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概况 » 中国每需要进口多少吨铁矿石

中国每需要进口多少吨铁矿石

发布时间: 2022-09-22 05:37:48

㈠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预计2007年全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4%,而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更高。

综合媒体10月23日报道,全球范围内铁矿石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进口铁矿石的质量明显下降。有关部门提醒中国钢铁企业要采取预防措施。

位于长江口的着名江海联运港口:南通港检验检疫部门的官员披露:2007年前三季度,南通口岸进口铁矿石150批,检验发现有30批次重量短少,总计1.84万吨,涉及金额182.6万美元。品位低、水分和杂质含量高等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预计2007年全年这一比例将超过54%,而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更高。

在2007年前三季度,南通口岸经检验进口铁矿763.7万吨,货值6.1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同期增长102%和174.8%。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从10%左右增长到了近35%。国内的铁矿石开采量虽然也有很大的提升,2006年国内的铁矿石产量达到2.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18.6%,但这远远不能满足钢铁产业的发展需求。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钢铁、铝、铜等金属需求迅猛增加,刺激了冶金行业的投资规模扩大、产能迅速膨胀,造成中国铝矿石、铁矿石等矿石的需求缺口扩大,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逐步上升。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钢铁业大量进口铁矿的同时,也要抓住时机以各种方式在国外进行投资开矿,形成比较完备、多元和成熟的获取进口矿的资源体系,抵御市场风险。本人转摘

㈡ 铁矿石的我国现状

第一,中国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主。2008年中国共进口4.4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约为52%;而日本进口约1.0526亿吨,占比重约12.3%;韩国进口0.4954亿吨,占比重约为6%。
2009年,国际国内钢铁需求萎靡,全球各大钢厂都在大幅减产,钢厂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减少。2009年国内铁矿石需求将比2008年减少6000万吨,中国铁矿石进口2009年将缩减至3.5亿吨,缩减比例达21%。2009年,国际铁矿石明显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铁矿石市场杠杆向买方市场倾斜。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力拓等铁矿石供应商已丧失强势地位。
第二,中国进口铁矿石库存量较大。2009年1-4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中国的铁矿石港口库存有7000万吨,加上各大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将超过1亿吨。而中国钢铁生产每月所需铁矿石6000万吨左右,按50%的对外依存度计算,中国每月仅需进口铁矿石3000万吨。有1亿吨的库存,即使不进口,也能维持钢铁企业三个月左右的生产。中国可以三个月不进口,但铁矿石供应商不可能三个月不生产。
第三,中国拥有稳定的国产矿自给率。2008年中国的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82401.11万吨,同比增长20.7%。中国的国产矿自给率多年来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2009年,在钢铁需求萎缩、铁矿石进口矿现货价格持续低位的冲击下,虽然有的矿企经受不起销售价格逼近成本的压力,纷纷减产停产,但目前国内矿山的成本在450元-550元之间,国内矿山仍有能力加大开采力度,增加国产矿的供给。
同时,铁矿石供应商也不是只有三家,除澳矿外,还有巴西、印度、南非等地的铁矿石可供选购。中国不愁买不到。
第四,中国的海外权益矿规模在不断扩大。至2009年,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权益矿,自2009年2月起,中国的钢铁企业、贸易企业等加大了对海外权益矿的投资力度,主要以购买海外矿企的股权为主。按照海外权益矿的进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的权益矿资源量将超过1亿吨。这些权益矿的存在,增强了中国钢厂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第五,2012年9月至12月,铁矿石价格从每吨90美元涨至120美元,涨幅约30%。11月单月,铁矿石进口量超过6500万吨,创历史次新高水平。
第六,2013年7月29日至2013年8月4日国内铁矿石价格整体下降1%。 铁矿石作为生产钢铁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于钢材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铁矿石消费大国。
《2014-2018年全球铁矿石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前瞻》显示,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为9239.3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32.04%。到2002年我国铁矿石进口突破1亿吨,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20.67%。此后几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一直居高不下,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直至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较2009年略有下降,结束了自2000年来一直高速上升的势头,之后缓步上升。2012年我国全年进口铁矿石7.44亿吨,创下新高,同比增长8.4%。
中国的铁矿石产量不断增长,2008年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78481.64万吨,同比增长12.43%,这其中并没有包括一些小矿山的产量。按30%的原矿品位折算成品矿(62.5%),则2008年矿产量可折算成品矿达到37671.187万吨。
被称为“全球吸铁石”的中国,目前是世界铁矿石市场最大买主。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增加,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钢铁企业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因此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连年递增,进口量占需求量的比重亦逐步提高。1999年,进口铁矿石占总量需求的28%左右;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达到44414万吨,同比增长15.8%,占比总需求量达到58.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铁矿石的采购来自18个国家,其中8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由于中国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这导致了国外铁矿石巨头利用垄断资源提高价格使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中国对澳、巴两国的矿石进口比重有所减少,而从印度进口矿的比重有所增加。
从需求来看,铁矿石是生产生铁的主要原材料,中国生铁产量也一直处于大幅增长中。2005年是中国生铁产量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产量达到32731万吨,同比增长30.9%。2006年,生铁产量增幅稍有回落,全年产量增长24%至40540万吨,2007年生铁产量增幅进一步放缓,同比增幅15.17%至46692万吨。2008年,中国生铁产量为47115.6万吨,同比微增0.9%。按1吨生铁需1.6吨成品矿计算,2005年成品矿需求量为52369.7万吨,2006年需求量为64864.08万吨,2007年为74707万吨,2008年需求量为75385万吨。
仅以上述统计产量加进口量计国内矿石供应量,就前几年情况来看,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存在供应缺口。但到2007年以来,供应缺口逐渐减小,主要是因为供应的增长和需求的放缓。2008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为82084.2万吨,而需求量仅为75385万吨,过剩量达到6699.2万吨。由于我们上面所述的铁矿石产量数据中并未统计小矿山的产量,如果考虑小矿山的产量,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即已出现过剩。我们以2007年小矿山年产1亿吨的生产能力计,小矿山原矿品位以25%计,折合成品矿约4000万吨,则2007年中国铁矿石供应量将达到75845.5万吨,而同年铁矿石需求量约为74707万吨,因此全年过剩量达到1138.5万吨。若按07年产能计,2008年铁矿石过剩量将达到10699.2万吨。实际上,除2008年1月外,2-11月仅有统计的大中型矿山成品矿供应量均已超过各月的矿石需求量。进口的过快不仅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飞涨,同时供应的过剩也导致国内铁矿石价格不断下跌。
由于铁矿石供应过剩,进口过多,导致港口铁矿石积压较多,2008年8月份全国铁矿石库存量达到7446万吨的高位。随后几个月,由于铁矿石进口量和产量的回落,致使库存有所消耗,库存量逐渐回落。但是2008年底的库存量仍比2007年底增长了28%,库存量的增加凸显了供应的过剩。
铁矿石需求的放缓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美国次贷危机拖累了全球经济,影响了消费和投资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对钢铁的需求量减少;二、能源等价格高企,全球通胀压力加大,通胀推升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只能以减少生产来应对;同时,央行之前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也加大了许多企业的资金压力,迫使其减少生产;三、随着国家节能降耗等调控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中国的焦炭产量持续回落,同时焦炭价格的大幅上扬也制约了钢铁生产,间接地抑制了铁矿石的需求;四、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扬,迫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利用废钢,替代了铁矿石的需求;五、由于为了保证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国家出台的相关维稳措施也制约了铁矿石的价格。 全球主要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走势图
自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新一轮强劲增长,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钢铁需求大增,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亦强劲增长,导致铁矿石供应应相对偏紧,助推铁矿石价格节节攀升。2000年以来,世界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FOB)增长了5倍,澳大利亚哈默斯利粉矿从2000年的27.35美分/干吨度上涨到2008年的201美分/干吨度,巴西的球团矿从2001年的50美分左右上涨至2008年的220美分。印度的铁矿石价格同样飞涨,铁矿石价格指数在1994年至2003年的十年间基本维持在100-200之间,从2004年开始大幅上扬,从当时127直冲至2008年8月的1293.7,增长了十倍之多,虽有回落,但仍处于1176的高位。反观同期CRU的全球钢材价格指数,2000年1月份只有90,2008年8月份曾触及292.8的最高位,已经回落至150。可见,相比较而言,铁矿石价格上涨幅度明显过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自2011年10月第一周开始发布: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准确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判和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随着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逐渐上升,进口铁矿石的均价也在不断上扬。2003年之前,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基本维持在30美元/吨左右。此后,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价格也急速上升,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基本达到了60美元/吨,同比翻了一倍。随着2005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上涨71.5%,2006、2007年度上涨幅度有所减小,分别达到19%和9.5%。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均价约为88美元/吨。2008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大幅上涨了65%,当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在8月份时曾达到最高的154美元,第四季度价格有所回落,2008年底时进口均价约为90美元。
铁矿石进口价格走势
随着国际进口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扬,国内市场铁矿石报价也在不断上涨。2006年年中时河北唐山地区铁矿石报价为600元/吨左右,2006年底上扬至710元/吨,2007年底上扬至1320元/吨,几乎翻倍,2008年5月初时价格曾一度触及1610元/吨的高位。在此之后,国内铁矿石价格受需求疲弱和供应过剩的压力便开始逐渐回落。国内唐山铁矿石价格已回落至870元/吨。
由于全球经济的衰退,作为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的钢铁市场在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亦遭遇寒流,需求大幅下滑,从而导致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铁矿石价格急转直下。有关2009年铁矿石长单协议价的谈判正在紧张进行中。国内钢企纷纷表示铁矿石应该降价,而矿业三巨头却不愿过多让步,谈判随之陷入僵局。但是,从情况来看,经济衰退远未结束,对钢材的消费需求比较疲弱,因此对铁矿石的需求可能会继续下降,铁矿石的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

㈢ 中国主要从哪几个国家进口铁矿石

摘要 2020年,我国进口的铁矿石总量高达11.7亿吨,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名。分国别来看,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乌克兰

㈣ 我国的铁矿石,真的是大部分从国外进口的吗

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达到80%左右,无论是从进口产值还是依赖比例上,都可以说算是我国依赖度最高的商品之一。

根据Refinitiv的船舶跟踪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12个月里,中国大陆地区(不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通过海运进口了11.04亿吨铁矿石。2019年的同期的进口量为10.36亿吨,同比增长6.5%,占到全球铁矿石总贸易中的73%之多,也就是说再2020年,全球开采出来的7成铁矿石都运往了中国。

而在中国的进口国方面,目前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份额占到2020年中国进口份额的66%。

我国虽然也有较为丰富的铁矿资源,但整体品味较低,开采成本高,无竞争优势。叠加我国环保高压政策,督促钢厂偏向高品位铁矿石的采购以获得更高的得铁率,所以我国自产铁矿石产量非常有限。

全球铁矿石产量居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但是俄罗斯和印度控制铁矿石出口,而中国由于开采成本过高长期处于较低产量位置,所以澳大利亚和巴西成为全球铁矿石的主要供方,其中两国的4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FMG)控制了70%的全球铁矿石贸易,已经形成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局面。


㈤ 为什么2020年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暴涨

这几个月,很多大宗商品都涨疯了。玉米从1900元/吨,上涨到现在的2600元/吨。棕榈油从5月份的4500元/吨,上涨到现在7000元/吨。铝从11000元/吨上涨到16000元/吨,铜从42000元/吨上涨到59000元/吨,最疯狂的铁矿石,从500元/吨,上涨到1100元/吨。

本以为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大宗商品应该是一个熊市,没想到,2020年的大宗商品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超级大牛市!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就是供求关系。

用我们初中学过的政治经济学最简单的理论,就可以解释:当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商品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的时候,商品上涨。

要详细解释2020年大宗商品的超级大牛市,大家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概念:2020年新冠疫情,虽然中国很快就控制了,但是国外的疫情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

严重到什么什么程度?美国英国法国的国家首脑都得了新冠疫情,何况普通人,全球现在已经累计感染了7400多万人,死亡165万人,现在还在以每天新增感染75万人的数字在增加,每天全球要新增死亡1万3千人,这还是官方可以统计到的数字,边缘的农村,战乱地区的感染死亡人数都被忽略了。

中国人被中国政府和英勇的医务工作者们保护的很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就没有这么幸运。德国确诊130万新冠患者,法国确诊240万新冠患者,医疗体系接近崩溃的边缘,这还是传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就情况更加严峻。

在新冠疫苗没有广泛注射的时候,隔离是最好的手段,很多矿山,农场的工人都去隔离了,因此疫情对于大宗商品供给端影响巨大,缺乏人手,无力维护,大宗商品的供给严重受限。

而需求端,虽然也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影响没有那么大,首先,人们虽然在家里隔离不出门,但是食品的消费并没有减少很多,可以理解,一天还是三顿饭嘛,只是外出就餐变成在家解决。其次,因为疫情对经济的重大影响,各个国家都展开了大量的经济刺激计划,大发货币,上马各种基建项目,因此需求端虽然受到影响,但是受到的影响远没有供应端大。

尤其中国,由于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热火朝天为全世界搞生产,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往全世界出口各种货物,11月一个月中国贸易顺差就达到748亿美元,创了 历史 记录。现在中国往海外发货的运费比往年上涨2到3倍,港口连集装箱货柜都一柜难求,因为都发往国外了。

和巨大出口相对应的,中国进口了大量基础大宗商品,今年中国进口的金属,石油,铁矿石,原油,大豆都创了新高。

光是2020年前11个月:

中国进口了10.73亿吨铁矿石,同比增加10.9%,

中国进口了5.04亿吨原油,同比增加9.5%,

中国进口了9280万吨,加上12月在运的大豆,全年中国要进口1亿吨大豆,同比增加17%,

中国进口天然气9043万吨,同比增加3.9%,

中国进口铜617万吨,同比增加38.7%,

中国只有煤炭进口比去年少了10%,进口了煤炭2.65亿吨,然后悲催发现,由于企业订单太多,工厂加紧生产,电力不够用了。因为冬天很多省份还是靠烧煤用火力发电,缺少煤炭,就缺少电力,比如湖南,浙江等地开始拉闸限电,楼道灯全部关闭,空调温度不能超过20度。。。因为煤炭稀缺,年底煤炭也涨上了天,动力煤超过750元/吨,长协议煤炭价格才640元/吨,更别说焦煤焦炭这些高端煤种,全部超过 历史 最高值。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供给端大受影响,而需求端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甚至有了提高,全球的大宗商品开启了一片涨声。。。

依然来重温初中政治经济学了,如果供求关系失衡,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下,对商品的价格有这样具体的影响呢?

就拿粮食来说,今年全球的粮食是减产的,前面说过疫情影响农场人手,还包括局部的恶劣天气,比如美豆就借干旱炒作了一波。粮食这种极度刚需的大宗商品,如果全世界的粮食短缺10%,粮食价格会只上涨10%吗?不会的,10%的短缺会造成50%以上的上涨,如果有20%的粮食短缺,就会让粮食涨上天,对于粮食这种特别刚需的大宗商品,些微的短缺就会让粮食翻倍的上涨。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粮食主要是关键的主粮压力不大,因为今年中国的粮食依旧丰产(感谢农业工作者和农民伯伯们),2020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接近6.7亿吨,中国主粮小麦,玉米,水稻实现了连续5年的增产。在最关键的主粮保障上,中国做的很不错,我们的主粮自给率超过95%,而且加大了粮食战略储备,现在中国大地上储备的粮食超过6亿吨,也就是即使中国一年不产粮食,储备粮也够全体中国人吃一年。而且,实在不行,如果粮食短缺上涨,可以把喂养家畜的粮食省下来,少吃肉,多吃素,能节省很多粮食。

中国深知主粮的重要,主粮是不能再刚需的刚需,14亿人的吃饭问题,容不得半点侥幸。

主粮问题解决了,其他的经济作物和油脂作物,中国就需要大量进口了。

尤其是大豆。大豆可以说是除了主粮以外的重要作物。大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做豆腐,做各种豆制品。大豆相比其他农产品,有几个关键的优点:1.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其他农作物比如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含淀粉,大豆的植物蛋白质含量还很高,蛋白质含量达到75%到85%。而且大豆含的蛋白质不但多,还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氨基酸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如果是一个纯素食主义者,一定会通过吃大量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大豆除了蛋白质,还有丰富的油脂,我们在超市里面买的5升装大桶的大豆油,就是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大豆是一种非常好的农产品,不仅含75%到85%的蛋白质,还含有15%的豆油,全身都是宝。

在工业上,我们用40度到60度的低温浸提法从大豆提取油脂,做成豆油,供人们烹饪食用,剩下的富含75%以上蛋白质的豆渣,我们叫豆粕,也是大有用处,用来作为饲料用来饲养家畜,豆粕是给猪宝宝,牛宝宝,羊宝宝补充高质量蛋白质的优质来源,还可以用豆粕/菜粕(菜粕是油菜籽榨出菜油剩下来的菜渣)来养鱼养鸭养鸡。小动物们不光吃素,也要补充蛋白质才长得好长得快。。。

2019年中国自己大豆产量1800万吨,但是食用油和饲料豆粕需求太大,我们每年还从全球大豆的主要产地美国和巴西进口大量大豆,而且进口量每年都在增加。因为中国人民吃肉的需求在增加,我们需要更多的豆粕来饲养鸡鸭牛羊猪。。。

2018年我们进口了8800万吨大豆,

2019年我们进口了8850万吨大豆,

2020年我们将创纪录的进口超过1亿吨大豆。

2019年我们进口的大豆,19%来自美国,65.2%来自巴西,我们还从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全世界各国进口大豆。为了保证大豆供应,近几年我国也在做大量努力,恢复并扩大东北大豆种植基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承包大量的土地种植大豆。没办法,中国的需求量太大了,2019年全球大豆产量为3.6亿吨,中国消费量占四分之一。

中国进口量大,供应端稍微有风吹草动,很容易造成价格的巨大波动。

今年的大豆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美国和巴西农场人手减少,加上炒作天气干旱,美豆已经涨到了5年最高位,大豆进口成本超过3800元/吨,2019年大豆进口成本才2700元/吨。大豆上涨40%。

今年棕榈油,因为新冠疫情造成主产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农场人手减少,棕榈油缺乏施肥除虫维护,棕榈树减产,棕榈油已经涨到8年高位,2019年棕榈油才4500元/吨,现在7000元/吨,上涨55%,而且还在上涨中。

今年铜和铝,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矿山人手减少,以及需求端需求增加,铜和铝的价格也大涨。

铜的用处很大,由于导电性能良好,可以广泛用于电力和电子工业,做导线,做计算机的集成线路,做电缆等等。

铝更是随处可见的到处使用。铝密度小很轻,虽然很软,但是可以做成各种铝合金,既轻巧又坚固,在飞机, 汽车 ,船舶制造行业有广泛的用处。铝是热的良导体,在工业上可以作为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铝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广泛用于各种易拉罐,糖果包装用品。铝的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容易受到腐蚀,还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设备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等等。

而且目前兴起的新能源产业对铜和铝的需求是传统产业的3倍。铜上涨到7年高位,接近60000元/吨,2019年才45000元/吨,铜上涨了33%。铝涨到3年最高位,16500元/吨,2019年才11500元/吨,上涨43%。而且目前铜和铝的全球库存都在下降中,目测后面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最后说一说工业中用的最多的金属:铁。铁来自铁矿石,铁矿石是今年涨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铁是支撑现代 社会 的骨架,可以说,没有铁就没有现代文明,全世界每年消耗的金属中,铁占了95%。中国在轰轰烈烈的大搞基础建设,修路架桥,造 汽车 高铁,建房子,但是中国高品位铁矿少的可怜,绝大部分铁矿石都需要进口。

因为新冠疫情造成高品位铁矿石的主产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矿山人手不足减产。在经济复苏前景下,铁矿石消耗增加,因此铁矿石开启了一路疯涨之旅。

铁矿石现货已经突破1100元/吨,接近160美元/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成本也就25美元/吨,力和力拓的预计是今年铁矿石平均卖50美元/吨,现在卖到了160美元/吨,铁矿石今年上涨了3倍多,而且铁矿石价格现在还在每天上涨, 历史 上铁矿石最疯狂的时候也不过就200美元/吨。

对于一年要进口10亿吨铁矿石的中国来说,情况相当被动,每一吨铁矿石多花100美元/吨,一年要多花1000亿美元!只是全球高品位铁矿石的产地,比原油更加集中,更加垄断。全世界原油生产国,有沙特,俄罗斯,美国,利比亚,伊朗。。。但是铁矿石的产出国主要就是澳大利亚和巴西。中国2019年进口的10亿吨铁矿石,澳大利亚占66%,巴西占30%。铁矿石暴涨,中国要多花很多钱,尤其很让对中国极其不友好的澳大利亚赚钱很不爽啊。。。发改委已经申明好几次铁矿石风险,期待早日把铁矿石价格降下来。

我今年最好的投资就是买入比亚迪,棕榈油和铁矿石。铁矿石在赚了一大波已经平仓了。虽然预计后面铁矿石会继续涨,但是不想再助长铁矿石的疯狂。我们能在这里好好赚钱,说到底都是依托了国运,要坚决和国家站在一起。虽然,现在每天看着铁矿石疯长,还是心痛。但是我们要做个有信仰的人,不是所有的钱都要赚。我能想到的能把铁矿石降下来的方法,是和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木材,煤炭,龙虾,红酒进行谈判,一定要把铁矿石价格降下来。关于中国进口铁矿石和钢铁行业现状,推荐看我之前写的文章:《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最后关于铁矿石,因为中国这块土地就是不产高品位铁矿石和原油,开局地图就是hard模式,我们也没办法,可以等未来铁矿石价格下降以后,多买铁矿石作为战略储备。铁矿石的存储比原油可是方便多了,原油的存储非常麻烦,需要用专用的原油存储罐来存储,即使这样也会面临挥发变质问题,原油存储这件事说多了都是泪。而铁矿石存储简单多了,这个就是石头,不挥发不变质,用轮船运回来,还海边随便挖个大坑埋了就是,等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这件事情也得慢慢来,中国需求量太大,买多了,铁矿石价格容易上天。

然后如果要做大宗商品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经过前面一大段的阐述,我们可以很明确得到一个结论,做大宗商品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供求关系,要选择供求关系变化趋势最明显的品种,在供大于求的时候果断做空,在供小于求的时候果断做多。

供求关系-》趋势是我们的好朋友!

一旦供求关系开始改变,形成的趋势是不会在短期内改变,这个时候就可以沿着趋势的方向愉快的投资了。

比如棕榈油是用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最大的植物油,是用棕榈树的果实压榨出来的油。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生产国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中国每年至少进口600万吨棕榈油。

生产棕榈油的棕榈树生长非常缓慢,从种植到开始产油,需要6年时间,只要棕榈树成熟,可以连续产油30年。因此,如果棕榈油短缺,价格暴涨,现在开始种植棕榈树,是来不及的,至少要等6年后,才会有新增的棕榈油出来。同样的,如果因为棕榈树过多,造成棕榈油暴跌,因为前面养大棕榈树漫长6年,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农民不会轻易砍树,只要棕榈油价格能够覆盖加工成本,棕榈油就会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因此 历史 上,棕榈油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的时候到达过10000元/吨,最低的时候4000元/吨。

只要掌握棕榈油的趋势,现在是上涨的趋势,还是下跌趋势,就应该顺着趋势去做多或者做空。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每一种大宗商品还有具体的细节,比如棕榈油每年11月开始产油淡季,但是也是需求淡季,因为棕榈油在冬天很容易凝固,卖不出去,在冬季是需求下降的多,还是产油量下降的多,仔细去比较里面的细节,才知道现在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今年冬天,棕榈油又新高了,因为明显供给下跌超过了需求下跌。印度为了进口棕榈油,下调了进口关税。印度每年要进口700多万吨棕榈油,比中国还多,因为棕榈油是所有植物油脂中,相比豆油,菜油,价格最便宜的植物油脂,很受印度欢迎。

上次和一个朋友问我,做投资到底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呢?答案是:对这个世界保持热情和敏感,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去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然后找到变化的趋势,然后坚决的投入。

然后他又问,能不能说具体点,怎样找到趋势变化?

答案就是信息量,我认识的牛人,信息量至少普通人的10倍。每天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至少花3个小时的时间,去通读国内外大事,产业新闻,大宗商品信息等等,然后坚持下去,读个半年一年的,就会发现对很多事情的了解会越来越详细,一旦出现变化,也能对未来的走势作出一些判断,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逻辑进行修正,然后就差不多入门了。。。做投资其实是个苦差事,要真的热爱这个世界才能坚持下去。

㈥ 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

比较而言,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较为集中,重点是中东地区、澳大利亚、周边国家、非洲和中东等,以下对16种重要矿产资源分别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2.1 石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

2005年中东地区仍为我国原油主要进口地区,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47.2%,为5985.1万吨;其次为非洲,占全国总进口量的30.2%,为3834.2万吨;再次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占全国总量的11.1%,为1407.0万吨;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量为969.0万吨,占7.6%。

位居我国原油进口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17.5%)、安哥拉(13.8%)、伊朗(11.3%)、俄罗斯(10.1%)和阿曼(8.5%),2005年合计进口量为7752.4万吨,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1.2%。其他的重要进口国还有:也门(5.4%)、苏丹(5.2%)、印度尼西亚(3.2%)、越南(2.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科威特(1.3%)、哈萨克斯坦(1.0%)。2005年从南美进口我国所需石油的3.4%,来自欧洲的占0.4%,来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量占0.2%。

与2000年相比,我国原油进口地区结构已有明显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总体依赖程度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中东地区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而从非洲的进口量大幅增加。

2)来自北线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5年的10.1%。同时,开始从中亚地区进口原油。

3)来自欧洲、拉美这些相对遥远地区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来自欧洲的原油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3.6%降低到0.4%。

但比较而言也有一些不利的层面,主要是来自亚太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5.0%降低到2005年的7.6%。但来自越南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增加趋势。

2.2.2 天然气:开始进口液化天然气,管线天然气的进口正在谈判中

在2005年之前,中国不进口天然气。从2006年起,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据深圳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1~10月深圳口岸进口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154.1万吨,同比增长17.5%,价值7.43亿美元,增长30.3%。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32.5万吨,价值5558万美元;进口液化石油气121.6万吨,下降7.3%,但受价格提高影响,进口价值6.87亿美元,同比仍上升20.5%。目前,深圳口岸液化气进口结构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进口出现此消彼长态势。二是液化天然气进口价格较低,液化石油气进口价格略有回落但仍然较高。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较低,仅170.9美元/吨,但液化石油气1~10月进口均价高达564.6美元/吨,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均价的3倍多。三是进口来源的趋向分散,但仍以中东和澳大利亚为主。

目前中国正在沿海建设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预计未来液化天然气的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预计液化天然气的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曼等。同时,建设中俄和中国一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后还将从俄罗斯和中亚通过管线进口天然气。

2.2.3 煤炭: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并且也有相当多数量的煤炭出口到东亚等地区,但是,我国南方相对缺煤,因此从澳大利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向我国南部省份出口煤炭。2005年中国煤炭进口量约2600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预计2006年进口约4000万吨。

煤炭主要从东南沿海各口岸进口。我国进口煤炭的省份主要在东南沿海以及长三角地区,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主要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朝鲜、俄罗斯等国。中国是越南煤炭出口的主要市场,占越南出口量的82.0%,主要进口地区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从越南进口煤种主要是无烟煤。2006年1~10月我国从越南共进口无烟煤1587万吨。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印度尼西亚煤炭约260万吨,2006年1~10月份进口达329万吨。澳大利亚生产的煤炭75.0%以上供出口,目前日本在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占47.0%,韩国占12.0%,中国台湾省占9.0%。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主要是动力煤和炼焦煤,2006年1~10月进口总额为552万吨,其中动力煤392万吨,炼焦煤160万吨。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炼焦煤在中国将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2006年1~10月中国共进口朝鲜无烟煤194万吨。2006年1~10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约78万吨。预期今后我国还将从蒙古大量进口煤炭。

以2006年1~10月测算,中国煤炭进口的地区结构为:越南53.0%,澳大利亚19.0%,印度尼西亚11.0%,朝鲜6.5%,俄罗斯2.5%,其余国家8.0%。

2.2.4 铀矿

2006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在今后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约2万吨铀矿。

2.2.5 煤层气

不存在进口问题。

2.2.6 铜

参与贸易的各类铜产品非常丰富,包括铜材、铜合金、粗铜、精炼铜、铜精矿、废杂铜等,总共大约包括72种铜产品;铜市场相对透明,主要在LME交易。我国铜精矿进口额在整个铜产品进出口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大,铜精矿进口来源相对分散,自30多个国家进口,其中主要包括智利、澳大利亚、蒙古等。从贸易方式看,我国铜精矿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占总量的83.0%以上,小额边贸也占一定比例。2004年中国铜精矿的主要进口国为:智利(29.1%)、蒙古(20.1%)、秘鲁(12.5%)、澳大利亚(9.1%)、哈萨克斯坦(7.7%)、墨西哥(7.4%)、加拿大(3.4%)、伊朗(3.3%)、巴布亚新几内亚(3.2%)等。

精炼铜进口来源也比较分散。主要包括:智利、日本、菲律宾、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2.2.7 铝土矿

铝土矿矿石本身不是贸易的产品,我国进口的主要是中间产品氧化铝,但同时还出口一部分电解铝。我国电解铝行业投资迅速增加导致氧化铝的供求缺口拉大,推动了氧化铝的进口增长。进口规模由2001年的188.0万吨扩大到2004年的587.0万吨,年均增长46.2%,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701.6万吨,同比增长19.4%,进口价值26亿美元,增长27.0%。我国氧化铝进口大部分以现货贸易为主,目前进口数量已占到世界现货贸易总量的60.0%以上,我国进口量的变化对国际氧化铝价格影响非常大。中国30.0%的进口氧化铝以及80.0%的出口原铝都与来料加工有关。为节省电力以及增加国内市场原铝供应,从2005年7月1日起废除有关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政策,此外,商务部已不再发放氧化铝来料加工贸易的许可证。我国氧化铝进口来源基本稳定。2005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392.4万吨氧化铝,增长20.0%,占当年氧化铝总进口量的55.9%;自印度的进口大幅度增长,进口100.5万吨,增长37.0%;自牙买加进口56.7万吨,下降24.7%;自美国进口57.1万吨,增长7.3%。自上述4个国家合计进口占总进口量的86.5%。

2.2.8 铅

我国铅矿砂及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秘鲁、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土耳其、纳米比亚、伊朗、韩国和朝鲜等。

我国精炼铅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朝鲜和加拿大等。

2.2.9 锌

我国锌矿砂和精矿的主要进口来源是:澳大利亚、秘鲁、伊朗、印度、越南、智利、缅甸等。

我国精炼锌的主要进口来源是:哈萨克斯坦、朝鲜、比利时、韩国等。

2.2.10 铁矿石

“十五”期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从2001年的9231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27500万吨,增加1.83亿吨,增长197.9%。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亿吨,是1990年的19.3倍,是1996年的6.3倍。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主要进口来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首先,澳大利亚一直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国,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近年来大幅度上升,从2000年的327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1218万吨,增加了242.8%。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铁矿石的出口量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8%下降到2004年的38.0%,但2005年又增加到41.0%。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中国铁矿石第2大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印度进口1100万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15.7%,但是到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达到6855万吨,占当年中国总进口量的24.9%。从2000~2005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数量增加了5.23倍,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印度本来是我铁矿石第3进口国,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平衡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一个手段,但现在我国从印度进口的铁矿石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进口来源,并且不仅量增,而且价格的增长幅度还大于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巴西是我国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巴西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稳定增加,从2000年的148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471万吨,增加269.2%,并且自2000~2003年,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量的比重也连续增加。2005年与2004年相比,尽管巴西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增加,但由于来自印度进口量的增加,所占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南非一直是我国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并且近年来有略微增加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南非对中国铁矿石出口量占中国总进口量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11.5%下降到2005年的3.8%,但仍然是中国第4大进口国。以上4个国家,占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比重,2005年为90.0%。2001年,这一数字为95.8%。秘鲁、智利等也是中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2000年,中国从秘鲁进口173万吨铁矿石,2001年进口184万吨,2002年进口198万吨,2003年进口220万吨。目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水平,每年200万吨左右。2002年中国从智利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23万吨,2003年为164万吨。除此之外,中国还从其余近20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数量不大。

2.2.11 锰矿石

近年来我国锰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主要通过广东口岸进口。我国锰矿石进口来源主要包括以下7个国家:澳大利亚、加蓬、加纳、缅甸、巴西、印度、南非等。从这7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占我国全部锰矿石进口总量的95.0%。从澳大利亚、加蓬、加纳这3个国家进口的锰矿石,均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

2005年中国进口锰矿石457.8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包括:澳大利亚34.3%,加蓬13.4%,加纳12.1%。3个国家合计占59.8%。

2.2.12 镍

2005年,中国共进口镍(未锻轧镍)89580吨,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2.2.13 钨

钨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4 锡

锡是中国优势矿产,大量出口。

2.2.15 钾盐

2005年中国进口钾肥883.4万吨,进口来源主要为:俄罗斯46.2%,加拿大25.6%,白俄罗斯19.3%。这3个国家合计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1.1%。

2.2.16 金

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黄金约200吨,其中90%用于首饰制造。我国黄金市场已放开,进口来源广泛。

㈦ 中国主要进口的资源有哪些

△受需求拉动,今年前三季度,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矿产产能进一步释放△铁矿石进口价同比下降7.2%、钨出口价同比上涨42.85%,离不开国内矿业开采秩序的整顿规范△地质勘查业投资多元化格局初露端倪,西部地区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尤为活跃11月21日,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中国矿业联合会在京举办2006年中国矿产资源及矿产品供需形势分析研讨会。与会专家通过对去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矿业领域相关数据分析认为,我国矿业经济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快速发展的矿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大宗矿产供应能力持续增强矿业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披露的有关数据显示,主导矿业的大宗矿产供应能力正在得到不断增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的报告说,前几年矿业领域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目前已基本转化为现实产能,这在去年已经体现出来。2005年,全国新增煤炭开采能力1.84亿吨/年、铁矿石产能9211万吨/年、铜采矿产能746万吨/年,还新增氧化铝产能184万吨/年。受需求拉动,今年这些新增产能进一步释放,使得主要矿产品生产态势保持递进式平稳增产,1-9月主要矿产品产销两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会议材料显示,今年1-9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5.7亿吨,同比增加1.22亿吨,增长8.4%;销售15.5亿吨,同比增加1.23亿吨,增长8.6%,煤炭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势头。该协会预计,今年全国原煤产量有可能达到24亿吨,预计比去年产量增加8%。在煤炭生产满足需求的同时,煤炭库存持续上升,截至9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5亿吨,比年初增加1128万吨,增长8%。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同时指出,煤炭行业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3.41亿元,同比增长36.4%。在煤炭市场供应量增长大于消费量增长的态势下,新投资产能的转化,将进一步压缩煤炭行业的利润空间。铁矿投资形成的产能,在今年集中释放。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铁矿石产量累计达4.06亿吨,基本相当于去年一年的产量,同比增加37.7%,有效减轻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研究报告说,今年前三季度铁矿石产量增幅比去年同期多了8.1个百分点,而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增幅,却分别回落了10.2、9.0和2.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显现出初步效果。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对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连年扩大,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石油企业协会理事张汉平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生产原油1.37929亿吨,同比增长1.7%。在老油田增产困难、油气接替区尚未有大突破的情况下,我国原油产量保持增长,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与原油相比,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迅速,1-9月全国生产天然气43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3%。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认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产量有望呈现跨越式增长,年均可望增加90亿-110亿立方米,2010年达到950亿-1100亿立方米,并预计能够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工业发展的原料,10种有色金属和氧化铝产量快速上升。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我国铜精矿产量为51.53万吨,产能增幅虽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着7.4%的增长势头;铅精矿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10.88%;锌精矿产量157.7万吨,同比增长18.69%;锡、锑、钼精矿的产量也都呈现出良好增长势头。另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对冶炼行业的统计,今年前9个月10种有色金属产量合计为1379.76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铜、锡、铝生产增速分别为21.4%、23.1%、18.5%,铅和锌分别增长了16.7%和14.3%。贵金属方面,黄金产量呈现加速增长势头。中国黄金协会统计,1-9月全国累计生产黄金169.281吨,同比增长8.05%;而2005年与2004年相比,全年黄金产量增幅是5.51%。预计今年全国黄金产量有望超过236吨。矿业生产和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目前铁矿石进口价格攀升趋缓的态势,不仅直接减少了国内企业的外汇支出,而且为国内企业参加新一轮的铁矿石谈判增加了砝码,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国内铁矿石产量的增加和钢铁行业生产秩序的好转。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呈回落趋势。1-9月,全国进口铁矿石2.47亿吨,同比增长24.2%,增幅同比回落了7个百分点。这是自2003年以来,铁矿石进口增幅首次在30%以下;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62.7美元/吨,同比下降了7.2%。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此前在接受有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钢铁生产总量平稳及国内铁矿石产量增加,是进口铁矿石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课题组的统计显示,1-9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加了24.2%,但为之付出的外汇仅仅增加了14.6%,铁矿石进口成本下降由此可见一斑。与铁矿石进口价格下降形成反差的是,我国的优势矿产钨的出口价格大幅攀升,中国钨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孔昭庆在题为《2006年我国钨资源及钨产品供需形势简析》的发言中,不无自豪地说:“尽管受国家对钨品出口政策调整(取消部分钨品出口退税)和全球经济发展增速减缓影响,但在国内外钨需求增长、钨开采总量控制、钨开采秩序整顿规范和行业自律的共同作用下,今年钨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且周期长、价格高、波动小,并创下了历史新高。”据他介绍,今年1-9月,全国累计出口钨品金属量2.27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0.21%;实现的出口额为7.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55%。记者粗算,相当于钨出口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钨出口创下的产值几乎增加了近50%。而孔昭庆的这番话可能更直观:“与往年相比,今年出口一吨钨品,相当于2005年的1.5吨,相当于2004年的3吨,相当于2003年的4吨!”孔昭庆说,国土资源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在严格钨矿开采总量的同时,联手重拳打击非法开采,整顿和规范钨矿开采秩序,地方政府积极实施具体的整治方案和措施,钨矿开采秩序明显好转。中国钨协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检查,使得钨矿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据中国钨协统计,今年1-9月,国内钨精矿每标吨平均售价为10.92万元,比去年同期的每标吨8.55万元上涨了27.7%;钨制品出口综合平均价为3.46万美元/吨金属,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2.85%。占据国际市场半壁江山的中国钨,终于在外国买家面前挺直了腰板。矿业投资增长迅速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矿业和矿产勘查投入;矿业领域迅速增长的投资,显示出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采矿业投资2568亿元,同比增加33.4%;地质勘查业有关产业投资313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地质勘查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27.1%。课题组评价,总体上看,在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下,金属冶炼加工业投资保持在较低的增长水平,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出现了负增长,去年火爆的采矿业投资增幅趋缓,但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于上游的地质勘查业及相关产业,则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参加研讨的不少专家认为,近两年我国地质勘查业投资比较活跃,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初露端倪。有资料显示,2005年国内地质勘查投资344亿元,比2004年增加9.9%。投资结构上,地方财政拨款已经超过中央财政投资,外商投资也在不断增长。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认为,西部地区的地质勘查和矿产开发最为活跃。报告在对全国有效的勘查许可证以及今年1-8月新设立的勘查许可证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西部地区有效的以及新设立的勘查许可证,都明显多于东中部地区。然而,相对于资源储量的快速消耗,地质勘查业投资增长还难以满足需要。煤炭、冶金、黄金、有色金属,甚至非金属矿产,都面临着资源探明储量不足的压力。不少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大地勘投入,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

㈧ 中国铝出口多还是进口多

铝材出口远高于进口。我国铝型材加工行业中粗加工的铝材生产能力大,而高端铝材及先进生产设备却依赖进口,存在低端产品产能较大而高端产品产能不足等问题。2021年上半年未锻轧铝进口数量为485920吨,依旧进口数量较大;出口数量为83866吨。

我国铝材的主要应用的下游产业包括新能源光伏、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医疗环保、电子家电、建筑领域,随着国内铝型材制造企业技术的改进,铝型材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应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拓展,行业需求上升。

铁矿石是中国进口量最多的商品之一

2019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68亿吨,价值高达1014.6亿美元,对外依存度达到80%以上。要知道,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不过70%。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下降至1.06亿吨,相比年初下降15%,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铁矿石库存下降原因:从需求端看,中国疫情平稳,企业复工复产速度加快,再加上新基建拉动,铁矿石需求大增。从供给端看,主要的铁矿石出口国巴西,疫情爆发,发运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供给不足。




㈨ 为什么我们要高价进口铁矿石,而不利用废旧钢铁

目前我国是全球钢铁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钢铁最大生产国,因此每年我国要消耗的铁矿石是非常庞大的,国内的铁矿石根本没法满足国内钢铁生产需求,所以每年我国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石。

比如2019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7亿吨,同比增长0.5%;而2020年 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已经达到9.75亿吨,同比增长11.2%,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就达到上千亿美元。

看到这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我国要从国外高价进口这些铁矿石,而不是利用国内的废旧钢铁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国内的废旧钢铁供应不够,没法满足我国钢铁生产的需求,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但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的废弃钢铁实际上是非常多的,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人收废弃钢铁都推在那卖不动了。

比如我们在信贷行业也接触过不少收购废弃钢铁的客户,这些客户在前几年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当时一斤废铁就能卖个一块钱左右,但目前废弃钢铁的价格已经有了明显下滑,最低价的时候废铁价格甚至只卖到三毛钱一斤,而且这么低的价格,有时候未必还能卖得出去,结果有很多人囤积了大量的废铁,出现了巨额亏损的。

而现在废弃钢铁之所以很难卖,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最近几年我国关闭了大量小钢铁厂,而这些民营小钢铁厂一般都是这些废弃钢铁的主要采购商,他们利用这些废弃钢铁生产出来的一些地条钢以前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些小钢铁厂本身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再加上前几年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比较突出,所以有大量的小钢铁厂都被关闭掉了,因此市场对废弃钢铁的需求量就出现了大幅缩水。

目前市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大型钢铁厂,而这些钢铁厂对于这些废弃钢铁一般是不怎么感兴趣,很多钢铁厂都更倾向于直接进口铁矿石,而不是采购这些废钢铁,这里面主要出于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为了保证钢铁的质量

钢铁行业经过几年的整顿之后,目前剩下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大型钢铁厂,而这些大型钢铁厂针对的客户都是一些大客户,他们对钢铁的品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比如是用于建设桥梁、大楼这些钢铁你总不可能用那些地条钢吧?

而废铁本身含的杂质非常多,这里面有多种有色金属,即便经过多重筛选之后,也不敢保证钢铁的纯度,所以用废铁生产出来的钢材一般都质量不达标,合格率可能非常低,所以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很多大型钢铁厂都不会使用废铁进行生产。

第二、废弃钢铁加工工序复杂

废弃的钢铁本身含的杂质是非常多的,这里面想要得到高纯度的铁,就必须经过多道程序进行提炼,首先要对废弃钢铁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裁剪切割,再进行融化,然后再经过多道程序把一些杂质去掉,这里面的工序是比较复杂的。

而且按照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还没法提高废弃钢铁再利用的纯度。

第三、钢铁厂现有生产线不支持加工废铁。

一个钢铁厂一条生产线的投入是非常大的,而目前很多大型钢铁厂的生产线都是为铁矿石而设计的,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用高炉,这些高炉并不能直接融化废弃的钢铁,只能融化铁粉,除非大家有办法把废钢铁弄成粉末。

另外目前钢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上都是流程化的,比如从铁矿石进行融化提炼铁水,接着铁水进入下一个工序铸生铁,生铁再通过加入碳之后变成钢,这里面是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提纯工序的。

而提炼废弃钢铁,则需要有复杂的提纯手续,也就是去掉各种杂质,这种操作流程目前很多钢铁厂的生产线都不支持。

第四、进口铁矿石实际成本比采购废铁更低。

很多人都觉得我国进口铁矿石贵,甚至铁矿石比国内的废弃钢铁都要贵,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对比一下就知道。

我们以2020年1~10月份为例,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75亿吨,进口均价为每吨683.3元,虽然最近一段时间铁矿石进口价格有所上涨,但以人民币计价的青岛港的澳大利亚粉矿价格、日照港的巴西粉矿价格分别达到每吨929元、每吨990元,再加上运费最多也就1300元左右每吨。

我国进口的这些铁矿石本身的品质是比较高的,一吨铁矿石大概能够产生0.6吨的铁,这意味着生产一吨铁大概需要1.66吨铁矿石,其费用成本大概是2100元左右。

而目前我国废铁的回收价格大概是在2200块钱左右每吨。

每吨废铁能够产生的纯铁大概是在70%~80%之间,我们就按80%计算,这意味着生产一吨纯铁,大概需要1.25吨废铁,对应的费用为2750元,这个费用明显要比铁矿石高出很多。

另外废铁提炼成纯铁的费用更高,这里面光是进行裁剪,切割所需的人工成本都是比较高昂的,存放废铁还要占大面积的地方。

所以综合算下来之后,进口铁矿石的成本实际上要比废铁成本更低,毕竟对于这些进口的铁矿石来说,我国采购的量非常大,钢铁厂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

第五、一些废铁收购商没法提供发票。

目前能够生产钢铁的基本都是一些正规的大型钢铁厂,而这些钢铁厂在进口铁矿石或者收购废铁的时候,他们是需要对方提供发票的,这样才能抵扣税点。

但是目前很多小型废铁收购商都不能提供发票,所以他们也没法跟那些大型钢铁厂合作,只能卖给一些小的钢铁厂。

总之,按照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进口铁矿石实际上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未来随着我国废铁越来越多,再加上我国废的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提升,我相信废铁也将会成为我国钢铁生产的主要材料来源之一。

大家都回答得很好了!我也没有太多可说的。

首先进口矿铁石的,都是比较大型的炼铁企业。而这些大型的炼铁厂很少建有有废旧钢铁回收处理环节的生产线。因为废旧钢铁回炉重铸的工艺要比直接用铁矿石炼钢铁要复杂得多。因为废旧钢铁回收往往含有不同型号的钢材,该附带有其他不通种类的金属。分拣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就算分拣之后要生产出统一标准的钢材是非常困难的。工艺上也是非常复杂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投资的角度来要,一套废旧钢铁回收再生产的成本要高于直接用铁矿石生产的成本。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产量非常不稳定。回收的金属时多时少,而且形态不一,占用的场地是非常大的,比原铁矿石占用的场地还大。虽然可以压缩成模块再堆放,但是这个环节无疑是增加一道不必要工序的。由于回收的不稳定也让钢铁企业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不稳定性。

另外就是回收金属的价格波动比较大。而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波动短期内波动比较小。这给企业在资金预算上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企业控制成本和出厂价格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性。

从这几个角度来看,进口铁矿石,无论成本,还是管理上,还生产效率等等各方面就要忧于回收废旧钢铁。

其实回收废旧钢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地域性分散等原因,使得大企业回收的运输成本非常高。而钢铁企业利用海运的铁矿石的运输成本相对便宜。

所以我们的废旧钢铁一般就是本地小企业回收再熔炉的。然后再制造一些对质量标准要求没有那么高的铁制品再次出售。

回收钢铁要想成规模,那么必须要有大型废旧钢铁来源。而废旧钢铁重要的来源一般都是车辆和船只。由于我国的工业起步比较晚。无论车辆和船只到淘汰期的数量还是比较有限嗯,无法支撑大钢铁企业的回收和再生产要求!所以这条路暂时还走不通。除非进行国外回收。但是一般国家都是内部回收处理的。像美国就是回收率非常高。

我们要形成回收规模还得等国内铁制品的大规模残废期才行。

为什么要高价进口铁矿石

关于我国为什么要高价进口铁矿石,主要原因是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钢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我国国内的铁矿较少,且铁矿质量不佳,大多是贫矿, 贫矿就是指铁矿石中含铁量不高,而贫矿又占据了总储量的80%;再者是因为我国的铁矿大多是多种元素共生的复合矿,比如:有些贫矿上部位赤铁矿,而下半部分为磁铁矿。

为了满足我国对钢铁的需求,所以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国外优质铁矿石,这些铁矿石由于含铁量高,锻炼工艺简单,因此使用进口铁矿石的成本比使用国内贫矿的成本更低。

对于为什么不回收废铁的使用,其实是因为废铁回收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麻烦。

为什么不使用废旧钢铁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较晚,很多钢铁还没有达到报废年限,目前市面上废旧钢铁总量较小,无法满足国内对钢铁的需求。

再者,对于大量使用钢铁的企业来说,使用铁矿石比使用废旧钢铁更为方便,这是因为铁矿石锻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且可以标准化实施,整个工艺流程可以做到自动化。

而废旧钢铁无论是回收还是分拣,都需要人工完成,这意味着自动化程度不高,且价格更为昂贵。

更重要的是,废旧钢铁的产量没有保证,受市场供给量波动较大。

另外,废旧钢铁在空间上也有差异。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废旧钢铁产量较多,然而很多大型钢铁厂远离发达城市,这意味着使用废旧金属,还需要额外的运输费用,成本较为提高。

还有,废旧的钢铁需要分拣,而分拣工作需要人工将钢铁从废弃物上弄下来。 分拣工作完成之后,要对不同型号的钢铁归门别类的分类,而分类之后的废旧钢铁产量更低。

分拣之后的废铁需要经过剪切机或者是破碎机进行切割,有些切割成颗粒状,有些切割成小块,目的都是为了方便打包、运输以及重造。

废旧钢铁需要在高昂的废旧钢铁处理器对这些钢铁进行回炉重造,生产出统一标准的钢铁。

从成本角度来看,回收废旧钢铁,分拣钢铁,处理钢铁,以及重造钢铁需要一系列的工艺和投资设备, 使得废旧钢铁的成本显着上升,甚至比进口铁矿石成本更高 ,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投资这套设备。

种种因素权衡之下,很多企业宁愿选择高价的铁矿石,也不愿意回收低价的废旧钢铁,原因就是废旧钢铁虽然回收价低,但使用成本高。

废旧钢铁的使用率

虽然现如今的废旧钢铁使用率不高,但未来废旧钢铁使用率肯定会有大幅增长。

首先是因为铁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能源会枯竭,此时如果人们找不到钢铁替代品,就需要将矛头瞄向废旧钢铁。

再者,随着我国小 汽车 、轮船等产业报废量提高,市面上的废旧钢铁产量将会更高,此时人们就可以大量回收废旧钢铁,统一分拣,统一切割,统一回炉重造。由于废旧钢铁产量较大,所以废旧钢铁再生时的综合成本会下降。

另外,市面上的废旧钢铁产量提高,也会导致该行业生产模式以及生产线更加成熟,而这也会使得废旧钢铁的价格降低,使得对钢铁需求量较大的企业多了一个选择。

其次是因为随着铁矿石的减少,价格必然会上升。此时废旧钢铁就可能具有价格优势,受企业欢迎。

总结

从目前来看,我国废旧钢铁的回收使用率并不高,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废旧钢铁上存在着大量的浪费。这也说明,我国在废旧钢铁使用上,还有很大的潜力,预计在2025年废旧钢铁的利用率能提高到30%,甚至是更高。

㈩ 中国铁矿石储量是多少

中国铁矿石储量为450多亿吨,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原料需求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要。基于这种现状,近10年来,随着国内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年年递增,铁矿石资源全球化配置的趋势已经形成。

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达到40家,进口量6.18亿吨,约占铁矿石消费总量的67%,比十年前提高了近32个百分点。2011年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已扩展到63家,进口量达到6.86亿吨,同比增长11%,所占铁矿石消费总量进一步增高。

中国的铁矿进口安全还是有保障的。现在中国也在开拓更多的进口市场。铁矿企业也开始在国外扩大矿山的购买,有的甚至直接控股。比如非洲几内亚的世界最大铁矿西芒杜铁矿,和中国都有合作意向。总之,目前铁矿的价格主要还是资本炒作的原因,中国的铁矿石供应还是有保证的。

热点内容
马路上汽车的噪音在多少分贝 发布:2023-08-31 22:08:23 浏览:2120
应孕棒多少钱一盒 发布:2023-08-31 22:08:21 浏览:1585
标准养老金一年能领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2:05:05 浏览:1888
湖北通城接网线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9:51 浏览:1955
开随车吊车多少钱一个月 发布:2023-08-31 21:55:06 浏览:1712
京东付尾款怎么知道前多少名 发布:2023-08-31 21:52:58 浏览:2039
在学校租铺面一个月要多少钱 发布:2023-08-31 21:52:09 浏览:2185
2寸有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50:34 浏览:1819
知道电压如何算一小时多少电 发布:2023-08-31 21:46:20 浏览:1815
金手镯54号圈周长是多少厘米 发布:2023-08-31 21:44:28 浏览: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