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波长多少厘米
㈠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波长范围
人耳能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使人悦耳的乐音多在40~40000赫的频率之间。⑤
㈡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波长范围约为多少
人耳可听声音频率范围:20Hz(赫兹)~20000Hz(赫兹),即空气每秒振动的次数在20次到20000次人耳能听到,每秒振动次数低于20次以下称为次声波,每秒高于20000次称为超声波。
㈢ 人的声音波长是多少
声音其实是一种波,可以说是声波,常温下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波长范围约是1.70mm~17.0m 字串9
㈣ 声波的波长是多少
0.017--17米。
解析:
波长=波速/频率,波速一般是340米/秒;,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20HZ--20KHZ,所以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波长:0.017--17米。
简介:
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声波借助各种介质向四面八方传播。声波是一种纵波,是弹性介质中传播着的压力振动。但在固体中传播时,也可以同时有纵波及横波。
拓展资料:
波长(wavelength)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波长λ等于波速v和周期T的乘积,即λ=vT。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
参考资料:声波
网络
㈤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波长范围是米——米
人耳可听声音频率范围:20Hz(赫兹)~20000Hz(赫兹),声速 = 340m / s
所以20Hz的波长为340m/20=17m,20000Hz时为:340m/20000=0.017m=17mm
所以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波长为17mm--17m.
㈥ 假设人的声音频率为3.4KHz,那么,人类声音的波长为多少毫米
解答:人类声音频率3.4KHz,声音的的波长为100毫米。
详细分析:
声音的频率(f):是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波长(λ):是指声音每振动一次传播的距离。
振动一次传播的距离乘以每秒振动的次数就是每秒传播的距离,即波速(v)。因此,
v=λf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波速为340m/s,计算出波长:
λ=v/f=0.1m=100mm。
㈦ 声波的波长是多少
波速一般是340米/秒,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20HZ--20KHZ,根据公式波长=波速/频率,得出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波长为0.017--17米。
㈧ 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波长范围是米——米
人耳可听声音频率范围:20Hz(赫兹)~20000Hz(赫兹),声速
=
340m
/
s
所以20Hz的波长为340m/20=17m,20000Hz时为:340m/20000=0.017m=17mm
所以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波长为17mm--17m。
㈨ 人类听觉的波长是多少
人类可闻声波的范围是20-20000hz,响度在0分贝----110分贝之间。但是波长没有限定,和波速,也就是和介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的介质波速不同。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u=f*v。
声波是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是一种机械波,由物体(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传播的空间就称为声场。在气体和液体介质中传播时是一种纵波,但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可能混有横波。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一般在20赫兹至20000赫兹之间。按频率分类,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20Hz~20kHz的声波称为可听波;频率20kHz~1G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大于1GHz的声波称为特超声或微波超声。
㈩ 声音快还是光快
光比声音快。声音的速度约为345米/秒,而光的速度约为300000千米/秒,可见,光速比声速度要多出很多倍了。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也就是说光既是能量(波动性),也是物质(粒子性),所以这种能量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不需要载体,光速是不可逾越的。 声音是一种能量,依靠物质的震动来传播(能量扩散),其速度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10)声音波长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真空中的光速(speed of light/ velocity of light)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光速与观测者相对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物体的质量将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动质量将趋于无穷大,所以质量不为0的物体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
只有静质量为零的光子,才始终以光速运动着。光速与任何速度叠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