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量单位 » 金江水库多少平方

金江水库多少平方

发布时间: 2022-12-06 17:01:42

‘壹’ 峡江县景点

玉笥山风景区、成子洲、金山生态休闲山庄、湖州古建筑群、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等。
1、玉笥山风景区:峡江玉笥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何君村西,东临105国道和京九铁路穿腹而过,原名群玉山。
2、成子洲:又名万寿洲,处于峡江县巴邱镇北赣江中,为一冲积沙洲,南北长约1750千米,东西宽约540米,面积为一平方千米,西与观澜阁相对,沙洲雄居江心,赣江水自玉峡隘口冲出,至此被阻,形成迥澜三角洲,衬以百舸千帆,宋时文人列“成子洲帆阵”为峡江十景之一,成子洲是游泳、沙浴等水上娱乐旅游开发理想场所。
3、金山生态休闲山庄:位于峡江县金江乡,占地350亩,其中水域210亩,林地140亩。山庄是依托水库及周边山林构筑形成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农业生态景区。
4、湖州古建筑群:含花门楼、庭院、榜堂、继美堂、古戏台、习氏大宗祠、长乐庵、天府庙、古民居群、习振翎中魁立石、书院,湖洲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水边镇,整个村落95%上都是习姓居民,大概有1000多户人家。
5、峡江县峡江会议旧址:位于峡江县巴邱镇横街100号。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98平方米,为赣中地区典型民居。

‘贰’ 请问湖南省东安县鹿马桥镇的人口多少土地面积多少

鹿马桥镇地处东安县中西部,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287个村(居)民小组,共8401户,31764人,其中农业户8154户,农业人口28800人,稻田面积20176亩,金江河和鹿江小溪呈“人”字穿越全镇。金江河上游建有县属中型水库??金江水库,全镇有小(一)型、小(二)型水库8座,骨干山塘78口,大小水利工程560多处。镇内紫皮大蒜、萝筐、斗笠、棕毯等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明显,已形成拳头产品,精锑为主要工业产品,年产精锑、硫化锑2000吨左右。 鹿马桥镇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全镇各项工作综合考核位列前茅;2000年2003年被评为东安县财政工作先进单位,2002年被评为永州市病险水库治理先进单位,2002-200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东安县先进党委、东安县综合考核先进集体、东安县纪检监察先进单位,东安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稳工作先进单位,东安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叁’ 南渡江的介绍

南渡江,又称南渡河,古称黎母水。是中国海南岛最大河流。发源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部的南峰山,干流斜贯海南岛中北部,流经白沙、琼中、儋州、澄迈、屯昌、定安、琼山等市县,最后在海口市美兰区的三联社区流入琼州海峡。全长333.8千米,比降0.72‰,总落差703米,流域面积7033平方千米。干流上游建有松涛水库,是海南省最大的人工湖,也是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肆’ 汉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龙冈寺石器文化遗址】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南郑县石拱乡梁山南坡。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发掘,在龙冈寺及其附近中梁山一带采集到近千件石器,类型有砍砸器、石球、石片、石锤、石砧等。据鉴定,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晚一阶段遗物,据今约二三十万年;同时,还发掘出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遗址墓葬群落,有原始人遗骸及小孩瓮葬罐;出土有石器、骨锥、骨箭头、装饰品等200余件;发现储藏物品的仰韶文化窟穴33个,内有石凿、石刀、石铲、石磨、骨针、三足陶罐、陶碗、圈足碗等。在两处石器时期墓葬中出土2000多副完整随葬品,内有玉铲10多副,为仰韶文化中首次发现的玉制生产工具;还发掘有属于龙山文化遗物的黑陶罐、黑陶鼎及黑陶片。先后发掘出5座完整的李家村文化墓葬,434座完整的仰韶文化墓葬。龙冈寺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研究我国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传承及汉中古人类栖息、繁育的重要实证。
【李家村文化遗址】 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南葛石乡和平村。先后发掘出石斧、石锛、石铲、砥砺器、刮削器、陶罐、陶鼎、陶碗、陶盂、陶锉等,其中以圈足碗、三足器、平底钵及扁平磨光双弧刃石铲等最具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还发掘出墓葬区 1处,瓮葬罐2个,房屋遗址1处,并有鹿角、兽骨等。据鉴定,遗址距今7000年以上,处于母系社会阶段,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专家认为,“李家村文化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一个较可靠的线索”,“是联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早期文化的纽带。”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将西乡县李家村遗址正式命名为“李家村文化”,作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标志。
【褒斜栈道及石门摩崖石刻】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栈道为战国到清代关中通往汉中及巴蜀穿越秦岭的主要道路,南起汉中城北15公里的褒河谷口,北至陕西眉县城西南15公里的斜谷口,全长235公里。沿山谷碥崖凿石架木,建造桥阁,以通行旅,历代屡毁屡修。是中国古代最浩大的陆路交通工程。褒谷口北鸡头关下的石门,为东汉永平九年(66)凿通的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栈道沿途及石门内外刻有100多方汉魏至明清铭文题诗等,主要有东汉《石门颂》、《衮雪》、北魏《石门铭》等“汉魏十三品”,是研究古代政治、军事、交通、科技、水利、书法、文化的重要石刻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价值极高,日本书道界称为“汉中石门,日本之师”。1970年建修石门水库时,石门及其附近栈道没于水库中,“汉魏十三品”书法精品被凿迁至汉中博物馆。1995年在水库大坝以外恢复重建350米栈道,以供游人观赏,其余大多废毁,仅存部分栈孔、路基等遗迹。
【古汉台】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城内东大街,占地7000多平方米,台高8米。相传为刘邦被封为汉王,就国南郑驻跸之处。现为汉中市博物馆。古汉台上有明清建筑望江楼、桂荫堂、镜吾池、洗心亭、清辉亭、竹林阁、东华亭等古建筑。现辟有“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展馆,陈列有“汉魏十三品”等主要石刻珍品;还设有汉中革命历史文物展馆、汉中出土文物展馆。台东南侧有饮马池,相传为刘邦饮马处。
【拜将坛】 位于汉中市城区南环路中段,占地面积7840平方米,正中两座方台各高3米余,北台上建无墙殿3间。相传是刘邦为汉王时,拜韩信为大将军处。
【张良庙】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西汉初张良隐居避谷处。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城北18.5公里紫柏山下庙台子街,为北方殿院式与南方园林式相结合的建筑群,占地约15000平方米,有楼、亭、殿、阁、廊、舍共200多间,建筑错落有致,有山、水、园林、奇木异竹,楹联匾额、摩崖石刻,相映成趣,是陕南最大的古建筑群落。主要有照壁、进履桥、大山门、灵官殿、东华殿、什方堂、云水堂、钟楼、鼓楼、药王殿、财神殿,观音殿 、娘娘殿、三清殿、上官厅、 下官厅、茅厅、五云楼、授书楼等,多为明清时建筑、庙院内外山崖上明清至民国时石刻甚多,周围自然景观幽雅清静。
【张骞墓】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城西1.5公里的饶家营村,为着名的西汉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博望侯张骞之墓。墓呈覆斗状,高8米,长宽各15米。墓前有碑4通及汉代石雕“石虎”2尊。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合大学曾初步发掘,出土西汉“博望侯 ”印封泥。近年辟为张骞纪念馆,修建仿汉式大门及拜殿一座。
【李固墓】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李固庙村,为东汉太尉李固之墓。墓南北向,长42米,宽23米,高6米。现有南宋及清碑各1通。墓前有石狮、祠庙等。
【蔡伦墓】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东汉造纸术发明家龙亭侯蔡伦之墓,位于汉中市洋县东15里龙亭镇龙亭村。墓南北向,呈覆斗状。墓地长97米,宽33米,冢高10 米。墓前有明清碑3通,有祠,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拜殿、大殿、戏楼、坟亭等。
【武侯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三国时蜀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之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城南5公里定军山下,占地20多顷。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伐魏病逝五丈原,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需器物。”历朝为纪念诸葛亮修建墓地,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物,主要有大殿、墓亭、大庙等。墓呈覆斗形,围60 米,冢高6米,墓两侧有胸径1米的桂花树各一株,传为汉桂,人称“护墓双桂”。墓园内有房舍40多间,有历代题咏碑铭、楹匾多幅。现建有武侯墓文物管理所。
【武侯祠】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诸葛亮庙,位于汉中市勉县城西4公里的老城乡108国道南侧,南北长250多米,东西宽150多米,占地约3顷。祠原在城南5公里的定军山下武侯墓侧,始为蜀汉景耀六年(238)春奉后主刘禅诏所建,为国内最早的武候祠。明正德八年(1513)都御史兰璋以为春秋致祭涉江不便,移祠于县城侧当年诸葛亮行营处,即今祠。现祠内主要建筑为明清时物,有戏楼、东西辕门、牌楼、琴楼、钟楼、戟门、大殿、献殿、观江楼等。祠内有唐至民国碑石多通,匾额、楹联、题刻多幅,有珍稀木本旱莲树1棵,有新建回廊式碑林1座。祠附近西有诸葛亮活动遗址读书台、仿草庐、雅音阁、古阳平关等;祠东有马超墓、刘备自立汉中王处、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处等遗址。
【马超墓祠】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汉中市勉县城西4公里武侯祠东邻,108国道北侧,为三国时蜀汉骠骑将军马超之墓,蜀汉章武二年(222)建。墓基围长56米,冢高3米。祠存正殿3间,内存石碑数通。
【开明寺塔】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洋县城内。唐初建开明寺,开元年间(713~741)建塔,为砖体结构,13层,高30米,须弥座,二层以上塔身四面有佛龛52个,饰有方形单层小塔100个,各层四角有风铃。
【灵崖寺】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略阳县城南7公里嘉陵江东岸文玉山西坡。寺由两个天然石崖洞穴组成,围绕石崖洞穴建有八角亭、大山门、二山门、望江楼、大佛殿、观景亭、观音殿等;石窟内外山崖上有唐、宋、明、清各代摩崖石刻多方,移有着名的汉代石刻《郙阁颂》,有“陕南小碑林”之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物。
【智果寺】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洋县城西14公里的谢村镇智果村。始建于唐代仪凤年间(676~679),宋、元、明、清代屡次重修。明万历十四年(1586),万历皇帝之母捐赠佛经4000多卷(册),并命太监及知府重修寺院,增建藏经楼一座,筑城二里许,开挖护城河壕,使寺内楼殿廊庑齐全,并有塔林一处。现存藏经楼、大佛殿及护城河遗址,有“圣谕碑”等宋、明、清碑数通,保存明代皇室所抄赠佛经2000多卷(册)。
【净明寺塔】 又称东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东关小学内。寺及塔始建年代不详,1955年维修时发现塔顶有压角铁狮子一对,上铸“庆元四年,洋州城西街李子明谨舍”,推知为宋代建筑(或重建)。原为方形单层多檐式砖塔,13层,后上两层坍塌,现为11层,高15米。
【杨从仪墓】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宝山乡丁家村湑水河东岸。墓建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冢长8米,宽6米,高4米。杨于南宋时跟随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屡立战功,升和州防御使、洋州知州,赐爵安康郡开国侯。曾在城固、洋县一带兴修水利,筑杨填堰,遗惠至今。墓前有祠。
【五门堰】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北15公里桔园乡湑水河西岸。相传汉初萧何、曹参在此建堰。元代至正八年(1348),城固县令蒲庸将并列的两条渠首改建为五个洞口进水,东二西三,洞口形同五门,高广皆2米左右,可自由启闭,并改土渠为石渠;此后,明、清、民国各代迄今,屡有整建扩修,灌田数万亩。
【良马寺觉皇殿】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洋县城西16公里,湑水镇五丰村,寺建于元代中统二年(1261),历经 水泛滥及兵燹,现仅存觉皇殿一座。殿高约12米,长18米,宽15米,为本市仅存元代建筑。
【圣水寺】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南郑县城东10公里圣水镇马家嘴村山脚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历代屡有建修。寺内及近侧有青、白、黄、乌、黑五色泉,人称“五龙泉”、“圣水”;有胸径约2米的桂花树一棵,相传为西汉初萧何手植。寺内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及凉台亭阁等。
【江神庙】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略阳县城东侧邮电巷,庙前原为水西门,是嘉陵江上往来船只停泊的重要码头。庙原名王爷庙,大约始建于明代,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庙现有建筑为三联两院殿舍,建筑面积1210平方米,为典型的氐羌建筑风格,上画氐羌人物、高浮雕人物故事及兽头图案画,是研究古代氐羌文化的重要文物。
【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下,战略转移至华阳,建立华阳苏维埃政权。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驻红石窑村,现有房舍一院,留有当时标语等。
风景名胜区
【三国遗迹风景名胜区】 在汉中市勉县境内,以三国遗迹人文景观为特色,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武侯祠、武侯墓、定军山(蜀汉大将黄忠斩魏将夏侯渊处)、刘备称汉中王设坛处、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诸葛亮读书台、马超祠墓等,区内还有温泉一处,建有疗养院。
【张良庙、紫柏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市留坝县城北15公里紫柏山下,面积约50平方公里。区内有张良庙及紫柏山,峰峦迭翠,巍峨挺拔,植被茂盛,俊秀奇美,山岳、森林、峡谷、奇石、怪竹、山洞、泉溪、云海以及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优美的自然景观,有凤凰山、青龙山、存真洞、石门、云罩崖等景点数百处。
【南沙河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城西南南沙河水库一带,面积10.2平方公里。景区内以明珠湖、南沙河水库为主体,水面辽阔,山环水抱,水平如镜,田、林、溪、瀑等自然景观优美,景区周围巴山峰峦起伏,森林密布,四季野花飘香;还有五郎关、地母庙、回龙寺、明珠寺、革命烈士纪念塔等人文景观。
【南湖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市南郑县城南7公里的南湖水库一带,分为孤山、前湖、后湖、坝前、湖心岛等景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湖光山色幽静秀美,山水相映,茂林修竹,水波荡漾,游艇穿梭,游人如织。内有雄狮亭、白鹤亭、百花园、鱼台垂钓、揽月楼、卧虎岭、动物园、儿童公园、陆游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景观,有宾馆多处。
【天台山、哑姑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城区北35公里处,由天台山和哑姑山两大部分组成,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天台山海拔1932米,奇峰高耸,千丈绝壁,奇岩异石,天然溶洞,苍松翠柏,自然景观优美;有药王殿、灵官殿、斗母殿、岱顶庙、黄茅嘴庙、南天门等,以及呼吸奇泉、飞仙灵岩、太极神图、梅花石碑、青龙昂首、舍身绝岩、擎天一柱、岱顶风光等十八景。自古为陕南道教名山之一,素有“陕南第一名山”之称。哑姑山山势峭拔,林木茂盛,深谷幽静,溪水环绕,寺庙殿宇多处;还有汉王城、楚家寨等遗址及白龙泉、龙凤眼、三潭印月等泉涧多处。
【午子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城南10公里的堰口镇,面积约25平方公里,包括午子山、大峡河(飞凤山)、后山茶园、堰口古镇等景区。午子山三峰峭立,二水环绕,壑幽林密,山顶有宋、明、清代所建午子观,由正殿、药王殿、福寿殿组成,为陕南道教名山之一。山上遍布珍稀树种白皮松。该山集秦岭的雄伟,巴山的幽雅,汉水的逸秀于一体,加上众多的道教人文景观,有“汉南胜景”、“陕南小华山”之称。
【江神庙、灵崖寺风景名胜区】 位于汉中市略阳县嘉陵江畔,包括明代羌人建筑江神庙、灵崖寺及汉、唐、宋、明、清各代摩崖石刻130多方。

‘伍’ 东安县金江在那里啊

金江水库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鹿马桥镇金江乡,它建于1958年,由原苏联专家设计,是当时零陵区最早建成的中型水库,是东安第一座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平板坝(人们习惯叫它空心坝),是全国当时同类坝中最高的一座,坝高54米,坝长133米,装有4扇8×5·2米钢质弧形闸门,坝后、渠首、渠道水电站三处,装机总容量1049千瓦,设计灌溉面积8万多亩。正常库容1520万立方米。

‘陆’ 急需有关金山镇地区地质构造资料!在线等~

您好!

1、江苏金山镇

【概况】

金山镇21个行政村,总面积6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总人口4.7万。

【发展思路】

抢抓机遇,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十有”、“六化”新金山,向着建设“工业强镇、财政富镇、现代农业大镇、文化名镇、边界重镇”目标奋勇前进。

【区位交通】

金山镇地处苏鲁交界,位于赣榆县北部,距县城25公里,交通便捷,紧依204国首、242省道、“同三”高速穿境而过,距国际港口连云港70公里,连云港机场55公里,青岛国际机场200公里,陇海铁路60公里,兖石铁路18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丰富。八条路水库是全县第二大水库,年蓄水量1200万立方米。境内有龙王河、神泉河两条主干河流,水质清澈,水域面积宽广。

【人文旅游】

金山镇拥有众多的旅游开发项目,以徐福祠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和龟山、怀仁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近年来,金山镇又引进资金1000万元,建成金山世纪园。金山世纪园依山傍水,云雾缭绕,集休闲、娱乐、服务于一体,四周绿树红花,空气清新,是一处生态旅游景点。为迎接今年中国赣榆徐福海洋文化节,全镇又多方筹资对徐福祠进行了修建改造,主动融入了县“山海祠”的旅游经济圈。

【综合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2.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1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5.2万元,人均纯收入4596元

【工业经济】

工业投入2.13亿元,工业产值3.98亿元,工业用电量767.5万千瓦时,金五、金江、金山高发、连云港高发、金康、达柯拉六家企业名列全县税收前50强,全镇工业税收1010万元, 启用民资1.5亿元兴建民营创业园打造创业平台。

【农业经济】

金山镇依托金五、金韩等龙头企业带动了本镇及周边地区40万头生猪,300万只蛋肉鸡,5000万羽鹌鹑,3000亩有机茶园,2万亩甘薯,5万亩桑,5万亩杨木,15万亩花生,20万亩水稻,40万亩小麦,形成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以工促农、三产并进的强劲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共转移建筑与玩具加工等劳务人员13462人,其中县外转移劳动力9930人。

【对外开放】

金山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举全镇之力,强力突破,积极实施“瞄准苏锡常、紧盯浙沪鲁、放眼日美韩”的招商策略,大力度、高强度、快速度推进招商引资进程。2005年引进项目30多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3.5亿元,协议利用外资600万美元,实际引进外资230万美元,内联资金8000万元,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

【第三产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600万元、贷款余额300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80万元,集贸市场6个。

【社会事业】

学校8所、教师600人、在校生9800人;医院1所、医生50人、病床34张;有线电视入户率78%。

【城镇建设】

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建成区总户数5000户、建成区人口数25000人,建成区建房面积160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500亩、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

【重点企业】

江苏金五食品有限公司、金韩食品、金康化工、金江丝绸、达柯拉海藻、金圆制杆厂、高发玩具礼品有限公司。

【特色产品】

金五粉丝、徐福茶、金韩食品、玩具

【乡镇名片】

江苏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连云港市“鹌鹑之乡”、“果茶之乡”、“建筑之乡”、“新型小城镇示范镇”。

2、江西金山镇

宜春市上栗县所辖

金山镇地处萍北偏西,与湖南浏阳、醴陵接壤。辖21个行政村,40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6.9万,总面积97.14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妄称工农业总产值6.4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74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3元。近年来,金山镇积极调整种养结构,逐步向特色农业迈进,建立了金山榨菜基地、凤亭、桥塘、中合、高山4个花卉苗木基地,白合、石涧山羊基地。坚持“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工业迅速发展,已形成鞭炮烟花、煤炭、建材、食品、机械、造纸等工业体系。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7家,3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上100万元的企业有28家,个体私营企业总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全镇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总额的91%和86%。

3、重庆金山镇

金山镇位于南川市南部,距城区47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40米,最高海拔2067.4米,辖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45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400人。全镇耕地面积14000亩。
该镇区位独特。位于金佛山、柏枝山、箐坝山“三山”璧合之腹地,北承南平、南城,东接头渡、德隆,南射贵州狮溪,西靠万盛景星。县道南头公路横贯境内,乡道金狮路连接渝南黔北,属小河片区中心镇,自古以来,场镇商贸兴旺,流通活跃。
该镇资源富集。地下矿藏十分丰富。铝土矿储量约5000万吨,煤炭储量约800万吨,石英砂储量约500万吨,并有储量较多的大理石。地表资源得天独厚。森林面积6.8万亩,其中竹林4.4万亩。中药材面积1万亩,产天麻、黄连、杜仲等名贵中药材。境内溪河纵横,富含水利水能资源。我镇立体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良。随着金佛山南坡旅游开发步伐的加快,将为我镇培育新兴旅游产业带来良好契机。

‘柒’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五峰铺镇是个什么样的镇

邵阳县五峰铺镇是一座有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地理位置优越,邵阳县二中坐落在南路重镇五峰铺,地处四县三市交界的中心区域。邵阳市至永州、邵阳县至衡阳的两条省道在这里交汇。高霞山、云霞山、破头寨、三角岭、小眉山五峰秀出,屏障于学校东南。清幽的檀江水悠悠南来,绕经学校后,迤西北而去。
五峰铺镇旅游景点:(高霞山)也是五峰铺镇第一高峰.是春游.登高的好地方!五峰铺镇(金江水库)也是邵阳县最大水库之一.那宽阔的水面是飞燕翱翔的怀抱.长长大堤坝上是游客留恋往返的迷恋!五峰铺镇那平整的沥青街道上人群总是熙熙攘攘.那座座高楼,那憧憧厂房好似雨后春笋.五峰铺镇您不愧于邵阳县的"小上海"
.五峰铺镇您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捌’ 湖南省海拔最高的大中型水库在哪里

湖南省最大水库是东江水库。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北部的资兴市境内,是南岭和罗霄山脉南部合围的一个湖,是耒水的源头之一,西距郴州市30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湖南省共有大型水库24座,按库容量依次为东江水库、五强溪水库、柘溪水库、江垭水库、凤滩水库、皂市水库、双牌水库、铁山水库、黄石水库、水府庙水库、白云水库、欧阳海水库、碗米坡水库、洪江水库、株树桥水库、王家厂水库、酒端口江水库、蟒塘溪水库、黄材水库、竹园水库。

(8)金江水库多少平方扩展阅读:

东江水库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碧波万顷,景象万千,其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东江水库水位海拔为280米,比长沙50米的海拔高出230米,是个“地上水库”,湖水可自流至耒阳、衡阳、衡山、株洲、湘潭。

境内主要景观有:雾漫小东江、东江大坝、龙景峡谷、兜率灵岩、东江漂流、三湘四水·东江湖文化旅游街(含东江湖奇石馆、摄影艺术馆、人文潇湘馆),还有仿古画舫、豪华游艇游湖及惊险刺激的的水上跳伞、水上摩托等。

景区是一个以森林和湖光山色为主,兼有丰富人文旅游资源的旅游胜地。境内峰青峦秀,溪幽湖阔,名胜古迹众多。东江水库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集雄山、秀水、奇石、幽洞、岛屿、漂流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综合性较强的特点。

‘玖’  库岸坍塌、堤坝渗漏勘查典型实例示范

8.5.1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夹河子水库坝体隐患综合电法探测

夹河子水库兴建于1959年,第二年由于质量问题坝体形成管涌造成溃坝。后经重新整修后长期运行,各类隐患逐渐明显,渗漏、裂缝现象日渐扩大,为确保堤坝安全采用了自然电位法、电阻率测深法、激发极化法对其进行了调查,有效地预测了大坝坝体的隐患。

(1)自然电场法:为了解防护坡的破损裂缝设置了I—I′剖面。该剖面有多个异常出现,两处大异常均位于闸口泄水处(其中西闸已关闭,但闸后仍有小股水流泄出),见图8-1。其余较大异常段的异常值超过正常值30%~100%以上,应是防护坡破损渗漏引起。从实地了解,凡异常出现的护坡段其水泥护面、浆砌卵石多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存在,如0+230至0+360、0+810至0+890等坝段。

图8-1坝体破损裂缝自然电场曲线

(2)电测深剖面法:该剖面沿坝顶布置,由79个最大极距AB/2=40~100m的电测深点组成。根据实测结果得知,1+230至1+890(电测深剖面工作到1+890)ρs等值线密度大(图8-2),曲线分布均匀,ρ极大值90~120Ω·m,反映其坝体密度较好,无明显低阻软弱层存在,产生的隐患可能性小,经本次ZK1取心证实,坝体较密实,除坝顶表层松散外,无软弱层等隐患出现。

图8-2物探综合电性剖面

Ⅰ~Ⅳ—自然电场剖面;Ⅴ—电测深剖面

坝段从1+230开始ρ曲线逐渐降低,至1+110最大值仅为40Ω·m左右。1+110至1+230间,因无法布极故无电测点,而1+110至0+000ρ等值线值普遍较低,在同一深度仅为30~40Ω·m,为前者的1/3至1/4(图8-2)。究其原因分析,坝体上部结构较为松软不均,坝体中下部存在有低阻软弱层,经ZK4取样证实,5.5m以上地层松软不均,其下有多个软弱层。

0+000至0+180,尤在0+000至0+030、0+090至0+180坝段,ps等值线在坝体上部有相对高、低阻封闭圈存在,中下部等值线稀疏,根据这一特征结合其他电法分析,坝体上部除土质松软结构松散外亦有空洞裂缝存在,坝体中下部仍有软弱夹层,后经ZK7取样证实电测深剖面法分析是正确的。

(3)激发极化法:为了解软弱夹层的顶底板埋深,选用η、J、D三参数。ZK4旁的激电2号点,激电三参数曲线均有峰值出现,η、J、D异常值超出正常值,η、J两参数在AB/2=8及10m处有两个上升点,11、13m均有峰值异常(图8-3)。

D参数分别在5、7及11、13m处出现峰值,经定量分析,7~13m尤其10~13m有不同程度的软弱层存在,该法解释结果在后来的钻孔中证实,在5.5~17m有多层软弱层出现,岩柱成流塑和软塑状,极化率在1%~2%,激发比超过1%的10~13m岩柱全成流塑状,无法用手托起。

0+744、0+810分别为激电3号、4号点,根据各点的η、J、D值对软弱层的异常反映绘制一幅反映软弱层顶底板断面图(图8-4)(李德铭,1995年)。

图8-3孔旁激电测深结果

图8-4推测软弱层顶底板断面图

8.5.2孤东油田海堤质量电测深探测

孤东油田位于黄河入海口,渤海潮间地带。孤东油田海堤是为了阻止海潮侵入,确保油田安全而建设的配套工程。该工程地处海滩,土质主要为粉砂土,并有部分地段为软基。工程建成后,经受多次风暴潮袭击,堤体内部很有可能出现疏松层带、裂缝、空洞、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层及其他隐患。为查清隐患的性质及存在部位,用电阻率测深剖面对海堤进行全面系统的探测,为海堤质量评价和除险加固提供依据。

根据视电阻率的变化情况,将该海堤分为四类:①均匀密实段:视电阻率ρs<5.0Ω·m,堤体质量均匀,密度度好,干容重p>1.50t/m3,此类堤占海堤总长度的75%;②基本密实段:视电阻率ρs=5.0Ω·m,堤体质量一般,局部碾压不实,密实度一般,干容重ρ=1.40~1.50t/m3,此类堤占海堤总长度的2.6%;③疏松层带:视电阻率ρs>10.0Ω·m,多为电阻率异常段,堤体质量较差或很差,密实度很差,干容重p=1.30~1.40t/m3,此类堤占海堤总长度的19.3%;④软土层带:视电阻率ρs<3.0Ω·m,堤体质量比较均匀,但含水量大,干容量p=1.40~1.50t/m3,此类堤占海堤总长度的3.1%。

根据土样干容量和视电阻率测定,地下水位以上,视电阻率与干容重的关系为 P=-0.06796×ln(ρs)+1.657%。

为验证探测效果,布置开挖了探井,并沿井深每0.50m取一个土样,现场测量土的湿容重、含水量和干容重。其中1探井位于桩古段桩号0+150m处,深度5.5m,在等深度视电阻率剖面曲线图上呈高值异常,在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上等值线呈密集高值半闭合圈,如图8-5所示,推测该处海堤为密实度较低的疏松带,该探井附近视电阻率异常段长285m(0+060至0+345)。从开挖情况来看,沿井深0~2.4m为黄色粉砂;2.4~3.0为黄色重粉质砂壤土;3.0m以下为黄色粉土。在深度为2.0~5.5m处,土的干容量在1.33~1.48t/m3,低于设计值,其含水量为10.2%~28.9%,孔隙比为0.885~0.949,渗透系数为0.432m/d左右。探井开挖过程中,土质自上到下逐渐松散,铁锹挖掘不太费力,未见肉眼可见裂缝或洞穴,其地下水位与海平面一致。当挖至5.5m时,井内发生了流沙现象,不能继续深挖。由此可见,该处堤体内部质量很差,与电探推测的结果相吻合。

图8-5m桩古段0+000至0+300区间视电阻率等深度剖面及拟断面图

3#探井位于孤东段桩号1+215m处,在等深度视电阻率剖面图上处于正常场区,在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上等值线稀疏,如图8-6所示,推测为质量较好的均匀密实段。该探井开挖探度2.0m,土质为粉砂土,土体均匀密实,平均干容重达1.57t/m3,含水量在13.6%左右,与电探分析结果一致(张保祥等,1997年)。

图8-6孤东段1+005至1+305区间等深度视电阻率剖面及拟断面图

8.5.3高密电阻率法堤坝隐患探测

1999年3月在湖南益阳永申垸大堤实测结果(图8-7),滦河大堤探测渗漏实例剖面(图8-8)。电阻率断面清楚地反映了坝体渗漏位置(图8-71断面22m处,2断面133m处,图8-8137m处)和坝体质量。

图8-7永申垸高密度电法测量断面图

图8-8滦河大堤高密度电法工作成果图(北京地质仪器厂TDVM—2高密度电阻率仪器测试报告)

8.5.4探地雷达堤坝渗漏探测

8.5.4.1控制坝基渗透漏的裂隙节理调查

当坝基地层层间节理、裂隙发育,在水库蓄水后,往往成为水库渗漏的通道。充水节理、裂隙成为强反射界面,在雷达图像上表现为规则的倾斜界面。

8.5.4.2坝体浸润线的揭示

当水库坝体存在贯穿坝体以缝隙组成水平发育带时,则在水库常年水位线附近出现以充水形成的强水平反射波组成的水库浸润线的雷达特征(图8-9)。

8.5.4.3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地雷达探测

金江水库位于资江水系三级支流檀江上游,枢纽工程坐落在邵阳县东南部的五峰卜镇金江乡刘家桥村,水库总库容约1515万m3,相应水位海拔301.6m。正常库容1220万m3,相应水位海拔299.7m。常年水位海拔292~294m。主坝底部基岩为石炭系壶天群白云质灰岩和梓门桥组含燧石灰岩夹钙质粉砂岩、页岩,层间和裂隙性溶蚀较发育,岩溶强烈发育,溶沟、溶槽、石牙较多。大坝左岸至中部采用壶天群白云质灰岩残坡积土作筑坝材料,中部至右岸采用梓门桥和测水组地层的残坡积土作筑坝材料。本区位于新华夏系巨型第二沉降带中西部边缘,五丰铺向斜的东南翼,坝址岩层产状走向N20°E、倾 NW、倾角45°,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成10°交角,为纵切河谷。有三组节理较发育,其产状分别为走向N40°W、N80°E和N15°~20°E,壶天群白云质灰岩主要岩溶发育方向与第二组节理走向一致。86%的坝体置于厚度2~15m的第四系堆、残坡积含砾粘土之上,下伏基岩有73%为岩溶强烈发育的白云质灰岩。虽经多年综合治理,但至今大坝外坡脚仍有常流水点16处,湿润区3个,湿润面积达380m2,仍为隐患未彻底根治的严重渗漏坝体。

图8-9坝体浸润线雷达图像

为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用探地雷达对湖南邵阳金江水库堤坝隐患探测研究。成果分析如下:

(1)断裂F1与F2揭示:图8-10为F1断裂和F2断裂的雷达图像,由图可见断裂倾角40°~60°,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系测水组、梓门桥组砂页煤系地层,裂隙反射界面影像较多,表明此地层层间节理、裂隙发育,成为此坝段的隐患之一。在水库大坝外坝脚有一系列漏点,稻田及菜地出现大片湿地及积水正是此隐患的佐证。在相应位置的地面检查亦见一断裂,其产状为走向80°,南倾倾角60°~70°断裂面见大量角砾岩,部分漏水点处在其延伸方向上。

图8-10雷达图像

(2)揭示浸润线存在:300m标高平台,100MHz天线,820ns时窗的剖面连续图像上,除反映人工堆积残坡积土及基岩起伏的反射界面以外,在特定的标高上,出现一条水平的反射界面,此界面标高低于常年水位标高292~294m,在迎水坡标高为285.26m,在背水坡为285.00m,此反射界面即是水库常年水位的浸润线,其影像特征为串珠状的强反射界面贯穿坝体,产状水平,断续出现。沿此反射界面缝隙发育,并见有多处溶洞、土洞出现,见图8-9。可见由于坝体土壤含粘粒量高,具干裂湿胀的特性,在带压力的水体作用下,长期浸泡的土体粘粒形成泥浆,泥水逐渐渗出,沿水位浸润线形成带状空隙。

(3)灌浆工程质量检测探索:目前灰岩地区水库坝体隐患防治在国内外仍是一大难题。金江水库隐患治理有30多年的历史,自1960年蓄水以后,主坝常发生渗漏、开裂、沉陷、塌陷等现象,险情时有发生。1960年6月至1962年5月,进行帷幕灌浆,钻孔184个,使坝体漏水量减少63%;1982年低涵出口下基岩管涌,中部内坡沉陷1350m2,左岸及右岸坡出现塌洞,实施帷幕灌浆,钻孔258个,进尺9550m,灌入水泥3345t;1986年外坡三个湿润区仍存在,大坝外坡二级平台出现一塌洞,实施劈裂灌浆和高压定向喷射灌浆,灌入水泥2225t,形成防渗板墙6442m2;1996年内侧一线平台出现塌洞,坝外出水点流浑水,进行帷幕灌浆处理,但浑水流量无减少。在300m标高的探地雷达图像(图8-11)上出现等间距灌浆物影像,这些灌浆物具强反射、锥状影像特征,间距3m,个别6m。水库管理部门证实帷幕灌浆孔距3m一个,间距6m者,中间钻孔无或少进浆量,根据图像上的影像可准确计算灌浆有效深度和水泥浆的扩散半径(曾提等,2000)。

图8-11灌浆效果检测雷达图像

8.5.5深圳罗屋田水库井间地震CT渗漏勘探

水库所在罗屋田河谷属断裂谷,西侧坝址附近有下石炭统石磴子组可溶性石灰岩分布,石灰岩分布区内岩溶极发育。根据库区灌浆堵漏等钻孔勘探资料:覆盖层3.25~17.7m,由粘性土、含砾中粗砂为主组成;灰—深灰色灰岩、白云质大理岩等可溶性岩。这些可溶性岩或埋藏于第四系河流堆积土层之下,或埋藏于石炭统砂页岩之下。据1984年广东省水电勘测设计院40个灌浆钻孔资料,有9个钻孔揭露单层溶洞或多层溶洞,洞高0.4~3.25m不等,多数溶洞未充填,个别为充填-半充填洞。另外,在水库管理处以北、溢洪道东侧可能存在一北北东向(N25°E)断裂带,这一带可溶性岩内溶洞极为发育,以上9个所揭露溶洞的灌浆孔均在这一区域,这也是本次地震波CT工作的重大区域。

图8-12为距坝基线距离约20km的K1-K2-K3-K4钻孔CT成像剖面图和为距坝基线距离约40m的K5-K6-K7钻孔成像剖面图,图8-13为近垂直坝基线的 K6-K3钻孔CT成像剖面图。从波速图像可以看出其纵波速度分布在1.53~4.38km/s,且呈现自上而下速度增高的趋势,可以认为波速值大于2.3km/s且等值线密集区为相对完整基岩区,如图8-12、图8-13的下部;局部的低速(1.5~2.2km/s)等值线封闭圈为小溶洞或岩溶发育区。在波速图像图8-12下图中纵波速度值相对较低为1.2~3.8km/s,这符合钻孔地质资料所揭露的这一带为灰岩、白云质大理岩等可溶性岩分布区。

图8-12km深圳市罗屋田水库岩溶渗漏勘察跨孔CT成像

图8-13km深圳市罗屋田水库岩溶渗漏勘察跨孔CT成像

在波速图像中靠近K1孔标高27.36m、15m、2.36m处的三个低速封闭区推断为溶洞,其上部(由K2孔标高的37.36m至K4孔标高31m)为溶沟、溶槽或破碎带影响区。波速图像图8-13中部标高30~34.7m为一较大规模的溶洞发育,图8-12下图中浅部的溶沟、溶槽与深部的溶洞成层状沟通,这一区域正是为灌浆孔所揭示的多层溶洞区,位于北北东断裂带附近,受破碎带影响,这一带可溶性岩极为发育,是造成水库渗漏的主要原因。由此,K1孔周围所揭示的溶洞和K6-K3中间部位的溶洞为主要的渗漏通道,其展布方向应当与剖面垂直即近垂直坝基线方向,深部虽有局部小溶洞发育,但不具连通性。

另外,在波速图像的标高37.3m、35.4m、41m以上部分,是由于井中无水、接收检波器无法耦合,造成这一区域无接收数据,属非成像区域,不作解释(孙党生、李洪涛等,2000)。

8.5.6大堤防(隔)渗墙质量浅层地震检测

为了确保重点江河大堤的绝对安全,国家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大堤进行加固处理。近年来,提出了采用防(隔)渗墙方法,防止(或隔离)地下水和江水穿过大堤堤身,防止管涌的形成,从而达到保证大堤安全的目的。形成防(或隔)渗墙的方法很多,例如搅拌、砼成墙。此类墙具有竖直的规整的二维板状体和厚度小(一般为20~30cm)两大特点。因此,如何准确地无损检测墙的质量(主要包括墙的连续性和厚度),是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和瞬态瑞雷面波法相结合对搅拌和砼成墙方法形成的隔渗墙质量检测效果较好。

8.5.6.1地球物理条件和成墙厚度的计算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瞬态瑞雷面波法均是利用介质的物性差异,在物性发生变化或突变部位将产生波的反射或绕射和频散现象。砼防渗墙主要由砂和水泥灌注而成,而搅拌隔渗墙主要由水泥和粘土孔中搅拌而成,因此,墙与围土、墙与夹泥(或疏松体)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将产生反射或绕射和频散,具有较好的地震地质条件。检测区内表层均为粘土或亚粘土,具有良好的激发接收条件。不管是防渗墙还是隔渗墙,从设计上看均为一个竖直的规整的二维板状体,若墙体所穿过的地层或墙体附近为均匀状介质,有

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手册

地质灾害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手册

式中,vrt(h),vrtq(h),vrq(h)分别是深度为h处的围土、墙体两侧两检波器之间(即墙和围土的综合)和墙体的面波速度,dh(h)是深度为 h处的墙的厚度,dx为墙体两侧两检波器之间的距离。当vr(th)=vr q(h)时,墙厚dh(h)=0;当vrtq(h)=vrq(h)时,墙厚dh(h)=dx。当深度为 h处的vrt(h),vrtq(h)和vrq(h)及dx为已知时,即可由(8.2)式求得墙厚dh(h)。因此,墙厚的反演精度取决于由瑞雷面波法获取的围土、墙体和墙体两旁检测器之间的面波速度(图8-14)。

图8-14厚度计算示意图

8.5.6.2砼防渗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及厚度

由图8-15断面墙的厚度和图8-16砼防渗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可知,剖面上主要有3组连续性较好的反射同相轴,它们分别为防渗墙顶板、底板和粘土层底板反射,墙体中异常清晰易辨。墙的顶板埋深约为1.3~2.5m,底板埋深约为13.0~15.0m(设计埋深为14.0m)。墙体中存在3处夹疏松物或墙厚变薄的异常。2个断面墙的最小厚度为19.9cm,最大厚度为23.6m,平均厚度分别为22.5cm和21.7cm,均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厚度为22.0cm)。

图8-15厚度示意图

图8-16砼防渗透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

8.5.6.3搅拌隔渗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及厚度

图8-17断面厚度示意图

由图8-17两个断面墙的厚度和图8-18搅拌隔渗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可知,隔渗墙顶底板反射相轴基本上可连续追踪对比解释,墙体中异常清晰易辨。墙的顶板埋深约为0.5~2.5m,底板埋深约为17.0~19.0m(设计埋深为18.0m)。底板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比顶板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相对要差,表明墙底存在夹泥和不光滑现象。墙体中主要存在四处夹泥异常。两个断面墙的最小厚度为32.8cm,最大厚度为35.3cm,平均厚度分别为33.0cm和33.1cm,均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厚度为33.0cm)(刘江平等,2000)。

图8-18搅拌隔渗墙浅层地震反射深度剖面

参考文献

地矿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1992.《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工程地质》

段永候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邓世坤.2000.探地雷达在水利设施现状及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刘传正等.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江平,张丽琴,张友明等.2000.浅层地震技术在大堤防(漏)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物探与化探》

李德铭.1995.综合电法探测坝体隐患.《物探与化探》

汤洪志.1999.综合物探在江西广昌中坊水库坝勘查中的应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滕润秋,晃小林.1999.物探方法在洞庭湖区堤防工程隐患检测中的应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孙党生,李洪涛,任晨虹.2000.井间地震波CT技术在水库渗漏勘查中的应用.《勘查科学技术》

王传雷,董浩斌等.1999.高水位情况下堤坝隐患的监测预报技术探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

张梁等.1998.《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咸恭等.1986.《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张保祥,杨宏,刘性杰等.1997.电测深剖面法在孤东油田海堤质量探测中的应用.《勘查科学技术》

曾提等.1997.地质雷达在湖南邵阳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物探与化探》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117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8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87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952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0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2038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84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817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811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