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6分配速能跑多少时间
A. 每天5公里,配速6分,这个水平能完成半程马拉松吗
我是一个跑了5年步的业余跑者,这个问题我来说一说吧!
随着马拉松的兴起,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了马拉松大潮!也因此在外面可以看到和多人开始跑步锻炼了!就像我,就因为想跑马拉松,所以才开始跑的步!
在开始跑步之后,跑久了或者受到跑友的影响,很多人就会去参加马拉松!有目标是好事,但是不管什么事都要从长计划!
你的情况是每天用6分配速跑5km,然后想去跑马拉松,我的建议就是暂时先不要跑!
为什么呢?
按照你每天这样跑步量,我相信如果你坚持跑的话,半程马拉松肯定会能够跑完的!但是,跑完之后的结果就是你的膝盖或者脚踝会受伤,而且第二天你会全身上下都会非常酸痛!
这个我是过来人,我在第一次参加全马的时候,因为跑量不足,也没进行长距离的拉练,结果跑完全马之后,膝盖受伤了两个月!
如果你想要去跑半马,那么你现在就要开始有意识的跑一些长距离锻炼!
想要跑半马,也要循序渐进!不要太着急,相信你能够每天跑5km,21km这个槛肯定也没问题,但是要耐心点哈 !毕竟,我们参加比赛后要能够 健康 的无伤的跑下来,才是圆满的!
只要迈开双腿,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每天坚持跑5km,配速六分钟。能否顺利安全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可以按照配速六分钟来计算一下,跑完一个半程马拉松需要多长时间?
半程马拉松的总里程为21.0975km。设定选手能够从头到尾按照六分钟配速跑下来,所需要的时间为两小时12分钟。半程马拉松的关门时间为三个小时。这样看来,以全程六分钟的配速是完全可以在三个小时关门时间内完成。
以上的情况儿,只是一种设定,一种理想的状态。
根据题主所提问题来看,你所说的六分钟配速,只是你5km的配速。具体到十公里,15km,21km。能否有实力能力保持六分钟的配速不得而知。
能够以六分钟的配速顺利跑完5km,并不能等同于以同样的配速完成十公里。如果你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随着跑步里程的延长,人的能力是逐渐衰减的。同样的道理,全程马拉松并不能等同于是两个半程马拉松的叠加。
跑步很简单,但跑马拉松不简单。跑步是一项 健康 的运动,但跑马拉松却是一项极限运动。跑步,任何人都可以跑。但跑马拉松却不适合任何人。所以在跑圈儿里才有“尊重马拉松,对马拉松应该抱有敬畏的心理。”的说法。
跑步两年来,我已参加了两个全程马拉松和四个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成绩是在十月份西安马拉松pB四小时零六分钟,半程马拉松成绩为一小时50分钟。我可以根据我的经验给题主提一些建议。
跑马拉松切不可以急于求成,它真的真的没有捷径。天赋异禀,只属于个别的大神,而我们普通的芸芸众生,却要靠一步一个脚印来完成。
你现在以六分钟的配速能够坚持每天跑5km,这已经是很好的一个开始和基础。对跑步你已经有了一些感觉,能够做到坚持,说明你已经很享受和喜欢它微风拂过耳伴的过程。想完成一个半程马拉松,至少要有三个月以上的跑步积累,至少跑过一次15km。如果15km能够以六分钟的配速,或者比六分钟稍慢一点的配速轻松跑下来。那完成一次半程马拉松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每天5km已经保持了一段时间,那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渐一点点的加量,但每次的加量都不要超过上周跑量的10%。如果一下加量太多,人会很疲劳也容易受伤。按照这样的标准,可以从5公里逐渐慢慢过渡到十公里,直到15km。
首次参加半程马拉松,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可以采取跑走结合的办法。按照六分钟的配速去跑,如果跑不动。可以降低配速或者走一段缓一缓,然后再跑。三个小时的关门时间内是完全能够完赛的。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预祝你奔跑快乐,自己第一个半程马拉松顺利完赛!
我是“奔跑在明天”,如果喜欢我就请关注一下。
我今年六十一岁第一次在苏州太湖大道跑半马,我的成绩是二小时零八分钟跑完,也不觉得累,这天下雨!
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毕竟5公里和21.0975公里的距离相差实在太大了。并且半马还是在路跑情况下。用5公里成绩来预测半马成绩还是不大靠谱的。
另外,你跑5公里6分配速是全力跑,还是一个放松慢跑的速度?这都影响到我们的判断。
能完成半马,这个定义是在规定时间内跑完,通常半马比赛关门时间为3个小时。
那么,平均下来,每小时要跑完7公里,也就是差不多8分半的配速。这个速度也就比我们平常的快走快不了多少。
因此,如果你是一个长期坚持跑步的人,身体素质还不错,那么我相信你是有这个能力完成的。即使跑走结合也没问题。
当然,我并不建议你平时就跑5公里,然后直接上去跑半马,这样猛上强度会容易导致受伤。是不科学不可取的做法。而是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把平时训练距离提升到10公里15公里甚至18公里,记录下身体在不同阶段的感受。
只有不断给身体增加负荷,让它适应这个强度,你站在跑道上才有底气。相信轻松完赛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而不是跑完半马之后半身不遂,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学习。
因此,建议留出至少两个月的时间,调整并执行训练计划,这样才能在半马比赛中变得从容。
希望回答能帮助到你!
得经过针对性训练以后,才能够去跑半程马拉松。
半程马拉松关门时间为3小时,如果以6′00″的平均配速去跑完半程马拉松,完赛成绩就是2小时06分多一点。
这个成绩离关门时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但你跑5km配速6′00″,并不代表你跑半程马拉松,也能一直保持这个配速。
因为这里牵涉到长距离的耐力问题。
如果你没有经过长距离的训练,是很难把半程马拉松跑下来的。即使很勉强地跑下来,可能会给你带来伤病,也影响你的体验。
因此能跑5km,并不代表着能跑半程马拉松。
你得通过针对性训练,逐步地提高自己的长距离能力,直到能跑完半程马拉松。
怎么训练呢?
首先你得循序渐进地把每天的5km距离, 逐渐增加到10km的距离。 每周可以休息两天,让身体有个充分的恢复时间。
然后,每周增加一次长距离慢跑训练。 你可以第一周跑8km,第二周10km,第三周12km,第四周14km,第五周14km,第六周16km,第七周16km,到了第八周,就可以尝试去跑半程马拉松了。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长距离训练的中途感觉身体吃不消,可以随时调整;如果感觉比较轻松,也可以直接跳过其中的某个训练环节,但一定要给身体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大多数人能够连续跑两个16km以后,就可以顺利地跑完半程马拉松了。
另外,平时还要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 尤其是核心以及腿部肌肉的力量。强大的力量可以帮助你跑得更远,更快,更安全。
有了半程马拉松针对性训练做铺垫,你就可以放心地去赛场上驰骋了。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一位跑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从月跑量来说,您每个月的跑量达到150公里,这个跑量是可以去挑战半程马拉松的,但是您必须做到一点,自始至终在比赛过程中严格按照每公里6分钟的配速去跑马拉松,当您按照这个配速跑过了18公里时候,如果您自己体感比较轻松,身心有余力,就可以不按照6分钟配速了去挑战一下自己体能跑向终点线,建议您,如果自己不能非常稳定掌控每公里6分钟配速,就选择6分钟官方安排的配速员,跟着他们去跑,一定不用担心时间问题,一定会安全顺利完成!
每天5公里,从跑距来说,建议您直接进入10公里跑步锻炼积累,您每天能跑5公里,如果已经积累了半年到一年跑步锻炼,那就可以挑战训练10公里了,但建议您不要选择天天跑步,可以采取跑1休1的跑步锻炼方式,这样的跑锻同样能够有效增强您的跑步体能。另外还是建议适当安排一些稳定与平衡的关节、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力量训练,可以让您跑得更快、更远!
只要身体素质过关,就行.
去年跑杭马,我已经有三个月没跑,开跑前就跑了,二次20公里,结果杭马跑了五小时10分
今年汉马,今年一共跑量67公里,还是3月份跑了60公里
汉马跑了4小时半,本来预期成绩4小时10分.后面出现变故. 主要看身体素质,几个朋友,毎天喝酒,经常喝酒,跑马个个破三. 340上下波动
我也得争取第三个马拉松时破三.
你身体素质不高,起码要练个,一年,二年.
和我刚开始一样,常跑30分五公里,后五公里32分左右,我半马前跑过两个十公里,1小时3分,跑步当天在跑到13公里,腿有点累,15公里很累,后五公里,抽筋,腿迈不开,跑走结合,呼吸系统完全没有问题,汉都没有啦 ,衣服也干啦,关注吃喝吧,2小时50分结束。如果你体重轻肯定会更快点 ,加量吧,
每天只跑5公里,6分配速,跑半马够呛,你最后几公里估计得靠走路来完成了,我隔天跑个十公里,有时十多公里。
跑量是衡量完成半马、全马的唯一标准。2016年开始跑步,每周三、至四个10公里,配速保持在6分钟/每公里,第一次鼓足勇气参加半马在16年年底,当时跑量在800公里左右,报名参加了昆明高原马拉松,用时2小时18分完赛。整个参赛过程中,前面15公里,呼吸,节奏和跑10公里没有区别,到16公里时配速有所下降,到6‘30左右,19公里时,感觉双腿又恢复使唤,配速恢复到6‘00,最终顺利完赛。跑完后当天双腿酸疼,举步维艰,休息两日后才再次10公里慢跑。个人觉得平时的量的积累,才能有赛时的质的完赛。
B. 6分配速半马多长时间
如果用六分钟配速跑半马的话,大约需要两小时十一分钟左右。
半马一般男生的话配速在5到6左右,女生的话在6到7左右是正常水平。
头两英里(1英里= 1.6公里)用比你配速慢10秒的速度跑,中间9英里用正常配速,最后2英里全开到终点。比赛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被其他人的节奏带走,要定位自己的目标,并不是取得前几名,而是在自己的节奏内顺利完成比赛,取得奖牌。
半马训练注意事项
1、跑步日志
写跑步日志,记录每天训练的里程、时间,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加上线路、跑鞋、训练感受等等内容。记忆总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模糊,所以跑后立刻记录下来很重要。在每周、每个月的训练计划告一段落时,回头翻看当时的跑步记录,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2、10%法则
遵循“10%法则”,每周跑量增加不要超过前一周的10%,给身体充分的时间来适应逐渐增加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受伤的风险。
C. 平均配速为6分30秒/公里,大约多久可以跑完马拉松
4小时30分
配速的意思是每公里用时多少分钟,比如630配速指的就是一公里需要6分30秒马拉松配速表一般是马拉松比赛中为了达到某个成绩而制作的,一般是兔子才会用到配速表。
D. 全程马拉松,普通人6小时能跑完吗
首先,全程马拉松的距离是42公里多一点点,如果平均在6小时内,大概时速需要7公里左右,而人正常行走的时速也大概能在6公里左右,所以从运动强度来说,6小时完成全马并不是特别难的事儿……
其次,但是全马对人体承受能力的挑战性还是很大的,普通人以7公里/小时的速度走两三个小时,也就是半马的距离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但要走到6小时,对人体的耐力、心肺系统、膝盖承受力和腿部肌肉的挑战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后半程,抽筋、心脏压力都可能会成为选手的隐患,所以,在试图挑战全马之前,相当强度的训练(也就是跑量积累)还是必要的。
再次,很多新跑者第一次挑战全马时的技巧也很重要,跑得慢比跑得快要重要得多!比如配速、体力分配和后程的营养补给,尤其是马拉松比赛往往都是上万人参赛,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很容易过早过度嗨起来,前半程跑的太兴奋了,后半程往往就要吃力了。所以结合第二点,在挑战全马之前,要有几次lsd(长距离慢跑)的体验,尤其是20公里-30公里长度上,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肌肉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让选手有长距离慢跑的经验……
第四,量力而行、尊重科学。切不可勉强挑战,尤其是在身体疲劳、显露出危险信号的时候,及时退出也是需要勇气的……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一位跑者,过往答题可以点 “关注” 查阅哦!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6小时跑完马拉松,配速8′31″,这个配速已经是很慢了,连跑带走也能完赛了。
跑马老手不用说都知道怎么跑。而对于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新手,我分为从来没有跑过步的人和有一定跑步基础的跑者两方面来讲。
1.如果是从来没有跑过步的人,建议你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 因为马拉松比赛赛场气氛特别热烈,一开始起跑大家都会不知不觉跑快,会过早地消耗掉宝贵的体能。一般过了10㎞就跑不动了,只能走。这样是没法在6小时内完赛的,最后只好上收容车。
而且没有跑过步的人腿部力量弱,心肺功能差,耐力也不行。 跑马拉松过程中心脏负担加重, 肌肉受损,身体还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恢复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没有跑过步的人可以先去尝试10㎞,半马。等能够跑半马了,再去冲击25,30㎞。 能跑30+㎞了,就可以去跑马拉松了。 一般普通人训练3个月左右,就可以轻松地6小时完赛马拉松了。
2.如果是有一定跑步基础的普通跑者,拉几次LSD,完全可以在6小时以内跑完马拉松全程。
普通跑者缺的是长距离耐力,所以就需要在耐力上下功夫,而LSD训练是提高耐力的最佳训练方式。LSD就是长距离慢跑的意思, 我们可以在临比赛前两个月开始每周增加LSD训练。
每周抽出一天训练,从20㎞开始,逐渐过渡到25㎞,28㎞,30㎞,32㎞,36㎞。到比赛前半个月跑一次配速8′20″左右的30+㎞,然后就不用再跑LSD了,平时以轻松慢跑为主。
到了比赛那天,6小时以内完赛一定是没问题的。
马拉松比赛是极限运动,没有运动基础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实在要参加的话, 要以慢跑为主。最好佩戴心率表,随时监测自己的心率变化。 如果发现心率猛然升高,同时伴随着头晕,恶心,心慌气短,冒冷汗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跑步,慢慢走一走,等心率恢复正常以后再视情况决定跑不跑。如果无法缓解,应立即向医师跑者,志愿者或周围参赛者求救。
我是 山水之墨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这么说你好理解,我自己的亲厉,我坚持跑步有7,8年了,从开始3公里,5公里每天,到后来10公里每天,很容易,可以说10公里不需要我用力,完全就是自动跑起来的,后来我尝试跑15公里。能跑完,但完全不一样,眼睛冒花口角白沫,腿有些抬不起,这就是极限,就多5公里天壤之别,尝试补充营养继续跑了有几次15公里,这种腿迈不开步,口角白沫的极点一直突破不了。可想而知,越到后面一公里都是一个极限。普通人或是普通运动的人基本无法完成。
普通人,是经常跑的普通人,还是不经常跑的普通人,全程马拉松跑,就是经常长跑锻炼的普通人,如果,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的经验,是不可能在关门之前,跑完马拉松全程的,因为,他第一比较紧张、第二不能合理的分配体力、第三他的意志力和心肺功能也不能跟得上跑动节奏的。
如果没有经常跑步的普通人 如果不涵盖天赋异禀的普通人 是很难6小时完成全马的 别说走每小时可以5公里 你不就每小时7公里吗? 但是就这2公里 你需要跑起来 快走和跑不是一个概念 建议觉得6小时可以跑完的普通人 迈开腿 去试一试 行不行
马拉松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肌肉力量,跑步节奏,心肺功能等综合能力的长跑比赛。全程马拉松一般6小时关门,没有训练过的人突然跑全程是很危险的。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马拉松爱好者卒死于马拉松赛事中,我们要对马拉松有敬畏之心。根据我的经验一个普通人要跑马拉松一般要经过10公里,21公里,35公里这几个阶段的训练。
首先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能够连续跑六个小时吗?建议你试试连续跑两个小时。
如果你的答案是,能连续跑三个小时,并且能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撞墙距离。
那……心态摆正,前期速度控制得当,能量补充及时,跑跑走走,拖拖拉拉六个小时,应该可以吧。
ps:你真的有考虑过连跑六个小时是一种什么体验吗?
普通人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做预备训练,包括参加一到两次的半马,每周还要保持运动量,普通人参加全马速度上要求不是特别高,对耐力要求很多,包括体力分配,补给,装备都要有所计划。前10公里慢跑进行热身,可以比平时10公里的速度再慢些,充分热身,10公里以后可以稍微提速,但不要太多,15公里左右可以补给,20公里左右保持速度,到了30公里的时候会出现撞墙期,基本上体力意志都会感觉很疲惫,很多人在这里就不行了。体力储备不够。职业选手30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发力了,普通人如果感觉体力不支可以慢慢减速,防止身体出现不适感,千万别勉强,保持匀速就可以,注意呼吸和心率,基本上关门时间都能完成。
全程马拉松能跑完的都不是一般人
6小时完赛练耐力就好了,和速度无关,只要有跑量,大多数普通人都能完赛。我去年参加了一场难度不小的42公里越野赛,520完赛。
E. 一般马拉松跑多长时间算及格
不一定。马拉松比赛的结束时间一般为6到7小时,也有不限时间的马拉松比赛。
全程马拉松距离42.195公里,半程21.095公里。对于全程马拉松完赛时间要求从2小时40分到8小时不等,不限时的不算在内,像日本琵琶湖马拉松这种飞一般的享受我们也不讨论。
(5)全马6分配速能跑多少时间扩展阅读:
全球马拉松普通标配时间基本为6小时,国内马拉松赛事也不例外,当然北上广重等口碑不错的赛事关门时间为6小时15分钟。要想顺利跑完,拿到心仪的小奖牌,在朋友圈炫耀一下,对于6小时关门的赛事来说,你的配速最少得达到每公里8分32秒,而6小时15分关门的赛事,配速每公里最少得8分53秒。
这个关门配速时间是什么概念,我们正常人步行速度每公里12分钟,你在正常步行速度下加快步伐就能达到这个速度,而能不能持续性步行就看自身的积淀,毕竟马拉松不是说说的。
F. 全马6小时完赛的配速是多少
6小时=60*6=360分钟
全马距离=42公里195米=42195米
配速=42195/360=117.2米/分钟=7033米/小时
G. 马拉松全程多长时间
男性专业运动员跑完马拉松全程2小时多一点,普通跑者会慢得多。
国内马拉松赛事,关门时间一般全程6小时,半程3小时。国内全程完赛率约60-70%。每公里8分32秒,半程3小时00分,全程6小时00分。每公里7分50秒,半程2小时45分,全程5小时30分。(人类走路的配速,大概是每公里12分钟。)
2018年的情况来看,40%跑友全马成绩在4-5小时,配速大概在6分到7分配速。如果全马轻松5小时内完成,可以算是业余跑者的佼佼者,表示他平时有经常跑步的习惯。每公里7分00秒,半程2小时27分,全程4小时55分。每公里6分20秒,半程2小时15分,全程4小时30分。每公里6分00秒,半程2小时06分,全程4小时13分。
少数跑友全马可以破4小时,需540以下配速。跑过一次马拉松后,不少跑友会把全马破4当作一个小目标。破4确实不容易,需要对配速和全距离有较强的把控能力。每公里5分41秒,半程1小时59分,全程3小时59分。每公里5分25秒,半程1小时54分,全程3小时48分。每公里5分10秒,半程1小时49分,全程3小时38分。
全马要破3小时30分,配速得5分内。一旦你全马成绩进了330,周边跑友就会自然地称呼你“大神”。因为,330是马拉松业余跑者的一道坎,99%的业余跑者达不到这个成绩。每公里5分00秒,半程1小时45分,全程3小时30分。每公里4分45秒,半程1小时40分,全程3小时20分。
全马310,国家二级马拉松运动员水平。所谓310是座山,只有不到0.5%的跑友可以跨过这座山。基本上在一个县级市范围,破310的跑友不会超过5个。每公里4分30秒,半程1小时34分,全程3小时09分。
全马破3是马拉松顶尖业余跑者的梦想,即使在一个500万人口以上的地级市都寥寥无几。每公里4分15秒,半程1小时29分,全程2小时59分。每公里4分00秒,半程1小时24分,全程2小时48分。每公里3分45秒,半程1小时19分,全程2小时38分。每公里3分40秒,半程1小时17分,全程2小时34分。
现在跑者的综合水平都上升了,破3的人比过去多了很多。
H. 全马合格成绩是多少
全马合格成绩是6小时之内。
在中国的大部分比赛当中,6小时是关门时间,如果跑者跑出6小时开外,一般情况下也就没有比赛成绩了,这规定相对于国外部分关门时间7、8个小时的赛事来说要求相对高一些。
全马6小时以外,意味着配速要在8分31秒开外,这样的速度对于一个跑者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
锻炼注意事项
长距离不是跑的越长越好,按照5-6成力的体感控制在90-120分钟之内比较好。
所以,想要更好地增加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和线粒体密度,提高有氧能力,一定要保证一周4次以上的规律训练,周末把时间适当拉长,控制好强度,不要太快也别太慢,通过低心率慢跑打好有氧基础。
I. 马一次配多长时间,半马配速对照表
马一次配多长时间
慧跑,助您轻如羽、跑无伤
在周日的瓦伦西亚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运动员基比沃特·坎迪在半马比赛中打破了卡姆沃罗在2022 年哥本哈根半马创下的58:01的半马世界纪录,其最终成绩为57:32,平均配速达到2分43秒。
而基普乔格则是在2022 年柏林马拉松创造了2:01:39的世界纪录,其平均配速换算下来达到2:53,也就是说坎迪半马每公里用时比基普乔格全马每公里用时快9-10秒左右。
全马前半程与后半程
配速一致性代表着能力
马拉松是一项大强度长时间的极限运动,在42.195公里的比赛中稳定的配速这绝对需要科学训练和良好耐力作为基础的,特别是在速度比较快,比如4小时以内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
我们通常将比赛分为前半程和后半程,也就是说前半程的耗时如果与后半程耗时相同,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有些选手甚至后半程比前半程更快,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众跑者乃至精英选手后程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掉速,在一定范围内的掉速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现象,因为马拉松消耗巨大,后程体力下降很普遍,而如果掉速太多,则是能力不足,精疲力尽的表现。
比赛情况下
全马用时绝不等于半马用时乘以2
前文已经讲了全马比赛前半程与后半程配速越稳定越好,但这绝不等于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全马比赛用时就等于半马比赛用时乘以2;
半马比赛体力消耗从理论上说,最多只有全马的一半,甚至比全马的一半更少,这就意味着半马的难度最多只有全马的一半或者一半不到,而同样的道理,全马的难度比半马的难度的一倍还要更多。
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半马怡情,全马“伤身”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全马也不会产生所谓伤身。
那么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全马成绩和半马成绩呈现怎样的关系呢?丹尼尔斯跑步公式给出了一个估计值,见下表。
从全马5小时到2小时,在半马耗时乘以2的基础上,增加7分钟到5分钟不等,约等于全马耗时,也即从半马到全马,每公里配速10秒至8秒不等。总的时间增加率从2.5%到4.5%左右。
总的来说,从半马到全马每公里配速下降基本都在8-10秒左右,速度越快,相比半马,全马总延时减少,但由于速度加快本身后跑完全马耗时缩短,所以总的时间率却在增加。
全马与半马成绩关系及时间现象
这张表对于跑者有什么样的指导价值呢?
举例来说
如果你具备半马130,也即1个半小时的水平,那么理论上你就具有310以内的水平;
如果你全马能跑进130,而全马你只能跑到315以外,那么说明你的全马耐力还是不够的,你需要很好地加强你的基础有氧能力。
换个角度分析
如果你全马具备300水平,那么你的半马逻辑上说就应该具备125水平;
如果你全马能跑进3小时,半马跑不进125以内,说明你的速度能力需要加强(这种情况实际上也较少发生)。
因此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预测自己的半马或者全马能力。
由坎迪半马世界纪录
预测未来全马世界纪录
从这次坎迪打破半马世界记录来说,基普乔格全马世界纪录的成绩为坎迪半马成绩的两倍多396秒,差不多6分36秒左右,坎迪的平均配速也比基普乔格全马配速每公里快9秒左右,从理论上说,对于世界记录水平,二者等比差距不应该那么大;
对于半马58分钟以内,全马2小时多一点点的情况下,全马耗时与半马耗时乘以2的差距应该只有330-320秒左右,而不应该差距达到396秒,这一方面说明坎迪这次的半马破记录成绩极为凶悍,瓦伦西亚比赛有多达4人打破半马世界纪录就是证明。
另一方面也说明全马世界纪录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普乔格或者其他人就可能再次打破世界纪录。
根据坎迪半马纪录乘以2加上约320-330秒的时间,理论上来说,世界纪录理论上应该达到2:00:26-2:00:36左右,比现有世界纪录提高1分钟。
事实上,基普乔格已经于2022 年非正式比赛环境下,成功实现了破2,接下来我们期待的就是在正式比赛中,有谁,或者就是基普乔格本人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因为半马世界纪录已经打破,这表明人类的训练水平仍在不断提升,这是我们对于全马破世界纪录充分信心的理由。
相信基普乔格人生的又一个目标就是在正式比赛中实现真正意义的破2,正如基普乔格的名言——人类没有极限。
当然上述分析只是一种理论推测,能否打破世界纪录,以及世界纪录打破幅度影响因素非常之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完美结合。
加强大强度有氧训练
希望跑进330、300水平的跑者都是成熟跑者,他们平时跑量较大,双休日也会进行更长距离的拉练,对于希望提升自己PB成绩的跑者来说,其长距离拉练除了要进行所谓跑训练以外,也要进行“大有氧训练”,所有大有氧训练是指配速达到马拉松配速,强度较高,时间较长,距离较长,比如15、17、19、22、25公里等等训练。
这时的训练就不仅仅是以跑配速去跑,而是要以比赛配速去跑,甚至要以比全马比赛快5-10秒的速度去跑,这种度的有氧训练对于提升耐力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有跑者会问,这不就是参加半马比赛以赛吗?
是的,要么参加半马比赛,要么就是自己参加线上赛,很多专业选手频繁参加半马比赛,几乎每周都参加半马比赛就是典型的以赛。
有强度的长距离有氧训练对于成熟跑者而言,提升耐力的作用要优于常规的跑训练,但要注意并不说不要跑训练,而是要根据备赛周期,合理安装长距离跑或者长距离大有氧跑。
总结
半马的难度比全马难度小一半还不止,在半马比赛中加快速度,比全马速度快8-10秒,是正常的节奏。
成熟跑者可以通过更多度半马训练来提升自己的耐力,但要注意一定要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训练。
以上就是与马一次配多长时间相关内容,是关于马拉松世界纪录的分享。看完半马配速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