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达到多少才可以建设地铁
⑴ 想要在城市修建地铁,就得满足哪些条件呢
地铁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地铁的,因为修建地铁需要花费的金钱比较多,投入也时间很长,而且后期的回报也没有预期的那么高。想要在城市修建地铁,那么这个城市的生产总值必须要达到3,000亿以上,而且财政预算也得在300亿元以上,同时该地区的市区常住人口必须达到300万人以上,对于总体GDP的贡献和财政收入的贡献必须要是15年前的三倍。这个条件是非常严苛的,全国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城市也是很少的。
总结
地铁的建设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感觉到地点很方便,在小城市开车也是有一番风味的。应该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才能够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感受,而且也能够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之中。
⑵ 一个城市要有多少万人口才能建地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加强城轨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严格项目审批程序
1、城轨交通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所有拟建设城轨交通项目的城市(以下简称拟建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制订城轨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规划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2、拟建城市必须重视和改进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真正发挥规划对城轨交通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对规划建设城轨交通项目的线路,要搞好沿线土地规划控制,编制专项土地控制规划,防止新建建筑物对线路的侵占。
3、城轨交通项目的审批,要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规划进行
拟建城市要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城轨交通建设规划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按现行基建程序审批。原则上,城轨交通项目的资本金须达到总投资的40%以上。对社会保障资金有较大缺口、欠发教师及公务员工资、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规模过大,与其筹资能力明显不适应的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不予批准。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⑶ 地铁开通条件
法律分析:建设地铁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此外必须是网络化,单线不能审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第三条 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铁路工作,对国家铁路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运输管理体制,对地方铁路、专用铁路和铁路专用线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帮助。
⑷ 建地铁的城市需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设地铁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另外,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原则上,城轨交通项目的资本金须达到总投资的40%以上。对社会保障资金有较大缺口、欠发教师及公务员工资、政府投资项目在建规模过大,与其筹资能力明显不适应的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不予批准。对国产化率达不到70%的项目不予审批。
⑸ 建地铁的城市需具备哪些条件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6年,规划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40%,政府资本金占当年市本级和市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5%。强化投资估算约束作用,加强全过程投资控制,有效降低工程总投资。
建地铁线路选址
线路应结合城市空间形态,沿主要客流通道敷设,以服务通勤客流为主,覆盖支撑大型客流集散点,分担公交客运较大的比重。
限制地铁绕行服务个别待开发区域,杜绝地铁向外围无限延伸,支线长度不宜过长,接轨点应当设站。对穿越城市中心的超长线路,应当根据不同区间客流特征,合理确定线路起讫点、车站、换乘点、站间距。
⑹ 建地铁的条件
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近期发改委终止包头地铁,放缓审批速度。着手修改地铁申报流程规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建设地铁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此外必须是网络化,单线不能审批。 对轨道交通的申报以及控制债务风险提出明确要求,比如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除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明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项目外,项目总投资中财政资金投入不得低于40%,严禁以各类债务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
《意见》重点是强调一个轨道交通项目不能随便上,提高了门槛,比如GDP、财政收入等提出要求,其次对债务控制提高了要求,特别是提出债务风险预警的城市不在审批轨道交通项目。更重要的是资本金,要求地方财政资金出资40%,而且财政资金的自由资金,不准债务资金作为资本金。但是《意见》也提出此次该文对于特许经营操作的轨道交通项目,并不按照40%的标准实施。
“很多地方政府在等待征求意见稿明确,明确之后才能确定是否继续轨道交项目规划科研的申报,轨道交通PPP项目如何实施。”姜卫东告诉记者,姜卫东之前操作过近十个轨道交通的项目。
申报条件
《意见》要求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
⑺ 通地铁的条件
法律分析: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3.城市总人口超过700万,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此外必须是网络化,单线不能审批。
法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轨道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依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