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胰岛素瘤中国多少例

胰岛素瘤中国多少例

发布时间: 2022-09-18 22:40:02

㈠ 广州复大医院的团队专家

徐克成 总院长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国内知名的消化病和肿瘤治疗专家。
徐克成教授是国际着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主席,2012年中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先后担任南通医学院内科教授和消化研究室主任、第一军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千叶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教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全国肿瘤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学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委员会胰腺病学组成员,世界肝病学会委员。
担任职务
国际冷冻治疗学会(ISC)主席
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名誉主席
日本低温医学学会特别顾问
全国肿瘤研究协作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委员会胰腺病学组和世界肝病学会成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委员
中国医学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广东消化病系学会 常委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深圳消化病-内镜学会主任委员
(全国)呼气试验临床研究会会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老教授协会医学委员会常委兼肿瘤研究会主任
专业特长和成就
徐克成教授是国际着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1963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2012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曾任南通医学院内科教授和消化研究室主任、第一军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千叶大学、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教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全国肿瘤研究协作组组长、中国医学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消化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现代消化病和介入诊疗杂志、中国交通医学杂志等杂志副主编。主编医学专着9本,发表论文400余篇。
在徐克成教授的带领下,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冷冻治疗团队,以牛立志博士为首,为患者实施六千余例冷冻手术,其数量为全球单个医院第一;徐克成教授、牛立志博士等主编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冷冻疗法专着《肿瘤冷冻治疗学》。2007年第14届国际冷冻学术大会徐克成教授和牛立志博士获“世界冷冻治疗特别贡献奖“,2008年3月15日,鉴于复大医院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的成就,国际冷冻学会授权复大医院为亚太地区冷冻治疗培训中心,并正式授予徐克成教授和牛立志博士冷冻治疗培训教师证书。2008年日本35届国际低温医学年会,徐克成教授的胰腺癌冷冻论文获唯一金奖。2009年第15届世界肿瘤冷冻治疗大会上,广州复大医院与美国梅育医院(Mayo Clinic)共同获得“世界优秀冷冻中心”的殊荣。让广州复大医院在“高端化、学术化、国际化的”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牛立志 医学博士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执行院长 肿瘤外科专家。于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毕业;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和成就擅长肿瘤外科手术及微创冷冻治疗,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癌、腹腔肿瘤等实体性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牛立志博士及其团队完成了世界最多例数(近万例)、最复杂的微创冷冻治疗。以牛立志博士为核心的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在冷冻治疗肿瘤方面成就突出,已接受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南方医科大学、湘雅医科大学等医院医生的培训并指导他们开展冷冻术。迄今为止,牛立志博士接待国内外参观培训共50多人次,其中经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部门批准,共计举办冷冻治疗培训班4批,学员39名。 曾宗渊,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头颈肿瘤中心首席专家。毕业于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大学)医疗系。曾任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
专业特长和成就
从事肿瘤研究40余年,在头颈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喉癌和口腔癌,曾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喉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王建南 教授 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和成就
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不断更新现代普外科新概念、新理论、新知识,跟进新技术。通过每周2次大查房和病例讨论形式向下级医师进行解读。改进手术方式,开展了2项创新手术。
完成肝脏手术660台/次(包括左右半肝规则性切除、解剖性肝精准切除、超半肝切除、精准性肝切除、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Glisson肝段切除、腹腔镜左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等术式)。参与原位肝移植167例(日本、英国),独立完成37例(英国36例,粤北医院1例)。
完成肝内外胆道手术1000台/次以上。其中胆管癌手术120台/次,完成规范化胆管癌根治术43台。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3台(包括广州铁路中心医院、伦敦大学医学院、粤北医院,外院会诊手术),Whipple规范化手术在粤北医院肝胆外科已按指南规范进行。PPPD手术7例,胰管结石Pattington手术11例,胰岛素瘤规范性切除2例(粤北医院),巨脾切除22例,门脉高压断流手术80例以上,远端脾-肾分流术7台。
胃肠道、甲乳手术:胃癌根治70台以上,直肠癌根治术100台以上,甲状腺手术300以上(双侧甲状腺切除,甲状腺癌根治。铁路中心医院、粤北医院)。乳腺癌根治和改良根治术50台以上。
血管外科手术: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肾动脉下型25例,肾动脉上型3例(英国17例,粤北医院11例)。下腔静脉血管平滑肌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左肾静脉-人工血管吻合1例。
抢救性手术,术中意外处理,并发症处理能力:作为大外科主任自然承担普外科专业重大、复杂、疑难,高难度手术责任,多年来处理数10台各类普外术中意外情况,有较为丰富经验。同时担任韶关地区各市县及医院术中抢救和意外处理。对胆道休克,急性重症胰腺炎处理,胃肠道急腹症有丰富经验。 穆峰 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

专业特长和成就
胸部肿瘤外科专业,从事临床工作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胃癌、乳腺癌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方面经验较深。参加国家、省级、医院级科研基金4项,发表国家核心医学期刊论文35篇,其中作者21篇,教学论文2篇,获南方医院优秀教案奖和医疗成果奖3项。2011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 李海波, 胸心外科专业 博士, 副主任医师
李海波博士1994年6月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脏外科工作,任住院医师。以作者身份发表论着三篇及两次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000年9月考入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参加了广东科技局资助项目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独立完成其中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理化性质实验。2003年在相同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以主要参与人的身份完成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人工心脏瓣膜的开发研究,其中独立完成瓣膜材料的理化性能测试及成品瓣膜的体外流体力学测试。专业特长和成就主要临床工作包括肺癌、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及晚期肺癌,食管癌的冷冻及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光动力治疗等,现已独立完成肺癌及食管癌的冷冻及近距离放射治疗300余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2010年被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吸收为青年委员。
朴相浩,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并于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工作10年。期间师从国内着名介入放射专家王执民教授,硕士毕业后留学于韩国国立庆尚大学医学院2年。98年调入北京解放军307医院(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开创该院介入科室。2003~2009年工作于韩国及日本。多次参加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国际大型会议。在国外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
专业特长和成就擅长新法介入(微米化微量化学介入治疗-选择性肿瘤微血管阻滞疗法和球形微粒[超吸收性微球]栓塞)及超声聚焦刀治疗各种晚期肿瘤。 陈继冰 医学博士
生物治疗中心 首席专家
2011年9月赴美国休斯顿的MD Anderson肿瘤中心参观学习;2011年10月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世界冷冻协会第16届年会,大会发言获优秀论文奖;国际上首次提出“冷冻-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肿瘤,2013年应邀赴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冷冻-细胞免疫疗法”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联合开展肿瘤干细胞疫苗相关研究。
评价亚健康状体以及免疫功能低下,首先需要借助科学的数据检测来界定免疫功能低下真实存在。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是目前公认的最具科学性的免疫细胞数量的检测方法,而血浆细胞因子测定是最权威的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我院开展这两种检测的临床研究已有3年的历史,借助国际公认的检测仪器和试剂套装已为陈伟添、恩当、郭林等2000余名国内外肿瘤患者提供检测服务以及治疗指导,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检测和治疗的严谨性、科学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广受国内外肿瘤患者的好评,经多项院内研究证实免疫治疗的显着有效率可达90%以上。
邱大卫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籍外国专家(持有中国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外国专家证”)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创始主任,现为JCI办公室主任
专业特长和成就
196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留校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24年后,于1989年应邀赴美国从事临床研究近20年,在癌症的临床免疫学领域有较多经验。 曹斌,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1962-1968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以及中山医院实习及工作。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50年,其中从事消化专业32年。曾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兼内镜)工作16余年,1994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任消化科主任(兼内镜)。1998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入上海市同仁医院(原长宁区中心医院)任消化科主任(兼内镜),同年被聘为上海市交通大学昂立公司上海地区消化病特约专家。2002年被中华医学会聘为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首批专家。2005年入选第五届中国名医并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名医论坛大会。
专业特长和成就
对鼻咽镜、气管镜、光动力等内镜操作治疗具有较长的经验。先后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着等30余篇。

㈡ 赵玉沛的人物概述

科室: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职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赵玉沛,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着名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辑、《美国外科年鉴》(ANNALS OF SURGERY)(中文版)主编及十余种外科杂志的名誉总编和副总编;前任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1954年7月生于吉林长春,198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26年来,历经各级医生的正规培训,于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系副主任、副院长,2007年12月起担任现指职。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近10余年来在20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基金的资助下,针对胰腺癌进行了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赵玉沛教授重视科研工作,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十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编写了《胰腺病学》、《外科学》等多部专着。提出了胰腺癌细胞起源及发生的新观点,为研究胰腺癌发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首次在国内外建立了三种胰腺癌耐化疗药细胞株,绘制了与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相关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可能为胰腺癌多药耐药发生的分子机理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策略。由于其在胰腺疾病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医疗工作中,赵玉沛教授秉承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业务方面不断进取,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作为普通外科专家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尤其在胰腺外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病人耐心细致,态度和蔼可亲,受到患者的好评。尽管承担很多社会工作却始终把医疗工作放在首位,即使走上医院管理者的位置后更是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为病人服务。在临床研究方面,通过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改进手术方式,规范手术适应症和切除范围,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倡导建立胰腺疾病诊治中心和胰腺外科专业队伍,搭建胰腺癌诊治技术平台,制定符合国情的胰腺癌诊治指南,规范胰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使我国胰腺癌的诊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研究方面,他领导的课题组迄今收治胰岛素瘤400余例、无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00余例,均为国际上单中心报道的最大一组病例。并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手术例数和治疗效果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赵玉沛教授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二奖、北京市科技三等奖、日本国际优秀青年外科医师奖、吴阶平医药学研究奖以及教育部优秀教师、院校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管理英才、北京市医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赵玉沛教授近年还承担了很多社会工作,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普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及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美国《外科学年鉴》中文版主编、《中华外科杂志》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的副主编。2005年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聘为国际资深会员。
2007年是外科学的盛世之年,又恰逢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成立70周年。赵玉沛教授被授予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又当选为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在他的亲自领导下,第十六届亚洲外科年会30年来首次在北京成功举行,世界眼球“聚焦”北京,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对展示中国外科学领域的进展和水平,促进外科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外科专家,管理工作更是做得令人刮目相看。在担任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职务起,他主管支撑医院日常工作运转的6个医疗部门及9个医院工作委员会。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在他的运筹下开始出台。改革医院“药事会”是他上任副院长后的大手笔之一。
2007年底他就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2008年1月他又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协和医院院长的头衔,与其说是荣誉,更不如说是责任。上任伊始就以其极高的工作效率和关心爱护全院职工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全院职工的好评、拥护和支持。协和医院北区门急诊楼和手术科室楼拆迁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相持三年没有结果。他上任后把协和医院自己的宿舍拆迁作为突破口,立下了倒计时四十天完成任务的军令状。164户住户中除两户外均在规定时间签署了协议,完成了搬迁。他奖惩分明、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让全院职工看到了一种久违的新气象。同时赵玉沛教授带领新的领导集体,调整医疗资源布局,做强协和西院区,盘活协和现有的资源。切实提高协和西院区的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患者在协和西院区同样享有“协和水准”的诊疗服务如果说医院建设拆迁工作阶段性成果让大家看到的赵玉沛教授果敢的一面,那么在对协和长辈的尊重、对青年人的关爱,则展示了他的柔情满怀。在2008年的医院春节团拜会上,医院表彰了为协和作出突出贡献的十六位老专家教授,他亲自审阅修改为每一位专家的颁奖词,营造出的“感动协和”的氛围感染了全院职工。他用实际行动给全院职工树立了尊重长者、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典范。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全国人民积极筹办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灾难从天而降,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灾情,北京协和医院再次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赵玉沛院长的亲自指挥下,全院以最快的速度组成救灾应急机构,针对抢险救灾的不同时期,对医疗救治的不同要求,分6批共13人奔赴灾区。从现场抢险搜救到大规模伤员救治的医疗决策上,都做出了协和人应有贡献。为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工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百年奥运,协和医院又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保障任务。包括参加奥运会的各国政要、国际奥委会、各国奥委会和奥运大家庭的上万名贵宾的医疗保健工作,奥运村综合诊所以及奥运场馆的医疗保障工作。赵玉沛院长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和制定详尽的措施和预案,切实做到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医疗工作万无一失。特别是在抢救遇袭美国游客的过程中,他和一线医务人员奋战几昼夜,指挥有力,精心救治,挽救了伤者的生命,显示了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同时按照政府的要求,妥善处理了敏感信息的发布,确保了奥运的顺畅进行,维护了国家形象。
赵玉沛教授是协和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协和人,他的内心涌动着着浓厚的回报协和的感情。在新的征程上,他踌躇满志,不倦笃行。这位刚柔相济、注重效率、不尚空谈、用结果说话的院长,决心带领中国外科、带领协和医院,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推进全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协和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稳健地走好重要的每一步,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㈢ 什么是胰岛素瘤

胰岛素瘤是器质性低血糖症中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之一,其中胰岛β 细胞腺瘤约占84%(90% 为单腺瘤,10% 为多腺瘤),其次为腺癌,少见弥漫性胰岛β 细胞增生。肿瘤多位于胰腺内,胰头、胰体、胰尾,分布概率基本相等;异位者极少见。胰岛素瘤可为家族性,可与甲状旁腺瘤和垂体瘤并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I 型)。个别胰岛素瘤还同时分泌胃泌素、胰高糖素、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等。

CT、磁共振成像选择性胰血管造影和超声内镜有助于肿瘤的定位,最好通过术中超声和用手探摸来定位。

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的根治手段。不能手术或手术未成功者可考虑用二氮嗪300 ~ 400mg/d,分次服。无法手术切除的胰岛B 细胞癌或癌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应用链脲佐菌素或其类似药吡葡亚硝脲。

㈣ 胰岛素瘤是什么

胰岛素瘤引起的临床症状与血中胰岛素的水平升高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正常的生理反馈调节,而不单纯是胰岛素分泌过多。在生理条件下正常的血糖浓度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维持的。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则受到抑制,当血糖降至1.94mmol/L,胰岛素分泌几乎完全停止但在胰岛素瘤病人,这种正常的生理反馈机制全部丧失,瘤细胞仍持续地分泌胰岛素因而发生低血糖。人体脑细胞的代谢活动几乎只能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糖原供给热量,故当血糖下降时就首先影响脑细胞代谢,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等。

㈤ 夏维波的学术成果

目前专注于代谢性骨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在Am J Hum Genet、J Bone and Miner Res、Osteoporosis Int,Bone、Calcified Tissue Int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担任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Current Osteoporosis Reports等国内外多个医学杂志的编委,及《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副主编和编辑部主任。曾经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要发表文章:
1.Hsieh E, Fraenkel L, Bradley E, Xia W, Qu C, Ling L, Insogna K, Li T. Osteoporosis knowledge,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liefs among chinese men and women with HIV.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3.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3-205124.142. PubMed PMID: 24489269.
2: Hsieh E, Fraenkel L, Xia W, Hu Y, Han Y, Insogna K, Yin MT, Xie J, Zhu T, LiT. Increased bone turnover after switch to tenofovir + lopinavir/ritonavir in chinese HIV + patients. Ann Rheum Dis. 2014 Mar 1;73 Suppl 1:A62. doi: 10.1136/annrheumdis-2013-205124.141. PubMed PMID: 24489268.
3: Chi Y, Zhao Z, He X, Sun Y, Jiang Y, Li M, Wang O, Xing X, Sun AY, Zhou X, Meng X, Xia W. A 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 in SLC34A3 causes hereditary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with hypercalciuria in a Chinese patient. Bone. 2014 Feb;59:114-21. doi: 10.1016/j.bone.2013.11.008. Epub 2013 Nov 16. PubMed PMID 24246249.
4: Li N, Wang X, Jiang Y, Wang W, Huang W, Zheng X, Wang Q, Ning Z, Pei Y, Li C, Nie M, Li M, Wang O, Xing X, He S, Yu W, Lin Q, Xu L, Xia W. Association of GALNT3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the Peking Vertebral Fracture study. Menopause. 2013 Sep 16.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24045674.
5: Zhao Z, Pei Y, Huang X, Liu Y, Yang W, Sun J, Si N, Xing X, Li M, Wang O, Jiang Y, Zhang X, Xia W. Novel TRPM6 mutations in familial hypomagnesemia with secondary hypocalcemia. Am J Nephrol. 2013;37(6):541-8. doi: 10.1159/000350886. Epub 2013 May 16. PubMed PMID: 23689795.
6: Tong A, Xia W, Qi F, Jin Z, Yang D, Zhang Z, Li F, Xing X, Lian X. Hyperthyroidism caused by an ectopic thyrotropin-secreting tumor of the nasopharynx: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yroid. 2013 Sep;23(9):1172-7. doi: 10.1089/thy.2012.0574. Epub 2013 Aug 27. PubMed PMID: 23402621.
7: Wang O, Wang C, Nie M, Cui Q, Guan H, Jiang Y, Li M, Xia W, Meng X, Xing X. Novel HRPT2/CDC73 gene mutations and loss of expression of parafibrom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sporadic parathyroid carcinomas. PLoS One. 2012;7(9):e45567. doi 10.1371/journal.pone.0045567. Epub 2012 Sep 20. PubMed PMID: 23029104; PubMed Central PMCID: PMC3447805.
8: Li M, Zhang ZL, Liao EY, Chen DC, Liu J, Tao TZ, Wu W, Xia WB, Lu YJ, Sheng ZF, Lu CY, Meng GL, Xu L, Zhang WJ, Hu YY, Xu L. Effect of low-dose alendronate treatment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in Chinese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Menopause. 2013Jan;20(1):72-8. doi: 10.1097/gme.0b013e31825fe2e8. PubMed PMID: 22968256.
9: Wang O, Wang CY, Shi J, Nie M, Xia WB, Li M, Jiang Y, Guan H, Meng XW, Xing XP. 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 Chin Med J (Engl). 2012Aug;125(16):2895-901. PubMed PMID: 22932087.
10: Zhang D, Lu L, Yang HB, Li M, Sun H, Zeng ZP, Li XP, Xia WB, Xing XP.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compound heterozygous PKHD1 mutations as a cause of 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hin Med J (Engl). 2012 Jul;125(14):2482-6. PubMed PMID: 22882926.
[1] 李楠,李春霖,夏维波等.UDP-N-乙酰-α-D-半乳糖氨基转移酶3:一个新的磷调节蛋白的调磷机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3):219-224.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3.011.
[2] WANG Ou,WANG Chun-yan,SHI Jie等.Expression of Ki-67, galectin-3, fragile histidine triad, and parafibromin in malignant and benign parathyroid tumor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2,125(16):2895-2901.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2.16.018.
[3] 祁燕,卢琳,顾锋等.第276例 乏力—纳差—低钠血症—颈部肿物[J].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34):2441-2443.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2.34.017.
[4] 许建萍,平凡,李梅等.罕见的Proteus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3):140-143.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13.051.
[5] 池玥,夏维波.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J].药品评价,2012,09(19):33-40.DOI:10.3969/j.issn.1672-2809.2012.19.007.
[6] 王鸥,王林杰,胡永宾等.骨痛-Fanconi综合征-M蛋白[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 5(2):135-139. 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2.011.
[7] 孙静,夏维波,李梅等.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SEDL基因突变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2,05(1):7-1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2.01.002.
[8] 夏维波.磷稳态的调节与骨骼矿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217-22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4.001.
[9] 李梅,夏维波,徐苓等.中华医学会第6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4):287-288.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4.014.
[10] LI Mei,XIA Wei-bo,XING Xiao-ping等.Benefit of infusions with ibandronat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osteogenesis imperfect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5(19):3049-3053.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1.19.017.
[11]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进行性腰痛、活动困难——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3):186-189.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3.008.
[12] 孙晓方,张化冰,李新萍等.阿德福韦酯导致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一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9):754-757.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1.09.020.
[13] 韩兰稳,李梅,夏维波等.克罗恩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4):202-205.DOI:10.3969/j.issn.1007-1024.2011.04.004.
[14] 陈佳,夏维波,贺良等.北京地区50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临床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医学,2011,33(7):525-528.
[15]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2):73-8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2.001.
[16] 段炼,朱惠娟,韩桂艳等.第244例阵发性皮肤潮红-心慌-发热-骨痛-腹膜后占位[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2):1572-1574.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1.22.018.
[17] 李梅,夏维波,邢小平等.佝楼病——胰、十二指肠、胃部分切除术后[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04(1):60-6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1.01.010.
[18] 陈适,曾正陪,童安莉等.Bartter综合征中的高胰岛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28-131.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1.02.011.
[19] 姜艳,柴晓峰,孟迅吾等.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4):298-30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4.012.
[20]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836-839.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0.09.027.
[21] 刘怀成,夏维波,邢小平等.北京地区健康女性跟骨超声速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168-170.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3.004.
[22] 李梅,夏维波.中华医学会第二次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中青年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3):225-22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3.014.
[23] 朱燕,张化冰,卢琳等.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患者的肾上腺表现[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89-2692.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38.007.
[24] 姜艳,夏维波,邢小平等.肿瘤性骨软化症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4):477-478.DOI:10.3881/j.issn.1000-503X.2010.04.026.
[25] 袁涛,夏维波,陆召麟等.儿童胸腔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致库欣综合征[J].癌症进展,2010,08(4):325-327,334.DOI:10.3969/j.issn.1672-1535.2010.04.004.
[26] 付勇,聂敏,夏维波等.DAX1/NROB1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19-2122.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30.009.
[27] 王林杰,王鸥,姜艳等.低磷血症-骨软化-右股骨头占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03(2):117-12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2.008.
[28] 杜晓京,杜伟,夏维波等.结节性黄瘤伴睑黄瘤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03(2):118-119.DOI:10.3969/j.issn.1674-1293.2010.02.024.
[29] 王春艳,王鸥,聂敏等.散发性甲状旁腺癌一例分子遗传学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1694-1697.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0.24.010.
[30] XIA Wei-bo,JIANG Yan,LI Mei等.Level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in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osteomalacia[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0,123(9):1158-1162.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10.09.011.
[31]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等.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49-251.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0.04.010.
[32]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无症状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3(1):18-2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10.01.004.
[33]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18-120.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0.02.004.
[34]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患者急性磷负荷对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243-248.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4.005.
[35] 徐燕,朱燕,李乃适等.以骨量低下、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4):272-27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4.010.
[36] 何晓东,夏维波,姜艳等.Gorham病的发病机制[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z1):69-72.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9.s1.023.
[37] 韩桂艳,王鸥,邢小平等.静脉用双膦酸盐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高钙危象中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9):729-733.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09.09.005.
[38] 李梅,茅江峰,邢小平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继发性低钾低镁血症1例机制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98-20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10.
[39]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北京地区汉族女性Cbf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76-18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06.
[40] 夏维波,苏华,周学瀛等.维生素D缺乏与骨质疏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3):145-154.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3.001.
[41]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伊班膦酸钠间断静脉输注治疗北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疗效[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8):867-871.
[42] 王秋萍,于远洋,夏维波等.绝经后妇女代谢综合征对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88-9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2.004.
[43] 段炼,袁涛,潘慧等.骨痛、肌无力、PTH水平升高[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2):140-14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2.014.
[44]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3):190-192,207.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9.03.013.
[45] 姜艳,夏维波,孟迅吾等.FGF23、MEPE和sFRP4在肿瘤性骨软化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5):504-509.
[46] 李梅,夏维波,胡莹莹等.第177例枕骨、髂骨骨破坏-X线片见局部骨骼溶解——伊班膦酸钠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1001-1003.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14.019.
[47] 何晓东,夏维波,邢小平等.妊娠哺乳相关骨质疏松症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4):983-985.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09.14.014.
[48] 夏维波.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相关的骨质疏松症[J].临床内科杂志,2009,26(3):149-151.DOI:10.3969/j.issn.1001-9057.2009.03.001.
[49] 李梅,邢小平,夏维波等.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两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析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9,2(1):65-69.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9.01.012.
[50] WANG Ou,XING Xiao-ping,MENG Xun-wu等.Treatment of hypocalcemia caused by hypoparathyroidism or pseudohypoparathyroidism with domestic-made calcitriol: a prospective and self-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9,122(3):279-283.DOI:10.3760/cma.j.issn.0366-6999.2009.03.008.
[1] 黄慧,徐作军,王立等.Gorham-Stout综合征五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1):23-27.DOI:10.3760/cma.j.issn.0578-1426.2009.01.008.
[2] 夏维波.维生素D在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10-413.
[3] 孙悦,夏维波.芳香化酶抑制剂与骨质疏松症[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6):463-465.
[4] 阳洪波,李乃适,闵寒毅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双眼致盲性白内障一例[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42-14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11.
[5] 苏华,夏维波,姜艳等.唑来膦酸盐治疗Paget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49-151.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13.
[6]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青年女性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97-102.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04.
[7] 裴育,夏维波,邢小平等.VEGF通过MAPK途径上调MC3T3-E1及C2C12细胞中Cbfal基因的表达[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2):120-12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2.008.
[8]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上海医学,2008,31(4):229-230.
[9] 庞莉,夏维波,龚凤英等.北京地区汉族人FGF23基因SNP与青年女性峰值骨量和血磷的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29-33.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1.009.
[10] 阳洪波,何晓东,王鸥等.高钙危象、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阴性、甲状腺区囊肿[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08,1(1):64-66.DOI:10.3969/j.issn.1674-2591.2008.01.015.
[11] 张卓莉,黄慧,侯勇等.结缔组织病合并艾迪生病七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7):503-504.DOI:10.3321/j.issn:0376-2491.2008.07.020.
[12] 夏维波.骨质疏松症的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851-1854.DOI:10.3969/j.issn.1007-9572.2007.22.002.
[13] 周学瀛,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10):1093-1100.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7.10.003.
[14] 庞莉,夏维波.钙敏感受体激动剂: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新药物[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241-243.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7.04.009.
[15]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3):202-205.DOI:10.3760/j.issn:1000-6699.2007.03.004.
[16] 姜艳,孟迅吾,陆召麟等.库欣综合征病人与正常妇女骨密度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4):1695-1697.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7.24.011.
[17] 陈志科,李伟,王鸥等.库欣综合征、点状色素沉着[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5):593-596.DOI:10.3969/j.issn.1001-6325.2007.05.027.
[18] YU Li-yun,PEI Yu,XIA Wei-bo等.Effect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on Runx2 gene promoter activity in MC3T3-E1 and C2C12 cells[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7,120(6):491-495.
[19] 张卓莉,和芳,夏维波等.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例报告[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7,1(1):105-106.DOI:10.3969/j.issn.1673-8705.2007.01.028.
[20]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相关性[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43-47.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7.01.015.
[21] 邢小平,王鸥,孟迅吾等.北京与纽约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483-486.DOI:10.3969/j.issn.1671-2870.2006.06.007.
[22] 宁志伟,王鸥,裴育等.RET基因Cys 634 Trp突变致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A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28(6):799-802.
[23]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密度及胫骨超声速率的改变[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6):499-502.DOI:10.3969/j.issn.1671-2870.2006.06.011.
[24] 岳欣,顾锋,夏维波等.胰岛素瘤的术前定性及定位诊断99例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1795-1797.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22.012.
[25] 于丽云,周学瀛,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绝经前后护骨素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204-207.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6.48.012.
[26] 王鸥,邢小平,孟迅吾等.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表现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2):1798-1801.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22.013.
[27] 宁志伟,王鸥,周洁等.第109例发作性低血糖——垂体瘤——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30-2732.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38.017.
[28] 矫杰,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妇女PPARγ基因C161→T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4):1078-1080.DOI:10.3969/j.issn.1005-2194.2006.14.013.
[29] 夏维波.骨质疏松防治的基本措施[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7):11-13.DOI:10.3969/j.issn.1008-1089.2006.07.005.
[30] 周亚茹,曾正陪,张晶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异常[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294-297.DOI:10.3760/j.issn:1000-6699.2006.03.031.
[31] 刘怀成,邢小平,夏维波等.胫骨定量超声速率在检测代谢性骨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6,12(1):22-24.DOI:10.3969/j.issn.1006-7108.2006.01.006.
[32]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阿仑膦酸钠减弱甲状旁腺素片段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善[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04-107.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6.02.006.
[33] 李伟,向红丁,戴为信等.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35-36.DOI:10.3321/j.issn:1006-6187.2006.01.015.
[34] 夏维波.骨重建在维持骨强度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363-365.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6.06.002.
[35] 夏维波,顾锋,吴韬等.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61-62.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6.01.023.
[36] 矫杰,李梅,孟迅吾等.人甲状旁腺激素片断1-34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3):1794-1797.DOI:10.3321/j.issn:1001-2494.2005.23.009.
[37] 夏维波,李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其他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11):6-9.DOI:10.3969/j.issn.1008-1089.2005.11.003.
[38] 夏维波.运动对骨骼健康的八大益处——选择运动,防止骨松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的解析[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20):7.
[39] 徐苓,夏维波.26届全美骨矿盐研究学会年会会议纪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315-318.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5.05.010.
[40] 孟迅吾,夏维波.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预防跌倒和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25(5):292-295.DOI:10.3760/cma.j.issn.1673-4157.2005.05.002.
[41] 李乃适,伍学焱,覃舒文等.胰岛素制剂过敏的临床特征与处理--附7例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360-362.DOI:10.3321/j.issn:1006-6187.2005.05.016.
[42] 张化冰,潘慧,李方等.奥曲肽显像诊断肿瘤性骨软化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75-2376.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33.020.
[43] 夏维波,王淑雅,孟迅吾等.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原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6):469.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5.06.034.
[44] 贾宁,黄程锦,李文慧等.下颌骨肌纤维母细胞瘤合并低血磷抗维生素D骨软化症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55.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23.021.
[45] 夏维波.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评价[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5,28(9):3-6.DOI:10.3760/cma.j.issn.1673-4904.2005.09.002.
[46] 夏维波,李梅,孟迅吾等.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227-228.DOI:10.3760/j.issn:0578-1426.2005.03.027.
[47] 裴育,孟迅吾,周学瀛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影响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32-34.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5.10.025.
[48] 王鸥,孟迅吾,邢小平等.北京地区汉族年轻妇女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钙敏感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1):114.
[49] 李梅,矫杰,孟迅吾等.甲状旁腺素片段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转换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5):335-338.DOI:10.3760/j:issn:0376-2491.2005.05.015.
[50] 姜艳,孟迅吾,邢小平等.小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1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50-752.DOI:10.3969/j.issn.1005-2224.2004.12.017.

㈥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低血糖病因很多,据统计可多达100种疾病,近年来仍在发现其他病因。本症大致可分为器质性低血糖。(指胰岛和胰外原发病变,造成胰岛素、C肽或胰岛素样物质分泌过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无原发性病变,而是由于营养和药物因素等所致);反应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

10314例尸检中证实44例(0.4%)为胰岛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调控,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肝脏、胃肠、营养、以及运动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一些胃肠激素等。降糖激素仅有胰岛素及C肽。血糖升降还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禁食48~72h,剧烈运动,饮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儿及老年人血糖往往偏低等。低血糖也可由长期糖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肝糖原分解酶减少,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胰岛素与C肽或其他降糖物质增多,组织消耗血糖过多,以及一些中毒因素如水杨酸和蘑菇中毒等皆可诱发低血糖综合征。

低血糖症不是疾病诊断的本质,它是糖代谢紊乱的一个标志。凡确系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内者,可诊断为低血糖症。但其病因的诊断则比较困难而且较为复杂,常见的低血糖症分为:①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②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③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内分泌代谢性低血糖:

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过剩:器质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A.胰岛素瘤,腺瘤,微腺瘤、癌,异位胰岛素瘤;B.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细胞弥漫性增生症;C.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伴胰岛素瘤;D.胰管细胞新生胰岛。

相对性胰岛素增多: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减少;B.糖尿病肾病和(或)非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晚期;C.糖尿病分娩的新生儿;D.活动过度和(或)食量骤减。

非胰岛B细胞肿瘤性低血糖症:A.癌性低血糖症,诸如:肺癌、胃癌、乳癌、胰腺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盲肠癌、结肠癌、肾上腺皮质癌、类癌等;B.瘤性低血糖症,诸如:间质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网状细胞肉瘤、梭形细胞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间质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高恶神经节旁瘤等。

②抗胰岛素激素缺乏:常见脑垂体功能低下,垂体瘤术后、垂体瘤放疗后或垂体外伤后;单一ACTH或生长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黏液性水肿;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多腺体功能低下。

(2)糖类摄入不足:

①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

②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

③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

④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3)肝脏疾病性低血糖症:

①肝实质细胞广泛受损。

②肝酶系糖代谢障碍。

③肝糖原消耗过度。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1)1型糖尿病早期。

(2)胃大部切除术后,又称饱餐后低血糖症。

(3)胃肠功能异常综合征。

(4)儿童、婴幼儿特发性低血糖症(含先天性代谢紊乱)。

(5)特发性(即原因不明性)功能性低血糖症及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3.药物(诱导性)低血糖症

(1)降血糖药诱导性低血糖症:

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相对过大或不稳定性糖尿病;②磺脲类降血糖药,尤其是格列苯脲(优降糖)较多见;③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降血糖药较少见。

(2)非降血糖类药诱导性低血糖症:常见有柳酸盐类、抗组胺类、保泰松、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类、异烟肼、酚妥拉明、利舍平、甲巯咪唑、甲基多巴、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性低血糖症等,约50种药可诱发低血糖症。

4.无症状性低血糖症

(二)发病机制

低血糖以损害神经为主,脑与交感神经最重要。1971年,Briely发现低血糖脑部病变与局部缺血性细胞病变相似,基本病变为神经元变性,坏死及胶质细胞浸润。脑代谢能源主要靠葡萄糖,神经细胞自身糖原储备有限,依靠血糖来供应。而神经系统各部分对低血糖敏感性不一致,以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尾状核及苍白球最敏感。丘脑、下丘脑、脑干、脑神经核次之。最后为脊髓水平的前角细胞及周围神经。组织学改变为神经细胞核的染色质凝集与溶解,核膜不清,胞浆肿胀,内含小空泡及颗粒。1973年,Chang给小鼠注射人胰岛素2单位后,15~20min小鼠嗜睡,30~75min小鼠肌阵挛,有癫痫发作,40~120min进入昏迷期。嗜睡期小鼠血糖由6.72mmol/L(120mg/dl)减少至1.18mmol/L(21mg/dl),昏迷期小鼠血糖水平仅为1.01mmoL/L(18mg/dl)。

糖、脂肪与氨基酸是神经代谢中能量的来源,这些物质氧化后放出能量储存于ATP及磷酸肌酸中,待需要时释放。糖与氧减少时,ATP磷酸肌酸,神经节苷脂中的结合葡萄糖合成减少,由于ATP少,而核苷酸合成也减少,导致神经功能减退。低血糖时高能磷酸盐复合物的代谢及神经功能不仅与血糖水平有关,而且与氧分压的关系也很密切,低血糖时由于脑氧摄取降低,葡萄糖的摄取率也受抑制,单纯依赖糖不足以维持氧化代谢水平,必然影响脂肪酸及氨基酸的代谢,脑磷脂分子水平可下降35%。脑组织在低血糖时,大脑皮层先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受累,波及中脑,最后延脑受损而发生一系列临床异常表现。当血糖降低后,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可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回升达正常水平。

建立相关的葡萄糖的对抗调节机制(又称反调节激素),是为了防止血糖明显下降威胁大脑功能的保护机制。葡萄糖对抗调节损伤是指不能保持血浆葡萄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或不能阻止血糖进一步下降的状态。

1.低血糖症对抗(反调节)激素的分泌已被广泛关注。人试验性诱导减弱胰岛素的作用是恢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抑制肝糖原释放,增加周围胰岛素诱导葡萄糖的利用,导致低血糖的激发因子,使部分血浆胰岛素的下降逆转。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避免引起低血糖症的血糖水平是关键。对抗调节激素的分泌能胜过胰岛素的作用,甚至在血浆胰岛素浓度未下降时也是如此。在对抗调节激素中,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等具有明显的对抗胰岛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在血浆葡萄糖下降至阈值时立即分泌,迅速诱导肝葡萄糖的异生。这些激素的各自作用对肝葡萄糖产生是相似的。因此,任何一个激素的反应不足,不能完全损伤葡萄糖对抗调节功能。临床上1型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时,胰高糖素的分泌明显减少。肾上腺切除后给予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替代同时又接受α、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的病人的葡萄糖对抗调节是正常的。特殊类型糖尿病人病后数年,由某些原因使胰高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对抗激素的不足,导致这些病人严重的或长时间低血糖的倾向。

2.对抗调节激素不仅对于血糖的恢复有作用,而且对维持后期葡萄糖的稳定也是重要的。但在高血糖时对于维持肝葡萄糖的持续输出,类固醇激素和生长激素有显着作用,在低血糖恢复期间这些激素与肾上腺素共同作用可减少外周葡萄糖的利用。其作用可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如FFA被刺激释放)。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因肝葡萄糖释放损伤,周围葡萄糖摄取减少成为低血糖恢复的关键。长期垂体低功、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多种对抗激素的不足也是造成严重的低血糖重要原因。

3.激素对低血糖的对抗调节功能损伤是常见的。一些胰岛细胞瘤病人,对抗调节激素分泌减少,但术后可逆转这种现象,临床葡萄糖对抗调节的损伤特点是不被察觉的低血糖症,这是该病肾上腺反应损伤的结果,将会导致严重延长的低血糖症。

4.在保持禁食状态中的正常血糖水平,主要依赖以下3个因素:

(1)基础激素水平环境,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和胰岛素分泌减少。

(2)完整的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

(3)肝葡萄糖生成增多及周围利用葡萄糖减少。但严重的防御损伤将导致严重延长低血糖症。

㈦ 苗毅的人物细节

深厚的学术造诣,精湛的医疗技术
1995年,已在普外科临床和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苗毅前往比利时鲁汶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异国他乡漫长的岁月中,他克服了语言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教室-实验室-宿舍的单调生活,就连保安也知道实验楼上那盏每夜亮到最后的灯是“中国人苗医生的”。5年艰苦的努力,让他学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科研技术,获得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博士学位(PhD),为国际上第一位获得射频肿瘤灭活领域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他发明的射频新型电极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使用新型电极,肿瘤消融的范围可从原先的直径几公分扩大到十几公分,许多本已无法手术的肿瘤患者因此得到治疗机会。因此而荣获比利时皇家放射学会颁发的年度“杰出科学研究奖”,并获得美国专利一项。
苗毅从医30年,除了射频消融肿瘤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外,他还是国内知名的胰腺外科专家。苗毅擅长主持各种危重病人、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每年亲自为300多名患者施行各类疑难手术,开展各类胰腺手术近千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500余例,胰体尾切除100余例。还施行胰岛细胞瘤等胰腺内分泌肿瘤切除术近100例,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低,达到了本专业的先进水平。他还成功地为一位88岁高龄的患者施行高难度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打破了“年龄是该手术禁忌证”的传统观点。他主持开展了多项微创新手术,例如腹腔镜下胰岛素瘤摘除、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建立了普通外科的ICU,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条件。较早在国内应用腹腔镜进行胰腺外科手术,成为在此方面屈指可数的研究中心之一。
执着忠诚的事业追求,廉洁无私的大医风范
清晨七点多,带领各级医师认真细致地查房;八点多为等候多时前来求医的外地病人看片子;九点钟拎着手术眼镜便上台了;手术台上一站就是连续七八个小时;下午三四点钟的一包泡面打发了当天的午饭;吃完饭再赶去为兄弟医院的病人会诊;做完手术回来已是夜幕降临,匆匆吃完晚饭,还要为了完成杂志社的约稿伏案到凌晨二三点钟……这就是苗毅忙碌却又最平常的一天。当别人都惊讶于他“超人”的充沛精力时,他只是爽朗地笑笑“我块头儿大,吃的消!”的确,他身高1.84米,身材魁梧的像运动员,却有一双修长、灵巧的手,无数台手术的磨练甚至让光滑轻巧的不锈钢手术钳在他手上磨出厚厚的老茧,苗毅坦言,自己太爱外科医生这个职业了,每当看到奄奄一息的病人因自己的手术而重新站起来,那种喜悦与欣慰是难以言表的。他说,如果不拿手术刀,他会少活10年。
“红包”、回扣向来是卫生行业的敏感问题,也是病人关心的热点,然而经过苗毅救治过的病人从不用为“红包”问题绞尽脑汁,因为病人们私下都悄悄流传着,凡是给他送红包的都会吃“闭门羹”!他时常教育科里年轻医师的一句话就是“无论穷富,病人的钱都是看病用的。患者来医院诊治,是出于对医院、对专家的一份信任,这份‘性命相托’的信任是决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科研实践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领路人
除在临床上有深厚造诣外,苗毅在科研上也硕果累累。他主持完成和承担了10多项国家、省及国际合作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获部、省、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余项。2006年,以苗毅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开展的“实体肿瘤射频原位灭活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及参编中文专着5部,英文专着1部,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和合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SCI引证指数累计超过511次。2002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空冷却射频电极(专利号:ZL 01 2 38343.0);2003年获得美国专利(United States Patent)Cooled-wet electrode (专利号:US 6,514,251 B1)。

㈧ 胰腺瘤的胰岛细胞瘤

胰岛细胞瘤多发生在胰腺尾部和体部,大多为单发,仅有少数呈多发。肿瘤大小不一,平均直径约1-2厘米。质稍硬,圆形,呈红色或紫红色。胰岛细胞瘤由类似胰岛细胞的瘤细胞组成团块或条索,有结缔组织相隔,约4/5病例为良性,瘤体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界线分明。恶性者仅占1/5,可在早期出现附近淋巴结及肝脏转移。大约20%的胰岛细胞瘤,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但低血糖与肿瘤不成比例。长期血糖过低,可引起中枢神经血糖供应不足的症状。故患者在空腹时,尤其早餐前或剧烈劳动后,常出现胰岛素休克症状,诸如疲乏无力,困惑不安,甚至出现谵妄、惊厥、昏迷等现象。在发病时,血糖常在50毫克以下,若当即口服或静注葡萄糖液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而此类病人常因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多次进食,口服糖类而引起肥胖症。

㈨ 胰腺炎能治好吗

第一,要看是重症还是普通胰腺炎!第二,可以去当地大型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普通外科看病。消化内科一般来说可以治普通胰腺炎,普通外科重症和普通胰腺炎都可以治。第三,如果你经济实力比较好,建议去有专门胰腺中心的医院,比如武汉协和医院的胰腺外科中心,这样比较专业。武汉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胰腺及其相关疾病的专业治疗中心。现有定编床位46张,重症监护病床10张,拥有ERCP内镜系统、呼吸机、床边B超、胃粘膜PH值监测仪、监护仪等重要设备。临床业务重点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与胰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目前年收治胰腺炎病人700余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00余例;胰腺癌300余例;其他胰腺基本如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内分泌肿瘤近200余例。本中心依托单位协和医院普外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的重点科室。我胰腺中心拥有一支稳定、雄厚而有影响的学术梯队,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中级职称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学科带头人王春友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及WJG等期刊的编委或副主编。胰腺外科目前承担十一五攻关子项目、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6项、部省级课题20余项。在上述课题资助下,我们的团队致力于特殊类型胰腺炎独特病理生理机制、胰腺癌干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已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同时我们也投入力量在胰腺移植、胰岛移植等方面作出了大胆尝试。迄今为止,我中心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19名。我们还承担着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救治方案的细化》,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胰腺外科人才,为我国的胰腺外科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中心以努力提高胰腺疾病的诊疗水平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尽量降低治疗费用为己任,在院、科各级领导的指导下,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10年来在胰腺疾病的诊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救治平台建立与细化策略的实施,制定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脏器功能保护及分阶段营养支持细化方案,使救治成功率上已经从国内报道的60%~70%提高到95%以上。《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救治方案的细化研究》已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随着收治的病例数和手术例数逐年增加,在肿瘤治疗方面,胰腺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成功率得到了稳步提高,并基本稳定在70%左右。随着技术的日趋熟练,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目前已稳定在3%以下,五年累计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2%,远低于文献报道的3-5%平均水平。业务服务范围:重症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常见诱因为胆道结石、酒精、高血脂等,常引起胰腺坏死、出血、胰周脓肿、假性囊肿、肠道穿孔、肠道梗阻以及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严重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高达30%~40%。本中心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早期积极应用体液复苏,维护器官功能和血滤等现代治疗方法,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针对患者有无胆道结石、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出血、假性囊肿以及胃肠道并发症,实施个体化手术治疗。通过上述现代化综合治疗,本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成功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胰腺炎在以下情况需手术治疗:早期:暴发性胰腺炎,腹腔高压,腹膜炎。后期:胆道疾病,胰腺周围组织大量坏死,感染,血管腐蚀出血,假性囊肿形成,胃肠道穿孔或梗阻。胰腺及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主要症状为腹痛、上腹不适、食欲不振、黄疸、消瘦、腰背痛等,易与胃肠道、胆道等疾病混淆。由于症状不典型、发现晚,国内外报道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仅为30%左右。本中心通过科学的术前评估和改进的手术切除技术,将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提高到近70%。本中心还在国内率先开展胰腺癌的区域灌注化疗,提高了药物对肿瘤的杀伤效应,减少了副作用。通过综合治疗,有效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他胰腺相关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内分泌肿瘤(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为胰岛素瘤)。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30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