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柳林村有多少人口
Ⅰ 柳林村在哪个城市
柳林村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五原路228弄1-10号
Ⅱ 柳林镇的简介
柳林镇,即现在的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办事处,辖柳林村、沙门村、刘庄村、路寨村、高皇寨村、杓袁村6个行政村及二十一世纪、新田、风雅颂3个社区居委会。地处郑州市北郊,属近郊乡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2.5万人,南联市区、北依黄河,310国道、107国道、花园北路、北环道纵横贯境,35公里的环镇公路连接各村,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是郑州市北郊的一颗商业名珠。2004年柳林镇实现生产总值 50848万元;财政收入3956.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186元;连续五年蝉联金水区“奋进杯”金杯。在河南省建制镇综合实力测评中位居第三位;被中央五部一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跨入全国“千强镇”行列。 有着近百年历史和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的柳林,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2004年,柳林地区生产总值508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6元,比改革开放初的1985年增长4.6倍。18个行政村全部达到市级小康村标准。马头岗村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文明村”。柳林镇先后被河南省命名为“省重点镇”、被国家列为“经济发展千强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柳林人“吃靠统销粮,穿是补丁衣,住是茅草房,干活听钟响”。如今是“吃要健康,穿讲漂亮,住的楼房,用的时尚,行有车辆,干着舒畅”。 柳林镇地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大河村史前遗址,作为中原文化的根基和象征闻名中外。2001年遗址博物馆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被国家、河南省旅游部门定为“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旅游景点和重要文物参观景点。
辖区驻有众多的省直机关单位,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达30余所,大中型市商场10余家,镇主干道郑花路两旁居民住宅楼、商务楼鳞次栉比,金融、保险、航空、邮电、通信等服务网店遍布,宾馆、酒店、美容美发、健身娱乐场所等公共服务门类齐全。 2011年4月28日,郑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金水区设立丰庆路等三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决定撤销金水区庙李镇、柳林镇,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同时设立丰庆路、国基路和杨金路3个街道办事处 。
批复中表示,郑州市将撤销庙李镇、柳林镇,同时设立丰庆路、国基路和杨金路3个街道办事处。 柳林的经济发展只是全国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21世纪是个充满挑战和发展机遇的时代,在全球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在国家着力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部署下,目前,面对以省会郑州市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的崛起、郑东新区的高起点大规模开发建设和城区的北移东扩,柳林又迎来了历史上的又一次良机。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强镇富民”为战略目标,适时对全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作出调整,为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林无可置疑地将成为郑州市郊最具发展潜力的热点地区之一,柳林的明天将更加辉煌。
Ⅲ 柳林县 几个村
121个村
柳林县辖5镇20乡。
柳林县辖:柳林镇、穆村镇、留誉镇、下三交镇、成家庄镇、孟门镇、李家湾乡、东洼乡、贾家垣乡、龙门垣乡、陈家湾乡、龙花垣乡、军渡乡、薛村乡、杨家峪乡、庄上乡、金家庄乡、张家圪台乡、苇园沟乡、高家沟乡、贺家坡乡、石西乡、吉家塔乡、刘家山乡、西王家沟乡、
2000年,柳林县总人口282840人,各乡镇人口: 柳林镇 56934 穆村镇 23217 下三交镇 12452 成家庄镇 14699 孟门镇 8718 留誉镇 8501 李家湾乡 13737 东洼乡 4739 贾家垣乡 5617 龙门垣乡 9262 陈家湾乡 10646 龙花垣乡 7337 军渡乡 6624 薛村乡 12620 杨家峪乡 6289 庄上乡 9363 金家庄乡 10850 张家圪台乡 5940 苇元沟乡 7303 高家沟乡 10452 贺家坡乡 7177 石西乡 10267 吉家塔乡 7363 刘家山乡 7067 西王家沟乡 566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柳林县辖柳林、庄上、孟门、成家庄、穆村、薛村、三交、留誉8镇,王家沟、李家湾、贾家垣、石西、高家沟、陈家湾、金家庄7个乡,分辖3个居民委员会和573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辖34个居民小组,村民委员会辖1612个村民小组和121个附属自然村。
Ⅳ 白节镇的行政区划
白节镇(Baijie)位于纳溪区东南25千米,东临合江县锁口乡、尧坝镇,南接打古镇,西连天仙镇,北与丰乐镇、棉花坡镇接壤。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代码510503107:~001百吉滩社区 ~201高龙村 ~203加鱼村 ~206渔湾村 ~207玉水村 ~209柳林村 ~211金田村 ~214龙塘村 ~216高峰村 ~218回虎村 ~219伏华村 ~221赵坪村 ~223来龙村 ~224砖房村 ~225皇观村 ~227青风村 ~228七里村 ~229团结村沿革1938年建白节乡,1953年建白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2年大旺乡、三华乡并入。位于区境东部,距区政府25千米。1997年,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高龙、回龙、胡林、白坝、加鱼、水心、鱼湾、玉金、凉水、柳林、吴坳、金田、石子、龙塘、龙高、福华、高峰、二龙、回虎、赵坪、来龙、仁寿、新桥、砖房、皇观、青风、保坎、七里、团结、银顶30个行政村和白节、大旺2居委会。2002年,面积142.133平方千米,辖30个农村行政村,4个居委会,193个农业社,总人口40850人,其中农业人口37608人。 2003年,面积124.57平方千米,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193个农业社,总人口40819人。 2004年,面积126平方千米,辖30个行政村,1个社区,19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0796人,11859户,其中非农业人口3335人。
Ⅳ 柳林镇的人口状况
柳林镇辖10个行政村,82个村民小组,镇域面积2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辖区内总人口32183人,建成区居住人口12471人,规划总面积78.78公顷,建成区62.65公顷。
文化、旅游、矿产资源状况
柳林镇由于交通便利,自古商贾云集,流通繁荣,是汉中市108国道沿线“夹带”型、“串珠式”城镇带上的一个重点,也是东汉太尉李固故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固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信墓是城固县旅游景点之一。
Ⅵ 柳林县人口分布特点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0年,柳林县总人口
282840人。其中,男性人口147811人,女性人口135029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9.47:100。户籍人口279888人,少数民族人口
比重为0.08%,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2.70%。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7309人,乡村人口为225531人。[16]
柳林县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全县共有32个少数民族成份,包括蒙古族、彝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土家族、壮族、布依族、藏族、侗族、佤族、羌族、土族、塔吉克斯坦族、瑶族、白族、哈尼族、畲族、锡伯族、拉祜族、达斡尔族、独龙族、基诺族、傣族、傈僳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和未识别民族,占柳林县总人口的0.08%。
柳林县属西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其海拔高度随基岩倾斜方向由东向西递减。由于古生代的海拔变迁和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吕梁山构造隆起,岩层西倾,黄河河
道下切,形成了东北高西南底。覆盖在各种地貌上的第四纪黄土层,久经风雨流水的侵蚀剥蚀,被逐渐切割成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山丘交错、支离破碎的复杂地貌
单元。柳林县东北部的王老婆山,海拔1522米,西南部三交镇下塔村海拔607米。
Ⅶ 郑州市高新区有多少人口
成为郑东新区祭城街道办事处:“祭”、南录庄村祭城、金庄村,2005年8月经市当局常务会议研讨经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郑东新区地名专项规划中,古国名。《辞海》,该地延续三千年读作“zhà”、小郭村整建制划出,亦作“(左)祭(右)邑”,在街道办事处的北侧建筑一条大道,北至熊儿河。 2006年,该地与中国文化关系巨大,南与管城回族区接壤,原为祭城镇。始封之君为周公之子,同年12月28日、祭城镇与柳林镇边界。同时,设立祭城路,将祭城镇的凤凰台村。原为畿内之地,设立凤凰台街道办事处,此前,在今河南郑州东北、弓庄村。新设的祭城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花胡庄村。音训为“zhài“,后东迁。周公奠定中国文化之基础,流动人口4.7万人,已被规划到郑东新区的局限内,经市地名治理办公室同意正式定名为祭城路,西至107国道、北录庄村,北至祭城镇与柳林镇边界。按照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郑州市金水区祭城镇实行城市管理体制的批复》、茂祥社区整建制划出,地名、祭城村,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现郑东新区)、英协社区,现为祭城办事处、邢屯村:平安大道、魏庄村,主要包括崔庄村、新村,设立祭城路街道办事处,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更名通告、花沟王村、贾岗村,道路指示牌更换工作正在进行中、凤凰台两个街道办事处、王庄村和建业社区、庙张村。祭城本来是一个镇。跟着郑东新区的疾速开展,常住人口3.2万人、花庄村、八里庙村,姬姓、白庄村,故地名及读音不可擅改,郑东新区的祭城路有了新的名字,将其所辖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面积63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归金水区管辖,将其他19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变市民,实行城市管理体制。该辖区东到东环路,为表现前史文明,借用老地名“祭伯城”,东至祭城镇与龙子湖街道办事处边界,郑州市撤销金水区祭城镇、张庄村、十里铺村,西、南至管城回族区边界、陈岗村,面积4.5平方公里。2015年5月29日起
Ⅷ 柳林县的介绍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邻离石,西滨黄河,北接临县,南邻中阳、石楼,是黄河沿岸城市之一。柳林县总面积1287.29平方千米(2011年),辖15个乡(镇),257个行政村,人口32.76万人(2011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472.3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99天。1柳林县城所在地柳林镇始兴于明,鼎盛于清,因商贾云集、物贸繁盛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