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收入是多少
Ⅰ 中国大部分人真实月收入是多少钱一个月要真实数据。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则热搜“腾讯员工平均月薪85473元”一时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我们国内绝大多数人的月薪到底是多少呢?真的人人月入过万吗?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谁家没有50万呢?资产300万很正常。那么绝大多数人的月薪是多少?又拥有多少存款才算是正常?难道月薪四五千元的就真的很差劲吗?
这些年随着网络的传播,让很多人都见识到了,一些高收入的群体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腾讯的职工平均月薪达到8万多元,而一些经济学者也在网络上公开发表声明,月工资过万很普遍。那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请接着往下看。
虽然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快,但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行业,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也谈不上是富裕,只能说全面脱贫,正向小康前进。
从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来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63元,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为3077元。
而要知道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将工资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副业,稿费,兼职,理财等等收入)也计算在内的,如果仅看工资收入的话,肯定比这个数字还要小。
那么这么来看的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能反映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情况。
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的话,那么全年可支配收入应该是在37,000元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其中农村居民的上半年可支配收入仅有9787元,平均每月收入仅有1632元。而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占比是35%,差不多有5亿。
我们其实也可以简单地举个例子,一个4口之家,两个大人打工加上两个孩子上学。按照统计局给出的2022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来讲,该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为12,308元。
这样的一个数字看起来确实不少,但是这是两个人共同工作的结果,才可能拥有12,308元的收入,平均算下来每人的收入也在6000元左右。
这还是一种相对较理想的状态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特别重视。两个孩子上学,尤其是在上高中,大学之前基本上是需要有人照顾的。尤其是在城市里没有住校生的这一概念,学生放学回家就要吃饭,然后再赶紧回学校上课,基本上一家4口如果没有老人的帮忙,只有一个人才能打工。
在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林辉在会上表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到6.1%,虽然随着疫情防控的控制,失业率回落到5.4%左右,但相对来讲这个失业率还是相对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对青年人来说,失业率现在在逐渐增加,对于很多家庭来讲,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工作一个人在家带小孩,还是有不少家庭比较困难。
而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15,560元来看,虽然较比之前有所增长,但平均每月也仅有2600元左右。
而这个中位数是比较能代表全国人民的收入大致情况,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平均数来计算就能知道,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的收入差不多,就是在7800元左右一个4口之家,每月的收入差不多刚好过万。
如果就按照这个水平来进行计算的话,一家4口每月可支配收入为10,400元,除去相应的房贷,教育开支,生活开支等等,一个月基本上所剩无几。
而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显示在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756元。其中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685元,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25元,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807元,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670元,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493元,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037元,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41元,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98元。平均每月的消费在2000元左右。
从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数据上,可以知道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不是很高,甚至仅仅能维持在满足生活需求的水平。
从全国缴纳个税的情况上来看,就能清楚地知道绝大多数人的月薪是不超过5000元
基于税务局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全国职工达到缴纳个税的人数,占全国总体职工的14%左右。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4%,而月薪过万的占全体职工的人数3%。
这也就意味着全国85%以上的职工月工资收入还不足5000元。
而在我们文章的开头却能看到在腾讯月薪85,000多元,这相对来讲,仅仅是一部分的个例。在网络上随着这一则热搜的出现,下面有很多人在评论,那些月薪达到85,000多元的绝大多数并不仅仅是工资收入,还有相应的股票分红以及其他的奖励提成等等。
据腾讯内部员工透露表示在腾讯工资的中位数大概在4~5万左右。当然,在腾讯等一些大型企业当中,确实有一些年入百万甚至更好的人,但那都是少数的一部分。
而据统计局在2019年公布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2018》数据显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差不多就占了38%左右。
虽然这两年我们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绝大多数打工人切身的感受,反而并没有多少增加,甚至还有所下降,相信现在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差不多也有35%左右。
确实在网络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高收入的群体,并不是说他们都是假的,确实有这么一些人存在,但是它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月薪收入。
而且处于不同的地区虽然收入不同,但是也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职工来讲,月工资收入能达到5000元,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就比如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并不是像大家所看到的,送外卖,跑滴滴就能轻松实现月入过万,而他们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背后,大多是超时间的工作,全月无休,而且还对区域很熟悉等等。
更为普遍的是像一些清洁工,保安,餐厅,服务员他们的工资水平也是非常普通的,在一些高档的小区,他们招聘的清洁工,每月的工资也不过3000元,像一些场所的保安,每月的工资也只有5000左右,又比如一些餐厅的服务员,每月到手也不到4000元。
而在这样的大城市一套房子动辄就需要百万起,首付款就需要四五十,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或许是需要祖孙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勉强支付起房子的首付款,然后再陆陆续续的还30年才能在一个城市稍微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孩子的教育成本以及医疗成本,现在我们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并没有达到像一些发达国家一样能够实现教育全免,医疗全部报销,这两方面的开支也是占了很大的比例。
相信在未来这些也会得到改善,但对于现在来说,绝大多数人的收入还并不能保障这两部分的开支。
Ⅱ 中国90一91年工人工资收入大约多少钱
90年时工人的月工资平均是178.33元,91年时工人的月工资平均是195元。
劳动合同薪资标准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21号)]已于2003年12月30日颁布,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方案,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研究拟订,并报经劳动保障部同意。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每年会随着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由当地政府进行调整。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有: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的方法通常有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比重法是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贫困户,再统计出其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加上一个调整数。恩格尔系数法就是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再乘以赡养系数,加上调整数。
中国内地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均正式颁布实施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Ⅲ 网友们,在中国1960年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急~
物价大约是60年代的10倍。以此类推六十年代末的工资是30元。 电影票降价后票价为 6/5/2=3/5,所以现在票价为20*(3/5)= 12元。 故电影票降价了20-12=8元。 而在1961年的天津,牛肉价格七毛钱一斤,羊肉价格七毛六一斤。到了1965年的郑州,黄瓜每斤四分钱左右,大葱每斤六分半,1964年的天津,鲫鱼每斤四毛钱,大白米虾一斤五毛二,海蟹一斤三毛五。
以《中国统计年鉴》的记载,1960年时,中国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们,平均年工资只有528元,每月也就44元。 这都还算是当时的“高收入”家庭。浙江省档案馆的统计,1960年代临平石料厂的职工工资,也就是29元,闲林钢铁厂的工人,月工资大多在15至30元。农村的收入更低,1959年中国农村居民平均年收入才69元,之后几年增长到90元左右。
拓展资料
一、国务院1956年制定的24级干部工资标准
干部级别 月工资 职务
一级 594元 国家主要领导人
二级 536元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三级 478元 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军队十大元帅
四级 425元 军队十大将和国家副职
五级 382元 大军区、省、部、司职务
六级 355元 大军区、省、部、司职务
七级 310元 大军区、省、部、司副职
八级 277元 正军级、副军级、正厅级、正地市级
九级 252元 正军级、副军级、正厅级、正地市级
十级 217元 正军级、副军级、正厅级、正地市级
十一级 200元 正师级、副师级、副厅级、副地市级、正处、正县级
十二级 177元 正师级、副师级、副厅级、副地市级、正处、正县级
十三级 159元 正师级、副师级、副厅级、副地市级、正处、正县级
十四级 141元 正团级、副团级、副处级、副县级
十五级 127元 正团级、副团级、副处级、副县级
十六级 113元 正团级、副团级、副处级、副县级
十七级 101元 正营级、副营级、正科级
十八级 89元 正营级、副营级、正科级
十九级 80元 正连级、副连级、副科级
二十级 72元 正连级、副连级、副科级
二十一级 63元 正排级、科员
二十二级 57元 正排级、科员
二十三级 50元 副排级、办事员
二十四级 45元 副排级、办事员
企业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
学徒工 14元;
1级 28元;
2级 35元;
3级 42元;
4级 51元;
5级 63元;
6级 76元;
7级 89元;
8级 104元。
退休金标准,企业工人为本人工资标准的35—70%,比行政事业单位在比例上少10%-15%。
工资标准三十年没变
1956年的工资制度,在以后的年代,虽有小幅更改,但基本沿用至1985年,可说是三十年一贯制。
整个60年代到80年代,物价水平变化不大。当时的物价水平大概是:60年代,1斤大米0.13元,1斤猪肉0.64元,大白菜1斤2分钱,正宗茅台酒8.5元一瓶。70年代,大米0.15-0.20元/斤,猪肉为0.70-1元/斤。1978年,上海理一次发要0.25-0.3元,洗一次澡要0.1-0.2元。80年代初,一斤番茄2分钱,一个鸡蛋5分钱,一斤薯仔2分年,一瓶普通的白酒也就几毛钱。
Ⅳ 一九八四年中国工人平均月工资多少钱
1984年中国工人平均工资应该是40块钱。1984年中国工资制度还未改革,各项各业都有相应的工资标准,每个人的收入都基本固定。有45,49.5,56元这些不等。工资一般按照工人工资级别分类的,刚参加工作的徒工每月是18元-24元,一级工是32元。有的工人年龄大了工资要超过60元。工人涨工资可以通过为厂做贡献,贡献也分为头等贡献,一级二级三级贡献,贡献的越多,能拿到手的工资就越多。
1984年,工人一个月40元的工资,1984年的40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600~900元,在现在来说可能确实不多,当时的工人家庭并非只依靠工资生活。但是工人住房包分配,工人家庭还能享受粮食补贴、书报费补贴以及孩子的学杂费补贴。这就相当于把工资达成一个变现,由工资变成统一分配的社会生活补贴,来缓解工人生活的压力。八十年代孩子的上学费用普遍低廉,为家庭减少了不少负担。1984年的4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当时物价很便宜!1984年是中国计划经济严格控制物价的最后一年。例如午餐肉:1.54元/罐(340克)大虾糖:1.25元/斤(1毛钱6块)肘猪肉:1.35元/斤中等大小的蛤蜊:5毛/3斤。这些物价,让一位普通工人能在社会上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1984年领导干部的工资待遇:工资改革时就按照行政级别将各级干部划分成了十几种待遇标准,行政人员最高工资标准由1956年的644元降为404.8元,降幅37.1%,最高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倍数由28缩小到17.6。
在1985年7月起实行“结构工资制”,改革规定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4部分组成: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工龄津贴以及奖励工资,突出了岗位因素。基础工资按工作人员本人生活费确定。一个职务设几个等级的工资标准,上下职务的工资适当交叉,每人按担任的实际职务及级别领取职务工资。
Ⅳ 中国人均收入是多少
1,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与GDP增速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
2,人均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调查户的人均收入。
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333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5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53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4949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5836元。
4,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低20%的收入家庭为低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
5,从消费数据来看,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645元,比上年增长17.8%,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
Ⅵ 中国中产阶级收入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关于中产阶级的标准,目前在经济学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特别是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对于中产的阶级的划分也不一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按照美国研究顾问公司发布的数据,在美国一个全职中产阶级的收入标准为10万美元/年,但这个金额拿到印度去已经算是顶层富豪的水平,而不是中产了;而即使是同一个国家,不同的机构给出的中产阶级标准定义也不一样,比如按照《每日财经网》在2018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及的印度国内关于中产阶级的标准,就有年收入3000美元、15000美元、26000美元等不同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Ⅶ 82年工人能挣多少钱
1982年工人工资一般为30~65元左右。
80年代初,工人一般在30元上下。八十年代末个别企业已经有近千元的高收入了。
背景介绍:
1、1980年全国职工的年均工资是762元,2015年的平均工资是61240元,三十几年间,工资的涨幅达到了80.37倍。
与此同时,许多“金饭碗”掉价成了“土饭碗”,也有不少曾经的“土饭碗”逆袭成了“香饽饽”。
2、从1978年到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平均为105。这也就是说,物价每年上涨5%,37年间物价变为了原来的6倍多。
现在的1万块,相当于1978年的1600块,反过来说,当时的万元户,则相当于现在的6万元。80年代初一个工人的工资在30左右,现在起码要有3000以上。
但是,80年代初的工资可以养活一家六口人,现在的3000养不活一家三口,原因是物价。
拓展资料:
①1985年第二次工资改革:结构工资制
198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这项被称为“结构工资制”的改革调整了1956年工资制度中不区分具体项目的做法,规定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四部分组成。
有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本次工改1985年7月开始实行。从1986年10月至1991年10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务工资制,专业技术人员兑现职称工资。
②1993年第三次工资改革:职级工资制
1993年的《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新工资制度要防止高定级别、高套职务工资等不良现象。
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职级工资制。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职务工资从主席、总理到办事员共分12个职务层次,每一职务层次设若干工资档次,最少为三档,最多为八档;级别工资共分为十五级;基础工资均相同。
专业技术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津贴是工资构成中主要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
Ⅷ 中国人年收入平均多少
1、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01平均薪资。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收入平均工资为97379元,每月平均薪资8114元,比上年增加6878元。02从地区看。平均薪资最高的地区为东部。分四大区域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12372元、88000元、78193元和77631元。其中东部地区主要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03从行业门类看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544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9851元;金融业133390元。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8540元;住宿和餐饮业48833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0722元。
2、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01平均薪资。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收入57727元,每月平均薪资4810元,比上年增加4123元。02从地区看。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63601元、50510元、48861元和43928元。东部地区划分和上述非私营单位一致。03从行业分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3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01281元;金融业82930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2233元。年平均工资最低的3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8956元;住宿和餐饮业42258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3287元。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四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第五条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