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节等于多少公里
⑴ 自行车27节=多少时速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1节为1.852千米/小时=1海里每小时
27节就是50.004km/h
⑵ 一节相当于多少公里每小时
1.852公里/小时。
节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简写,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
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0.514444m/s。
(2)27节等于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
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
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又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
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
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节
⑶ 二十七节等于多少公里
1节为1.852千米/小时=1海里每小时
27节就是50.004km/h
⑷ 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节”为船舶航行速度单位,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一般情况下,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
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0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最快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可以达到25-32节的速度,一般散货船在12-17节之间,杂货船一般在15-17节之间。
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是舰艇最重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之一。通常用计程仪测定水面舰艇的航速分为最大航速、全速、巡航航速、经济航速和最小航速。
目前大的舰船像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等等航速多为30节左右,而小型舰船像导弹快艇、鱼雷快艇等小型军用舰艇的航速多为40到60节。
(4)27节等于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安全航速
安全航速(SafetySpeed)是指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规定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的一种航速。使用该航速时,要求能够同时达到:
(1)随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行动以避免碰撞;
(2)在与当时环境和情况相适应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如果船舶在航行中没有采用安全航速而引起碰撞事故,应当承担碰撞责任。
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对所有船舶都应考虑:
(1)能见度情况;
(2)通航密度,包括渔船或者任何其他船舶的集中程度;
(3)船舶操纵性能,特别是在当时情况下的停船距离和回旋能力;
(4)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诸如来自岸上的灯光或本船灯光的散射反光;
(5)风、浪和水流的情况以及航行危险的接近;
(6)吃水与可航水深的关系。
对于装备有可供工作的雷达的船舶在决定安全航速时还应考虑:
(1)雷达设备的特性、效率和局限性;
(2)所用雷达距离标尺带来的任何限制;
(3)海况、天气和其他干扰源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4)对小船、浮冰和其他漂浮物在相当距离上雷达有探测不到的可能性;
(5)雷达探测到的船舶数目、位置和动态;
(6)当用雷达测定附近的船舶或者其他物体的距离时,也许能够对能见度作出更正确的估计。
⑸ 航空母舰的排水量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提康得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
目前最大的巡洋舰,俄罗斯基洛夫级
驱逐舰: 现代海军舰艇中,用途最广泛、数量最多的舰艇是驱逐舰,这是一种装备有对空、对海、对潜等多种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吨之间,航速在30—38节左右。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有“海上多面手”称号。
驱逐舰是伴随鱼雷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舰种。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以鱼雷为武器的鱼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给敌方大型舰艇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对付鱼雷艇,人们建造了反鱼雷艇——鱼雷炮艇,它是驱逐舰的前身。随后,不断更新装备提高航速的鱼雷炮艇改名为鱼雷艇驱逐舰,简称驱逐舰。它不仅有火炮装置,还有鱼雷武器,可用来对付敌方的鱼雷艇和其它舰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驱逐舰已能随舰队远航。故那时的驱逐舰又称“舰队驱逐舰”。驱逐舰随着时间推移,排水量越来越大,从最初的400吨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吨;航速则提高到38节。多种新型的海军武器装备也大都装备到驱逐舰上了,甚至有的国家还建造了反潜用直升机驱逐舰。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个国家拥有400艘驱逐舰。第一艘核动力驱逐舰是美国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号。(二战期间,按口径划分是主炮口径大于或等于3英寸76毫米小于或等于5英寸127毫米的)。
目前最先进的驱逐舰,美国阿利伯克级。
我们的骄傲中华神盾,兰州级
护卫舰:护卫舰是以导弹、舰炮、深水炸弹及反潜鱼雷为主要武器的轻型水面战斗舰艇。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等任务。
护卫舰是一种古老的舰种,早在16世纪时,人们就把一种三桅武装帆船称为护卫舰。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德国潜艇肆行海上,对协约国舰艇威胁极大,为了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安全,协约国一方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当时最大的护卫舰的排水量已达1000吨,航速达16节,具有远洋作战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故技重演,采用“狼群”战术打击同盟国的舰船,损失很大。作为对应策略,同盟国又开始大量建造护卫舰,整个战争期间共建造了多达2000艘的护卫舰。排水量达1500多吨,航速提高到18—20节,护航中的防空、防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护卫舰除为大型舰艇护航外,主要用于近海警戒巡逻或护渔护航,舰上装备也逐渐现代化。70年代后,导弹和直升机开始装备上舰,出现了导弹护卫舰等新的概念。现代护卫舰已经是一种能够在远洋机动作战的中型舰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2000—4000吨,航速30—35节,续航力4000—7500海里。已成为吨位在600吨以上各类舰种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舰艇。
美国主力护卫舰“佩里”级
⑹ 一节等于多少海里
一般情况下,一节等于1海里/小时等于1.852公里/小时,为国际通用标准。一般水面舰艇的航速会远远高于水下潜艇,目前像航母、驱逐舰这种好几千吨或数万吨的水面舰艇航速一般不过三十节,而之所以控制在30节左右。
一是考虑到编队体系要求航速大致统一,如补给舰等航速偏低,如果作战舰艇航速偏高,会影响整个编队协同作战能力的发挥。
二是三十节是较合适的经济航速,同样里程下30节一般比40节要节省60%燃料;较后则是抗风浪性,海上航行环境是难以预料的,如果大型舰艇航速过高,很可能在高风浪的海况下发生危险。而千吨级或以下的水面舰艇较高航速有的可以达到60节。
如我国的022型隐身导弹艇航速就可以达到50节。因为轻型舰艇人员编制不多,追求的是机动性和应急反应能力,航速偏高是需要要求的。
当然航速偏低是不被提倡的,像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就是因为动力系统的“心病”,较高航速仅仅27节,看似比正常的三十节只低了一点,可是如若战争爆发时,会严重影响航母编队的实力发挥。
现役水下潜艇中,跑的较快的是俄罗斯阿尔法级核潜艇,较高航速达到42节,一度成为世界上跑的较快的潜艇。
⑺ 为什么AD表示船的航行速度
舰船在单位时间内所航行的里程,以海里/小时计算,简称节。 1节=1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 [节]:为船舶航行速度单位,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是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目前的航母最高速,美国的都在30节以上,法国的由于动力系统改自潜艇,速度稍慢,才27节。一般航母最高速在30节上下,最快也不过35节,平时巡航的话,不超过20节。
⑻ 现在最快的军舰每小时多少节啊
现在的船航速都不是太快,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什么的航速对比二战时期完全没有提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技术止步不前,而是因为30节左右的航速在现在的海战背景下已经够用了。 目前速度较快的军用船只是气垫登陆艇。最快的能到90节,一般的也有40-70节。而大型军用舰船则在30节上下浮动,而驱逐舰或者护卫舰相对大吨位的航母也不再有航速优势。苏联冷战时期曾经建造过水下42节的潜艇,不过都退役了。二战的航速之最则归于日本海军的峰风级驱逐舰,最高测试航速接近40节。 再来几个飘渺点的,美国和苏联都计划研发过水下超空泡技术,主要运用于水下兵装和潜艇。原理大概就是在抗压壳体外弄一层空气减小阻力什么的,冷战时期的此类苏制鱼雷如果实现能达到三位数的惊人航速,而美国据传更是准备把这技术捣鼓到潜艇上,航速也是三位数的。
⑼ 航海中,一节等于多少公里
1节的速度为:
1、 每小时1海里(n mile/h);
2、 每秒0.5144444米(m/s) ;
3、 每小时1.852千米(km/h) 。
陆上的车辆,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后来,也用于风及洋流的速度。
节的符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 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
另外节还是舰船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的长度单位。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而中国舰船锚链长度标志以20米为1节。
SO标准及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使用单位符号为kn,而亦有常用kt,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需要注意,由于飞机位于不同的大气条件下飞行,航空仪表指示空速的节可能会与真实速度有所不同。
来历
直至19世纪(一说为16世纪[1])为了计算船的航行速度,水手们想出办法,在一根长绳上打很多结(英语:knot)然后在船尾随水流放下,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冲走的结的个数来计算船速。
每个结的距离为47尺3寸(14.4018米)(一百分之一海里),水手会用30秒的沙漏(现时因海里有国际标准而使用28秒)去计算移动速度,每一个结为一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节
⑽ 中国的军舰航行速度是多少
1 054A隐形护卫舰:满载排水量4000吨(也有一说指标排3900吨满排水4500吨)。舰长134米、舰宽16米、吃水5米,长宽比接近8.6。最大航速27节,18节续航力3800海里,190人编制。
2 052B 052B舰体长约160米,宽度则超过19米, 排水量 主机:柴燃动力 航速:<30节排水量:7000吨 主机:柴燃动力 。
3 022 导弹快艇 航速是 5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