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阳人口多少
‘壹’ 桂阳什么地方有
桂阳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26″至112°55′46″,北纬25°27′15″至26°13′30″之间。东临北湖区,西与新田、嘉禾相连,北和祁阳、常宁、耒阳、永兴交界,南隔临武邻近广东,县城距郴州市区31.7公里,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桂阳县总人口91.85万人,桂阳县辖22个乡镇(街道)、398个行政村(社区)。[1][2]桂阳县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郡。自汉初设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为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2018年,桂阳县完成生产总值376亿元,财政总收入23.43亿元。2020年2月13日,获得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
‘贰’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各个镇有多少人口及简介请描述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1、城关镇,122976。
2、黄沙坪镇,12045。
3、仁义镇,17274。
4、太和镇,21166。
5、洋市镇,24373。
6、和平镇,15158。
7、流峰镇,16817。
8、塘市镇,18190。
9、飞仙镇,18329。
贵阳简介:
桂阳县位于郴州市西部,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总人口96万,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桂阳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郡。
自汉初设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历为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是历代朝廷冶金铸币的主产地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昆”的发祥地。
《三国演义》第52回中“赵子龙计取桂阳”经典三国故事的发生地,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三国名城”“千年矿都”之称。
以上内容参考桂阳县人民政府-2021年桂阳县情简介
‘叁’ 桂阳县有多少个乡镇距郴州市政府有多少公里
桂阳县现辖桥市乡、白水瑶族乡2个乡,正和、太和、方元、荷叶、樟市、洋市、雷坪、仁义、和平、敖泉、欧阳海、莲塘、流峰、塘市、四里、舂陵江、浩塘17个镇,龙潭、鹿峰、黄沙坪3个街道共19个乡镇、3个街道,总面积2958.3平方千米,总人口88.6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潭街道。
桂阳县到郴州市政府大概33公里。
‘肆’ 桂阳属于哪个市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港澳,与永州、衡阳、郴州的9个县、市、区接壤,辖39个乡、镇。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余平方千米。总人口86万,其中城区人口17万。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伍’ 东汉十三部州各州人口、经济情况
东汉末各州郡人口统计
一、东西两汉人口分布分析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战乱都直接导致大量人口消灭和伴随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毁灭,三国时期是更是中国人口的一个低谷。资料库中,我们了解到公元157年东汉人口达五千六百多万,大动乱后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可能总数才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人口虽然锐减,但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因为有很多“部曲”是不计入官方人口统计的。
史书公认仅曹cao破徐州一次坑杀江淮难民就达数万口,竟至"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将李隺、郭汜攻破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两年间数十万户人聚居的繁华地区竟然所剩无几,一片荒凉。少帝刘协逃出长安后,住处是以荆棘编的门户,宫女缺衣食,许多饿死途中。随驾官员出门打柴,往往倒毙在路边。袁绍军队在河北,有时靠桑椹供食。袁术军认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饥。更有甚者,孔融曾为人吃人制造理论根据。他说吃不认识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鹦鹉。程昱向曹cao提供的军粮中就夹有不少人肉干。全国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以下是一段汉朝人口综述: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万,口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
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yin(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显着增加。
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国有户933.6665万,口万。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占2/5。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5百万的有豫、荆、扬、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余3州均在长江流域,其户数占全国的42.2%,口数占全国的37.26%。可见经过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显着变化。
与西汉末年人口相比,扬州增加了1/4,荆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显着的南阳郡(南阳盆地),人口从194万(尾数不计)增至244万,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资、潇水流域)从14万增至100万,长沙郡(湘、资水中下游流域)从23万增至105万,豫章郡(今江西省)从35万增至166万,巴郡(四川东部)从70万增至108万。可见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还由于原来中原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深入开发的结果。而黄河流域除了少数几个郡国外,人口普遍减少。而根据各处收集到的材料,人口数如下:
公元105年(东汉永兴元年)5325
公元122年(东汉延光四年)4869
公元140年(东汉永和五年)4915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cao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
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后汉书·刘虞传》)。
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以后魏蜀吴三家为了充实各自统治区内的实力,利用政治手段强迫人民迁居其统治中心的周围。如建安末曹cao讨张鲁,进入巴东、巴西郡(今川东),劝诱当地人民8万余口迁至邺、洛阳;继而曹既平张鲁,迁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三辅。曹丕建都洛阳,徒冀州5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将蜀人3万家迁往洛阳和关中。东吴孙权在建安年间连续西征盘居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迁至江东。刘备入蜀带去了大批荆州人士,以后几次北伐南征,也迁民于成都平原。此外,东汉末年,北方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万余落。东吴征服山越后,也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10余万人。
经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所以据西晋太康初年(3世纪80年代)的户籍,全国仅246万户,1616万口。黄河流域仍占56.72%,长江流域占34%。黄河流域集中在可、冀2州,约占全国人口的32.12%。全国郡级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权首都洛阳的所在地,有11万户,以下依次为与河南郡接界的河内郡、东吴旧都建业所在地的丹阳郡、今冀南与鲁接界的阳平郡、蜀汉旧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户数都在5万以上。可见是由三国时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而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蜀魏的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一。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约二百三十万口,若假设前述魏蜀人口不变(因史料考证欠缺,略以三国人口零成长为前提),吴魏比为为百分之五十六。三国时期总人口约767万,与上述之值并无太大出入。
二、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
司隶
河南(洛阳)人口100万
河内,人口80万
河东,人口57万
弘农人口19万
京兆(长安)人口28万
冯翊,人口14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口9万
豫州
颍川(许昌原是颍川一县)人口43万
汝南,人口210万
梁国,人口43万
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小沛是沛国一县)人口25万,曹cao封刘备为豫州牧时,正因为刘备在豫州的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刘备又一度屯兵在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飞会抢走夏侯家的女孩。
陈国,人口154万
鲁国,人口41万
冀州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曹cao平袁氏之后,把邺作为主要的大本营,后来封魏公、魏王,直至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钜鹿人口60万
常山人口63万
中山(北平属中山)人口65万
安平人口65万
河间人口63万
清河人口67万
赵国人口18万
勃海(治南皮)人口110万
兖州
陈留,人口约87万
东郡(治所在濮阳)人口60万
东平,人口45万
任城,人口20万
泰山,人口44万
济北,人口23万
山阳,人口60万
济yin(治所在定陶)人口65万
徐州
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人口70万
琅邪,人口57万(曹cao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彭城,人口50万
广陵,人口41万
下邳,人口61万
青州
济南人口45万
平原人口100万
乐安人口42万
北海人口15万
东莱人口48万
齐国(治临菑),人口49万
荆州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口243万
南郡(江陵、秭归、当阳、华容、白帝城、襄阳、夷陵都在该郡,后来分别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人口74万
江夏人口26万
零陵人口100万
桂阳人口55万
武陵人口25万
长沙,人口105万
扬州
九江(寿chun、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
丹阳(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
庐江人口43万
会稽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
吴郡人口70万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
益州
汉中(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
巴郡(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
广汉(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yin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治成都)35万
犍为,61万,刘璋时又分江阳郡
牂牁26万
越巂62万
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
永昌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凉州
陇西(狄道、临洮都在该郡)人口3万
汉阳(冀、上邽、西县都在该郡)13万
武都8万
金城8万
安定3万
北地1.8万
武威3.4万
张掖2.6万
酒泉1.2万
敦煌2.9万
并州
上党(壶关在上党)12万
太原20万
上郡2.8万
西河2万
五原(九原也属五原)2.3万
云中,2.6万
定襄1.3万
雁门25万
朔方0.7万
幽州
涿郡63万
广阳(蓟,即beijing,在该郡)28万
代郡12万
上谷51万
渔阳43万
右北平5万
辽西8万
辽东,8万
玄菟4.3万
乐浪,25万
交州(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南海25万
苍梧46万
郁林
合浦8万
交趾
九真20万
曰南,10万
以上数字是顺帝时的人口数字,共计4915万人口,到桓帝时增加到5648万,汉末到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到三国末年,魏的人口是443万,蜀94万,吴230万,晋初增长到1616万,也远不及东汉时的人口数。
‘陆’ 桂阳人口有多少啊
桂阳县位于郴州西南,全县总土地面积2972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498个行政村(居)委员会,截止2009年3月底全县人口总数为809317,
‘柒’ 桂阳县有多少人口
人 口
809317人
桂阳县,是湖南省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与永州、衡阳、郴州的9个县、市、区接壤,辖17个镇、6个乡(含2个民族乡)、3个街道。
‘捌’ 广西桂阳县属于哪个市
广西是贵阳,不是桂阳。桂阳是郴州的。
广西贵阳在北部偏西方向。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截至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介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
贵阳,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创新型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是中国大陆与东协经济体贸易合作的关键通道。 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玖’ 桂阳历史地理位置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升桂阳县置,治所在今湖南省桂阳县。属衡州府。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桂阳、临武、蓝山、嘉禾等县地。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升为桂阳直隶州,属湖南省。1913年废州改为桂阳县。
桥市乡下辖以下地区:
游水村、架珊村、珠溪村、天堂村、桥市村、友好村、大富村、枫树村、辉山村、野鹿村、大滩村、桐林村、吉冲村。
六合乡原属湖南省桂阳县下辖乡,2012年4月撤销。六合乡与原四里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四里镇。六合乡撤销前行政区划代码431021216;2011年末下辖六合村、阳家村、石龙村、源头村、岩龙村、龙源村、白田村、油井村、西汾村、立新村、饶家村、芹溪村、田心村、复成村、河田村共计15行政村
湖南省桂阳县
历史
桂阳县 民国2年自桂阳直隶州改名
桂阳直隶州 清雍正十年自桂阳州更名
平阳县 晋建武元年自郴县析设
行政区划
乡镇区划(2012) 3个街道、15镇和8乡
湘江上游,骑田北麓,芙蓉锋,座落着一座美丽的山城,这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桂阳城。桂阳县现在辖39个乡镇,人口80万,面积2973平方公里,是今郴州市人口最多,版图最大的县。
桂阳这方山水钟灵毓秀,自古有名,历史上素有"千年古郡"、"楚南名区"之誉,自秦末汉初置桂阳郡至今,一直是郡、监、军、路、府、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是与郴州、永州平级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湘南又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始皇50万大军出桂阳戍五岭,舂陵江悠长的汉家故事,蔡伦造纸的故园情结,三国蜀将赵子友智取桂阳的战事风云,太平天国反清的狂飙义举,共产党红六军团的长征涉水,英雄欧阳海的故园亲情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桂阳山水之盛名,历史文化之深远,显示出无穷的魅力与历史辉煌。
一、桂阳是个古老的名字,历史悠久,史称"千年古郡"、"楚南名区"。在桂阳上龙泉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椎骨,至今是湖南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址,这说明早在18000多年前桂阳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这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年代相符,补誉为龙泉文化。到公元前26世纪,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之始祖神农帝挥舞图腾幡离开中原南迁,抵达湘南,作耒于郴,教民耕种,足迹遍布今郴州、桂阳、耒阳、嘉禾、安仁、茶陵等地。桂阳的嘉禾(今嘉禾县)史书誉为禾仓堡。现郴州有万花岩《劝农碑》,桂阳正和罗坦坪十八岩洞史书有"神田占岁"的记载。《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十一年,秦拔我桂阳城。"意说赵惠文王十一年(即公元前288年)秦国攻占了赵国的桂阳城。这里指的是北方的桂阳,后桂阳改成"梗阳",北方的桂阳不复存焉。随着秦灭赵,北方桂阳之消失,南方楚地的"桂阳"不断叫响。我料记载"游腾为公仲画策曰:请中封以桂阳为小令尹,则有楚。"可见南方之"桂阳"与楚国的开成与兴旺同龄。至秦末汉初祖刘邦(公元前202年)置湖南地一国四郡始置桂阳郡治郴,用以抵御南越,从此桂阳之名更加响亮,延续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西汉在桂阳设铁官,属全国41处之一,唐代桂阳设监,专事冶炼铸钱。汉唐以来桂阳一直是监、军、路、府、州、县的治地,是南方重要的地方治所。明清以来,史书记载桂阳乃"千年古郡"、"楚南名区"。故今县城一直演绎着历代衙门治地的辉煌。城墙历朝历代的贤吏无不倍加珍修,东西南北四扇大门无不金碧辉煌,东门曰朝阳门,门扁题刻"楚南名区",西门曰聚宝门,题刻"千年古郡",南门曰迎薰门,题刻"控引交广",北门曰拱极门,题刻"襟带湖湘",城门气势之雄伟,大郡宏都之辉煌,是为湘南一绝。
二、桂阳是个英雄的名字,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方英雄演绎地热土。桂阳山水灵秀,自古享誉盛名,县城三面环山,南向龙渡峰"山有游云势若飞,翠峰千叠映奇空";城西芙蓉峰上芙蓉开,千朵万朵红压枝;城东鹿峰含笑,东塔如笔。《桂阳州志》对桂阳县城的绝美风光这样描述:"宝气夜腾西岭,霞光映照东峰,四周水绕香稻,花开万朵芙蓉。"桂阳又有"泉城"之美誉。有诗曰:"月光褶褶照蒙泉,波光潾潾映泉城。"县城海拔380米,底下矿藏书丰富,城中掘地三尺便有泉流,故有"四十八井不出城"之美。
舂陵江是桂阳人民的母亲河,史料记载汉景帝的儿子刘发乃奴婢所生,有朝中看不起之间,所以封王时封为长沙国定王,刘发的儿子刘买封为舂陵侯,故城在今道县。舂陵侯休恤民情,为民做了很多好事,后来淹死在这条江里,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江取名为舂陵江。刘发刘买父子当时属贬官,他们这一脉直到后来的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才扬眉吐气。刘秀即刘买的第5代孙,他带领舂陵弟子组成的绿林军推翻了王莽政权,成为东汉的开朝皇帝。古诗曰:"王已分封受汉恩,长沙终不及中原。后来争得三分气,已是东都六代孙"。刘秀起义是在湖北的南阳,为什么他带领的军队叫舂陵弟子或舂陵军呢?只因舂陵江水涨频繁,常淹及侯城,帮在刘买的第二代孙才把侯城迁到湖北南阳。
一方沙土养一方人,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桂阳孕育了一代代名垂青史的杰出英才和英雄儿女。东汉蔡伦发明新的造纸技术,成为中国古四大发明之一;三国名将赵子龙计以桂阳并任桂阳太守,不为色动,不为利诱,世界各地令后人敬仰;汉末兵部尚书胡腾"义列师门",世代佳传;共产主义战士欧阳海舍身救列车,用血肉之躯铸就不朽丰碑,精神代代传颂。可谓"四大发明有桂阳,四大名着有桂阳,现分英雄有桂阳"。
三、桂阳是个富有的名字,矿产丰富,是享誉全国的"八宝之地"和"烤烟王国"。桂阳上于矿产资源丰富,早在汉代设金官,唐代设桂阳监,专事冶炼,列为冶金、铸钱、牧马之重地。"掌二十八铜矿以铸钱,其背用'桂'字。""全国冶铸在湖南,桂阳居十分之三"。故桂阳素有"八宝之地"、"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桂阳自然条件优越,温、光、水、土十分合适种植烤烟,烟草种植始于明万历年间,1594年由菲律宾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今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补誉为"烤烟王国"。如今"桂阳金叶"品牌更是叫响全国,质量全国第一,数量全国第二,形成了品牌规模与气势。
四、桂阳是个开放的名字,交通发达,自古誉为"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匙"。桂阳位于骑田岭北麓,湘江上游,毗邻两广,历史上一直是湖湘一粤的通瞿要道,素有"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匙"之称。桂阳自古辖宁远、蓝山、临武、嘉禾等县,是众县北上长沙,南下两广的咽喉,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都。
五、桂阳是个值得歌唱的名字,历代文人骚客无不纵情歌咏桂阳。唐宋大诗人李白、高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戴淑伦、皮日休、苏东波等都不吝词色,大加赞誉,唐宋诗词中歌咏桂阳的佳作俯拾皆是。
‘拾’ 桂阳县是属于哪个市
桂阳县位为郴州市于湖南省东南部,毗邻广东、港澳,与永州、衡阳、郴州的9个县、市、区接壤,辖39个乡、镇。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余平方千米。总人口86万,其中城区人口17万。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