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国宝级的文物
㈠ 中国的国宝有哪些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称之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后期被铸造出来的。这个庞大的青铜器高度为133厘米,重量更是达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进入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㈡ 华夏五千年历史出现过很多国宝级文物,有10件至今下落不明,是哪10件
至今下落不明的10件国宝级文物是华夏九鼎、传国玉玺、随侯珠、十二金人、九龙宝剑、《推背图》原版、《兰亭集序》真迹、《永乐大典》原本、慈禧陪葬夜明珠、圆明园十二兽首。每一个拿出来都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结语
每一件消失不见的国宝级文物,都有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当中的事情有真有假,也的确不能辨别真假。只有真正的找到了这些消失不见的国宝级文物,才能真正的了解它们的故事。
㈢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你知道是那些吗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青铜第一宝:毛公鼎
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书法第一宝:(西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唐)怀素自叙帖
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
出土文物第一宝:秦皇铜车马
玉器第一宝:大禹治水
玉山绘画第一宝:(宋) 张哲端 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雕刻第一宝:大理石枭形立雕
篆刻第一宝:二十五宝玺 收藏于北京故宫 金薤留珍
佛教第一宝:龙藏经
【国宝】
即国家的宝物,不管是物品还是非物品,都可以被列为国宝。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国宝,这些国宝受到所在国家的特别保护,他们大都作为无价之宝,成为国家的骄傲和象征。
㈣ 中国15件最顶级国宝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文明,这几千年的传承不只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各类珍贵的宝物的传承。记得之前为大家介绍过日本十大传世国宝,下面和探秘志一起看看咱们中国的各大宝贝吧。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称之为后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后期被铸造出来的。这个庞大的青铜器高度为133厘米,重量更是达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进入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2、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个宝贝虽然名字有点复杂,但是整体来看相当漂亮。这是汉代蜀地织锦护臂,这个也是中国的一级文物,在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中也占据一席之地。这个珍贵的宝物目前被放置在新疆博物馆中。
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一直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这幅画的主要内容是宋代的街口情景,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优秀画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有传闻说清明上河图价值100亿,这个说法当然是假的,因为这是中国国宝,是不允许拍卖的。
4、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在1969年成功出土,这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中的陪葬品,目前被安放在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自从出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高超手艺的代表作品。
5、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在1986年成功出土,整体长度大约为1.76米,居然是用2008块玉片用金丝编制而成,所以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这是一款十分精致美丽的宝物,出土之后,甚至有人好奇金缕玉衣里面有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里面就是空的。
6、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整体相当耀眼,在1976年成功在陕西出土。这是是商周时期的金器,主要是圆形的,身体非常薄,图案还是镂空的,设计巧妙十分漂亮。
7、真珠舍利宝幢
真珠舍利宝幢是宋代时期的物品,高度为122.6厘米,主要是用楠木制作而成的,设计方面相当的巧妙,镂雕的技术也十分精湛,不愧进入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中。
8、摇钱树
摇钱树是东汉时期的东西,1990年在四川成功出土,它的高度为198厘米,整体是一颗相当完整的树木。几大部件都十分精妙,设计不错。
9、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是中国汉代的青铜器作品,宫灯灯体就是一个双手端着灯的宫女,神态十分优雅,设计巧妙。这个文物虽然在现在不可能拿来点灯,但是在以前确实是不错的宫灯。
10、曾侯乙编钟
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文物,它在1978年的时候成功在现在湖北的随州市出土,这主要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乐器作品,不仅铸造技术高超,还有比较不错音乐性能。
㈤ 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没有国宝级文物的概念
国家规定的只有一级文物,这个数量可多了去了
不过有极少的一级文物不允许出国展出
珍贵的文物孤品和重要的易损文物一律不得出国展出
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出文物列表
“五星出东方”护膊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陶鹰鼎
司母戊铜鼎
利簋
大盂鼎
虢季子白盘
凤冠
嵌绿松石象牙杯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大克鼎
太保鼎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良渚出土玉琮王
水晶杯
淅川出土铜禁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
齐王墓青铜方镜
铸客大铜鼎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朱然墓出土贵族生活图漆盘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涅盘变相碑
常阳太尊石像
大玉戈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青铜尊盘
彩漆木雕小座屏
红山文化女神像
鸭形玻璃注
青铜神树
三星堆出土玉边璋
摇钱树
铜奔马
铜车马
墙盘
淳化大鼎
何尊
茂陵石雕
河姆渡土“陶灶”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兽首玛瑙杯
景云铜钟
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八重宝函
铜浮屠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中山王铁足铜鼎
刘胜金缕玉衣
长信宫灯
铜屏风构件5件
角形玉杯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直裾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
红地云珠日天锦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纸本
青花釉里红瓷仓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文物保护单位倒是有国家级的,那个很多啊马上要评第7批了
㈥ 中国哪些国宝级文物达到了1个亿
中国是一个历史与文物的大国,但很多文物都在历史上流失,一部分是流失在本国土地上,但还存在于中华大地,只不过还在等着有缘人出现,而更多的顶级文物在战乱特别是近代的战乱中流失异国他乡,这对于国人来说无疑就是内心中民族之痛。中国历代以来流失的这5大顶级文物,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绝世国宝。
曜变天目茶碗
目前世界上仅存4件,而且都是在日本,这4件都被日本奉为国宝级文物,但其中的3件有损坏,只有一件保存完好。这种南宋时期的茶碗非常的神奇,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这种绝世文物在宋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就连考古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碎片。此文物的珍贵,曾令日本个军阀大战,目的就是争夺此宝。
㈦ 国宝级文物,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汉代规格最高丧葬殓服。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7、马踏飞燕
藏于甘肃博物馆,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3、清明上河图
藏于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2、司母戊大方鼎
藏于国家博物馆,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藏于国家博物馆,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
㈧ 中国十大国宝都有哪几个
中国十大国宝: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汉代规格最高丧葬殓服。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马踏飞燕
藏于甘肃博物馆,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3、清明上河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2、司母戊大方鼎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藏于国家博物馆,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气势之磅礴,堪称“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名符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