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

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9-11 10:15:55

⑴ 成人每天所需补充的钙量是多少

每日中年人=800毫克。

钙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对人体而言,无论肌肉、神经、体液和骨骼中,都有用Ca2+结合的蛋白质。钙是人类骨、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激素释放和乳汁分泌等所必需的元素。

钙约占人体质量的1.4%,参与新陈代谢,每天必须补充钙;人体中钙含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1)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补钙是预防、弥补钙质缺失的基础措施,但补钙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最好不要与下列富含纤维素、草酸、脂肪酸、咖啡因等成分的食物同服,否则补钙功效大打折扣。

纤维素不但可以吸附钙离子,其糖醛酸残基还可以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减少钙的吸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主要为一些谷类,如玉米、大麦、小麦、燕麦等。

⑵ 正常人一天要吸收多少钙量

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人群的钙摄入量普遍低下,平均每人每天钙摄入量低于400 mg,不足营养学会推荐量的50%。儿童和青少年缺钙的现象更为严重,70%~80%人群的钙摄入量不足推荐量的50%,完全达到推荐量者只占人群的3%~4%。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对缺钙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并正确指导病人进行合理补钙,我报特开辟专栏,邀请营养学专家、骨质疏松症专家撰文,系统介绍钙与健康的关系。本专题分十期连续刊出(隔周1次),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当前我国各个年龄段人群都普遍存在缺钙问题,原因在于我们膳食结构中的每天摄入钙含量较低。因此,补钙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生各个阶段,缺钙会引起什么后果?为什么不同年龄人群都需要补钙?如何补钙?什么时候是补钙的最佳时机?哪种钙是比较合适的剂型?在当前各种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各种补钙产品鱼目混珠的错综复杂情况下,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百姓,掌握科学、经济、方便的补钙方法和相关知识非常必要。

不同年龄人群的钙代谢

钙是体内的主要元素之一,含量仅次于碳、氢、氧和氮,列居第5位。体重70 kg者约含钙1200 g,其中99%以上的钙分布于骨骼和牙齿中,为骨钙;其余不足1%的钙,分布在组织和体液中,体液中的钙称为循环钙。

钙作为骨骼中矿物质(占63%)的主体,与有机成分(如胶原蛋白及骨细胞,36%~37%)一起构成骨骼,承担身体的重量;但钙的功能不仅仅与骨骼有关,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我们举手投足和面部表情变化)都有钙离子参与,多种活性蛋白质即酶的催化反应、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细胞内生物电信号的传导,都跟钙的调节密切相关。

人体内的钙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在骨骼中,骨钙和循环钙不断缓慢交换,处于动态之中。在妊娠最初3个月,胚胎的钙沉积少,之后钙浓度逐渐升高,至出生前,体钙总量约为体重的1%。足月新生儿体内钙含量为25~30 g,出生时骨骼重约100 g,周岁时则增加1倍。机体骨转换率随年龄而变动,0~1岁婴儿的骨转换率为每年100%,以后转换率逐渐降低,儿童阶段降至10%,成年后更降至2%~4%。

20岁以前主要为骨的生长阶段,其后10余年骨量(骨骼中骨质总量)继续增加,30~35岁达最高值,称为骨量峰值。之后,骨量下降,每年下降总量的0.7%。当骨量降至一定程度时,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甚至压缩变形,很小外力即可引起骨折,这就是所谓的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女性停经后骨丢失加速,绝经期后女性骨折危险是男性的3倍。

婴幼儿、青春期、孕妇和乳母对钙的需要增加,因而钙的吸收率也相应增加,可达50%~70%;年龄增长后钙吸收率逐渐下降,70~79岁老人可比20~50岁者下降1/3左右;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等要求骨骼强度增加,引起钙需要量增加,因而可间接促进钙吸收。

体内钙主要通过肠道和泌尿系统不断代谢排出,正常人每天排出260~350 mg,高温作业者每天从汗中丢失钙可高达1 g,哺乳期母亲每天通过乳汁排出钙150~300 mg。补液、酸中毒以及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旁腺素或维生素D过多、长期卧床均可使钙排出增多。

中国人缺钙的原因

我国城乡居民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90.6 mg/天,不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钙摄入量(800 mg)的一半。首要原因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钙含量低以及钙吸收率较低(吸收率为20%~60%)。补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是奶制品,不仅含钙量高(80~120 mg/100 g),而且钙吸收率也很高(40%),但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发现,我国居民奶制品的摄入量仅为26.3 ml/天。其次我国传统膳食以粮谷类为主食,粮谷中的植酸和一些蔬菜(如雍菜、菠菜、苋菜、竹笋、厚皮菜、折耳根等)中的草酸,以及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都可影响食物钙在胃肠道的吸收。粮谷类食品过分精细加工使大量矿物质、维生素丢失到麸皮、稻糠之中,也是我国居民钙缺乏、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再次,促进钙吸收的成分较少。多晒太阳有助于皮肤产生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钙在骨骼的沉积。北方地区尤其是高纬度地区的冬天比较漫长,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牛奶中的乳糖可促进钙吸收,富含赖氨酸、精氨酸及色氨酸的膳食蛋白质也可增强小肠的钙吸收。但中国人的膳食中牛奶、优质蛋白含量较低。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也可导致缺钙。青少年期是获得骨量的关键时期,大多数青少年在此阶段开始吸烟,可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增加老年期发生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危险。饮酒与骨健康的关系复杂,适量饮酒(每天乙醇摄入量11~29 g)可减少骨量丢失,而过量饮酒(高于30 g,尤其是啤酒)可增加骨量丢失。过量饮用咖啡也是骨质疏松症的膳食危险因素,可能由咖啡因促进骨溶解以及尿钙排出增加所致。喝过多碳酸饮料也会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可能与碳酸饮料中有含磷食品添加剂有关。高磷摄入可导致中等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钙调节激素的持续紊乱,可能影响最佳骨峰值的获得或加速骨丢失。高盐饮食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膳食因素,可促进尿钙排泄,从而导致骨丢失。

钙缺乏的后果

钙缺乏症是较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的病变。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对钙需要量较多,如长期摄钙不足,加上蛋白质和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妊娠妇女如果不能从膳食或其他途径得到足够的钙,就会动员骨钙到循环钙中,以供给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母体严重缺钙,引起腿抽筋等骨软化症状。

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质含量和骨质密度降低。我国约有1/3更年期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其严重后果是骨折,最常发生在胸腰部、髋部和腕部。一些老年人,只是抬脚这样轻微的动作也可造成股骨颈骨折,并且不易愈合。长期卧床非常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50%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死于并发症。

补钙最佳时机与补充方法

人生各个阶段都必须注重钙的营养,如果能够早期补充,则效果更好。在儿童、青少年阶段,补充钙有助于身体发育和建立较高骨量峰值;孕妇、哺乳期妇女因特殊生理条件,对钙需要量增加,必须增加钙摄入;35~40岁以后增加钙摄入可以延缓骨丢失速度;女性绝经期后及老年男性增加钙摄入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做到身轻体健。

如果在骨骼成熟时能达到理想的骨量峰值,则可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儿童、青少年时期钙及其他骨骼营养成分充足的人群,比同阶段营养不良的人群骨量峰值要高;35岁开始补充钙及相关营养成分的人群,其骨量峰值下降的速度比没有补充的人群慢;平时膳食钙摄入量高的妇女,峰值骨密度较高;骨量峰值越高者罹患骨质疏松的危险越低。因此,在青春发育期到40岁前后的妇女,都应特别关注膳食钙营养。

钙的最佳来源是食品。中国人的传统膳食钙主要来源于蔬菜、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但钙的吸收率低。中国民间炖骨头汤补钙的方法不可取,汤中含钙量很低,吸收率也不高,既不经济,效果也差,还有增加脂类摄入的危险。烹调时采用先焯水(飞水)的方式去掉干扰钙吸收的草酸,可增加钙吸收。蔬菜中甘蓝菜、花椰菜含钙较丰富且草酸较少,也是膳食钙的较好来源。乳及乳制品是优质的钙来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饮奶。此外,小虾皮、酥炸小鱼、芝麻酱也含钙较高。用钙处理过的玉米饼或其他食物(强化钙食品)也可选用。

含钙的营养补充剂对整天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来说是补充钙的较好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每天钙的摄入量。中国居民成年人每日钙的安全摄入量为800~2000 mg。

钙制剂的剂型及成分

钙制剂按形态可分为固体剂型和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硬胶囊)、散剂、丸剂、颗粒剂和咀嚼剂;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混悬液(包括软胶囊)和乳剂。

一般来说,液体剂型释放速度快,吸收效果较好;软胶囊剂含钙成分如碳酸钙及其他组分混悬在橄榄油中,吸收效果比其他水溶液性液体制剂还好。对于固体剂型,吸收顺序大概如下:软胶囊>颗粒剂、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编者注:最近新上市的咀嚼剂型,服用方便,钙吸收效果也较好。)

总之,补钙如能趁早当然好,但从现在开始补钙也可以一定程度改善骨骼营养状况。充足的钙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疲劳能力,改善亚健康状态,有利于疾病康复。因此,补钙不仅仅是一个街谈巷议的话题,更应该得到全社会应有的重视。

⑶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成人每天在600毫克到几百毫克之间

中国营养学会制订钙的推荐摄入量成人应该是800-1000毫克。孕妇中晚期是1000-1200毫克。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约占体重的1.5%~2.0%,出生时体内的钙总量约为28g,成年时达1000~1200g,有99%的钙集中在骨骼和牙齿中。

其余的钙,以游离或结合形式贮存在软组织和体液中,这部分钙称为混溶钙池(miscible calcium pool)。血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清中,可分为扩散性钙和非扩散性钙,只有一部分以离子状态存在的扩散性钙具有生理活性。

(3)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钙的主动吸收受膳食成分、体内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和生理状况等因素影响。一般钙吸收率为20%~60%。

对钙吸收有利的因素主要是维生素D,特别是在肝、肾被羟化形成的1,25(OH)2-D3可促进钙的吸收。而凡能降低肠道pH值或增加钙溶解度的物质则能促进钙的吸收。

此外,钙的吸收还与机体生理状况有关。婴幼儿、孕妇、乳母由于需要量增加,钙吸收率远高于成年男性。随年龄增长,钙吸收率逐渐下降,60岁以上的老人钙吸收率明显降低。

⑷ 正常人每天摄取钙的含量是多少

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钙的供给量标准是:
出生至6个月婴儿400毫克,
7个月至3岁600毫克,
3岁至10岁800毫克,
10岁至13岁1000毫克,
13岁至16岁1200毫克,
16岁至18岁1000毫克,
18岁以上800毫克。
以上推荐标准就是小儿不同年龄每天钙的正常需要量。按照我国居民膳食调查,一般饮食中所能提供的钙量约为上述需要的一半左右,因此,实际需要补充钙剂的量大约为上述规定标准的一半左右。

⑸ 人体正常钙摄入量是多少

钙的推荐每日摄入量为:0~0.5岁200mg、0.5~1岁250mg、1~4岁600mg、4~7岁800mg、7~11岁1000mg、11~14岁1200mg、14~18岁1000mg、18~50岁800mg、50岁以上1000mg。

目前我们的膳食结构很难达到这个指标。青年男子每日摄入钙多在500毫克左右,女子多在400毫克左右,因此平时在饮食中必须注意增加含钙量高的食品或钙制剂。

研究显示,25岁之前,由于骨代谢非常旺盛,骨骼生长较快而且非常强壮。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的增长速度趋缓,直至35岁左右达到骨密度的最高点,也就是“峰值骨量”。随后,骨质流失会逐渐加快,而骨质积累会放慢,骨密度也就开始下降。

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由于失去了雌性激素的保护,骨密度的流失速度比男性更快,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就更高。

(5)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补钙食物:

1、乳类与乳制品,包括牛、羊奶及其奶粉、奶酪、酸奶、炼乳等。100克牛奶和酸奶,分别含钙104毫克及118毫克,且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因此,牛奶及酸奶应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奶酪、奶片等,都是良好的钙来源。

2、豆类与豆制品,包括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100大豆中含钙量看可高达191mg。100克豆腐及豆腐干含钙量可分别高达164毫克及308mg,因此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3、海产品包括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海带和虾皮是常见的高钙海产品,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但虾皮不宜多吃,每日摄入5克即可,否则会使钠的摄入过量。

4、肉类与禽蛋包括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鸡蛋黄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易与其他高钙食物共同食用。

5、蔬菜类包括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蔬菜中有许多高钙的品种,每100克黑木耳钙含量可达247毫克,因此也是补钙的佳品。

6、水果与干果类包括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等。

⑹ 成年人每天所需钙是多少

中国营养学会制订钙的推荐摄入量成人应该是800—1000毫克,孕妇中晚期的话是1000—1200毫克。

如果不算服用钙补充剂,我们正常人每天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到大约300~400毫克左右的钙。

通常来说,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取的钙含量应该维持在1000毫克左右,如果正值长身体的时候,身体发育需要更多的钙质,每天就需要摄取1200毫克的钙质。

同样的,孕期的妈妈因为体内的胎儿需要,每天也需要摄取更多的钙质,需要将摄入量维持在1200毫克左右。对于钙摄入量需求最高的是老年人,因为吸收减缓,每天老人们应该摄取1500毫克左右的钙才能满足身体所需。

(6)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补钙食物

1、谷类——燕麦。

各种谷类粮食当中,以燕麦的钙含量最高,达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尽管燕麦中的钙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钙,仍然对预防钙缺乏有益。如果将燕麦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补钙效果更佳。

2、豆类——芸豆。

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芸豆既可以做成开胃小菜,也可以做成零食,不失为一种好的补钙方法。

3、豆制品——豆腐干。

经过压制浓缩而成的豆腐干,钙含量在豆制品中出类拔萃,如小香干的钙含量可高达水豆腐的7倍。用豆腐干来替代肉炒菜,钙含量会大幅提高。

⑺ 人每天需要补充多少钙

一、不同年龄段对钙的需求量

如果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每天需要补300毫克的钙,如果是一岁到七岁的儿童则需要每天补600毫克,七岁以上11岁以下的儿童十八百毫克每天,在11岁到18岁之间但未成年人每天需要一千毫克的量才能够满足身体的需求。

满了18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天只要补充800毫克的钙即可,随着年龄的成长,身体对钙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老年人群,每天需要补一百毫克以上的钙,才能够满足日常所需。

二、特殊人群每天补钙多少

除了以上这些按年龄段划分的人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孕妇,孕妇对钙的需求也比较多,毕竟孕妇不是一个人,孕妇在前期时候每天需要补充一百毫克的量,在后期每天需要补1200毫克,哺乳期的妇女每天也要1200毫克才能够满足自己,以及自己孩子的需求。

三、女人

如果你是年龄在19到50,得到1000毫克(毫克)钙的每一天。

如果你是51岁或以上的,得到1200毫克钙的每一天。

四、男人

如果你是年龄在19到70,得到1000毫克钙的每一天。

如果你是71岁或以上的,得到1200毫克钙的每一天。

五、孩子

孩子们年龄在1到3需要700毫克钙的每一天。

孩子年龄4-8需要1000mg钙的每一天。

孩子年龄9~18需要1300毫克钙的每一天。

六、中国营养学会规定钙日供推荐标准量 :儿童 800~ 1200毫克 ,少年 1000~ 1200毫克 ,成人与老年人 800毫克 ,孕哺妇 1500毫克。

(7)中国城乡每天钙摄入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补钙

正确选择钙源

不同的钙剂含钙量不同。碳酸钙含量约为40%、醋酸钙29%、柠檬酸钙21%、磷酸氢钙15%、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研究表明,单一钙剂在体内纯吸收没有太大区别。

碳酸钙含钙最高,但吸收要消耗更多胃酸,容易引起宝宝消化不良;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都是有机钙,容易溶解,适用于儿童补钙。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婴幼儿每日钙适宜摄入量按年龄段分为,0-6个月是300毫克,6-12个月是400毫克,1-3岁是600毫克。当摄入量超过此量而再增加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就会增大。如果宝宝不缺钙,不必盲目补钙。

⑻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钙摄入量只有多少毫克

“我国城乡居民膳食钙的平均摄入量为390.6 mg/天,不足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钙摄入量(800 mg)的一半。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5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5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1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6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2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6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3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8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