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火灾隐患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
A. 当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什么进行举报投诉
法律分析: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96119,向当地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96119”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B.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多少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96119。另外"96119"投诉举报是由消防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直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集体宿舍中不规范的用火、用气、用电易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积极香找举报身边力的消防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
C.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多少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96119。
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集体宿舍中不规范的用火、用气、用电易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积极查找举报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主要受理以下方面的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
1、建设工程未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或者未依法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的;
2、公众聚集场所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严重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停用的;
4、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妨碍安全疏散情形的;
5、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6、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7、人员密集场所在外墙、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障碍物的;
8、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9、其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管理办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拨打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向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项,请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处理的,适用本办法。
环保举报热线应当使用“12369”特服电话号码,各地名称统一为“12369”环保举报热线。
承担“12369”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机构依法受理的举报事项,称举报件。
D. 消防投诉电话
消防安全举报电话是96119,96119是全国消防局正式开通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在北京市消防局96119消防服务中心群众只要说明火灾隐患基本情况,都能通过服务中心得到第一时间的处理和最快速的回复。与119火灾报警电话不同,96119消防服务中心更多承担的则是未雨绸缪式的隐患排查职能。
消防设施、器材遭到破坏,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堵塞逃生通道等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以拨打96119进行举报。
“96119”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主要受理以下九个方面的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
一、 建设工程未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或者未依法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的;
二、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严重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停用的;
四、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情形的;
五、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E. 火灾隐患投诉举报电话是多少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96119,“96119”投诉举报是由消防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积极查找举报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一、哪些火灾隐患需要举报
1、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验合格投入使用和营业的;
2、消防设施损毁严重或者擅自拆除、停用的;
3、占用、堵塞、关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情形的。非法占用、堵塞和关闭消防汽车通道,阻碍消防汽车通行;
4、消防设施,设备或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
5、埋压、占用、堵塞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6、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的。
7、违反规定进入消防安全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
二、火灾隐患怎么整改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F. 火灾隐患投诉电话是什么
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96119.
2.
“96119”投诉举报是由消防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4.
集体宿舍中不规范的用火、用气、用电易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积极查找举报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G. 消防投诉举报电话
1、火灾隐患举报电话是96119,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的规定部分地区将“96119”并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调整主要为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渠道。
2、“96119”投诉举报是由消防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3、集体宿舍中不规范的用火、用气、用电易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积极查找举报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预防重大火灾的发生,维护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每个市民应尽的责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H. 消防局投诉电话
消防安全举报电话是96119,96119是全国消防局正式开通的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在北京市消防局96119消防服务中心群众只要说明火灾隐患基本情况,都能通过服务中心得到第一时间的处理和最快速的回复。与119火灾报警电话不同,96119消防服务中心更多承担的则是未雨绸缪式的隐患排查职能。
消防设施、器材遭到破坏,占用、堵塞消防通道,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堵塞逃生通道等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以拨打96119进行举报。
“96119”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主要受理以下九个方面的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
一、 建设工程未依法经消防设计审核或者消防验收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或者未依法进行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的;
二、 公众聚集场所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
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严重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停用的;
四、 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情形的;
五、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消防网-联系我们
I. 当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什么电话进行举报投诉
法律分析: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是“96119” 。“96119”投诉举报热线是由消防部门安排专人值守,消防部门接到市民的投诉举报后会针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细致查证,严格依法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及时反馈给举报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