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西晋时期北方胡人人口有多少

西晋时期北方胡人人口有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9-13 23:07:15

① 五胡乱华之后还剩下多少汉人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

自东汉末年起,先是三分之二的人死于战乱,到三国时总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再加上西晋八王之乱,北方五胡入侵,又有二分之一人死掉,到东晋初仅余800万汉人。到隋初,人口才显着增加。

长年的战争使得中国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记载,全国有2,495,804户,16,163,863人。

根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发展史》,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许多户口被隐藏,西晋的实际户口为在册户口的2倍多,最高时大约是300年前后,有3500万人,其中北方2450万人,南方1050万人。

东晋建立后,汉民为躲避胡人残暴统治,以免战火和屠杀,纷纷大量地南迁。这一时期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了许多侨郡侨县以安置北方流民。

除了南下之外,尚有许多黄河沿线的汉族投奔凉州张氏政权、辽东慕容氏政权以及幽州王氏。慕容氏积极招纳流民,还仿效东晋政府在辽东设置了一些侨县。

复旦历史学者葛剑雄认为,由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人口损失仅比东汉末年小一些,谷底时期大约仅剩下三成多的人口 。

根据《十六国春秋》的记载,370年,前秦灭前燕时,从前燕得到245.87万户,998.79万口,而前燕的辖区仅仅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的一部分,加上之前属于前燕管辖的秦陇地区和前凉管辖的河西地区,当时北方实际人口至少也有1300万了。

东晋方面,由于西晋末南方已经有近千万人口,虽然东晋建立后尚在境内有一些战争,人口有一定损失,但这些损失都被北方南下的流民补充,所以人口仍然维持在千万以上。

(1)西晋时期北方胡人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② 五胡之乱的历史是

大家都知道,史书的记载,构成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历史,但是中国古代史上有这么一段历史,史书记载甚少,大多是后人根据野史整理而来,这就是西晋末的五胡乱华。一个惨绝人寰的时代,一段沉痛悲壮的历史!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政权后,分封多达二十七个同姓王,这为“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二十多年后,司马氏王族为了争夺皇位,开始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中原王朝的内乱使得汉人人口锐减,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华夏大伤。胡人趁机起兵,侵扰中原,中原大乱。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史称“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这段历史,相信看官们上学时的历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那为什么没有记载呢?因为这段历史本身就是模糊的!所以我也无从为各位说起具体的哪个时期发生了哪些事情。

胡人是没有自己的文明的,当时正值小冰河时期,北方草原因为气候寒冷,胡人无法生存下去,晋朝内乱给了胡人机会。胡人大举南下,晋王室南迁,建立东晋,西晋灭亡。胡人入中原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根据野史记载,当还是“八王之乱”的时候。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胡人的秉性可见一斑。

五胡乱华

北方汉人百姓无法在生存下去,纷纷选择南逃。当时南迁的百姓多达五百万,而成功的不过百万。西晋时期人口最顶峰为3500万,北方人口有2500万,而在五胡乱华人口最底谷时,北方人口刚过1000万。胡人政权大肆屠杀汉人,也掀起了汉人武装奋起反抗的浪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悼天王”冉闵,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其祖先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冉闵推翻了后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颁布了《杀胡令》,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杀胡令》的原文并没有被完整的保存下来,有限的史书记载大意如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二十多万。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冉闵

冉闵最终被鲜卑俘虏,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呼!”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冉闵

后人对于冉闵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为了巩固政权才下达的《杀胡令》,私心大于民族利益,而《杀胡令》中关于“男女老幼皆尽杀之”的政策也让他在正史中不受尊重。也有说他是民族英雄,在华夏民族生死存亡危难之际站了出来,为汉人文明的延续作出了伟大贡献。

冉闵的出现,让胡人、异族意识到了屠杀不能解决一切。一些接受汉文化的异族皇帝,逐步的禁止屠杀汉人,并重用汉人。前秦苻坚在汉人王猛的帮助下,统一了北方。北魏孝文帝更是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移风易俗。下令鲜卑族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民族大融合在这个时期内取得了重用成就,以北魏为基础建立的北齐、北周也继承了北魏的民族融合政策。

冉魏局势图

五胡乱华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血泪史,因为战争的频发,且胡人政权没有史官记录,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后,正史的记载才得以延续。而侵略中原的五胡结果怎么样了呢?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羯族: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

鲜卑: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羌、氐: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五胡乱华”这种毁灭性战争的结果,便是“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统治阶级之间的争权夺利,加上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使得“民尽流离,邑皆荒毁,由是劫抄蜂起,盗窃群行”,贫民起义层出不穷。其惨烈程度相比于近代的“抗日战争”,有过之无不及。

③ 司马炎一脉基本绝嗣,西晋灭亡的时候有多惨烈

首先是司马皇室,晋武帝司马炎一脉,基本就彻底绝嗣了;其次是士族,没跑掉的多成了胡人刀下鬼;再三是百姓,胡汉之间死命相杀。


但是,基本能够确定的是:始作俑者晋武帝司马炎一脉基本被干掉了。司马师与两个妻子没有剩下儿子,所以司马师一脉早就没了。而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同母弟司马干,其子嗣在刘聪灭晋的过程中被屠戮殆尽。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一脉,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炎第二十三子之子晋愍帝司马邺,先后都被前赵皇帝刘聪杀掉。而东晋称帝的司马睿,是司马懿第三子司马伷一脉,在南方勉强支持。至于司马炎的其他子嗣,要么在八王之乱中被自己人杀掉,要么在五胡乱华中被胡人杀掉,几乎找不到剩下的子嗣。

北方的士族们,大多流落到了南方,而且多是举家迁移。留在北方的一些士族,成了胡人政权的重要依靠。后期的南北竞争,表面上看是胡汉之争,但也是南北两大士族集团的竞争。因为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央帝国的底层社会形态就是豪族与部曲的模式。胡人死命的暴力输出也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心态。

那么,西晋是不是罪有应得呢?

司马炎愚蠢,但笨人也不见的就一定要死。关键是自东汉以来的两个问题始终解决不了。一个是内部的士族问题,已经改变了社会形态,王朝政权根本就凝聚不了力量;另一个是外部的胡人问题,胡人已经进来了,但怎么解决这伙人,也就是实现胡汉融合的问题,始终没有方案。所以,内外两个问题的交相叠加、事势激荡,是西晋惨烈灭亡的主要原因。

④ “五胡乱华”中的五胡分别是现在哪些地区的族人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

1、匈奴

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

2、羯

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

3、鲜卑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当年鲜卑族的汉化政策总体而言并不是特别成功,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经历后来的历史进程,到隋朝时期,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最终消失。

4、羌、氐

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几支,在唐初年间被松赞干布统一建立了吐蕃王国,消失在历史中;另外南迁的一部分在云贵高原形成六诏,最终统一为南诏。南诏灭亡后分裂为各个民族;其余的继续南迁,与缅甸当时的各族共同书写了缅甸历史。

(4)西晋时期北方胡人人口有多少扩展阅读:

五胡乱华过程:

五胡乱华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310年,晋怀帝永嘉四年,刘渊死,其子刘聪杀太子刘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刘聪部下石勒,歼晋军十多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刘聪又遣大将呼延晏率兵攻洛阳,屡败晋军,前后歼灭三万余人。六月呼延晏到达洛阳,刘曜等人带兵前来会合,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多人,并大肆发掘陵墓、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祸”或“永嘉之乱”等。

313年,刘聪毒死了晋怀帝。怀帝侄司马业(或作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

316年前赵刘曜攻长安,俘虏晋愍帝。

317年晋愍帝被杀,士族王导、王敦等,扶植晋朝远房宗室司马睿,在建康登基,是为晋元帝。历时五十一年的西晋灭亡,东晋开始。

⑤ 南北朝胡人怎么回事

魏晋时代汉人口中所谓胡人,主要指的是迁入黄河中游的匈奴系的 屠各 羯 卢水胡等族,他们都或多或少和匈奴有关联,而匈奴在秦汉魏晋时期也被称为“胡”
后来关陇一代的羌人 氐人势力也兴起,也被汉人划为“胡人”一类
再后来鲜卑各部也加入中原逐鹿,也成为“胡人”
还有一些迁入中原的乌桓 高句丽 敕勒(丁零 高车)等非华夏民族,也都被划入“胡人”

⑥ 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和北方的人口数量是什么样的

东晋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人口低谷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使得北方大量的汉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另外一方面,大量的游牧民族又迁徙到北方,弥补了中原的劳动力问题。那么这时期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呢?是不是真的像有些人说的汉族几乎快灭绝那么夸张?现在,小编依据路遇《中国人口通史》和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来介绍一下。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资料

如果将十六国和东晋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当时全国的人口重心在不断变化。在东晋前期,南方人口大约1000万,北方大约1300万;到了中期,北方南方人口1200多万,北方1500多万;东晋后期,南方人口1700万,而北方只有1100多万,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人口。总体而言,全国人口大约是2300—2800万的位置,相比于西晋巅峰时期,下降了700万到1200万。

另外,说说少数民族数量。西晋时期,包括塞北在内的少数民族数量是475万,十六国时期,大量的少数民族迁徙到内地。根据《中国人口通史》估计,十六国前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应该超过了400万,也就是相当于当时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十六国中期,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方总人口的40%,其中关中和关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占据绝对优势。后来北魏统一后,这些民族基本融入了汉族。

⑦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胡人屠杀了多少汉人冉闵等又打败并赶跑了多少胡人冉闵,五胡乱华时期的大英雄

五胡乱华,死亡平民1000万以上。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
腐朽的西晋政府在经历八王之乱后,民众损失过半,其后被各胡军队一系列车轮战的打击,终于亡国于凶奴首领刘渊了.
当时入侵中国的胡族大大小小有十多个.
其中族群在三十到一百五六十万之间的大胡有:1凶奴、2鲜卑、3丁零、4羌、5氐(包括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6夫余、7羯、8高丽、9卢水胡.
(在以后的汉人的大反击,和胡与胡之间的仇杀中.这九个胡族除了人数众多的鲜卑和入侵当时辽宁与汉人的居住的朝鲜半岛的高丽人保存了下来,其它各胡基本上给杀绝.)

西晋灭亡后的317年北方汉族人口总数不到1000万。
以下是各族当时的分布情况:
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
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
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
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
甘肃东部一带为鲜卑、羌、氐族。汉人约占五分之二;
宁夏、内蒙古则基本上是鲜卑人天下,人数操过120万;
辽西鲜卑人汉人各占一半,各20到30万;
辽东汉人100万左右,高丽人50万;
河西走廊-敦煌-新缰天山以南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人数操过三、四百万,在以后的汉人的大反击中大量回迁中原。

冉闵起义成功后,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匈奴、羯、鲜卑、羌、氐人在冉闵组织的汉人的大反击中被全部树清.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凶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闵闵正规军杀绝。羯人三十万被杀,羯族基本上被杀绝.(除了一支一万多人的羯族部落向西投靠凶奴夏.以后这支羯族部落亡种于梁将陈霸先)

冉闵是五胡乱华时中原地区汉人起义首领之一,后被推为国主。当时有羯胡在河北暴孽,残害汉民,先有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之举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后有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凌杀污辱之行。汉儿冉闵立誓扫中原,恢复中华河山,一朝得机起兵,旦夕间尽灭羯胡三十万,羯族基本被全族杀绝。及至北方各地汉人响应,各胡深惧,而遭到群胡连番围攻:
(1)其首战以五千汉骑破胡骑七万;
(2)再战以汉骑一千破凶奴主力三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败羌氐联军十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经过数场战争下来,冉闵手下的汉军越打越少,却又得不到有效的补充。五胡中的四胡在种族仇杀中都受到了恢毁性的打击,而统治今天外蒙内蒙和中国北部的鲜卑却进入极盛时期。这个时后东晋王朝却打着正统的身份要到北方接受失地,使的冉闵大努,而一努之下,在部将的拥护一作出了称帝的主张。冉闵举大事有一半靠的是李农,一位深受汉人义军----乞活军爱戴的将领。然而冉闵在称帝后却因其居功自大而杀了他。而使的几万乞活军分离出了冉闵的军队。关中有汉人武装不下五万人筑垒自守,对抗胡人。辽东也有近十万汉军义军响应。冉闵也都没有任用合适的人加以联络。反而在这时称帝,不仅没得到东晋王朝的支持,反而使的东晋五朝与鲜卑人对他来了个南北夹击。
与鲜卑人的廉台决战中,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冲入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其后拒降被鲜卑王慕容俊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直至于十二月。慕容俊惧之,祭祀冉闵,追谥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即大雪过膝(晋书正史所载,绝非道听途说.

⑧ 西晋时北边到底有多少胡人汉朝时没杀光吗怎么到了西晋在北方建国像摆地摊似的,一个族干了一个族,一

"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参见《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野胡。胡者,北兽之类也,野性血腥迥异于人。"
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由于仰慕汉文化和对中原汉人的驱赶,以往的胡人已经汉化并广泛分布于中原和北方各地,与汉族无二异矣。
汉朝的胡和西晋的胡不是同一个民族。汉朝主要是和匈奴对抗,而且也只是把他们打退打怕了而已,又没有灭族。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北匈奴西迁康居。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撤回漠北地区,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汉元帝竟宁元年(西元前33),匈奴王呼韩邪向汉求亲,王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单于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双方依汉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43)的约定以长城为界;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元46)匈奴人受到乌桓人的攻击北迁前的80年间,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目前蒙古国仍有8%的男性(16万人)带有匈奴人的Y染色体。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