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神童多少
1. 中国有神童吗有多少个
神童是后天的,我只说这一点,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神童
2. 中国公认的3大神童,智力超群却个个短命,没有一人活到18岁,是为什么
所谓天才,不过是最大的毅力而已。——布封
说到“神童”、“天才”这一类的词语,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因为他们天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在大多数同龄人还在担心考试不及格、想着如何应付老师和家长教训的时候,那些“神童”们可能已经想着未来敢怎么一番大事业了,每年的高考发榜之时,总会出现一些受到所有人关注的“神童”,他们就是大家口中的“状元”,他们从小就是周围人关注的对象,长大后依然是,即使引人嫉妒,但又拿他们没有办法,足以见得,“神童”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人了。
在曹冲去世后,曹操悲痛欲绝,还对着曹丕直言: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后人根据这句话,纷纷猜测,曹冲当时的死,可能跟曹丕想上位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在史料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结语
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圣西门
总之这三位古代公认的神童,都拥有着绝世的才华,但也都让人可惜,没有一个人能活到18岁,活的时间最久的还是13岁才夭折的曹冲,很多人纷纷感叹,真是天妒英才啊,倘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能活到成年,或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那我国的历史也可能就会被改写了,他们的死也多少和政治有关,小小年纪就成为了牺牲品,无奈生不逢时啊,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名人经典语录》
3. 中国有多少神童
评价神童,没有一个标准,所有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所以没法说到什么级别才是神童,没准你就在你自己的特长方面是个神童也不一定呢.
4. 古代有多少1岁到2岁神童
古代没有一个1岁到2岁神童。
中国古代的9大神童
所谓神童,就是指才赋出众的儿童,在诗文、音乐或某些技艺上的表现较同年龄的小朋友优越。在我国古代,人们喜欢把那些幼而敏慧,少而老成的幼儿同一般幼儿区别开来,把他们称之为神童,以给予特别重视。自古以来,神童的故事就源源不断,中国历史上的神童也是层次不穷。
甘罗12岁为丞相
甘罗(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人,从小聪明过人,是着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家。
他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着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甘罗12岁时,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才客。
曹冲惊人的智慧
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
曹冲,曹操之子。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的士兵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 后来,那个仓库管理的士兵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便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了。
元嘉神仙童子
北朝时有个叫元嘉的孩子,因为能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件事情,被称为神仙童子。元嘉曾做过这样的表演:双手均拿着笔,左圆右方的画着,口中则一字不漏地背诵文章,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数着正在吃草的羊群数目。 他的脑子也没有闲着,正构思着一首五言诗,并用脚夹着笔把这首五言诗工工整整地写在地面的纸上。他同时做着这6件不同的事,每一件都完成得非常好,目睹者无不惊讶万分。
司马光破瓮救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7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砸缸”的儿童故事,在当时的东京、洛阳一带就有人把这个故事画成《小儿击瓮图》广为流传。 司马光砸缸故事说的就是: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传为千古佳话。
老子年幼论祸福
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李耳十多岁的时候便很有见识。 当时楚国征服了宋国,声势浩大,李耳却说:“这不一定是件好事。楚国以前弱小,所以没有人注意,才得以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现在打了胜仗,树大招风,从此就不得安宁了。” 1年之后,发生了楚晋城濮之战,楚国惨败。人们记起李耳的话,都认为他有未卜先知的神力。周襄王要李耳传授其未卜先知的本领。
李耳说:“我并非未卜先知。世间的事物,都有内在的规律;一切事物都是相辅相成,可以互相转化的,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周襄王很佩服,就留李耳在朝中做官。
李贺奇才惊韩愈
李贺在6、7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当时着名的文学家韩愈十分赞赏他的诗文,便亲自到李家去见李贺,并让他以自己来访为题,即席写一首诗。李贺想了想便挥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就写成了一篇古体诗《高轩过》。 韩愈一看,只见全诗流畅自然,极具文采,写出了韩愈出访的声势,赞扬了韩愈文学上的成就,还道出了诗人的远大志向。
方仲永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方家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某日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便借邻居的给他,他立即写了4句诗,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全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但后来他被自己的父亲毁掉了。
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音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自小就能诗善文,尤好琴瑟之音。6岁那年,文姬缠着父亲要他教她弹琴,蔡邕于是先弹一曲。但由于弹奏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把第一根弦弹断了,自己还没察觉,照弹不误。文姬却马上听出说:“父亲,您弹断了第一根弦!”蔡邕吓了一跳,女儿从来都未学过弹琴,甚至连琴都未摸过,怎么就听得出他弹断了第一根弦呢? 蔡邕继续弹着,故意把第四根弦弹断。文姬又立刻辨出:“父亲,您又把第四根弦弹断了!”蔡邕这才相信,女儿的确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
房玄龄年幼识大局
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房玄龄生长于隋朝,当时隋文帝夺取天下不久,社会上一片繁华景象。
一般人都认为隋王朝牢不可破,但小小年纪的房玄龄却能从表面的强盛看到其潜在的颓势,他对父亲说:“隋王朝根本没有造福人民,只是靠愚弄百姓来维护他们的统治,而且皇室兄弟不和,互相倾轧,将来矛盾定会激化,引发天下大乱!依我看,隋亡国的日子不远了。”
父亲听了不禁大惊失色,吩咐儿子不要乱说。不久,房玄龄的话便应验了。隋文帝被害,杨广即位,不久义军四起,天下大乱。隋王朝不堪一击,李渊父子趁机夺去了天下。
房玄龄后来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在中国,关于神童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如:项橐,7岁时没被孔子考倒,反把孔子考倒,成为孔子师;汉代的东方朔2岁即能暗诵《魏史》;南朝文学家刘孝绰6岁能文;阴铿4岁诵诗赋一日千言;徐陵7岁能文、博涉经史;骆宾王6岁即写下传诵千古的《咏鹅》诗;王勃5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8岁写《汉书注指瑕》;杨炯9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李白从小接受汉语与突厥语二种语言,5岁时能背诵《六甲》,10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等等。
5. 我国目前出现过多少个神童
据《儿世说》所记,神童岳柱8岁时,观其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画的陶母家贫为待客人,剪发以换酒,岳柱观画发现陶母手上戴着金钏,他就指着金钏问其师说:“此可易酒,何用剪发?”老师何澄大为惊奇。据说,清代着名学者戴东原10岁时老师对他说:“《大学》里头的章句是圣人孔夫子的言论由曾子记述下来的;其中也有曾子的言论,那是由曾子的学生记述下来的。”戴东原听了便问:“怎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言论,由曾子记述的,那是曾子的言论,由曾子的学生记述的呢?”老师回答说:“那是先儒朱熹的注解里说的。”戴东原纳闷了,又问:“朱熹何时人?”老师说:“南宋时人。”戴东原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老师说:“东周时人。”戴东原又问:“东周和南宋相隔有多久?”老师说:“大概二千多年。”戴东原更加疑惑:“既然相隔二千多年,朱子何以知孔子、曾子的事呢?”问得老师无言以答。
《儿世说》记,“司马光公幼与群儿戏,一儿堕水瓮中,群儿警走,公取石破其瓮,即得出。”“文彦博。潞公,幼与群公击球,球蹴入柱穴中,公以水灌之,球浮即出
《册府元龟?总录部?幼敏》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神童甘罗,十二岁时为秦相吕不韦的舍人。当时秦始皇想派臣张唐出燕国为相,联燕伐赵,以开拓河间之地。张唐对吕不韦说:“当初我为秦昭王伐赵,赵国十分怨恨我,曾说:谁要是能抓到张唐,赏百之地。今去燕,必经过赵国,所以我不能去。”吕不韦听了很不高兴,但也未勉强他。甘罗问吕不韦:“君侯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吕不韦说:“我令蔡泽为燕国做事三年了,燕国将太子子丹作为人质入秦,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为相,他不肯去。”甘罗说:“我去请他。”吕不韦叱责他说:“去!我亲自请他都不肯,你怎么能行?”甘罗说:“大项橐七岁为孔子师,而我今已十二岁,你可让我去试试,为什么要叱责我?”于是甘罗去见张唐,问张唐:“你的功劳,可与武安君相比吗?”张唐答曰:“武安君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威震燕国和赵国,战胜攻取,破城陷邑不知其数,我不如他。”甘罗说:“在秦国,应侯与文信侯(吕不韦)谁的权力大?”张唐答:“应侯不如文信侯。”甘罗说:“应侯想攻打赵国,而武安君从中阻挠,因而离开咸阳七路而立死于杜邮。今天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为相,而你不肯去,我不知你将死于何处。”张唐便答应去燕国。张唐出发后不几日,甘罗对文信侯吕不韦说:“请借我五辆车,为张唐先报赵国。”文信侯吕不韦乃入奏秦始皇说:“昔日甘茂的孙子甘罗,虽然年少,但是名家的子孙,对其才能诸侯都有所耳闻。今张唐称病本不想去燕国,由于甘罗前往说服而去了。甘罗现在愿先往赵国报信,请允许他去。”秦始皇召见甘罗,并遣使赵国。赵襄王亲自到城外迎接甘罗。甘罗对赵王说:“大王听说过燕国太子丹入质秦国的事了吗?”赵王答曰:“听说过。”又说:“听说过张唐入燕为相的事了吗?”赵王答曰:“听说了。”甘罗说:“燕太子丹入秦,说明燕不欺秦,张唐入燕为相,说明秦不欺燕。燕秦不相欺,联合伐赵,赵国就危险了。燕秦相联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为了攻赵以扩展河间地区。大王不如赠我五座城池,以广河间,我回国请秦王遣还燕太子,这样,强大的赵国便可去攻弱小的燕国了。”赵王当即割五座城池给秦国,秦国归还了燕太子丹,解除了秦燕联盟。随后,赵国攻打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池,送秦国十一座城。甘罗回报秦王,秦王封甘罗为上卿。
汉代外黄县令舍人的儿子(史失其姓名),年仅十三岁,当时项羽攻打外黄城,不几日,外黄的守城人投降。项羽命令将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男人赶到城东,准备坑杀。这个县令舍人的儿子前去对项羽说:“彭越强劫,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又皆坑之,百姓岂有所归心哉?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羽听他说的有道理,便赦免了准备坑杀的人,这之后,外黄以东至睢阳各城,听到这个消息,都争着投降项羽。
年仅十岁的孔文举,随父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很有名气,官拜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人都很有才能,需称为其表亲才得以进。当时文举来到李府,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府的君亲。”得入。见面后,李元礼便问他:“你和我有何亲戚关系?”文举回答说:“过去,我的先人仲尼与你的先人伯阳有师生之尊,所以我与你有通世之好。”李元礼和宾客莫不为之惊奇。后来太中大夫陈韪到了,别人就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陈韪,陈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使陈韪很难堪。孔文举在受到别人贬低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接过别人的话题,巧妙地予以反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从其对答之中可见其思维之灵活,反应之敏捷。
据《涌幢小品》所记,汪洙,鄞县人。九岁善诗赋。当他牧鹅经过供祠孔、颜等文人的宫殿时,见殿宇颓败,心中叹息,写诗曰:“颜回夜夜观星象,夫子朝朝雨打头。万代公卿从此出,何人肯把俸钱修。”地方官惊奇其才能,召见他。当时他穿着短衣衫。问他:“神童衫子何短也?”他答曰:“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泰和人郭中允,小时和一长者共浴一池。偶尔有一龟浮于水上,长者出对云:“龟浮水上分开绿。”郭中允对云:“鹤立松梢点破青。”崇安人翁迈,年十三岁,以聪明敏慧成为郡里头一名。邑宰欧阳竦出诗以试他,诗曰:“笋出钻钻天。”他应声对曰:“蕈生钉钉地。”郡守看他年幼,对他不以礼相待。问他:“小解元读何书?”他答曰:“《诗》之《相鼠》篇。”都是讽刺郡守的。后设宴,小艺妓上前请他题诗,他当即题诗云:“年未十三四,娇羞懒举头。尔心还似我,全未识风流。”郡守大为称赞。陈佑山之子,年少聪慧,九岁时,陈佑山指笔架作对说:“笔架如山,”其应对曰:“棋盘似洛。”又说:“苏家三父子,文章可法。”对曰:“程门二弟兄,德义堪尊。”贵溪人周一经,六岁跟随父亲入郡,朝阳东升,人出对云:“东方日出天开眼。”其应声答曰:“西岳山高地出头。”京山人王格,五岁时,父读书时,他侍其侧。父令对曰:“眷台四角正。”应声答曰:“佛殿两檐高。”
6. 中国高考神童孙天瑞,13岁考654分,却拒绝上北大,这是为何
古往今来,无数神童如同闪耀灼人的星星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有的泯然湮灭于历史,有的却镌刻在历史的书卷上,千百年都会被人铭记。
无论是湮灭于历史还是被人所铭记,天才们似乎都有自己的个性。2009年,国内就出了一位年仅13岁就完成高中所有课程,在高考中取得了654分高分的神童。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否用心去对待一个孩子,孩子最终是会以个性和行动反馈出来的。对于孩子而言,快乐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如果非要让孩子成为神童,而抑制了他正常的成长,那么他即便成为人人羡慕的天才,心中也必定有一大片黑暗。
7. 中国神童知多少
中国跆拳道小神童-林秋楠
8. 中国的神童那么多每年都有报道12岁就上大学的,还有超强记忆力的等等。长大后怎么没听说一个有拿到诺贝
呵呵。
可去看看伤仲永。
9. 中国神童排名
张炘炀(13岁读研,16岁读博)
以510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2008年夏天,13岁的张炘炀通过北工大硕士研究生的复试,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6岁的他成了最小的博士生,被北航数学专业录取。
关于神童张炘炀的一切消息都在2013年戛然而止,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了,也没有媒体去挖他了,在互联网上,根据两年前的消息,神童张炘炀应该博士毕业了,但是,许多大学生说,没有见过神童张炘炀发表过一篇论文,毕业论文也没见到。
谢彦波(11岁上科大)
谢彦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8级第一期少年班学生。他跳过整个中学阶段,由小学直接进入了少年班。十一岁上科大。十五岁上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师从于渌院士。十八岁读博士,师从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被看好有希望在二十岁前得博士学位。中国博士没读完,去普林斯顿大学,跟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后回国,他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
许恒瑞(11岁上人大)
2000年生,2011年高考云南自主招生考生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9月9日已在人民大学法学院报到,成为该校近十年来最年轻的生源(11岁)。
弥勒一中老师回忆,每科考试时间2个小时,许不到1小时就能做完,最快一次只用了40分钟。一次,许随高二学生应试,刚考不久,他就和监考老师说,“我要出去玩。”老师一看,他不仅答完了卷子,而且几乎都对了。
龚民(12岁进中科大)