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少姓汪人口
Ⅰ 姓王的全国有多少人口
姓王的全国超过一亿人,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
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
截至2019年,“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报告,王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着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着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着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王家的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
此外,王姓在东汉至隋唐末年,还有92位宰相,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也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Ⅱ 全国姓王的有多少人口2022
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105,300,000人。
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
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直辖市第一大姓。
王性的迁徙传播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王姓各支向各地迁播。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小宗)。
明朝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遂改称“闽台王氏(大宗)”。
Ⅲ 王姓的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Ⅳ 中国有多少人姓王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9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1%,为全国第一大姓。
在中国,截至2014年,东部地区占了王姓总人口的38.3%,中部占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占了王姓人口23.5%,东北占了王姓人口的12.2%。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
(4)江西多少姓汪人口扩展阅读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
Ⅳ 全国姓王的共有多少人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8 892万,为全国第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4%。” 简单摘录: 王姓人口的历史与分布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唐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人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占山东总人口的12.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Ⅵ 江西省于都县姓王村有多少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2
Ⅶ 全国姓王的有多少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已上报户口)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一,差不多9084万多人。最多的李姓也是9700多万(王排第二),现在中国没有人口过亿的姓氏了。
王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界三大姓氏之一。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8位。除中国外,在朝鲜也有许多王姓的人。在广东,“王”与“黄”在粤语上读音相同,为分别两姓,王姓通常被称为“三划王”。
根据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
王姓来源众多,但有一些共同点,即大多为帝王的后人自称为王氏。出自姬姓之王有三支。一是周文王第15个儿子高的后裔,因本来为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陕西、河北等地;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被废为平民后,世人因其原来为王族称之“王家”,以后便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山东胶南县、山西等地;三是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的孙子在战败后逃往泰山,因原为王族,就也以王为姓。出自子姓之王,是王子比干的后代。比干被昏君纣王剖腹致死后,其居住在河南卫辉的子孙改姓王,这支王姓后来又发展到天水、东平、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等地。出自田姓之王,田姓为战国齐国之君,为秦所灭后,齐人仍称其“王家”,后也以王为姓,主要居住在今山东昌乐、河南开封等地。其他还有一些王族改姓王。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主要迁往江苏、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人迁往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王姓称王称帝者14人,先后建立新、汉、郑、燕、前蜀、闽、安阳、极乐等政权。王姓最显赫的时期是六朝时代。在此300多年里,王姓与谢姓并称望族。而其他时代也是英才不断,如西汉有王昭君;东汉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王桀;魏晋有医学家王叔和;大将军王敦与堂弟王导一时权倾天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王勃,诗人王维、王昌龄、王之涣,数学家王孝通,医学家王冰;宋朝王姓最杰出的人物是王安石,他也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元朝有戏曲作家王实甫;明代有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清代有农民起义女首领王聪儿,文学家王文治;近代有学者王国维;现代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 海外的华人也不乏人才,如“电脑大王”王安,曾被列为美国十大富翁之一;企业家王嘉廉;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王佑曾;“太空人”王赣骏是着名科学家。
(真诚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Ⅷ 全国王姓人口是多少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王姓是我国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其次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83%。
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依次是: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位列前100名姓氏的还有:谢(23)、宋(24)、唐(25)、许(26)、韩(27)、冯(28)、邓(29)、曹(30)、彭(31)、曾(32)、肖(33)、田(34)、董(35)、袁(36)、潘(37)、于(38)、蒋(39)、蔡(40)、余(41)、杜(42)、叶(43)、程(44)、苏(45)、魏(46)、吕(47)、丁(48)、任(49)、沈(50)、姚(51)、卢(52)、姜(53)、崔(54)、钟(55)、谭(56)、陆(57)、汪(58)、范(59)、金(60)、石(61)、廖(62)、贾(63)、夏(64)、韦(65)、付(66)、方(67)、白(68)、邹(69)、孟(70)、熊(71)、秦(72)、邱(73)、江(74)、尹(75)、薛(76)、闫(77)、段(78)、雷(79)、侯(80)、龙(81)、史(82)、陶(83)、黎(84)、贺(85)、顾(86)、毛(87)、郝(88)、龚(89)、邵(90)、万(91)、钱(92)、严(93)、覃(94)、武(95)、戴(96)、莫(97)、孔(98)、向(99)、汤(100)。前100个姓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4.77%。
Ⅸ 姓王的人有多少呢
姓王的人有1.015亿人。当代王姓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
王姓的来源
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Ⅹ 江西的王姓的来源及历史和现状
据江西省谱牒研究会王氏源流研究室(以下简称王研会)主任王令策和副主任王雄文介绍,帝王之裔的王氏有由赐姓、改姓、冒姓及蒙古、鲜卑、西域等少数民族编集到一起的“虏姓王”,有商王子比干后裔的“子姓王”,有尧舜后裔的“妫姓王”。无论哪种“王”,十之八九都是王氏的主体——“姬姓王”。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到了西晋末年才开始逐步迁往江南诸省,早在公元618年以前,王氏就进入了江西省的南昌、新建、丰城、宜春、瑞昌、都昌、广丰、上饶等地。
1368年明代以后,又有王家人进入高安、萍乡、万载、九江、贵溪、横峰、宁都、寻乌等20个县市,据《江西通志稿》不完全统计,截至清末,王姓氏族先后迁入了江西省66个以上县市。
但后人的研究表明,今天的婺源、德兴等很多县市仍有王氏人口没有统计进去,可以说王姓人口遍布江西各地。这些王姓,从源流上来说,主要还是上述四大支派的后裔组成的,这其中又以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后裔为最多。
截至2014年,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468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
(10)江西多少姓汪人口扩展阅读:
江西王姓来源广泛,但从总的来说,莫过于太原王、琅琊王、三槐王、开闽王四大支流。
“太原王”和“琅琊王”的始祖均为王子乔,只是到了王离这代才开始分开,长子王元,徙山东琅琊,成为“琅琊王”始祖,次子王威则仍居太原,遂为“太原王”始祖。
“琅琊王”在赣的流传和分布情况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据王研会主任王令策介绍,永修县有个镇上的王姓村民曾翻出了家谱,上面记载为琅琊王的一支,流传已有400余年。至于太原王,则由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景肃开始,在江西的分布基本上已相当明了。
“三槐堂”虽然是王姓知名的堂号,但“三槐王”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记载说:五代末时,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在自家庭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了吾之后世,必有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