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州镇高田村有多少人口
1. 慈溪市的经济结构、人口及其就业状况、教学条件、基础设施情况
一·基本概况
市名
慈溪市(英语:CIXI city,汉语拼音:CíXī,英文简称CIXI) 别称 桥城
经纬度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4′、北纬30°10′。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宁波市
辖区
辖15个镇、5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48个社区,市政府驻地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655号。
政府
市政府驻地白沙路街道
面积
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
海拔
最高点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
人口
户籍总人口103.12万人(2008年)
民族
慈溪全市现有28个少数民族,10929人,约占慈溪总人口的1.1%。这些人大多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涌入慈溪打工,在安家落户后,又亲帮亲、邻带邻,吸引更多的老乡前来,逐渐在慈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时间
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邮政编码
315300
电话区号
0574(+86)
汽车牌照
浙B.B,浙BK,浙BJ,浙Br,浙BU 浙BS 浙BBA BJA 等
方言
慈溪话(吴语临绍小片)
国内生产总值
2008年GDP 601.44亿元 (同比2007增长8.8%)
市花市树
市花是月季
市树是樟树
[编辑本段]二·历史沿革
慈溪由来
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
唐开元以前
慈溪历史悠久。
据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测定,远在公元前约5000年前之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活动。
春秋时属越,并吴后置句章城,为句章地。战国时楚灭越,又属楚。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置句章县,属会稽郡,县治在城山渡(今余姚市河姆渡东5里),历两汉、三国不变。东汉并曾为会稽东部都尉治。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恩起义军由海道入浃口,句章城为所残破,遂迁治小溪(今鄞县鄞江桥)。隋开皇九年(589),省余姚、鄞、3县入句章县。
唐武德四(621),废句章县,析置鄞州、姚州。七年,废姚州仍为余姚县。八年,废鄞州,复县,属越州。
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置句章县至唐武德四年废,凡842年,慈溪地域归其属。
此后百余年,先后属鄞州和县。现境姚北部分,自秦汉至唐初,先后属余姚县、姚州、余姚县。
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
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
唐开元至解放初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经唐初百余年之休养生息,浙东州县户口日繁,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分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县4县,并分越州别立明州以辖之,明、越均隶江南东道。此为慈溪设县之始。县治设今宁波市之慈城镇。县名据《延四明志》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天宝元年(742),改明州为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明州,慈溪县历为所属。同年,江南东道下分置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慈溪县隶浙江东道。五代梁开平三年(909),明州刺史黄晟卒,钱�奄有其地,置节度使,设明州望海军,慈溪属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国除。太宗平诸国后,因唐之旧置13道,慈溪县隶属江南东道明州奉国军。淳化五年(994)罢道。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15路。天圣八年(1030)增为18路。元丰中(1078~1085)又析为23路。慈溪县历属明州,隶两浙东路。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路、两浙西路,慈溪属明州,隶两浙东路。绍熙五年(1194),宁宗即位。明年,改元庆元,以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名,升明州为庆元府,慈溪县属之,仍隶两浙东路。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于庆元府置宣慰司。十四年改庆元路总管府。大德六年(1302),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自婺州(今金华)移庆元,慈溪县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元末,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降方国珍,改庆元路为明州府,隶浙江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四年,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失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请于朝,诏更铸,改溪从谷,遂改慈溪为慈溪,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清初,改浙江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省县之间设4道。慈溪县属宁波府,隶浙江省宁绍台道。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李世贤部攻占宁波,曾一度改宁波府为宁波署。
民国元年(1912),废府,慈溪直属浙江省军政府。3年,于清宁绍台道范围置会稽道,道尹行政公署驻鄞县,慈溪县隶属浙江省会稽道。16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废道制,慈溪直属浙江省政府。21年,浙江省设行政督察区,慈溪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鄞县。24年后,又历属第六行政督察区(24~35年,专员公署驻鄞县)、第三行政督察区(36~37年,专员公署驻余姚)、第二行政督察区(37年4月以后,专员公署驻余姚)。
1949年5月24日,慈溪县治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解放。6月5日,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在宁波成立。10月改称宁波专员公署,慈溪属宁波专员公署。
1954年以后
1954年10月,为建立商品棉基地,调整县域,将慈溪的丈亭、陆端口、城关、云山4个区和慈城镇划归余姚县,庄桥区分别划归宁波市和镇海县,余姚县周朝区、逍林区、浒山区、周巷区、泗门区、临山区等5个区的部分和镇海县龙山区的北部划归慈溪县。县治从慈城镇迁至浒山镇。
1956年6月,原直属宁波专署管辖的庵东盐区归属慈溪县。
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复慈溪为慈溪。1970年改专区为地区,慈溪县属宁波地区。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并入宁波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慈溪县属宁波市。
1979年9月,为完善水利条件,县境再度调整,以泗门区划归余姚县,余姚县以龙南区(今横河区)划入慈溪县,形成现有境域。
1988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慈溪县建制,改设慈溪市(县级),仍属宁波市,区、乡(镇)行政区划不变。
1997年11月16日,浙江省民政厅(浙民行字[1997]13号)批复同意慈溪市小安乡撤乡建镇,并更名为杭州湾镇。
2001年10月,慈溪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浒山、宗汉、坎墩3个镇分别改为浒山、宗汉、坎墩3个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行政村的体制,办事处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观城、师桥、鸣鹤三镇合并设立观海卫镇。周巷、杭州湾两镇合并设立新的周巷镇。
2008年7月,调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龙山,范市,三北三个镇合并设立新的龙山镇;浒山街道以新城大道和三北大街为分界线,设立三个街道办事处,新城大道以东为白沙路街道,三北大街以南为浒山街道,以北为古塘街道。
[编辑本段]三·详细介绍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环杭州湾地区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都市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随着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给慈溪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座比旧金山金门跨海大桥长15倍的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将横跨广袤而汹涌的杭州湾海域,从此慈溪将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都市的“黄金节点”,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这将极大提升慈溪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战略地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154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65.2万亩 户籍总人口101.03万人,辖15个镇、5个街道,共297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28个社区,市政府驻地浒山街道。
慈溪历史悠久。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称慈溪,县治在今之慈城。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1954年行政区域调整,现市境为原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北部组成(俗称“三北”),1988年10月撤县设市。
慈溪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常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市境东南部为低山丘陵区,林木果品繁多;中西部为辽阔平原,土壤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果蔬等农特产品;北部为杭州湾,拥有长达77公里的海岸线,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涂资源,近期可围垦开发的海涂近10余万亩,是全省土地后备资源最丰足的地区之一。
慈溪拥有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青瓷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在晋唐时期,慈溪上林湖青瓷远销海外,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慈溪又有“唐涂宋地”之称,悠久的海涂围垦历史,塑造了慈溪人开拓进取的性格,慈溪的移民文化源远流长。慈溪更有对外交流合作的传统,早在秦代,名士徐福在慈溪达蓬山启航,东渡日本,拉开了对外交流的序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大文化已交织融汇在一起,善于兼容并蓄,注重务实开拓,崇尚合作共赢,讲求开放、诚信,不排他、重吸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已成为慈溪新时期无可比拟的人文竞争力。
自然地理
慈溪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 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西部地区北高南低,东部地区南高北低,以大古塘河为界分南北二部分,两者面积之比为2:8。南部近山平原成陆于900~2500年前,由全新世晚期湖海相沉积物淤积而成,组成物质多 为粘土及亚粘土,局部夹有泥炭。北部滨海平原,系900年以来新成 陆土地,组成物质为亚粘土、亚沙土和粉砂。平原以北为凸入杭州湾 的扇形三北浅滩,1986年图版量标以理论基准面零米线计算,达433. 5平方公里,滩涂沉积物以粉细砂和沙质泥等细颗粒物质为主,东部 地区颗粒较粗。海岸带升降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岸线正继续向北推移 ,土地资源在不断增加中。
慈溪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 ,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端低丘,海拔100米左右;中部300~ 400之间;至石堰乡,地层下陷为东横河;逾河西端,高100~200米 。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 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地层成因单一,属侵蚀剥蚀地貌。平原为宁绍平原之一部,东西长55公里,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
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 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 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 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 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 塘江、七塘江等。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 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 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 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
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 ,最低潮位-0.55米。杭州湾为我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8.93 米,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新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 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 (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
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 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 ℃,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 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 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 %。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 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 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
慈溪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 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近山平原母质复杂,多 属水稻土,结构层次分明,棱柱状结构发育,潜育性现象普遍,土层 深厚、土质均细、粘粒含量高、蓄水量足,质地以重壤为主,丘陵区 多为自然土壤,正逐步红壤化中,有红壤、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 多石砾,粘粒含量高,质地为中壤至轻粘,酸性重,养分贫乏,保肥 保水性能差。滨海平原地区,母质均为海积物,自海边向内依次有盐 土、潮土、水稻土3个土类,颗粒匀细,质地均一,粉砂含量高,含 可溶性盐类,呈中性至微碱性。七塘以南,多为中壤,耕层结构良好 ,蓄水保肥能力和耕性均好,七塘以北为新垦土地,成土历史短,富 含石灰质,土质中壤至轻壤,团粒结构发育差,保肥保水能力弱。
[编辑本段]四·人口民族
目前,慈溪全市现有28个少数民族,10929人,约占慈溪总人口的1.1%。这些人大多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涌入慈溪打工,在安家落户后,又亲帮亲、邻带邻,吸引更多的老乡前来,逐渐在慈溪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编辑本段]五·风土人情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慈溪,人们却普遍这个节日叫“冬红节”,而不叫端午节。
有关冬红节的民间俗语: 一、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二、冬红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三、啦蛳蛤蟆避冬红。四、吃过冬红粽,还要冻三冻。
冬红节这一天,慈溪民间一直有许多习俗,至今还在流行,有的还有很多科学依据。家家要裹糯米棕子和做花糕吃,现在大家为了贪方便,这一天都到市场上去买了吃,因此,冬红节这一天街上买粽子花糕的特别多,俗语“冬红花糕夏至面,吃之象格牛介健”也是这么产生的。门上要挂真艾和菖蒲(做艾青麦果艾青饺的艾是野艾,长不高的),小孩子胸前和床前蚊帐上要挂香袋,内贮雄黄和香料,目的是去恶避邪,(借鉴《白蛇传》老法海教许仙让白娘子喝雄黄酒,显蛇妖的方法),早晨把粽子、花糕代替早饭吃。中午在房屋内燃烧白菖术、艾叶和麦冬须,把所有房屋内的蚊子熏死掉。据老年人讲,麦冬须和艾叶都是中药材,燃烧生浓烟后,蚊子的脚都会掉下来的。过去,我母亲年年这样熏的,这气味是很香的。每人还吃一点雄黄老酒、糯米粉来金团,以消毒、杀菌、健身、灭蚊蝇。这一天,胆子大的人,还要从池河中捉来十几个小蚪蚪(是蛤蟆生的),生吞入肚。小时候,年年看见邻居老太太生吞蝌蚪的。还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这一天人们才吃大的蛤蟆肉,说是可解除百毒,夏天不会再生疮疤了。因此,这一天很难找到啦蛳蛤蟆,民间“啦蛳蛤蟆避冬红”的俗语就是这么来的,只要躲过了冬红这一天,蛤蟆们万事大吉了。好多老年人非寻到一只啦蛳蛤蟆不可,即使不把它杀了吃,至少也该把它放在厨房间灶头上,让它来回爬几次,大人们说,冬红这一天灶头上啦蛳蛤蟆爬过后,这灶头上就清洁了,蜗牛蚂蚁等一年四季不会再来灶上了。
冬红节来临之前,慈溪民间至今还有这么一个很流行而又没改变的风俗习惯,这就是毛脚女婿必须在这冬红节之前,去丈人丈姆家送一个大礼,其送礼物品跟送年节一样多,如果丈人的父母还在,这礼物还要增加一点,给太丈人也要送的。与这个节日一样重要的还有一个是重阳节。结婚二年之后,这冬红节送不送礼则随你女婿客气了,可送可不送。不过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普遍仍然在送。
[编辑本段]六·经济概况
蓬勃发展的慈溪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35亿元;自营出口18亿美元;区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同级城市排名第十一位,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城,是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生产和制造基地,诸多行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
近几年来慈溪工业取得突破性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9.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五金机械、家用电器及电气器材制造、纺织服装及化纤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塑料制品、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生产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三A扑克、打火机、绒促性素原料药(HCG)的产销量高居全球第一;锦纶帘子布产销量为世界第二;饮水器、高性能特种纤维、电子铜带、输纱器产销量居全国之冠;慈溪是全国最大的精密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慈溪是欧式插座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占欧洲70%市场份额;慈溪是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崛起了星火企业群和一系列的产业带。为提升产业层次,慈溪创立十二大行业创新中心;浙江大学产品创新设计中心慈溪分中心落户慈溪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高起点构筑产业新优势,慈溪每4天就上马一个千万元人民币的技术改造项目。
慈溪个私企业发达,现有2.35万家个私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六成以上。万余名个私业主在西部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6个一村一品、一镇一名品的块状经济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并在国际市场找到定位。
工业向园区集聚。各镇都建有工业园区,主工业园区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周巷镇的工业园区;列入国家计委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观城镇工业园区;位于慈溪东部,并与宁波城区接壤的慈东工业园区。
[编辑本段]七·行政区划
慈溪市位于浙江省东部,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4′、北纬30°10′。总面积1154平方千米。
慈溪市辖5个街道、15个镇,即: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龙山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共有48个社区、27个居委会、297个村委会(2007年4月)。市人民政府驻浒山街道三北大街655号。
2006年底,慈溪市面积1154平方千米,人口101.54万人。辖3个街道、17个镇,47个社区、28个居民区、297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三北大街655号。
浒山街道 办事处驻三北大街518号。面积44.3平方千米,人口14.61万人。邮编:315300。辖38个社区、1个居民区、21个行政村。
宗汉街道 办事处驻西二环北路559号。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6.23万人。邮编:315301。辖1个社区、1个居民区、18个行政村。
坎墩街道 办事处驻坎墩西路118号。面积30.3平方千米,人口4.78万人。邮编:315303。辖1个居民区、12个行政村。
横河镇 镇政府驻龙泉东路41号。面积88.4平方千米,人口6.34万人。邮编:315318。辖1个居民区、24个行政村。
匡堰镇 镇政府驻匡兴路89号。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编:315333。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
崇寿镇 镇政府驻崇兴街51号。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3.45万人。邮编:315334。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周巷镇 镇政府驻环城北路428号。面积75.4平方千米,人口9.45万人。邮编:315324。辖6个社区、25个行政村。
长河镇 镇政府驻宁丰北路338号。面积27.3平方千米,人口4.42万人。邮编:315326。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天元镇 镇政府驻天潭路40号。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邮编:315325。辖1个居民区、12个行政村。
庵东镇 镇政府驻邮电路8号。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64万人。邮编:315327。辖3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
逍林镇 镇政府驻园丁路58号。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6.87万人。邮编:315321。辖1个居民区、10个行政村。
胜山镇 镇政府驻胜山大道518号。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邮编:315323。辖1个居民区、11个行政村。
新浦镇 镇政府驻新胜路88号。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8.34万人。邮编:315322。辖1个居民区、20个行政村。
附海镇 镇政府驻花塘路3号。面积21.2平方千米,人口4.69万人。邮编:315332。辖1个居民区、7个行政村。
桥头镇 镇政府驻镇前路。面积41.6平方千米,人口5.59万人。邮编:315317。辖1个居民区、8个行政村。
观海卫镇 镇政府驻振观路6号。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18.80万人。邮编:315315。辖2个社区、8个居民区、40个行政村。
掌起镇 镇政府驻横街509号。面积63.6平方千米,人口9.09万人。邮编:315313。辖1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
龙山镇 镇政府驻龙城路1号。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31万人。邮编:315311。辖1个居民区、9个行政村。
[编辑本段]八·名胜古迹
杜白二湖区
如果说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着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慈溪人对杜白二湖情有独钟,称为三北大地两颗熠熠闪辉的明珠。
杜湖与白洋湖,其实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如果沿着白洋湖往西而行,就会发现原来上林湖同杜白两湖相距也不过隔了几道山峦,真是湖光灵气,遥相呼应。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沿着湖堤西行,湖的南边是连绵的群山,北边是十里长堤,树木葱茏,山峰掩映,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阴霾密布的天气,则一扫平常的美丽景致,那阴阴的山风,滚滚浊浪,令人不寒而栗。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实在为杜湖添色不少。
2. 梅林镇的行政辖区
梅林镇西门村、东门村、边潭村、边角村、边埔村、边上村、边围村、尖石村、青潭村、毛岭村、梅光村、军田村、高田村、丰田村、新梅村、新楼村、上楼村、松楼村、松阳村、涧头村、溪头村、华寮村、磜头村、埔尾村、南阳村、风池村、永兰村、中段村、隆营村、大廖村、桂樟村、犁头凸村、大岭下村、黄割田村、大高田村、岁余坑村。
大高田村
大高田村,曾名大哥田。位于普宁市区西27.4公里处。人口0.17万。由大高田、大隆湾、胡市坑3个自然村组成。清中期,杨氏兄弟从本乡大岭下村迁此,弟礼让兄长,往附近(今其肚寮村)另创村,兄弟分居后,兄家业日盛,村故名大哥田,因客家语哥与高同音,后称今名。村处癞痢石凸山北麓槽地。聚落呈梯阶状分布,多为石砖瓦木结构平房。全村有耕地436亩,山地6401亩。农业以种植为主,主产水稻、番薯,并种植果林,产柿、乌榄、茶、毛竹。木炭是本地特产。村后山岭蕴藏有钨、錑矿。村西有丰富的高岭土属石英斑岩,是优质瓷泥。1960年创建瓷厂,产品销售省内各地。是**老区。道路现已畅通,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通南阳圩。5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凤池村
凤池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8.4公里处,曾名鸭池。由凤池、庵埔、樟树坑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0.35万。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已成数姓聚居村庄,因三面环水,每逢大雨水涨时,村似鸭浮在池上,故名鸭池,后雅称凤池。聚落沿梅林河北岸呈混合状分布。全村有耕地1256亩,山地6824亩。山地肥沃,是产粮区之一。主产水稻、番薯。盛产橄榄、青梅、乌榄、油甘等。山岭广阔,宜造林种果,有成片荔枝和大叶相思树。极速生按。旅居马来西亚、香港、西欧等地1000多人。村民尚习文练武;有业余剧团、大锣鼓、舞狮班等。有完全小学1所。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连接里坪公路和梅云公路。40%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有食品加工企业4家,汽车教练场1个。
华寮村
华寮村,曾名下寮,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6.6公里处。由新寨、老寨、学老坑、楼下、塘背坑5个自然村组成。人口0.4万。原有何、龙、廖3姓居民居住,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郑氏从五华到此传授拳术,娶何氏女在溪下游处搭寮居住,故称下寮,后称华寮,今全村皆为郑姓。村落依山傍水,呈混合状分布。全村有耕地1374亩,山地10263亩。主种粮食,是梅林镇粮食主产村。每年有大量松木、燃料出售。水果以鸟梨着称。果脯远销港、澳、东南亚一带。有小学1所。有梅云公路经过。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涧头村
涧头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8.3公里处,人口0.16万。清雍正之前有村,村在山涧水头边,故名。聚落呈阶梯状分布。全村有耕地434亩,山地5662亩。以农业种植为主,主产水稻、番薯。山坡阔,盛产油茶,还产鸟梨、橄榄等,每年有大量松木及燃料出售。传统尚武,有舞狮班、英歌队。小学1所。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连接凤池、新楼村道和里坪公路。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高田村
高田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0.7公里处。又名小高田,全村0.11万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创村,因在地势较高处开荒种田,故名。聚落沿梅林河西岸呈块状分布。建筑为混凝土结构平房。全村有耕地236亩,山地2200亩。以农为主,兼养长毛兔及经营运输、砖瓦、果林等副业。有砖瓦厂1家。小水电站2个。有果园1000亩,主产油甘、橄榄、菠萝、青梅、李、香蕉等。造林1200亩,种植美国衫、松。传统尚武,有舞狮班。
尖石村
尖石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2.2公里处。人口0.13万。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有村。因村之出水口有一块既大又尖的石头,故名。聚落依山傍水,成块状分布。全村有耕地395亩,山地2300亩。以农为主,主产水稻、番薯。盛产大梨、橄榄、青梅、菠萝等。种植速生按300亩,65%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有小学1所。属革命老区。清末,村之东侧曾建过尖石圩。里坪公路在村前经过。
梅林社区
居民社区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公里处。原取名居委会,今年才改为居民社区。人口0.48万。人口分布散,梅林圩分新圩和老圩,聚落沿梅林河南侧呈条状分布。建筑多为沿街楼房。居民多从事手工业和小商贩,40%劳动力外出打工和经商。交通发达,有里坪公路、梅云公路可连接广汕公路。
埔尾村
埔尾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8.4公里处。曾名埔美村。全村0.13万人。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楼房。全村有耕地420亩,山地3200亩。农、林、果并举。农业主产水稻、番薯。盛产青梅、油甘等。有小学1所、是梅林初级中学、保险站、电信、邮局、盘龙阁寺、盘龙加油站的所在地,食品加工企业2家,多家汽车维修场。3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青潭村
青潭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0.2公里处。人口0.15万。由青潭、樟树下、石船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耕地446亩,山地3500亩;农业以种植为主,主产水稻、香薯;盛产青梅、乌榄、橄榄等。有些乌榄品种是铜锣锤,近几年的价格每市斤100-200元不等,远销浙江、江苏等地,是刻制工艺品的最好品种。村周围环山,环境优美,道路通畅,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连接梅林至南阳公路。60%的劳力外出打工或经商。种植速生桉200亩,有小学1所,水电站1个。
大岭下村
大岭下村位于普宁市区西25.6公里处。曾名解岭村,人口0.22万。由大岭下、石头排、麻竹园、礼和洋等6个自然村组成。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有村。聚落呈混合状分布,多为混凝土、砖瓦平房。全村有耕地558亩,山地8880亩。农业以种稻谷、甘薯为主。山林产橄榄、青梅、茶叶、毛竹。是潮汕毛竹产地之一。茶厂1家,南岭单丛茶有名。有水电站3个,大岭下、麻竹柯、石头排、桂竹园是**老区。有简易公路接石牌至梅林的公路。45%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新楼村
新楼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公里处。人口0.39万。由新楼、永丰、桃子峯等3个自然村组成。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922年),黄氏一支到此定居,建楼房1座,故称新楼。后赖氏从毛岭村迁此定居,黄氏他迁。村落沿梅林河北岸呈条状分布。全村有耕地932亩,山地7057亩。以农为主,产稻谷。造林种果3000亩,盛产橄榄、青梅、油甘等。有小学1所。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通凤池村,连接梅云公路,可通里坪公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东门村居住较多,又靠近梅林市场,村民经商意识强,在市场有众多商铺,商贸活跃,在梅林圩市场经营生意最多的村民,还有35%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新梅村
新梅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公里处。曾名梅林新圩,在解放前后梅林大街被称为梅林新圩,商铺众多,商贸活跃。人口0.13万。村址在梅林新圩,故名新梅。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全村有耕地225亩,山地1850亩;以农业为主,种水稻、番薯,盛产青梅、油甘、橄榄等。因近圩镇,居民多兼务小商贩,有30%外出务工和经商。有小学1所,是梅林信用社的所在地,里坪公路在村边穿过。
再头村
再头村,曾名(石示)仔头。位于普宁市区28.4公里处。人口0.13万。村处癞痢石凸山北麓,由湖洋寮、拴牛坪、南田肚、南柯、方田仔、暩角、暩头、暩下、其肚寮、溜头罗9个自然村组成。全村耕地290亩,山地1500亩,主产水稻、甘薯。山地广阔,产青梅、橄榄等,盛产茶叶、毛竹。有卫生站和小学各1所。属**老区。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通南阳圩。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溪头村
溪头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区梅林镇,离市区26.5公里。全村0.1万人。由溪头、婆高、田洋丫、吊神山、罗兴坡5个自然村组成。山地宽广,有耕地291亩。以林果业为主,农业为副,盛产青梅、乌榄等。水力资源丰富,开发有水力发电站3座,现村道已实现硬底水泥化公路,山区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有卫生站1所。属革命老区。
永兰村
永兰村,曾名幽兰肚。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5.8公里处。人口0.15万。清康熙年间(约公元1666年),赖氏一支在此定居。村落在深河幽谷中,野生兰花幽香,村前入口处狭窄,宛如肚口,故名幽兰肚,后取兰香记不断之义,改为今名。聚落于山谷小溪两侧呈不规则状分布。解放后,多建为二、三层钢筋混凝土楼房。全村有耕地391亩,山地8751亩。以果林业为主,农业为副。主产乌榄、梅、李、柑、茶等。有杉林千多亩。村西建有小水电站2座。村后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古榄树,身围5米,树冠直径21米,年产榄500公斤。林中有山猪、刺猬、豹等野生动物。水力资源丰富,竹竿岭有梅林河电站。村办农场2个,果林场1个,小学1所,卫生站2所。属**老区。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通梅林至南阳公路。发展速生按种植4000多亩。
毛岭村
毛岭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0.2公里处。全村0.11万人。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新楼村人迁此创村。因周围是毛竹丛生的重重山岭,故名。村落依山势建筑,呈梯阶状分布。全村有耕地298亩,山地1000亩。林木有松、红椎等。以农业种植为主,主产水稻、番薯。盛产橄榄、乌榄及青梅、油甘、柑、柿、菠萝等。1948年春在毛岭战役中,0游击队于此击败-常备队。属**老区。山高林密,有小学1所。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并可连接里坪公路。6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种植速生桉350亩。
黄割田村
黄割田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3.1公里处。人口0.14万。由黄割田、上宝坑、柯树潭、下山寨、火罗庵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耕地302亩,山地6240亩,主种水稻、甘薯。有集体果林场1个,小学1所,卫生站2所。属**老区。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通梅林至南阳公路,种植桉生按1000亩。
松阳村
松阳村,曾名解岭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3.4公里处。人口0.18万。由万春楼、圆山仔、岭仔寨、岭仔楼、径口、巫石坑、石牌、小窝仔8个自然村组成。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赖姓一支从福建省永定至此定居。祖有松阳世家之誉,故名松阳。1949年曾改名解岭村,1961年复原名。聚落呈点状分布,房屋多为混凝土、砖瓦结构平房。全村有耕地480亩,山地4140亩。农产稻谷、甘薯。水果有乌榄、香蕉、木薯。药材为本村特产。有集体果林场2个,水电站1座,卫生站和小学各1所。解放战争时期,村中有25人参加游击队,赖乌镇等4人在战斗中牺牲。松阳、巫石坑、小窝仔属**老区。有石梅公路经过
南阳村
南阳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4.3公里处。人口0.35万。由榕树塘、下楼、松树下、崩岐、角仔寨、南阳圩等7个自然村组成。是原南阳乡政府所在地。区域内有南阳墟、邮局、供电站等单位,是本镇西部八个行政村的集散地。全村有耕地670亩,山地8710亩。农业主产水稻、番薯、甘薯、蔬菜。水果有青梅、橄榄、乌榄、油甘、李等。有卫生所3所,小学1所。属**老区。公路东通梅林,西至高田村,北抵石牌接安池公路。有西林古寺,经过重修,颇具规模,香火旺盛。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西门村
西门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8公里处,人口0.15万。六百年前有程、何、赖3姓居民在此聚居,后吴姓从佛山三水迁入,今存吴、何两姓。村处梅林圩西面,故名西门。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平房。全村有耕地375亩,山地1524亩。农、林、果并举。盛产橄榄、油甘等。有里坪公路和梅云公路经过。经营麺线的历史悠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现还有40多家间麺线加工房,被称为麺线之乡有食品加工企业1家,有小学1所。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和经商。
梅光村
梅光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7公里处。曾名中央寨,在文革时期被改为梅光村。人口0.2万。明初,吴氏一支从佛山三水迁此定居,因村分上社、中社、下社3个聚落,该村地处中央,属中社,故名中央寨,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楼房。全村有耕地428亩,山地2842亩。农、林、果3业并举。水果主产菠萝、李、香蕉等。是普宁市梅林中学和镇办陶瓷厂所在地(陶瓷厂现建委梅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中有英歌队。村民尚习武术,有舞狮班,被誉为武术之乡。30%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里坪公路经过村中。
东门村
东门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19.5公里处。人口0.16万。四百年前,有吴、赖、张、王、戴等姓居民在此聚居,后张姓他迁。解放前后梅林大街被称为梅林老圩,上圩的人们在此经营生意。因地处梅林东门,故名。聚落成块状分布。建筑多为混凝土结构楼房。全村有耕地314亩,山地1000亩。以农为主,种植水稻、番薯。盛产青梅、橄榄、油甘等。部分人经营小商业。有里坪公路经过。东门村紧靠梅林圩市场,商铺众多,商贸活跃,是梅林农业银行、国税分局、移动分公司所在地,有多家狗肉店和稞粉店及饮食店。有老人活动中心1个,是梅林中心小学所在地。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和经商。
边角村
边角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2.4公里处。人口0.2万。由老屋下、岭头、塘角和坎头下4个自然村组成。聚落呈块状分布。全村有耕地516亩,山地3600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水稻、番薯,盛产橄榄、乌榄、青梅等,广种四时瓜菜。7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并可连接里坪公路。有小学1所。属**老区
边埔村
边埔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2.1公里处,曾名社背埔村,文革时期改名为边埔村。人口0.15万。1973与边角、尖石等村拆开,自成行政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全村有耕地485亩,山地2200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水稻、番薯、香蕉等。盛产大梨、橄榄、乌榄、青梅等。道路畅通,村道边埔村至边潭村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直通里坪公路,7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传统尚武,有舞狮班。有小学1所。属**老区。
边上村
边上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2.9公里处。曾名大岭上村,文革时期改名为边上村,人口0.13万。1979年从边围析出,自成行政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全村有耕地409亩,山地2000亩。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盛产香蕉、菠萝、青梅、橄榄等。种植速生按400亩。有小学1所。属**老区。道路畅通,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连接里坪公路,65%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边围村
边围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2.2公里处。人口0.12万。由竹仔径、乌石洋、下围、曹塘4个自然村组成。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本镇社背埔人迁此定居。村落呈块状分布。全村有耕地356亩,山地3000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水稻、番薯等。盛产大梨、橄榄、青梅、菠萝等,种植速生按400亩。道路畅通,下围、曹塘2个自然村村道实现了水泥硬底化,可连接里坪公路。竹仔径、乌石洋2个自然村可连接梅林至高铺镇的水泥公路。
大廖村
大廖村位于普宁市区西26.8公里处。全村950人。有大凹、凹下、塘肚、廖丰田4个自然村组成。1973年从永兰析出,自成行政村。有耕地249,亩,种植水稻、甘薯。地处癞痢厂凸山东麓,山地广阔,盛产青梅、乌榄、橄榄等。近年来,为了生活、就学方便需要,大部分村民移居或暂住于梅林镇区,现本村只剩少数居民留居管理果产和农田。
隆营村
隆营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4.3公里处。全村592人。由石龙坑、举格营2个自然村组成。有耕地162亩,主种水稻、甘薯。多山地,产乌榄、青梅、李等。有水电站1座,卫生站1个。属**老区。现在存有过半村民移居梅林镇区。道路在揭阳市公路局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实现硬底水泥化,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桂嶂村
桂嶂村位于普宁市区西南28.5公里处。全村850人。由嶂肚、桂竹仔、大段3个自然村组成。有耕地224亩,产水稻、甘薯。山地广阔,产青梅、橄榄、乌榄、油甘、李等。现发展速生按种植约2000亩,全村道路已实现水泥化,交通状况已经进一步改善。有小学1所,卫生站1所。属**老区。
岁余村
岁余村位于普宁市区西22.3公里处。全村0.1万人。1986年从南阳乡析出,自成行政。全村有耕地260亩,主种水稻、甘薯。多山地,盛产青梅、橄榄、乌榄、柑等。有集体果场2个,木材加工厂1家。有卫生站1所,小学1所,敬老院1所。是**老区。有石牌至南阳公路经过。种植速生按25亩,4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经商。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3. 安康汉滨区有多少个镇
截至2019年7月25日,安康汉滨区辖30个镇。
恒口镇、新城街道、老城街道、江北街道、建民街道、五里镇、茨沟镇、谭坝镇、叶坪镇、中原镇、紫荆镇、大河镇、洪山镇、沈坝镇、流水镇、大竹园镇、瀛湖镇、双龙镇、晏坝镇、吉河镇、县河镇、张滩镇、石梯镇、关庙镇、早阳镇、坝河镇、关家镇、牛蹄镇。
(3)藤州镇高田村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安康汉滨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居汉江上游安康市腹地,东接旬阳县,西连紫阳县、汉阴县,北靠商洛市镇安县、安康市宁陕县,南与平利县、岚皋县接壤。面积3652平方千米。辖30个镇、4个办事处,876个行政村,69个居委会。全区户籍总人口102.58万(2014年),常住人口87.87万。
汉滨区属陕南秦巴山地丘陵沟壑区,汉江、月河穿过区境中部,以月河为界,北属秦岭山地,南沿巴山余脉。南北都有2000米以上的高大山峰,
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貌特点,垂直高差达1900米,境内地形起伏,群山叠障,沟壑纵横,最高点为叶坪佛爷岭,海拔2141米,最低处216米,主要山脉有凤凰山、牛山、文武山、平头山等。本区主要地貌分为川道、丘陵、山地三大自然地貌,“三山夹两川”的地势轮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滨区
4. 江西赣州于都有哪些村
全县辖9个镇、14个乡:贡江镇、铁山垅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梓山镇、银坑镇、岭背镇、罗坳镇、罗江乡、小溪乡、利村乡、新陂乡、靖石乡、黄麟乡、沙心乡、宽田乡、葛坳乡、桥头乡、马安乡、仙下乡、车溪乡、段屋乡。共有25个居委会、352个村委会。贡江镇 面积:154.65k㎡ 人口:168523人 邮编:342300 代码:360731100 辖红旗、向阳、红卫、东方红、解放、长龙、古田、于中、兴都、贡江等10个居委会,长征、红旗、蔬菜场、仓前、长岭、黄金、红峰、上窑、里泗、金桥、窑塘、东溪、古田、永红、白口、芦山、水南、新地、河田、楂林、农业、罗坪、密坑、上欧、迳坑等2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长龙路。 铁山垄镇 面积:70.7k㎡ 人口:19913人 邮编:342307 代码:360731101 辖丰田、铁山、大岭等3个居委会,丰田、畔田、河迳、林丰、大布、大富脑、大庄排、中坑等8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丰田圩。 盘古山镇 面积:156.6k㎡ 人口:25348人 邮编:342311 代码:360731102 辖东村、南村等2个居委会,山森、工农、横城、仁风、下增、长龙、人和、和平、塅仔、茶梓等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仁风圩。 禾丰镇 面积:130.7k㎡ 人口:59958人 邮编:342306 代码:360731103 辖利邦、东方红等2个居委会,东光、隘下、黄塅、华堂、坪山、禾丰、珠塘、金盆、园岭、麻园、大弯、陂角、尧口、大字、营前、中坊、黄田、库心、石迳、亭子等20个村委会。 祁禄山镇 面积:171.2k㎡ 人口:12574人 邮编:342305 代码:360731104 辖新圩、荷树岭等2个居委会,塅水、金沙、井前、上岭岗、畚岭、坑溪、邓屋、马岭、水坞、嵊背、横龙等1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畚岭圩。 梓山镇 面积:173.6k㎡ 人口:62696人 邮编:342313 代码:360731105 辖梓山、潭头等2个居委会,上蕉、联星、花桥、永丰、梓山畲族、合和、星明、塘贯、大陂、山峰、山塘、长口、源枫、河坑、安和、潭头、下潭、红丰、中心、岗脑、排脑、张军、龙口、磊石等24个村委会。 银坑镇 面积:170.9k㎡ 人口:63696人 邮编:342323 代码:360731106 辖新街居委会,谢坑、冷水、坪脑、香塘、银坑、窑前、营下、洋河、洋迳、年丰、河背、平安、琵琶、松山、岩前、上谢、梅屋、汾坑、富竹、鲤汾、井洲、周新、周庆、汉田、上排等25个村委会。 岭背镇 面积:141.2k㎡ 人口:57447人 邮编:342319 代码:360731107 辖于山居委会,岭背、东坑、长富、大窝、金星、金溪、阳田、下拔、元峰、小岭、禾溪端口、禾溪、小禾溪、山田、兰龙、水头、录田、大塘、布坑、燕溪、塘外、塘内、谢屋、上营、蛤蟆石、太阴山等26个村委会。 罗坳镇 面积:162.7k㎡ 人口:48579人 邮编:342302 代码:360731108 辖圩上居委会,罗坳、下坪、大桥、河坪、黄坳、孟口、步前、正坑、跃洲、杨梅坑、塘头、岩背、鲤鱼、茅坪、峡山、三门、水塅、全角等18个村委会。 罗江乡 面积:117.3k㎡ 人口:35333人 邮编:342301 代码:360731200 辖前村、罗江、新屋、圭竹、西岗、黄坑、太坪、联丰、苏坑、高滩、下坝、洋坑、小满、上溪、白田等15个村委会。 小溪乡 面积:160.9k㎡ 人口:27427人 邮编:342304 代码:360731201 辖左坑、鹅婆、簸箕、坳下、黄泥塘、小溪、长源、高石、田心、流源、船坑、藤桥、桃枝等13个村委会。 利村乡 面积:148.2k㎡ 人口:32264人 邮编:342303 代码:360731202 辖上坪、茶坑、下渭、莲塘、渭田、回垅、三坊头、狮石下、利村、花潭、洛村、下垄、上垄、上下村、里仁等15个村委会。 新陂乡 面积:36.9k㎡ 人口:22359人 邮编:342331 代码:360731203 辖塘坑、移陂、新陂、群联、觉村、板塘、中塅、高田、庙背等9个村委会。 靖石乡 面积:153.6k㎡ 人口:26850人 邮编:342309 代码:360731204 辖黄沙、任头、田东、靖樟、靖石、杨梅、靖东、渔翁、长赖、良纯等10个村委会。 黄麟乡 面积:187.4k㎡ 人口:34031人 邮编:342314 代码:360731205 辖朱田、流坑、岭下、盐潭、杨屋、湖山、下关、黄龙、罗西、上关、井塘、公馆、太南、迳尾、于阳、前塘、大岭、远坑、桃溪、下堡等20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黄龙圩。 沙心乡 面积:54.7k㎡ 人口:8381人 邮编:342316 代码:360731206 辖东布、沙新、高屋、红光、沙塘等5个村委会。 宽田乡 面积:146.9k㎡ 人口:37767人 邮编:342318 代码:360731207 辖新欣居委会,桂龙、红星、龙泉、山下、宽田、李屋、马头、寨面、石马、杨公、上堡畲族、桐树、石含、角坑、高陂、龙山、珠田、留田、嶂下、仙马迳等20个村委会。 葛坳乡 面积:197.5k㎡ 人口:56636人 邮编:342326 代码:360731208 辖葛坳、龙头、陈田、塘泥、澄江、牛颈、东村、曾子、杨梅头、上脑、老屋、下罗、窑背、小庄、大田、蛇颈、黄屋乾、龙井、曲洋、三溪、桐溪、小源、小洲等23个村委会。桥头乡 面积:39.2k㎡ 人口:14669人 邮编:342325 代码:360731209 辖桥头、水背、朱屋、江背、东山、历迳、固石等7个村委会。马安乡 面积:50.4k㎡ 人口:20807人 邮编:342324 代码:360731210 辖马安、头金、溪背、贡布、上宝、大螺、西汾等7个村委会。仙下乡 面积:139.3k㎡ 人口:53510人 邮编:342321 代码:360731211 辖仙下、观背、上坊、洋田、石坑、石陂、富坑、福星、潭石、三贯、山塅、邹坑、西洋、吉村、乱石、莲塘、高兴、龙溪等18个村委会。车溪乡 面积:85.5k㎡ 人口:31509人 邮编:342322 代码:360731212 辖车胜、罗坑、小汾、优胜、丰产、河边、五丰、安塘、坳背、桃坑、朱坑、潮溪、坝脑、同辉等14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车头圩。 段屋乡 面积:43.3k㎡ 人口:23759人 邮编:342332 代码:360731213 辖寒信、枫树、上塘、围上、胜利、严岗、杜田、段屋、康梁等9个村委会。 编辑本段行政沿革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县,以境内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因字生僻,改为于都县。 建县初幅员辽阔,所辖地域含现瑞金、会昌、石城、宁都、安远和寻乌诸县。苏区时期,先后分设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 1984年5月15日,设立新陂乡、段屋乡(赣府字[1984]112号)。1987年4月5日,银坑乡、祁禄山乡改设银坑镇、祁禄山镇(赣府厅字[1987]165号批复)。1988年12月10日,撤销西郊乡,其行政区域划归贡江镇管辖(赣民函[1988]138号批复)。 1994年8月18日,撤销罗坳乡、禾丰乡,设立罗坳镇、禾丰镇(赣民字[1994]130号批复)。1995年9月29日,撤销岭背乡,设立岭背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 1997年1月14日,撤销梓山乡,设立梓山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至此,全县辖9个镇、18个乡:贡江镇、铁山垄镇、盘古山镇、禾丰镇、祁禄山镇、罗坳镇、岭背镇、银坑镇、梓山镇、桥头乡、葛坳乡、马安乡、曲洋乡、汾坑乡、仙下乡、高龙乡、车溪乡、段屋乡、宽田乡、沙心乡、黄麟乡、罗江乡、利村乡、新陂乡、于阳乡、小溪乡、靖石乡。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斯坦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746608人;其中: 贡江镇 94080 、铁山垅镇 16991 、盘古山镇 22926 、祁禄山镇 11290 、银坑镇 40416、 罗坳镇 42966 、禾丰镇 50856 、岭背镇 49856 、梓山镇 55060 、罗江乡 28987、 小溪乡 22183 、利村乡 27661 、新陂乡 19021、 靖石乡 23570、 黄麟乡 19328 、于阳乡 8963 、沙心乡 7154 、宽田乡 24834、 高龙乡 5497、 汾坑乡 12228 、曲洋乡 13888 、葛坳乡 29973、 桥头乡 12403 、马安乡 16550、 仙下乡 44096 、车溪乡 26207、 段屋乡 19624(人)。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斯坦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1年9月6日,于都县撤销曲洋乡,划归葛坳乡;撤销汾坑乡,划归银坑镇;撤销于阳乡,划归黄麟乡;撤销高龙乡,划归宽田乡(赣民字[2001]439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90.2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9镇14乡。 贡江镇 2004年辖:长龙居委会、于中居委会、贡江居委会、古田居委会、东方红居委会、红卫居委会、红旗居委会、兴都居委会、解放居委会、向阳居委会、长征村、仓前村、里泗村、永红村、东溪村、红峰村、古田村、窑塘村、长岭村、金桥村、黄金村、上窑村、白口村、新地村、水南村、河田村、密坑村、芦山村、农业村、楂林村、迳坑村、罗坪村、上欧村、蔬菜场村、红旗村。铁山垅镇 辖:丰田居委会、大岭居委会、铁山居委会、丰田村、畔田村、河迳村、林丰村、大富脑村、大庄村、大布村、中坑村。盘古山镇 辖:南村居委会、东村居委会、西村居委会、北村居委会、山森村、工农村、横城村、仁风村、塅仔村、和平村、人和村、下增村、长龙村、茶梓村。禾丰镇 辖:利帮居委会、东方红居委会、禾丰村、东光村、隘下村、坪山村、黄塅村、华堂村、珠塘村、黄泥村、金盆村、园岭村、麻园村、陂角村、大湾村、尧口村、大龙村、大字村、营前村、中坊村、黄田村、库心村、石迳村、亭子村。祁禄山镇 辖:新圩居委会、荷树岭居委会、塅水村、金沙村、井前村、上岭岗村、畚岭村、坑溪村、邓屋村、马岭村、水坞村、嵊背村、横垅村。梓山镇 辖:梓山居委会、潭头居委会、上蕉村、联星村、花桥村、永丰村、梓山村、山塘村、合和村、星明村、塘贯村、大陂村、山峰村、长口村、源枫村、河坑村、安和村、潭头村、下潭村、红丰村、中心村、岗脑村、张军村、排脑村、龙口村、磊石村。银坑镇 辖:新街居委会、谢坑村、冷水村、坪脑村、香塘村、银坑村、河背村、窑前村、营下村、洋河村、洋迳村、年丰村、平安村、琵琶村、松山村、岩前村、上谢村、梅屋村、井洲村、鲤汾村、富竹村、汾坑村、上排村、汉田村、周庆村、周新村。岭背镇 辖:于山居委会、岭背村、东坑村、长富村、大窝村、金星村、金溪村、禾溪端口村、小禾溪村、禾溪村、山田村、兰龙村、太阴山村、上营村、谢屋村、水头村、蛤蟆石村、燕溪村、布坑村、塘内村、塘外村、大塘村、录田村、阳田村、元峰村、下拔村、小岭村。罗坳镇 辖:圩上居委会、罗坳村、峡山村、全角村、三门村、茅坪村、岩背村、水塅村、正坑村、塘头村、鲤鱼村、杨梅村、步前村、黄坳村、跃州村、孟口村、河坪村、大桥村、下坪村。罗江乡 辖:前村、罗江村、新屋村、筀竹村、西岗村、黄坑村、太坪村、苏坑村、联丰村、小满村、洋坑村、上溪委会白田村、高滩村、下坝村。小溪乡 辖:长源村、左坑村、鹅婆村、簸箕村、坳下村、黄泥塘村、小溪村、高石村、田心村、流源村、船坑村、藤桥村、桃枝村。利村乡 辖:花坛村、上坪村、茶坑村、下渭村、连塘村、渭田村、回龙村、三坊头村、狮石下村、利村、洛村、下垅村、上垅村、上下村、里仁村。 新陂乡 辖:义屋村、觉村、板塘村、高田村、中塅村、庙背村、群联村、新陂村、移陂村、塘坑村、光明村。 靖石乡 辖:靖石村、黄沙村、任头村、靖樟村、田东村、杨梅村、靖东村、渔翁村、长赖村、良纯村。 黄麟乡 辖:下关村、前塘村、于阳村、大岭村、远坑村、桃溪村、下堡村、迳尾村、太南村、公馆村、井塘村、罗西村、上关村、黄龙村、湖山村、杨屋村、盐潭村、岭下村、流坑村、朱田村。 沙心乡 辖:东布村、沙新村、高屋村、红光村、沙塘村。 宽田乡 辖:宽田村、桂龙村、龙泉村、红星村、山下村、李屋村、马头村、寨面村、杨公村、石马村、上堡畲族村、桐树村、石 含村、角坑村、仙马村、珠田村、留田村、嶂下村、龙山村、高陂村。 葛坳乡 辖:葛坳村、下罗村、曾子村、上脑村、杨梅村、澄江村、陈田村、龙头村、塘泥村、牛颈村、东村、蛇颈村、老屋村、小庄村、窑背村、大田村、黄屋乾村、龙井村、曲洋村、三溪村、桐溪村、小洲村、小源村。 桥头乡 辖:桥头村、水背村、朱屋村、江背村、东山村、固石村、历迳村。 马安乡 辖:马安村、头金村、溪背村、贡布村、上宝村、桥下村、大螺村、西汾村。 仙下乡 辖:仙下村、观背村、上方村、洋田村、石坑子村、石陂村、富坑村、福星村、潭石村、三贯村、山塅村、邹坑村、西洋村、吉村、乱石村、莲塘村、高兴村、龙溪村。 车溪乡 辖:车胜村、罗坑村、小汾村、河边村、优胜村、丰产村、安塘村、五丰村、坳背村、桃坑村、朱坑村、潮溪村、坝脑村、同辉村。段屋乡 辖:段屋村、寒信村、枫树村、上塘村、围上村、严岗村、胜利村、杜田村、康梁村。
5. 贵州省威宁县有几个乡镇,具体名称为那些
草海镇 52000 360km2 草海镇位于贵州西部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草海湖畔,是威宁县委、政府所在地,是威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威宁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辖9个管理区,55个……[详细]
中海村
孔山村
大山村
新河村
草海村
鸭子塘村
陕桥村
新发村
富民村
西海村
卯关村
白岩村
前进村
中塘村
阳关村
普山村
民族村
寒洞村
郑家营村
东山村
吕家河村
石龙村
白马村
天龙村
响塘村
龙凤村
同心村
燕山村
建设西路社
人民中路社
南泉路社区
县府路社区
威昭路社区
解放社区
民享路社区
威宣路社区
建设社区
星光社区
银龙村
新义村
大洼塘村
大马城村
燎原村
下坝村
海边村
开华村
新坪村
高坪村
梨银村
赵山村
塔山村
新林村
板仓村
中山路社区
黄仓村
幺站镇 52001 19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2.2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5.8%。辖1居委会、18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海马乡。1……[详细]
红岩村
新元村
大树村
香厂村
大山村
汤郎村
田上村
抱都村
么站村
水塘村
平原村
联合村
新房村
五嘎村
新飞村
岔河村
金钟镇 52002 144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2.83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7.4%。辖1居委会、19村委会。1949年为金珀乡。1950年更名……[详细]
独乍村
新营村
文昌村
新岩村
狮子村
岔沟村
明星村
夸都村
水营村
寨营村
金钟村
院箐村
树林村
联民村
米斗村
冒水村
大营村
金水村
新田村
炉山镇 52003 20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乌江上源。面积203平方公里。人口3.36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11.6%。辖23村委会。原属落底乡。1953年析设炉山、……[详细]
燕山村
杏州村
新海村
元林村
青竹村
发乐村
民乐村
营乐村
田野村
尖山村
可界村
公贤村
炉山村
新庄村
结里村
溪街村
光明村
明河村
乐溪村
海舍村
茶园村
新丰村
勤光村
龙场镇 52004 24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3.94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5.2%。辖1居委会、31村委会。1949年为龙河乡。19……[详细]
乐元村
青友村
河块村
四乡村
树舍村
尖山村
平街村
乐坪村
白岩村
元山村
柳林村
长元村
长坪村
干河村
克沟村
营丰村
元坪村
颜租块村
营田组村
宣丰村
龙丰村
田园村
仙龙村
同心村
箐林村
边沿村
红光村
格朵村
银沟村
开嘎村
津海村
百花村
黑石镇 52005 32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21.3%。辖1居委会、22村委会。1949年为石寨乡。……[详细]
院子村
陆坪村
新河村
毛家坪村
采基村
河坝村
观音岩村
田营村
水平村
五心社区
文田村
双河村
四营村
马达村
八一村
吉友村
联营村
黑石村
高桥村
开厂村
三河村
三地麦村
坝口村
哲觉镇 52006 27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3.14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12.4%。辖26村委会。1949年为哲安乡。1953年……[详细]
新营村
箐竹村
论河村
红松村
林春村
对面坡村
坪营村
茨海村
铁厂村
新坪村
营坪村
对格村
营红村
哲觉村
海田村
竹坪村
瓦竹村
中发村
马桑林村
割麻村
发财冲村
里可村
米乐村
大桥村
和平村
公平村
观风海镇 52007 16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西。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16.6%。辖1居委会、14村委会。1932年置得胜镇,后改……[详细]
勺口村
七里半村
果化村
海丰村
白沙村
箐河村
箐口村
新民村
七舍村
沙子村
野鸡河村
仓房村
塘房村
李子村
行政代码 面积 简介
牛棚镇 52008 18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82平方公里。人口2.72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33.4%。辖1居委会、20村委会。1949年为玉牛乡。1953……[详细]
红旗村
黑田村
团山村
中寨村
营山村
新关村
新营村
新华村
新龙村
和平村
鱼塘村
手工村
响水村
邓家营村
范家田村
营上村
新山村
三河村
水源村
发洪村
迤那镇 52009 19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2.41万,其中彝、回、布依、苗等民族占31.1%。辖14村委会。1932年置迤那、仙马、麻窝乡。……[详细]
青山村
五星村
双营村
中心村
中海村
大山村
莲花村
水塘村
乡民村
新田村
文昌村
合心村
茨营村
樱桃村
中水镇 52010 101.7km2 中水镇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西北部,是贵州省的西大门,距县城102公里。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布嘎乡接壤,距昭通市18公里。全镇辖19个行政村,1……[详细]
上寨村
新光村
中河村
小寨村
建山村
烽火村
居乐村
花桥村
前河村
银水村
新街村
正山村
泉山村
石板河村
龙塘村
瓦厂村
花园村
银厂村
友光村
龙街镇 52011 26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26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46.3%。辖1居委会、23村委会。1949年前属四圃、黑姑……[详细]
小米村
和平村
营合村
团结村
丰光村
新水村
扎塘村
银桥村
金星村
高峰村
红星村
大院村
木槽村
同心村
朝阳村
海龙村
龙河村
甫嘎村
中心村
奢基姑村
方井村
银泉村
雪山镇 52012 34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北。面积340平方公里。人口3.36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43.7%。辖1居委会、23村委会。因境内有雪山牧场,……[详细]
花立村
红旗村
高营村
大发村
胜利村
鱼塘村
谢家村
盐井村
妥打村
青松村
灼甫村
回龙村
牧场村
灼乐多社区
斗母村
新渠村
栽树村
雪山村
法地村
银光村
建明村
凉山村
狗街社区
石林社区
锅底村
羊街镇 52013 195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白水河上游东岸。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3.23万,其中彝、苗、白、布依、水等民族占31.2%。辖1居委会、21村委会。1……[详细]
银华村
双河村
银河村
群沟村
交河村
棒木村
骑龙村
梨坪村
箐脚村
车边村
矿山村
羊街村
大洼村
西华村
蛇街村
天生桥村
兴隆厂村
牛角井村
小河边村
红山村
松山村
小海镇 52014 200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3.41万,其中彝、苗、白、回、布依等民族占24.6%。辖1居委会、14村委会。1949年属小海乡……[详细]
新光村
银光村
和平村
小海村
松山村
松棵村
响水村
卯家村
朱嘎村
小张关村
西冲村
坪山村
三河村
营丰村
盐仓镇 52015 157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9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8.5%。辖1居委会、16村委会。古名鲁烘那娄,系彝族部族名。向为乌……[详细]
二堡村
可界村
黎坪村
兴发村
大路村
高峰村
娱满村
三寨村
盐仓村
么站村
营洞村
松海村
邓营村
柳坪村
团结村
四堡村
东风镇 52016 8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2.62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14.1%。辖15村委会。1949年为乐底乡。1953年析设?桥、木……[详细]
采拖村
草坪村
格书村
拱桥村
黄泥村
开坪村
鲁章村
抹倮村
三庄村
梯田村
天桥村
文明村
竹林村
元木村
营坝村
二塘镇 52017 8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1.41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34%。辖1居委会、12村委会。原属发扬乡。1953年析设鸡场、……[详细]
梅花村
艾家坪村
产底村
发山村
议山村
中山村
茶山村
新合村
果花村
明洞村
沿海村
铁营村
猴场镇 52018 9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92平方公里。人口1.85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22.7%。辖16村委会。1949年为发场乡。1953年析设猴场、人……[详细]
群发村
穿洞村
平洞村
发纠村
格寨村
保坪村
中营村
长冲村
街上村
新建村
倮末村
巴西村
葡萄村
藤桥村
桥梁村
木块村
金斗乡 520526200 10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2.18万,有汉、彝、苗、水、回等民族。辖17村委会。1949年为金柱乡。1953年析设金斗、高坡……[详细]
朱家坡村
三岔村
金斗村
黑坭村
勺白村
坪子村
高田村
红石村
河畔村
平丰村
营红村
向岭村
围帐村
岩头村
杏子村
冲子村
新发乡 520526201 14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3.09万,其中布依、彝、苗、回等民族占32.3%。辖31村委会。1949年为欧坪乡。1953年……[详细]
红岩村
出水村
啊嘎村
得多村
曹家沟村
联合村
响水村
纸厂村
先锋村
贵坪村
开兴村
新民村
海子村
开坝村
中心村
乐居村
三合村
箐脚村
田边村
民族村
峨嘎村
红旗村
红丰村
中寨村
宝塔村
松发村
花园村
华沙村
水塘村
铜厂村
龙滩村
岔河乡 520526202 18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1.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5.2%。辖17村委会。1949年属石寨乡、大鸦乡。1953年析设银……[详细]
恰西村
迎江村
龙头山村
银厂村
新炉村
新发村
新村村
云沙村
三益村
岔河村
利毕村
新光村
汉坝村
金钟村
海坪村
大洪村
沙营村
麻乍乡 520526203 25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南部,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2.75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32.7%。辖17村委会。1949年为麻田乡。1953年析设麻乍……[详细]
得坪村
营脚村
二田村
长方村
岩格村
松木坎村
乐利村
启嘎村
坝海村
营河村
新水村
双河村
得营村
吊水村
嘎利村
箐岩村
双包塘村
海拉乡 520526204 223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223平方公里。人口2.41万,有汉、彝、苗、回等民族。1949年为大鸦乡。1953年析设枧槽、大鸦乡。1958年撤乡……[详细]
新海村
元丰村
草原村
火箭村
东风村
红光村
文炉村
石坪村
平原村
海明村
新村村
花果村
卫星村
江边村
海兴村
海元村
海昌村
黑多村
哈喇河乡 520526205 136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1.44万,其中回、彝、苗等民族占70%。辖8村委会。1953年置哈喇河、小米、牛街乡。1958年……[详细]
河边村
马店村
海外村
牛街村
闸塘村
发沙村
马脖村
六角村
秀水乡 520526206 142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77万,其中回、彝、苗等民族占70.6%。辖14村委会。原属果化乡。1953年析设秀水、清水乡……[详细]
朝阳村
秀水村
大寨村
坚强村
高峰村
前峰村
华丰村
新光村
田坝村
中义村
新坪村
新田村
中海村
斗古乡 520526207 11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1.35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22.9%。辖11村委会。原属迤沟乡。1953年析设米落、百家、……[详细]
三营村
斗古村
米乐村
松坪村
上关村
松山村
干沟村
水塘村
白沙村
石营村
中关村
玉龙乡 520526208 13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牛栏江中游东岸。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2.11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9.9%。辖13村委会。原属玉牛乡。195……[详细]
新寨村
沙田村
和平村
大寨村
新民村
深沟村
新发村
工农村
飞蛾村
中营村
团结村
营寨村
田坝村
黑土河乡 520526209 124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34万,其中彝、苗、回等民族占27.6%。辖12村委会。1949年为黑姑乡。1953年析设黑……[详细]
新田村
新华村
爱华村
海嘎村
中坝村
半坡村
黑土河村
坪山村
落开村
白么村
水塘村
高山村
石门乡 520526210 14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1.33万,其中彝、苗、回、布依等民族占27%。辖15村委会。1949年为云炉乡。1953年析设石……[详细]
荣和村
草原村
锅厂村
年丰村
营坪村
河坝村
女姑村
泉发村
高朝村
新民村
民主村
团结村
新龙村
新合村
云贵乡 520526211 13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39平方公里。人口1.41万,其中彝、苗、布依等民族占12%。辖10村委会。原属云炉乡。1953年析设云贵、水塘、新……[详细]
仙水村
马街村
检角村
水塘村
新民村
群丰村
平原村
高发村
五星村
云贵村
兔街乡 520526212 13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南,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6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43.3%。辖8村委会。因境内双龙桥得名。1949年为双潮乡……[详细]
高原村
新光村
青竹村
星升村
花红坪村
乐园村
和平村
新荣村
龙洞村
兔街村
杨柳村
砂坪村
青峰村
双龙乡 520526213 131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南,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1.61万,其中彝、回、苗等民族占43.3%。辖8村委会。因境内双龙桥得名。1949年为双潮乡……[详细]
水潮村
大地村
凉山村
高山村
双龙村
江林村
红光村
板底乡 520526214 99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1.09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68.8%。辖8村委会。1949年为落底乡。1953年析设板底、新华、……[详细]
登底村
安坪村
板底村
雄英村
新华村
新胜村
清河村
曙光村
大街乡 520526215 118km2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面积118平方公里。人口1.44万,其中彝、苗等民族占54.1%。辖9村委会。1953年置大街、大松乡。1958年撤乡建……[详细]
大街村
大松村
金星村
坪上村
高华村
牛吃水村
兴隆村
大街乡
营中村
6. 东方的行政人口
东方市土地面积2256Km²,辖10个乡镇、192个村(居委会)、2个农场。 镇/乡直辖八所镇 辖7个社区、4个居委会、34个行政村:解放社区、东海社区、琼西社区、友谊社区、滨海社区、福民社区、永安社区、新街居委会、墩头居委会、港门居委会、新北居委会、皇宁村、蒲草村、居龙村、八所村、大占坡村、福耀村、报坡村、田庄村、文通村、斯文村、玉章村、北黎村、老官村、唐马园村、那等村、新农村、益兴村、平岭村、昌义村、剪半园村、罗带村、大坡田村、下红兴村、上红兴村、青山村、老欧村、上名山村、下名山村、月村村、福久村、那悦村、高排村、十所村、小岭村。 东河镇 辖19个行政村:东方村、冲南村、土新村、土蛮村、旧村村、东新村、东风村、西方村、中方村、佳西村、亚要村、玉龙村、万丁村、佳头村、广坝村、南浪村、俄贤村、金炳村、苗村村。 大田镇 辖24个行政村:抱板村、居便村、长安村、戈枕村、牙炮村、老马村、月大村、马龙村、俄乐村、玉道村、新宁坡村、二甲村、那都村、短草村、万达村、冲报村、南尧村、俄龙村、罗旺村、大田村、乐妹村、报白村、保丁村、报英村。 感城镇 辖15个行政村:感城村、扶宅村、陀头村、陀烈村、生旺村、民兴村、不磨村、尧文村、宝西村、宝东村、入学村、加富村、凤亭村、感北村、感南村。 板桥镇 辖21个行政村:桥北村、桥南村、好瑞村、本廉村、文质村、老方村、元兴村、利章村、白穴村、抱利村、下园村、板桥村、南港村、中沙村、田头村、田中村、后壁村、加力村、三间村、高田村、新园村。 三家镇 辖14个行政村:三家村、老乡村、玉雄村、官田村、小酸梅村、乐安村、旺老村、红草村、代鸠村、居候村、岭村村、窑上村、酸梅村、水东村。 四更镇 辖20个行政村:四更村、土地村、付马村、赤坎村、四北村、来南村、沙村村、日新村、四中村、旦园村、四而村、英显村、大新村、旦场村、下荣村、长山村、居多村、四南村、上荣村、四必村。 新龙镇 辖9个行政村:新村村、下通天村、那斗村、龙北村、道达村、龙佑村、龙卧村、部道村、上通天村。 天安乡 辖15个行政村:安都村、长田村、赤好村、陈龙村、抱由村、天村村、布套村、芭蕉村、公爱村、光益村、陀牙村、温村村、益公村、陀类村、王沟村。 江边乡 辖10个行政村:江边营村、新明村、土眉村、俄查村、布温村、老村村、白查村、冲俄村、那文村、江边村。
7. 从广东省 惠州市 惠阳区 镇隆镇高田村到大亚湾多少公里
高田村到大亚湾,如果走 普通道路,是40.8公里。
如果走 高速(需要刻意寻找高速入口和出口),是 46.2公里。
望采纳。
8. 龙岗龙东吓井下村有多少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6
9. 广西有几个镇
广西共设14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4个市辖区;基层设748个镇,515个乡,61个民族乡。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2.南宁市行政区划为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六城区和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六县,共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
3.桂林市全市辖五个城区12个县,即秀峰、叠彩、高新(七星)、 象山、雁山区和临桂、灵川、兴安、全州、灌阳、资源、永福、阳朔、荔浦、平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4. 柳州市划为城中区、柳北区、柳南区、鱼峰区、柳江县、柳城县。
5.梧州市梧州市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7个县(市、区)。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全市共设镇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9个。
6.百色市划分右江区、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田林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隆林县、西林县。
7.广西来宾市共有:
(1)29个镇:凤凰镇、良江镇、迁江镇、小平阳镇、平阳镇、石陵镇;岭南镇;城关镇、大塘镇、思练镇、红渡镇、古蓬镇;象州镇、石龙镇、运江镇、寺村镇、中平镇、大乐镇、罗秀镇;武宣镇、东乡镇、桐岭镇、通挽镇、黄茆镇、二塘镇、三里镇;金秀镇、头排镇、桐木镇。
(2)37个乡:三五乡、五山乡、陶邓乡、桥巩乡、良塘乡、七洞乡、城厢乡、蒙村乡、寺山乡、石牙乡、南泗乡、高安乡、大湾乡、正龙乡;北泗乡、河里乡;马泗乡、欧洞乡、安东乡、果遂乡、新圩乡、北更乡、遂意乡;马坪乡、妙皇乡、百丈乡、水晶乡;禄新乡、思灵乡、金鸡乡;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长垌乡、大樟乡、六巷乡、三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