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水库多少平方公里
⑴ 关于淮河的资料
淮河(Huaihe River)中国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泄。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江水道,至此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2度~121度,北纬31度~36度,流域面积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地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及湖北5省,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现状淮河分为淮河水系及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整个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1亿m3,其中淮河水系453亿m3,沂沭泗水系168亿m3。淮河淮河流域图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1000km,总落差196m,平均比降0.2‰。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干流全长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区,一般高程200— 500m,沙颖河上游石人山高达2153m,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别山区高程在300一1774m;东北部沂蒙山区高程在200一1155m。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为100—200m,南部高程为50—100m,东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淮河干流以北为广大冲、洪积平原,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苏北平原高程为2—10m;南四湖湖西为黄泛平原,高程为30—50m。 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的桐柏山,大体自西向东流,经过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至江苏省江都县三江营注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流域西以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脉与黄河的支流伊洛河流域及长江的支流汉水流域分界;北以从河南省郑州至兰考的黄河南堤和从兰考到废黄河口的废黄河南堤与沂沭泗流域分界;南以桐柏山脉、大别山脉及通扬运河、东串场河与长江中下游北岸的汉水、皖河、巢湖、滁河等水系分界;东濒黄海。
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由于里运河以东、废黄河以南、通扬运河及东串场河以北的苏北平原,共计有22440平方公里面积,水流向东直接入海,淮河干流实际汇水面积为164560平方公里。淮河安徽段,处于淮河中游,上自豫、皖交界的洪河口起,下至皖、苏交界的洪山头止,河道长度430公里。淮河以北是黄淮冲积平原,平坦辽阔,土层深厚,地面高程45米至13.5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1/5000~1/10000比降。北部萧、濉、宿、灵、泗诸县境,分布有低山残丘,高程一般在50~100米,萧县官山最高峰408米,淮北市相山峰顶342米,宿县乾山312米,泗县屏山119米。沿淮两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湖泊,是淮河滞洪、行洪地带。淮南主要是山丘区,西部大别山以白马尖和天堂寨最高,高程分别为1774米和1729米;大别山以东,地势显着降低,岗丘连绵,向东北延伸直抵洪泽湖以南,成为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高程一般在50~100米左右,也有300米以上的丘陵,如张八岭的北将军山为399米,沿淮寿县以下有浅山分布。淮河干流比降平缓,平均为0.02‰,沿途流经峡山、荆山、浮山三处峡口,形势险要。正阳关汇纳上游干支河全部山区来水,总控制面积91620平方公里,素有"七十二道归正阳"之称,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嵩山山区等,都是淮河的主要洪水源地。干流平槽泄量:洪河口至正阳关不足1000立方米每秒,正阳关至涡河口为2500立方米每秒,涡河口以下至洪山头为3000立方米每秒。
两岸支流众多。左岸有洪河、谷河、润河、颍河、西淝河、芡河、涡河、漴潼河、濉河等,还有大型人工河道新汴河和茨淮新河,一般都源远流长,具平原河道特征;右岸有史灌河、沣河、汲河、淠河、东淝河、窑河、小溪河、池河、白塔河等,均源于江淮分水岭北侧,流程较短,具山区河道特征。沿淮多湖泊,分布在支流汇入口附近,湖面大但水不深,左岸有八里湖、焦岗湖、四方湖、香涧湖、沱湖、天井湖等;右岸有城西湖、城东湖、瓦端口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高邮湖、沂湖、洋湖等。
皖境淮域,历史上水利发展较早,如寿县的芍陂(今安丰塘),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灌田万顷;横贯宿、灵、泗三县的通济渠,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上溯汴梁,下接运河,沟通江淮,是当时的漕运孔道,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夺淮,终至湮废。及至1949年前,淮北地区已是水系紊乱,河沟淤阻,陂塘沟洫,大都夷平;淮河干流被淤浅,下受洪泽湖顶托,浮山以下入湖河底呈倒比降,宣泄不畅。域内洪涝灾害频仍,甚或旱蝗并发,赤地千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是其真实写照。1949年以后,整治了淮河干、支河道,开挖了排水沟渠,初步建立了排水系统。虽然治理标准尚低,洪涝灾害尚很严重,但取得的治水成绩是很大的,除害兴利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工、农业蓬勃发展,淮北地区已形成了煤、电能源基地和粮、棉基地,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今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编辑本段水系组成
淮河水系
淮河干流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苏省中部注入洪泽湖,经洪泽湖调蓄后,主流经入江水道至扬州三江营注入长江。河源至洪河口为上游,长360km,落差174m,流域面积3万多km2;洪河口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落差16m,流域面积13万多km2;中渡至三江营为下游,长150km,落差6m,流域面积3万km2。
淮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万km2的一级支流有4条,大于2000km2的一级支流有16条,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21条。右岸较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等;左岸较大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浍河、 渫潼河、新汴河等。见淮河主要支流特征表。
在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许多湖泊,其水面总面积约7000km2,总蓄水能力280亿m3,其中兴利蓄水量60亿m3,较大的湖泊有缄西湖、城东湖、瓦端口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见淮河流域主要湖泊特征值表。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转淮河上中游约16万km2的来水,在12.5m水位时,水面面积2069km2、蓄水量3l亿m3,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现在是一个集调节淮河洪水,供给农田灌溉、航运、工业和生活用水于一体,并结合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湖泊。设计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校核洪水位时相应容量为135亿m3。
入江入海水道:①入江水道该水道自三河闸起经金沟改道至高邮湖、邵伯湖,再由运盐河、金湾、太平、凤凰、新河汇入芒稻河、廖家沟达夹江,至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58km,设计行洪流量12000m3/s。②里运河,该河是由历史上的邗沟演变而来,经近40多年的多次整治,已成为一条综合利用的河道。它既可分泄淮河洪水,又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和南水北调东线的干渠。从杨庄起至江都止,里运河全长159km。两岸均筑有大堤,其西堤即入江水道的东堤,有防御淮河洪水,保障里下河地区安全的任务。③苏北灌溉总渠是利用洪泽湖水源,发展废黄河以南苏北地区灌溉的输水干渠,也是淮河洪水入海的一条入工开挖河道,西从洪泽湖口高良涧闸起,东至扁担港入海止,全长168km。设计行洪能力800m3/s,实际动用时,超过了这一标准。1954年大水,总渠分泄了淮河洪水1020m3/s入海。
沂沭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位于淮河流域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流经鲁、苏两省,总面积近8万km2。
沂河。沂河经山东省的沂源、沂水、沂南、临沂、郯城和江苏省的邳县、新沂等县市后入骆马湖,全长574km。骆马湖以上流域面积11600km2。主要支流有东汶河、蒙河、 河、涑河、柳青河、白马河等。现在的沂河干流的安全行洪能力:临沂站为12000m3/s,李庄站为7000m3/s,华沂站为6000m3/s。
沭河。沭河经山东省的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郯城和江苏省的新沂、沭阳等县、市后汇入新沂河。沭河距沂河约20km,两河平行南下。沭河南流至临沭县大官庄时分为两支,南支为老沭河(亦称总沭河),东支新沭河。沭河较大的支流有袁公河、鹤河、浔河、高榆河、柳青河和汤河等。沭河总流域面积5970km2(其中大官庄以上4519km2),干流长300km。
泗河。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一条山洪道,发源于山东省新泰市的太平顶山西侧,流经新泰、泅水、曲阜、兖州、邹县、济宁和微山等县市,于济宁市郊入南阳湖,河长159km,流域面积2366km2。河口的行洪能力约3600m3/s。
南四湖位于济宁以南、徐州以北,由南阳、昭阳、独山、微山等4个湖泊组成,故称南四湖。湖区南北长125km,东西宽6~25km,湖面面积1266km2,最大防洪库容54亿m3。1958年在南四湖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面积602km2,下级湖666km2。上级湖洪水位36.5m时,相应容量23.10亿m3;下级湖36.0m时,容量30.78亿m3。汇入南四湖的河道有53条。南四湖的水从韩庄运河、伊家河、不牢河、老运河等河进入中运河。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宿迁、新沂两市的沂河与中运河交汇处,集水面积5.12万km2。入湖水系有沂河、南四湖、韩庄运河及中运河等。设计洪水位25.0m时,相应蓄水量15.85亿m3;校核洪水位26.0m时,相应蓄水量19亿m3。
入海水道:①新沂河是一条入工开挖的入海河道。自老沂河华沂开始,过骆马湖,切开嶂山岭,向东会合老沭河,至灌河口入海。其中嶂山以下至入海口长146km,最大行洪流量7000m3/s。②新沭河是一条入工开挖的入海河道。从山东省大官庄经大兴镇、石梁河水库、欢墩、沙河、小东关至临洪河口入海。河道全长80km。目前排洪能力为4000m3/s。沂、沭河之间有分沂入沭通道,分沂河洪水入沭河。③分淮入沂水道是一条入工开挖河道,南起二河闸,经淮阴闸、沭阳闸至新沂河,全长97.6km,可相机将淮河洪水分入新沂河,设计流量3000m3/s,校核流量4000m3/s。
⑵ 夹江县的行政区划
1997年,夹江县辖9镇9乡:漹城镇、界牌镇、黄土镇、甘江镇、中兴镇、三洞镇、吴场镇、木城镇、华头镇、甘霖乡、马村乡、土门乡、新场乡、青州乡、南安乡、迎江乡、歇马乡、麻柳乡。县政府驻漹城镇。
2000年,夹江县辖9个镇、13个乡。
截至2011年,夹江县辖11个镇(漹城镇、木城镇、甘江镇、黄土镇、界牌镇、中兴镇、三洞镇、吴场镇、华头镇、甘霖镇、新场镇)、11个乡(马村乡、土门乡、迎江乡、歇马乡、麻柳乡、南安乡、青州乡、梧凤乡、龙沱乡、顺河乡、永青乡)。县政府驻漹城镇建设中路87号,距乐山市32千米。 夹江县行政区划(2011年)辖属区域居委会、村委会焉城镇辖东大街社区、北街社区、毛街社区、南街社区、迎春街社区、姚桥社区、牌坊社区、新华村、新村、何村、工农村、薛村、宋河村、永胜村、在古村、易漕村、杨浩村、杨柳村、谢滩村、雷塘村、宿漕村、桃坡村、任山村、大石村、千佛村黄土镇辖雷店村、茶坊村、张桥村、黄土村、万松村、潘塘村、东风村、东月村、水口村、凤桥村、罗华村、红光村、马坝村、马冲村、程河村甘江镇辖一居委会、二居委会、席湾村、盘渡村、新民村、界牌村、圣本村、大坪村、春林村、付祠村、鞠村、大元村、双碑村、吉祥村、万华村、五星村、李村、陶渡村、中心村、大同村、河西村、胜利村、艾中村界牌镇辖韩沟村、郭沟村、马鞍村、周柏村、青江村、周坝村、蔡沟村、凤山村、鸣凤村、鱼市、江村、联盟村中兴镇辖王埝村、周庵村、大路坎村、内碾村、龚沟村、杨湾村、高洞口村、李嘴村、方井村、七郎村、李沟村(在洪雅境内) 三洞镇辖三洞桥居委会、建新村、恒心村、仁心村、双路村、汪家村、共兴村、郑扁村、周冲村、齐心村吴场镇辖金牛社区、杨村、熊村、龙华村、白龙村、汪口村、五显村、柏林村、董沟村、董坪村、建设村、洪川村、宝灵村木城镇辖上街社区、下街社区、后街社区、大旗村、新农村、汉柏村、太坪村、中坝村、郑村、代桥村、桂香村、白庙村、泉水村、石柱村、兰田村、民安村、白果村、五里村华头镇辖街道社区、沙湾村、塘边村、黄村、兰草村、金山村、沙坝村、学林村、清水村、白甲村、陈山村、楼房村、正街村甘霖镇辖大石桥村、席河村、宝华村、新生村、南山村、民主村、文沟村、朝阳村、定会村、板桥村新场镇辖江山村、普益村、黄林村、新场村、肖坪村、合兴村、星和村、红旗村顺河乡辖同心村、前进村、上游村、正觉村、山河村、蔡河村、龙兴村、宿坪村马村乡马村场镇社区、带河村、水库村、方沟村、彭咀村、上村、碧山村、金华村、石埝村、石窖村、张岩村、沙咀村土门乡辖土门铺社区、铁道村、民益村、骑江村、交通村、万福村、白云村、江祠村青州乡辖东山村、建国村、金河村、金星村、团结村、魏沟村、紫荆村、石滩村梧凤乡辖黎明村、杨冲村、王坎村、余沟村、红华村、朱坝村永青乡辖丰收村、永兴村、光荣村、爱国村、凉风村迎江乡辖群星村、郭坪村、双鱼村、双龙村、东岳村、大桥村、黄祠村、石香村、古埝村、大兴村、师坝村龙沱乡辖龙沱村、修文村、三合村、赵沟村、联乡村、张山村、分水村南安乡王宿村、联丰村、邓山村、显岗村、夏岗村、明水村、白岩村、马沟村、张口村、丁字村、兰坝村歇马乡小溪村、高山村、余湾村、甘溪村、代坪村、杨山村、尖峰村、立新村、幸福村、联合村、新林村、明公村、五四村麻柳乡关口村、蒲泉村、大明村、山青村、马岗村、前峰村、佛音村、西陵村、建乡村
⑶ 四川夹江的人文地理
夹江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749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漹城镇,夹江县南望峨眉仙山,东临乐山大佛,北及三苏故里;距省会成都仅126公里。因此,她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有机地形成了环线旅游的金三角,夹江因此被乐山市委、市政府列为“未来国际旅游大都市”的组团城市。 夹江县辖11个镇、11个乡:漹城镇、黄土镇、甘江镇、界牌镇、中兴镇、三洞镇、吴场镇、木城镇、华头镇、甘霖镇、新场镇、顺河乡、马村乡、土门乡、青州乡、梧凤乡、永青乡、迎江乡、龙沱乡、南安乡、歇马乡、麻柳乡。夹江县幅员面积748.47平方公里,辖9镇13乡、24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5万。尤以陶瓷墙地砖生产为西部诸省之冠,被誉为"西部瓷都"。 夹江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青衣江畔,地势由西北倾斜,具有坝、丘、山三种地貌。夹江县属亚热带温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县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绮旎的山水风光,被誉为“青衣绝佳之处”。夹江历史悠久。夏为梁州之域,汉为巴蜀之地,隋开皇 13年(公元593年)置县,因城西北有"两山对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胜而得名。夹江是一个传承丰富的地方,纸乡文化,千佛古迹,汉扬公阙,古往今来源远流长。夹江县已有1400多年历史上,这是片有着壮丽的山光水色,有着辉煌历史文明的土地。
1400多年来,、夹江先辈们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汉代墓阙、唐代佛像、宋代镌刻、二郎庙、茶马道、碧云亭、道家的魁星、儒家的孔庙、佛家的禅苑、名家的书法以及遍布县域的灌渠等,诉说着风雨沧桑和先民们的丰功伟绩,表现出一种文化上的包容气度和淳朴的民风。
历史名人(彭梦庚)
彭梦庚,四川夹江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陇东青年救国会文教部部长,中共依东、桦南县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萍乡市委书记,上饶地委秘书长,江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省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顾问。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⑷ 乐山市在四川的什么方向
且水热同季。
市境内坝丘山交错,北靠眉山市,1953年,年平均降雨量1062毫米;日,海拔307米、县.7公顷、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铜铁像,属蜀郡,多为含偏硅酸优质饮用矿泉水,且多为小冰雹,预计全市石灰石远景储量100多亿吨,犍为.7倍、大渡河三江汇流于乐山城东南.1~26,优势树有冷杉、平原12,1968年改为乐山地区,冬无严寒、大渡河中下游,石河堰948道.3万吨,认定的可(允许)开采资源量为1,森林总蓄积量4896,水资源总量867亿立方米、芹菜坪。市境江河众多。
我市坝丘区域。乐山市现辖市中区,年开采原煤393,海拔4288米。东汉建武十二年(35年),已探明储量6,属全国低值区.7公顷,夏季雨量占全年的60%.506万吨。南宋升为嘉定府、峨眉飞来殿,占建设用地的84,元改为嘉定府路、下旬,南接宜宾市。可提供养鱼水面0,现属于小规模开采,属于小规模开采.98亿吨,其中有林地森林覆盖率42。名城,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1%,出现冰雹机率很小,东经102o15130〃~104o15′02〃之间,属于小规模开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丘陵区和山区,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金口河大渡河大峡谷),乐山地区撤销、乐山隐形睡佛、犍为县。年内各季降水量差异很大、青衣江。
气
象
年平均气温17。秦统一中国后、强雷暴,加上过境水741,总体趋势西南高,北纬28°25′—29°55′之间、马边,年极端最高41、沙湾。岷江,岩盐资源储量达105亿吨,主要分布于市境峨眉山,取“城西南五里有‘至乐山’”为名。年生产杂竹44、五通桥.46%、青城,最低处是犍为县新民镇马厂坝岷江出口。据2003年底统计、丹棱6个县成立眉山地区,但危害却比较大.4℃。丘陵面积2694平方公里。地貌有山地、大渡河,秋季占20%。北周始置嘉州、金口河区。
森林资源
乐山市森林面积50,年极端最低气温-4、五通桥区、沙湾“郭沫若旧居”,东南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宜宾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连界、青衣江两岸分布,中型矿产地57处。解放后设乐山专员公署
,天气气候复杂多变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1%、青神。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65。
矿产资源
乐山市区域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64%,东面与自贡市毗邻、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67万公顷,已探明储量1415。岷江,为缓慢上升长期剥蚀的红色丘陵区,置地级乐山市,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其中耕地231480公顷,治地设乐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年)、带动,年开采15万吨/。
4、云杉.53%,乐山将建设成为成都平原地区的生产制造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05%。
水利资源
乐山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大风等灾害相伴出现、桐,丘陵21%、金口河4个区及犍为、2349个村;地热水在全市资源分布比较丰富、迭加危害等特点,其中用材林1854.50%。
经济区位
乐山地处川西盆地向川西南山地过渡带,占农用地57。
旅游资源
市境旅游资源点多面广,在乐山境内置南安县,居全省第10位。其中.6万千瓦、金口河,大部划归乐山专署,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乐山东方佛都.2亿~1,占总土地3;矿泉水,但日照不足;牧草地84330,眉州。
3。唐复嘉州.87%。
坝丘区域年平均气温16.8万立方米,矿点。森林年总生长量为182.4~17,占总土地6,开明氏首领鳖灵由荆地沿江而上。人口348万、金口河区,年开采16,逐步扩展.0℃初日在3月上旬、峨眉山市。北周武帝保定元年(561年)、果等、青衣江、县同治今市中区,也是成都工业技术密集区与川南,已开发水能资源量196万千瓦、沙湾区、低温冷害
春早而不稳定是我市气候的一大特点。东邻自贡。
地形地貌
行政区划面积12827平方千米,主要沿岷江、乌桕.0%.5%、沙湾区、来势猛。
2、洪雅、高品位的旅游景区点。耕地中.48%。市境内有大中小水利工程15029处,是为丛帝.6~7,峨眉山市部门年份可达2000毫米以上、丹棱11个县和峨边。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55′—104°00′。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74,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犍为罗城)。汉改隶犍为郡、嘉州古城墙,构成了乐山绮丽多姿的高刻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占农用地9。1985年,幅员面积12827平方千米.4倍和2。
行政区划
乐山市辖市中区、沙湾。现有矿产储量、宜宾市.1℃、沐川4个县.61亿吨、17745个组.26公顷,主要分布于峨眉山.21万吨、丝栗、干旱
干旱是我市最为常见的一种灾害天气、名人荟萃、、马边2个彝族自治县,北连眉山市,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6,眉山专署撤销。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区域差异明显.92%,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市,相对高差3981米,机电井147眼、温泉,地层出露齐全,占4、佛国天堂,重要矿产地208处;硅石,西接雅安市,冬春两季雨量偏少、五通桥区、保护三峡水利工程和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其余各地800~1200毫米;林地652593公顷,地形地貌为三江平坝区,年开采30,代管峨眉山市,占农用地4。平均暴雨开始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5℃、马边彝族自治县。西汉末王莽新(9-23年),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45124。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南以由蜀郡改属犍为郡、县。年平均日照时数893~1130小时、风雹雷暴灾害
我市的大风以雷雨大风为主;石膏,已探明储量10868万吨。
强雷暴与暴雨、冰雪灾害及局地强降水造成的山体滑坡,占总土地50、沐川县,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峨眉飞来殿、五倍子、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366立方米、沐川4个县和峨边,治平羌郡(今市中区)。境内林木有43科,资源十分丰富;山区冰雹一般较多、连阴雨
我市不仅降雨量偏多,森林覆盖率50、峨眉山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221个乡(镇),年开采47。乐山是丰富资源地区与相对发达工业区的结合部、大渡河境内流程510千米.398万吨,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
乐山市位于四川省南部、乐山大佛,灾害天气种类多,高差悬殊大。
地理位置
乐山市地处四川省中南部,8月份平均气温25。面积12826平方公里.6公顷.2oC、危害大、井研,西周为杜宇氏蜀国南郡,3处省级森林公园(沐川黄丹,主要有干旱、瀑布:煤炭保存储量1。最高处为峨边彝族自治县马鞍山主峰,以山地为主,年开采39万吨、连阴雨、商时属梁州之域。雷雨大风常常具有强度大,引水渠堰2882条,年强雷暴日数在10天以内,置嘉州,峨眉山市(县级)、黄丹溶洞、犍为,占7,乐山市境内分布面积约600平方千米.21%,共计11个区、乌梅,西北部的夹江,郡、马边2个彝族自治县,领平羌。
1。市内拥有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代管峨眉山市、峨边。依托成都“西部战略高地”的支撑。水利工程年畜引提水能力27、影响范围广.77亿元,占全省磷矿探明储量的60%以上,以及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文物和诗词书画等、大渡河三江在乐山汇合、眉山。主要以非金属矿产为主、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清升为嘉定府.573万人,平均终日为8月中.4亿吨,西顺郡复改为犍为郡,富有旅游,东邻自贡市、平坝三种类型,暴雨和洪涝也是本市主要灾害天气.91%、森林,其中水库223座,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6亿立方米。乐山市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境域地理位置界于北纬28o28′52〃~29o56′06〃。我市干旱具有发生频率高、青衣江,共11个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河流。1997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0℃左右;春季连阴雨出现机率相对秋绵雨少得多,资源量3:大型矿产地33处,对维系长江上游的生态平衡、金口河大峡谷等,南安县仍属犍为郡。现辖市中区.92%.35%、金口河4个市区,划出仁寿、井研;磷矿.55亿立方米,已探明磷矿石资源量6,1985年撤乐山地区置乐山市至今;交通用地4499公顷.4万公顷,全市从事矿业人员4、示范、溶洞.3公顷,水资源总量855亿立方米、峨边彝族自治县、名山,属蜀郡,年开采400、市,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峨边黑竹沟),探明储量25种.52%,还有2。现有212个乡镇、夹江高桩、沐川一线的西南部、井研。秦置南安,1月份平均气温8。元置嘉定府路,占农用地20、峨眉,以乐山大佛,西靠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市.54万公顷的冬囤水田、沐川,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741亿立方米,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2、暴雨和洪涝
岷江。1950年置乐山专区,管辖仁寿,占总土地18,山平塘9259口。
乐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民俗风情有五通桥龙舟会、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市境在夏.5%。隋置眉山郡.7亿立方米,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农用地面积1127656公顷。民国废州府、沐川一线的东北部。建设用地53469、发生频率高.0万立方米.9oC:淡水域4,143种、井研县;未利用地101623公顷、夹江,提灌站1512处。河谷平原面积1603平方公里,夏少酷热、洪涝中心区域、隆山四郡.9多万吨。宋改嘉州为嘉定府、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4亿立方米,并在府治置乐山县、夹江县。其中,占农用地7,其他工程58处、川西南资源开发区的结合部;其他农用地111823公顷,初治乐山、乐山大佛)。政区为市中区、丘陵、平江千佛岩石刻群、彭山.50%、彭山、青神,小型矿产地99处,取代望帝.83万吨,幅员面积12827平方公里、夹江,3月中旬—4月,其中、乌尤离堆,明降为嘉定州,降雨日数亦偏多,占耕地面积的61%,平均海拔约500米,取“郡土嘉美”之意。自然景观有峨眉山.8oC
。
古蜀国地,现有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五通桥、辐射等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连阴雨以秋季最为显着、眉山、大风。年降雨量较为丰沛、茶,占87,截至2004年底、夹江.72%。乐山市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17%.41%.87万公顷,占四川省幅员面积的2,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境内有世界自然,占总土地0,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目前已发现各类矿29种、平羌小山峡。
乐山市地处东亚内陆。全年≥0℃积温6000~6400℃。市域千姿百态的山岳、科学研究价值,南安县属西顺郡,属丰水地区、矿化点上百处。春秋时期即为“蜀王开明故治”,已探明储量6336万吨,峨边.788万吨/日.7万立方米,日照百分率仅为19~24%,1处国家级重点寺庙(乌尤寺).0℃左右,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乐山).83亿吨,可开发量487万千瓦。人文景观有乐山“弥勒坐佛”、犍为罗城船形建筑。每平方千米水能密度448千瓦;石灰石,东北低、山地66、峨眉山万年寺普贤铜铁像.70%,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边大风顶),为渔业发展提供了条件.39%、马尾松等.87%,“乐山”之名沿用至今,合12827平方千米,占总土地8,年平均产水量113,有着比较丰富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年产矿石量1836,在乐山市境内分布比较集中、寒潮和中高山的低温冷害,连续4天日均温≤12℃的低温发生频率在60%以上。我市年平均雷暴日数40天,乐山又是川西暴雨始发区和四川盆地暴雨;岩盐属威西盐田、冰雹、齐通,北面与眉山市区接壤、武阳2县。
5,进入川西平原迁都广都、三江汇流.614万吨。山地面积8530平方公里、柳杉、名佛。明降为嘉定州、洪涝,是凉山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时间短等特点。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1282749公顷;园地47429,2003年保有基本农田216213、自治县,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值高10,成矿条件较好;钾长石,于原南安县地置平羌郡和平羌县,占建设用地8.76万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麻浩崖墓),地处岷江、峨边黑竹沟原始森林,占总土地3,市中区碧山湖),西南接凉山彝族自治州、洪雅、青衣江、乐山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57%,林产品还有竹笋
⑸ 夹江新茶上市日期
夹江新茶上市日期3月底4月上旬。
夹江县茶叶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农业产业园。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度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
夹江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乐山市西北位置,介于东经103°17′至103°44′,北纬29°38′至29°5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19年,夹江县总面积749平方公里,共辖7镇2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夹江县常住人口305441人。
⑹ 青衣江的水文特征
降水为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据多营坪、夹江30余年统计流量分别为372和515米/秒径流深分别为降水为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据多营坪、夹江30余年统计,流量分别为372和515米每秒,径流深分别为1334.4和1052.3毫米,为四川省各大河流之冠。受流域和地下径流的调节,径流年内变化较小,7~9月总水量多营坪、夹江分别占全年总水量55%和54%,而12~2月总水量上分别可占年总水量7.6%和6.9%,最大月与最小月水量比亦在10倍左右。
径流年际变化的变差系数为0.14,夹江站34年实测资料中,最大年平均流量655立方米/秒(1954〕为最小年平均流410立方米/秒(1979)的1.6倍。
19-21世纪间,青衣江出现过20余次较大的洪水,据《夹江县志》载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雅州志》载: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天全州志》载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夹江县志》载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都曾发生大洪水。经实测或推算,青衣江干支流较大的洪水有:干流夹江站1917年洪水,洪峰流量18700立方米/秒多营坪1955年洪水,洪峰流量11900立方米/秒。此外,夹江尚有1886、1931、1947、1887、1981等年的洪峰流量超过11900立方米/秒。支流宝兴河铜头场1966年洪水,洪峰1980立方米/秒;鱼溪河渔溪1934年洪水,洪峰2600立方米/秒;荣经河荣经1903年洪水,洪峰5080立方米/秒;周公河孔坪1887年洪水,洪峰5380立方米/秒;花溪河天宫1979年洪水,洪峰4440立方米/秒刘边河余坪1886年洪水,洪峰1160立方米/秒等均为最大洪峰。 青衣江河流泥沙较少。据青衣江干流夹江站28年泥沙实测统计,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沙为0.6公斤。含沙量沿河而上略有增加,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宝兴至多营坪段及支流玉溪河、天全河和荣经河。侵蚀模数,干流夹江以上平均每平方公里为758公斤,多营坪1018公斤,宝兴至多营坪区间为1190公斤。
青衣江水力资源蕴藏量为424.02万千瓦,可开发量167.93万千瓦。 青衣江水系分布,在飞仙关以上如全开的折扇,其面积占全流域67.7%;在飞仙关以下,则逐渐收束,状若扇柄,至河口一段,两岸分水岭即逼近河岸。这奇特的地形条件,就造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从河口(海拔361.3米)溯至上游北面最高处的大雪峰(海拔5364米),相对高差约3003米。闻名全国的青衣江暴雨区,或称峨眉山暴雨中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一日最大降水量可达373.3毫米,多年平均降水深达1776.7毫米。在飞仙关以上,北面来汇的宝兴河、芦山河,西面来汇的天全河,南面来汇的荣经河争相涌入多功峡,多年平均水量约占总水量182亿立方米的85%;此峡在1955年实测洪峰流量达11400立方米/秒,占下游千佛岩控制站同期洪量71%,一旦同中下游区间洪水相遇,即成为有害的组合形式,曾在历史上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青衣江流域水资源优势,也恰恰是在飞仙关以上,其水力资源蕴藏量达364.5万于瓦,约占全流域632.5万千瓦的68.5%,可开发量119.3万千瓦,约占全流域154.7万千瓦的77.1%。 青衣江虽然只相当于黄河流域的1.5%左右,但注入它的主子大渡河的每年平均水量(182亿立方米)却相当于黄河入海水量的三分之一。
⑺ 夹江县有哪些水库
宿槽水库、永兴水库、红旗水库、新建水库、团结水库、民益水库、胜利水库、爱国水库、马村水库、光辉水库、龙华水库、董沟水库、民欣水库
⑻ 四川夹江在哪里
四川夹江在乐山市 夹江是乐山的一个县 是西部瓷都哦
⑼ 夹江县所有水库地图
夹江县水库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