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
A. 皮尺尺寸对照表对应多少厘米
1、皮尺的测量单位为市寸和市尺。
2、市寸和市尺与常用的米、厘米的换算关系为1市尺=10市寸=0.33米=33厘米。
3、根据上述换算关系进行换算即可,比如测量的尺寸为26寸,那么对应的长度可以转化为26×3.3cm=85.8厘米。
标注以毫米计算,一小格是一毫米,10格就是一厘米,10、20、30就是10、20、30厘米。皮尺的反面是市制刻度:市尺,市寸;卷尺的正面分上下二部分,一边是公制刻度(公尺,公分),一边是英制刻度,(英尺,英寸)。
卷尺的主要类型为钢卷尺,其次是纤维卷尺,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皮尺,很多人说是布尺,还有就是腰围尺(裁缝尺/量衣尺都属于此类)。在我国的南方和香港地区通常称卷尺为软尺或者拉尺。其材质是PVC塑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能防止在卷尺的使用过程中被拉长。
B. 裁缝用的皮尺是什么单位
裁缝用的皮尺的两面分别有两个不同的计量单位:
1. 一面以厘米为单位,最小刻度是毫米。
2. 一面以寸为单位,十寸为一尺。
皮尺又叫软尺,是用漆布等做的卷尺,软布材质,主要用于建筑工地测量。
10寸等于1尺,1寸约合3.33厘米,1米=30寸。
如果是一尺的尺,那么厘米那边是33,如果是50厘米尺,那么对面是15寸。
老式的裁剪书上都是以“寸”为单位。现在市面上的衣服都是用厘米,习惯性的说3尺3寸,那么实际就有1.10米,以一种服装的标准号为例:175/96就是175厘米的身高,96厘米的胸围。
(2)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古时候的“尺”和今天的“尺”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C. 皮尺怎么换算成cm
1、皮尺的测量单位为市寸和市尺;
2、市寸和市尺与常用的米、厘米的换算关系为1市尺=10市寸=0.33米=33厘米。
3、根据上述换算关系进行换算即可,比如测量的尺寸为26寸,那么对应的长度可以转化为26×3.3cm=85.8厘米。
(3)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换算关系:
1米=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
1分米=1公寸=0.1米=3市寸
1厘米=1公分=0.3937英寸
即1毫米=0.1公分=0.01公寸=0.001公尺
D. 皮尺上的一市尺等于多少厘米
1米=100厘米=3尺
所以1尺=33.33333333......厘米
也可以说是100/3厘米(假分数)或33又1/3厘米(带分数)
望采纳
E. 皮尺怎么看尺寸呢
皮尺上数字大的一面,从0刻度开始到数字1是一寸,数下去,到十寸的时候就是一尺,通常整条皮尺是四尺半的长度,也就是四十五寸。皮尺上数字小的一面,两个数字之间的一个小格是一厘米,而最小的短线格,一小格是一毫米。数字小格数到一百的时候,就是一米。
家常用的软尺一般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是- -百五十厘米。小数字的一面是一百厘米的时候,大数字的一面是三尺(三十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米等于三尺。小数字的一面是一百五十厘米,大数字的一面是四十五寸(四尺半),这就是这种软尺的最长测量限度。
(5)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为避免这项改变,要求使用钢卷尺时按照尺上标注拉力进行。钢卷尺在不同温度下其尺长也会变化因此必须采用以温度t为变量的函数来表示尺长。
测量时钢卷尺零刻度对准测量起始点,施以适当拉力,直接读取测量终止点所对应的尺上刻度。
间接读数法:在一些无法直接使用钢卷尺的部位,可以用钢尺或直角尺,使零刻度对准测量点,尺身与测量方向一致,用钢卷尺量取到钢尺或直角尺上某一整刻度的距离,余长用读数法量出。
F. 量衣服的那个软尺子是什么尺寸单位 怎么看
一般皮尺长度150厘米,最长是100米皮尺。
用于裁缝制衣行业的皮尺,一般称之为量衣尺,长度一般是150厘米/45市寸、150厘米/60英寸、200厘米/79英寸和300厘米/120英寸。
皮尺上面有标记:一般是1.5米长,一面最小刻度是毫米,也有厘米、米的刻度;另一面是以寸为单位,十寸为一尺。10
厘米
=
3
寸。
G. 衣服尺寸对照表
常用“尺码”:S: Small 小、M: Middle 中、L: Large 大、XL: extra large 加大。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种标注不规范。不管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必须按中国的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标注型号,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代码标注。
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号”是指服装的长短,“型”是指服装的肥瘦。
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斜线后面的字母表示人的体形特征。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A型表示一般体型,B型表示微胖体型,C型表示胖体型,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
(7)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选择合适的自己的衣服尺码的方法:
1、量体:是指用软尺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围度的尺寸,作为制作的依据。测量时,被测者立正站直,双手自然下垂,最好穿较紧身的工作服,以保证尺寸的准确性。测量围度时,皮尺应该保持垂直。量体时要注意观察号体型特点,有特殊部位要注明,以备裁剪时参考。
2、参考通用码数:记录下自己平常的穿衣码数,或让店家测量下自己的身高、体重及三围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来选择衣服的尺码。
3、量衣:量一下自己最合适的衣服的平铺尺码,对应产品介绍下面要购买的那一款服装的平铺尺码表选择衣服(每个款的数据不同)。服装的类目相同的,尺码准确度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尺码
H. 一尺等于多少厘米,29的裤子腰围是多少,有多长呢
一尺等于33.3333厘米,29的裤子腰围是73.5厘米,有104厘米长。
一尺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
根据我国的相关国家标准,成年男女的服装尺码都是用号型制来表示的。
除此之外,通常我们所看见的诸如S、M、L(通常用在休闲服饰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裤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标注方法都是不规范的,只是大家都习惯了,很多品牌还是会在号型制之外再辅以大家都以习惯的标注方法。
服装尺寸是服装造型的依据,服装各部位与人体相应部位的具体尺寸关系,对于服装的合体要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8)皮尺50尺是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一尺在不同时期的长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I. “皮尺”怎么看
标注以毫米计算,一小格是一毫米,10格就是一厘米,10、20、30就是10、20、30厘米。皮尺的反面是市制刻度:市尺,市寸;卷尺的正面分上下二部分,一边是公制刻度(公尺,公分),一边是英制刻度,(英尺,英寸)。
卷尺的主要类型为钢卷尺,其次是纤维卷尺,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皮尺,很多人说是布尺,还有就是腰围尺(裁缝尺/量衣尺都属于此类)。在我国的南方和香港地区通常称卷尺为软尺或者拉尺。其材质是PVC塑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能防止在卷尺的使用过程中被拉长。
米尺、皮尺、卷尺
区别一:制成材料不同
1、米尺的原材料可以是塑料或者木材制成的。
2、皮尺的原材料则是软布,很少用其他材料制成。
3、卷尺的原材料包含玻璃纤维和PVC塑料。
区别二:用途不一样
1、米尺主要用于教学,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老师在使用。
2、皮尺主要用在工地,大部分工地测量需要用皮尺。
3、卷尺用途最多,家庭装修,建筑工人都可以使用。
区别三:长度不同
1、米尺的长度有限,基本就一米多,最长不会超过两米。
2、皮尺的长度一般在一米到三米之间。
3、卷尺的长度不限制,大部分都要四五米长。
J. 皮尺的换算方法
这个是英寸的算法,我们一般用市寸,一市寸大概等于33.3厘米。所以69厘米大概是2尺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