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县有多少人口
Ⅰ 柳河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区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3349平方公里,人口38万。全县辖11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隶属通化市。
柳河历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时期为肃慎氏南界,经千年朝代更迭,历史沧桑,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建县,距今已近百年。
柳河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属长山系的龙岗山脉横亘柳河全境,构成了山地、丘陵和沟谷平原互为交错的自然地貌。多样的土壤类型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全县林地总面积为33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66.69%,森林覆盖率为55,6%;耕地面积98万亩,其中旱田68万亩,水田30万亩,占幅员面积的13.5%。全县水源较为充足,水域面积9.45万亩,主要河流有一统河、三统河、窝集沟河和哈泥河,总长度250.2公里。全县平均海拔400米,属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平均降水750毫米,平均日照255l小时,无霜期126——138天左右。
柳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达700多种,其中中药材植物522种。被誉为“东北新三宝”的人参、林蛙、鹿茸驰名中外并有可观的产量,以人参、细辛、天麻、贝母、五味子为代表的中药材数量众多;以山葡萄、山野菜、黑木耳、元蘑为代表的果品山珍质量上乘;以林蛙、山鸡、鹿、狍为代表的山区特有珍稀野生动物十分珍贵。所有这些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柳河土特产品系列,倍受中外客商赞誉。柳河地下矿藏极为丰富,全县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达25种,黄金、铁矿石有较高的品位,煤、石膏、铜、铬、泥炭、白岩、大理岩、钾长岩、石灰石、硅石、矿泉水等有极为丰富的储量。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柳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显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0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l8,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农业总产值6,7亿元。
柳河农业发展迅速。全县以生产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正常年粮豆总产量35万吨,提供商品粮18万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近年来,围绕建设效益农业,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以发展鸡、猪、烤烟、葡萄和林业五大产业为重点,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基地产业建设步伐,建立了6个科技示范区,经济作物面积已达到旱田面积的40%,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8元。生态林业建设成果显着。全县林木蓄积量达1313万立方米,每年可产红松、落叶松、柞、榆、杨、楸、椴、桦和黄菠罗等优质木材6万立方米。畜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以华龙公司、凯帝公司为龙头的养鸡、养猪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远销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家。
柳河工业稳步发展,全县工业企业156家,其中,国有企业29家、集体企企45家、股份制企业23家、私营企业55家、合资企业4家。近年来,全县坚持工业富县指导思想,以医药、食品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全县12户医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01年末,全县医药企 业可投入“GMP”改造资金1.5亿元,通化紫金药业有限公司、长白山制药有限公司将率先通过“GMP”改造认证。目前,医药、食品两大支柱产业的总资产已达8.67亿元,固定资产3.96亿元,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4.9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高。华龙公司“高酸浓缩山葡萄汁系列开发”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星火项目,致明阻燃公司“新型耐火手套及布料产品开发”被列为省级星火项目,化工总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汽车车箱底板”已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华龙牌鸡系列产品、葡萄酒系列产品、红石牌石棉制品、明珠牌玻璃钢制品以及孚舒达、维V、复心片等名牌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有很高知名度;胆利欣、新咳喘灵、醒脑再造丸、高效节能风机等19个新产品已投入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以香雪兰葡萄酒有限公司、梦思特葡萄食品有限公司、酏园食品酒业有限公司、古源保健品厂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私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税收占财政收入的27.8%。
柳河城乡环境建设成果显着。县城柳河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内共有道路30条,总长34公里,总面积39万平方米,铺装率达到79%,人均道路5.5平方米。全长5.36公里的柳河大街平坦笔直,横贯全城;镇内绿地面积达2224亩,人均绿地4.72平方米;管道煤气进入千家万户,供气用户达6960户;城乡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6.6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8.l平方米。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齐备,卫生、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县医院、中医院为主体的三级医疗网络已经形成,医疗技术水平显着提高;县医院现有固定资产2416万元,其规模、设备和技术水平均达到省内县级医院一流水平,医疗服务半径不断扩大,现拥有全身滑环式螺旋CT机、核磁共振显像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仪和数字减影等先进医疗设备,可成功开展胸、腹、脑外科等高难手术及各种辅助诊断检查。全县有线电视网发展迅速,城乡用户达到3.8万户,镇内可收看22个频道的有线节目,乡镇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的目标。全县有中小学校263所,学生6万余人,教职工5000余人,校舍面积达29.3万平方米。柳河一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通化地区名列前矛,自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以来,全县共考入大专以上院校5000余人,考入幼师、中专6000余人。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柳河县在校舍建设、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等方面被评为先进县,特别是“普九”教育和学校卫生工作已成为国家合格县和试点县。柳河交通四通八达,快捷方便。梅集铁路纵贯柳河全镇,每天均有直达北京、青岛、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的直(特)快列车;县城至省会长春234公里,驱车可当天往返;县内公路成框成网,梅通一级路建设在即,长白线横穿柳河东部,六朝线、柳样线水泥路已建成通车,两纵两横“井”字型公路主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县现有水泥路180公里,已有68%的乡镇通了水泥路或油路。电信事业发展较快,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各大城市,城乡电话占有率达到12.31部/百人;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提供了更为方便的通信服务。全县移动用户达到2.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00户,使柳河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
柳河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距县城35公里的罗通山以其神秘的古迹传说与隽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距县城7.5公里的三仙峡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长白山森林特征和气势恢弘的福兴寺庙宇吸引众多游客,身居罗通山和三仙峡,确有回归大自然之感受。
柳河住宿购物十分方便。镇内以柳河宾馆、华龙宾馆、金源宾馆为代表的众多宾馆以其完善的服务设施、热情周到的服务,使人留连忘返;以洋铖商业中心、工商大厦、星河大厦和农贸大厅为代表的商业贸易区,可以满足各界朋友的购物需求。
Ⅱ 柳河县几个镇
截至2019年7月,柳河县有13个镇。
13个镇分别为:柳河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驼腰岭镇、三源浦朝鲜族镇、圣水镇、凉水河子镇、罗通山镇、安口镇、向阳镇、红石镇、亨通镇。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全县辖区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
柳河紧连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和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位于通丹经济带、长吉图一体化、沈阳都市圈的辐射区,是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的重要节点县。
距离集安中朝口岸200公里、丹东港330公里、大连口岸530公里。通化三源浦机场直飞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四白高速铁路进入可研编制阶段;通梅、鹤大、辉白三条高速公路在柳河交汇;通梅一级公路贯穿全境。
柳河成为吉林省东南部空中交通始发地、高速公路中心点和陆路干港结合部。
(2)柳河县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柳河县的历史沿革:
柳河县地域最早为肃慎族居住地。
战国时属燕国领地。
秦时为辽东所属。
汉武帝时为玄菟郡辖地。
汉代,扶余族兴起,建立高句丽地方政权,柳河之地为其辖境。
唐朝时,隶属于安东都护府。渤海时,一部分属渤海鸭绿府正州,一部分属长岭府河州。
辽时,隶属东京道。
金时,隶属咸平路咸平府。
元朝时,隶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
明朝时,隶属建州卫。
清康熙十六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为盛京将军辖地,清初为盛京围场中的鲜围场,属封禁重地,设兵巡守。不准入境拓垦、打柴、放牧,只许为皇家采掘参茸、山珍、猎牲等做为“贡鲜”。因进此山采参必须先“到部领票”放行,此地故又名票山。
清咸丰年间,因流民进入私垦,已渐弛禁。
清同治十二年起,经盛京将军崇实奏准,在本境设地局,丈放荒地,招民开垦。从此,正式开禁,流民渐增,从事农耕。
清光绪二年,招民开垦。
清光绪三年,盛京将军崇实奏请“鲜围场”弛禁,同年旨准,设通化、怀仁、宽甸3县。本境属其北境养字路共20保。
清光绪四年设柳树河子分防,置县丞缺。强令围场内的垦户,迁往一统河和三统河两岸,加速了柳河地域的开发。
清光绪五年。一统河从镇西北流过,柳树河从镇东北流过,三道沟河从镇西南流过,该镇街区几乎被天然河流从四面包围。
清光绪二十八年,撤销通化县驻柳树河子的县丞,析通化县北境置柳河县,将南龙岗山脉以北,原通化县属北境养字路共20保辖地,划归柳河县领属。隶属海龙府。
清光绪三十二年,为县直辖,后更名柳河镇。
清光绪三十三年,柳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清宣统元年,隶属奉天省东边道海龙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
1920年,直属奉天省。
192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柳河县活动。
1928年,张作霖于此设东边道镇守衙门,领10县。
1929年,直隶于辽宁省,为三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日伪政权成立后,伪柳河县隶属伪奉天省。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集家并屯”后,改为街村制,称县城为柳河街。
1937年,改属伪通化省,直至日伪政权垮台。
1945年10月15日,成立柳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通化专员公署。
1946年5月18日,柳河县改属辽宁省通化专员公署。
1947年2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收复县城,县民主政府从游击区迁回柳河镇。仍属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
1947年5月撤销海柳清联合县,恢复原三县建制。
1948年9月 4日,改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18日,划归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属辽东省。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6月,归辽东省直辖。
1954年8月21日,划归吉林省通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属通化专区。
1985年4月13日,撤销通化专区后,改属吉林省梅河口市,属梅河口市管辖。
1986年1月改属通化市。
Ⅲ 柳河有多大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 邮编:135300 区号:0435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柳河县位于吉林东南部长白山区,隶属通化市。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地处东经125°17′~126°35′,北纬41°54′~42°35′。东北与辉南县接壤,东与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县、靖宇县相连,北与梅河口市毗邻,南与通化县相依,西与辽宁省清原县、新宾县交界。东西两极点长107公里,南北两极点宽76.5公里,幅员面积3348.3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地质气候
柳河县地质构造分属东西向、华夏系、新华夏系3个地质构造体系,或单独出现,或复合一起形成境内的地质构造轮廓。柳河县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境内地表由中低山地、丘陵、熔岩台地和河谷盆地构成,互相交错分布全境。中低山地由南龙岗、北龙岗、老岭、罄岭4条山脉组成,占全县总面积的70%,最高山峰羊岔上掌海拔1 293米。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一统河、三统河流域,占全县总面积的10%。熔岩台地分布在县境东南部,属龙岗火山群,占全县总面积的5%。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的沿河两岸,占全县总面积的15%。柳河县地势多在海拔400~1 000米之间,其基本特征是东南、西南高,东北低,从东南、西南向东北倾斜。柳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 1986~2000年年均气温5.5℃,6月~8月月均气温19.5℃、22.5℃、21.1℃,年均日照2 479小时,年均降水量736毫米。
[编辑本段]建制区划
全县辖13镇、2乡,1个民族乡,219个行政村。居民101 012户,总人口3750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35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8%。全县有20个民族,19个少数民族人口40 37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8%。县城柳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全县辖:柳河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驼腰岭镇、三源浦朝鲜族镇、圣水镇、凉水河子镇、罗通山镇、安口镇、向阳镇、红石镇、亨通镇、时家店乡、柳南乡、姜家店朝鲜族乡。
Ⅳ 柳河的车可以去梅河口检车吗
可以
柳河县,隶属吉林省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西北部,总面积3348.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柳河县户籍人口357023人。
截至2020年,柳河县下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清,置柳河县。1986年,改属通化市。
柳河县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国家卫生县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0年4月1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柳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Ⅳ 柳河的由来我想知道
柳河县因驻地柳树河子屯得名。
柳河县地域最早为肃慎族居住地。
战国时属燕国领地。
秦时为辽东所属。
汉武帝时为玄菟郡辖地。
汉末,扶余族兴起,建立高句丽地方政权,柳河之地为其辖境。
唐朝时,隶属于安东都护府。渤海时,一部分属渤海鸭绿府正州,一部分属长岭府河州。
辽时,隶属东京道。
金时,隶属咸平路咸平府。
元朝时,隶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咸平府。
明朝时,隶属建州卫。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为盛京将军辖地,清初为盛京围场中的鲜围场,属封禁重地,设兵巡守。不准入境拓垦、打柴、放牧,只许为皇家采掘参茸、山珍、猎牲等做为“贡鲜”。因进此山采参必须先“到部领票”放行,此地故又名票山。
清咸丰年间,因流民进入私垦,已渐弛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起,经盛京将军崇实奏准,在本境设地局,丈放荒地,招民开垦。从此,正式开禁,流民渐增,从事农耕。
清光绪二年(1876年),招民开垦。
清光绪三年(1877年),盛京将军崇实奏请“鲜围场”弛禁,同年旨准,设通化、怀仁、宽甸3县。本境属其北境养字路共20保。
清光绪四年(1878年)设柳树河子分防,置县丞缺。强令围场内的垦户,迁往一统河和三统河两岸,加速了柳河地域的开发。
聚落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一统河从镇西北流过,柳树河从镇东北流过,三道沟河从镇西南流过,该镇街区几乎被天然河流从四面包围。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撤销通化县驻柳树河子的县丞,析通化县北境置柳河县,将南龙岗山脉以北,原通化县属北境养字路共20保辖地,划归柳河县领属。隶属海龙府。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县直辖,后更名柳河镇。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柳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清宣统元年(1909年),隶属奉天省东边道海龙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九年(1920年),直属奉天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作霖于此设东边道镇守衙门,领10县。
1929年(民国十八年),直隶于辽宁省,为三等县。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日伪政权成立后,伪柳河县隶属伪奉天省。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集家并屯”后,改为街村制,称县城为柳河街。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改属伪通化省,直至日伪政权垮台。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年)10月15日,成立柳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通化专员公署。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5月18日,柳河县改属辽宁省通化专员公署。同年7月21日,改为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所属。同年10月 14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柳河县城后,成立柳河县政府。归国民党的安东省管辖。柳河县民主政府转移到山区开展游击活动,仍属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同年12 月,组建海柳清联合县,管辖海龙县的山城镇、大荒沟、吉乐三个区,清源县的南山城子、南杂木等地。
1947年2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收复柳河县城,县民主政府从游击区迁回柳河镇。仍属辽宁省第四专员公署。
1947年5月撤销海柳清联合县,恢复原三县建制。同年7月20日,柳河县归安属安东省。
1948年9月 4日,改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18日,划归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属辽东省。
1952年6月,归辽东省直辖。
1954年8月21日,划归吉林省通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属通化专区。
1985年4月13日,撤销通化专区后,改属吉林省梅河口市,属梅河口市管辖。
1986年1月改属通化市。
Ⅵ 吉林省柳河县各乡镇各有多少人口
全县辖13镇、2乡,219个行政村。居民114937户,总人口37456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08042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6%。全县有20个民族,19个少数民族人口4037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县城柳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和交通中央。
柳河镇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位于柳河县西部,是柳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322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59个自然屯,总户数35,352户,总人口112,188人,其中农业人口36,530人。耕地面积5,935公顷,林地面积17,018公顷。全镇有党组织44个,党员1319人,其中农民党员904名。
三源浦朝鲜族镇位于柳河县西南部,是国家级重要建制镇,距县城45公里,距通化市53公里,交通便利,通梅一级公路和集锡铁路斜贯本镇,城镇基础设施完备,商业网点密集,市场秩序规范,是周边四个乡镇的经济、贸易、文化、服务中心。全镇幅员面积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44.8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283.5公顷,旱田面积2561.3公顷;水域面积1215公顷;林地面积10233公顷。全镇共有20个行政村,39个自然屯,8674户,30386口人,其中农业户数6147户,农业人口23010人,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2个街道,4个居民委,52个居民小组,镇区内人口为6777。全镇有5个鲜族村,朝鲜族人口为493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6.1%;劳动力总数15144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6495人。。
..........
柳河县政府网站都有数据发布的。
Ⅶ 2020年通化人口多少
230万。
全市幅员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辖梅河口市、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东昌区、二道江区7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5个省级开发区,梅河口市是全省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市,集安市是全省加快开放发展试点市。
(7)柳河县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东经125°71′~126°44′,北纬 40°52′~42°49′之间。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北连辽源市、吉林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北长238公里,东西宽108公里。
全市三分之二以上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南部是鸭绿江与浑江之间的老岭山区,中部是浑江与辉发河之间的龙岗山脉,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势地貌。海拔最高为老岭山脉东秃顶子1589米,最低海拔为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林村108米。
Ⅷ 柳河县属于哪个市
隶属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隶属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地处东经125°17′~126°35′,北纬41°54′~42°35′。
东北与辉南县接壤,东与白山市八道江区、江源县、靖宇县相连,北与梅河口市毗邻,南与通化县相依,西与辽宁省清原县、新宾县交界。东西两极点长107公里,南北两极点宽76.5公里,幅员面积3348.3平方公里,人口为38万(2007年)。
柳河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重点中成药生产县、苗木交易市场、烤烟种植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山葡萄酒之乡、火山岩稻米之乡、书法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及省级卫生城、重点生态示范县。
Ⅸ 通化地区共计多少万人口
截至2017年底,通化市总人口为217.1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2万人,出生率为7.46‰,比上年上升0.93‰;死亡人口3.3678万人,死亡率为15.51‰,比上年上升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8.04‰,比上年下降10.24‰(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9‰)。
通化地区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二十四个民族。
(9)柳河县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通化市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下辖东昌区、二道江区两个区,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三个县,代管集安市、梅河口市两个县级市。
1、地理位置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东经125°10'--126°44',北纬40°52'--43°03'之间。
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北连辽源市、吉林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北长228公里,东西宽108公里。全境幅员面积1.56万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通化市三分之二以上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南部是鸭绿江与浑江之间的老岭山区,中部是浑江与辉发河之间的龙岗山脉,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势地貌。
3、气候
通化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5.5℃,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常年平均在零下1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达-33℃。
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在2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6℃。通化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有87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60%以上。年日照时数有2200小时。
4、水文
通化市境内有河流千余条,分归鸭绿江、松花江水系。最大河流有鸭绿江、浑江、辉发河。
中朝界河鸭绿江流经通化市至辽宁省丹东市入黄海,境内流长203.5公里,流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
浑江流经白山、通化、桓仁、集安汇入鸭绿江,流域面积4371平方公里。
5、水资源
通化市浅层地下水天然来源是以大气候降水为主,其补给量与降水量与降雨季节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浅层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9.473亿立方米。
地下水平均埋深2.56米至3.42米。平均水温7.8℃至91℃。地下水成份以基岩裂隙水为主,由于沟谷深且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多以泉及河川基流的形式涌淤地面,水质成份较好,矿化度一般都低于1毫克/升,属于淡水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通化 (吉林省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