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期多少年一遇如何算
① 暴雨中的重现期是什么意思
自19日起,河南暴雨就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时之间河南暴雨也成功在各大网站热搜榜刷屏。而截至目前,各地区都已派出相应的救援人员深入到各区域排险救灾。据悉,当前共转移受灾群众1102户、3620人。不过由于暴雨受灾面积较广,部分地区救援人员数量不够的原因,即便在救援人员大力施救的情况下,仍出现了一人死亡、两人失踪的不幸事件。
之所以今年河南暴雨在重现期如此之久的情况下,仍然能发生大暴雨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降水受深厚的东风急流及稳定的低涡切变影响,配合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辐合抬升效应,使得强降水中心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
长时间的暴雨使得城市排水系统难以满足需求,内涝日趋严重。同时城郊的乡村区域由于过度积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大。而周边的黄河流域以及其他河流、水坝也都因暴雨的原因,水位迅速上涨,有决堤的可能。
希望通过军民的合作救援,能够让河南人民顺利度过此次暴雨灾害。
② 百年一遇洪水标准
法律分析:洪水的多少年一遇是是按照洪水频率来划分的,如:洪水频率为1%,则为百年一遇洪水。 例如:百年一遇即在一百年内可能重现一次,累计频率为1%。 按照自然规律,特大洪水出现次数少,一般洪水出现次数多,须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 水文行业一般采用0.01%、0.1%、1%、10%、20%来衡量不同量级的洪水。 洪水频率为1%,则为百年一遇洪水。 洪水频率即在多年时期内,该特征值等于或超过某定量的可能出现次数,也可折合成每一年内可能出现的概率,以百分数表示,其倒数即为“重现期”。 按照自然规律,特大洪水出现次数少,一般洪水出现次数多,须根据长期实测资料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第三条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
第四条 制定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提高标准质量。
第五条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③ 百年一遇暴雨是如何计算,“百年一遇”暴雨有哪些
经常听一些的电视剧报道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或者是“百年五十年一遇的大雪”之类的新闻,真的是五十或者是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大暴雨?很多人都发出质疑,在这一百年中肯定会出现不少的暴雨天气。是怎么定义真的是一百年才出现的呢?其实这个所谓的两百多年一遇的说法,纯粹是胡扯淡。
百年一遇暴雨是如何计算
今年是个“N年一遇”之年!刚进2010年北方就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接着西南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现在全国各地纷纷迎来“多少年一遇”的大暴雨,媒体报道从南到北多条河流最高洪峰“千年一遇”……有网友抱怨近年来,“N年一遇”频频出现,人们看到审美疲劳,甚至怀疑它是顶逃避责任的“堂而皇之的帽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问:“N年一遇”到底是算出来的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不是哪里都能使用“N年一遇”?N是不是可以无限放大到几千几万?
根据当地很长时间的水文历史记录,可以计算出某量级的洪水在这个时期内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现期。如果某量级的洪水重现期为100年,则表示当地发生此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就是俗称的“百年一遇”洪水。政府在确定当地防洪建设规模和等级时,要参考重现期。这样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时,避免过度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重现期”要假定“历史会稳定重现”,而气候变化可能会让一个地方百年间“沧海变桑田”。在防洪抗旱决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计算“重现期”,也应该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考虑进去。
洪水重现期的计算并不困难。在2007年高考中,湖南省的文科数学卷中就有这样一道题,要求按照某河流水位概率分布图,计算出该河流平均至少一百年才发生一次的洪水最低水位。这道题算的就是该河流“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历史记录和统计方法都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因此N一般只取个大数,例如五十年,一百年。“N年一遇”针对的也是某个特定地区。长江流域某支流的“五十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