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斗机差美国多少
Ⅰ 中国现在最好的战机跟美国的相差多远
美国:F22(部署了一百多架了,现在因为太贵,停产了)、F35(即将列装),属于第4代战机(俄罗斯管它叫第5代)
中国:歼10、歼11系列,属于第3代战机。
美国的航空工业发展了快一百年了,中国才几十年。
从划代上看差了一代,就像十几岁孩子和几十岁的成年人的差距。
差距:
1、发动机是差距最大的地方,现在歼10、歼11的发动机全部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寿命短,爱出毛病;国产的发动机比如“太行”“秦岭”发动机还不稳定,在试飞、测验。
2、雷达发现距离太近,抗干扰的能力太弱,容易上当,所以超视距攻击能力弱。
3、隐身能力差,F22等第四代战机正面的雷达系数是0.1,而歼10大概是3-5。
4、不能超音速巡航,但是这在实战中意义不大,没什么用哦。
5、导弹没有人家先进,没有人家打的远,准。
6、制造工艺差,就是服役时间短,粗糙,不耐用,爱出毛病。
优点还是有滴:就是便宜~F22太贵了,一架要一亿多呢。
Ⅱ 中国的现役飞机和美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从飞机的种类说:1、固定翼战斗机,F15,F16,F18为代表的美第三代战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经服役,中国的苏27系列在90年代中期服役,从这个差距说落后15年左右,如果按中国自研的J10算,落后25年左右。第四代战机F22在2007年开始列装,F35今年也列装并且已经开始出口,中国的四代机正在试飞,美国的F22在90年代初已经在试飞,从试飞时间算中国落后15-20年左右,正式列装时间上算应该落后10年左右,并且在性能上不能与F22匹敌,应该和F35差不多。
2、运输机。美国的C系列运输机,中国无法与之相比,早期的C130.,后续的C141,C5,C17。中国落后的时间没法算。另外还有直升机运输机。支奴干,鱼鹰是比较出名的,中国没有类似的机型。
3、旋转翼战斗机,阿帕奇是经典的重型战斗直升机,中国2010年开始列装的武直10落后20年左右。性能也与之差一大截。
当然拖后腿的主要是发动机,中国的发动机惨不忍睹,如果发动机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就都解决了。
Ⅲ 战机数量对比:美国13200架,俄3800架,中国是多少
在上世纪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利用空军给全世界上了一课,什么才是现代化战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各国意识到制空的重要性,纷纷搞起了各自空军的建设,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各国的空军发展都还搞得不错。而在衡量各国的空军实力上,拥有的战斗机数量就是一个很好的评估标准,毕竟现代化作战,靠的就是先进武器装备的交锋,所以称得上大国的,通常战机数量都不会太差劲。而咱们今天要谈的,就是目前综合实力排在世界前三的中美俄,他们目前在役的战机分别有多少呢?
综上我们就知道了,中国的战斗机数量没有美俄多,尤其是美国,把整个世界都甩开了。但中国最不怕的就是创新和顽强拼搏,目前咱们的六代机应该也在开始研发,中国空军是未来可期的。
Ⅳ 中国与美国的军事差距有多大
中国军事实力相当于美国的36%科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20%教育实力相当于美国的12%天基力量:中国仅为美国的5%。
Ⅳ 中国的歼10战机相当于美国的F几战斗机
中国的歼10战机相当于美国的F16战斗机。
歼一1O和F一16性能对比:
空战机动性的对比F一16在设计之初主要突出空战格斗,也就是互相"咬尾"的空战模式,为此采用了中等展弦比、中等后掠角的机翼。这种机翼在亚跨音速条件下具有较低的诱导阻力,适合稳定盘旋机动,但是超音速阻力较大,不利于超音速飞行。F一16采用的边条翼布局可以非常明显地增大机翼的升力,提高失速迎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诱导阻力。机翼采用了前缘机动襟翼,也是为了降低诱导阻力,提高盘旋性能。
推重比为8的F100一PW一100发动机.使F-16全机空战推重比达到1.15,结合上述的气动设计特点,使F-16的稳定盘旋性能十分优秀,爬升率也很大。但是F一16基本放弃了超音速性能,进气道采用了不可调的皮托管式。这种进气道重量轻,在亚音速条件TStl发动机结合得非常好,但是超音速条件下推力损失很大。所以F一16虽然号称最大马赫数达到2.0,但是实际上它的超音速性能是比较差的。
歼一10和F一16在设计上的共同点是,都利用了漩涡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相对于第二代战斗机明显提高了机动性。但是二者在飞行性能上的侧重点明显不同,歼一10要求具有很好的超音速性能,突出亚音速瞬间盘旋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亚音速稳定盘旋性能。而F一16则放弃了超音速性能,主要突出亚音速稳定盘旋性能,有比较好的瞬间盘旋性能。它们在设计重点上的差别,体现了不同时代空战需求的不同。应该说,歼一10的研制年代在后,更能符合现代空战的需要。
超音速盘旋性能主要取决于超音速条件下的剩余推力和飞机操纵性能。在超音速时,飞机的升力中心后移,使平尾配平困难,飞机操纵性能下降。歼一10的机翼形状和可调进气道更适合超音速飞行,因此可以确定其超音速加速性优于F一16。
歼一10的静不稳定度应该大干F一16,而且鸭式布局在超音速时升力中心后移较少,因此超音速条件下的稳定盘旋能力应该优于F一16。
在现代空战中,超视距空战和离轴发射成为主要作战方式,因此歼-10的机动性比F-16更为全面,也更适合现代空战的需要。
多任务能力的对比F一16最初完全作为一种廉价格斗机来设计的,并没有考虑多任务的能力。但是通过实践使用发现,第三代战斗机的机动性好、航程远、载弹量大,完全可以作为多任务战斗机来使用。因此F-16通过改进强化了对地攻击能力。一方面在航电系统上进行修改,以适应对地攻击的需要;一方面加强结构.提高了最大起飞重量。但是付出的代价是飞机重量增加很多,第50批次的F一16C比早期的F一16A重了约1吨。飞机空重的增加会引起各方面性能的下降。通过增大发动机推力可以弥补一部分性能的损失,但是瞬间盘旋性能的下降是不能通过增大发动机推力来弥补的.除非增大机翼面积--这就涉及到全机外形的重大调整。在飞机设计过程中.飞机的重量和气动外形、起飞推重比是经过优化以后达到的最佳结果。大幅度增加飞机重量,必然会破坏这种优化的效果。F一16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多任务作战的需要,因此在后续改进中大幅度增加重量,也是出于无奈。
F一16C这种轻型战斗机要满足多任务作战需要,空机重量应该超过8吨,起飞重量应该在12~13吨左右。歼一10在设计之初应该就选择了这样的重量标准,而F一16是通过不断改进而来,说明歼一10的设计起点高于F一16。但是限于航电水平和对地攻击武器的种类,歼一10目前在对地攻击能力上还不如F一16C。不过我国空军目前装备的歼轰一7和苏一30MKK战斗机都具有很强的攻击能力,歼一10更适合执行空战任务.所以强化歼一10对地攻击能力还不是很迫切的需要。
航电系统的对比歼一10和F一16C在航电系统的结构上应该属于同一代产品,但是F一16的航电系统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采用的是单层次总线系统,有两条互为余度的数据总线,所有功能组件都与这两条总线相连,火控计算机作为总线控制计算机.惯导计算机作为备份的总线控制计算机。而歼一10的航电系统结构可能与F/A一18类似,采用双任务计算机控制两组双通道总线的结构。
从体系结构来看,歼一10的航申系统比F-16更为复杂,数字化程度也更高,更方便进行升级。F一16最新型号的单个航电设备要比歼一10先进。例如F一16 Block60已经采用APG一80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从F一16的航电体系结构来看,即使采用了相控阵雷达,也只是雷达探测性能有所改善,不可能达到APG一77的"综合射频"系统的水准。而歼一10航电系统的改进.除了改进单个航电设备的性能以外,可以向火一飞一推一体化控制系统发展,提高飞机的作战性能。
改进潜力的对比F一16是从空战飞机逐步改进为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多用途战斗机。而现在,它在美国空军中的地位主要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兼顾空战,作为F一15战斗机的补充。F一16通过多次改进,增重较多,虽然也相应地增大了发动机推力,但是瞬间盘旋性能下降很多。限于F一16的气动特性.在它所擅长的范围内已经发挥得比较完善,若再要提高机动性能,只能对全局做重大调整,这样做的现实意义不大。因此,F一16今后的改进主要体现在航电和武器系统上。
而歼一10在研制时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许多设计在工程化之后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机动性能上仍有明显的提升空间。例如,歼一10在复合材料的使用上留有余地,通过增加复合材料用量可以明显降低飞机重量。歼一10如果采用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能大幅提高爬升性能和稳定盘旋性能。歼一10的飞控系统将限制迎角定得比较保守,而大后掠角三角翼的失速迎角一般都比较大(35度~40度),通过对飞控系统的改进,或者增加矢量推力,可以放宽飞行迎角的限制,发挥歼一10的升力特性。
歼一10的航电和火控系统在设计时应该考虑了现代战斗机航电和武器系统不断升级的需要,在软件上作了充分考虑。在更改了航电设备的硬件,或者增加了某种武器之后,相应的控制软件能够比较方便地升级,而不需要像过去的战斗机那样,每做一次修改都要出一个改型。这得益于最近二十年来信息技术上的飞速发展.晚诞生的飞机在信息化水平上的优势远远超过前代飞机。例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先进战斗机,其控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每秒几十万次的水平,而现在普通CPU都已经达到几亿次的运算速度。运算速度相差这么大,设计者在设计航电系统的控制软件时所考虑的复杂性就完全不同,设计出来的软件的完备程度也完全不同。
通过对发动机、结构和航电系统的改进,歼一10的对空作战能力可以接近号称三代半的"台风"和"阵风"战斗机,超出一般的第三代战斗机。
F一16研制于三十年前.在当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航空技术,例如放宽静稳定度、随控布局、电传飞控、边条翼布局等,开创了战斗机的一个新时代。但是,时代总是发展的,例如空战观念的巨大变革,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这在F一16研制的年代不可能都预见得到。因此,后研制的歼一10在设计观念上有许多地方要比F一16先进,虽然歼一10目前在某些单个设备的功能上还比不上F一16,但它最后所能达到的整体性能要明显高于F一16。歼一10的研制,达到甚至超过了它研制期间我国航空技术的水平,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
Ⅵ 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与美国差距多大
国产J11B与美国F/A-22EMD的差距~
也可以看作是SU-27对F22的差距~
F/A-22EMD猛禽战斗机部分性能:
机全长:18.9米
机全高: 5.08米
翼展宽:13.56米
翼面积:78.03平方米
空重:16000公斤(最新推估)
全备起飞:≥35000公斤
内载燃油:14375L(这是根据F119发动机的耗油量结合F22的航程估算的)
搭载弹量:2270公斤(全内载)
搭载弹量:≥9000公斤(含外挂,一说可达12tons)
机身材料重量比:42%钛合金,23%复合材料,15%铝合金,20%其它
升限:18288米
可控迎角机动:超过正负60度
实际超音速巡航速度:1.72马赫(超过YF22指标15%)
最大速度:2.0马赫
加速能力:54秒(超过YF22指标2%)
海平面爬升率:355米/秒
最大G限:-3G/+9G(人体正常操作限度)
瞬间盘旋角速率:30度/秒
加速能力:(自200节加速至1马赫)小于30秒
美国F22采用了比美国F117A的分段模拟后合成隐身设计更先进、更全面和精确的设计技术。
美国F22正面雷达反射率为0.0065平方米(俄制苏27正面反射为10平方米)
F22侧面雷达反射率为2~3平方米,仅为苏27侧面雷达反射率的1/100。
F22同样使用了先进的红外隐身技术,通过喷流冷却矩形喷口,垂尾、平尾、尾撑向后延伸,可遮蔽发动机喷口的红外线辐射,蒙皮采用波音公司的TopCOAT红外抑制涂料,有效降低了超音速巡航时产生的红外辐射。F119发动机也才有了红外抑制措施,在推力下降2%-3%的情况下就能将红外辐射强度下降80%,可使红外辐射波瓣宽度变窄,有效缩小了红外制导导弹的可攻击范围。
优于F22采用了新式隐身设计,使得雷达波散射中心和红外辐射中心改变,使得敌方的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制导导弹脱靶量增加,此外F22也装备了新式智能红外诱饵弹,和先进拖拽式雷达诱饵弹。
洛马工程师声称,F-22的隐形性能将能使其安全接近S-300级防空单位至约24-25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如果使用JDAM的话,其能攻击S-300的有效距离也差不多就是如此(所以美军目前才在积极开发能自F/A-22弹舱发射,射程从400-600公里至1000-1850公里不等的高低配巡航导弹)
澳大利亚国防部的评估:
俄制NO11相控阵雷达(SU-35/SU-37/SU-47的雷达配备)能侦测的最大距离/R-77空对空导弹寻标器(AGAT9B-1103M / 9B134能追踪到的最大距离 / R-77寻标器能锁定的最大距离
F15/SU27 (正面RCS: 5-10m2): 180-200KM / 70-80KM / 15-20KM
F/A-18 C (正面RCS: 1-2m2) : 140-165KM / 45-55KM / 10-15KM
RAFALE B/C (正面RCS: 0.5m2): 90-95KM / 25-35KM / 8-10KM
F/A-18 E/F (正面RCS: 0.1m2): 75-85KM / 20-25KM / 7-8KM
F-22A (正面RCS : 0.01m2以下): 15-18KM / 5-6KM / 1-2KM
美国F22战斗机除了采用隐身和抑制红外辐射的方法隐身外,还采用了先进的电磁波射频管理抑制技术,FA-22的射频管理技术使敌方不要指望截获F22的雷达波束来探测它的存在,因为如果不采用先进的电磁波射频管理抑制技术将反而更容易被敌方发现。
FA-22采用先进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美国APG-77雷达除了传统的雷达功能外,还集成了情报侦查、电子干扰、通信等功能,并支持无源定位探测能力。APG-77雷达的扫描速度极快,减小了被敌方截获和识别的概率,同时符合美军低可截获(LPI)要求。APG-77采用的低可截获技术包括根据目标探测需要控制发射功率,伪装码扩谱等。
APG-77雷达还具有非合作目标识别能力(NCTR),可不通过容易被截获的敌我识别问答装置对远方目标进行识别分类。非合作目标识别能力(NCTR)原理是,依靠APG-77雷达的逆向合成孔径技术的极高分辨率(达到30厘米)对远方迎头飞行的战斗机的发动机转动叶片的回波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远方战斗机的发动机的叶片数量和转速进行敌我识别。
另外,美国F22战斗机还采用了综合电子战系统中的ALR-94雷达警告接收机与先进的APG-77雷达配合实现了荫蔽接敌能力。ALR-94雷达警告接收机可探测范围可达460公里、360度全方位探测。能为为APG77雷达提供185公里距离内的目标位置指示。在ALR-94雷达警告接收机的指示下,APG-77雷达可采用2*2度针状波束对指向的目标进行扫描,提高了搜索效率外,还使得敌方几乎无法截获F22的雷达信号,ALR-94雷达警告接收机还可直接向AIM-120空对空导弹实时输入目标数据,同时通过APG-77雷达的针状波束对指向为导弹提供目标距离和速度参数。从而实现隐身进行打击能力,这就技术被美军称为“窄波束交错搜索与跟踪”技术(NBILST)。ALR-94雷达警告接收机也可以为反辐射导弹提供目标指示。
FA-22还采用传感器孔径综合设计,机上布置的20多个电磁天线就能完成原来第三代F15战斗机上60多个天线才能完成的功能。
F22采用了敌方无法截获的激光综合飞行数据链,能实现16机编队协调作战。可分为4个4机编队作战。每个小队都能实现信息共享。
机载雷达:AN/APG-77主动数组雷达
GaAs T/R单元数:1500 --2200单元
最大输出功率:≥15千瓦
侦测距离(最大距离):400公里--460公里
侦测距离(一般战机):240公里
空对空侦测距离(对雷达反射率为1平方米的目标而言):
在隐形模式下:192公里 LPI标准--美军低可截获标准
在非隐形模式下:260-270公里
UHR分辨率模式下:可获致距离160公里目标物高达30厘米级分辨率雷达影像
最多可同步追踪100个目标
简单举例:如果在没有预警机或者地面引导预警支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16机编队其中2架F22雷达开机,其他F22保持静默,发现敌方目标后,前方2个编队发射AIM120导弹发动超视距攻击后机动脱离,后续4机编队接替进行中段制导,以此形成轮流攻击、制导,实现强大的超视距攻击能力。事实上,隐身超视距攻击的空战战术不只这种简单的描述,根据战场要求还有非常多的战术选择。
F22过失速机动与超音速巡航能力:
美国F22相对于以前的战斗机,最大的突破就是其过失速机动与实战环境下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了。
超音速巡航指得是飞机速度超过1.4马赫以上,并持续飞行30分钟以上的飞行能力,美国F22战斗机不开加力,实际巡航速度高达1.72马赫。这主要得益于其出色的低阻气动外形、武器内置、和大推力小涵道比的F119发动机。
F22先进的气动外形和机体结构,使它具有大幅度的放静宽稳定度,具有非常优秀的可持续超音速飞行能力,而在亚音速飞行时F22具有高度的纵向静不稳定度,据有关评估可达35%(中国J8主动控制验证机为4%,美国F-16/俄国Su27为5%)和中立稳定度水平。
过失速机动(PSM)指得是飞机在失速状态下仍然可以进行可控的机动能力。美国F22的过失速机动能力源于其先进的气动布局、矢量推力控制能力、可靠的大推力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律。使F22在空战的近距格斗中可以迅速改变机头指向,转换敌我态势。
F22在正负60度的超大迎角状态下进行翻滚时,机头指向可瞬间改变速率达到90度/秒;在正负40度大迎角飞行下还能进行360度横滚,在正负20度迎角下的翻滚速率有50度/秒,提高到100度/秒。F22的电传控制系统还能实现多种直接力控制机动模式,改善了飞机对地攻击时瞄准的精度,减小了飞行员的疲劳,提高了低空飞行品质。
F22的超音速巡航使它具有快速外推拦截线、快速接敌,快速占位,大幅增加导弹攻击区域、快速脱离战场,摆脱攻击的能力。计算机模拟计算,F22的空战效能比在跨音速下提高了200%,超视距空战效能提高500%。在战场上F22的可控制区域面积比现役第三代战斗机扩大11倍。
英国方面的计算机仿真则显示: 在和Su-35/37等级的对手交锋时, F-22的的获胜机率高达91%, 换算成交换比的话则高达10.2:1。
完善的隐身能力使得F22能轻易识别锁定空中目标,并在50至80公里(使用AIM-120C/D)乃至100至200公里(使用AADRM)的距离外朝他国敌机发动视距外攻击时,敌国战机的雷达却难以在20至30公里距离外有效锁定猛禽;至于在红外线隐形方面,目前仅知道有洛马工程师曾声称:其表现较猛禽战机的雷达隐形性"不惶多让"。
F22和F-15与F-16等上代战机相较,其超越群伦的实战高速飞行性能与超音速机动性使得同样的空对空导弹在其手中,有效射程可望延伸50-100%,并使敌方AAM/SAM的有效迎击距离缩短25-75%。
依照猛禽中队飞行员说法,近来其已经与空军F-15和F-16比试过多次,而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架F-15或F-16找到在被猛禽"击落"前,先行发现猛禽战机存在的方法;在过去一年来,猛禽战机和F-15C间的多次空中仿真较量,取得104:0之压倒性综合仿真战果,其中包括那次"以一敌五,三分解决"的经典传奇.在和F-16间的典型仿真测试中,通常是以一对猛禽战机对抗6-8架F-16战隼,在隐形与1.5马赫级超音速巡航功能下,战斗的结局几乎总是一面倒。F-22在开战后4-5分钟内将所有茫然不知的F-16机群全数屠杀。
据说在一次测试飞行中,一架猛禽于中低空和一架在中高空飞行的F-15C对头接近,结果直到双方接近至相对距离约8公里左右处,F-15C的飞行员才赫然发现猛禽的存在;而在另外一次测试中,一架刚出厂,连雷达隐形涂料都还未上好的猛禽机与F-15C展开仿真对战,结果等到猛禽机逼进到都可以用AIM-9M发动攻击的时候,F-15C的雷达还无法有效锁住F-22并发动AIM-120仿真攻击。
J11B
机长:21.935米
机高:5.935米
翼展:14.948米
空重:157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237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3000千克
载弹:6000千克
最大速度:300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4390千米
作战半径:1500千米
实用升限:18000米
起飞距离:650米
着陆距离:620米
动力装置:2台AL-31F
发动机推力:2*12500公斤
机载武器:30毫米机炮,10个外挂点(可挂载各类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
Ⅶ 中国的军事实力落后美国多少年
中国跟美国差距:
三代战斗机,中国大约800架,美国2800架。中国每年增加50架。中国赶上美国,要在美国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发展40年。
预警机。中国10架左右,美国120架。中国10年时间发展10架的数量计算,需要110年。
战略轰炸机,因为中国从来未研发轰炸机的原因,估计再过50年,中国一定能研制出B2之流的轰炸机。
神盾级驱逐舰:中国到2020年大约为20艘左右,美国为80艘,中国一年造2艘神盾舰,赶上现在的美国需要30年。
航母:中国能造6万吨的常规航母,美国能造11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差距5万吨。
四代战斗机:美国的F22在2005年已经服役,中国歼20大约2020年服役,差距15年。
我不否认中国能超过美国,但是需要时间和几代人的努力~
Ⅷ 中国和美国战斗机实力差距有多大
美国能飞56千小时 中国的 1500小时
Ⅸ 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跟美国最先进的有多大差距
差距不能用数字说明的,综合起来很复杂,无论如何,平心而论,我们和美国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目前最先进的飞机也就是J-10和J-11B了。J10的数据尚未完全解密,自然无从对比。 J11B给SU-27类似,他们都属于三代机范畴,而美军F-22和F-35已经达到4代机的水平了(这里的划代方法用的美国的)差距可想而知
3代机不能隐身,不能超音速巡航
4代机上述能力都有,且机动性是3代机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