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赵姓人口多少
Ⅰ 赵姓人口🈶多少
赵姓,截至2014年总人口大约有2670万;
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 。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
Ⅱ 赵姓的简介
赵 姓 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三。
【寻根溯源】
其起源有三:
■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得姓始祖】
造父,少昊之裔,西周着名驭马能手。受幸于周穆王,传说他曾取良马八匹,献予王而御之,西行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返。后闻徐州徐偃王反,遂亲御车驾,载着穆王日行千里,适时而返,得以平定乱事,因功被赐于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下传至赵襄子时,与韩、魏三分晋地,建立赵国,公元前二二二年赵为秦所灭。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赵姓,并尊造父为其始祖。
Ⅲ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有哪些
中国现存的名门望族:
1、名门望族“李”姓
唐朝国姓,全球第一大姓氏 ,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201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李姓人口有927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除中国外,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华人中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加拿大,李姓为第一大姓,在韩国,朝鲜李姓总计人口超过900万,为第二大姓。
古代代表人物: 李世民。
现代代表人物: 李嘉诚。
2、名门望族“马”姓
马姓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 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位。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发源地则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古代代表人物:马超。
现代代表人物:马云。
3、名门望族“朱”姓
朱姓,明朝国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3大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朱姓在百家姓中排列第十七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和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古代代表人物:朱元璋。
现代代表人物:朱镕基。
4、名门望族“刘”姓
刘姓为中文姓氏之一,中国大陆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5%,在《百家姓》之中排第252位。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刘姓是第四大姓。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本土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
古代代表人物:刘备。
现代代表人物:刘强东。
5、名门望族“赵”姓
赵姓:宋朝国姓,是嬴姓十四氏之一,周穆王时造父为御,攻徐偃王,大破之,以功封赵城,子孙因氏焉。造父是天下赵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700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3%。
古代代表人物:赵云。
现代代表人物:赵薇。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重庆、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中了大约12%的赵姓人群。
6、名门望族“范”姓
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迁之杜邑(陕西西安东南),时称杜伯。周宣王杀杜伯,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
古代代表人物:范蠡
公元前五九三年,因战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朝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今山西介休),后来又得到封邑范(今河南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死后追谥武子,所以也称范武子。
现代代表人物:范冰冰
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范姓尊范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范姓在中国位居大姓行列,位列新百家姓第51位,约有46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36%。范姓在台湾是第48位的大姓,约有7.2万人。
Ⅳ 赵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啊
在旧版的《百家姓》里排第一,在新版的《百家姓》里排第12。
旧《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新《百家姓》
王李张刘陈杨黄孙周吴徐赵……
虽然大家习惯上吧李王张赵说在嘴上。但是李,王,张姓的人口分别都超过了八千万。而赵姓人口还不足3000万
Ⅳ 赵姓的由来
赵姓是中国十大姓氏之一,排在第八位,主要散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东北地区。今赵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2.06%,总人口大约在2600万。
赵的名义和图腾
赵,疾行、超腾之义。少昊时期的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在以玄鸟燕子为氏族图腾的族徽中,“肖”图形应是表示玄鸟燕子,并供奉于右边的神案上,左边是疾行的人形,以示崇拜之氏族的职能。后来,赵也被引申为替帝王驾车的御夫,所以古时赵、肖、御三字同义互通。赵氏族最早活动的地方称为赵地,进而形成城堡,后来有了赵的邑名,赵最终成为国家和姓氏。
赵姓的来源与演变
汉族赵姓源出赢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赢。伯益的后裔造父在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造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氏。从此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赵姓,造父是天下赵姓立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另一支赵姓出自外族的改姓。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人中原,赵姓随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宋朝是赵姓得以极大发展的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中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300多年的大宋皇朝。从此以后,赵姓遍布长江南北、岭南各地,成为全国主要的大姓。唐朝以后才出现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有北宋的西夏党项人、金国人、犹太人,清朝满洲八旗贵族改用赵姓。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基因发生在明清时期,重要的民族有苗、瑶、壮和云南的土着。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南北赵姓汉族了,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这类同化要早于南方。
历史上赵姓的分布和迁移
周幽王时朝纲不正,周王昏庸,造父之七代孙叔带出奔晋国。晋献公封叔带的后裔赵夙于耿,即今山西河津东南,其子赵衰受封于原,即今河南济源西北。这一时期赵氏家族在晋国地位显赫,人丁兴旺。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晋景公时赵氏家族遭受了一场横祸,全族被灭,只有一人漏网,即赵武。到晋平公12年,赵氏之冤才得以昭雪,赵武、赵鞅祖孙执掌晋国朝政大权,赵氏子孙又一次兴旺发达。当时赵氏的势力已达山西太原与河南鹤壁之间的地区。公元前408年赵籍自称诸侯赵国,和魏、韩瓜分晋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传11位国君,到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此时,赵姓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到陕西东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
秦汉时期是赵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灭赵并迂赵国王族于西戎,赵姓始入甘肃地区。秦朝末期,赵佗割据两广和越南北部,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即今广州。直到汉武帝灭南越国,已传五代93年了。他的后代在两广和西南地区形成了赵姓的重要望族,赵佗成为岭南赵姓的始祖。西汉时期,赵姓已进入了辽宁西部,经河南入安徽。东汉时期,四川、江浙等地区已有赵姓的足迹。进入福建和台湾地区分别在唐朝和明末。
宋朝时期,赵姓大约有4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7%,为宋朝第四大姓。赵姓第一大省是河北,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1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与河北、河南、四川、山东四省,大约居住了46%的赵姓人群,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西、浙江、陕西四省,又集中了27%。全国新成了以冀豫鲁、陕川、湘赣浙为中心的赵姓三大聚集区。
明朝时期,赵姓大约仅有1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7%,仅排第十二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赵姓人口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600年中赵姓人口总减少了64%,这与元朝灭宋,赵氏皇族遭屠杀,赵氏宗族为避祸而纷纷改姓有关联。明朝时期,山东为赵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16.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浙江、江苏、山西,这四省赵姓大约占赵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西、陕西三省,又集中了19%。两广与福建的赵姓人数稀少。宋元明期间600余年,赵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减少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鲁、晋陕两大块赵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赵姓的分布和图解
当代赵姓的人口约2600万,为全国第八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0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赵姓人口由160万激增到近2700万.近1 7倍,赵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可能与在和平年代一部分改了其他姓的赵姓的恢复原姓有关。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黑龙江、江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安徽、辽宁八省,又集
Ⅵ 谁知道赵姓的历史和名人,赵姓的来源,赵姓人口总数,赵姓族谱
一.赵姓概述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的血缘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缘始祖是伯益。赵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另有学者认为:赵姓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着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郡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li立)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明时《百家姓》的统计中赵姓排在了第15位。到了宋代,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2006年前,赵姓全国总人口有2000多万人。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2007年,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公布:全国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4.29%,按人口比例,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大姓。
赵姓名人不胜枚举,春秋时有晋国的赵勇,战国时有名将赵奢、平原群赵胜、秦宰相赵高。西汉有赵婴棋,关内侯赵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营平候赵充国,年逾七十犹驰马破敌。三国时有名将赵云。唐代,苗族人国珍任工部尚书,也姓赵。宋代赵氏立国历经320年,为帝王者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还有名宰相赵普,西夏国君李元昊出自党项羌族,也被宋太祖赐姓为赵。元代有着名书画家赵孟俯等。明代有吏部尚书赵南星,清代有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等。近代以来,赵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赵树理、诗人赵朴初、艺术家赵丹等,都为世人所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2位赵姓当代将军。他们分别是赵可铭上将,(-——),湖北省武汉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20晋升为上将军衔。赵南起上将,(-——),朝鲜族。吉林省吉林(今永吉)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赵坤中将(1929-——),江苏省丰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昭中将(1923-2004),原名赵明发,笔名赵松,河北省安国县(现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2004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赵先顺中将(1924-2002),河南省永城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赵兴元中将(1925-——),山东省济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国臣中将 (1935-1994),辽宁省绥中县人。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1994年9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59岁。赵炳耀中将 (),山东省莱阳县人。1990年晋升中将军衔。1993年1月退役。2001年7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赵文泷少将(1942-2004),河北省易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7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2岁。赵本胜少将 (1942-2004),安徽省舒城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16日逝世,终年62岁。赵宗焕少将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2月22日,因病在哈尔滨逝世,终年71岁。赵织雯少将(1935-——),女,上海市人。1990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三.赵姓对世界的影响
清康熙初年,广东开平县单水口有一座龙岗古庙,供奉有刘、关、张、赵四姓祖先﹝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的神像,并成立了龙岗亲义会组织。清光绪年间,侨居美国的四姓宗亲重建了龙岗古庙。清宣统二年(1910)又修建了旧金山龙岗公署大楼.此后,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国家和地区均成立了龙岗亲义公署。1960年,台湾和香港在港筹备成立世界龙岗亲义会。1963年, 世界龙岗亲义会正式成立。此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欧洲均建立了龙岗亲义总会。赵姓宗亲在世界龙岗亲义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赵族宗亲总会编辑出版了《赵族会讯》,并成立了旅港潮阳仙门城乡赵氏保堂宗亲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开展交流活动。可见我们赵姓宗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Ⅶ 姓氏赵的由来
赵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现是因为舜帝(姚姓,后代以姚为姓)赐姓给他的女婿伯益(颛顼帝孙)为“嬴”,并把自己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虽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赵姓的具体始祖是造父。
赵姓人口分布
赵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赵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7.5人以上,有的地区达到11人以上;其次在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中部、四川北部,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6人以上。
赵姓排名
赵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发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晋国六卿之一。赵姓是宋朝国姓。赵宋王朝是最具有贵族气质的汉族王朝,在各方各面都已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在那个时期名臣名家辈出。
Ⅷ 赵字在百家姓排第几位
赵姓,宋朝国姓,晋国六卿之一,在《百家姓》排名第一,在今中国“百家大姓”排名第七。发祥地在今山西省。周穆王时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其他赵姓皆出自外族的改姓。
赵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多个政权,包括战国七雄赵国,秦朝(与赵氏同宗),赵佗建立的南越国,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赵姓着名人物有:例如赵氏孤儿赵武,赵武灵王赵雍,秦始皇赵政,南越王赵佗,三国名将赵云,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赵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中国大陆姓氏人数排行榜上名列第8位,在台湾省人数名列第43位,总人口约27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左右。
赵姓着名郡望有天水、涿郡、下邳、南阳、金城、颍川、敦煌、酒泉、扶风、新安、平原等11个。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主要有半部、琴鹤、孝思、萃涣、敬彝、创基等。
Ⅸ 赵姓的来源、历史名人及人口、分布情况。(各60字左右,通俗易懂)好的拿高分!
赵按实际人口统计,当为中国第七大姓。起源于赢姓,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相传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叫造父,是伯益的后裔。造父从华山一带得到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周穆王乘着这八匹千里马驾的车子西巡狩猎。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饮酒唱和,乐而忘返。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镐京,发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这次平叛有功,赐以赵城(在山西洪洞县北;一说山西省赵城县西南),称为赵氏。造父就是普天下赵氏的始祖。后因周幽王无道,造父的七世孙叔带离周奔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世为晋大夫。叔带的七世孙赵衰,曾随晋文公重耳出亡十九年,回国后担任执政大臣。战国初年,赵衰的七世孙赵襄子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赵城赵氏(赵国)和犬丘赵氏(秦国)的祖先是蛮廉的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赵政是嬴姓赵氏,恶来那一支,而赵城那支的祖先是季胜。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历史名人有西汉大将赵充国,三国名将赵云,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都名垂青史。其他赵姓人物有:三国时的数学家赵爽和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唐代有经学家赵匡、着名琴家赵耶利;北宋有画家赵昌;南宋有诗人赵师秀,画家赵孟坚、赵伯驹;金有文学家赵秉文;宋元之际有理学家赵复;元代有书画家赵孟,画家赵雍、赵原;明代有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画家赵左,医学家赵献可;清有诗人赵执信,医学家赵学敏,史学家赵翼,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赵亚曾;民国期间有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8.7%),山东(11%),四川(9.3%)三省,大约占全国赵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陕西(7.2%),河北(7.1%),两省的赵姓又集中了14%.河南为赵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总人口的5%.全国形成了沿黄河省份的高比率赵姓分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