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红沙码头有多少人口
⑴ 三亚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基本情况: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
历史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地理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区位
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
全市辖两个管理区、一个办事处(河东、河西管理区,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镇、林旺镇、红沙镇、田独镇、羊栏镇、荔枝沟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
人口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91万人2006年末。人口出生率为12.4‰,人口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8万人,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三亚港终年无雾。年平均气温25.5℃,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3℃,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20.7℃。为不规则日潮型,以日潮为主,每月14天为日潮,日潮时最高潮位2.2 米,持续16小时,最低潮位0.6米,平均潮位1.03米,最大潮差2.26米,最小潮差0.06米。平均潮差0.79米。涨潮时水分为两支流,一支向东南流经码头处进入三亚河,流速0.35米/秒;另一支自白排礁缺口向西北流,流速0.35米/秒。落潮流向相反,流速分别为1.08米/秒和0.07米/秒。落潮时间持续8小时,泥沙被落潮带入大海,港池回淤量较少。
美食小吃
小吃类:港门粉、海南粉、陵水酸粉、抱罗粉、黑豆饭、海南粽子
美食:藤桥排骨 临高乳猪 椰子八宝饭 回族鲜鱼汤 温泉鹅 南瓜饭 加积鸭 和乐蟹 文昌鸡 东山羊 海南菜、黄流老鸭、琼海加积鸭等
水果:芒果、火龙果、荔枝、龙眼、波罗蜜、榴莲等。
⑵ 三亚人口2021总人数多少
2021年三亚的人口数据没有统计,只有2020年的数据,三亚市户籍人口669346人,比2019年末增加34977人。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
三亚的经济: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6.3:72.3。
⑶ 三亚人口2020总人数是多少
截至2020年末,三亚市户籍人口669346人,比2019年末增加34977人。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
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按区域分,海棠区81668人,吉阳区206620人,天涯区274513人,崖州区106545人。
(3)三亚红沙码头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三亚地处热带,属季风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23.8℃,月最高气温25℃-36℃,月最低气温在10℃以上,年均降水量丰富。三亚没有真正的冬季,夏去秋来,秋去春至。盛夏,除中午短暂一段稍有炎热外,早晚有海风吹拂,十分凉爽。
严冬,北国冰封,万里雪飘,三亚却春意盎然,绿遍天涯。这里三冬不见霜和雪,四季鲜花常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三亚的秋冬季温暖怡人,在冬天,即使地球其他角落寒流来袭,仍可以穿着夏装、沙滩鞋在阳光充沛的海滩悠闲漫步,浸润在暖暖的海水中,吃着热带水果,享受着天涯海角的浪漫。
⑷ 海南省三亚巿有多少人口
2012年末三亚全市户籍人口57.2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9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9.23万人,女性28.02万人。按年龄分,18岁以下13.83万人,占24.1%;18岁-35岁18.94万人,占33.1%;35岁-60岁19.11万人,占33.4%;60岁以上5.37万人,占9.4%。按民族分,汉族32.94万人,占57.5%;黎族22.59万人,占39.5%;回族0.90万人,占1.6%;苗族0.39万人,占0.7%;其他民族0.43万人,占0.7%。全市常住人口72.2万人,比上年增加1.65万人。城镇化率为68.32%,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⑸ 海南三亚的详细资料
历史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地理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
区位
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
全市辖两个管理区、一个办事处(河东、河西管理区,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镇、林旺镇、红沙镇、田独镇、羊栏镇、荔枝沟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
人口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46.37万人(城市人口13.7万人);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6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人口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7‰。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4万人,苗族3407人,回族709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三亚港终年无雾。年平均气温25.5℃,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3℃,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20.7℃。为不规则日潮型,以日潮为主,每月14天为日潮,日潮时最高潮位2.2 米,持续16小时,最低潮位0.6米,平均潮位1.03米,最大潮差2.26米,最小潮差0.06米。平均潮差0.79米。涨潮时水分为两支流,一支向东南流经码头处进入三亚河,流速0.35米/秒;另一支自白排礁缺口向西北流,流速0.35米/秒。落潮流向相反,流速分别为1.08米/秒和0.07米/秒。落潮时间持续8小时,泥沙被落潮带入大海,港池回淤量较少。
交通运输
公路
海南岛的公路从早期的海榆东、中、西三线发展到,现在的东、西两条高速公路,将全岛的主要县市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在铁路运输不发达的岛上高速公路成了岛上的交通首选,在东、西二线通车之后一直担任着重要作用。是岛上的交通大动脉。
航空
位于三亚市以西16公里处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是国内的运输大机场之一,承担着三亚通往国内乃至世界的重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IATA代码SYX,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三亚市中西北部的羊栏镇凤凰村,东距三亚市中心约14公里,西距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5公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建成于1994年6月,7月1日正式通航。
港口
三亚是海滨城市,当地人自古靠渔业和航运为生,港口自然是三亚的一大窗口,从早期的榆林港到现在的三亚港都见证着三亚的航运发展!
铁路
三亚地处祖国最南端,铁路运输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发挥作用了,原有铁路走西线,环线铁路原为窄轨铁路,始建于四十年代,后毁于风灾。新中国建立后,于1956年开始重建石碌至八所段52公里,以后建成八所至三亚段166公里,共长218公里,另外自六香至安游修支线19公里。以上各段均为标准轨距。三亚站在海南省三亚市内,建于1960年。离六乡站5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海南铁路总公司管辖。现为二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2006年历史性的跨越,粤海铁路顺利通车,标志着海南从此能坐火车顺利离开。琼州海峡已经不是天堑,海底隧道正在规划,到时大陆与海南的交通将更为方便!
海南东环铁路
海南东环铁路概算总投资181.88亿元,计划于2010年第三季度建成。海南东环铁路由铁道部与海南省合资建设,项目资本金按总投资的50%考虑,其中,铁道部和海南省各出资50%,并积极寻求其他出资者。铁道部出资人代表为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海南省出资人代表为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东环轻轨如今已动工,到时三亚至海口只要区区几十分钟!
城市代表
三亚名片:美丽三亚、浪漫天涯
三亚市歌:《请到天涯海角来》
三亚市树:椰树、酸豆树
三亚市花:三角梅
三亚市鸟:白鹭
三亚旅游形象大使:陈楚生
三亚形象大使:张梓琳
三亚晨报:�
《三亚晨报》1994年1月3日创刊,是中共三亚市委机关报,是海南省三家党报之一(另两家为《海南日报》、《海口晚报》)。历经11年的发展,报纸从周一报到周六报,从四版到八版,从黑白版到天天彩版,从传统版式到时尚版面。报社现有员工60人,其中采编人员36人(高级编辑1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5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7人)。
历史沿革
三亚俗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92年3月考古学家在落笔洞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沿海一带还发现古波斯人的墓群。
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公元1912年,崖州改为崖县,1950年4月崖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10月中共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到三亚。1958年与保亭、陵水及万宁兴隆牛漏地区合并为崖县(大县),1959、1961年先后分开,设置保亭、陵水县。崖县保留现辖区域。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同年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三亚市行政建制为市政府、办事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城市环境
三亚市区坐落在这样一种幽美的以山、海、河为特点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的建设注意城市与自然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一体,构成了三亚市区独特的环境特色。
三亚市区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构成了三亚市特有的自然景观。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绿色屏障辉映出三亚市的妩媚多姿。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了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平添了几分神秘;漫步沙滩,作为三亚市标志的鹿回头隐约可见。三亚有东、西二条河穿过市区,二条河交叉南汇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有水鸟飞弋,鱼跃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
旅游资源(三亚特色)
三亚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海南省风景名胜最多而又最密集的地方,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她不仅具备现代国际旅游五大要素——阳光、海水、沙滩、绿色植被、洁净空气,而且还拥有河流、港口、温泉、岩洞、田园、热带动植物、民族风情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堪称一绝。
三亚古称崖州,也称鹿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风情万种的旅游资源,构成了罕见的热带滨海风光。迷人的海湾,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这里四季如春、花果飘香、山峦叠翠、椰林婀娜、海鸥翩跹。那如虹的海湾、清澈的海水、洁白的沙滩、奔涌的浪花、明媚的阳光、海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那碧波万顷的大海、变幻莫测的白云、千姿百态的奇岩怪石、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风情,无不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面对美丽的三亚,让人不禁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到这里,不少海内外游客都忍不住惊叹“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游览三亚海山奇观时,对其胜景赞叹不已,即兴题词“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而音乐人则谱写了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触动了无数人的心扉。
三亚天涯海角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南山文化旅游区
南山旅游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南山,距市区40公里,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南山文化旅游区共分三大主题公园:南山佛教文化苑是一座展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富有深刻哲理寓意,能够启迪心志、教化人生的园区。
分界洲岛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岛上有众多珍稀植物和动物。2002年5月起,投资3800多万元,利用岛上400余亩土地,在最大限度保护原始植被的基础上建设分界洲岛生态旅游项目。
鹿回头山顶公园
鹿回头位于三亚市南部3公里的海边小山上,伸向南海、状似坡鹿。这里三面临海,四季山青,以其美丽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主峰海拔275.1米。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这里山岬角与海浪辉映,站在山上可俯瞰浩翰的大海,远眺起伏的山峦,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景色极为壮观。
西岛
西岛又名玳瑁岛,西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全岛面积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渔为生,是海南省沿海仅次于大洲岛的第二大岛屿。
落笔洞
落笔洞旅游风景区,属三亚市八景之一。在三亚市荔枝沟镇境内,距三亚市区约15公里。洞在印岭的一座奇特独秀的小山峰上,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高约12米,宽9米,深18米,洞顶逐渐升高约22米。洞的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恳空。传说古时笔尖水滴不断,人若能手接此水,便会文思敏捷,挥笔成章,或发财致富,延年益寿。洞底地上数块平面大石形如砚台,传说此乃“神仙”用的笔砚,“落笔洞”由此而得名。两根“巨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现洞顶仅存半截残迹。大石周围怪石磷峋,形状各异,一眼望去,好像许多学子围观席地而坐!
落笔洞的摩崖石刻甚多。刻在壁上的“落笔洞”三字有尺余大,经考证为元代海北海南道宣尉云从龙所题。“落笔洞洞洞笔落”、“尖峰岭岭岭峰尖”的刻字,顺念与倒念都是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落笔峰有众多的酷肖马、犬、猴、龟等石景,洞的周围还有不少如房如阁的溶岩洞,有名的“仙郎洞” (又名仙姑洞房)、“仙女洞”,各具特色。
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南岛三亚附近海域,生长着大片美丽的珊瑚礁,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为了保护这里珍贵的珊瑚礁资源,经国务院批准,这里被定为国家级珊瑚礁海洋自然保护区。
三亚大小洞天风景区
大小洞天风景区(原海山奇观风景区、古称鳌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公里的海滨,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大小洞天风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第一山水名胜。这里,崖洲湾弧弦百里、碧波万顷,鳌山云深林翠,岩奇洞幽,遍布神工鬼斧,大小石群。山海之间宛如一副古朴优美的山海图画。历代文人骚客莫不钟情于这一方山水。
海棠湾
海棠湾其实只是“半湾”,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25公里。
蜈支洲岛
蜈支洲岛古称“古崎洲”,坐落于三亚市北部的海棠湾内、距三亚林旺镇后海村2.7公里的海面上,北与南湾猴岛遥遥相对,南邻号称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距三亚市中心30公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38公里,紧邻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快捷。
古崖州城
崖州古城,即现在三亚市崖城镇,位于三亚实习40多公里处。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来德州、郡、县钧设在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名胜古迹繁多而成为海南旅游胜地。
伊斯兰教徒古墓群
伊斯兰教徒古墓群位于三亚市藤桥镇东溪村东3公里处,属唐、宋、元时期文物。
椰梦长廊
椰梦长廊是环三亚湾修建的一条着名的海滨风景大道,有“亚洲第一大道”之称。三亚湾滨海大道——“椰梦长廊”与三亚市区连接,交通便利。其沙滩坡度平缓,曲线优美,海水清澈见底。冬可避寒、夏能消暑,是以热带海洋风光,中国传统文化、南国民族风情为特点的国际一流避寒和休闲度假胜地。
⑹ 三亚市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截至2022年3月,三亚市没有更新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根据《三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亚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031396人。
三亚市:
三亚市,海南省地级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黎族自治县,北依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毗乐东黎族自治县,南临南海。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21平方千米 ,海域总面积322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3月,下辖4个市辖区。
人口
截至2020年末,三亚市户籍人口669346人,比2019年末增加34977人。
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按区域分,海棠区81668人,吉阳区206620人,天涯区274513人,崖州区106545人。
根据《三亚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三亚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03139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85408人相比,增加345988人,增长50.48%,年平均增长率为4.17%。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亚市
⑺ 关于海南三亚的介绍
海南三亚
区位概况
基本情况
三亚三亚市地处海南岛最南端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东邻陵水县,北依保亭县,西毗乐东县,南临南海。全市面积1919.5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市区面积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南北宽51公里。全境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形成一个狭长状的多角形。境内海岸线长209.1公里,有大小港湾19个。主要港口有三亚港、榆林港、南山港、铁炉港、六道港等。主要海湾有三亚湾、海棠湾、亚龙湾、崖州湾、大东海湾、月亮湾等。有大小岛屿40个,主要岛屿10个,面积较大的有西瑁洲岛2.12平方公里,蜈岐洲岛1.05平方公里。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
历史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唐代宰相韩瑗、名僧鉴真,宋代名相赵鼎、大臣胡铨和纺织家黄道婆等先后来过崖州,对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三亚地处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境内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岩洞、田园、风情等十大风景资源。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第一站。
区位
鸟瞰三亚 三亚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从三亚向东经菲律宾至西太平洋,向南经澳大利亚至南太平洋,向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以及大西洋,比在广州出发近900公里左右,是祖国真正的南大门。三亚还是保护南海诸岛的后方基地,其战略位置在国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行政
全市辖两个管理区(河东管理区、河西管理区)、一个办事处(南海办事处),10个镇(藤桥镇、林旺镇、红沙镇、田独镇、羊栏镇、荔枝沟镇、天涯镇、崖城镇、保港镇、梅山镇),3个乡(高峰、育才、雅亮)。此外还管辖南田、南新、南岛、立才、南滨5个国营农场。
人口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5万人,户籍人口54.58万人,其中农垦系统人口6.62万人,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多民族聚居,有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其中黎族18.8万人,苗族4304人,回族9076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气候
年平均降水量1263毫米,6~10月雨季,台风季节往往雨水增多。降水量占全年的90.2%。三亚港终年无雾。年平均气温25.5℃,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28.3℃,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20.7℃。为不规则日潮型,以日潮为主,每月14天为日潮,日潮时最高潮位2.2 米,持续16小时,最低潮位0.6米,平均潮位1.03米,最大潮差2.26米,最小潮差0.06米。平均潮差0.79米。涨潮时水分为两支流,一支向东南流经码头处进入三亚河,流速0.35米/秒;另一支自白排礁缺口向西北流,流速0.35米/秒。落潮流向相反,流速分别为1.08米/秒和0.07米/秒。落潮时间持续8小时,泥沙被落潮带入大海,港池回淤量较少。三亚四季寒暑变化不大,属我国冬季避寒胜地。一年四季适合旅游。三亚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九月到来年四月。
美食小吃
小吃类:港门粉、海南粉、陵水酸粉、抱罗粉、黑豆饭、海南粽子、清补凉、竹筒饭、海南鸡饭
美食:藤桥排骨 临高乳猪 椰子八宝饭 回族鲜鱼汤 温泉鹅 南瓜饭 加积鸭 和乐蟹 文昌鸡 东山羊 海南菜、黄流老鸭等
水果:芒果、火龙果、荔枝、龙眼、波罗蜜、榴莲、椰子等。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
公路
海南岛的公路从早期的海榆东、中、西三线发展到,现在的东、西两条高速公路,将全岛的主要县市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在铁路运输不发达的岛上高速公路成了岛上的交通首选,在东、西二线通车之后一直担任着重要作用。是岛上的交通大动脉。
航空
三亚湾的黄昏 位于三亚市以西26公里处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是国内的运输大机场之一,承担着三亚通往国内乃至世界的重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IATA代码SYX,位于海南省海南岛三亚市中西北部的羊栏镇凤凰村,东距三亚市中心约14公里,西距天涯海角旅游风景区5公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建成于1994年6月,7月1日正式通航。
港口
三亚是海滨城市,当地人自古靠渔业和航运为生,港口自然是三亚的一大窗口,从早期的榆林港到现在的三亚港都见证着三亚的航运发展!
民族宗教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全市总人口55.41万人(2007年统计),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1.93万人,占总人口的41.8%。少数民族以黎、苗、回族为主,黎族有20.83万人,占总人口的39.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苗族3382人,占总人口的0.6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54%;回族7185人,占总人口的1.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3%;其它少数民族人口433人,占总人口的0.0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20%。黎族主要分布在一个区、六个镇,即:河东区、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天涯镇、崖城镇和育才镇;苗族主要分布在凤凰镇的高峰地区,育才镇的雅亮地区;回族主要分布在凤凰镇的回辉和回新两个居委会。 黎苗歌舞是三亚舞蹈艺术的代表,其舞姿态提炼于狩猎耕作基本动作,其旋律提炼于民间传统歌谣。每逢丰收,新春佳节,“三月三”黎苗同胞不约而同,携到带子,来到村寨开阔之地燃起火把,敲响铜锣,舞起“打鹿舞”、“鹿回头”、“椰壳舞“等欢庆舞蹈,自娱乐自乐,唱也融融,舞也融融。其中《跳柴舞》被评为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并被定为全国少数民族保留舞蹈之一。姿态各异的椰工艺品、贝雕工艺品及各种海洋动物标本、蝴蝶标本,是三亚新近崛起于海南旅游商品市场的工艺美术新品种。个人退热贴七情人前3热情头发未股改调停人任让我认为惹我任务二
三亚20个“中国之最”
1、中国最南端的滨海城市。
2、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城市,全年有近300天艳阳高照。
3、中国年均温度最适宜的城市,年平均气温25.4℃。
4、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负氧离子含量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5、中国最长寿的地区(人均寿命80岁)。百岁以上老人,海南省有400多人,三亚市70多人。
6、中国最佳养生城市,被誉为天然氧吧、康复中心。
7、中国人居环境最佳城市,有海水、沙滩、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岩洞、温泉、森林等度假休闲要素。
8、有中国最大最美的平民海湾--三亚湾,有17公里沙滩、浴场、椰林、绿草、鲜花、滨海路相伴。
9、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10、中国首选度假过冬及疗养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11、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
12、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13、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区。
14、中国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市总产值最高的城市(2005年68.78%)。
15、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南山“金玉观世音”圣像高3.8米,共动用黄金100多公斤,南非钻石120多克拉,翠玉100多公斤,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等奇宝千粒,价值1.92亿元,装有释迦牟尼佛祖舍利一颗、古佛舍利一颗。1999年,金玉观音圣像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
16、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高108米,为世界之最,2005年4月已开光。
17、中国第一个世界小姐总决赛举办地。2003、2004、2005连续三年在三亚举办世界小姐总决赛。
18、世界最大的砚台--“天下第一砚”现在南山。
19、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亚龙湾凯莱度假酒店。
20、中国最大最佳潜水基地--亚龙湾潜水基地。
[编辑本段]三亚旅游
大东海潜水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有人说,到海南不到三亚,等于没有到海南。不断开发的新景区,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老品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亚龙湾、贝壳馆、蝴蝶谷、南山佛教文化苑、南山海上观音、爱心大世界、天涯海角民族风情园、鹿回头公园、白鹭公园、凤凰广场,或以自然风光取胜,或以历史遗迹引人驻足,或以宗教文化、人文关怀、民俗风情打动人心,或以国际品牌酒店林立、游乐设施齐全、服务亲切到位而成为度假休闲胜地,让游人留连忘返……
三亚旅游特色
潜水、户外旅游、海上运动、高尔夫球、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度假休闲旅游。
[编辑本段]三亚购物
三亚旅游购物从无到有。
过去,三亚仅有红旗街一条购物街。如今,夏日百货、一方百货、天鸿商场、明珠广场(查看地图)、天成货仓、旺豪超市、解放路步行街,创新五楼(主要分六层,一层主要经营手机,MP3、4,二三层主要经营电脑及办公设备,四五六主要经营服装类),等多处购物中心,为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在游览三亚的旅游胜地之后,游客们都会逛商场、进超市,在琳琅满目的海南三亚土特产品中,搜寻称心如意的归家礼物,高高兴兴地把“海南三亚”带回家乡……
三亚的变化是巨大的,特别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作为一名普通的三亚市民,我为她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千言万语,不能道尽我想要述说的心声。归结起来一句话:“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是三亚的城市名片,也是三亚20年发展的缩影和真实写照。
⑻ 三亚市有多少人口,常住和流动都算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68.54万人
截止2011年10月31日,因就业、经商、就读、度假等原因而流入我市的外来人口有20.01万人
按照这两项数据估算:三亚人口在:90-100万的大致范围.
来源:三亚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解读
⑼ 海南三亚面积多大人口多少
你好:
查询网络
三亚(Sanya City),地处热带地区,是中国最南部的滨海城市,是东北人的避寒天堂,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枢纽,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是中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之一。三亚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协会的多项世界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是海南最美丽的旅游胜地,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海南三亚建筑面积:919.58平方公里
人口: 68.5万
http://..com/question/541624582.html?fr=uc_push&push=keyword&oldq=1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⑽ 三亚市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
2021年三亚市人口669346人,其中,男性337699人,女性331647人。按民族分,汉族403653人,占总人口的60.3%;黎族241936人,占总人口的36.2%;回族10737人,占总人口的1.6%;苗族4255人,占总人口的0.6%;壮族2608人,占总人口的0.4%;其他民族6157人,占总人口的0.9%。
三亚经济:
2020年,三亚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5.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16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0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502.95亿元,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4:16.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