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灌肠插多少厘米
㈠ 大量不保留灌肠插入长度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为7-10cm左右。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包括:
1、注意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灌肠液的量等,在肛管插入前先在上面抹上一点润滑油,然后再缓缓的插入。
2、做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话,一般是保留30分钟左右排出。
3、灌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情况,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严重者请及时到就医。
4、在平常生活中应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饮水和适当的运动等等。
5、灌肠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严重者请及时到就诊并告知患者的情况。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等人群不宜灌肠。
(1)新生儿灌肠插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大量不保留灌肠: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做或分娩准备。
3、为高热病人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39-41摄氏度,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病人用4摄氏度生理盐水。
㈡ 新生儿灌肠后水肿怎么回事
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肠、结肠 ,刺激结肠、直肠蠕动引起排便的方法。灌肠治疗最常用在直肠粪便嵌塞的病人 ,使粪质软化后容易排出。灌肠也可用于帮助生物反馈治疗的便秘病人 ,因为在建立这种排便行为之前 ,必需先将肛直肠内的粪块消除。灌肠方法是用一根管子插入肛门内 ,深入3~5厘米 , 然后将液体 徐徐输入。灌肠治疗便秘不应长期使用 ,它是一种临时措施。采取灌肠的液体一般为生理盐水 ,温度控制在39~40℃为宜 ,有时也可用硫酸镁泻剂或矿物油如甘油 ,最好不用肥皂水 ,因为碱性水对肠黏膜有刺激作用。 灌肠不要经常搞,两周一次,用800~1000mm温水即可。 短时的间断灌肠治疗对全身的影响不大 ,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较好的通便方法 ,可用于急性便秘 ( 如急性粪嵌塞 )。有时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刺激直肠 ,以达到重新建立直肠排便反射的作用 ,可用于一些便秘病人的早期治疗。灌肠疗法也是小儿便秘的基本治疗方法 ,常用于小儿特发性便秘或先天性巨结肠通便。对那些经饮食疗法、口服泻药等方法治疗仍无效的严重便秘病人 ,灌肠常常是被迫采取的最后通便手段。另外 ,经常灌肠可产生依赖性 ,应予注意。 长期使用灌肠通便对人体是有害的 ,特别是长期采用肥皂水灌肠时 ,可引起结肠炎 ,这与肥皂的碱性作用及长链脂肪酸的毒性有关。此外 ,与灌肠有关的并发症还包括过敏、腹泻和脱水 ,也有极少数死亡病案报道。因此 ,正确掌握灌肠的适应症及灌肠方法对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不能洗肠的人 大肠水疗并非任何人都可做,应慎重而行,不可轻信广告宣传的一面之词。比如痔疮出血期和炎症期,刚做完结肠手术的患者,以及肿瘤期患者都不能做。下列患者应禁忌:1.严重心衰病人。 2.人工肛门患者。3.严重痔疮。4.结肠、直肠术后。5.孕妇。6.肛管粘膜炎症、水肿及有活动性出血患者。7.动脉瘤、严重贫血、巨肠症之出血或穿孔、肝硬变、肠癌、肛瘘管、疝气等。
㈢ 给8个月的宝宝用灌肠应插入多少厘米
为什么要给宝宝灌肠?如果是便秘的话最好找医生,不要私自进行,不注意的话会弄伤宝宝的。
㈣ 保留灌肠插入长度是多少一般需要保留几小时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㈤ 小儿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与疗效的关系
小儿保留灌肠肛管插入不同深度效果观察刘敏 崔锦美 刘素梅 刘瑞文 吴坤 罗俊娥 荆世真 【摘要】:将90例行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肛管插入≤10 cm,B组~15 cm,C组~20cm,探讨灌肠肛管插入不同深度镇静、止惊效果。结果C组镇静、止惊效果显着优于A组(P0.05...)。提示用10%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肠治疗,肛管插入15~20 cm为宜。
㈥ 新生儿和早产儿灌肠的量及长度是多少
每公斤100毫升以内,都没问题,长度以没有阻力为宜,有时胎粪性肠梗阻需要更加耐心的清洁灌肠,但不要长时间灌,防止肠管扩张及电解质紊乱
㈦ 灌肠的话 管子插进去几厘米小孩拉肚子着灌蒙脱石散
指导意见: 你好,宝宝多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积极的服用药物就可以好转的。可以给宝宝口服思密达.妈咪爱.胖得生等药物一块治疗,局部 可以外贴 宝宝一贴灵效果会更 好。
㈧ 灌肠的方法和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
(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垫便盘。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润滑剂,棉签。
(2)治疗盘外备卫生纸,橡胶或塑料单,治疗巾,弯盘,便盘,便盘巾,输液架,水温计,屏风。
(3)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ml~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为39~41摄氏度,降温时用28~32摄氏度,中暑用4摄氏度[1]
2.病人准备 了解灌肠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配合操作。
3.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2]
㈨ 为什么有的书上保留灌肠插入深度是10-15有的是15-20到底是多少,求解
您好,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肛管插入深度为7-10cm左右。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包括:
1、注意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灌肠液的量等,在肛管插入前先在上面抹上一点润滑油,然后再缓缓的插入。
2、做大量不保留灌肠的话,一般是保留30分钟左右排出。
3、灌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的情况,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严重者请及时到就医。
4、在平常生活中应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饮水和适当的运动等等。
5
、灌肠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况,如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严重者请及时到就诊并告知患者的情况。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等人群不宜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