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秒走多少公里
❶ 光一秒走多少千米
光一秒钟传播大约29.96万千米。
❷ 光速每秒跑多少公里啊!!!
约合每秒30万公里。
爱因斯坦验证的光速极限,即每秒186282英里(约合每秒30万公里)。
(2)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在任何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介质(比如玻璃和水)中,光速会降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就是这种介质的折射率。重力的改变能够弯曲光所传播的空间,使光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看上去绕过了质量较大的天体。
光弯曲的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可以推算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
❸ 一秒光速是多少公里呢
一秒光速是30万公里。
光速定义值:c=299792458m/s=299792.458km/s。
光速计算值:c=(299792.50±0.10)km/s (一般取300000km/s)。
所以一秒光速就是300000km=30万公里。
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3)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相关理论
在20世纪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质能等价理论的推论,即着名的方程式,式(质能方程)中为E能量,单位电子伏特(eV),m为质量,c为光速;也就是说,一切物质都潜藏着质量乘以光速平方的能量。
一个静止的物体,其全部的能量都包含在静止的质量中。一旦运动,就要产生动能。由于质量和能量等价,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应加到质量上,也就是说,运动的物体的质量会增加。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时,增加的质量微乎其微,如速度达到光速的10%时,质量只增加0.5%。但随着速度接近光速,其增加的质量就显着了。
如速度达到光速的86.6%时,其质量增加了一倍。这时,物体继续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当速度趋近光速时,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成几何倍数上升,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质量趋向于无限大,需要无限多的能量。
因此,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只有质量为零(在宇宙大爆发时,即大爆炸初始普朗克时期开端之间有很多能量不为0的粒子的质量为0)的粒子才可以以光速运动,如因科学研究虚构的“光子”、“引力子”这个名称。
❹ 光1秒钟可以走多远
光1秒钟可以走三十万千米,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❺ 光一秒传播多少千米
光一秒钟传播为29.96万千米。
光年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时空距离的单位。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如果采用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计量单位,那计量天体距离的数字动辄十几位、几十位,很不方便。
于是天文学家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
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非常大,如果以最常见的千米为单位计算非常麻烦,以光年为单位来计量就容易多了。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光速在真空中约为30万千米每秒,也就是3×108米每秒(儒略年长度约等于365.25日,以2000年1月1日(记作J2000.0)为标准历元)所以,一光年就是9.4605×1015米。
(5)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光年换算
光年的准确长度:以1年=31556925.9747秒,光速=299,792,458米/秒来计算,1光年=9 460 528 404 879.3588126千米。(9.4605×1012km)
与天文学中其它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距地球约110亿光年,一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一光年约等于63240天文单位。
光年一般是用来量度很大的距离,如太阳跟另一恒星的距离。光年不是时间单位。在天文学,秒差距是另一个常用的距离单位,1秒差距=3.26光年。
❻ 光速每秒多少公里
光速每秒299792.458公里,在我们物理或数学的学习当中的一些运算问题,往往会直接取作每秒300000公里,所谓的光速,指的就是光在真空亦或是一些介质当中传播时的速度,目前我们已知,当光才真空中传播时,速度是最快的。
真空中的光速等于299,792,458米/秒(1,079,252,848.88千米/小时)。这个速度并不是一个测量值,而是一个定义。它的计算值为(299792500±100)米/秒。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于1983年10月21日起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使用英制单位,光速约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384英里/小时,约为1英尺/纳秒。
在任何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介质(比如玻璃和水)中,光速会降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就是这种介质的折射率。重力的改变能够弯曲光所传播的空间,使光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看上去绕过了质量较大的天体。
光弯曲的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可以推算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
(6)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证明光速不变的四项事实。
(1) 恒星光行差。
(2) 恒星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
(3) 恒星都静止。
(4) 太阳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证明方法
任意恒星光行差都长期保持不变,证明:光行差不随时间变化,所以光速也不随时间变化。所有恒星的光行差都为20.5″角距,证明:所有恒星的光速都相同。
《系统分析恒星光行差》中已经详细论证了“光速不变”,所以不再重复。
恒星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证明:任意一个恒星的所有的光线的光速都相同,即没有不同光速的光线。
因为没有任何光速‘变化’的现象,所以只有采用‘反证法’。
设:某恒星发来两种光速的光线;光速为c的光线,用c表示;光速为C的光线,用C表示;光速c>C
因为c和C都是连续的,所以观测者能够同时接收到c和C;但观测者同时接收到的c和C,必然不是同时从恒星发出的。
因此设:c发出的时刻为零;C发出的时刻为t;恒星零时刻的位置为A;t时刻的位置为B;因恒星周日视运动角速度ω=15.0411″/秒,所以A、B之间的角距φ=ωt
再设:φ=10′(太阳直径的1/3);恒星距离L=30光年。
则:t=φ/ω=10×60÷15.0411≈40(秒)
c传播的时间T1=L/c=30(年)≈86400×365=946080000(秒)
C传播的时间T2=L/C
据题意知:T2=T1+t=L/c+t=946080000+40=946080040(秒)
所以:C=L/T2=946080000c/946080040≈0.9999999577c≈299999.987(公里/秒)
即:如果φ=10′,则c-C=300000-299999.987=0.013(公里/秒)=13(米/秒)
也就是说:如果两条光线的光速差为13米/秒,则这颗距离为30光年的恒星,就同时在角距为10′的A和B两个位置上。
光速连续比间断变化的可能性大得多,如果恒星光速是在C和c的范围内连续变化的,则看起来,该恒星应该是:长度为10′角距的线段。
因为从未看到过:恒星具有多个位置和任何拉长的现象,所以结论正确。
恒星都静止,证明:所有恒星的光速都不随时间变化,都始终恒为常数c不变。这是因为如果光速不断变化,则看起来恒星必然是运动的。证明方法与上述类似,不再重复。
太阳光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太阳光的光速不变。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依据是:光速=波长×频率
光波长和频率都是根据光干涉条纹确定的。根据‘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条纹之间的间距,能够独立推算出‘光波长’,自然可确定‘光频率’。
这样推算确定的光波长和频率的乘积为常数,即不同颜色光的波长和频率的乘积相等;而且乘积数值等于检测的‘光速值’;从而充分证明:‘光速=波长×频率’成立。
迈克尔逊和莫雷通过长期多次分别检测,来自不同方向的阳光的光速,充分证明:阳光的光速不变。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片段
“下面的考虑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依据的,这两条原理我们定义如下:
1、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描述这些状态变化时所参照的坐标系究竟是两个在互相匀速平行移动着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并无关系。
2、任何光线在‘静止的’坐标系中都是以确定的速度V运动着,不管这道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发射出来的。”
“对于大于光速的速度,我们的讨论就变得毫无疑义了;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光速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扮演着无限大速度的角色。”
“由此,当υ=V时,W就变成无限大。正像我们以前的结果一样,超光速的速度没有存在的可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超光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光速
❼ 光一秒钟行多少千米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认值为c=2.99792458×108m/s(或2.99792458×105km/s)(精确值),是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
17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光速是无限大的,宇宙恒星发出的光都是瞬时到达地球。伽利略首先对此提出怀疑,他于1607年在两山顶间做实验测光速,由于光速太大而实验装置又太粗糙,未获成功。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利用天文观测,首次测量了光速。
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在实验室里,用巧妙的装置首次在地面上成功地测出了光速。1973年美国标准局的埃文森采用激光方法利用频率和波和测定光速为(299792 458+1.2)m/s。经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米的新定义为“真空中光在(1/299 792 458)s时间内行程的长度。
(7)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光一年行进路程——光年:
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计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
“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虽有个“年”字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时空距离的单位。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如果采用我们日常使用的米、千米(公里)作计量单位,那计量天体距离的数字动辄十几位、几十位,很不方便。
于是天文学家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计量单位——光年,即光在真空中用去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距离=速度×时间,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每秒299,792,458米),1光年为9,460,730,472,580,800米。读作:九千四百六十兆七千三百零四亿七千二百五十八万零八百米。
参考资料网络-光年
❽ 光速每秒是多少公里
真空中的光速等于1299792.458公里每秒。
光速并不是一个测量值,而是一个定义。它的计算值为(299792500±100)米/秒。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米于1983年10月21日起被定义为光在1/299,792,458秒内传播的距离。使用英制单位,光速约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384英里/小时,约为1英尺/纳秒。
(8)光一秒走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自20世纪初起,我们的理论一直受制于爱因斯坦验证的光速极限,即每秒186282英里(约合每秒30万公里)。即使我们把宇宙飞船加速到这一速度,到达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距离我们大约4.3光年)并返回,也需要近十年时间。
此外,宇宙飞船本身还要考虑能量限制。因此,必须要实现突破光速极限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的。科学家们实施了许多相关的实验,比如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王利军(Lijun Wang)于2000年进行的实验和德国科学家于2007年进行的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最初,科学家们坚信没有任何物质或信息能够突破光速,但光脉冲却能够做到。在真空状态下,在不同位置测到的光脉冲似乎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在传播。不过,这一速度仍然无法对我们太空旅行提供太大的帮助。2007年的实验仍然存在争议。
❾ 光走1秒是多少公里
光的速度是每秒300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