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生物质覆盖厚度是多少厘米
❶ 一套生物质颗粒机多少钱
木屑颗粒机多少钱一台?是好多客户想知道的问题,木屑颗粒机的价格,取决于木屑颗粒机的产量,木屑颗粒机的产量决定木屑颗粒机的型号。但是做木屑颗粒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不是说一台木屑颗粒机就能够生产木屑颗粒。
首先,木屑颗粒的原料水分要求非常苛刻,物料含水率过高,堵塞模孔,致使颗粒产生不出来;物料含水率过低,太干的话,不容易成型,粘度不够.原料在调质前水分一般12%-13%,调制后15-20%的原料水分是压制木屑颗粒的标准,如原料水分偏高,原料进入环模后出现阻模和打滑现象;注意控制入机前原料的水份,如水份偏高,会出现环模内打滑现象,造成不易出料的现象。
如果你的原料水分符合要求,一台木屑颗粒机就可以生产木屑颗粒了。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需要烘干,因此就需要配备烘干机,热风炉。当然这是你的原料是木屑的情况下。如果你的原料是木片(厚度低于0.5mm)那就需要粉碎,这就等于又加了一道工序。还有的客户原料是树皮,加粉碎机后,也是可以的。
但是有的客户原料是木材下脚料,因为木材下脚料的价格便宜,容易收购,所以这情况很多,那就需要加一台木材削片机了,先把木材不规格的下脚料削切为木片,然后再去粉碎。
还有的客户原料是废旧的建筑模板,那就需要把木材削片机改为竹胶板破碎机,因为竹胶板本身有好多铁钉,所以用木片机是非常容易伤害到木片机上的刀,还一个原因,废旧建筑模板比较宽,而木片机的进料口一般在1250px,不可能需要人工提前破碎吧?而竹胶板破碎机的进料口小于1.25m的竹胶板都可以进入,还有竹胶板破碎机的啃刀为元宝刀,铁钉对他的影响很小。不像木片机的片刀容易损毁。竹胶板做木屑颗粒还一个优势,一般它的水分很少,在15-20%之间,因此用竹胶板做颗粒省去了烘干机的麻烦。
最后一个因素,如果木屑颗粒机的产量超过时产1吨,则需要冷却机,因为木屑颗粒刚生产出来的温度在50-60度左右,而且生产出来后,颗粒是冒着蒸汽的,冷却的目的是给颗粒降温,用风抽取这部分热量和蒸汽,达到颗粒直接装袋销售的标准。如果不冷却,除非不急于装袋销售,否则装袋后水蒸气和热量在装袋密封后会反潮气,影响颗粒的成型。最后就是包装机了,这个颗根据客户自己选择。
因此木屑颗粒机多少钱一台,不是说给你个数字就能解决的,需要根据物料,水分,配备相应的设备后核算才能够得到结果。本文有济南冠贝机械孙工程师撰写,转载请说明出处,仿冒必究。
❷ 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思路决定出路,生态农庄把农业旅游作为开发出路。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此之外人类还有回归自然的需求。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城市生活环境变化,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农业旅游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多现实意义,比如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村人到城市消费,以往一些扩大内需的措施也像抽水泵一样把农村经济向城市积聚,不断拉大了城乡差距。农业旅游的发展能将城市人吸引到农村消费,他们给农村带来了就业机会、卫生习惯、科技知识、先进观念等,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生态农庄则正以体验式营销为手段,以人为本,以农为特色,以环保、绿色、健康为内涵发展农业旅游。运作模式的突破
生态农庄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掌握市场信息,随着市场调节的影响,根据供给的周期波动,及时调整生产。各农庄开始树立品牌意识,将品牌由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到消费者的生活,再到消费者的信念不断升华。特别是现在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由温饱型转向健康型、营养型。传统农业是化学农业,农药化肥的无序使用使得人们谈菜色变。生态农庄在健康这个主题上致力于打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被传统农业忽视的微量元素,成了生态农庄在营养这个主题上新的卖点,像锌、铁、硒、钙等矿质元素,是人体的有益元素。
以绿色生态为理念
(1)环境友好
生态农庄涉及到农业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犹为关注。由于农药、化肥、农膜过度使用,各类垃圾排放,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入农田,农业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各类有害物质残留既影响农产品质量,又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或价值取向理应是生态型的。生态农庄的建立则符合了生态哲学的一些原理。
(2)资源利用合理
循环农业是由多种农业生物组成,进行封闭式的物质循环利用,由于各业之间“相继而生成,相资而利用”,对农业自然资源转化利用效率比较高。生态农庄在生产上普遍走循环农业道路,引入“双链型”生态农业的新思路,利用生物食物链形成生态农业经济链。
在生态农庄中建设沼气池,使得园区无垃圾和粪便排放,并有效控制了粪便进入地表水体,避免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减少了焚烧桔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一些农庄还用环保的电动车辆代替了传统的机动车辆,做到整个园区无废气排放,节能减排;并建立污水处理设备,使园区无污水排放。
以沼气池为枢纽,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使生态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合理采用立体种养以提高光、热、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一些生态农庄的资源结构开始从“绿色农业”植物、动物的“二维”向“白色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维”转变。
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
生态农庄开始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在资源上聚零为整,发挥规模效应,而在具体项目上又化整为零,责任、效益承包到人,极大地发挥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出最大的整体效益,并且向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宽:(1)向深度方面发展,即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还相当落后,有很大潜力。各农庄都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有利于农产品销售和存储。(2)向广度方面发展,即多元化经营。除传统的种植、养殖外各农庄都普遍开发了垂钓中心、果树认养、认种地块耕作、自制盆景、饲喂动物、野外拓展训练营、生态阳光餐厅、花卉苗木生产销售等项目。
以因地制宜为原则
地域特色往往不可复制,地域优势往往是较好的壁垒。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能邯郸学步,需走差异化道路。生态农庄都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来发展观光农业。正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生态农庄开始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大胆创新,走创意农业之路。
以有效管理为手段
经营生态农庄,有效管理必不可少,农庄的经营者一般是在工商业中较为成功的企业家,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尝试着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化的机制、手段、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生态农庄运用信息技术对采购、生产、销售进行有效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人力资源方面农庄普遍注重员工培训,把管理人换作经营人,把人当作关键的资源而非利用的对象。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奖罚到人,确定使命设定目标,并有意识的塑造企业文化和打造战略管理。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1)科技种养
生态农庄以有利绿色食品生产、适合当地自然和经济等条件、以特殊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等为依据。进行科学选种。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运用物理和生物技术科学防治虫害。建设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应用喷灌、滴灌和地膜种植果树;采用管道水培“报架式”立体栽培来培育花卉。像福建招宝生态农庄就以养殖珍禽为主要产业;一些农庄在有机大米的栽培中有效采用频振杀虫灯、黄板等物理防治方法,有些采用像稻蟹共养这种生物方法防治虫害。
(2)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缓解旱涝灾害;有利于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世界发达国家已在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面实现机械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力的成本逐渐升高,机械化是必然之路。而规模经营也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基础。各农庄正逐步实现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防疫、打扫、消毒、孵化、育雏、屠宰等从种养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
(3)信息化
农业生产是在地球表面露天进行的有生命的社会生产活动。他具有生产分散性、时间变异性、灾害突发性、和市场多变性等人们用常规技术难以掌握和控制的基本特点,这就是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原因。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对于克服上述农业生产的基本难点,改变或部分改变农业生产被动局面具有特殊功能。通过遥感(RS)及时地提供农作物长势、水肥状况和病虫害情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可提出“实施计划”。通过全球空间定位系统(GPS+GIS),可将这种集成系统安装在农业机械上,实现农田作业的自动指挥和控制。生态农庄开始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管理。逐步在农业资源环境分析技术基础上,通过3S配合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和环境、生产和管理、生产资料和产品市场等多方面的信息化。
以优质服务为后盾
由于生态农庄涉及到旅游业,各农庄都把提供优质服务做为后盾。终端服务是品牌的命门,服务在细节上体现,生态农庄把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力争把无形的服务转化为消费者可以理解的有形的细节,并且强调以人为本,发现需求(甚至创造需求),满足需求。让游人在美丽的山、水、田、园、林、花整体布局中,在典型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格局中,在现代的吃、住、游、玩、购中亲近自然。有些农庄还采用了会员制,为会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编辑本段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沼气池的作用
生态农庄普遍建设大型沼气池,以沼气池为中心,以资源环境监测和分析、农业信息管理、农业机械技术支持三大系统为支撑打造循环体系。沼气池在能源、环境、资源、景观生态上有重要作用,并且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枢纽作用。
1.1 生产优质能源
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矿物资源日益耗尽,而且按目前开采技术水平的消耗量,我国每年石油进口量至少达到9000万吨;开发并生产各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世界今后解决能源紧缺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保护本国的矿物能源资源,为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把它作为动力机的燃料,带动发电机运转,将得到高品位的电能。沼气发电技术在沼气工程中的引入,不但提升了沼气工程整体技术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出售电能带来较高的资金回报。沼气还能可以作为生产和生活用能。
1.2 保护农村环境
沼气池使一些垃圾变废为宝, 生活有机垃圾(包括食品垃圾、蔬菜垃圾、排泄垃圾等),经过沼气池发酵而产生出大量的气体,有甲烷、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氮、氧、氢、硫化氢等,将这些气体收集起来并且加以处理和利用将得到大量的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剩余物质。
过量的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土壤中氮素过多会向周围的水体迁移,使地表水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过高,从而引起地表水的富营养化,使水功能受到破坏,水的质量下降,给人类健康及水产养殖带来威胁。土壤中的氮素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气体进入大气,造成大气的污染。土壤中过多的氮素,使农产品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这类物质进入人体后,形成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致癌和致突变物质;食用“商品饲料”的猪、鸡等的粪便,盐分含量较高,长期直接施用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的累积,使土壤板结。
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会导致全球气温的变暖、臭氧层的损害、生态圈碳平衡的破坏、有害物质的释放以及酸雨的形成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沼气是绿色的能源。
1.3 提供重要资源
沼液和沼渣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对促进作物和畜、禽、鱼的新陈代谢,以及防治作物病虫害有显着作用。沼液及沼渣常用于改良土壤、配营养土培养料、浸种、叶面施肥、防虫(能够防治柑橘螨、柑橘黄、蚧、红蜘蛛和蚜虫等害虫)、喂猪、种果、种菜、育秧、种粮、养鱼、栽培蘑菇等效益显着。
1.4 优化景观生态
景观生态学用斑块、廊道、基质这一基本模式来描述景观结构。其中斑块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基质是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形式。
通过沼气池把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连接起来,改变以往的生产模式中不合理的结构配置,以解决景观系统的生态问题。规模化的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拓宽了各个系统间的物质和能量流的循环转化。
1.5 发挥枢纽作用
生态农业多采用养殖—沼气池—种植—菌模式,沼气池是该模式的核心,起着连接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枢纽作用,做到种、养、菌、能四类一体;生产、生活、生趣(休闲观光)三“生”合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产”联动。
沼肥不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钠、钙等营养元素,还含有机质、腐质酸等,其肥效比堆沤肥高得多,全氮含量高40%—60%,全磷高40%—50%,全钾高80%—90%,作物利用率高10%—20%。此外,沼液和沼渣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生物和酶类。长施沼肥对土壤改良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杀灭病虫害,减少使用农药造成的药害,净化环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瓜菜果粮,是当地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有利保障,配和沼肥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对作物产量起到积极影响。
秸杆资源利用
2.1 通过沼气池进入循环系统
目前沼气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秸秆通过沼气池进入循环系统,就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能,进而大幅度降低农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缓解能源危机,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由于沼气产生的能量来自植物从空气中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所携带的太阳能,并没有增加碳的排放,对环境友好。生态农庄的集约模式也解决了家庭承包制下秸秆收集、运输、储存费用高昂的问题。
2.2 全量还田
全量还田就是采用“麦草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将麦草处理、土壤培肥和轻简稻作技术应用集于一体,是当前麦草处理较为可靠有效、操作简单易行、适宜于大面积应用的方法。专家跟踪测算结果显示,采用麦草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水稻亩产可达600-700公斤,比不还草田块增产5%以上。全量还田不但是促进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对杜绝秸秆焚烧,彻底解决麦草污染的有效途径。
2.3 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也就是秸秆作饲料经过家畜、家禽肚子,转成粪便、粪便又成肥料,再还田。这是利用秸秆有长纤维,有利于家畜消化的特点。不秸秆也要粉碎或发酵,使饲料更可口,更利于消化。家畜、家禽的粪便可以集中发酵,生成有机肥。现在还有烘干技术,把粪便烘干,制成颗粒状的有机肥,利于施用方便。
2.4 果园、茶园覆盖
在果园、茶园表面覆盖一层秸秆,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土壤贮水量,使耕作层能长期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抗旱保苗;并可稳定土壤温度,使冬季、早春增温,夏季降温。促进作物生长;还能避免降雨的雨滴直接冲击地面,保持土壤结构;秸秆腐烂入土,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后作物产量比不覆盖一般增产10%~20%,也减少了地膜对农业造成的污染。
编辑本段文化古迹
生态农庄人文底蕴深厚。生态文化在这里深入民间,侵淫于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处处记载着“忠、孝、勇、烈”的传说,闪现着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身影。生态农庄第一宫,是人们朝拜木兰山必经的第一个佛殿,它集佛道两教于一体;竹林古刹,是古时当地富甲一方的一座曾庙,它们象木兰山一样集中体现着荆楚民间的宗教文化。这里是民间传说的智慧人物韩光斗的家乡,是清代振威将军王振起的家乡,这里也是远近闻名的纪念屈原活动“长堰端午龙船会”的发祥地。
生态农庄是现代旅游休闲和体育运动的最佳营地。登山是春秋两季的一个活动主题,目的地为海拔587米的天山古城,途径木兰第一宫、尖顶石(也叫青蛙石)、天山第一峰。在整个活动中穿插了丛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绳过涧、水上飞索等许多另类户外活动。在这里你可以亲近自然、享受阳光、挑战自我、感受童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篝火晚会、松枝烤全羊、土鸡等更是胜天农庄的特色,熊熊篝火晚中你可以尽情高歌,在绚丽的焰火中感受儿时的乐趣。春天,你可提篮采茶,菜挖竹笋,寻找野菜及蘑菇,享受春的气息。瑶池戏水、游泳、钓鱼、摸虾是农庄夏季的一大特色。野小蒜、野芹菜、南瓜尖、地菜、野竹叶菜等这些从未洒过农药,是自然生长起来的野菜,这里还有我们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见过的籽南瓜、紫薯。一次吃到这样多的野生的绿色环保蔬菜及黄陂的特色菜肉糕、刁子鱼、农家豆腐、土鸡汤,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葡萄、樱桃、西瓜等其它果蔬的亲自采摘令你流连忘返。火红的柿子、红红的蜜枣、满山的板栗让你品尝秋天丰收的喜悦。你还可以亲自采挖红薯、紫薯、花生、地瓜,抱个大南瓜,然后乐呵呵的回家。冬天我们在白妆素裹中堆雪人,打血仗,享受大自然带给你的无穷乐趣!围在熊熊的篝火旁边,吃一口山野火锅,喝一口醇厚的粮食酒,那滋味会令你久久难以忘怀!漫步于环山小径,果林藤架,绿影婆娑,硕果累累;躬行于农庄自种的菜圃田园,碧叶夺目,红果飘香,似浸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编辑本段前景
趋势
全球农业处于全面复苏周期的开始,今后几年农产品市场将基本保持供不应求的态势,农产品安全将越来越重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主流。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甚至达到50%。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已成为消费时尚,像锌、铁、硒、钙等矿质元素,对人体有益,一些富硒、富锌、富钙、富SOD等等农产品,将有不错的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由于西药的毒副作用日渐突出,中医药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标本兼治、回归自然、采用天然药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的潮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西方国家的植物药市场每年正以10%的速度增长。新的农产品开发也很有市场,特种养殖的火热就是明例。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逐渐关注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来农产品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农业将会更多的进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快速消费品的需求具有可持续性,农产品加工业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人类回归自然的需求将使农业旅游拥有很大发展潜力。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的基本支撑。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以生物能源、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质原料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质产业,也将是大势所趋。
模式
采用集约化模式,运用新技术开发农业将成为今后投资的热点。农业生产将会分得更专业。将会出现诸如
。。。。。。。。。。网络 。。。。。。。。。。。。。。。。。。。。。。。。。。。
❸ 一套生物质颗粒机大概多少钱
截至2020年,原材料是干锯末,所需设备:生物质颗粒机、皮带机、筛子,设备造价:15万以内,原材料是干树枝,所需设备:破碎机、粉碎机、生物质颗粒机、皮带机、冷却机及其他辅助设备,设备造价:25万以内。
(3)茶园生物质覆盖厚度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选购生物质燃料注意
1、望:是指观察颗粒颜色、光泽、纯净度、燃烧后的灰分以及原料各类,木屑颗粒与秸秆颗粒多为淡黄色、棕色;纯净度是说成粒状况,成粒状况越好,长度越长,碎料少,才是上等颗粒。
生产质颗粒燃料燃烧后灰分越少,说明原材料纯净,品质就好,纯木屑生物质颗粒灰分只有1%,灰分最少,秸秆颗粒灰分稍大,生活垃圾颗粒的灰分最高,可达30%,品质最次。
2、闻:是指闻颗粒的气味,由于生物质颗粒在生产过程中不能添加任务添加剂,所以大部分颗粒还保持了其原材料的气味,木屑颗粒有一种木材的芳香味,各种秸秆颗粒也有其特有秸秆的气味。
3、切:是指用手摸颗粒,鉴别颗粒品质。用手摸颗粒,表面光滑,无裂痕,无碎料,硬度高,说明品质好;表面不光滑,有明显裂痕,碎料很多,手一捏便碎的颗粒品质不好。
❹ 秸秆都能做什么
一、可再生生物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宣布,由朱锡锋、郭庆祥教授等研制的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可变废为宝,将它们转化为生物油,其中木屑产油率60%以上,秸秆产油率50%以上,生物油热值16~18兆焦/千克。这项成果已经过中试,实现产业化已指日可待。
采用这项技术,可将秸秆等生物质直接转化为生物油,作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使用,精制提炼后可作为车用燃料使用,还可以分离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产品。
二、发酵饲料
含有水分和糖分较多的秸秆是很好的饲料原料,尤其是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
发酵秸秆饲料要有以下步骤(以青贮为例):
1、把握好收割时间:制作青贮的玉米秸秆既不能收割太早也不能收割过晚。收割早时秸秆水分大,糖分少,发酵效果不好;收割过晚,秸秆水分和营养流失,青贮适口性差。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玉米秸秆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5吨青贮物料用发酵剂1公斤。将青贮饲料发酵助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
将青贮原料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菌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
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4)茶园生物质覆盖厚度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水稻秸秆焚烧的危害
1、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2、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秸秆
❺ 如何茶树栽植障碍
茶树多年宿根连作后茶园土壤退化严重,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可持续生产。面对如何维持茶树高产高质这一科学难题,连作障碍机制及其调控措施成为当前茶树栽培中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据此文章从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自毒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根际微生态等方面概述了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从化学改良、增施有机肥、生物质材料、生物菌肥、茶园多样性栽培等方面介绍缓解茶树连作障碍的主要措施,并对今后茶树连作障碍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解决茶树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茶树是叶用型植物,对氮肥的需求比其它大多数作物要高很多,人为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少施有机肥、忽视其它元素的平衡配施,是导致茶园土壤酸化严重以及养分非均衡退化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茶树自身喜酸富铝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茶园土壤生境的特殊性,茶园正面临着土壤侵蚀、酸化、养分贫瘠化和不均衡退化等各种环境问题。
茶树多年宿根连作后茶园土壤退化严重,茶叶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大部分农民试图通过增施氮肥、喷施农药来维持茶叶的产量,然而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提高了茶叶生产成本,而且还导致茶叶农药残留超标、土壤微环境破坏加剧、茶园生态功能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茶叶的可持续生产。
❻ 有机生态茶园有没有农业资 金补贴
一、项目申报受理单位: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办
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80—16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3月
二、项目申报受理单位:科技厅、科委
项目名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范围:现代种业、食品加工、饲料、生物农药、农业机械装备、生物质利用与生物能源、林产加工、乡村环保、乡村物流等涉农产业的重大技术成果转化
资金补助数额:100-3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4月
三、项目申报受理单位:农业部
项目名称:农产品促销项目资金
支持范围:主要用于组织农产品海外市场促销、开展国内市场产销对接、网络促销、市场开拓等方面
资金补助数额:10-80万
申请申报时间:6月
项目名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
支持范围:选择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800个产粮大县(场)以外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600元/亩,单项不超过10000亩
申请申报时间:5月
项目名称: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蔬菜(包括食用菌和西甜瓜等种类),适当兼顾果、茶,每个设施基地200亩以上(设施内面积,下同),每个露地基地1000亩以上
资金补助数额:5000元/亩,不超过300万
申请申报时间:7-8月
项目名称: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储备项目
支持范围:从事蔬菜集约化育苗3年以上、已有年培育蔬菜优质适龄壮苗500万株以上能力,近3年内未出现假劣种苗问题
资金补助数额:中央资金500万内
申请申报时间:5-6月
四、项目申报受理单位:财政部
项目名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
支持范围:农业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农业污染物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公益性项目建设,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资金补助数额:500-800万
申请申报时间:10月
项目名称:一般产业化项目扶持
支持范围:农产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
资金补助数额:50-150万
申请申报时间:10月
五、项目申报受理单位:农业部、财政部
项目名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支持范围:重点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通风库、冷藏库和烘干房等产地初加工设施
资金补助数额:先建后补,是具体情况
申请申报时间:9月
六、项目申报受理单位:供销合作总社
项目名称:新网工程
支持范围:农副产品及农资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网点、批发交易市场改造;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系统改造;农副产品及农资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农化服务体系、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等公益性服务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200—4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4月
七、项目申报受理单位:国家扶贫办
项目名称:扶贫项目
支持范围:带动农民增收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
资金补助数额:5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不定
八、项目申报受理单位: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项目名称: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
支持范围: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名特优新经济作物(或林果业)规模种植基地、粮食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各类功能区
资金补助数额:1000-2000万
申请申报时间:5月
项目名称: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支持范围:粮食主产区,灌区位于或跨越农业综合开发县(市、区),灌溉面积为5~30万亩
资金补助数额:单个项目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8月
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支持范围:种植、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项目;棉花、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资金补助数额:300万
申请申报时间:6月底
项目名称:农业综合开发专项-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支持范围:品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和出口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着。
资金补助数额:150万元
申请申报时间:6-8月
九、项目申报受理单位:各省发改委、商务厅
项目名称:冷链物流和现代物流项目
支持范围:仓储设施、运输工具
资金补助数额:100万
申请申报时间:7月
❼ 新开垦了什么样的茶园
有调查显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面积2002年以前为60平方千米即90000亩,2002年以后增加到64平方千米即96000亩。1979年、1988年、1996年、2001年、2005年的茶地面积分别占主景区面积的3.84%、4.7%、13.09%、13.43%、16.70%。增加的这些茶园主要是原撂荒被重新垦复的茶园。撂荒多年后又被重新垦复利用,大部分已种上新茶苗,尚有在垦复中的老茶地已对植被造成很大的干扰。还有一些农田或菜园改造成的茶园,利用荒田改造成的茶园,新开茶地多为近年来毁林或在原住民搬迁后留下的屋基上新造的茶地。景区内的茶地呈星散分布,而以溪南的水运队到南源岭一带、山北的水帘洞以北最多,次为星村镇周围。仍有大量茶地分布于主要的游道边,对景观造成影响。部分茶地分布于九曲溪沿岸和主要的景观边,破坏了植被的天然性。老茶园大多分布于山谷或山脚,新茶园多分布于山脊或半坡,山脊原植被保护较好,大多土壤有机质较丰富,因而被毁林建造茶地,这种类型的茶地在景区内随处可见,对植被的破坏最为严重。另有小部分茶地建造在陡坡上,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茶地的开垦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茶地开垦对景观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茶地的开垦、日常经营中取土培根等大多要砍伐已处于中早期演替阶段的马尾松林,清除林地的灌木层和草被,使群落结构简单化,林地土壤完全裸露,自然景观遭受强烈的干扰。这种情况在铁板峰顶和水帘洞顶尤其严重。
2.茶地开垦对周边林地的蚕食原有茶地边缘的林地常受到小面积砍伐,逐步被改造成茶园,原有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林缘线收缩后退,阳性灌草不断侵入,致使林地面积减少。
3.茶地开垦造成水土流失茶地改新、补苗、取土、培土、开路、开排水沟,茶地用的蓄水池、管理不善,20世纪90年代后开垦的茶地都没有石砌挡墙,等等,这些因素均造成茶地的严重水土流失。
4.茶地垦复对林木的影响茶地边缘的马尾松等林木因遮蔽茶地的阳光常受到砍伐;山顶上开垦茶地时仅留林缘一层林木,受大风时易倒伏甚至死亡;茶地开垦和取土时对树木的根系会造成损伤或致死;茶地改新时老茶树被砍伐堆于林缘,腐烂时释放的单宁等次生物质对林木及林地土壤均有影响;等等。
5.茶地垦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茶地垦复清除林地上大量的林木和林下植物,破坏森林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常绿阔叶林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远大于茶地,而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则远小于茶地。两类茶地的比较中,水帘洞边的茶地撂荒多年,佛国岩的茶地新近采取过垦复措施,前者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高于后者,优势度指数则反之,说明垦复对茶地的物种多样性有显着的影响。
6.樵采对森林群落的破坏茶叶加工及茶农生活用薪炭材有些来自景区内的树木,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7.茶地垦复施肥等对景区内水质的影响茶地垦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下大雨涨洪水时,九曲溪溪水十分浑浊,比如2003年6月24日至25日从小雨至大雨、暴雨连续下个不停,24日17时至25日8时,九曲溪上游降雨201毫米,天游降雨248毫米,九曲溪涨洪水且十分浑浊,26日从五曲大桥采样监测,悬浮物浓度达182mg/l,而平常该处水中悬浮物浓度只有10mg/l以下。因茶地面积逐年增大,其蓄水能力较弱,致使九曲溪水位逐年持续下降。近几年开展水质监测中发现九曲溪水总磷持续偏高,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标准下降为Ⅱ类水标准,这与茶地的施肥有一定的关系,从土壤监测中也发现,茶园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远高于森林土壤。
8.茶产量增加导致制茶车间需求增大茶地面积增大,茶叶产量增加,原有的制茶车间势必不能满足需求,违法占地、违章建设行为就时有发生,近两年发生在景区内公路沿线大量的违章建筑,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的景观资源。
❽ 研究区生态降氟建设措施
生态降氟系统的建立,关键在于构建多个完整根群层片的植被群落,但就大地貌单元而言,山地丘陵区土壤氟水平分异复杂,平原地区则相对单一;而从小地貌单元而言,则山顶和坡上部土壤氟易于迁移,麓坡和谷底土壤氟易于聚集等,因此地貌要素对土壤氟的水平分异表征是明显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地形的不同而提出相应的生态防治措施。如在山地地段应保留原有的天然植被带,尽量减少对表层土肥及氟的扰动;在农田间则可增加植物林带,其作用是利用乔木及灌木的根群层片吸收、转化地境中下部的氟,减少土壤氟淋滤进入地下水中的氟,因此在构建豫东平原及南阳盆地的生态降氟系统时,应根据两个区域的山地、岗地及平缓冲积平原三种地貌条件设置不同的降氟植物篱实现降低地下水中氟背景值的效果。
(一)山地丘陵生态降氟系统的构建
丘陵山地主要分布于南阳盆地的边缘地带,北为伏牛山地,秦岭、大巴山位于西部,而东边为桐柏、大别山地,相对盆地中部冲积平原而言属于氟的“源区”,该区域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小,主要分为山顶和山坡两个地段。
1.山丘顶部
山丘顶部的成壤条件一般较差,除局部地段发育有厚度不大的残积土外,更常见的是风化母质或岩石岀露地表。总体而言在陡坡或基岩裸露处植被覆盖率较低,往往难以形成完整的林冠层次,植物的根群层片也有待完善,当受到大规模降水的影响时,土壤及松散的母质易受到各种侵蚀作用如溅蚀、面蚀等而流失,其土壤氟往往形成地形低洼处的“氟源”。
有效弱化山顶土壤及母质的侵蚀、流失的措施主要是提高该地段的植被覆盖度,通过植被拦截泥沙、减缓流速、吸收分解水溶性氟的作用达到固持吸收土壤氟的目的。一般在土壤及松散母质较厚的区域可通过苗栽或播种的办法提高植被覆盖度,而土壤及母质较薄的地段则以封育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该区域人工种植成活率低且受到人为干扰时易加剧水土流失。
2.山坡地段
山坡地段一般按坡度是否大于15°分为两种类型,在大于15°的山坡中,虽然土壤厚度一般较小,水肥条件较差,自然植被的林冠层次及根群层片均不甚完善,但由于植被本身具备的拦截吸收土壤营养组分作用,在这类坡地上植被与土壤两者已达到稳定状态,若破坏原有生态结构而种植新的植被种类反而难以成活,造成水土的进一步流失,因此此类地段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和垦殖,在利用该部分土地时必须预先严格规划,并预留一定比例的自然植被带。
通常在坡度小于15°的山坡上土壤母质层厚度较大,水肥条件良好,在此次野外调查工作中,该地段一般满足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种植物类型生长发育的生境条件。进行此地段生态系统建设时,一般天然条件下形成的杂树林往往是植物群落结构较为合理的地段,不应该进行改造利用,但在此次野外调查工作中发现,研究区内的近山脚处坡地往往被垦殖成经济林生产地,由于植物种类单一,根群层片缺少浅表的草本层,根据张燕等(2003)的研究,即使缓坡面的茶园,有机质流失量也是大坡度杂木林的13倍之多,有效氮的流失量也达到12.37倍,全磷流失则更为剧烈(表10-22)。因此为减少坡面物质流失,应尽快退耕还林,或在人工林地之间保留部分原有植被带,也可考虑在顺坡方向多样化布设人工林地,种植草本、灌木结构的植物,使整个坡面形成乔木、灌木、草本的完整组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土壤母质厚度吸收土壤氟。
表10-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和养分流失绝对量
(据张燕等,2003)
(二)岗地
岗地位于山地丘陵与平缓冲积平原之间,既是前者土壤氟的汇区也是后者的一个源区,主要分布于南阳盆地的山前平原地带,因此如何有效吸收山地丘陵区流入的氟及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氟是实现生态降氟的关键。
岗地土层厚度比山地大,土壤水肥条件更好,但受到人为活动更为强烈,造成植被种类单一及根群层片不完善,影响植被的吸氟效果,针对这种情形我们主要采用坡面植物篱的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系统的功能。
坡面植物篱工程指的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布设的密植植被带(图10-9),一般只有一两排密植乔木、灌木,不占用大量农田,因而对作物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其主要功能是拦截滞留土壤氟,使“根群坝”有充足的时间与其形成稳定的水土接触,实现“根群”对土壤水溶性氟的吸收。
植物篱的间距可根据Young A提出的植物篱带间最大坡面距离经验公式L=100/a来确定,其中a为坡度。调查显示,有植物篱地带的径流量是无植物篱地带的1/3左右,土壤侵蚀量更是只有后者的21.46%,对土壤肥力成分的拦截效果同样十分明显(表1023),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损失量分别减少了80.23%、64.84%、78.48%和82.27%,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损失量则减少了84.94%、83.64%和69.91%。
图10-9 岗地植物篱工程示意图
表10-23 有无植物篱地带土壤养分损失估算量对比情况
(据陈良,2004)
而在植物篱内部结构的选择中,应根据南阳盆地本地的植物种类选择,如草本植物可选苍耳等经济作物;灌木则以喜氟的茶树为主,另可选柑橘、栗树、野桑等品种;乔木可选乡土种如杨树、栗树、楝树、刺槐、樟树等。
(三)平缓冲积平原生态降氟系统的构建
平缓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阳盆地的中部及豫东平原地区,处于南阳盆地及豫东平原的地势低洼处,是研究区内高氟地下水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区域。其土壤母质层厚度大,水肥条件好,土壤质地以亚黏土-黏土为主兼有砂质,这些良好的地境条件构成了区内草本、灌木、乔木三种类型的植被结构,但同时这些区域受人为活动的干扰最为剧烈,往往改造的结果是使区内植被种类日益单一,并伴随覆盖度的降低,如农作物区普遍种植的作物只利用了第一层片,对第二、第三层片的功能利用不充分,往往使土壤氟淋滤下渗地下水中形成高氟地下水区,因此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途径来改善本地段的生态系统功能。
1.构建农林复合系统
由于不同类型的植被所占据的地境深度不同,因此多种类型的植被以混生的方式种植可减弱植物对土壤水肥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时多个根群层片的存在可形成有效的“根群坝”,能有效拦截吸收土壤氟达到降低地下水中氟含量的效果,因此在平缓冲积平原广大高氟地下水分布区,往往通过在农田周围种植植被群落形成农林复合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林冠会对下面的植物产生遮阴及植物之间存在化感作用即植物会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次生物质从而对周围其他植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因此在构建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时考虑植物种类之间的搭配、间距等因素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如间距应该包括A物种水平根群范围、B物种水平根群范围及预留位置之和,预留位置是指树木成长根系水平发展范围与浅根系乔灌木深部发展范围之和。常常在深根系乔木之间种植农作物时,不仅不会影响两者各自的生长反而能更充分地吸收土壤与地下水中的各种元素,但必须预先考虑树冠的生长对中间农作物的光照条件的影响,因此在构建农林复合带之前,先对该地段的不同物种和年龄的植物展开详细的生态地质调查很有必要,并可建立关于复合系统物种的数据库,使其设置更为合理有效。在研究区内栗树和茶树就是比较成功的农林复合的例子。
2.空地植被缓冲带
研究区空地主要包括田间、路旁或河边荒地等几种类型。限制空地植被缓冲带类型的因素主要有部分农作物生理特性等,如水稻等农作物需要大量水分的特性限制了与其他乔灌木构成复合生态系统,一般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是决定其功能效益的主要变量,只有存在足够宽度和厚度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实现该生态系统的功能。
田间植被缓冲带的设置原则一般是在农田边地面坡流的下游方向构建,可利用缓冲带地境深部的根群层片吸收转化从农田或表层土壤渗漏到根群深部的土壤氟,从而降低进入地下水中的氟量,而河间荒地的缓冲带设置应根据紧邻水体的地下水埋藏较浅,不适宜种植深层系的陆生乔木的原则,一般以草本植物为主,同时在缓冲草地外围布设复合乔灌木缓冲带。
❾ 如何对鸡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鸡场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养鸡生产中应重视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这就要求在鸡场规划设计时就要把相应的废弃物设施和工艺当作鸡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也要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把鸡场废弃物处理纳入正规的轨道,促使鸡场废弃物处理向无公害化方向发展。鸡场废弃物的处理,是控制鸡场环境卫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保持和促进鸡场生态良性循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产无公害鸡蛋,必须对鸡场废弃物进行科学的无害化处理,不但有利于鸡场的卫生防疫,还能减少公害,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养鸡场废弃物主要包括:①鸡粪和鸡场污水;②生产过程及产品加工的废弃物,如死胎、蛋壳、羽毛及内脏等残屑;③鸡的尸体,主要为因疾病死亡的鸡只;④废弃的垫料;⑤鸡场和鸡舍散发的有害气体、灰尘等;⑥饲料加工厂排出的粉尘等。这些废弃物富含氮、磷和各种有机物,极易腐败,常常还带有致病微生物。其产量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将对水(地面水)、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造成很大的污染,不但使场区小环境的卫生状况恶化,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于鸡场废弃物的处理,必须按照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原则,不但能提高养鸡业的社会效益,而且可增加经济效益。使鸡场废弃物向无害化、资源化方向发展。
1.鸡粪加工处理的基本要求
生产的鸡粪产品应当是便于储存和运输的商品化产品,应当加工干燥处理;必须经过杀虫灭菌,符合卫生标准,而且没有难闻的气味;应当尽可能保存鸡粪的营养成分;鸡粪的加工过程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1)场地要求 新建、扩建和改建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配置畜禽粪便处理设施或畜禽粪便处理场。已建的畜禽场没有处理设施或处理场的,应及时补上。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处理场:生活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密集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和单位单独建设的畜禽粪便处理场,应设在上述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米。
(2)处理场地的布局 设置在畜禽养殖区域内的粪便处理设施应按照NY/T 682的规定设计,应设在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与主要生产设施之间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3)粪便的收集 新建、扩建和改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应采用先进的清粪工艺,避免畜禽粪便与冲洗等其他污水混合,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已建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逐步改进清粪工艺。畜禽粪便收集、运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环境污染防止措施。
(4)粪便的贮存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应设置专门的贮存设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或畜禽粪便处理场应分别设置液体和固体废弃物贮存设施,畜禽粪便贮存设施位置必须距离地表水体400米以上;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围栏等防护设施,保证人畜安全;贮存设施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贮存粪便,在满足下列最小贮存体积条件下设置预留空间,一般在能够满足最小容量的前提下将深度或高度增加0.5米(对固体粪便储存设施,其最小容积为贮存期内粪便产生总量和垫料体积总和;对液体粪便贮存设施最小容积为贮存期内粪便产生量和贮存期内污水排放量总和,对于露天液体粪便贮存时,必须考虑贮存期内降水量;采取农田利用时,畜禽粪便贮存设施最小容积不能小于当地农业生产使用间隔最长时期内养殖场粪便产生总量);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污染地下水;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应采取防雨(水)措施;贮存过程中不应产生二次污染,其恶臭即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
(5)粪便的处理 禁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农田,畜禽粪便经过堆肥处理后必须达到表6-7的卫生要求;畜禽固体粪便宜采用条垛式、机械强化槽式和密闭仓式堆肥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养殖小区和畜禽粪便处理场可根据资金、占地等实际情况选用(采用条垛式堆肥,发酵温度45℃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4天;采用机械强化槽式和密闭仓式堆肥时,保持发酵温度50℃以上的时间不少于7天,或发酵温度45℃以上的时间不少于14天);液体畜禽粪便可以选用沼气发酵、高效厌氧、好氧、自然生物处理等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应实现农业综合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处理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作为肥料进行农业利用时,其卫生学指标应符合表6-8的要求;处理后的上清液作为农田灌溉用水时,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处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时,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进行农田利用时,应结合当地环境容量和作物需求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利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生产商品化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须符合NY 525和GB 18877的规定;利用畜禽粪便制取其他生物质能源或进行其他类型的资源回收利用时,应避免二次污染。
图6-3 鸡场污水处理流程图
全场的污水经各支道汇集到场外的集水沉淀池,经过沉淀,鸡粪等固形物留在池内,污水排到场外的生物氧化沟(或氧化塘)、污水在氧化沟内缓慢流动,其中的有机物逐渐分解。据测算,氧化沟尾部污水的化学耗氧量(COD)可降至200毫克/升左右,这样的水再排入鱼塘,剩余的有机物经进一步矿化作用,为鱼塘中水生植物提供肥源,化学耗氧量可降至100毫克/升以下,符合污水排放标准。
(1)物理处理 通过物理方法将鸡舍内产生的粪水及污水经水稀释后,通过沉淀和过滤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沉淀物,以及附着在其上面的寄生虫卵和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如沉淀和过滤。沉淀是将污水经过栅格初级过滤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如果池塘足够大,可让其自行沉淀,也可以加入一定的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混凝剂,使其中小的悬浮物凝聚后沉淀。过滤常用的滤料是砂,又叫砂滤。砂滤根据滤料直径的大小又分为快砂滤池(粗沙)和慢砂滤池(细沙),一般用快砂滤池进行过滤。
(2)生物处理 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可用氧化塘进行处理,即经过沉淀过滤的污水送入氧化塘,氧化塘的水深2.5米左右,利用阳光、藻类等,使好气菌充分发酵,杀灭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达到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这种氧化塘的特点是由细菌、真菌、藻类、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虾、鸭、鹅等形成的多条食物链组成水生生态系统,促使污水净化和资源利用紧密结合,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处理后的水经过消毒,可作为非饮用的生产用水。
氧化塘土建投资少,管理方便,通过水产养殖等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占地面积大,受气温、光照等直接影响,管理不当可孳生蚊蝇,散发臭味而污染环境。因此,一定要加强管理,防止蚊蝇孳生、水质恶化变臭。
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其他废弃物主要包括疫苗瓶、药瓶等等,疫苗瓶应先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然后方能丢弃。药瓶也不能随意乱放,应进行适当处理,以防污染土壤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