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牙刷普及中国用了多少年

牙刷普及中国用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2-09-05 17:16:42

A. 牙刷最早起源于那里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的

考古资料表明,世界上最早的植毛牙刷是中国人发明的。辽宁省赤峰市大营子村一号辽代驸马墓中出土了两把骨制牙刷,这是辽代应历九年(959年)的遗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此牙刷柄长19厘米,植毛部分为扁平长方形,有8个植毛孔,分为两排,每排4孔。说明最迟在公元959年,中国人已经发明并使用了牙刷。宋代开始出现了用马尾制作的牙刷,当然其时没有现代的牙膏,而是以皂角、生姜、地黄、槐实、细辛、荷叶与青盐等研成细末洁齿。宋代的牙刷使用尚不普及,牙刷常作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元代仍是如此,元人郭玉的诗中写道:“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明代以后牙刷才逐渐普及成为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国外牙刷起源的年代为1770年,至少比中国迟了800多年。其时美国的一位囚徒威廉·阿迪斯在一块长而扁平的骨头上钻了几排小孔,用猪鬃嵌入小孔中制成牙刷。

B. 牙刷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牙刷的历史

大约在1770年,英国的威廉·阿迪斯因为煽动骚乱,被监禁在新盖特监狱的一间牢房里。一天早晨,他洗过脸后,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一样,用一小块布擦牙齿。从古代起人们就是这样擦的。突然,阿迪斯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主意:在吃肉留下的一块骨头上钻一些小孔,再向看守要几根硬的猪鬃,把它们切断,绑成小簇,一头涂上胶,嵌到骨头上的小孔中去。就这样,阿迪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

实际上,我国用牙刷的历史最早。在辽代应历九年(公元959年)的古墓中,已发现两排八孔的牙刷。不过,现代牙刷还是从阿迪斯的发明起步的。

C.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牙刷的

牙刷和刷牙是中国人发明的。
根据历史资料,东汉高世安所译《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到洗浴所需的七种用具,其“六者杨枝”,是将杨枝的一端打造成刷状蘸药或香料刷牙。还有直接咀嚼杨柳嫩枝清洁牙齿的,即“晨嚼齿木”。明代李时珍也认为将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到了南宋,民间已经可以买到批量生产的牙刷,即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做握柄,一端钻毛孔两行,刷毛为马尾,几乎和现在的牙刷外观一致。
元代正式有“牙刷”一词,郭玉诗中云∶“南洲牙刷寄头日,去垢涤烦一金值。”据考古发现,中国1000多年前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两支骨制牙刷柄。可见中国比欧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类似现代的牙刷。
在欧洲,牙刷是由英国皮匠爱迪斯于1780年在伦敦首先发明的。在此之前,欧洲人用布擦洗牙齿,爱迪斯认为用布擦牙效率太低,而且擦不干净,他把鬃毛缚在骨头上,刷牙效果很好,从此改进了欧洲人的刷牙工具,爱迪斯创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产牙刷。近年来,德国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双柄牙刷,牙刷的两个末端呈U字形,上有扇形的刷毛,可同时将牙齿内外侧刷干净,还有一种电动牙刷,靠振动按摩牙龈,治疗牙痛病。

D. 人类什么时候用牙刷开始刷牙的

中国是最早发明牙刷的国家.195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大营子村发掘的辽代驸马卫国王(公元959年)墓葬中的陪葬品里,发现墓主人的随葬品里有两把骨制牙刷柄,同出于一个白瓷盆中。牙刷柄长度19厘米,植毛部长度2.5厘米,因年代久远牙刷头部所植的毛束已经消失,但牙刷柄很完整。牙刷头部的植毛部分有8个植毛孔,分两排,每排四孔,植毛面的孔径较背面孔径略大,以便植毛。在孔旁还能看出用金属丝结扎过的锈痕。毛束之间的等距间隔,有利于刷毛的干燥,也不容易藏污纳垢。其外形制法和唐代牙刷相同,极类似现代的牙刷 1985年,成都市博物馆考古队和四川大学博物馆在成都市指挥街清理唐代(公元618~907年)灰坑时,发现骨质牙刷柄四把。其中一把长17.8厘米,头部略宽,最宽处1.1厘米,但较薄,厚仅0.2厘米,中后部逐渐缩窄,同时增厚,约0.5×0.4厘米。其前端植毛部共有12个植毛孔,纵行两排,每排六孔,孔径0.3厘米,孔与孔之间距离相等,其植毛孔上下相通,与现代略异。这一发现,把我国植毛牙刷的发展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认为我国唐代距今1000多年就已经有植毛牙刷了。这是至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牙刷. 2007年,在河南省杞县城内的一个施工工地上发现不少带有锯加工痕迹的老骨头、残瓷器和古铜钱等,此地极有可能是一处宋代灰坑或者大型垃圾场。其中有数量不少的老兽骨,兽骨虽长期埋于地下,但出土后仍显油浸光泽,在大部分骨头之上,都保留有用锯切割的痕迹。其中,有三个骨制牙刷板,并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牙刷板上分布四排、共48个植毛孔。虽略大于今天的牙刷,但是,已经完全具有现代牙刷的形态了。 目前,这几个牙刷的出现更是最好的实物见证。这几把牙刷的年代为唐宋期间,最远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而且牙刷的造型与现在的标准牙刷十分相似,由此可见我国是最早使用和发明牙刷的国家。因此,将我国使用牙刷最早的历史锁定在唐初时期,植毛牙刷的发明是我国对口腔卫生及人类健康的重大贡献.

E. 什么时候出现的牙刷呢

‍‍

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发明牙刷是英国的威廉.艾迪斯.最早的牙膏公司是英国高露洁.“口齿乌髭”据张果《医说》记载,南梁刘峻所着《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作《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梁就刊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据上述碑文,这种疗效神奇的牙膏被用来“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说我国古代没有牙刷?其实,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卫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仅有用中药煎汁漱口,还有刷牙护齿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国历代中医着作则不仅以为睡前比晨起漱洗对护齿尤为有效,更倡导每餐必漱,医学名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就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这是十分科学的。当然,“齿至老坚白不坏”的说法只是强调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总免不了会有伤病,包括常有的缺损。如今牙科对缺损者,常采用镶补的医疗措施,以恢复牙齿的功能。不知者,必以为很现代;知之者则会想起《新修本草》——在这部唐代由国家颁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中,已有用白锡、银箔、水银合成银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记载。见于《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补牙的记载,还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

F. 中国最早出现牙刷是什么时候

. 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最早发明牙刷是英国的威廉.艾迪斯. 最早的牙膏公司是英国高露洁.

“口齿乌髭”

据张果《医说》记载,南梁刘峻所着《类苑》中有首歌谣,题作《西岳华山峰碑载口齿乌髭歌》,歌谓:“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开麻蜀地黄。木律早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纪的南梁就刊刻于石碑的“口齿乌髭”,用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药物牙膏还要神奇。“口齿乌髭”实在可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药物牙膏。

据上述碑文,这种疗效神奇的牙膏被用来“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说我国古代没有牙刷?其实,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卫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仅有用中药煎汁漱口,还有刷牙护齿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发掘,从公元959年的辽代墓葬中出土的两把骨质牙刷柄,就足以说明,中国的使用牙刷洁齿,少说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如今,许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临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国历代中医着作则不仅以为睡前比晨起漱洗对护齿尤为有效,更倡导每餐必漱,医学名家张景岳《景岳全书》就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

至老坚白不坏。”这是十分科学的。当然,“齿至老坚白不坏”的说法只是强调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由于各种原因,总免不了会有伤病,包括常有的缺损。如今牙科对缺损者,常采用镶补的医疗措施,以恢复牙齿的功能。不知者,必以为很现代;知之者则会想起《新修本草》——在这部唐代由国家颁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中,已有用白锡、银箔、水银合成银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记载。见于《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补牙的记载,还表明我国的牙科医疗技术,曾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G. 刷牙源自哪里何时传入我国

我很爱读近年来流沙河先生的文章,他读书多,喜考证典故、名物、俗字俚语、雅言古语,非常有趣。其文之特点是短而又短,却精而又精,在当前,实为难得。买到他的一册《书鱼知小》(凤凰出版社,2003·10),所收都是这样的短文。书里有《宋代已有牙刷》,以作者自身经历,考以古籍,证以四川俚语,说得津津有味。他说,查《辞海》,关于牙刷,只证明在元人诗句里已提及,但他说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里已见“刷牙子”(奇怪,不是“牙刷子”),当是今之牙刷。这就相差二百年。他说,《红楼梦》里“贾宝玉这样的文明人,亦仅以茶漱口而已”。中国人刷牙始于何时,他也不知道,但他自己在上世纪50年代是用“竹柄黑毛”的一种,取其价廉也。短短七八百字,有叙事有考证有议论,颇佳。

但是我还见到过周作人《木片集》,是写于上世纪60年代的短文集,每篇也是七八百字,短而精。其中有《牙刷的起源》。此文说道,牙刷在唐代已有,就是说比流沙河所考,又早二三百年。作者引唐代义净法师的文章说“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这里所说稍详,总的说来是咬嚼一种叫做“齿木”的枝条,后来误作“杨木”、“杨枝”。其实就是咬嚼一截细木枝,有苦味的较好;把前头咬成丝状,再用以刷牙。我们用牙刷至少已有1500年。是刷牙,而不是剔牙。原文云:“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用罢擘破,屈而刮舌。”这就是说,刷牙以后,不要扔了,要将木枝劈开,再弯成弧状,用它来刮舌。刮舌头这事情我还见过。大约在上世纪的50年代以前,或三四十年代,人们的刷牙杯子里大都还有一个金属制或化学合成的长条形薄片,曲若半环状,叫“刮舌”或“舌刮子”,我记不清了。那是在刷牙之后用以刮舌的。流沙河先生说,当年他还用牙粉刷牙,是无敌牌的牙粉,有香味,用湿牙刷沾上它刷牙。他还没说到,如果没有钱买牙粉时,最好用食盐。那时食盐还没有现在这种粉末状的,都是颗粒。你要把它弄碎,蘸到牙刷上用。我回想当年的感觉,以为其清爽及去污力,决不让牙粉。

现在,保护牙齿的宣传已是家喻户晓。每年还有一天是专门用于保牙宣传的。各种牙膏广告也令人眼花,叹为观止。听说,更好的办法还有用蜡线每日清洗齿缝。不过似乎现在还没有流行开来。为了保护牙齿,似也可以推广。

中国古代牙膏的起源

牙膏起源于古中国和印度。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已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春秋时期《礼记》上就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我国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酒、醋、盐水、茶及温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洁。我国五代时期已经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以后又逐渐发展到采用香药去秽。就是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还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我国于公元前数世纪已经开始用刷牙的方法来清洁牙齿,当时 使用的工具十分简单,如杨柳枝。东汉高世安译(公元25年)《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到洗浴时所需的七种用具,其中有“六者杨枝”之句,当时杨枝,就是一种将杨枝的一端或两断打扁成刷状制成的牙刷,形如扫帚,以蘸药刷齿,最原始的牙刷随着佛教的传入在开始出现了。

牙签,传说是印度人发明的,也是随着佛教传入我国。我国较早的名称叫剔齿签。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柳枝去风消肿止痛,其嫩枝为牙杖,剔齿甚妙。”到清代,还出现了带有各种图案装饰的银制牙签。此外,还有用动物牙齿制的牙签。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80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53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7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11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7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902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42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7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74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