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有多少人口
‘壹’ 揭阳市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山川毓秀,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宋代有“潮州前八贤”之一的名士吴复古;明代有翁万达、郭之奇、黄奇遇、罗万杰与林大钦、许国佐和肖端蒙等七人并称“潮州后七贤”;清代的丁日昌、林德镛、郑大进、方耀等,文功武绩,均为一时人杰,并被世人称颂。如今,揭阳地区更是地杰人灵,是一处藏龙卧虎之地,产生了蔡锦坤、陈书橱、林舜卿、方展荣、张长城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也是脱颖而出,其中有跳水世界冠军孙淑伟、技巧世界冠军吴伟欢、赛艇亚洲冠军蔡育坤和象棋亚洲冠军许银川等。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5°36ˊ~116°37ˊ39〃、北纬22°53ˊ~23°46ˊ27〃。北回归线从东北部经过。揭阳市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全市总面积5240.5平方公里,总人口508多万,旅居海外侨胞300多万人,是广东沿海开放区的主要端口市和重点侨乡,也是目前粤东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揭阳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粤东、闽西和赣南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粤东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水系发达,环绕市区流经汕头出海的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榕江是广东着名的深水河,可进出5000吨海轮,直航香港、广州、上海等地,整治榕江,建设揭阳港的规划正在实施,并已申报为一类口岸。国道324线、206线和省道池樟线进行高标准拓宽改造已经完成,现已通车。同时,广梅汕铁路也在境内通过,并延伸至惠来县的神泉港。另外,位于揭阳炮台镇的潮汕国际机场的筹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揭阳自建市以来,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文化方面,我市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如场效应管式弧焊逆变器、机器人电弧焊接系统、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PN-2000微电脑呼吸机、WD-4000型神经电位诊断系统和WD-CV型脑血管功能检测仪等饮誉海内外。“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植技术”被列入省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文化艺术事业更是蒸蒸日上,报纸、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文学艺术组织有揭阳市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揭阳全市现有各类工业企业60000多家,利用外资企业5000多家,初步形成工业机械、医疗器械、建筑、纺织、服装等工业企业体系。全市现有高等、中专院校18所,中小学、幼儿园2008所,县级业余体校9个,教学质量名列广东前茅;有市、县级专业潮剧团5个;各类卫生机构154个,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市县级医院11个,慢性病防治站、市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市戒毒所等专科防治、防疫、保健所(站)17个,市药品检验所、卫生学校等医药教学卫生机构32个,村级医疗点2343个。现有水库山塘1535座,总库容115107万立方米;小水电站366座,年发电量3.58亿千瓦时,全市水火电总装机容量10多万千瓦,已建成220千伏输变电站2座、110千伏输变电站18座。 揭阳市是着名的历史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有进贤门城楼、黄岐山、孔庙、城隍庙、禁城、西湖公园、桂竹园、北回归线标志塔等,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揭阳市同时也是广东省的着名侨乡,现有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50多万人。旅外乡亲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美国和港、澳、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外侨胞在海外心系桑梓,为了家乡更加繁荣昌盛,纷纷慷慨解囊,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揭阳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目标是把揭阳建成连接沿海和腹地的粤东地区现代化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发展以行政、金融、商住、文化为功能的东山新区,以商贸、轻工、高新科技为功能的榕城片区,以引进外资合作开发为重点的鱼湖经济试验区,以黄岐山和龟石山为名胜的风景旅游区,规划至2010年把揭阳建成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58万的中等城市。
‘贰’ 中国有多少人姓邹邹姓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是哪里
当代邹姓的人口400万,为全国第七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9%。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370万,增长了近10倍,邹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邹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邹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的回迁,南部向西部的迁移。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闽、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端、山东东端、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东部、辽宁南部,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居住了大约65%的邹姓人群。在粤桂南部、台琼、云川西部、湖北北部、陕甘宁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苏、山东中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西北,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42%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8%,居住了大约31%的邹姓人群。
‘叁’ 邹城是哪个市的
山东济宁
2005年,济宁市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济宁市 面积11285平方千米,人口799万人(2003年)。
市中区 面积 39平方千米,人口 42万。邮政编码272133。
任城区 面积 881平方千米,人口 63万。邮政编码27。
曲阜市 面积 896平方千米,人口 64万。邮政编码273100。市人民政府驻鲁城街道。
兖州市 面积 648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政编码272000。
邹城市 面积1619平方千米,人口112万。邮政编码273500。市人民政府驻钢山街道。
微山县 面积1780平方千米,人口 69万。邮政编码277600。
鱼台县 面积 654平方千米,人口 45万。邮政编码272300。县人民政府驻谷亭镇。
金乡县 面积 885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272200。县人民政府驻金乡镇。
嘉祥县 面积 973平方千米,人口 78万。邮政编码272400。县人民政府驻嘉祥镇。
汶上县 面积 877平方千米,人口 73万。邮政编码272501。县人民政府驻汶上镇。
泗水县 面积1070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政编码273200。
梁山县 面积 963平方千米,人口 72万。邮政编码272600。县人民政府驻梁山镇。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辖12个县、市、区,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万,东部是山区,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穿东西,又是104国道和327国道的交汇处,济宁机场已经开通了济宁至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青岛等多条航线,济宁市通讯设备先进,全市已实现了程控电话联网,可直拨世界各地。
济宁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3.3度至14.1度。
济宁人杰地灵,盛产小麦、玉米、稻谷、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产品和渔湖产品。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铜、铅、大理石、花岗石等三十多种。济宁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储量200多亿吨。稀土储量1300多万吨。济宁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黄河、南饮长江,储水量达30亿立方米。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即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孔亻及和人类初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省级50处,市级数百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等级最高的孔庙,中国古代最大的人造园林-孔林,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朝拜、寻根祭祖。
济宁市素以“孔孟之乡”、“江北小苏州”而着称。旅游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从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很快。旅游“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游业有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拥有七座星级旅游宾馆,其中三星级一座、二星级六座。旅游涉外饭店20座,较高标准的床位4000多个和15000个餐位,旅游车辆1000余部,并建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游乐设施。
近几年已新建、整修、恢复了40余处旅游区和名胜景点,拥有270余处对外参观点。如“六艺城”、“论语碑苑”、“观水园”、“鲁国盛世”、“孔子精华园”、“济宁博物馆”等,正在建设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一个。此外,还有一批旅游项目和设施正在筹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区、曲阜、邹城、微山、梁山为核心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肆’ 晋江市各个镇的镇区人口多少啊
晋江市各个镇的镇区人口数量没有挂网公布。晋江市总人口2061551人。
晋江市(古属泉州府晋江县)雅称刺桐、瑞桐、泉安。为福建省下辖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是闽南金三角的核心,与台湾一水之隔,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三面临海。东北连泉州湾,东与泉州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
全市辖6个街道、13个镇,市政府驻罗山街道世纪大道。陆域面积64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晋江市常住人口为2061551人。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晋江
‘伍’ 汕头的地理位置和概况是什么
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汕头。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头是着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端口,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端口”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经济实力雄厚,影响力巨大。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0.92亿元,增长11.6%;工业总产值1469.9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93亿元,增长18.6%。
‘陆’ 金华有多少人口,介绍一下金华市概况
目前金华市市区面积30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40万,到2005年市区面积达到约4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50万。
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52776人,出生率11.65‰ ,人口自然增长率5.78‰。年末总人口454.13万人,其中市区92.16万人;非农业人口99.1万人,其中市区31.36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68人。
浙江省金华市
【拼音】 Jinhua Shi
【位置】 北纬28°32'-29°18',东经119°02'-120°47'
【面积】 10919平方千米
【人口】 449万(2002年)
【邮编】 321000
【区号】 0579
【代码】 330700
【驻地】 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
【区划】 辖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3个县。
婺城区 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邮政编码321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东路142号。
金东区 面积 657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邮政编码321000。区人民政府驻多湖街道。
兰溪市 面积1310平方千米,人口66万人。邮政编码321100。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府前路81号。
永康市 面积1049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邮政编码321300。市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金城路15号。
义乌市 面积1103平方千米,人口67万人。邮政编码322000。市人民政府驻稠城街道县前街21号。
东阳市 面积1739平方千米,人口79万人。邮政编码322100。市人民政府驻吴宁街道东街1号。
武义县 面积1577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政编码321200。县人民政府驻壶山街道壶山下街。
浦江县 面积 900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邮政编码322200。县人民政府驻浦阳街道人民路38号。
磐安县 面积119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邮政编码322300。县人民政府驻安文镇龙山路1号。
* 以上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4)》
【沿革】 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置长山县,以县东北长山而得名。此为金华建县之始。长山即金华山,全长约130千米,自东阳盆地发脉,经义乌迤俪而来。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以郡在瀫水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陈改东阳郡为金华郡,以长山又名金华山而得名。另一说,《旧唐书》《金华府志》:“金星与婺女争华。,故曰金华。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婺州,金华为其州治。今金华改简称婺,源于此。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曾改称金山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名金华县。
1949年金华县城区设市,郊区为金华县。1962年撤市并入。1979年复设金华市,1981年撤销金华县,并入金华市。1985年5月金华市升为省辖市。
2000年12月30日,国务院国函[2000]138号《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将原金华县的傅村、孝顺、曹宅、塘雅、澧浦、岭下、江东、赤松、源东和婺城区的仙桥、东孝、多湖12个乡(镇)划为金东区行政区域,面积657平方千米,有1个居委会,510个建制村,人口30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多湖镇;将原金华县的雅畈、安地、白龙桥、琅琊、蒋堂、汤溪、罗端口、洋端口、长山、沙畈、塔石、岭上、莘畈、箬阳14个乡镇划归婺城区管辖,加上原来的7个街道和罗店、秋滨、竹马、乾西、新狮、苏孟6个乡镇,金华市婺城区下辖7个街道、20个乡镇,77个居委会、639个建制村、人口62.09万人,婺城区人民政府驻市区解放东路。金华市区从原来的301.5平方千米扩大到2044.7平方千米。年末,金华市下辖婺城、金东2区及兰溪、义乌、东阳、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共有109个镇,76个乡,7个城市街道;5877个设村委会建制的村和376个城镇居民区,全市总面积10918平方千米。
就这些了!~
‘柒’ 山东的邹城是大城市吗
商代属奄国。周克商灭奄,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秦统一中国后始设驺县,隶属薛郡。新莽时期一度废驺县设驺亭,后不久恢复。唐初改驺为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六年(1083)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元丰七年(1084)复设邹县,明清沿袭。1939年3月,为适应抗日斗争新形势的需要,以津浦铁路邹县境内段为界,分为邹东、邹西两个县级行政区。1940年1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由邹西迁至邹东,与邹东办事处合并,仍称邹县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6月成立邹县人民政府,1949年8月尚河区划归白彦县,凫山县落陵区划归邹县。1953年8月撤销白彦县,将城前区、尚河区并入邹县。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将太平区、郭里区、石墙区并入邹县,自此行政区域相沿至今。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邹县改为邹城市。
秦置驺县,基本沿袭邾国封境,至北齐废平阳县,隋废高平县后,驺县境域大致东北起尼山、昌平山;西濒泗河,西南至凫山西麓,南阳湖畔;南抵界河;东括凤凰山。明嘉靖四年(1525年)版《邹县地理志》载:“地方二百余里,纵广七十里,横一百五十里”。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版《邹县志》载:“四境仍三百里,广一百里,袤八十里。东南至滕县卞庄迤东黄家庄界七十五里,东南至滕县王村界七十里,南至滕县界河界五十里;西南至济宁州圈里界七十里,鱼台界七十五里;西至济宁州、滋阳县横河集迤西泗河东岸三十五里;西北至滋阳县施村迤北小施村界三十里;北至曲阜县凫村迤北苗家庄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泗水县界南信集以东土门村五十里,费县界七十五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版《邹县乡土志》载:东至东圈里九十里入滕县界;西至业庄三十五里入济宁州界;南至界河五十里入滕县界;北至凫村二十五里入曲阜县界;东南至北王村六十里入滕县界;西北至施村三十五里入滋阳县界;西南至南薄梁六十五里入鱼台县界;东北至三教湾六十五里入泗水县界。四境周三百余里,东西广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中华民国时期,邹县境域基本沿袭清末。全县总面积:1917年约2142.5平方公里;1919年约1825平方公里;1937年约1719平方公里;1947年约2138平方公里;至1948年约1719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8%。
1939年,邹县境内正式建立人民政权至建国初,邹县周围边区曾设过几个县级行政区,境域多次变动:1944年10月,设立凫山县,辖邹县落陵、太平、石墙、郭里4个区(1946年4月至10月,撤凫山县期间又划回邹县)。1945年10月,将邹县十一区撤销,十二区划归曲阜县;将第三、七、九区和芦山区划归泗水县。1948年,将澹台墓至小疃一带及泗河以西共46个村划归滋阳县(今兖州县)。1949年8月,将邹县尚河区80个村庄、张庄区的33个村庄划归新设的白彦县;将邹县连青区两个联防共23个村庄划归滕县;同时,落陵区及石墙区一个联防共61个村庄又划归邹县。1953年8月,撤销白彦县,将其城前区91个村庄及尚河区80个村庄划归邹县。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其石墙、郭里、太平3个区的33个乡、176个村庄又划归邹县;同时把郭里区北部的北薄、南薄两乡及黄路桥、路家庄、小庄、马坡等村庄划属新设的微山县。1958年10月,将香城公社原唐林、党山、瓦峪、西南岭4个小乡的33个村庄及看庄公社的唐楼、后枣、榆园、张庄、杨庄、小万院6个村庄划归滕县。1959年,东安上村由曲阜县划归邹县。1960年12月,将尼山水库区的苏家村、赵家村、王家村、刘家楼、东鲁源、西鲁源、黄土、李家寨8个村划归曲阜县。1968年9月,又将尼山水库区的张马庄、新村、南王、东龙、西龙、长座、东官、西官、颜母庄、宫家楼10个村划归曲阜县。此后,邹城市境域至2005年未有变化。
邹城市是山东省直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下辖钢山、千泉、凫山三个街道办事处,田黄、张庄、城前、大束、香城、峄山、看庄、唐村、郭里、石墙、北宿、太平、中心店、平阳寺十四个镇,总人口110万,其中城市人口25万,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3个少数民族。邹城地势东高西低,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邹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境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古建筑群,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着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邹城境内矿产资源丰饶,品种齐全。共有8大类20余个品种,以煤炭、花岗石、石灰石为主,其次为黄沙、高岭土、石英石、大理石、重晶石等。境内藏煤面积37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1亿吨以上,全国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和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发电厂均在邹城境内。
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邹城百万人民乘开放东风,沐改革春雨,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奋力开拓,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增长26.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7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增长25.3%。坚持调优结构和改善生产条件,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邹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东部多山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生产,核桃、石榴、大樱桃、苹果等10个万亩经济林建设初具规模;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了高新技术、优秀科研成果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市现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7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引导畜牧养殖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和结构重组,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骨干企业由扩张外延到丰富内涵,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两大转变。工业生产快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等6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品品种近3000个,主要有原煤、化肥、白酒、啤酒、机制纸、陶瓷、服装、水泥、花岗石板材、化工产品、五金工具、机械铸件,其中服装、陶瓷、五金工具、牛仔布等100余种产品畅销国际市场。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94亿元,利税54.64亿元。
坚持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入世后的邹城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高新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围绕建设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研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两个特色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发挥煤电资源比较优势,并着力培植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煤化工、铝制品、机电设备、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开发区形成了“六纵八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建设了电信局、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实现了道路、通讯、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九通一平”和环境绿化美化。2004年被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推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 邹城市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筑巢引凤,吸引了90多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达50多亿元,其中有日、美、韩等国家的9家企业。邹城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诚邀海内外朋友来邹投资创业,共展宏图。
大力提升建设质量和档次,初步构筑起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围绕建设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努力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在城区东部开拓了占地15平方公里集行政办公、金融商贸、文教娱乐、住宅小区为一体的东城新区;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起“外成环、内成网”的现代化城市道路体系,人民广场、文化广场、体育公园、博物馆、广电大厦等一大批精品工程相继建成,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形象;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山水文化城市。
邹城市是我国着名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故里,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内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境内交通便利,京沪、新石铁路在此交汇、京福高速公路从市区经过,西距济宁机场仅70公里。邹城地理环境优越,凫峄名山耸其前,洙泗胜水环其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市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邹鲁圣地”。历史上人杰地灵、圣贤迭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古代良母——孟母,有“继往开来”的儒学大师——亚圣孟子,有“一经传家“的西汉父子丞相丰贤、韦玄成,有“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丞相匡衡以及“建安七子”的王粲,西晋军事家刘宝、医学家王叔和等。孔子、秦始皇、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赵孟頫;干隆等也曾到过邹城,留下诸多诗词文赋,为邹城灿烂的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邹城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各类珍贵文物15000余件。驰名中外的“四孟”(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典雅;南北朝时期的“四山”(铁山、岗山、葛山、尖山)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明鲁荒王陵,是山东省最大的地下宫殿。邹城文物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山·水·圣人”为主要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其内涵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改革开放以来,邹城工农生产、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完备,一座新的现代化旅游城市正在崛起,邹城市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邹城观光游览,共同领略孟子故里灿烂的古代文明之光
‘捌’ 邹城市属于哪个地级市
邹城市属于山东省辖的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
在地理位置方面: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东部,东连临沂,北靠泗水、曲阜以及兖州,西部与济宁市的任城区和微山县相连,南部则接枣庄、滕州。其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6.741°~117.482°,北纬35.153°~35.548°。东西距离63公里,南北距离35公里。
在气候方面:
邹城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其东部山区气温平均偏低,日照时间较短,气候干燥,而西部平原气候特征相反:日照较长,热量较丰富。
邹城全市平均气温14.9℃。其中1月平均气温在-1.6℃~0.7℃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81年的1月27日,为零下16.1℃;7月平均气温为27.4℃,其中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为40.1℃
邹城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86.5毫米,一般集中在6~8月;春夏季时盛吹东南风和偏南风,秋冬季则盛吹偏北风,风力一般在3~4级。
(8)邹鲁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邹城市自然资源:
(1)水资源方面:
邹城市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平均水资源保有量为5.3462亿立米,人均占有44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水资源比较贫乏。
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9145.9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2.05亿立方米。
邹城市的可利用水资源分布不平衡,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量丰富,且水质良好,为整个城市的主要水源地;而山区主要依靠拦蓄地表水,缺水程度和解决用水困难程度较大。
(2)土地资源
截止到2017年,邹城市总土地面积约161656公顷,其中,农村用地为125414公顷,建设用地为25960公顷。此外,还有2275公顷水域,与8007公顷自然保留地。
总体来看,邹城市具有人多地少的特征,土地垦殖率和利用程度较高,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整体呈现区域土地利用不均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污染、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问题。
(3)矿产资源
截至到2007年底,邹城市共发现矿种21种186处。总体来看,矿产资源的种类较多,分布范围较广,人均资源价值量高。另外还具有煤炭资源以及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丰富,配套程度较高、矿产资源区位优势明显的特点。
‘玖’ 浙江台州临海市各镇人口是多少
江南街道(25886人)、大田街道(37810人)、邵家渡街道(38670人)等。
临海市,浙江省辖县级市,台州市代管,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东连东海、西接仙居县、南连黄岩区、北靠天台县,台州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台州副中心城市。
主要信息:
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 全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知名的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
临海市,简称“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时为畿辅,临海作为其治所,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
宋代时曾被文天祥赞曰:“海山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临海话是吴语台州片的代表方言,保留较多古汉语发音、文言词语和句式。
临海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县级市。临海为中国沿海首批开放城市之一,私营经济发展快速,活力四射,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祥地之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