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清涧折姓有多少人口

清涧折姓有多少人口

发布时间: 2022-09-21 14:04:52

A. 提手旁的姓有哪些

操:一说是曹操后裔,司马炎建立晋政权后疯狂杀害曹魏皇族,曹操谪孙改曹姓操。操姓现在分布很广。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江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地区等均有操姓后人。

把:今甘肃永登一支把姓人数较多

折: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抑:今重庆涪陵地区有

拓:为拓跋氏所改,陕西榆林安塞、清涧、横山和子洲等县都有

拉:回族的一个姓氏

招:春秋晋大夫步招之后,先祖名字为氏。汉有大鸿胪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拾:安徽青阳,江苏徐州,台湾等地有

接:出自春秋末期楚狂人陆通,字接舆,本是楚国公族贵胄的后裔。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

揭:揭氏族人遍布广东、江西、福建、广西、浙江、湖北等地。其中仅广东省廉江市便有三万左右人。

摆:主要分布在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撒:撒贝宁:(公元1976~今),回族;祖籍广东湛江,出生武汉。着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撒氏族人多以回族、蒙古族人居多,但是也见于汉、朝鲜、达斡尔、锡伯、满、苗、侗、傣等民族中。

B. 姓曲氏中国总人口多少

曲姓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陆捌

C. 折姓的辉煌历史是什么

折姓
一、姓氏源流
折(Shé)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北方小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据《宋事实类苑》载,折氏虽源出党项族,但似乎经过和汉人通婚,而逐渐混血汉化了。后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后来有许多改为“佘” 姓。
二、迁徙分布
(缺)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折氏家族的历史,依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六个阶段(余略,见下第2楼附录:李裕民着《折氏家族研究》的详细介绍)。“折家将”以折嗣抡、折从阮、折德裔、折御卿、折赛花、折惟昌、折继宣、折克行、折可适为代表。折家为羌族折掘氏后裔,云中(大同)旺族,自五代至宋朝八代为将。折御卿为一代抗辽名将,号称“佘王”,契丹兵将望见即抱头鼠窜。折赛花为折御卿胞亲,即佘太君原型,亦能征善战,英勇无比。折克行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府州(陕西省府谷)是折氏家族世袭封地。折姓望居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
三、历史名人
折 像:字伯式,东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人。先祖为武威太守,封南阳折侯,因以姓折。折像生性慷慨任侠,急人之难。通京氏《易》,好黄老言。父死后,他把家产亿万尽散给贫困家族、亲友。卒年84岁。
折从远:字可久,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名,改从阮。从阮的父亲折嗣伦是麟州刺史,后唐庄宗李存勘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为府州刺史。后晋出帝(石敬塘子)与契丹败盟,从阮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余,升为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代后晋为帝,于州府建永安军,以从阮为节度使,加检校太师。隐帝时,又迸封歧国公。后来他儿子折德庆被任为府州团练使。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自检校太保加检校太傅。
折赛花:即佘太君,西京大同人。史学家毕沉《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折德底女。”她原名折赛花,太君是后来的封号。折姓罕见,东汉有折象,其祖封折侯,因以为氏,聚居于陕晋边一带。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Yī 音衣)、弟折御勋和后世的折克行、折可适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从阮、折德底的传记。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控扼西北,中国赖之。”折赛花生长在世代名将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即爱骑马射箭,舞剑耍刀,且学习兵法,颇通兵略,协助父兄把关御敌。一年秋天,契丹派耶律敌烈率兵五万侵犯府州,老将折德扆在敌我力量悬殊下,又兼身体欠佳,折赛花毅然向父亲提出代父把关。她一方面采取拖延战术,一方面急派人到火山王杨弘信那里求援。杨弘信是杨业的父亲,与折德扆是世交,弘信即亲率军队前往府州援救,辽兵在杨、折两军夹击下大败,耶律敌烈也被杨弘信杀死。这次胜利,表现了折赛花的军事才能。
折克行:北宋边将。字遵道,折御卿重孙,大同人,曾供职军府。西夏入侵环庆时,他从河东出师救援,抢占葭芦川(保德西南),斩敌400余人,招降1000多户,获马畜上万匹。因功升为知府州。朝廷讨伐西夏,折克行率部为先驱。西夏大酋咩保吴良率万骑来战,折克行待敌过山隘时突然袭击,大破夏兵,杀咩保吴良。镇守葭芦川,筑八寨,多谋善断,能克敌制胜。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官至秦州观察使。卒后赠武安军节度使。
折可适:北宋边将。折克行子,大同人,少年习武,非常勇敢,武卫上将军郭逵看后,感叹道:“真将种也!”荐试后补殿侍。后随种谔出塞,遇敌将,独自取其首级,奔马而回,名声大振。米脂之役杀敌甚多。战斗中因给养不济,士兵因饥饿而逃,他只身骑马追赶,晓之以理,逃兵感激涕零,各自归队。西夏10万人入侵,折可适佯装敌首领视察,呼出守烽人后斩杀,使烽火不能传递,敌军卷甲而逃。在尾丁涂大破敌军,又伏击西夏国母从山间小道逃路,敌人相互践踏,跳崖死者不计其数。嵬名阿里、昧勒都逋是西夏凶暴狡猾的酋长,宋廷召折可适密图之,正遇二酋以畜牧为名在边境会晤,遂派兵偷袭,俘获其族属3000余人,一举攻下天都山。宋帝特在文德殿为他庆功,升为东山阁门使、洺州防御使、泾原钤辖、知州事,后徙官武安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都虞侯。

D. “折”作为姓氏的读音是什么

一、“折”作为姓氏的读音是shé,是第二声。

二、基本字义

折zhē

1、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折zhé

1、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

2、幼年死亡:夭折。

3、弯转,屈曲:曲折。转折。

4、返转,回转:折返。

5、损失:损兵折将。

6、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心服:折服(a;说服)。

10、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判决:折狱。

折shé

1、断,绳子折了。

2、亏损:折本生意。

3、姓。

三、折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扌,总笔画是7画。

(4)清涧折姓有多少人口扩展阅读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折,断也。从斤断艸,谭长说。

白话版《说文解字》:折,砍断。字形采用“斤”作边旁,表示用斧断草,这是谭长的说法。

三、相关组词

1、折秤

[shé chèng]

货物重新过秤时因为已经损耗而分量减少,或货物大宗称进,零星称出而分量减少。

2、袖折

[xiù shé]

小而可袖藏的折子。

3、折福

[zhé fú]

迷信的人指过分享用或不合情理地承受财物而减少福分。

4、折罪

[zhé zuì]

抵偿、弥补罪过。

5、折箩

[zhē luó]

指酒席吃过后倒在一起的剩菜。

E. 折这个姓氏的来历

出自北方少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据《宋事实类苑》载,折氏虽源出党项族,但似乎经过和汉人通婚,而逐渐混血汉化了。后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后来有许多改为“佘” 姓。

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折氏家族的历史,依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六个阶段(余略,见下第2楼附录:李裕民着《折氏家族研究》的详细介绍)。“折家将”以折嗣抡、折从阮、折德裔、折御卿、折赛花、折惟昌、折继宣、折克行、折可适为代表。折家为羌族折掘氏后裔,云中(大同)旺族,自五代至宋朝八代为将。折御卿为一代抗辽名将,号称“佘王”,契丹兵将望见即抱头鼠窜。折赛花为折御卿胞亲,即佘太君原型,亦能征善战,英勇无比。折克行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府州(陕西省府谷)是折氏家族世袭封地。折姓望居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

F. 折作为姓氏怎么读

折汉字“折”,有shé,zhé,zhē三个读音,读作“zhē”时表示翻转,倒腾的意思。读作“zhé”时有断,弄断或弯转,屈曲等意义。作“shé”音时则表示“断”、“亏损”等意思。另外也可作姓氏,读作“shé”。
折 (音she)
通志氏族略:折氏望出河西,宋为大姓,世守麟州,犹古诸侯;
姓氏考略云: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明陈士元<万姓总谱>-<氏族大全>齐国大夫折文子后裔;
南北朝何承天<姓苑>-东汉折侯折像后裔;
郡望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
鲜卑匈奴折氏郡望洛阳。五代折氏不是鲜卑匈奴后裔。
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另外一篇折氏家族资料参看姓氏“折掘”;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折姓罕见,族人聚居于陕晋边一带,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

戏曲小说中杨令公杨业妻折太君就出于此族,“太君”是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对有功德的妇女的封号。折太君原名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西北人读“折”为音she,因姓氏罕见民间久而久之混淆为“佘”;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 (读衣)、弟折御卿和后世的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折氏家族对杨家将忠心抗辽有很大影响,折杨两家为世家。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五代史》)。
折氏宗族对联“威震西夏易阐京房”上联说北宋云中人折克行,字遵道,初在军府任职,因抵御西夏兵有功,升知府州事。在边境三十年,对内善抚慰士卒,对外战功最多,羌人呼他为"折家父"。官至秦州观察使。下联说东汉广汉人折像,字伯式,通京氏《易》,喜黄、老学说。预料到有变乱,于是把父亲的资财都散发给亲戚族人。
史载“折德扆世居云中,为大族。父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仕周至静难军节度使。其镇府州时,署德扆为马步军都校。广顺间,周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以德扆为节度使,时从阮镇邠宁,父子俱领节镇,时人荣之。”
“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太祖嘉其响化,许以世袭,虽不无世卿之嫌,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宋史》传253第十二;
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

G. 2020年中国有多少姓折的人

这个姓的人应该不多
这种数据只有公安部才有
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姓折的家族,应该是府州折家
但是,北宋以后也没落了

H. 我的姓《折》在百家姓中排多少位啊

一、姓氏源流 折(Shé)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北方小数民族姓氏,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据《宋事实类苑》载,折氏虽源出党项族,但似乎经过和汉人通婚,而逐渐混血汉化了。后折姓在宋代因得罪了朝廷,所以后来有许多改为“佘” 姓。二、迁徙分布 (缺)折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属党项族,世代尚武,占有府州(今陕西省府谷县)一角之地,在宋、辽、夏、金角逐的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宋代最重视清除割据势力,为什么容许这样一个特殊家族存在?它的经济、家风、婚姻、丧葬等有些什么特点?它怎样影响着社会,社会又怎样影响了它?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关于折氏家族,戴应新写过《折氏家族史略》一书,公布了考古调查中发现的墓志,并作了初步探索。本文利用这些材料,结合宋代文献作进一步研究。折氏家族的历史,依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可分为六个阶段(余略,见下第2楼附录:李裕民着《折氏家族研究》的详细介绍)。“折家将”以折嗣抡、折从阮、折德裔、折御卿、折赛花、折惟昌、折继宣、折克行、折可适为代表。折家为羌族折掘氏后裔,云中(大同)旺族,自五代至宋朝八代为将。折御卿为一代抗辽名将,号称“佘王”,契丹兵将望见即抱头鼠窜。折赛花为折御卿胞亲,即佘太君原型,亦能征善战,英勇无比。折克行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府州(陕西省府谷)是折氏家族世袭封地。折姓望居西河郡(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沿岸地区)。三、历史名人 折 像:字伯式,东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人。先祖为武威太守,封南阳折侯,因以姓折。折像生性慷慨任侠,急人之难。通京氏《易》,好黄老言。父死后,他把家产亿万尽散给贫困家族、亲友。卒年84岁。 折从远:字可久,因避后汉高祖刘知远名,改从阮。从阮的父亲折嗣伦是麟州刺史,后唐庄宗李存勘镇太原,以为牙将,后为府州刺史。后晋出帝(石敬塘子)与契丹败盟,从阮以兵攻契丹,取其城堡十余,升为本州团练使,兼领朔州刺史、振武军节度使,后汉高祖刘知远代后晋为帝,于州府建永安军,以从阮为节度使,加检校太师。隐帝时,又迸封歧国公。后来他儿子折德庆被任为府州团练使。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自检校太保加检校太傅。 折赛花:即佘太君,西京大同人。史学家毕沉《吴中金石记》说:“折太君,杨业妻,折德底女。”她原名折赛花,太君是后来的封号。折姓罕见,东汉有折象,其祖封折侯,因以为氏,聚居于陕晋边一带。折赛花是陕北府谷人,自唐、五代、宋,折家都是将门豪族。折赛花曾祖父折嗣伦、祖父折从阮、父亲折德扆(Yī 音衣)、弟折御勋和后世的折克行、折可适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从阮、折德底的传记。折家祖孙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控扼西北,中国赖之。”折赛花生长在世代名将的家庭环境中,自幼即爱骑马射箭,舞剑耍刀,且学习兵法,颇通兵略,协助父兄把关御敌。一年秋天,契丹派耶律敌烈率兵五万侵犯府州,老将折德扆在敌我力量悬殊下,又兼身体欠佳,折赛花毅然向父亲提出代父把关。她一方面采取拖延战术,一方面急派人到火山王杨弘信那里求援。杨弘信是杨业的父亲,与折德扆是世交,弘信即亲率军队前往府州援救,辽兵在杨、折两军夹击下大败,耶律敌烈也被杨弘信杀死。这次胜利,表现了折赛花的军事才能。 折克行:北宋边将。字遵道,折御卿重孙,大同人,曾供职军府。西夏入侵环庆时,他从河东出师救援,抢占葭芦川(保德西南),斩敌400余人,招降1000多户,获马畜上万匹。因功升为知府州。朝廷讨伐西夏,折克行率部为先驱。西夏大酋咩保吴良率万骑来战,折克行待敌过山隘时突然袭击,大破夏兵,杀咩保吴良。镇守葭芦川,筑八寨,多谋善断,能克敌制胜。守边30年,爱护士兵,出奇制胜,战功最多,人呼“折家兵”,官至秦州观察使。卒后赠武安军节度使。 折可适:北宋边将。折克行子,大同人,少年习武,非常勇敢,武卫上将军郭逵看后,感叹道:“真将种也!”荐试后补殿侍。后随种谔出塞,遇敌将,独自取其首级,奔马而回,名声大振。米脂之役杀敌甚多。战斗中因给养不济,士兵因饥饿而逃,他只身骑马追赶,晓之以理,逃兵感激涕零,各自归队。西夏10万人入侵,折可适佯装敌首领视察,呼出守烽人后斩杀,使烽火不能传递,敌军卷甲而逃。在尾丁涂大破敌军,又伏击西夏国母从山间小道逃路,敌人相互践踏,跳崖死者不计其数。嵬名阿里、昧勒都逋是西夏凶暴狡猾的酋长,宋廷召折可适密图之,正遇二酋以畜牧为名在边境会晤,遂派兵偷袭,俘获其族属3000余人,一举攻下天都山。宋帝特在文德殿为他庆功,升为东山阁门使、洺州防御使、泾原钤辖、知州事,后徙官武安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都虞侯。 所以现在百家姓里没有折了

I. 史上不能通婚的姓氏有哪些

1、武潘不通婚:被小说耽误的尴尬

武和潘怎么就不能通婚了?这个问题还得从四大名着中的《水浒传》说起。正式因为小说中杜撰出来的武大郎和潘金莲之间的恩怨情仇,武松把自己的嫂嫂潘金莲杀害以后,两个家族就发誓武潘两个姓氏永不来往,禁止通婚!

虽然这是虚构的,不过却因为文化渲染对河北清河县的武潘两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甚至施耐庵的后人为此专程前去清河县对两家致歉,现如今的武植祠里面还有当年的诗作:“杜撰水浒施耐庵,潘武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武植祠里断公案,施家欠债施家还。”

2、朱李不通婚:历史的轮回

这两个个姓氏其实有一千多年的“世仇”,我们还得从唐朝末年开始说起,当时军阀朱温造反篡唐建立了后梁,最后导致唐朝正式亡国,从此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时期。

话说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最终却是被李自成所带领的军队破坏,明朝最终灭亡。

部分地区的人们因此不能通婚,理由是世仇。过了千百年,现在仍会有极少数的李姓人接受这种概念的潜移默化之影响。

3、郑施不通婚:三百多年的禁锢

郑和施姓看着无冤无仇,怎么就不能通婚了呢?这还得从郑成功和施琅之间的矛盾说起。早些时间应为施琅处死过郑成功的亲信,后来郑成功报仇杀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最终两家不共戴天,并且严令禁止自己那一支儿不得与对方家族通婚!

而这两年的恩怨,一直到2010年,随着郑、施两家后人拥抱和解,正式宣告这纠缠300年的恩怨被化解掉了。

4、岳秦不通婚:名人之间的瓜葛

岳家和秦家一直到北宋时期并没有什么矛盾,这对不通婚的渊源得从岳飞被秦桧陷害说起。正是因为秦桧的谗言成为催化剂,以至于岳飞被宋高宗因种种原因杀害。岳飞的子孙逃难四方最终才幸免于难。自此,岳飞那一支儿的家族便立下规矩,岳家和秦家“势不两立”。

岳飞的三十世孙岳顺元现居南京,岳顺元表示南京是秦桧的故乡,在这里也碰到过很多秦姓朋友。“我跟他们相处得都很好,也从来没听说过岳秦两姓不能通婚,至少我们这一支没有这样传下来的祖训。

5、姬嬴不通婚:古老的恩怨

这两个姓都是上古八大姓之一,不过他们的矛盾也不至于那么古老。这一切还得从秦国灭周朝的历史事件说起。根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了西周公国。另外,在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灭掉了东周公国。

姬是周朝国姓,嬴是秦国国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个姓氏的后人曾世代为仇。

杨潘不通婚:都说了演义是假的,你还杀我?

说起杨家和潘家所谓的不通婚,这是受到了《杨家将演义》的影响。甚至有的杨姓后人将潘杨不能通婚的规矩写到了家训和族谱中,在这里潘家可就躺枪了~其实《宋史》中并没有潘美和杨业不合的任何记载,因为演义中将潘仁美刻画成了一个害人的奸臣,所以这个典故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最可怕的是元明时期,杨家很多后人甚至多次派人追杀潘家后人~这个乌龙不知熊大木当时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活过来赶紧去澄清~

6、六桂不通婚:遥远的记号

“六桂”姓氏指的是方、汪、江、洪、翁、王。这六个大名鼎鼎的姓氏怎么就不能通婚了?这里有一个传说,那就是“六桂”的祖先为了避免杀身之祸,让兄弟改姓各自逃亡,便于日后相认。

此举就是分别用姓氏作为记号,并且互不通婚。这就是为了防范后代亲人们近亲通婚。

7、水火不通婚:共工祝融的引申

水姓据说他们的祖先是共工氏,而火姓的祖先据传是祝融,这两位老祖先曾经经常打仗,更是出现了水火不容的成语。再加上人类探索自然中得知的水火不共存,自然在封建社会中这两个姓氏的子孙不能通婚了。

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水火后代相处的其乐融融~

8、梁祝马三姓不通婚:“非遗”绝唱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但是直到现在,梁祝传说已对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婚姻风俗产生了影响,至今梁、祝、马三家不通婚;禁唱梁祝戏;禁放梁祝电影。

山东济宁市梁祝文化研究会会长樊存曾表示:“在尊儒重孝风气的汉代,梁祝这样的自由恋爱是不为家族势力容忍的,他们认为不光彩,而且对马家来讲,在迎娶当天新娘病故也被认为晦气,因此这一带一直保留着三姓不通婚的习俗。”

9、贡岳不通婚:唯一因感恩不通婚

要说这对不通婚的缘由,仍然和岳飞有关系,不过却是因为感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宋朝岳飞被害,他的孩子们纷纷逃亡,当时在朝中的贡祖文冒死藏匿12岁的岳霖 。秦桧得信之后,就开始暗地搜查,为了保护岳飞后代,贡祖文毅然决定辞官隐退。等到岳飞的冤屈被昭雪了后,岳氏对贡氏感激不尽。

《岳氏宗谱》中明文记载:“贡公为岳氏保孤,百年图维,弃官归隐,大有造于岳氏也。故录其本传,附载于此,俾后之览者,不忘贡公之德。”

为体现贡岳两家为一家人,两家规定贡岳两家不得通婚。

另外在《岳氏宗谱》首发现场,还有令人感动的一幕,延陵镇柳茹村的耄耋老人贡寿康应邀来到现场,受到了岳氏的热烈欢迎。贡寿康是贡祖文的第30世孙,在发谱现场,他与岳飞第31世孙岳逸民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贡姓繁衍至今已有34代,贡岳两姓人口在当地已有2万余人,但至今还是不通婚。

其实前辈的所谓恩恩怨怨,很多都是强牵附会,绝对不应该成为后代谈恋爱的障碍。例如《大公报》就曾经报道了台湾的郑先生牵手施女士,但因为所谓的讲究最终施女士改姓林才得以顺利结婚。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1974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444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729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80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571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1897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681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667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