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做肺部ct多少秒时间
A. 肺部CT好处多,进行检查时,需要注意哪几点
现在说到ct检查大家应该都是不陌生的,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像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检查身体内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器官上的某些疾病,通过ct检查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发现。
现在ct检查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而且带来的好处也是比较多的,最起码能够直觉地发下患者内部的一些病灶,但即便ct有很多的好处,不过大家在做肺部ct检查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以下这两点。
同时,在做完ct检查之后,大家也应该要注意喝水,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排出辐射带来的一些垃圾毒素。还有同时提醒大家,cp检查虽然现如今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好处也有很多,但是做肺部ct检查大家也应该要掌握时间,不要在短时间内频繁进行,不然的话因为辐射可能就会遭受到损伤。
B. 胸部ct检查要憋气几次扫描的时间为多少秒
告诉你个非常正确的:先躺在检查床上,医生在操作室操作电脑,然后叫你吸气、憋气,然后开始扫描,然后再叫你喘气,要不然老憋着会憋死的:),这个过程很短,扫描出来一张定位片,然后医生在定位片上做好扫描范围,这才开始真正的肺部扫描,继续叫你吸气、憋气,然后机器就开始扫描,这个过程要看机器的好坏,好的机器两三秒、甚至一秒就扫完了,老的机器可能要扫描二三十秒,扫描完毕,再叫你喘气。所以你感觉是做了两次。
C. 肺部CT平扫多长:时间
很快的,2~3分钟就做完了
D. 拍个肺部ct需要多长时间出报告,怎么办
通常检查完十余分钟就可以出片子,但具体报告时间要根据检查的医院来定,因为报告需要2位医师审核,所以快的话半个到一个小时就能拿到,若病情复杂、医院繁忙、人手紧张就不好说了,可能要半天到1天。
E. 我家宝宝11个月今天怀疑肺炎就做了一个肺部CT 后来才知道有这么多可怕的辐射疾病 发育 白血病 癌
别担心,这种辐射量很小的,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长期暴露在高辐射地区才会有患辐射病的可能,照一次CT就得辐射病的话人类早灭绝了…
F. 我在县医院做了肺部平扫CT有几分钟,但是在市医院做了肺部平时CT几十秒,请问是不是因为设备不同
是的,主要是医院规模
G. 3岁小朋友检查肺功能,应该怎么做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必要检查之一,一般来说非常安全,5岁以上的儿童可以配合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炎试验等肺功能检查,如果配合好,年龄可适当放宽至4岁,这与某些致病性感染有关,如肺炎支原体感染、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感染后常伴有NAS损伤,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疾病,如频繁的恶心、呕吐、胃酸或食物反流,可引起咽喉刺激和咳嗽。
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威胁,并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这些疾病对宝宝的不良影响。专家建议,宝宝在三岁前一年至少要做两次体检,体检中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解决,慢性咳嗽也有非传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为过敏性咳嗽,可分为过敏性咳嗽、变异性咳嗽和咳嗽性哮喘,以及部分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
H. 宝宝做CT或X光辐射有多少
国际上有一个与辐射相关的国际标准单位:希伏(Sv),其作用是用于量化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以前还有一个单位叫雷姆rem,1Sv=100rem)。数字越高,表明人体受辐射的伤害越强。希伏这个单位很大,据悉,如果人体接受了3-6Sv的急性辐射伤害,就会造成一半以上的人员致死,这就是急性照射半致死剂量。(顺便说一下,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呈概率性,也就是说受到较高强度辐射的人群与受较低辐射的人群相比,受到更强的放射性伤害的几率更大,但并不是前者绝对比后者受到更大的放射性伤害。因此在描述放射性伤害时,往往采用致死率,致病率,致畸率等统计名词。 )由于Sv这个单位太大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是msv(毫希伏)和μSv(微希伏),其中,1sv=1000msv=1000000μSv. 有了Sv这个单位,我们就很容易衡量生活中的各种辐射对人体到底有多大的伤害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接受来自自然的各种辐射,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城市,不看电视不用电脑,同样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天然辐射,这些辐射来自于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元素(例如C14,氡222),以及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最常见的是K40)。这种辐射称之为天然本底辐射。天然本底辐射随着不同的人所处的不同地区会呈现出差异,全球每年人均所受天然本底辐射在2mSv左右,个别地区这一数字甚至高达50mSv。除了天然本底辐射之外,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电视、电脑等用具,也会产生辐射。 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各种关于辐射的规范越来越严格,现在的电器产生的辐射实际上非常有限,有数据显示,如果你每天看2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你一年由此受到的辐射伤害为10μSv。而目前辐射更小的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的广泛使用会使这个数字进一步减小。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员能接受到的较大的辐射,应该来自于医疗辐射,而医疗辐射则以X光胸透,CT,以及放疗化疗为主。X光胸透和CT基本原理类似,都是用阴极射线管产生足够强度的X射线,穿透人体成像。可以说,胸透和CT的辐射强度比较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辐射是相当大的,早期的X光需要人工手动扫描,整个检查过程大概需要5分钟,患者接受的辐射最大可到3mSv,也就是世界人均年本底辐射的1.5倍。不过,如果可以缩短在射线下暴露的时间,所受的辐射伤害也会随之降低。现在的胸透大多采用自动扫描,时间大概在10s左右,人所受到的辐射伤害也降低到0.07mSv-0.1mSv。 CT的情况与X光胸透类似,早期的CT成像时间很长(大概在20分钟左右),因此患者受到的辐射伤害也相当大,单次全身CT扫描的估计最大剂量大概为40mSv。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新型的CT系统成像时间已经缩短为几秒钟,对患者的辐射伤害也随之大大降低(尤其现代螺旋CT)。而放射性治疗属于非常规的治疗方式,为了杀死病变细胞,放射性治疗所采用的射线辐射强度非常强,在放射性治疗中,甲状腺受到的典型剂量可以达到10Sv以上。在引入了希伏这一概念以后,人体受到辐射伤害得以量化,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比较不同辐射对人体伤害的程度。根据上面的数据,再按照提问的格式把我们经常接触到的辐射伤害简单加以归纳,结论:接受一次全身CT扫描(老式方法)= 照13次胸透(老式方法)= 20年的本底辐射=照400次胸透(新式)= 看4000年电视(每天两小时)。一次普通的胸片大约是接受0.023msv,每1sv=1000msv,增加大约0.0165的致癌概率。偶尔一次可能危险还不是太多。
I. 婴幼儿可以照CT吗
儿童应该尽量避免照CT,因为CT检查带来的长期患癌症的风险,儿童比成人要高。用CT对幼儿进行检查一定要谨慎使用。
儿童对于放射线影响的灵敏度是成人的10倍多,女孩对放射线比男孩更敏感。当成人的放射剂量用于新生儿或幼儿时,剂量效应上升50%以上。
这是由于大物体(成人)中心剂量是表面剂量的一半,而对于小物体(儿童)的中心剂量,几乎就是全部表面剂量了。
对于新生儿常见的肺部疾病,如无特殊情况,X线胸片即可满足诊断。虽然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部病变显示良好,但其高辐射带给新生儿机体的损伤可能超过其对疾病诊断的价值。因此,新生儿常见胸部疾病,一般不必做CT,尤其是短期内多次复查CT对于新生儿应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