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死亡人口多少
1. 中国人口最少的朝代有多少
汉朝 6000万
历史背景
秦末天下大乱,秦二世元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家乡沛县起兵,称沛公。后加入项氏叔侄的反秦义军。前207年,刘邦率部攻入关中,秦王子婴降,秦亡。
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
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彭越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项羽,于前202年在定陶正式称皇帝,仍用“汉”号定都长安。
(1)宋朝死亡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后期因繁重徭役导致户口锐减,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以致,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 。
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000万。
2. 宋朝人口是多少呢
大宋朝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18500户、约达3210万人,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户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
至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经学者考证宋代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靖康之乱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国有2340万户、12600万人。
宋朝的经济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 ,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3. 宋朝时期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
宋朝当时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
宋朝政治上虽弱,但经济上却有较大发展,南方生产繁盛,农业、手工业以及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全国记录在籍人口达一亿以上,其增长速度在当时国际上亦属少见。按元丰三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人口重心已移至长江中下游。
《清明上河图》上汴京的生气扑面而来,宋朝的汴京十分发达。史家说,北宋时期汴梁的人口已超过百万,堪称世界之最。
宋朝末期,由于战乱,人口又一次剧烈下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全国记录在籍人口下降至5985万,比宋代人口高峰时减少40%以上。
(3)宋朝死亡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唯一有着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
早在公元前2200年,炎黄联盟首领、夏朝国君禹就推行“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运动,“数万民”即统计人口,当时统计人口总数为1355万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特别是秦统一中国后,国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国土面积也有所扩大,其间人口增长较快。至西汉元始二年,记录在籍的人口达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人,可视为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致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急剧减少。在籍人口约有4000万,战乱中人口南迁,南方人口比重有增加之势。
唐前期政治安定,生产发展,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记录在籍人口5292万,户数则不过 900万,每户平均五六人,以后大体如此。
宋朝人口达一亿以上,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记录在籍人口为6055万人,永乐元年增至6660万人。道光二十年达到4.13亿,形成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整个民国时期,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一直在清末的4亿多徘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逐渐达到5.4亿,“文革”前达到6.5亿,“文革”后超过8亿, 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2004年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达12.9亿,2005年1月6日,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不含港、澳、台地区)仅大陆人口就达到了13亿。现在,我们常说的我国有13亿人口即由此而来。
4. 宋朝被屠6000万,为什么
蒙古军在征服一个部落或国家的过程中,每攻陷一座城池,大多要进行一场血腥的屠杀,而屠杀的理由十分简单。蒙古军在攻陷中亚信奉伊斯兰教的花剌子王国的重镇不花剌城把城中居民驱赶到祈祷场,在进行屠杀之前,铁木真向他们宣布说:“你们必须知道,你们都犯了滔天大罪,所以必须加以惩罚。你们一定会问,我有什么证据,证明你们犯罪。我告诉你们,我就是上天的灾祸,如果你们没有犯罪,上天为什么派我来屠杀你们?”
这一屠杀的理由,适用于被征服的辽、西夏、金、宋等所有国家。
蒙古军在入侵南宋之前,成吉思汗还弄不清中原被征服之后,那众多的人口有什么用,他手下的将领建议按照西征时的老办法处理,因为这些定居农耕的中国人不适应流动性很强的战争,把这几千万杀掉,可以腾出广大的土地作为蒙古骑兵的牧场。但成吉思汗的杀光政策被宰相耶律楚材所阻止。
耶律楚材是已经完全汉化的契丹贵族,他对中国有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他阻止成吉思汗进行大屠杀的理由是,征服中国之后,每年可以得到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成吉思汗这才明白,把中国人留下原来还有这么大的用处。但不推行杀光政策,并非就禁绝屠杀,蒙古军征服南宋与建立元朝后,不断有屠城的暴行。
5. 宋朝全国人口多少
宋朝全国人口全国人口及变化: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18500户、约达3210万人 ,若加上未列入主客户统计范围的户数则该年有687万户、近3710万人。
至大观四年(1110年)全国有20882258户、46734784口 ,经学者考证宋代户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故认为实际人口达11275万,并提出北宋人口峰值出现在靖康之乱前夕的宣和六年(1124年),全国有2340万户、12600万人。
宋金之际因战乱人口大量锐减,靖康之乱前的宣和六年(1124年)南方约有1360万户,到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境内约有1086万户、5650万人,自平定民乱和绍兴和议后南方人口逐步恢复,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宋约有1240万户、6450万人。
南宋中后期因“人稠地狭”人口增长缓慢 ,至嘉定十六年(1223年)达到户口峰值,官方统计有12670801户、28320085口,学者考虑到隐户问题认为该年应有1550万户、8060万人。
靖康之难后,中国再次出现中原人口大量南徙的现象。这次南迁有两波,第一个高潮是从“靖康之难”到《绍兴和议》。
第二个高峰则是在金主完颜亮南侵期间,南方人口因此大量增加,若以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与崇宁元年(1102年)比较,两浙路户口增加26万户、江南西路增加42万户、福建路增加33万户、潼川府路增加24万户,夔州府路增加14万户,宋金之际大约有五百万北方移民迁入南方各地。
在人口分布上,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人口总数中南方占56.9%、北方占43.1%,这是唐末五代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和平发展的结果。
不过宋代统一后并没有导致北方人口在全国所占比重上升,经过百年的发展到元丰元年(1078年)南方在全国所占人口比重上升至62.6%,而北方则下降至37.4%,到北宋后期的崇宁元年(1102年),南北各占比重已是64.1%及35.9%。
(5)宋朝死亡人口多少扩展阅读:
宋朝领土范围: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中原地区统一。宋与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
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界上广植柳树。在与西夏的作战方面,宋神宗力图开扩疆土,取得了绥、熙、河、洮、岷、兰等州。
哲宗时又进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与贵德一带的土地。崇宁三年(1104年)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建炎南渡之后,宋朝领土仅限于秦岭淮河以南、岷山以东地区。宣和三年(1121年)西安州、怀德军又被西夏所取。
宋朝也在与大理交界处设立了黎、叙、泸、黔、邕等州。绍兴八年(1138年)金朝领三省事宗磐等人将河南、陕西之地归还宋朝。绍兴十一年(1141年)《绍兴和议》后,以淮水—大散关为宋金国界,南宋割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大半予金。
6. 宋朝亡汉人死多少
有一种说法是元灭金,灭了整国。而灭宋后,汉人只剩下一半了
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6年灭南宋。在蒙古四处侵略的半个世纪中,其在作战地区进行残酷的杀戮,随后又长期相伴瘟疫与饥荒,导致人口严重损失,北方的损失极为惨重。1234年后北方人口跌至谷底,1236年完成的乙末籍户为110余万户,仅有金代鼎盛时期的13%。南宋境内主要人口损耗发生在四川,四川在1290年户数仅有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4%。至元二十七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万户、7500万人左右。此时距宋亡已十一年,且大理国已归其版图,但人口数仅有13世纪初的宋、金、夏三国一半左右。
参考资料:http://..com/link?url=NvuxGxJsNEWTQRveEOqp1jaim_rFF_188nezHzxqqdjil-eKr-tcHsu9kum0JGED8Uf2_GqybakXMsAwFeSdja
7. 中国古代战争死亡多少人
史海钩沉: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坑秦降兵20万。
战国末中国人口2千万人。可中国军队却远远超过欧洲:秦始皇守五岭用兵50万,防匈奴30万人,修长成50万,造阿房宫秦皇陵的130万人(其中受宫刑者达70多万人)。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
秦始皇三十六年,有一颗流星落下,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死土地分”。秦始皇就把陨石周围居住的人,全部杀了。
秦始皇的后宫姬妾,凡没有儿子的,全部殉葬。修造墓地的工匠,在葬礼完毕之后,20多万役卒全部封在墓里,死于非命;以后凡修皇陵的民工都是同样悲惨的下场。
到胡亥时,赋税甚至增加到超过农民收入的2/3。
1)秦末农民战争
从公元前195到公元前205年西汉建国初期,共历十年。秦朝末年有2000多万人,到汉初,原来的万户大邑只剩下两三千户,消灭了原来人口的70%。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
2)汉武帝伐匈奴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前140-前87年),几度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50%的人死亡。
3)西汉末年混战
公元2年全国人口5959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57年,人口2100万。损失率65%。20年间,西安的人口从68万减到28万,大荔从91万减到14万,兴平县从83万减到9万,绥远县从69万减到2万。
4)三国鏖战
公元156年人口5007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公元208年赤壁大战后的全国人口为140万,公元221年人口下降到90万;损失了98.3%。“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说汉末三国大动荡活下来的人只是原来人口的1%!一直到公元265年,三国人口总计才767万。
5)西晋八王之乱
从公元291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十六年之久,死亡人口达数十万人,许多城镇均被焚毁,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使西晋初年并不十分发达的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与此同时,关东地区又爆发了罕见的蝗灾和瘟疫,史载“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马毛皆尽。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晋书?食货志》)。
6)南北朝混战
公元311年,刘曜攻长安,关中地区的人口仅余1-2%。
后赵帝国地盘很小,皇帝却有五个皇后,一万多姬妾。他死了以后,儿子日夜与五个皇后母亲淫乐,被岳父杀掉,灭绝了皇族。
皇帝石虎,一次征集美女3万人,仅公元345年一年中,因征集美女而不情愿者被杀高达3千余人。为容纳美女,石虎分别在邺城、长安、洛阳兴建宫殿,用人力40万。铺天盖地苛捐杂税,迫使缺衣少食的农民卖儿卖女,卖完后仍然凑不够,只好全家自缢而死,道路两侧树上悬挂的尸体,前后衔接。前燕帝国进围邺城,那数万宫女,不是饿死,就是被士兵烹食。
(0)
回复
1楼2006-11-02 13:37举报 |
220.184.231.*
石虎的长子石宣害怕弟弟石韬跟自己夺位,先派人刺死石韬,再密谋干掉老爹提前接班。事败之后,石虎立即登上高台,将石宣绑到台下,先拔掉头发,再拔掉舌头,砍断手脚,剜去眼睛,扔进柴堆活活烧死,石宣所有的妻妾儿女,全都处斩。石宣的幼子才五岁,拉着祖父的衣带不肯放松,连衣琏都被拉断,但被硬拖出去杀死。太子宫的官吏差役数千人全被车裂。石虎死后,登基33天的儿子,被另一儿子杀掉。183天后,又被另一儿子杀掉。
103天后,一名汉族将军冉闵杀尽皇室,下令:“凡杀一个胡人者,官升三级。”霎时间,仅首都邺城屠杀胡人20万,造成数百万人的死亡。
北朝的齐代有2000万人,到北周时人口仅900万;南朝宋代有469万人,到南陈灭亡时只有200万人,损失率达60%。
7)隋朝役民
隋朝24年,扬坚的次子扬广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父亲和哥哥扬勇,霸占父亲最宠爱的陈夫人。他扩建洛阳皇宫,每月役丁2百万人。修运河,隋炀帝“诏发天下丁夫,男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俱要至,如有匿之者斩三族”,役夫达543万余人,昼夜开掘,男人不足,女人充数,死者过半。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到江都享受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又三次率军进攻高丽,伤亡无数。
从公元611到628年18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136次,有50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15万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户数由890万减至290万,人口由公元606年4602万人,减到639年1235万,损失率73%。
8)安史之乱
皇帝为夺回江山,竟卑躬乞求匈奴回纥收复洛阳,应允任意抢掠三日,使洛阳成了一片废墟。历时九年的残杀,使黄河流域萧条凄惨,人烟断绝,兽游鬼哭。中国人口从九百万户锐减至二百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公元755年有5292万人,到760年人口1699万。损失率68%。
9)黄巢起义
有一句俗铮骸盎瞥采比税税偻?-劫数难逃。”黄巢占长安,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待到官军反扑长安,一城百姓完全站到了官军的立场上,“巢怒,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
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唐末、五代,前后八十年,中国内外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前后58个皇帝,有42个死于非命。自秦后的所建立三十余个朝代的开国之君出身游民和社会下层的约占了一半。五代十国之间的开国之君十有七八是兵痞、无赖、流浪汉,心狠手辣就是自然的了。
唐武宗(841-846年)时有496万户,后周世宗(955-960年)仅120万户,到宋初为200万户。损失率76%。
10)金、元灭两宋
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八十余万。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
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
8. 蒙古打宋朝,死了多少汉人(宋人)
在蒙古帝国征服中国的过程中,至少造成了6000万人民的死亡(当时宋朝人口才1亿),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民被掠夺成为奴隶,有多少妇女惨遭强奸后被杀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据说蒙古人曾经计划把汉人全部杀绝,是一个汉化的契丹官员告诉蒙古人,利用汉人来创造价值比单纯的养马创造的价值要来的多得多,这样蒙古人才放了汉人一马
9. 为什么宋朝被屠6000万人口
佛法因果人生智慧命运功德
这是一篇令人震惊的历史分析文章,对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对程朱理学功过之分析,令今日国学爱好者省思!兼听则明,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有可能看到真相!
佛家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佛法已经把战争造成的伤害与人类吃肉造成的杀生挂上钩。
这道理在宋朝命运上如何体现呢,请看下面对宋朝经济特点的曝光。
中国宋朝当时的GDP实在太高,横的一比,一个国家就占全世界的60%以上;纵的一比,总量超过了元明清三代的总和。
宋朝经济这么发达,足称独一无二,当今经济强国美国对此也只能望尘莫及,但让人困惑的是宋朝却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惨的朝代,超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竟然被只有二百万人口的蒙古灭了!
这也不提了,最可悲的是宋朝军民被屠杀的总人数竟达全国人数的一半,达6000万以上,这是无与伦比的屠杀!!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败和惨事,就如美国被朝鲜消灭一半人口那样荒唐,但事情真的发生了!
当然你可以找一些“武器决定论”之类的道理来解释,比如,拿“宋朝没有好战马”的观点强调一下军事客观,说明宋朝是“弱宋”,但事实上宋朝当时不仅军队数量不少,达百万,科技也最发达,如着名的“神臂弓”这种单兵弩非常先进,能够穿透闻名于世女真人的重甲,让女真人极为忌惮.......
而就算你找到了头头是道的道理证明宋朝必搞不定周边凶狠的游牧民族,但至今没破的“世界被屠杀纪录”怎么偏偏恶心地傍上经济最发达朝代这个大款,对这个难题你又怎解?可说世界各国智库都解不了!
宋朝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宋朝人消费意识加强。而宋朝人消费意识的加强邂逅浸淫宋朝、否定因果报应的新思想——程朱理学,就让原来坚守佛家好生文化和传统吃素文化阵地的宋朝公众思想决堤了,终于逐步抛弃历朝历代谨慎对待动物、爱护动物的传统而变得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卖,什么都敢消费,包括任何动物。
这又适逢宋代畜牧养殖业的技术有了飞速发展,如牲畜饲养技术、品种改良技术、兽医技术、相畜技术得到了显着提高,这样,科技还不足以发展工业、只能以动植物资源为经济基础的宋朝,其动物经济终于供需两旺史无前例,让GDP在当时世界中独一无二和在历朝历代中独占鳌头,但这是浸透动物鲜血的GDP!
而仅拿宋朝的GDP来说事还远远不能呈现宋朝动物被疯狂消费的境况,因为,随着宋人消费动物欲望的增长,宋朝畜牧养殖业能向宋人提供的动物数量、规模就捉襟见肘,这样,活在宋朝的野生动物还要被宋人私下里不断捕杀,这不会计入GDP。
尽管宋朝官方出于生态保护的考虑在法律上对野生动物的捕杀有很多的限制和禁令,但法律是一回事,执行又是一回事。经济社会利益的蛊惑使民间对野生动物食用、器用、药用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追求热情日盛一日。
这时佛家“捕杀野生动物得报应”理念和“慈悲”理念也被淹没,人们认为捕捉、宰杀和消费各种动物没有报应,动物本来就该被人享用的,于是,在这种官民共同的文化意识下,公众总有办法捕杀、买卖和消费野生动物了。
比如:仁宗景佑年间朝野内外兴起戴一种用孕鹿肚所制作的冠帽,甚至妇女也戴此种帽子。而他们制作、流通和购买这种帽子时不可能不知道这帽子包含杀鹿取胎的残忍行为,但没多少人反对这种对动物麻木不仁的风气,可见当时社会的风气已经与唐朝倡导的“好生”风气相去甚远。
另外,宋朝王公贵族、富商等阶层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享受,比如北宋奸相蔡京喜食鹌鹑羹,每羹需杀鹌鹑数百。连充满正能量的宋朝宰相吕蒙正竟也每天要残忍地杀很多鸡来吃鸡舌汤,这些事情激励了经济社会追求奢华的普罗大众,让他们群起仿效而大批变成冷酷的吃货,结果是野生动物更倒霉了。
越来越多原来无关的人走上了野生动物产供销一条龙的地下经济,任何野生动物都可能成为奢侈品、保健品的目标,只要有需求。比如,黄雀、鹦鹉、孔雀等禽鸟,鹿、野象、野猪等兽类,蛇、鳄鱼等爬行类以及蛙、龟等水产类动物都无一不是人们捕捉对象,甚至连国宝级动物中华鲟也不能幸免。结果宋朝终于成为古代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的朝代。
上述可见,让世界各国历朝历代经济不能望其项背、备受推崇的宋朝,其成功的背后发出着无数倒在血泊里动物的痛苦呻吟和无数冤死动物灵魂对宋人的高度仇恨。而正如人间的血海深仇,不要指望动物被杀后有菩萨般的宽宏肚量。
结果冥冥之中无数宋朝人得到了被他们宰杀的牲畜、鱼儿等动物同等的命运——同样大量被杀,同样大多被刀杀,同样被杀时痛苦不堪!这就是因果报应在宋朝的残酷验证。
宋人被屠杀6000万的世界空前纪录就这样被残酷炼成,毫不复杂,主因:被杀动物的鲜血。
如果把这因果报应现象用一句让当代人接受的名人名言警示一下,那就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是的,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对百姓最讲民主的朝代偏偏对自然界动物不讲民主而征服它们,无情享用它们,于是,宋朝尽管因善待百姓获天赐三百多年的高寿,但毕竟有大过——让中华民族差一点被灭绝了!
幸好,中华民族早早地传播孔子思想和佛法等宇宙真理,积累无数功德,也让成吉思汗手下的耶律楚材懂得了因果报应,使耶律楚材制止了成吉思汗杀光汉族的疯狂念头,这不又是一个因果报应,关乎民族存亡的因果报应吗?!
宋朝因果报应面面观
吃什么报什么,请当代中国人以宋为鉴!
宋朝经济太发达使宋人消费极高,所谓“民以食为天”,在科技不甚发达的宋朝,宋人的消费当然以吃为主。结果,宋朝的吃货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
北宋末代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掳去,被要求分牵小羊羔行献俘礼,象征自己如羊羔般顺从金人,这就是靖康之耻——
北宋历代皇帝最终没能管好子民喜吃羊肉的嘴而让自己代表国家得到的报应。而说到底就是:谁把羊当作温驯动物来对待而任意宰割,自己迟早要换角色而处于羊的地位!
南宋年仅8岁的末代皇帝赵?m在蒙古攻破南宋后与大臣子民超过十万投河自尽,形成世界上最大海难,实际效果就是喂鱼。这是南宋人多吃鱼遭到的轮回现世报应。
我们宋人后代,别吃肉,更别吃牛肉!
北宋因为科技进步,畜牧业空前发达,耕牛自然很多,加上当时中国有些地区如岭南并非很适合牛耕地而让耕牛闲着,这样很多地方耕牛就过剩了。
本来,耕牛过剩也无关百姓的饮食,因为中国自周朝就传下来“君子无故不杀牛,百姓无故不食珍”的饮食规矩,牛肉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吃的,就算他再有钱也不能碰,否则面临牢狱之灾,宋朝法律当然也有类似的限制。
只是因为宋朝理学的逐步推广使佛家“因果报应”、“慈悲”等理念不断削弱,让北宋官员和百姓心里变得没感觉了,不认为吃牛肉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于是,百姓吃美味牛肉的想法突破了文化的防线,而地方政府变着法子通过增加牛肉税等措施开放牛肉市场,既增加了朝廷财政收入又可听万民的赞颂,真是双赢,这样,宋朝以前只有王公贵族才可自由享用的牛肉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原来对百姓禁牛肉的国家现在无形开放了,开中国历史先河了,于是宋朝对耕牛大开杀戒。但上天对耕牛为人类辛苦耕种一辈子后被杀吃的结局决不乐意,对开不良风气先河者更没有无动于衷。
不久,北宋如5000年前中国文字所预言——“牢字从牛,狱字从犬,不食牛犬,牢狱永免”,末代皇帝代表宋朝成为金人阶下囚——坐井观天,而且是两个皇帝一起承受。这就是北宋人吃牛肉而让北宋皇帝代表北宋得的相关报应。
所以,“吃肉导致人社会地位下降”这一时代科研结论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作为识汉字的当代华人,你懂的!
宋朝天府之国两个多:人吃肉最多,被杀的也最多!
宋朝经济太发达让史上王朝望尘莫及,思想上的忽略造成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被宰杀情况比任何王朝严重,结果,我们这个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遭到最严重的报应,半数宋人被蒙古杀掉。
是的,杀生越多屠杀越多!当时宋朝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拥有无数动物资源(直到现在还是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所谓吃在四川,宋朝四川各种饲养动物和野生动物被宰杀状况当然更严重,结果,估计原有1300-2000多万人的宋朝四川,被蒙古帝国攻破、屠城后竟然不满80万人,百人仅活五个,成为宋朝被蒙古军队屠杀最惨的地区!
当然,有人或许认为当时蒙古离四川很近,不巧让四川倒霉,但要明白,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次遭到特大灾祸的地方(另一次是张献忠等势力屠川死数百万人口),即使四川的汶川地震在中国也算得上当代最大灾祸。可见,社会大型灾祸产生并非偶然,专门盯上“天府”型地区,聪明一点的四川人应该放下屠刀努力吃素了!
本平台的非原创内容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10. 我国宋代-1951年人口死亡平均寿命是多少
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是: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35岁。1985年我国人均寿命68.92岁,2010年,超过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