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法行进多少厘米
A. 正步和齐步正常的标准速率是多少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帖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一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帖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B. 求最标准的军人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向右转等等
第一条:为了规范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保持整齐划一和严格正规的队列生活,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人所在学校。
第三条:队列纪律
一、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作,严肃认真;
三、按照规定的位置列队,集中精力听指挥,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四、保持队列整齐,出、入列应当报告并经允许。
第四条: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左侧中央前,必要时在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
第五条: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正步互换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六条:队列指挥要求教员做到
一、指挥位置要正确;
二、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三、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四、清点人数,检查着装;
五、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第七条:基本队形
队列的基本队形为横队、纵队、并列纵队。需要时,可以调整为其他队形。
第八条:列队的间距
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通常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需要时,可以调整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和距离。
第九条:班的队形
班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和纵队。需要时,可以成二列横队或者二路纵队。
第十条:立正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第十一条:跨立(即跨步站立)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第十二条: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第十三条:停止间转法
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半面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右(左)转,按照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第十四条: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米。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离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四、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五、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六、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
口令:向前×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第十五条: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领进行)。
第十六条: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1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第十七条:行进间转法
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照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二、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三、转动时,保持行进时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第十八条: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
口令: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时,听到口令,左脚向左分开约一脚之长),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二、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三、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第十九条:整理着装
整理着装,通常在立正的基础上进行。
口令:整理着装。
要领:双手从帽子开始,自上而下,将着装整理好。必要时,也可以相互整理。整理完毕,自行稍息。听到“停”的口令,恢复立正姿势。
第二十条:集合、离散
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连(或者×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者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当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班集合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第二十一条:整齐、报数
一、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照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向前――看。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口令:以×××为准,向中看――齐。向前――看。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为准(或者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以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二、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连集合时,由指挥员下达“各排报数”的口令,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排到齐”或者“第×排实到××名”。
必要时,连也可以统一报数。
要领: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报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者“缺×名”。
第二十二条: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第二十三条:单个军人出列、入列
一、出列
口令:×××(或者第×名),出列。
要领: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者序号后应当答“到”,听到“出列”的口令后,应当答“是”。
1、位于第一列(左路)的军人,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取捷径出列。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退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照本条的上述规定从队尾(纵队时从左侧)出列;位于“缺口”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右路)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右跨1步),然后,按照本条有关规定从队尾出列。
二、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口令后,应当答“是”,然后,按照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第二十四条: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行进,指挥员应当下达“×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以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需要时,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者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和振奋士气。
停止,指挥员应当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第二十五条: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一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停止间口令:向右――转。
行进间口令: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停止间口令:向左――转。
行进间口令:向左转――走。
要领: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当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第二十六条:敬礼
举手礼
口令:敬礼。
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米(戴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第二十七条:单个军人敬礼
要领:单个军人在距受礼者5-7步处,行举手礼或者注目礼。
第二十八条:分队、部队敬礼
一、停止间敬礼
要领:当首长进到距本分(部)队适当距离时,指挥员下达“立正”的口令,跑步到首长前5-7步处敬礼。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再向首长报告。例如:“团长同志,步兵第×连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全连应到×××名,实到×××名,请指示,连长×××”。报告完毕,待首长指示后,答“是”,再敬礼。待首长还礼后礼毕,尔后跑步回到原来位置,下达“稍息”口令或者继续进行操练。
二、行进间敬礼
要领:由带队指挥员按照单个军人行进间敬礼的规定实施,队列人员按照原步法行进。
C. 齐步走的步幅是多少厘米
是75厘米。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高于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D. 军事三大步法,及口令,怎么走,怎么叫
三大步伐:齐步,正步,跑步。 一般分间接口令, 也就是预令和动令要分开, 齐步 — 走,立定,连续口令,干脆利落,声音洪亮,用胸腔发音。
不训练很难达到这种标准,不当兵很难叫出军人的阳刚。有气无力
E. 当兵的步伐一步是多少
三大步伐为 正步 齐步 跑步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的常用步伐,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中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想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齐步行进要求姿态端正,臂腿协调,摆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准确。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动作要领: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提出约75厘米(腿要蹦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 ,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向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前脚掌着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不能全脚掌着地;立定时,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F. 国庆阅兵分列式中徒步方队通过主席台时采用的是哪种步法
国庆阅兵分列式中徒步方队通过主席台时采用分列式。
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检阅的仪式。按通过方式划分可分为:徒步列队、车辆列队或者空中列队。部分国家阅兵时徒步列队使用专门的正步通过检阅台。
(如苏联/俄罗斯)通常受阅次序为:徒步方阵——车辆方阵——空中列队。有时阅兵只有徒步方阵的检阅而没有车辆或空中列队的检阅。空中列队通常在地面方阵之后或同时通过检阅台。通常分列式总是放在阅兵式之后进行。
(6)步法行进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1、各分队行至第一标兵处,将队列调整好;进到第二标兵处,掌旗员下达“正步--走”的口令,并和护旗兵由齐步换正步,同时换端旗(掌旗员和护旗兵不转头。此时,阅兵首长和陪阅人员应向军旗敬礼。
2、副团长或参谋长和各分队指挥员分别下达“向右--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可喊“一、二”),按规定换正步(步枪手换端枪)行进,位于指挥位置的军官行举手礼,其余人员向右转头(各列右翼第一名不转头)不超过45度注视阅兵首长。
3、此时,阅兵首长答礼,其他陪阅人员可不答礼;进到第三标兵处,掌旗员下达“齐步--走”的口令,并与护旗兵由正步换齐步,同时换扛旗;其他分队由上述指挥员分别下达“向前--看”的口令,队列人员听到口令后,在礼毕的同时换齐步(步枪手换托枪)行进。当上级首长检阅时,团长和团政治委员通过第三标兵后,到阅兵首长右侧陪阅。
4、各分队通过第四标兵,换跑步带到指定的位置。待最后一个分队通过第四标兵,阅兵指挥下达“标兵,撤回”的口令,标兵按相反顺序跑步撤至预定位置。
G. 军人走正步的要领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第十八条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移步和礼步。
(一)齐步
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着海军藏青色春秋常服、冬常服时,拇指根.部对正双排扣中间位置),并高于春秋常服或者冬常服最下方衣扣约5厘米(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5厘米;着作训服时,与外腰带扣中.央同高),离身.体约3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见图18)。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春秋常服或者冬常服最下方衣扣约15厘米处(着夏常服、水兵服时,高于内腰带扣中.央约15厘米处;着作训服时,高于外腰带扣中.央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见图19)。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见图20-1),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见图20-2);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垂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着海军藏青色春秋常服、冬常服时,两拳内.侧各距双排扣中间位置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四)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他场合。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五)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照齐步或者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见图21)。
(六)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者后退
口令:向前×步——走。
后退×步——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当按照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步、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步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七)礼步
礼步主要用于纪.念仪式中礼兵的行进。
口令:礼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缓慢抬起,腿要绷直,脚尖上.翘,与腿约成90度,脚后跟离地面约30厘米,按照脚跟、脚掌顺序缓慢着地,步幅约55厘米,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两臂下垂自然伸直、轻贴身.体(抬祭奠物除外);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见图22)。行进速度每分钟24-30步。
(八)携便携式折叠写字椅行进
携折叠写字椅行进时,左手提握支脚上横杠中间部位,左臂下垂自然伸直,写字板面朝外。
H. 正步走1分钟走多少步
正步,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意在展现军威,但训练费时费力,主要应用于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中行进的军人。
正步最初是普鲁士军队在19世纪初期在阅兵中使用的。如今,各个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均为,每个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着地用力,队伍遵循一定节奏整齐前进。
正步走是军队或其他组织的队列行进的一种步伐,在英语里叫做goose_ stapping 是鹅步的意思。其特点是像鹅那样高抬腿向前迈步。这个英文名词最早见于1806年。然而,鹅步并不是正步走的原名。
原来,正步走原名来自德文的“阅兵步法”(Paradeschritt)。它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特点是大腿僵直向前踢出90度(当今的爱尔兰踢腿舞蹈仍然可以看到其痕迹)。十七世纪起,流行于普鲁士。
(8)步法行进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三大步伐的正步和跑步的动作要领: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
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前脚掌着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不能全脚掌着地;立定时,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I. 军训三大步伐中,各每分钟多少步,每步距离多少求解
中国军人标准是:
跑步:步幅约8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齐步:步幅约7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正步:步幅约75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J. 正步走的节奏是多少一分钟走几步
正步走的节奏是一二一,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正步走主要应用于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中行进的军人。正步最初是普鲁士军队在18世纪中期在阅兵中使用的。如今,各个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均为,每个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着地用力,队伍遵循一定节奏整齐前进。
动作要领
正步走时,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
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千百人的方队正步走由于整齐划一动作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因而具有强烈的震撼和炫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