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人口多少
1. 贵州省三都县中和镇有多少人口
四十几万吧应该
2. 请问三都县的邮编多少急
邮编:558100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总面积2383.6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32.59万人。三都水族自治县辖10个镇、11个乡:三合镇、大河镇、合江镇、丰乐镇、普安镇、都江镇、中和镇、周覃镇、廷牌镇、九阡镇、交梨乡、拉揽乡、打鱼乡、坝街乡、羊福乡、巫不乡、水龙乡、塘州乡、三洞乡、恒丰乡、杨拱乡。县人民政府驻三合镇,邮编:558100
3. 贵州三都丰乐有多少人口
你好,丰乐镇位于三都县西北部,距县城26公里,总面积为101.7平方公里。
至2007年底,全镇总人口为【21888】人,其中农业人口2145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95.9%,为20793人,主要以布依族、水族居多。
4. 贵州三都县和瓮安那个县比较发达
瓮安县发达。
瓮安,是黔中经济区次中心城市,隶属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
瓮安以其丰富的磷矿资源被誉为“亚洲磷仓”。瓮安以拥有中国最大的磷矿而闻名,磷矿总资源/储量位居亚洲第一。
瓮安是生命起源之地,千年文明古邑。这里曾发现距今5.8亿年前的动物群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动物群化石。
自唐置建安县以来,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瓮安是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曾四过瓮安,在这里召开了彪炳史册的猴场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距省城贵阳230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国道321线、贵广高铁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
5. 黔南州有哪些县市
都匀市(驻地)、福泉市、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
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东与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州辖12县市,面积26197平方公里,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8月8日,首府所在地为都匀市。州内交通路网发达,区位优势明显。201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2.91亿元。
行政区划
自治州辖2个县级市、9个县、1个自治县,州政府驻都匀市
都匀市(广惠路街道)福泉市(金山街道)
荔波县(玉屏镇)贵定县(城关镇)瓮安县(雍阳镇)独山县(城关镇)
平塘县(平湖镇)罗甸县(龙坪镇)长顺县(长寨镇)龙里县(龙山镇)
惠水县(和平镇)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
位置境域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中南部
,东与本省黔东南州相连,南与广西自治区河池市毗邻,西与安顺市、黔西南州接壤,北靠省会贵阳。南北长249.5公里,东西宽207.6公里,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997米。
山地高原为主,苗岭横贯。红水河、都柳江流经,多峰林、溶洞及伏流。拥有世界上同纬度仅有的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地貌。
气候特征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997米,平均气温13.6℃到19.6℃。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温润的季风气候。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息。
黔南州地处东亚季风区,南部边缘距海(广西防城港)直线360公里。州内部大部时间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平均在1200毫米左右,长顺县降雨较多,常年降雨1400毫米左右;龙里县较少,年降水接近1100毫米。黔南每年4月~9月为多雨期。
州内大部分地区,日照率在30%左右,一年四季,冬天日照率最小,在20%以下;夏季日照率在35%~45%。各地年均湿度为80%左右。以北部瓮安的83%为最大,南部的罗甸县75%为最小。特点是:北大于南、东大于西,夏大冬小。
州内气温,年均为13.6℃~19.6℃,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递增。温度有一低三高,地势偏高、位置偏北的瓮安为低温区,年均温13℃;高温区为南部河谷低地的罗甸(19.6℃)和东部三都(18℃)以及东南部的荔波(18.3℃)。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黔南常住人口3231161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56984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38686人,减少9.49%。年平均递减0.99%。
黔南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669759人,占51.68%;女性人口为1561402人,占48.3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9.94下降为106.94。
黔南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57830人,占23.45%;15-64岁人口为2169128人,占67.13%;65岁及以上人口为304203人,占9.4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0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7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28个百分点。
民族
黔南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24205人,占44.0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06956人,占55.9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23915
人,下降8.00%;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14771人,下降10.62%。
6. 三都水族自治县是贵州的哪个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07°40′至108°14′,北纬25°30′至26°10′之间。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85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11个乡27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24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占总人口的96.8%;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3%,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县境内居住着汉、水、布依、苗、瑶等14个民族。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1]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三都县尧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各民族村寨图
三都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960-1279年),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六月(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至元二十八年十月(1291年),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新设的都匀府。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雍正12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民国2年12月(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30年2月(1941年),贵州省政府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改名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治设三合镇,都江县署改为区署。[2]
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三都水族自治县,设置三都水家族自治县,同年12月21日,将三都水家族自治县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1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此后,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编辑本段
地形地貌
怎雷寨风景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最高为西北面的更顶山,海拔1665.5米;最低处是坝街附近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其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和平坝,在总面积中耕地占9.4%,林地占55.6%,草山占29.7%,水面占1.3%,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境内森林资源得到较好保护,森林覆盖率50.08%,是全省十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特征为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平均为328天,年平均降雨量1349.5毫米。[3][1]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中和瀑布
县境内大小河流42条,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量2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2524千瓦,穿境而过的都柳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境内长83.5公里,落差197米,流域控制面积为16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0.6%,有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支流31条汇入,极具开发电力、水运、旅游的潜力。同时,都柳江的水总硬度极值为66至70毫克/升,属二级标准,酸碱度、溶解氧、氧化物等主要水质指标均属一级标准,水质良好。都柳江可进行梯级开发,特别是建成坝街电站、百梓桥电站后,将有利于整合都柳江的资源,充分发挥都柳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效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4]
旅游资源
中国水族卯文化风情园
县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有“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水书》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民歌形式多样,有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尤以蔸歌堪称民歌奇葩,说唱结合,内容丰富,音调独具一格,被收入贵州曲艺园地的一个新曲种。有粗犷奔放的斗角舞,庆祝丰收的铜鼓舞,庄严的水族祭祀仪式,有古朴典雅的“干拦式”建筑,有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剪纸、服饰和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有一泻三迭的中和飞瀑、浑然天造的塘州仙人桥、通天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解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等等。同时,还有都江古城垣、羊福摩崖墓群、引朗石板墓等名胜古迹,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和镇庙良村、八猫寨、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相继建成,并接待了中外游客。[5]
矿产资源
境内物产丰富,地下矿藏有汞、锑、金、铅、锌、铜、铁、硫磺、煤、金刚石等。具有开发价值的有:锑矿金属储量8万吨;硫铁矿储量C+D级484.55万吨;金矿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与锑砷伴生的金锑矿,是国内少有的中型矿床,黄金储量7吨;煤矿总储量1500万吨;铅锌地质储量Pb+2nC+D级12736吨;赤铁矿2282万吨,其余20余种矿产资源均有一定开采价值。
林产资源
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
县境内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树种有杉树、马尾松、油桐、油茶、麻栎、柏树、枫树、楠木、樟木、桫椤、楠竹、漆树、杜仲等。是全省十大林业县之一,全县有11片林区。东片区的都江、坝街、羊福、巫不、打鱼、拉揽6个乡(镇)和南片区的扬拱、九阡等乡镇,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国有拉揽林场位于县城以东12公里处,现有经营面积25万亩,林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素有“百里林海”之称。该场具备年产1.5万余立方米商品材的能力,是贵州省营业销售收入率先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国营林杨,也是全国国营林场500强之一。[6]
渔业资源
以都柳江为最丰富,主要鱼类有30种,隶属6个科。其中鲤科有22种,鳍科4种,鲶科1种,鲍科1种,鳅科2种。都柳江所产的角角鱼等优质淡水鱼类,在省内外负有盛名。[7]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辖10个镇即三合镇、大河镇、丰乐镇、合江镇、普安镇、都江镇、中和镇、廷牌镇、周覃镇、九阡镇;11个乡即交梨乡、拉揽乡、打鱼乡、坝街乡、羊福乡、巫不乡、水龙乡、塘州乡、三洞乡、恒丰乡、扬拱乡;下辖270个村、4个居委会、2144个村民小组。[8]
编辑本段
民族人口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744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三合镇36875大河镇12129普安镇18322都江镇14995中和镇10441周覃镇14315九阡镇19745拉揽乡4406丰乐乡20124烂土乡17676交梨乡18345坝街乡9182打鱼乡10929羊福乡6519巫不乡4299水龙乡13578塘州乡16893三洞乡16902廷牌乡17681恒丰乡8686扬拱乡5400
2003年,三都水族自治县辖10个镇、11个乡,270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2.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占总人口的93.49%。少数民族人口中,水族人口20.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2.23%。[9]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
水书摩崖石刻
城经3次建设总体规划修编,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分阶段建设规划设计,县城区内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环卫、绿化、通讯、教育、卫生、金融、市场等设施得到不断改善。县城规划面积达到了10.8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达到4.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9万人,日流动人口达5000人以上,形成了较为繁华的集市贸易,初具城市规模。城区道路建成了“三纵四横”主要道路交通网络,即建设路、河滨东路、河滨南路、环城东路、都江路、中山路、文化路等主要交通干道。此外,还先后建成了深圳路、团结路、振兴路、民族路、商贸路、解放路、中华路、凤凰大道、麻光大道等道路,道路总长达到18.7公里,道路硬化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硬化率达95%以上。完成了人行道青石道板的铺装建设,铺装面积总计达到4万多平方米。各主大街两侧建设绿化带近1.5万平方米,对各条街道按一街一景、突出特色标准选植绿化树3000多株,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以上。安装道路路灯800多盏,高杆照明灯3盏,各居住小区路灯300多盏,各沿街单位及院落小区等大都安装彩灯或霓虹灯,每晚的灯光照明成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都柳江两岸按百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堤近5公里,不同规格的道路排水沟近25公里,疏通了城内排水功能,大大提高了县城抵御洪水的能力。[10][11]
编辑本段
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
三都水族自治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整资源,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城建旅游活县、民族文化塑县”五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44亿元,增长10.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增长64.39%;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55亿元,增长18.33%。
农村经济
雪花洞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着力构建立体农业产业链,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大力推广“一年多熟制”种植模式,“竹、畜、菜、果、茶”五朵金花初具规模,农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6.19亿元,增长5.6%;粮食总播面达35.1万亩,粮食总产量达9.75万吨,增长3.73%。全县大牲畜存栏17.55万头,增长6.3%;大牲畜出栏2.86万头,增长8.95%;涌现了116个畜牧养殖示范点,其中养猪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77个,100头养牛场3个,养牛3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1个。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绿化造林4.6万亩,其中种竹完成1.36万亩。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64亿元,增长12.24%。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816元,人均增收165元,增长9.99%。实施扶贫工作整村推进24个村,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60%。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效开展,整合各部门资金和深圳帮扶资金共500多万元投入了水各、水根、达便等试点村项目建设。[12]
工业经济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加大环境整治,强化服务意识,积极落实服务承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25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其中,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72.8万元,非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452.2万元。规模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10.7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217.3万元,非国有企业完成3493.4万元。全县规模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546.4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87.3%。全县完成税收679.3万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232.7万元,非国有企业完成446.6万元。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国有工业企业共五户:即县供电局、县黄金矿、县自来水公司、县电力公司、县植物油厂;规模工业企业(非公有制)共十户:为瑞江木业有限责任公司、金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顺源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湘黔硅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亨通矿业有限公司三都分公司、精矿冶炼厂、鑫源铅锌选矿厂、三都硫化厂、恒通选矿厂、龙腾竹木业公司。在县境内形成了电力工业、矿选冶工业、森工林企业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13]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扎实抓好“两基”巩固工作,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辍学率0.45%;初中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6.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完成“两术”任务6620例,人口自然增长率8.65‰,实现年度人口控制目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认真开展“三下乡”活动。组织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深入7个乡(镇)开展送“科技、卫生、文化、法律”活动。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城乡联动,扎实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13]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巴茅水族旅游村
三都水族自治县景点主要有:百城林海风光、都柳江漂流、森林度假村、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布仰摩崖石刻、都江古城遗址、清军万人坟、水族苗族歌舞、村寨等;南线主要以民族风情为主,主要有:水族村寨、水族端节、卯节情歌、民族工艺品及水龙引朗石棺墓、塘州仙人桥、中和瀑布、三洞猫石守田等一些奇石异景。县境内名胜古迹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自然景色风光旖旎、秀美如画。境内有文物点45处,其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名胜古迹有贵州“新疆六厅”故城遗迹之一的都江古城垣、羊福崖墓、布仰摩崖、九阡镇石板寨抗日旧址、九阡镇梅采寨岜丢山九阡水族起义遗址、引朗石棺墓及尧人山太平天国遗址等。主要景区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14][1]
编辑本段
土特产品
地方土特产甚多,主要有木材、九阡酒、九阡李、廷牌干辣椒、西厢雪梨、沃屯蜜桔,脐橙、沙田柚、周覃土花布、拉揽竹沙发、巫不香猪、木耳、麻竹笋、香菇、茶叶、花生等。[1]
编辑本段
民族风情
东方情人节水族卯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有“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水书》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民歌形式多样,有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尤以蔸歌堪称民歌奇葩,说唱结合,内容丰富,音调独具一格,被收入贵州曲艺园地的一个新曲种。有粗犷奔放的斗角舞,庆祝丰收的铜鼓舞,庄严的水族祭祀仪式,有古朴典雅的“干拦式”建筑,有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剪纸、服饰和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有一泻三迭的中和飞瀑、浑然天造的塘州仙人桥、通天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崖”、风流草”等等。同时,还有都江古城垣、羊福摩崖墓群、引朗石板墓等名胜古迹,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和镇庙良村、八猫寨、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相继建成,并接待了中外游客。[2]
水族端节是水族的大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族称欢庆端节为(水族发音)“借端”,每年以水历来推算“借端”的日期,水历以阴历九月为正月,是万物归终之意,亥天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既是岁终又是新年伊始。水族端节从农历的八月持续到十月,分七批过完,从开始到结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1]
7. 三都水族自治县有多少人口
人多人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可以带领大家走出贫穷。但当地政府很垃圾,不作为。基建项目竟然都敢坑百姓。
本人在投资方面一直都比较谨慎,安全性不可靠的根本不考虑,没想到却在政府债这里栽了。。。我是2016年购买了这款《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16年直接债务融资》产品,产品的用途是用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农贸市场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但是,早已经到期一个月多了,别说是利息,就连本金我都没收回来,巨坑啊~官方连一个正式的说明都没有,这是要被割韭菜的节奏!!!
当初之所以敢入手,也是因为看中是国企融资、国资担保,想着大企业不会耍阴招,但我错了,政府债TMD也开始坑投资人的血汗钱了???我投的项目募集资金规模还不到2亿元,想着仅是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都有30亿元呢。哎,现在我就想问:5.05亿的土地抵押哪去了???国有公司连我们这点钱难道都兑付不了吗???不是政府三函支持吗???人呢?出了这样的事情,三都县人民政府、财政局、人大常务委员会就视而不见吗???这么做,将政府信用置于何处?将我们百姓对国家的信任置于何地???一辈子的积蓄不能空凭你们随便的一纸通知,就打水漂了吧???这可是我们全家的血汗钱呐,无理由延期、展期,我们不接受!!!现在,事件中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是否存在贪污受贿????请领导们重视,望中纪委介入调查,尽快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要让我们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8. 三都县属于哪个市
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县内景色优美,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
9. 三都县是怎样的地方很穷吗
不仅穷,政府还流氓不作为。
本人在投资方面一直都比较谨慎,安全性不可靠的根本不考虑,没想到却在政府债这里栽了。。。我是2016年购买了这款《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2016年直接债务融资》产品,产品的用途是用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农贸市场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但是,早已经到期一个月多了,别说是利息,就连本金我都没收回来,巨坑啊~官方连一个正式的说明都没有,这是要被割韭菜的节奏!!!
当初之所以敢入手,也是因为看中是国企融资、国资担保,想着大企业不会耍阴招,但我错了,政府债TMD也开始坑投资人的血汗钱了???我投的项目募集资金规模还不到2亿元,想着仅是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都有30亿元呢。哎,现在我就想问:5.05亿的土地抵押哪去了???国有公司连我们这点钱难道都兑付不了吗???不是政府三函支持吗???人呢?出了这样的事情,三都县人民政府、财政局、人大常务委员会就视而不见吗???这么做,将政府信用置于何处?将我们百姓对国家的信任置于何地???一辈子的积蓄不能空凭你们随便的一纸通知,就打水漂了吧???这可是我们全家的血汗钱呐,无理由延期、展期,我们不接受!!!现在,事件中是否存在挪用项目资金???是否存在贪污受贿????请领导们重视,望中纪委介入调查,尽快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要让我们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10. 贵州省三都县属于哪个市
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距省城贵阳230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国道321线、贵广高铁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