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宜昌平原多少人口

宜昌平原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09-08 18:53:31

Ⅰ 湖北省宜昌市是省级城市吗

不是省级城市。省级城市是指直辖市,国内有4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Ⅱ 江西宜昌市属于哪个省

宜昌属于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设立地级市。

宜昌依长江而建,是国家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拥有汉宜高速公路、汉宜高速铁路、焦柳铁路、318国道等交通动脉。宜昌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形比较复杂,高低相差悬殊;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2)宜昌平原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宜昌市境内有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黄陵庙、金狮洞、白果树瀑布、晓峰悬棺、猇亭古战场、高岚风光、葛洲坝工程、三国古战场、玉泉寺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和风景名胜。

国家AAAAA级景点有:

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清江画廊度假风景区、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

国家AAAA级景点有:

宜昌市柴端口溪峡谷风景区、宜昌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宜昌车溪民俗风景区、长江三峡工程坛子岭旅游区、三峡石牌要塞旅游区、宜昌市三游洞风景区、三峡大瀑布风景区(晓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宜昌九畹溪风景区、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高岚朝天吼漂流景区、当阳玉泉寺景区、三峡湿地杨守敬书院、百里荒风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宜昌(湖北地级市)

Ⅲ 宜昌是哪个省份

宜昌,湖北省辖市。

Ⅳ 宜昌概况

一、城市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辖五县三市五区,区域面积 2.1 万平方公里,人口414.93万,城区人口133.8万。
区号:0717
邮编:443000
位置: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处,地处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

二、地理环境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底,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着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
宜昌全区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74.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80.6公里。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樊市。

气候
宜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极端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15.6℃。其中三峡河谷及清江、香溪河谷地带,由于高山对峙,下有流水,故在600米以下存在逆温层,冬季较暖和,极端最低气温小于-7℃的机会只有5%,是得天独厚的柑桔生产基地。

地质
宜昌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25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世界着名的“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即发现于西陵峡境内,引起世界地质学界的浓厚兴趣,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1924年春,中国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调查了秭归至宜昌的西陵峡区地质,写下了《长江峡东地质及峡之历史》,将秭归新滩龙马溪一带地层为“志留系龙马岩”。其中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质学界研究的标准剖面之一。 中部丘陵地区多喀斯特地质,山中多溶洞,厚厚积淀的钟乳石、石笋遍布其中,洞中往有地下水系。

地形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区占69%,丘陵占21%,平原占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水系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年平均总水量4741.4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10公里的河流有99条,其中集水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3793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市的83.9%。
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

三、历史沿革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距今一二十万年前,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宜昌镇江阁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据《宜昌府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楚 顷襄王 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东晋分夷陵西境(在长江南岸的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另置一县时命名“宜昌”,寓意在于祈福分境置县宜于国运昌盛,“宜昌”之名便始见于史。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峡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中华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中共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宜昌专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7个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5县3市。虽说其城名已几经变换:夷陵、彝陵、西陵、宜都、峡州、东湖、宜昌等,但城址却始终宁静而端庄地屹立在西陵峡口,任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Ⅳ 宜昌是什么和什么的分界线

宜昌是长江上游与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 鄂)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Ⅵ 宜昌这个地方怎么样偏僻落后吗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着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是三国时期夷陵之战主战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我要说的是宜昌没你想的那么贫困!下面一组数据虽然不能全面的展现宜昌的经济面貌 但也能说明一些。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3.6万人,户籍人口400.23万人。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4.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连续第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34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354.6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249.92亿元,增长1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7190元,比上年增长14.4%。 我还要说的是宜昌没你想的那么落后!它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也没你想的那么偏僻!宜昌拥有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铁路(汉宜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宜十铁路、焦柳铁路)、航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长江黄金水道(三峡)等立体化的交通枢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连通重庆和武汉的唯一区域性中心城市。虽然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但水陆空的交通便利 这些地理上的障碍早以不是问题! 希望我的答案你还看得过去。。。

Ⅶ 宜昌哪些县在平原地区

宜昌在平原地区的县有:

  1. 枝江市大部分乡镇;

  2. 当阳市全部乡镇;

  3. 宜都市陆城街道、高坝洲镇、枝城镇、姚家店镇。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古称夷陵。“宜昌”之名始于东晋,市的建制始于解放初,于1992年形成地级市体制。现辖五区、三市、五县,全市总人口415万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249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年底,宜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120万人。


Ⅷ 平原县城有多少人

平原县地处山东省西北部,隶属德州市,东和东南与临邑县、禹城市交界,西和西南与武城、夏津毗连,南与高唐为邻,北与德城区、陵城区接壤。平原县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地形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行政区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总人口47万人

Ⅸ 宜昌市下属有哪些县级市

截止2019年5月3日,宜昌市下属的县级市有当阳,枝江,宜都。

1、当阳是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西邻三峡宜昌,东连荆州古城,北通襄阳隆中。1988年10月,撤县建市。辖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21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万亩,2016年总人口56万人。

2017年6月,当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2月,当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县(市)。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枝江市属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西缘,北靠当阳市,西南接宜都市,西北靠猇亭区、夷陵区。

境内地势由西北丘陵高岗,逐渐倾斜至东南部平原,有平原、岗地和低丘三种基本地貌形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3、宜都是湖北省直辖、宜昌市代管县级市,位于鄂西南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地过渡地带,东隔长江与宜昌市猇亭区、枝江市相望,东南邻松滋市,西南、正西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北与宜昌市点军区接壤。

2018年11月,宜都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9)宜昌平原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宜昌简介: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

宜昌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干流水系、长江中游干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区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长江干流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

2016年宜昌市辖13个县市区,即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共设20个乡、67个镇、23个街道。

截至2017年底,宜昌市常住人口为413.5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86%。户籍人口为392.26万人。年末出生人口3.76万人,较上年增加0.63万人;死亡人口5.09万人,较上年增加2.61万人;自然减少人口1.33万人。

Ⅹ 宜昌面积是什么么

21,084平方公里(8,141平方英里)。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市境东南接荆州市,东北临荆门市,北毗襄阳市、神农架林区,西界恩施州,南抵湖南省常德市。

地处鄂西山地,江汉平原西缘,西北为大巴山,西部为巫山,南部为武陵山。长江自西往东横贯中部,西陵峡为上游与中游的分界,有清江、黄柏河、香溪河等注入长江。全市总面积21,230平方公里,人口402万,市人民政府驻西陵区。

宜昌市是湖北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宜昌扼长江三峡东口,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是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的所在地,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的故乡,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巴楚文化发源地。

气候

宜昌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水量为992.1—1404.1毫米之间。

雨水丰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6—7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气温24.1℃—28.8℃,元月平均气温1.7℃—6.5℃。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6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7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2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7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3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8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7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4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9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