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量盆骨多少厘米正常
① 正常盆骨大小是多少
建议:盆骨就是骨盆,从我们系裤带的地方向下到大腿骨以上统称为骨盆,它是一个整体,形状像盆子,小孩就睡在这个摇篮里,骨盆下口就是小孩出来的地方,当然越大小孩越容易顺产.不过,骨盆大的人肥臀,是女人性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两髂棘间径正常值是:23--26cm.两髂嵴间径正常25--28cm.出口横径正常值是8.5cm--9.5cm.
完全正常,能顺产就直接顺产吧!祝你健康!!!1
② 女人正常骨盆有多大
1.髂棘间径(interspinal diameter,Is)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23~26cm。 2.髂脊间径(intercristal diameter,Ic)体位同上,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 为25~28cm。 3.骶耻外径(external conjugate,Ec) 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 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 (Michaelis rhomboid)的上角,或相当于髂脊后联线中点下1~ 1.5cm处。 4.出口横径(transverse outlet,To)或称坐骨结节间径 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 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 5.耻骨弓角度(angle of subpubic arch) 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 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的角度,正常值为90o,小于80o为异常。 太抽象了,不过没找到更合适的答案了。
③ 骨盆怎么测量宽度
真正正确的测量方式是X光!去医院 一般主要是女性生孩子需要测量,自己是不能测量的
④ 医生怎么测量骨盆大小,
量骨盆有好几个测量面和数据的,产检本里面应该都有的,初次产检医院都会测量骨盆的,会告知你的骨盆大小的。能否顺产有四个影响因素的: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难产。究竟能不能顺产,等到临产的时候医生会和你做检查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⑤ 如何测量骨盆大小
1、 髂棘间径:触清两侧髂前上棘,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侧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2、 髂嵴间径:测量两侧髂嵴外缘间的最宽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为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 出口横径:又称坐骨结节间径。测量时检查者面向孕妇外阴部,触到坐骨结节,测量两坐骨结节内缘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耻骨弓角度: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正常值为90°。
⑥ 如何测量骨盆
你好,测的时候是测它的前后径,我们一般做骨盆内测量,不做骨盆外测量,骨盆内测量用两个食指和中指伸到产妇的骨盆内,摸产妇的骶骨结节,实际就是腰椎跟骶骨连接的地方,入口前后径窄一些,再往下抹骶凹的形态好不好。中骨盆需要测量坐骨盆的横径。
⑦ 女性骨盆大小怎么测量
骨盆是产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分娩能否顺利进行,会不会发生难产,同骨盆的形态和大小密切相关。骨盆的大小与形态均为重要。骨盆形态正常,但各条径线均小于正常径线最低值2厘米以上,可发生难产。若骨盆形态轻微异常,但各径线均大于正常低值径线,则可能经阴道顺利分娩。通过骨盆测量可以诊断骨盆的大小和形态。 因此,产前检查时一定要进行骨盆测量,特别是初产妇尤为重要。但是妇女每次怀孕胎儿的大小都不一样,即使骨盆大小正常,但是胎儿过大,胎儿与骨盆不相称也会造成难产;若胎儿过小,即使骨盆偏小些,也可能顺利分娩。所以测量骨盆对于经产妇也是必要的。临床上,通常首先进行骨盆外测量,即髂前上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厘米,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厘米,能耻外径大于18.5厘米,大转子问径正常值为28—31厘米,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10厘米,耻骨弓角度大于或等于90度。如骨盆外测量各径线或某径线异常,应在临产时行骨盆内测量,并根据胎儿大小、胎位、产力选择正常的分娩方式。
⑧ 骨盆测量正常的标准是什么
骨盆测量正常参考范围值:
骼前上棘:正常值为23~26CM
骼脊: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经:正常值为:18~20CM
坐骨结节:正常值为:8.5~9.5CM
⑨ 怎样进行骨盆测量
胎儿从母体娩出时必经骨盆,盆骨径线大小直接影响分娩的顺利与否。因此,在妊娠30周左右应进行骨盆测量。
骨盆像一个无底的盆子,有入口、中腔、出口三个平面,产科医生主要通过阴道触摸来测量骨盆三个平面的径线。
骨盆入口
一般骨盆入口前后径较横径为短,以右手的食指及中指进入阴道,从耻骨联合下缘伸向骰骨卿,一般以大于11.5厘米为正常。
骨盆中腔
从阴道内侧坐骨棘间径(中腔横径),以坐骨棘间径为10厘米、坐骨棘不突出为正常。中腔前后径可从耻骨联合下缘中点向后摸,其与骰骨间距离正常为11.5厘米。
骨盆出口
骨盆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间径)约8厘米或以上,出口后矢状径加出口横径大于15厘米为正常,耻骨弓角度在80°或以上为正常。
骰骨
骰骨曲度应为弧形,几曲度平直或尾骨成鱼钩形均为不正常。
影响分娩的因素不止骨盆一项,产力及胎儿也会对分娩产生影响,因此,不单要测量骨盆,还要根据胎儿大小、位置及宫缩力作为分娩顺利与否的最后决定。
⑩ 骨盆测量的正常值是多少
骨盆外测量
髂前上棘间径为左右两髂骨前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3厘米。
髂嵴间径为左右两髂骨背间的距离,平均为26厘米。
股骨粗隆间径为左右两侧股骨大粗隆间的距离,平均为28~30厘米。
骶耻外径为从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央的距离,平均为19厘米。(但不得<18厘米)。
外斜径线即从一侧髂前上棘至另侧髂后上棘间的距离,平均为21厘米。测量外斜径线的目的,在于测知骨盆斜径的大小及了解骨盆的形态有无歪斜。
坐骨结节间径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两侧坐骨结节间内缘的距离,平均为9厘米(但不得<8厘米)。
骨盆出口后矢状径即由尾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距离,其长度平均为8~9厘米。
测量耻骨联合的高度正常的高度平均为4厘米。
测量耻骨弓角度正常女性骨盆耻骨弓的角度,为大于90°的钝角。
每个孕妇在确定妊娠后,就应该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事先测量好骨盆的数值,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骨盆过小,就要事先做好手术分娩的思想准备,并在临产前联系好住院和手术的各项事宜,以防不测。
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即测量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下缘间的距离,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2.5厘米。由此减去1.5~2厘米,大体上相当于真结合径的长度。
真结合径用特制的真结合径测量器测量,其正常的长度,平均为10.5~1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