铁路,机场)设施相对人均不低于北上广。
天津跟北上广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安逸,天津有着它独有清心与安逸。天津见证了近代中国商业和城市的发展,民国时期的天津,十里洋场繁华萃,热闹异常,九国租界纷纷设立,让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巧妙地融合,那些记忆中的景色与建筑,见证了天津,作为"畿辅首邑"的风采。民国时有许多大人物在天津隐居,经历过大事情,见识过大人物,得风气之先,天津人从人、事的起伏,世事的变迁参透了人生真谛,形成了天津独有的文化、性格。
天津人具有不喜欢争,容易满足,得过且过,万事乐呵乐呵得了的性格。天津人带着哏儿的高贵雍容,都有着自来熟的气质,平易近人,清新随和,总会让人感到种无可抗拒的亲切和热忱。天津的物价相对较高,工资水平却一般,但天津人不会为了生活的更好而拼死拼活的工作,认为钱只要够花就行了,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所以整个津沽大地充满了这种慢慢悠悠、随心所欲的生活节奏和态度,恬淡酣畅,自然平缓随意!
天津的文化就是和和气气,热热闹闹。天津到处都弥漫着不紧不慢的艺术风情,既有五大道西洋格调的浪漫写意,又有相声快板的谐谑风趣。天津洋溢着小国寡民、养尊处优的融融暖意。
有喜欢火锅、豆汁、卤煮火烧的就有喜欢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的,有爱听民谣的也就有爱听相声的……城市之间本来就各有特色,大家各有各的活法。
天津和南京一样,在强龙的旁边只能曲居补充功能,北京的行政单位多,而天津就成为国企和外资的后花园。
天安门广场
如果拿前店后厂来比喻的话,北京就是天津的店,而天津就是北京后面的厂,上海是南京的店,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就是上海的厂。同样的情况在广州和深圳也出现这种强势互补现象。
天津夜景
在人口方面差别不大,在房价上北京均价六万/平方米,而天津两万/平方米,比北京便宜但比周边又高一些。
北京的楼房大观
实际上我们看世界着名的大都市都会有姐妹花的身影,比如东京和大阪,纽约和曼哈顿等。
上海远景
5. “楼梯房”和“电梯房”买哪个比较好
其实,不管是电梯房还是楼梯房,都各有优势,没有那个特别好,那个特别差。不过,既然有网友提出来了,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下,“电梯房”和“楼梯房”哪个更加保值。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学家,让他来帮我们分析下,10年后,“电梯房”和“楼梯房”哪个更保值。
01
买电梯房好处在于,视野好,通风采光一流,私密性也足够,并且不会受到蚊虫鼠蚁的骚扰,不用爬楼梯,平常有一些重物都能通过电梯带上去,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居住体验。同时,拥有电梯的小区,环境、设备、物业都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些都是楼梯房比不上的。
不过电梯房的缺点也是很明显。首先,电梯房一旦出现电梯故障的话,上下就很不方便了。而且一旦发生安全隐患,如火灾、地震的话,逃生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了。我们都知道,由于高层住宅本身的建筑特点,导致燃点很低,一旦着火的话,火势随着风的助长,很快就能蔓延整栋楼,而且很难扑灭。
其次,电梯房由于(电梯井、管道井、配电间等)要占据一定公摊比例,所以开发商往往会把公摊做得较大,购房者得房率就会比较低。按照目前高层住宅的得房率来计算的话,公摊面积大概在20%左右,原本100平方的房子,能做三房,但公摊下来,可能只有2房。那么按一平方一万来计算的话,无疑亏了20万元。
最后,电梯房的物业费会比较贵,因为电梯房需要缴纳电梯维保费、电费、质检费、垃圾清理费等许许多多费用,导致物业费会比楼梯房贵出许多。
02
而买楼梯房的好处在于公摊面积小,得房率高,而且户型设计的很方正,实用性强。不会出现太多怪墙、死角的无效面积。同时,楼梯房出行比较方便,而且发生安全隐患时能够第一时间逃生,生还几率比较高。还有,楼梯房的价格也会比电梯房便宜许多。
而楼梯房的缺点则在于,没有电梯,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没电梯的话,意外这每天还要爬楼梯,年轻人还能承受得住,老人家的话,就比较为难了。
还有,楼梯房一般都是老式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在居住的舒适度上无法与电梯房相比。而且外墙破损、设备老化、绿化一般。
03
因此,结合以上2点分析,建筑学家还是认为“楼梯房”会比“电梯房”更加保值。首先,买楼梯房的话,虽然房龄旧,居住体验差,但是一旦遇到拆迁的话,可以获得一大笔赔付钱。而电梯房的话,拆迁方面就会比较难。
众所周知,按照现在的拆迁赔付标准1:1.5来赔偿电梯房的话,很少开发商会愿意这样做,成本太高了。假设拆一栋30层高的电梯房,开发商最少要建70层高,才有可能回本。
其次,真的发生安全隐患了,楼梯房更加容易逃生,毕竟生命可贵,有了生命,一切东西才有价值,如果安全都没保障,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不过有一说一,不管是电梯房还是楼梯房,笔者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大家需求不同,正所谓凡事有利有弊,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能为了保值就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房子。
6. 肇庆城市怎么样和江门比如何
珠三角是我国三大经济发达的都市圈之一,早在2015年的时候,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三角已经超过东京都市圈,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共有9个城市,发展水平不一,经济最强的是深圳,最低的是肇庆,其中江门中山经济总量比较接近,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在珠三角城市中,江门和中山是邻居,江门知名度是不如中山的,因为八九十年代时中山就是广东四小虎城市了,出尽了风头,而那时的江门还是默默无闻,所以说江门与中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个城市发展了这么多年,江门实力比中山要强一些,不过,这个差距是很小了,说不定中山会反超江门。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中山这个城市地理位置不错,位于珠江口西岸,上至佛山广州,下通珠海澳门,隔海与深圳香港相望,可以说是跟发达城市为伴。中山旧称“香山”,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1988年升为地级市。面积1783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是个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中山是四小虎城市之一,在2014年以前的中山经济发展是比较好的,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第5的经济总量。2014年后,中山发展进入慢车道,被惠州超过了,2018年中山GDP为3632亿元,到了2019年只有3101亿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8名,被珠海、江门超越,这几年可以说是中山失落的时候。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当然,中山的城市面积太小是不利因素,1783平方公里跟一个县面积一样,没地确实不好发展。本来中山发展的根基在于制造业,不过,中山很多地是用来发展房地产,造成中山房价有点高。中山也许是看准了将来深中通道通车后,很多深圳人来这边,所以大力发展房地产。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江门是广东中南部的城市,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门历史上属于新会县管辖,1983年设为地级市。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人口400多万,江门有很多的华侨,在海外及港澳台的华侨近400万,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
珠三角两座“难兄难弟”城市,GDP相差几十亿,你看好哪里发展?
江门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发展也不是特别好,虽然跟中山相接,但是以前的发展长期落后中山,值到2019年才反超中山。2019年江门经济总量3146亿元,比中山多45亿元,排名珠三角城市第7名。江门土地资源在珠三角得天独厚,有很多没开发的土地,这是江门发展的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