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发芽有多少厘米
Ⅰ 草莓怎么生长过程
一、开始生长期:
草莓开始生长期一般是在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年秋季长出的根系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根系生长7天左右茎顶端开始萌芽,先抽出新茎,随后陆续出现新叶,老叶逐渐枯死。
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不同,茎、叶生长开始的时期也不同,黑龙江省为4月下旬;辽宁沈阳地区为3月下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为3月上旬,江苏、南京等地区为2月下旬。
二、开花和结果期:
草莓地上部分生长1个月后会出现花蕾。当草莓新茎长出3片叶,第四片叶未全长出时,花序开始出现。随着花序的发育,第一级序花先开,随着第二、三级序花顺次开放。
草莓花蕾显露到第一朵花开放需15天左右,由开化到果实成熟又需1个月左右。草莓花期长智囊,因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一般持续20天左右。在同一花序上有时甚至第一朵花所结的果已成熟,而最末的花还正在开。因此草莓的开花期与结果期难以分开。
草莓在开花期,根停止延长生长,并且逐渐变黄,在根茎的基部萌发出不定根。到开花盛期,叶片及叶面积快速增加,光合作用加强。在草莓果实成熟前10天,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达到高峰,此地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几乎全部供给果实。
一般同一品种南方开花早,成熟也早;北方开花晚、成熟也晚,江苏地区5月上中旬成熟,北京、山东、河北保定地区5月中、下旬成熟,黑龙江地区到7月上旬才成熟。
三、旺盛生长期:
草莓果实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在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形成新的幼株。这一时期是草莓全年营养生长的第二高峰期,可延续到秋末。
在此阶段由于气温酷热,草莓会处于缓慢生长阶段,停止生长,在秋末随着气温下降,草莓植株生长减慢,体内营养物质逐渐积累,组织渐趋成熟。
这一时期是草莓匍匐茎苗和新茎分株苗大量繁殖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应加强管理,促进营养生长和大量匍匐茎苗的产生。
四、花芽分化期:
草莓经过旺盛生长期之后,在外界低温(15~20℃)和短日照的条件下开始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开始,标志着植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一般草莓品种在8~9月份或更晚才开始花芽分化。秋末分化的花芽,在第二年4~6月开始结果。草莓花芽分化一般在11月结束,也有些侧花及侧芽分枝的花芽,当年分化末完成,到第二年春季继续进行。
草莓在秋季花芽形成后随着气温下降,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开始转移到茎和根中积累,为下一年春季生长利用。
五、休眠期:
草莓花芽形成后,由于气温逐渐降低,日照缩短,草莓进入休眠期,表现为叶柄短,叶片少,叶面积小,叶片发生的角度由原来的直立、斜生,发展到与地面平行,呈匍匐生长,合株矮化呈莲座状,生长极其缓慢。草莓休眠的程度因地区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寒冷地区的品种休眠程度深,温暖地区的品种休眠程度浅。
草莓休眠主要受外界条件影响,主是要低温和短日照,其中发短日照的时间长短影响最大,可以采取人为措施,打破草莓休眠,进行草莓促生长。
Ⅱ 发芽的草莓长什么样 发芽的草莓是哪种样子
1、是黄绿色的。
2、草莓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
3、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Ⅲ 草莓生长过程
草莓的生长过程如下图:
拓展资料:
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 Duch.),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且有保健功效。
Ⅳ 草莓的生长过程
草莓从种下之后,它会慢慢的开始发芽,发芽之后,它的芽慢慢的变大,随后变成小叶子。随着不断的生长,它的小叶子逐渐生长成为多个大叶子,等到了一定的阶段满足条件之后,它就会开花,并结出果实。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被誉为“水果皇后”。草莓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急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草莓原产于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
Ⅳ 草莓的生长过程
1、开始生长期:
草莓开始生长期一般是在春季地温稳定在2~5℃时,根系开始生长,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早7~10天,此时的根系生长主要是上年秋季长出的根系延伸,随着地温升高,逐渐发出新根。
2、开花和结果期:
草莓在日平均温度 10℃以上开始开花。开花前花药中的花粉粒初步成熟,已有较低发芽力,开花后2日发芽力最高,花粉发芽适温25-27℃。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 30-50日,温度低则成熟慢。适温时果柄粗,高温时细。在日照强度欠和较低温的环境中,果实所含芳香族化合物、果胶、色素和维生素C均较高。
3、旺盛生长期:
草莓果实采收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先在腋芽大量发生匍匐茎,新茎分枝加速生长,新茎基部发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根系。匍匐茎和新茎的大量发生,按着一定顺序向上长叶,向下扎根,长出新的幼苗。
4、花芽分化期:
草莓大多数品种在温度为13-17℃,8-12小时日照下分化花芽。在5-12℃的温度下不论日照长短,皆能分化花芽。
5、休眠期:
植株从秋至冬,受低温短日的影响,叶中合成、积累休眠素类物质,全株矮化,叶柄短,叶片小而平地开花。花柄短,果小,产量低,不发生匍匐蔓和停止花芽分化,发生休眠现象。
Ⅵ 草莓种子刚发芽是什么样子的
草莓,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栽培技术
选地
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定植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折叠浇水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施肥
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伯示麦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覆盖
地膜覆盖有显着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Ⅶ 草莓的生长过程。
草莓全程施肥要点
01
基肥
草莓定植前,需施足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用宴沃含氨基酸平衡水溶肥,无激素、溶解快、吸收利用率高,由于草莓根部病害较多,建议再加入宴沃微生物菌剂,含菌20亿,营养赛燕窝,以壮大土壤中的有益菌群,改善土壤板结严重、酸碱失调的症状,减少病害的发生。
02
追肥
定植至休眠期:灌足定根水,促进缓苗,为促进根系生长,可施里贝里根享生根剂,天然植物激素,促进草莓根系健康生长。
休眠后至花前:控氮、增施磷、钾及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以促进花芽分化。
孕花期:磷、钾肥增多,但氮肥也同样重要,氮肥能防止植株早衰,增加中后期产量,但要注意施用量,施用过量草莓旺长。
坐果后至采收:钾肥为主,辅以磷、镁、钙、锌等中微量元素,最好搭配宴沃氨基酸水溶肥一起用,可施宴沃氨基酸高钾水溶肥(含44个钾,草莓膨果更大、更快)+平衡水溶肥,促果膨大,提升品质,防止早衰。
03
叶面追肥
定植后一周至花前一周:可喷施宴沃含氨基酸叶面肥+宴沃鳌合硼肥,提升营养水平及提高开花座果率,注意发生肥害。
结果期至采收期:是草莓的需肥高峰期,除追肥外,还可叶面喷施宴沃粉剂磷酸二氢钾,无激素,超细微易吸收,促果膨大、上色、增甜,延长采收期。
Ⅷ 草莓的生长过程
草莓的生长过程:播种育苗多在翌春进行,但也可在采集种子的当年7-8月进行。播种前先备好广口泥瓦盆,填人细碎营养土,压平,种子提前8-12小时浸泡,待膨胀后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筛子均匀筛上厚度为0.2厘米左右的细沙土覆盖。为使土壤既含有足够的水分,又能保持疏松,以利于种子生根发芽,可把播种后的泥瓦盆置于浅水池内,待水慢慢渗湿盆里的土壤后取出,再覆盖塑料薄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