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
‘壹’ 游泳时一般在水里待的时间不能超过几个小时
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
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1)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扩展阅读
游泳其他注意事项
1、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
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2、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3、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空腹、饮酒不宜游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游泳
‘贰’ 游泳游多长时间最好
如果是不休息连续游,一般40-60分钟即可,游的太多消耗的体能也多,不利身体恢复和能量供给,这样会影响精神状态;如果是边游边玩,一般也不要超过2小时,时间长了对皮肤不好,因为水里的“东西”太多。
‘叁’ 游泳一般游多久合适
一般情况下游泳4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具体原因如下:
1、游泳40分钟左右既能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又不会使人身体过于疲惫以致出现副作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身体内部的糖和脂肪。在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运动会优先选择消耗身体里的糖分,所以如果仅仅运动这点时间是没法达到减肥效果的;而等到20分钟以后,糖分消耗完毕,才会开始消耗脂肪。所以想要健身减肥,游泳一定要超过30分钟。
2、由于室内游泳池内的水中消毒剂较多,容易对眼睛和喉咙造成伤害,所以在室内游泳池游泳时要尽量控制好时间,不要游泳时间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因为游泳时人的身体会大量散热,且人体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要远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如果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体温下降过快。
(3)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扩展阅读:
游泳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小孩忌)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空腹、饮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体验一下水温,如果有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温时尽量不要急于下水。池水的水温对血液循环、心脏、血压、呼吸、新陈代谢、人体皮肤、肌肉都有影响。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备活动,热身10到15分钟,活动关节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则突然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容易使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可采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运动。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
9、游泳时,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晒伤、注意退潮时间等。
10、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以免传染疾病。
11、游泳后,可以通过补充运动饮料、放松训练、调试呼吸、催眠暗示、心理调节、按摩恢复、水中漫游等手段恢复体力。
12、潜在危险有腿抽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耳痛、耳鸣、腹痛、腹胀、眼睛痒痛等。
13、易发疾病有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咽喉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吸入性肺炎等。
14、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15、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16、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17、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18、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19、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20、忌空腹游泳。很多爱好游泳的人们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游泳上岸之后,都会感觉饥肠辘辘,浑身乏力,这是因为游泳是一项重体力运动项目,四肢肌肉活动的幅度大,会消耗人体的大量能量、热量。
如果我们在空腹时去游泳,会造成身体血糖过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21、忌生理期游泳。来月经的女生就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了,因为来月经期间,病菌容易通过水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
‘肆’ 游泳应该游多长时间算是正常
建议每次游泳1-1.5小时,最长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想健身减肥的话,最好能不停顿来回游,不要光顾着泡水不动,一般来说最适合的运动量是每次1000-2000米,但也要看自己的体力和游泳技术,游到浑身无力是过量了,分次循序渐进吧。
‘伍’ 游泳时一般在水里待的时间不能超过几个小时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0
‘陆’ 在水中游泳通常多久时间需要上岸休息
在水中游泳通常30分钟需要上岸休息。
游泳是一种活动量较大的运动,在水中每呆半个小时左右,就要上岸休息一会儿。同时,每次游泳持续时间也不宜过长(尤其在水温较低的水域),一般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为好。不然的话,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小腿抽筋等不良情况。
游泳的注意事项
1、不能随意跳水。跳水前一定要弄清楚该水域的水深和水底情况,防止发生碰伤等意外。同时要注意避免腹部直接受水面的强烈冲击。还要注意保护好耳朵:因为耳朵遭到水强烈的冲击,轻者使鼓膜往里凹陷,重者可破裂而影响听力。
2、密切观察天气变化。夏季气候多变,尤其是午后常有雷阵雨出现。在游泳过程中突然遇到乌云密布、雷声大作时,就要及时上岸回家。如离家较远,眼看暴雨就要来临时,应就近找个避雨的地方。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雷阵雨出现在你游泳水域的上游,也要记住及时上岸,防止上游洪水突发下来把人冲走。
‘柒’ 游泳时间不能超过多久
游泳时间不能超过45分钟。游泳时间最好控制在30~45分钟,水温越低游泳时间越要压缩,尤其是体质比较虚弱者更应多加注意。
即使体力允许,也应在半小时左右上岸休息一下,并补充一些水分,可适当摄入运动型饮料。
一旦在游泳过程中感觉有不适症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适当晒晒太阳,待身体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动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的发生。
游泳应注意方面如下:
1、游泳应注意水温。
有人在水中时间太久,机体长时间受到冷刺激,还会引起胃肠强烈痉挛而发生腹痛等不良症状。
2、游泳前需要热身,防止肌肉抽搐,同时避免温差带来的头晕和休克。
过饥、过饱的情况下不要游泳,老人在饥饿状态下运动易发生低血糖,过饱锻炼会影响胃肠供血,腹压增高还可能发生急腹症。
建议饭后1~2小时之间游泳。当下季节游泳要注意防晒,以免引起急性皮炎。
另外,老人不宜逞强,别做潜水、憋气动作,以防肺压增大,加重心脏负担。游泳后,记得漱口和洗澡,避免池水中细菌侵入身体以及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
(7)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扩展阅读
①.游泳应注意水温
在户外游泳时,虽然长时间在水里浸泡身体不会觉得热,但头部在水面上连续几个小时受到太阳的暴晒,其温度有时能增高到39℃以上,再加上游泳者体力消耗使排汗不畅。
这样不仅达不到消暑作用,反而容易引发中暑,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动作不协调,严重者则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日射病表现。
再者,水温一般比皮肤温度低,游泳者下水后,体表热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散发,人体会出现保护性反应,通过收缩血管及关闭汗毛孔来调节体温。
所以初下水时,皮肤会发白,在水中游一段时间后,血液循环加快,热量逐渐增多,皮肤会由白变红,机体稍感暖和,这时人在水中可维持一段时间进行活动。
若是在水里时间过长,身体产生的热量赶不上在水中散失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遭到破坏,会出现动脉收缩和小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
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身上起鸡皮疙瘩,同时还会因为肌肉疲劳、乳酸聚积过多而引发腿抽筋,甚至因此发生溺水等意外事件。
此外,有人在水中时间太久,机体长时间受到冷刺激,还会引起胃肠强烈痉挛而发生腹痛等不良症状。
②.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有些人在水里一泡就是数小时甚至大半天,认为时间越长越能锻炼身体,更有利于避暑降温。殊不知,游泳时间太长不但对健康无益,有时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室内泳池所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大都采用氯消毒,人们游泳时,直接与氯接触,这种物质会从水中挥发并直接被皮肤吸收。
短时间少量氯的吸入对人体无大影响,但长时间泡在水中,氯元素过多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
同时,室内泳池游人繁杂,难免会将皮肤排泄物、脱落的毛发、鼻涕,甚至尿液及泳衣染料等带入水中,受污染的水可导致眼、鼻、耳、喉、皮肤、胃肠道、生殖系统等疾病。
尤其是小孩子,抵抗能力较弱,如果在水里待的时间过长,就较容易被水中污物及病菌侵袭而得病。
所以,儿童游泳时间更要注意适度,游泳后一定要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全身,以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长时间待在水中(包括室内泳池),特别是在较凉的水中游泳,对身体不一定有好处,有时还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在户外游泳时,应选择早上或傍晚进行,避免火辣辣的太阳直照头面,并且每隔几分钟就应该用水把头部浸湿,防止头部温度过高。
同时,游泳时间最好控制在30~45分钟,水温越低游泳时间越要压缩,尤其是体质比较虚弱者更应多加注意。
即使体力允许,也应在半小时左右上岸休息一下,并补充一些水分,可适当摄入运动型饮料。
一旦在游泳过程中感觉有不适症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适当晒晒太阳,待身体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动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的发生。
③.体力劳动后不宜立即游泳
许多人刚干完体力活,在汗流浃背的情况下,为了贪图一时痛快,就一头扎进水中,自以为游泳、洗澡、消暑三不误。
殊不知,这样做虽然使人一时凉爽舒服,但对体能恢复和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处。
这是因为人在体力劳作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多,全身新陈代谢旺盛,血液流动加速,体内产热量大增,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也张开,出现大量排汗,以利体热及时散发。
如果劳动后立即入水游泳,皮肤受到冷水刺激,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和汗毛孔关闭会影响体热的正常散发。所以,许多人虽然在游泳时觉得凉爽,但过后不久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不适。
再者,体力劳动时肌肉紧张,心率明显加快,体力被大量消耗,使人感到疲劳。当劳动结束时,虽然肌肉紧张和心率有所缓解,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捌’ 游泳一般游多久比较好
一般情况下游泳4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具体原因如下:
1、游泳40分钟左右既能达到减肥健身的目的,又不会使人身体过于疲惫以致出现副作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身体内部的糖和脂肪。在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运动会优先选择消耗身体里的糖分,所以如果仅仅运动这点时间是没法达到减肥效果的;而等到20分钟以后,糖分消耗完毕,才会开始消耗脂肪。所以想要健身减肥,游泳一定要超过30分钟。
2、由于室内游泳池内的水中消毒剂较多,容易对眼睛和喉咙造成伤害,所以在室内游泳池游泳时要尽量控制好时间,不要游泳时间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因为游泳时人的身体会大量散热,且人体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要远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如果在水里泡的时间过长,容易使人体温下降过快。
(8)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扩展阅读:
游泳注意事项: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小孩忌)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另外女同学月经期间均不宜游泳。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饭后、空腹、饮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体验一下水温,如果有过冷或者过热的水温时尽量不要急于下水。池水的水温对血液循环、心脏、血压、呼吸、新陈代谢、人体皮肤、肌肉都有影响。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备活动,热身10到15分钟,活动关节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则突然进行较剧烈的活动,容易使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可采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运动。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强烈打击。
9、游泳时,需要注意保护眼睛、防止晒伤、注意退潮时间等。
10、游泳后,要用干净水把全身再冲洗一遍,以免传染疾病。
11、游泳后,可以通过补充运动饮料、放松训练、调试呼吸、催眠暗示、心理调节、按摩恢复、水中漫游等手段恢复体力。
12、潜在危险有腿抽筋、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耳痛、耳鸣、腹痛、腹胀、眼睛痒痛等。
13、易发疾病有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咽喉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吸入性肺炎等。
14、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15、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16、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17、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18、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19、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20、忌空腹游泳。很多爱好游泳的人们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游泳上岸之后,都会感觉饥肠辘辘,浑身乏力,这是因为游泳是一项重体力运动项目,四肢肌肉活动的幅度大,会消耗人体的大量能量、热量。
如果我们在空腹时去游泳,会造成身体血糖过低,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险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为空腹,血糖低,体能消耗大,特别容易在水中出现肌肉颤抖、头晕眼花、虚脱、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适当的补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类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21、忌生理期游泳。来月经的女生就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了,因为来月经期间,病菌容易通过水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者经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