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除垢中和钝化多少时间
㈠ 锅炉化学清洗一般步骤是啥
锅炉化学清洗方案:1清洗前的准备2清洗技术措施3清洗步骤4清洗检测5清洗验收等.锅炉一般用什么方法清洗啊?各种类型的锅炉,结垢的种类和形式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锅炉清洗方法和锅炉清洗剂。常见锅炉化学清洗有燃油锅炉化学清洗除垢,燃气锅炉化学清洗除垢,燃煤锅炉化学清洗除垢,各种锅炉清洗结垢。 那我就帮大家讲讲 锅炉化学清洗方案 的几个步骤吧:
第一步. 预冲洗流程:
整个清洗准备工作结束,已具备清洗条件后,开除盐水补水门,开清洗箱排污门,边进水,边排水,以冲洗清洗箱。冲洗结束后,关排污门,调整清洗箱液位+1000mm,开启一台清洗泵, 从省煤器上水至汽包液位+300mm时, 开启排污门,按Ⅰ回路进行冲洗。冲洗水排至就近雨水井。
第二步. 升温试验流程:
水冲洗结束后,关闭排污门,按Ⅰ回路建立循环,投蒸汽开始加热。加热后回液出现升温时开始计时,清洗系统升温速度达到25~30℃/小时即合格。如升温速度太慢则要采取其它措施。
在升温过程中(温度大于40℃后),注意检查要求隔离的锅炉系统,逐一检查一次门前后管道上的温度差别,若一次门前后管道温度一致,说明此门不严,须采取其它措施。
第三步. 酸洗
酸洗介质:根据垢样实验的结果确定最佳清洗液。
温 度:50~60℃
时 间:8--10小时
升温试验合格后,保持第一循环循环、流程不变,当温度升至50℃加缓蚀剂,控制浓度。启动浓酸泵向清洗箱加酸,酸液控制浓度,同时添加还原剂,浓度 0.1%;以后根据高价铁的浓度调整还原剂的添加量,根据泡沫大小加入消泡剂。倒第二,三循环回路进行循环清洗。维持酸洗液温度。汽包液位控制在+250~+300mm。三个循环回路每小时切换一次。
在酸洗过程中汽包顶上排氢管处于开路状态,酸洗开始每半小时化验一次,待出口全铁离子总量2~3次取样化验基本不变,监视管段清洗干净时即可结束酸洗。
酸洗结束后,废酸应排到废液池用碱中和至pH 6~9排放。
第四步. 酸洗后水冲洗:
酸洗排放结束后,先冲洗清洗箱和临时管道,然后向锅炉上水,锅炉满水后开始变流量冲洗,至出水澄清透明,全铁小于50mg/L,进出口电导率差值小于50μs/cm,pH4.0~4.5为合格。
第五步. 漂洗:
冲洗合格后开始升温建立循环,控制汽包液位+350mm~+400mm,温度升至43~47℃时,加漂洗剂其浓度为0.15~0.25%,加药剂其浓度为0.2%~0.3%,漂洗1小时左右结束。如果漂洗液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要补除盐水排放部分漂洗液,确保钝化质量。
第六步. 钝化:
加调节剂调整pH 9.5~10,升温至80℃开始计时,温度控制在80±5℃,控制汽包液位+450mm~+400mm,循环2小时后结束。
第七步. 钝化废液的排放:
钝化结束后迅速将钝化液排尽。钝化液排至废水池,与酸中和至pH 6~9后排放。
当钝化液排放至汽包人孔门以下时应立即打开汽包人孔门,用轴流风扇进行强制通风;依次打开省煤器、下降管的放水门。
钝化液排放完毕后尽快割开集中下降管手孔上的清洗管接头及省煤器入口处的临时管,使水冷壁、汽包及省煤器充分通风干燥。
至此,化学清洗操作结束。化学清洗操作结束后尽快除去临时保温,放掉临时管内残存的钝化液,准备恢复系统。
第八步. 酸洗后的检查:酸洗结束后,由酸洗领导小组共同检查监视管、汽包,若各方感到效果良好,可免做割管检查。(如若要进行割管检查,可选取水冷壁适当位置割取一根进行检查,省煤器流动状况较好,不进行割管)
第九步. 清洗后的锅炉保养:按照导则有关规定,锅炉清洗后如果不能及时投运,可按清洗导则的方法进行锅炉防腐保护。
第十步.化学清洗监督项目:
流 程 项 目 间隔时间 控制范围 取样点 备 注
㈡ 立式锅炉怎样清理污垢
首先要对锅炉清洗锅炉的结构、材质和换热方式进行了解。投放市场
使用的锅炉有几十种,每一种所采用的换热方式、结构和材质都不尽相同,对不同的结构和
不同的材质要采取不同的清洗方式。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水质和不同的垢质进行分析和化
验,针对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垢质,配置不同的化学清洗药剂,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洗方案。
第一步:除垢清洗。在清洗槽循环水内按比例加入配置好的
除垢清洗剂,进行锅炉清洗除垢,根据垢量多少确定清洗循环的时间和加入药剂多少,确认
全部垢质清洗下来之后转入下一步清洗程序。
第二步:清水清洗。将清洗设备和锅炉连接好后,要用清水循环清洗10分钟,检查系统
状态,是 否有泄漏,同时将浮锈清洗掉。
第三步:剥离防腐清洗。按比例在清洗槽循环水内加入表面剥离剂和缓释剂,循环清洗
20分钟,使 垢质和清洗的各部件的分离,同时对没有结垢的物体表面 进行防腐处理,防止
除垢清洗时清洗剂对清洗 部件产生腐蚀。
第四步:钝化镀膜处理。加入钝化镀膜剂,对锅炉清洗系统进行钝化镀膜处理,防治管
路和部件腐蚀以及新的锈垢生成。
㈢ 锅炉怎么除垢
锅炉化学清洗规则
2.1 清洗前的准备
2.1.1锅炉化学清洗前应详细了解锅炉的结构和材质,并对锅炉内外部进行仔细检查,以确定清洗方式和制订安全措施。如锅炉有泄漏或堵塞等缺陷,应采取有效措施预先处理。
2.1.2清洗前必须确定水垢类别。应在锅炉不同部位取有代表性的水垢样口进行分析。水垢类别的鉴别方式见附录1《水垢类别的鉴定方法》。额定工作压力≥2.5MPa的锅炉需作垢样定量分析。
2.1.3 清洗前必须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制订清洗方案,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清洗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锅炉使用单位名称、锅炉型号、登记编号、投运年限及上次酸洗时间等;
(2) 锅炉是否存在缺陷;
(3) 锅炉结垢或锈蚀的状况,包括水垢的分布、厚度(或沉积物量)、水垢分析结果和设备状况;
(4) 清洗范围、清洗工艺;
(5) 根据“清洗工艺小型试验”、锅炉结构和锅炉的材质及垢量、清洗系统等确定清洗剂、缓蚀剂、钝化剂和其它助剂的浓度、用量及清洗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
(6) 化学清洗系统图;
(7) 清洗所需采取的节流、隔离、保护措施;
(8) 清洗过程中,应监测和记录的项目;
(9) 清洗废液的排放处理;
(10) 清洗后的清扫或残垢清理,清洗质量验收条件等。锅炉化学清洗时应严格执行洗涤方案,如有特殊情况需改变方案,应经原批准方案的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
2.1.4 清洗前应以化学清洗的药品如原液纯度、所选择的缓蚀剂缓蚀效率等进行复验,并按技术安全措施的要求做好设备、材料、化验仪器和度剂、安全用品及其它洗涤所需物品的准备。
2.2 清洗系统的设计
2.2.1 化学洗涤系统应根据锅炉结构、清洗介质和清洗方式、水垢的分布状况、锅炉房条件和环境及清洗的范围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2.2 锅炉采用循环清洗时,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清洗箱应耐腐蚀并有足够的容积和强度,可保证清洗液畅通,并能顺利地排出沉渣;
(2) 清洗泵应耐腐蚀,泵的出力应能保证清洗所需的清洗液流速和扬程,并保证清洗泵边疆可靠运行;
(3) 清洗泵入口或清洗箱出口应装滤网,滤网孔径应小于5mm,且应有足够的通流截面;
(4) 清洗液的进管和回管应有足够的截面积以保证清洗液的流量,且各回路的流速应均匀;
(5) 锅炉顶部及封闭式清洗箱顶部应设排气管。排气管应引至安全地点,且应有足够的流的流通面积;
(6) 应标明监视管、采样点和挂片位置;
(7) 清洗系统内的阀门应灵活、严密、耐腐蚀。含有钢部件的阀门、讲师仪表等应在酸洗耳恭听前拆除、封堵或更换成涂有防腐涂料的管道附件。过热器内应充满加有联氨N2H4100~300mg/L或乙醛肟100~300mg/L,pH值为9.5~10.0(用氨水调pH值)的除盐水作保护。所有不参与清洗的系统、管道等都庆严密隔离;
(8) 必要时可装设喷射注酸装置、蒸汽加热装置和压缩空气装置;
(9) 应避免将炉前系统的脏物带入锅炉本体和过热器。一股应将锅炉分为炉前系统、炉本体和蒸汽系统三个系统进行清洗。
2.3清洗介质的要求
2.3.1 清洗介质的先择,应根据垢的成分,锅炉设备的结构、材质,清洗效果,缓蚀效果,药剂的毒性和环保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应通过试验选用。
2.3.2 一般情况下不得利用回收的酸洗废液清洗锅炉。特殊情况下回收利用的酸液中铁离子总量不得超过250mg/L。
2.3.3 清洗时必须根据清洗介质、温度、锅炉材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缓蚀剂。缓蚀剂的缓蚀效率应达到98×10-2以上,并且不发生氢脆、点蚀及其它局部腐蚀,同时应尽量选择气味小、无毒害作用、性能稳定、水溶性及均匀性好的缓蚀剂。
2.3.3.1 如清洗中需添加清洗助剂的,应预先对加助剂后的缓蚀剂进行缓蚀效率测定,以防有些助剂对缓蚀性能产生影响。测定方法见附录2《缓蚀剂缓蚀效率和酸洗剂腐蚀速率的测定方法》。
2.3.3.2 清洗单位应期对库存的缓蚀剂进行缓蚀效率复测,不得以锅炉清洗时腐蚀试片的测定来代替。
2.3.4 酸洗剂
对不同的水垢 和金属材料,应选用合适的酸洗剂和助溶剂,一般选择如下:
(1) 对碳酸盐水垢,一般采用盐酸清洗。
(2) 对硅酸盐水垢,可在盐酸中添加氢氟酸或氟化物清洗。
(3) 对硫酸盐水垢或硫酸盐与硅酸盐混合水垢,应预先碱煮转型,然后再用盐酸或盐酸添加氟化物清洗。
(4) 对氧化铁垢,可在盐酸中添加氟化物或采用硝酸清洗。
(5) 对于电站锅炉,当氧化伯垢中含铜量较高(CμO>5×10-2)时,应采取防止金属表面产生镀铜的措施,一般可选用盐酸加氟化物及硫脲等清洗助剂。
(6) 奥氏体钢的清洗,不可选用盐酸作清洗剂。对于含铬材料的锅炉部件的清洗,一般可选用氢氟酸、EDTA、柠檬酸或甲酸、乙酸等有机混合酸作清洗剂。
2.3.5 清洗剂用量:
锅炉清洗时,所需的盐酸(硝酸)、EDTA、柠檬酸、缓蚀剂的用量计算方法见附录3《清洗药品用量的计算方法》。
2.4 清洗腐蚀的控制
2.4.1 清洗时必须加入合适的缓蚀剂,其浓度和适用性应根据产品说明和试验结果确定。酸洗时一般应先加缓蚀剂,并在系统中循环均匀后再加酸液。缓蚀剂需和酸同时加入的,应配制均匀后才可进入锅炉内。
2.4.2 酸洗时须防止因Fe3+浓度过高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当酸法液中Fe3+浓度≥100mg/L时,应在酸洗液中加入还原剂(一般应加氯化亚锡)进行还原,其添加量的计算可参考附录4《酸洗中还原剂加入量的计算方法》。
2.4.3 酸洗液浓度的控制:
酸洗液的浓度不得过高,最高浓度一般控制为:
HCl、HNO3、EDTA;10×10-2;HF:3×10-2。
不得向锅炉内直接注入浓酸。
2.4.4 酸洗流速的控制:
酸洗时,锅炉炉管内酸液流速应维持在0.2~0.5m/s,但有得大于1m/s。
2.4.5 酸液温度的控制:
(1) 无机酸的清洗温度宜控制在55℃以下,最高不得超过65℃;
(2) 有机酸的清洗温度控制为;柠檬酸90~98℃;EDTA 110~145℃。
酸洗过程中(除EDTA清洗外)严禁采用炉膛点为方式加热酸液,以防爆炸和产生局部过热。酸液的加热方法见附录5《酸液加热方法》,加热时应注意整个清洗系统的温度平衡,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产生腐蚀。
2.4.6 酸洗时间的控制:
从酸液达到预定浓度起到开始排酸时的酸洗时间,一般应不超过12小时,对较厚和难容水垢,在严格监督下可适当处长酸洗时间,处长酸洗时间,处长酸洗时间的长短,可以腐蚀量测定的方法确定。
2.4.7 腐蚀批示片的测定:
2.4.7.1 酸洗开始时,必须在清洗系统中挂放腐蚀批示片(一般应在清洗箱或循环管路及锅内分别挂放)。腐蚀批示片的材质应与锅炉被清洗部分的材质相同,其制作与腐蚀测定方法见附录6《腐蚀批示试片的制作与腐蚀测定方法》。
2.4.7.2金属腐蚀速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m ----- 酸洗前与酸洗耳恭听后腐蚀试片的质量之差,g(均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重);
S ----- 腐蚀试片的总表面积,M2;
T ----- 酸洗时间,小时。其计算方法为:
(1) 循环清洗,从清洗系统进、出口酸度趋于一致超到开始排酸止的时间。
(2) 开式清洗,从清洗系统开始加酸起到停止加酸止的时间。
2.4.7 锅炉化学清洗后应尽快投入运行,若不能很快投入运行,钝化后应采取保养措施,以防腐蚀。
第三章 工业锅炉化学清洗工艺及验收要求
3.1 工业锅炉是指以向工业生产或生活用途提供蒸汽、热水的锅炉,一般指额定工作压力≤2.5MPa锅炉。
3.2 化学清洗条件的确定
工业锅炉化学清洗包括碱洗和酸洗两种类型。当锅炉产生水垢或锈蚀时应及时清理,但采用酸洗方法的,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每台锅炉酸洗间隔时间不宜少于二年。
(1) 锅炉受热面被水垢覆盖80×10-2以上,且平均水垢厚度达到或超过下列数值:
对于无过热器的锅炉:1mm;
对于有过热器的锅炉:0.5mm;
对于热水锅炉:1mm
(3) 锅炉受热面有严重的锈蚀。
3.3 清洗系统
工业锅炉公采用碱洗的一般不需要徨系统。采用酸洗形式时,应采用循环清洗或循环和静态浸泡相结合的方法。
3.4 化学清洗工艺
3.4.1 运行锅炉化学清洗工艺包括碱煮转型、水冲洗、酸洗、酸洗后水冲洗、漂洗及印化等各阶段,其中碱煮转型和漂洗可视具体情况免做。
3.4.2 化学清洗前,应清除锅内堆积的没渣和污物。如有堵塞的管道应尽量预先加以疏通。
3.4.3 对以硫酸盐为主的水垢,应进行碱煮转型,要求如下:
(1) 根据水垢厚度和成分,将溶解成溶液的碳酸钠和磷酸三钠混合液加入锅炉内,并使锅水中药剂浓度均匀地达到:
Na2CO3:(0.3~0.6)×10-2;
Na3PO4·12H2O:(0.5~1.0)×10-2(相当于P03-4浓度125~500mg/L)。
(2) 锅炉应缓慢升压,一般在5小时内使锅炉压力升至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分之一,并维持36~48小时。结垢严重的还应当延长碱煮转型时间。
(3) 煮炉时间,应定期取样分析,当锅水碱度低于45mmol/L,P03-4浓度小于1000mg/L时,应适当补加碳酸钠和磷酸三钠。
(4) 碱煮转型结束后,应放尽碱液,并用水冲洗至出口水pH值小9。
3.4.5 酸洗控制要求如下:
3.4.5.1 酸洗液的浓度:HCl或HNO3(4~8)×10-2,用盐酸清洗,添加氟化物助剂:HF1×102;或NaF(0.5~0.8)×102。酸洗后阶段6~10小时。
3.4.5.2 在酸洗后阶段,应根据下列各点判断酸洗终点,及时停止酸洗:
(1) 酸液浓度趋于稳定:相隔30分钟,两次分析结果酸液浓度的绝对差值小于0.2×10-2;
(2) 铁离子浓度基本趋于平衡.
3.4.6 酸洗结束后,宜用清水迅速将锅内的酸洗废液顶出。如冲洗水量不足,也可采用边上水(排酸速度应不大于上水速度),边在冲洗的后期加适量碱液中和的方法进行退酸中和水冲洗。水顶酸或退酸中的水冲洗至排出液的pH≥4.5为止.
3.4.7 酸洗后必须进行中和、钝化,以防金属腐蚀。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钝化:水冲洗后,在系统循环下,加入Na3PO·12H2O,使其浓度达到(1~2)×10-2,同时加入氢氧化钠调整pH值,pH值应控制在11~12,一般可采用小于工作压力带压钝化。当锅内钝化液浓度均匀后,关闭循环系统,然后锅炉战火,缓慢将锅炉升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分之一左右,保压钝化时间应维持16小时以上。
对于额定工作压力≥1.6MPa,且额定蒸发量≥10t/h 的锅炉,酸洗后应按电站锅炉的要求进行漂洗、钝化。
3.5 残垢清理:
中和后必须打开所有的检查孔,用人工清理锅内松动的残垢和沉渣,以防水垢脱落后造成堵管。
3.6 清洗过程中的化学监测:
3.6.1 碱煮过程:每4个小时(接近终点时每1小时)测定碱洗液中的pH值、总碱度和P03-4浓度。
3.6.2 酸洗过程:开始时每30分钟(酸洗中间阶段可每1小时)测定酸洗液中的酸浓度、Fe3+和Fe2+浓度,接近终点时,应缩短分析时间。
3.6.3 中和退酸水冲洗过程:后阶段每15分钟测定出口水的pH值。
3.6.4 钝化过程:每3~4小时测定钝化液中的pH值和P03-4浓度。上述项目的测定方法见附录7《清洗过程化学监测分析方法》
3.7 清洗质量验收要求
3.7.1 除垢率:
(1) 清洗以碳酸盐为主的水垢,除垢面积应达到原水垢覆盖面积的80×10-2以上。
(2) 清洗硅酸盐或硫酸盐水垢,除垢面积应达到原水垢覆盖面积的60×10-2以上。
(3) 如除垢率低于上述规定,或虽达到规定要求但锅炉主要受热面上仍覆盖有难以清理的水垢时,应在维持锅水碱度达到水质标准上限值的条件下,将锅炉运行1个月左右再停炉,用人工清理脱落的垢渣和残垢。
3.7.2 锅炉清洗表面应形成良好的钝化保护膜,金属表面不出现二次浮锈,无点蚀。
3.7.3 用腐蚀指示片测量的金属腐蚀速度的平均值应小于6g/(m2·h),且腐蚀总量不大于72g/m2。
3.7.4 锅内所有的水冷壁管和对流管等都应畅流无阻。如清洗前已堵塞的管子,清洗后仍无法疏通畅流的,应由有资格的单位修理更换。
㈣ 锅炉清洗水垢的方法
锅炉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运用到它,如果它开始积满了水垢,你知道应该怎么去清洁它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锅炉清洗水垢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锅炉清洗水垢的方法
方法一
家里面用的烧水壶里面的水垢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因此一般就用家里面比较常用的调味品——食用醋来去除水垢,首先将壶内的水倒掉,然后将食用醋倒入壶中最好将水垢完全淹没,然后浸泡二十分钟左右。
方法二
对于比较大型的食堂或者饭店的锅炉,清洗次数是相对较少的,因此水垢也是比较厚的,对于这一类的锅炉清洗我们就必须采用特定的除垢剂进行清洗了,根据水垢的厚度将除垢剂倒入锅炉内,然后注满水在浸泡两小时左右。
方法三
无论是家用的水壶或者公用的锅炉,在经过了第一步的除垢之后,下一步就是清洗了。一定要先检查水垢是否已经除净,然后倒掉里面的除垢剂,接着就用清水反复的清洗几次,知道没有任何异味为止。
方法四
对于家用的水壶可能上面的这两步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公用的锅炉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清洗锅炉的时候还应该加入剥离剂和缓释剂进行循环的冲洗二十分钟左右才行,这是对锅炉的防腐处理。
方法五
锅炉的防腐处理之后,还应该做一次钝化处理,在锅炉内加入钝化镀膜剂,让后注入水反复的冲刷过滤的内壁,这样能有效的减缓水垢的再次生成的时间和速度,起到保护作用。
锅炉的保养方法和技巧
1、压力保养当停炉时间不超过一周时,可采用压力保养。即在停炉过程终止之前使汽水系统灌满水,维持余压为(0.05~0.1)MPa,维持锅水温度在100℃以上,这样可阻止空气进入锅炉内。维护锅炉内压力的温度的措施为:由邻炉通汽加热,或本炉定期加热。
2、湿法保养当锅炉停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时,可采用湿法保养。湿法保养是使锅炉汽水系统中注满含碱液的软水,不留汽空间。因为具有适当碱度的水溶液能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从而防止腐蚀继续进行。在湿法保养过程中,应定期用微火烘炉,保持受热面外部干燥。定期开泵使水循环流动。定期化验水的碱度,如碱度降低则应适当补加碱液。
3、干法保养当锅炉停用时间较长时,可采用干法保养。干法保养指在锅内及炉膛内放置干燥剂进行防护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停炉后将锅水放净,利用炉膛余温将锅炉烘干,及时清除锅内垢渣,然后将装有干燥剂的托盘放入锅筒内及炉排上,最后关闭所有阀门和人孔、手孔门。定期检查保养情况,及时更换失效的干燥剂。
㈤ 锅炉除垢清洗需要多长时间
锅炉的清洗时间间隔不宜少于2年,当锅炉产生水垢
或锈蚀时应及时清理,锅炉受热面被水垢覆盖80×10ˉ2以上,且平均水垢厚度达到或超过下列数值时,需要清洗:
对于无过热器的锅炉:1mm;
对于有过热器的锅炉0.5mm;
对于热水锅炉:1mm
清洗方法:
1、将除垢剂与水按1:10的比例稀释注入锅炉进水口;2、将水注满至最高水位,等待4小时,使除垢剂溶液充分和水垢反应;
3、打开排污出口,排干清洗液;
4、注入清水冲洗至水清,清洗除垢工作完成。
㈥ 如何去除锅炉内壁的水垢
使用硫酸或者盐酸操作危险,硫酸有毒,且过程缓慢。稀释硫酸或者盐酸一定要记得往水里加硫酸或是盐酸并同时搅拌千万不能错否则容易发生事故。推荐使用大禹公司生产的“HZ-620锅炉除垢剂 ”(该药剂无毒,但切勿溅入眼中)。
操作方法:
一. 水冲洗:锅炉停运后,降温排干炉水,开上下人孔及手孔。用压力水将炉内各部附着的泥垢冲洗干净,清除锅筒及联箱内积存的垢片(此步骤可提高锅炉除垢剂的有效利用率,)。试水,保障炉内水管畅通。
二. 进水:封下人孔及手孔,把炉水进到低水位。这样利于留出添加锅炉除垢剂的空间。
三. 检查各排污点及人手孔是否泄露,如泄露修复。关进水阀。
四. 加药剂补水:将计量好的HZ-620锅炉除垢剂由上人孔倒入(固体锅炉除垢剂须先用水溶解),加药不宜太急以防反应太剧烈药水溢出;补水至正常水位(须将结垢部位没入药液之中);关进水阀。
五. 煮炉:加温60℃—80℃,保持24—72小时。
六. 检测:排掉部分锅炉除垢剂药液检查除垢效果,以决定补加药剂再除或终止清洗(若需补加,加药量应为原用药量的1/4)
七. 排污清洗:撤火,边排药边进水至炉内降到适宜的温度排净HZ-620锅炉除垢剂药液。用高压水枪冲炉内各部位,清除残垢。
注:炉内各水管必须通水。
八. 中和、钝化:加入定量钝化剂,进行中和钝化处理。钝化剂的用量为锅炉水容量的1%—3%。90℃以上保持8小时即可。
注:
(1)经钝化处理后,锅炉即可正常运行,在运行前两周内需加强排污,并控制PH值在10—12之间为宜。
( 2)如具备条件,可加循环清洗或气泵发泡清洗可增强除垢效果,缩短清洗时间。
㈦ 锅炉化学清洗结束后多少日内
锅炉化学清洗过程由清洗剥离、酸洗、漂洗、钝化几个过程组成,由于锅炉系统管束内壁除积累较多的粘泥外,内层仍沉积有较多的铁锈及残垢,只有先将管壁浅层的粘泥剥离后,再经酸洗,才能较彻底地将管壁上的铁锈及残垢除去。
1、锅炉系统粘泥剥离清洗粘泥剥离清洗剂中的主要成分:双烷基季胺、消泡剂、表面活性剂、整合除泥剂等。在进行粘泥剥离,先投加双烷基季胺,然后投加消泡剂CQ-110,再投加表面活性剂与整合除泥剂,投加量分别为500 mg/L,20mg/L,50 mg/L,1250mg/L,循环运行12 h,浊度平均升高到 124%,再排去废液,换水降低浊度至 10 mg/L以下。
2、锅炉系统除垢、除锈酸洗酸洗过程投加有机膦酸、高效酸洗缓蚀剂、络合除锈剂等,投加量分别为100 mg/L,50mg/L,30 mg/L,并投加适量氨基磺酸(99%)以调节酸洗过程的pH值。酸洗过程历时50 h,pH值控制为 3-4,以利于化学清洗剂充分发挥作用。氨基磺酸的投加量视pH值情况调节。酸洗后,对系统进行漂洗、置换,浊度降至10 mg/L以下,pH值升至7.0以上。
3、水冲洗 酸洗结束后,应将酸洗液以最快速度排放,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和尽可能高的流速冲洗清洗系统,使清洗水的pH值到达4~5,水冲洗即可结束。
4、钝化将锅炉加热升温,同时按整个容积计算一次加入钝化药剂,并不断循环。升温到预计温度后,停止加热,并开始取样分析碱的浓度,调整pH值到10~11(pH值不计超过12)后,循环或浸10~12小时,钝化结束 。
5、水冲洗将钝化液排放,用水冲洗到pH值为8~9,整个化学清洗工程即告结束。
㈧ 锅炉清洗的步骤是什么
锅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多是供热水或冬天供热的锅炉,它是一种利用燃料的消耗转化成为外部所需的热水、热能量或者蒸汽。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锅炉该如何对其进行清洗呢?
锅炉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就需要对锅炉进行清洗,需要用专用的锅炉清洗设备和锅炉清洗剂来清洗锅炉,由于长时间的在高温中使用锅炉,使锅炉内壁产生很多的水垢和污垢,污垢的不断加多会阻止锅炉的热传性变慢变低,达不到锅炉所需的要求,而由于无法及时地把热量传输出去,使得锅炉本身的温度极高后很容易导致锅炉管道的爆炸,如此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平时要注意对锅炉的清洗,同时由于锅炉的导热性变差,会不断地增加燃料的使用,从而大大增加了锅炉的使用成本。从经济成本上来看,本着节约成本的观念,安全第一的理念也要对锅炉进行定期的清洗。
锅炉的清洗有着专用的设备,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用途的锅炉进行分析锅炉污垢的主要成分,化验确认后再根据污垢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清洗剂与其化学反应查看是否能够有效快速地融解彻底,在清洗之前需要确保锅炉的主体与供水的系统分开,把不需要清洗的部分零件拆除放一边,检查需要清洗的管道是否有泄漏和堵塞,如果出现有泄漏和堵塞的情况时,要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清洗。
在清洗之前先做好防腐处理,然后才是除锅炉中的污垢,除污垢时可采用清洗试剂时可选用循环清洁和浸泡清洗两种方式。可以先采用静态清洗浸泡一定时间后,现采用循环清洗,静态清洗要保证在清洗剂中浸泡12个小时,把锅炉中的污垢除去后再用酸性的水进行冲洗锅炉内部,冲洗干净后再往锅炉里注入新的水,检查是否除垢干净,最后再把之前拆下的零件一一归位后,就完成了对锅炉的清洗。
对锅炉的定期清洗能够使锅炉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出现故障的次数从而减少了一些维修成本,对锅炉的清洗杜绝了因长时间使用锅炉而产生的水垢,而造成的对锅炉腐蚀、泄漏等故障,注意日常对锅炉的保养,从而有效地延长了锅炉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