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量单位 » 围棋的棋子最大是多少厘米

围棋的棋子最大是多少厘米

发布时间: 2022-10-15 01:21:16

‘壹’ 围棋棋盘标准大小

不是cm或者寸,指的是棋盘上纵横线的数量,横的有19条线,纵的有19条线,这些线组成了围棋的棋盘。其实所有正规围棋比赛所采用的棋盘规格都是一样的。都是19路比赛。棋盘由19根横线与19根纵线组成,共有361个交叉点。

围棋在行棋时就落在这交叉点上。一般比较重要的比赛用的是棋墩,用一整块榧木做成。看着像正方形,略呈长方形。棋面通常是鹅黄色,19横和19纵的交叉线通常是黑色。共361个交叉点。

一人执黑棋,一人执白棋进行比赛。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1)围棋的棋子最大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盘面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让先除外)。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启蒙学习中,有13×13、9×9的棋盘。另外,现代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路棋盘。

‘贰’ 围棋的棋子是多大的

围棋作为中国传承千年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它独特的文化,让许许多多的人为它痴迷,围棋的组成简单而又明了,一张19乘19共361个交叉点的棋盘,黑白两色的棋子,黑棋棋子为181枚,白棋为180枚。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在围棋中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圆点又称“天元”。
棋子的大小与棋盘是相对应的,据研究,一般常见的棋子在2.3与2.4之间,同时也是与棋盘间的间距是相同的。

其实围棋棋子的大小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数据,以上的数据值是通过通常使用的棋盘与厂家生产的标准为根据的。

‘叁’ 围棋比赛中,正规的棋盘大小是多大

标准的棋盘呈长方形,横县的距离应该为2.3~2.4cm,中线的距离为2.45~2.55cm,七盘的外侧应该留有2.5cm的边线。棋盘的颜色应该是为鹅黄色配黑色线条比赛,棋盘的厚度应该在2.5~5.5cm之间。

学围棋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在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在围棋博弈的时候,要求骑手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思考,千万不可以因为下棋的结果而暴躁。有的人天生就很输不起,特别是在这种竞技类游戏中,输了之后就会非常生气,在大众广庭之下就摔东西之类的,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在围棋的比赛中,只有能够沉下心,冷静、礼貌的人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肆’ 标准的围棋盘尺寸是多少

19*19格间距2.5厘米左右,边距也是两厘米的样子,厚度不一定。

‘伍’ 正规围棋比赛的棋盘大小多少

中国围棋规则第32条
比赛器材
1、棋盘: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3-2.4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5-2.55厘米,棋盘的外侧留有2.5厘米边线为宜。 棋盘的颜色应为鹅黄色, 配黑色线条为宜。比赛棋盘的厚度,应在2.5-5.5厘米之间。
2、棋子:标准围棋子的直径为2.25-2.3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为宜。同一次比赛所用棋子的大小、颜色一定要统一,不得有异样的棋子出现。

‘陆’ 围棋的基本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围棋的棋具
1,棋盘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见图一.
图一
2,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正式比赛以黑,白各180子为宜.
第2条 围棋的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空枰开局.
3,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第3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如图二的A点都是黑方的禁着点.
图二
第6条 禁止全局同形
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第7条 终局
1,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 活棋与死棋
1,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9条 计算胜负
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采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10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竞赛规程对此应作明确表述.
猜先的顺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双方段位相同时,由年长者握子.
第11条 贴子
正式比赛采用黑棋贴子制度,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棋贴还3又3/4子.例如黑方总共得185子则黑胜3/4子,得184子则黑负1/4子,得184.5子则为黑胜1/4子.
第12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均应采用计时制度.
1,计时器
提倡使用电子语音计时器.允许继续使用指针式机械钟.正式比赛时,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人工读秒提倡使用秒表,允许使用其他计时器.高等级的由专职裁判员负责计时的比赛,由主办方另行规定计时器种类和放置方式.
2,时限
不同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基本时限.
3,读秒
读秒是强制性的延续比赛的办法.在采用规定基本时限外加读秒制的比赛中,应事先明确,在规定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此类慢棋比赛的读秒每手棋限时为60秒,不足60秒的着手不予计时.达到60秒的视为已使用保留时限之中的1分钟.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60秒一手的读秒方式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还剩×分.用至最后一分钟时,读秒方式变为:30秒,40秒,50秒,此后随即以准确的语音逐秒报出:1,2,3,4,5,6,7,8,9,10.裁判员读出"10"而棋手同时落子或尚未落子,均应判为已使用1分钟.
采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读秒办法的快棋比赛,可根据上述原则,事先规定读秒实施细则.
4,包干用时制
包干用时制是规定基本时限之内必须结束比赛的计时办法,超时判负.
包干用时制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基本时限,规定计时器材,并可制订其他实施细则,但以下几条须共同遵守.
(1)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
(2)下子和按钟必须使用同一只手,不得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按钟.
(3)下单官仍须计时.
(4)当一方放弃盘上竞争而导致放弃着手权时,允许终止计时,双方可争之点全部归属于对方.双方地界的勘定由裁判长负责.
(5)提倡使用电子钟计时.使用机械指针式钟计时,以计时钟的红针倒下,分针,秒针均超过"12"为超时.
(6)当计时钟发生故障时,裁判长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临时更换计时钟,解释计时钟读数,对某方超时判负等果断裁决.
(7)裁判长有权制止无理消耗对方时间的非正常行棋.
5,定时限步制
这是象棋,国际象棋延时办法的移植.用完基本时限后,限在规定时间之内着完规定的步数.例如每10分钟限着15手等.着完规定的步数而未用完规定时间,节余时间可延至下一节使用.
第13条 终局
1,除总则第7条的规定外,凡参赛一方弃权或被判负,判和的棋局,也作终局处理.
2,双方确认终局的次序是:先由轮到着手的一方以简洁的语言表明"棋局结束","棋已下完",对方予以回应,终局即告成立.
第14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在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规定的暂停时间一到,裁判员应立即指示对局双方退场,同时暂时关闭计时器,待续弈时重开计时器.
采用封棋制度的赛事,应另行制订封棋实施细则.
第15条 棋手的职业道德和赛场纪律
1,棋手参赛,一律不得下假棋,搞君子协定等作弊行为.
2,棋手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3,比赛时,棋手不准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不准与其他人议论该局,不准查阅有关资料.
5,比赛中禁止参赛者与其他人谈论与本局有关或与本队有关的内容.实属必要的谈话,应经裁判长许可并在裁判员监督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2分钟.
6,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7,棋手进入赛场必须关闭手机,呼机.
8,棋手在对局中吸烟,必须符合比赛当地的法律和赛会的规定.
第16条 棋手的权利和义务
1,弘扬职业道德,遵守赛场纪律,维护赛场秩序,确保竞赛顺利进行是棋手的义务.
2,读秒时,棋手有查询剩余时间的权利.如读秒至最后一分钟而裁判未以相应方式读秒,棋手有权利要求裁判员按规定从读错之处重新读秒.
3,对于妨碍正常比赛的违规行为,棋手有提出意见和申诉的权利.但对于一局棋中对手违规行为的具体申诉,须在对局进行当时立即提出,逾期失效.
4,在双方正式确认胜败结果之前,棋手有权提出复核.对方有义务真诚配合复核.经对局双方和执行裁判正式确认的胜败结果,任何人均无权改变.
5,对局中一方离席期间,对方可以下子.当离席方回席时,对方有义务指明落子点.
6,比赛终局后,棋手有整理好棋具并按规定退场的义务.
7,参赛棋手有准时参加赛会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义务.

第三章 裁判法则
第17条 行棋
1,已由赛会确定先后手的比赛中,如开赛后拿错黑白棋,在第10手之前(含)允许改正.超过10手棋之后,一律不予改正.此后的编排工作以原先赛会确定的为依据.
2,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下两着,判第二着无效并警告一次.
3,棋子离手,表示着子权完成.完成着子权后,再将棋子拿起下在别处,称为悔棋.发生悔棋时,由对方于下一手着手之前向裁判提出方为有效.悔棋无效,判棋子放回原处,并警告一次.如一方的棋子不慎掉落于棋盘,经对手同意后,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裁判长裁决.
4,在使用计时器的比赛中,须于着子之后才能按计时器.着子之前或与着子同时按计时器的,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
5,比赛途中如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双方意见一致的前提下,应将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无法确认原处时,允许挪子于双方一致认可的点.如果双方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
(1)移动之子挪至合理点;
(2)移动之子有效;
(3)和棋;
(4)重赛;
(5)双方均负.
采用电脑进行积分编排的比赛,由于编排时成绩一项不可空缺,不能判双方均负时,允许采取抽签办法决定轮次的编排.
如有故意移子的证据,则应判移子者为负.
6,比赛中,因非对局双方原因造成棋局散乱,经复盘,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应按复盘次序继续比赛.如果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判:
(1)和棋;
(2)重赛;
(3)双方均负.
双方均负之后的抽签,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的原则处理.
如对局者确属无意中散乱了棋局,允许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
第18条 提子
1,下子后,误提对方有气之子,判误提者警告一次,将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2,下子后,未提或漏提对方无气之子,判未提,漏提者警告一次并提取无气之子.
3,劫争须找劫材时未找而提劫,判提劫之手无效,弃权一次并警告一次.
第19条 禁着点
棋子下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20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全局同形再现是妨碍终局的唯一技术性原因,原则上必须禁止.
1,禁止单劫立即回提;
2,禁止假生类多劫循环;图三黑A位提劫为假生.
图三
3,原则上禁止三劫循环,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两子等全局同形再现的罕见特例.根据不同比赛,也可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如无胜负,和棋,加赛等.图四为本款所涉及的特例.
图四
第21条 终局
1,轮到着手的一方提议终局,随之放弃着手.如果对方不同意就此终局,则应允许对方着子.放弃着手方随即恢复着手权利,对局重新开始,直至双方一致同意终局.
2,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如果盘上尚留有可争之点,其归属按双活方式处理.例如图五A点.

图五 图六
3,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后,一方或双方即使又发现了有效手段,也不允许重新开始对局.例如图六黑A之类的有效手段.
4,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对局双方意见必须一致.如有争议,重新开始对局,由认为是死的一方先下,以实战解决.
第22条 计时
1,赛场和住地分离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小时(含),超过这一时限判负.未超过这一时限的,在其规定时限内加倍扣除.暂停后续弈时迟到,一律打开计时器进入自然计时状态,但不设迟到判负时限.
2,赛场和住地基本上同在一处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一时限判负.其他规定同上款.
3,双方迟到应按以上两款分别处理,直至判双方负.关系到下一轮抽签时,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原则处理.
4,在不设规定时限或规定时限很短的快棋比赛中棋手迟到,应实施按时缺席读秒.棋手在读秒过程中入座,允许参加比赛.如读秒过程告终,棋手即自动失去该局参赛资格.
5,读秒至最后1分钟超时而未着子,原则上应按判负裁决,但经读秒方申请,也可视为放弃着手权使用虚着,改判弃权一次,允许续弈,继续实施原先读秒方式.
6,提子是着手的组成部分,包含提子的着手,必须全部提清之后方可按钟,违者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读秒过程中出现提子,仍视全部提清为着手结束,应照常读秒.
7,读秒期间棋手在对方思考时间之内离席,须征得裁判员许可,每局仅限一次.其余情形的棋手离席,一律照常读秒.
8,比赛开始之后,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读数总和的误差超过每小时2分钟(含)的,应立即更换计时器,并参照双方已用时间按比例拨正时间.误差小于此数的,可以更换计时器但不改拨时间.单方面的时间读数改拨,须经裁判长的认可.
9,比赛暂停时,裁判员应将前半段双方用时记录在案并经对局双方确认.续弈时如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并且找不到前半段双方用时书面记录时,前半段用时判为双方均摊,对执行裁判员另行教育和处罚.
第23条 赛场纪律
1,在比赛中下假棋,搞君子协定等作弊行为,一经查实,可对有关棋局立即判负或判双方负.如现场已经宣布了比赛结果,已经按这一结果进行了下一轮抽签,甚至在经过数局之后才证实作弊行为,仍允许作出部分或全部取消单方或双方成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2,棋手报名参赛后,无正当理由,部分或全部退出比赛除对有关棋局判负之外,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3,对于比赛中严重妨碍对方思考和扰乱赛场秩序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与其他人议论该局或者查阅有关资料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5,比赛中违反第二章第15条第5款交谈规定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6,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竞赛规程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棋手,除通报批评之外,根据情节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允许作出降一个名次发放奖金及停赛处罚.
7,在赛场中禁止正在参赛的棋手的手机,呼机发出响声,初违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凡注视手机,呼机屏面显示内容的,一律判负.已赛完的棋手及不参赛的棋手在赛场中使用手机,呼机的,由大会通报批评.
8,棋手在对局中违反赛会禁烟规定而吸烟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
第24条 警告处罚
1,被判警告一次时,该局计算胜负时在原规定基础上,被警告方罚出一子.
2,一名棋手在一局中,被判两次警告,则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25条 比赛的种类
1,个人比赛
2,团体比赛
有两个以上的队参加,每队人数相等,通过事先约定的比赛方法分出胜负的比赛称为团体赛.团体赛是个人比赛的延伸,比赛类型有:分台定人制,定台换人制,临场出人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目前的全国团体赛一般采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段位结合近期公布等级分,排定台次,台次一经排定,比赛中不得更改.现行的职业联赛,采用临场出人制,即赛前由教练员排定出场名单,棋手可以替换,台次可以任意变动.
在允许有替补队员的比赛中,替补细则由赛会竞赛部门制定.
3,棋手的段位及段位赛
段位是根据体育运动技术等级的要求,结合围棋项目实际而设置的棋手技术等级制度.职业棋手设初段至九段等9个等级;业余棋手设1段至7段等7个等级.职业段位和业余段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技术等级,职业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全国段位赛获得,段位的晋升有专门设置的制度.而业余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参加地方举办的省,市,县等不同等级的比赛,及省,市,县等不同等级段位等级赛获得.参加国家承认的全国性大赛,获得相应的成绩,经批准可以获得业余6段的段位.经特别认定的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可以获得业余7段称号.
第26条 比赛办法
根据参加比赛人数的多少,赛程的长短,可采用不同的比赛办法.
1,淘汰制比赛: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败局超过限度即被淘汰,被淘汰者即失去继续比赛资格.
2,循环赛制比赛:分单循环,双循环和多循环三种,是由参赛个人或队,与其他参赛者逐一比赛的赛制.
3,积分编排制比赛: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制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4,积分编排加淘汰:在积分编排比赛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多败淘汰进行的比赛叫积分编排加淘汰赛.这一方法适合使用电脑编排,必须注意参赛人数和淘汰人数的比例,并且始终要保持参赛人数为偶数的原则.
5,多局决胜制:在某些重大的比赛中,冠亚军决赛采用多局决胜制.最少为3局2胜制,最多为7局4胜制等.
6,擂台赛:用打擂台的形式进行的团体对抗赛.参赛的人数由双方事前商定并排定出场顺序.
第27条 成绩的计算
1,个人赛:记分办法:每局棋的结果,在成绩表上,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者各记1分.
名次确定:
①采用循环赛制的比赛,计算成绩时,积分高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同,则按下列原则依次比较,直至区分出名次.
A,累计个人所胜对手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进行相互比较( 胜者小分),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B,整个比赛,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C,如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加赛或抽签区分名次.
②,在采用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办法区分名次:
A,比较总得分,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总得分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个人积分+(- 轮次 ) 如总得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B,比较积分区分名次,积分高者名次列前.积分相同,比较对手积分区分名次.如对手积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2,团体赛:
记分办法:
团体赛每人局分的记法和个人赛相同.每场比赛根据两队间局分的多少记场分.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
名次的确定:
1,在循环赛制的团体赛中,各队所得场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场分相同,局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局分相同,比第一台棋手的局分,高者名次列前;以下依次相比,如全部一样,允许并列.
2,在积分编排赛制的团体赛中,团体成绩根据总得分或总积分的高低区分名次,总得分计算办法与个人积分编排制比赛相同.如相同则依循环赛顺序区分名次.
3,区分名次的加赛:如比赛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安排加赛.加赛的细则,包括局数,时限,团体人数等,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先制定.
第28条 棋手退出比赛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1,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2,在循环制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有效,以下的比赛按弃权处理.
3,在积分编排制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的比赛不再编排.
4,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未赛部分均作弃权处理.
第五章 竞赛组织及其他
第29条 竞赛组织
根据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处理竞赛中的问题,做好比赛善后工作.比赛的筹备工作主要是:
1,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相应数量的裁判员,并指定裁判长.如裁判员人数较多,也可以增设副裁判长.
2,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的方法和赛程.
3,准备比赛的场地和器材.
第30条 裁判长的职责
1,草拟本次比赛的竞赛补充规定,提供组委会讨论通过执行.
2,组织裁判员学习本规则和本次竞赛规程,并进行比赛前的实习工作.
3,对裁判员明确分工,对严重失职的裁判员有撤消裁判员资格的权利.
4,主持比赛的首轮抽签,监督比赛的编排及成绩公布.
5,检查比赛场地,设备及用具.
6,及时处理裁判员上报的各种问题,处理竞赛工作出现的特殊事例.
7,比赛结束后,向大会宣布比赛优胜名次.
8,做好赛后总结,对裁判员写出评语.
9,维护赛场纪律,倡导优良赛风,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第31条 裁判员的职责
1,裁判员应熟悉规则,了解规程,严肃认真,公正准确执行裁判任务.
2,坚决服从大会各项规定,维护赛场纪律,对犯规或违纪行为做出公正判决.
3,认真及时完成裁判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4,及时公布成绩,对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裁判长.
5,赛前检查比赛器材,不做妨碍棋手比赛的动作,不对未完棋局议论探讨.
第32条 比赛器材
1,棋盘: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3-2.4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5-2.55厘米,棋盘的外侧留有2.5厘米边线为宜. 棋盘的颜色应为鹅黄色,配黑色线条为宜.比赛棋盘的厚度,应在2.5-5.5厘米之间.
2,棋子:标准围棋子的直径为2.25-2.3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为宜.比赛用棋子大小,颜色一定要统一,不得有异样的棋子出现.
3,计时钟:围棋比赛计时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能够一停一走并可以同时停止.
4,秒表:读秒使用一般的秒表.基层比赛可以用手表读秒.
5,比赛用桌:一般比赛用桌高度70厘米,宽度60厘米为宜.职业的高规格的比赛,根据条件可以使用沙发配相应的茶几,大致就坐与下棋感到舒服为宜.
第33条:本规则的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
《围棋规则》还包括《附录:各种比赛方法的编排》.

‘柒’ 围棋子尺寸与号数对照

标准围棋棋盘为19*19厘米.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
棋盘: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3-2、4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5-2、55厘米。棋盘的外侧留有2、5厘米边线为宜。 棋盘的颜色应为鹅黄色, 配黑色线条为宜。比赛棋盘的厚度,应在2、5-5、5厘米之间。
棋子:标准围棋子的直径为2、25-2、3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为宜。同一次比赛所用棋子的大小、颜色一定要统一,不得有异样的棋子出现。

‘捌’ 围棋正规棋盘是多大的

棋盘如下:

中国围棋棋盘又叫做大棋盘,通常比赛获常用棋盘都是49cm*46cm,而棋格规格大约是2.5cm*2.3cm,棋盘外侧边沿大约是2.5cm,当然以上数据仅供参考,有些棋盘会稍微大一点点。

简介:

围棋,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玖’ 标准的围棋盘规格

标准的围棋盘对厚度和格间距并无要求,其他要求如下:

棋盘规格: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盘面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让先除外)。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启蒙学习中,有13×13、9×9的棋盘。

(9)围棋的棋子最大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其他棋具要求:

1、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也有双面突起的应氏棋子)。棋子的数量以黑白子各180个为宜(参见中国围棋规则(2002版))。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

中国云南保山所产的“永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其他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玛瑙、贝壳等。

棋钟:也叫计时器,在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计时器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计时器。

棋谱:它为记录棋局的工具,通常以笔记本的形式出现。

‘拾’ 围子棋有多大

棋子直径约2.18厘米,中心厚度约1厘米,每子重量约6克

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传说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中国。约在隋唐时传入日本,19世纪传入欧洲。中国从1956年起把围棋列为国家体育项目。围棋在日本非常盛行,号称国技,在欧美各国也有很大发展,欧洲围棋锦标赛每年举行一次。从1979年开始,在日本每年举行一次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围棋正在逐渐走向国际化。
用具 ①棋盘。以木制为宜,略呈长方形。上面横竖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为便于判定位置,在盘上标列9个小圆点,称之为“星” 。棋盘总长46厘米,总宽43.3厘米,厚度3厘米或3厘米以上。竖线19条,间距2.25厘米。横线19条,间距2.4厘米。线宽1毫米,“星”小圆点直径2.5毫米。②棋子。圆形,分黑、白两色。黑子181个,白子180个,棋子直径约2.18厘米,中心厚度约1厘米,每子重量约6克。③标准棋桌。长90~120厘米;宽46~50厘米;高65~68厘米。
着法与规则 一般是两人对局。对局开始前需确定谁先走,先走一方执黑子走第一步;后走一方执白子走第二步,以后双方轮流下子。一步棋只准下一个子,棋子下在棋盘的交叉点上,下定后不再移动位置,不准拿起重下。已有棋子的交叉点不能再下子,“禁着点”不准下子。①气和吃子。一个棋子下到棋盘上之后,它的上、下、左、右有以直线相连的紧邻的3~4个交叉点,其中的空点都是这个棋子的“气”。凡是一个子的紧邻点已为对方棋子所占领时,这两者就构成一个共同体,术语叫“连”。计算它们的“气”数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没有“气”的棋子要从棋盘上拿掉,术语叫“提”,也叫被“吃”掉。②禁着点。棋盘上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会使自己这部分棋子成为无“气”的状态,同时又不能吃掉对方的棋子,这种空点叫“禁着点”。“禁着点”内是不准下子的。③活棋和死棋。对方无法吃掉的棋是活棋。通常的活棋形式有:一块棋有两个对方的禁着点,术语叫做有两个“眼”,这块棋是活棋;一块棋围得的空点较多,已经具备了做成两个眼的条件。凡是迟早要被对方吃掉的棋子都是死棋。通常的死棋形式有:没有“气”的棋子,这些棋子在对局的过程中已经被对方吃掉了;有些棋子虽然还有气,但本身已经没有条件做成两个眼,最终还是要被对方吃掉。活棋有一种特例,即双方被围的部分都没有两个眼,但形成互相吃不掉的相持局面,这种类型叫做双活,双方都算活棋。④劫。如黑方在某一点下子吃掉一个白子后,此时不准白方立即直接在另一点下子吃还一个黑子。白方至少必须在别处先下一子,如黑方也在别处下一子,白方才能在另一点下子吃还一子,这叫做“劫”,也叫打劫。在这个过程中,白方在别处先下一子叫做“找劫”,黑方跟着在别处下子叫做应劫。⑤胜、负、和与计算方法。两人交互下子,最终占点(地)多者为胜。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就是输棋(对方获胜):对局过程中自己认输;限时比赛读秒过时;对局过程中因故弃权;迟到时间超过规定限度;由于严重犯规而被判输。在互先(即互相先走)的比赛中,为了抵消黑方先下一手棋的有利条件,可规定黑方贴若干子给白方以求平衡,贴子数一般为2.5子(五目)或2.75子(五目半)。让先(即让对方先走)的对局黑方先走,黑方不贴子 ,双方水平如有更大差距时可用让子的办法加以平衡。凡占完单官(双方之间尚未占据的公共空点)而终局的对局, 如规定黑方贴给白方五目半,即黑方占得184点为黑方胜3/4子,白方占得178点为白方胜1/4子,占得点低于各自所占之标准为负。在让先的对局中双方各得180.5点为和棋,超过此标准者为胜,低于此标准者为负。计算方法有数子法和填空比目法两种。数子法:双方占完单官终局后,先将双方的死子从棋盘上拿净,然后计算其中一方所占的点数,它包括该方在棋盘上生存的子、该方所围得的空点(即目)和双活中该方在公气中所分到的点(目)。双活的公气点一般由双方平分。但如遇双活中的某些公气点只能由一方下子占得时,这些点就归这一方。填空比目法:对局过程中凡是吃掉对方的棋子要保留下来,终局后把吃掉的死子互相填进对方所占的地域中,然后比较双方所占得的空点(目),目多者为胜,少者为负,相等为和。采用这种计算法可以不收单官,或认为任何一方单独占完全部单官,均对胜负无关。⑥对局记录。平时对局,棋手可在终局后自己根据记忆进行复盘记录。正式比赛,则应由裁判员担任记录。记录应在比赛进行中随赛随记,至终局时全部记完。⑦终局。一局棋下到占完双方之间的公共空点(单官)后,双方一致确认终局时即为终局。在占完单官后,一方认为已经终局,另一方认为有棋可下,双方意见不能统一时,应通过续弈得出结论。在终局前允许一方占完最后一个单官又争粘单劫(术语叫做粘劫收后)。
围棋的发展与等级 围棋为中国古代人民所创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围棋就已出现。至春秋时期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现代流传的围棋是19道棋局。另有一种17×17共289个交叉点的棋局,仅在西藏地区流行,又名藏棋。古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这两种棋制在汉代就已在中国南北各地流行。此外,历史上还有过13道围棋局和15道围棋局。根据《孙子算经》、马融《围棋赋》及《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记载,19道的棋制在汉时已被采用。19道的棋制棋路广,变化多,又符合中国古称围棋有“天地之象”的哲理。因此,在两晋南北朝时就成为定型了。
棋圣是中国古代给棋艺家的最高荣誉。东汉初期桓谭所着的《新论》,将棋手分为上、中、下三等。三国时期,把围棋分为九品。南北朝时南朝的统治者爱好围棋,设立围棋州邑。还有大中正、小中正的官职,成为实行围棋九品制的管理机构。据《南史·柳恽传》记载:“梁武帝好弈棋,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优劣,为《棋品》三卷,恽为第二焉。”这是中国围棋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评定棋品的盛会。从唐代开始,提倡棋待诏制,围棋九品制遂不行。不过,这种制度后来流传至日本,便成为日本九段制的根据。棋待诏制,从唐初至南宋末,延续了500余年,及至元明时代,名存实亡。现今中国大陆棋手实行的是段位制,而台湾棋手仍实行品位制。从1957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举行围棋赛,其中高档次的比赛有名人战、天元战、棋圣战、大国手赛、十强赛以及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个人赛和团体赛等。1996年3月,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中国选手马晓春九段战胜日方主帅大竹英雄九段。至此,中方在已举办的十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以6∶4领先日方。
日本奈良的正仓院藏有中国唐朝皇帝赠送日本的精致的棋盘和棋子。近几百年来,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围棋在日本得到很大发展。日本的围棋爱好者已超过1000万人。日本的大、小城市有不少棋室、俱乐部。日本的围棋组织主要有东京的日本棋院和大阪的关西棋院,此外还有日本业余围棋联盟以及各种地区性的业余围棋组织。日本的专业棋手分初段至九段九个等级,九段代表最高水平的等级。围棋在美国也有相当多的爱好者,不仅每年举行全美围棋比赛,还有东部本因坊战、西部本因坊战等。开展围棋活动的已有30多个国家。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130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96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97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968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2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2050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91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828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828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