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
A. 512k*8的RAM芯片需要多少条地址线进行寻址,需要多少条数据线具体过程
19条地址线,8条数据线,512K为2的19次方,K代表2的10次方,512为2的9次方,后面的8条数据线。
比如:
将8个RAM芯片以并联方式通过PCB走线连接,可以组成一个8Kx8bit存储器。要完成所有的寻址最少需要13条地址线。完成PBANK片选需要3条地址线。
128根芯片组选择地址线,其中两个512*4的RAM芯片共用一根芯片组选择地址线。芯片组选择地址线即共用的片选线。
(1)怎么知道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扩展阅读:
在地址位多处理器协议中(ADDR/IDLEMODE位为1),最后一个数据位后有一个附加位,称之为地址位。数据块的第一个帧的地址位设置为1,其他帧的地址位设置为0。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块之间的空闲周期无关(参看图在SCICCR寄存器中的位3——ADDR/IDLE MODE位)。一根地址线只能表示1和0。
B. 存储器芯片6116、6264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分别有几根
存储器芯片6116、6264的地址线和数据线分别有8根和16根。
存储容量为16kb,没有说明几位。如果是8位,就是14条地址线,8条数据线。rom芯片的容量为8k×8位,这个地址线13位,数据线8位。SRAM芯片的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是16根,数据线是16根。
主存的工作方式
是按存储单元的地址存放或读取各类信息,统称访问存储器。主存中汇集存储单元的载体称为存储体,存储体中每个单元能够存放一串二进制码表示的信息,该信息的总位数称为一个存储单元的字长。存储单元的地址与存储在其中的信息是一一对应的,单元地址只有一个,固定不变,而存储在其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换的。
C.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 存储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位数如何判断
举例子吧,如果是2K*4的芯片,2K是容量,由地址线决定,计算方法:2^n=容量,n就是地址线的位数,这里算出来是11位;4是一个存储单元的位数,也就是数据线的位数,所以这个芯片的地址线11位,数据线4位。
D. 如何根据内存容量计算需要多少条地址线
内存容量为2ⁿ字节,则地址总线为n位。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比如8位微机的地址总线为16位,则其最大可寻址空间为2¹⁶=64KB,16位微型机的地址总线为20位,其可寻址空间为2²⁰=1MB。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寻址空间为2ⁿ字节。
地址总线的宽度,随可寻址的内存元件大小而变,决定有多少的内存可以被存取。
(4)怎么知道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扩展阅读
地址线用来传输地址信息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cpu在内存或硬盘里面寻找一个数据时,先通过地址线找到地址,然后再通过数据线将数据取出来。如果有32根,就可以访问2的32次方的字节,也就是4GB。
在地址位多处理器协议中(ADDR/IDLEMODE位为1),最后一个数据位后有一个附加位,为地址位。数据块的第一个帧的地址位设置为1,其他帧的地址位设置为0。地址位多处理器模式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块之间的空闲周期无关。一根地址线只能表示1和0。
E. 怎么判断作芯片选择需要多少位地址
RAM芯片的存储容量=地址线条数×数据线的条数bit=字数(存储单元个数)×字长例:
芯片2732即4K×8bit=32Kb地址线12根。
数据线8根芯片21141K×4bit地址线10根。
数据线4根,16K×8b的RAM,地址线14根。
存储器的地址范围:为2K,由2^11=2048=2K。
故此处需要11根片内地址线,片选地址线只需要一根,通过反相器分成两组,控制两组(两片RAM为一组)RAM的片选信号。接线原理图如下图:
(5)怎么知道芯片需要多少根地址线扩展阅读:
总片数=总容量/(容量/片)。
(1)位扩展。
只在位数方向扩展(加大字长),而芯片的字数和存储器的字数是一致的。即bit前面不一样,K前面保持一样。
(2)字扩展。
仅在字数方向扩展,而位数不变。即K前面不一样,bit前面保持一样。
(3)字和位同时扩展。
综合位扩展和字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